第一篇: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报告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报告
制度原因
现行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是2010年颁布的 文:《财产管理制度修订》,该文件就公司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购及日常管理一起进行规范。该文件的部分内容与现行会计准则有一定的矛盾,如果不按新准则进行修订的话,将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账务处理和统计的准确度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该文件不是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来制定的,部分内容规范有所欠缺,有必要针对固定资产制定一个专门的制度。
一、关于固定资产的定义
按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定义为: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其他设备等。新定义并未对固定资产的价值作出限制。而我公司现行的相关制度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不足2000元及有一定价值的各种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家私、电器、设备、器具等”列入低值易耗品,这与现行会计准则明显矛盾。
由于定义的不同,如果不及时修改,将致使相当一部分应该计入固定资产的财产列为低值易耗品,本应资本化的支入错计为费用化支出。资本费用化可减少当期利润,站在避税的角度,能做费用就尽量做费用,这样当年利润要小些,相当于递延了所得税。但我公司正在努力成为一间公众公司,所有的账务处理都应该符合法规,经得起公众的查询,不能为了避税做出违反法规的事情。相反,如果按法规进行账务处理,能把报表上的资产价值增加,让报表数据更美观。
二、关于《财产管理制度修订》的针对性
《制度修订》中各部门职责没有清楚阐明“盘点”这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该文件关于盘点仅有寥寥几字。财务部的职责为 :“定期组织财产清查” ;主管部门职责:“配合总务部定期进行固定资产(财产)的清理盘点。”。
至于总务要多久盘点一次,具体怎样进行均没有明确规定。
从财务管理组经理孙鹏处了解到,今年的财产盘点是在3月份进行的,现已到年底,再进行一次盘点的可能性很小。固定资产是一间公司里面资产的大头,在我公司固定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用友数据)接近16%。如果管理制度里连盘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将无从正确把握公司的资产状况。制度缺失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公司急需针对固定资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固定资产卡片
1、从孙鹏处了解到,财务部以前是有使用纸质卡片的,现在则统一使用用友账上的固定资产卡片。
通过固定资产卡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固定资产的信息,比如原值、型号、存放地点、累计折旧等,根据卡片格式录入所有相关信息后,可以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而现时运通用友账上的固定资产卡片信息不全,相当多的固定资产缺少“规格型号”和“存放地点”等信息。如果固定资产卡片的信息完整,将有效提高盘点的准确度。
2、固定资产名称不规范,填写随意。
比如:编号000581、000588、000589的固定资产名称为一串数字;编号001015的固定资产名称为“其他”;编号000167-000187的固定资产名称为字母加数字。
针对以上问题,强烈建议固定资产入账时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卡片上的格式,把所有已知的信息准确、规范填写好。
关于盘点方面的问题:
1、部门分类口径不一致
盘点清单上的部门分别为:编码技术、财务部、企管部、产品供应部、销售部、记账部、总经办(包含审计部)、信息部、仓管部;
用友账上固定资产划分部门为:编码技术、财务部、企管部、产品供应部、销售部、记账部、总经办、审计部、信息部、仓管进账部、盘点组、储运部、后勤总务、外贸部、信息项目。
经了解,这是由于我公司曾对各部门进行改制、重组导致部门的划分及名
称有所改变,而用友却没有相应作出调整所致。盘点清单与用友账上部门划分的不一致,导致了不能直观、清晰地对比各部门固定资产的账实差异。
建议用友固定资产系统尽快按照新的部门名称重新命名。
2、盘点清单设计不合理
已入账和未入账的资产全混在一张资产盘点清单上,换句话说就是清单上既有低值品也有固定资产。清单上的资产有型号没价值,而用友账上的则有价值没型号。由于用友账上一直按照旧的固定资产定义(单价2000元以上)入账固定资产,所以在用盘点清单和用友账上核对时容易造成混乱。
例如:资产清单上企管部有一台佳能
SD780IS
数码相机,在盘点清单上看不到其价值。如果这台相机单价2000元以下,则可推断该相机是低值品,不需要拿它和用友账上对比;如果该相机单价2000元以上,则需要和用友账上的相机作对比。而用友账上的相机却没有型号,所以很难确定这台相机是否在用友账上。
把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其他财产一起进行盘点,的确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不用每个部门都走两趟。因此建议以后盘点能把固定资产和其他财产分列两份盘点清单,这样既不会增加工作量,也可以保证盘点的准确度。
3、固定资产清单中的编码是贴在固定资产上的,有一定的编制原则,而用友账上的编码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对应关系。盘点时是按照清单上的编码进行的,盘点后再按清单上的数据和用友数据对比。如前所述,清单和用友账上的数据口径不一致,并不能准确地进行对比,所以盘点的效果不会很好。如果两个编码能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或者在实物上同时体现两种编码,将会使盘点工作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建议:
⑴把两种编码用某种方式对应联系起来,把用友账上的编码对应填写到盘点清单上,同时,把盘点清单上的编码对应填到用友的固定资产账上,这样盘点的效率和准确率将会大大地提高。
⑵利用运通的编码技术优势,在固定资产上贴上可机读条码。
5、关于《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告》
今年的资产盘点是总务牵头,财务部配合的。盘点完成后,由财务部门就固定资产盘点情况写出《资产盘点报告》,今年的盘点报告是 《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报告》。据了解,该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报送到相关领导处,但暂时未能看到具体的跟进动作。耗时数月的盘点工作,如果不能取得可用的成果,或者说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将是比较遗憾的。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提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益增加,但纵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管理薄弱现象。为此,应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法规制度建设,实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全过程监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本文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展开论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对它们的管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不是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就是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二)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清。目前,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重钱轻物,存在很大片面性。观念上的偏差导致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得力,使购置的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编制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
(三)账实不符,家底不清。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或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
(四)监管机制不完善。由于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致使单位领导对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一无所知,或假装不知道,使其长期挂账。再者,有部分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有部分可追回的资产或是碍于情面、或是怕麻烦不予追回,造成资产的严重流失。单位机动车辆或其他固定资产出售、转让或报废时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具体表现在:不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或虽已报废,也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在财产清查时形成财产损失。
(五)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度不健全,导致某些单位的大量固定资产闲置,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就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这种现状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而资产一经形成就为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因此,有些单位领导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不重视管理;还有的单位领导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不经集体讨论就自行决断处理。也有一些单位领导以权谋私,将闲置的资产据为己有,导致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弱化。
(二)管理体制不顺。从财产关系上说,国有资产是全民的公有资产,说起来人人都有一份,也“人人有责”,但运行起来并没有全民利益的人格化代表真正负责,出了问题,造成损失,却找不到人承担责任。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资产形成与配置上,财政预算软约束,资产配备无标准可依;资产使用上,缺乏客观公正的资产使用效率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资产的使用效率无法进行有效评估;资产处置上,缺乏规范的资产处置程序,导致处置过程随意,资产浪费及流失严重。
(四)管理法规建设严重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无法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实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法律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实践。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及时、系统、全面地对固定资产的数量金额进行核算,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存在状态以及增减变化。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明确责任分工。
(二)定期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每个单位应当在终了以前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清产核资规定的程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处理后,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三)建章立制,实现科学化管理。为完善资产登记、保管、核算、出借、报废等工作程序,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起一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用中,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购建制度。购建固定资产前要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既保证满足日常需要,又不造成浪费,做到物尽其用。
2、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制度。对经过盘点的固定资产清仓排队,对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又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应由使用或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说明报废理由,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作报废处理。同时,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做到账实、账卡完全相符。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
(四)改革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可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形式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即:
1、不改变现有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增加累计折旧科目。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对应科目的差额中反映折旧额。如:固定资产为2,000万元,固定基金为1,800万元,则累计折旧为200万元,随着累计折旧额的增加,固定基金相应减少。
3、编制固定资产使用及折旧情况明细表,在报表后附加说明。
4、年终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起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评估,以较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有价值。从事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可直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另外,还可建立预算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节支增效的巨大潜力。
(五)建设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原值、价格、购进时间、型号等信息,且每项固定资产编号是唯一不变的。这样,要查找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只要记住编号,在财务账上就可以很容易地查到。在报废环节,固定资产处置的残值收入与固定资产编码对应,直到此项固定资产退出单位,其编号也结束使用。
(六)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财政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淑瑾.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珠坛,2006.6.[2]向树枝,石柳叶.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6.10.[3]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1.[4]常林青.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山西财税,2006.10.[5]马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经济,2006.20.
第三篇:固定资产年报分析报告
邹城市石墙镇古路口小学 固定资产清查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学校资产安全,根据教育局《关于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镇教办安排,我校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查,现将有关固定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清查范围:
我校管理和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图书、办公事物及家具、文体设备等。
二、清查基准日:2017年12月10日。
三、清查内容:
1、我校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2、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情况。
3、帐、物、卡相符情况。
四、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我校领导对本次资产清查工作十分重视,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首先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学校报账员、教师代表为成员。并指定报账员为固定资产清查专门负责人;其次,组织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习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要求;第三,在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总务处对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到人。部门管理员打印出《固定资产清查表》,逐一核对,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做好记录。第四,清查工作小组对部门管理员的清查数据进行抽查,逐类审核、验收。第五,在对部门管理员清查数据审核验收的基础上,确认资产清查最终结果,并填好《固定资产清查报表》,做好固定资产年报上报工作。
我校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克服困难,按照有关要求,逐笔核对每项资产,终于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
五、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资产清查,我校资产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至清查基准日,我校没有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情况。各类固定资产帐、物、卡相符。我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有效。清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资产标签脱落,部分破损的课桌凳已无法使用,须进行报废处理,部分电子产品由于更新换代属于已经淘汰产品,也需履行正常资产报废手续。这些问题未及时处理,暴露出我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细致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六、对资产清查发现问题的改进措施
我校将以本次资产清查作为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实物管理,对于清理出来的有问题资产,及时报批并进行账务处理。针对资产清查工作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在分清是管理责任,还是制度漏洞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维护、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整改措施如下:
1、组织各管理员认真学习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认识对固定资产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各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
2、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工作流程,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其使用率。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实行责任制:每一件物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使用与维护人名下,由负责该固定资产物品的保管人管理好,防止物品的损坏和遗失。
4、要求各管理员定期(每个月)对学校的固定资产清查一次,如发现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损坏现象,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否则应负相关责任。
5、校领导加强监督工作,将不定期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抽查,以更有效地管理、保护学校资产。
6、固定资产要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对因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财产损失者,当事人必须立即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
处理。
2017年12月26日
邹城市石墙镇古路口小学
第四篇: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分析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分析
了解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报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48个,参照《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 共抽查挂号(处方)签686张,门诊日志符合率为80.76%,抽查门诊日志登记670份,登记完整率为68.66%,抽查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登记各440份,登记完整率分别为34.77%、66.82%,抽查检验登记220份,登记完整率为72.73%,抽查放射科登记429份,登记完整率为76.69%,抽查医务人员109名,传染病报告知识不及格率为68.81%;抽查法定传染病426例,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8.36%、99.12%、97.80%、96.48%、92.95%。结论 泸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和报告质量不高,特别是住院部、门诊、检验科、放射科、感染管理科等各种登记缺项较多,登记不完整;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欠缺,对诊断标准的掌握有待提高。
2010年是全国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第7年,为了解泸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泸州市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真正实现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速、准确与高效,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10/11对各县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泸州市4县3区各级医疗机构。
1.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每个县区各随机抽查1个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其中省级和市级医院必查),2个乡镇卫生院,4个村卫生站。抽查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010-01/09诊断的法定传染病个案30例(门诊20例,住院部10例)、乡镇卫生院20例(门诊和住院部各10例),不足病例的单位检查其全部登记;村卫生站诊断的传染病个案全部抽查。
1.3 调查方法参照《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1]的调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科室的各种登记簿和资料以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管理、传染病报告管理、网络直报设备设施及运行情况等;翻阅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以抽查传染病个案;走访门诊、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了解检查结果登记情况和阳性结果反馈机制的执行情况;随机抽查4位临床医生和1位网报人员接受问卷调查,了解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4 评价方法门诊日志使用和登记情况、出入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使用情况、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执行情况、传染病个案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等各项指标严格按照《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方法进行评价和计算。
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采用四川省疾控中心提供的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被调查者间互不交流。得分≥6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
1.5 质量控制制定调查方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各项评价指标在检查现场完成,所有检查结果由防保科(感染管理科)陪同人员签字认可。
2结果
2.1样本情况共抽查医疗机构48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站26个。
2.2门诊日志的设置和使用情况抽查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内科(急诊科)、儿科、感染科(发热、腹泻门诊)各1位医生当日(或近1周)的挂号(处方)签686张,与门诊日志登记相符554张,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为80.76%,其中省市级符合率为100.00%、县级为88.93%、乡级为66.22%。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总体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x2= 78.19,P<0.05)。经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α’=0.05/3=0.0167)两两比较后:省市级、县级、乡级间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抽查门诊日志登记病例670份,项目齐全登记完整460份,登记完整率为68.66%,其中县级为100.00%、省市级为67.29%、乡级为44.27%。不同级别机构间门诊日志登记完整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0.56,P<0.05)。经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α’ =0.0167)两两比较后:县级、省市级、乡级间门诊日志登记完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情况
单位级别 抽查挂号(处方)签/张 门诊日志登记/张 登记符合率/% 抽查门诊日志登记病例/份 登记完整/份 登记完整率/%
省市级 107 107 100.00107 72 67.29
县级 280 249 88.93249 249 100.00
乡级 299 198 66.22314 139 44.27
合计 686 554 80.76670 460 68.66
2.3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的设置和使用情况抽查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出入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登记病例各440份,其中出入院登记簿登记完整率为34.77%,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机构登记完整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4.50 ,P>0.05);传染病登记簿登记完整率为66.82%,其中县级为83.33%、乡级为64.29%、省市级为35.00%。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机构传染病登记簿登记完整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4 ,P<0.05)。经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α’ =0.0167)两两比较后:县级、乡级、省市级间登记完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出入院和传染病登记情况
单位级别 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
抽查病例/份 登记完整/份 完整率/%抽查病例/份 登记完整/份 完整率/% 省市级 40 20 50.0040 14 35.00
县级 120 40 33.33120 100 83.33
乡级 280 93 33.21280 180 64.29
合计 440 153 34.77440 294 66.82
2.4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情况抽查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登记记录220份,项目齐全登记完整160份,登记完整率72.73%,其中省市级、县级机构登记完整率为100.00%、乡级为57.14%;抽查放射科检查登记记录429份,项目齐全登记完整329份,登记完整率76.69%,其中省市级、县级机构登记完整率为100.00%、乡级为62.83%。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检验科、放射科登记完整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α’=0.0167)两两比较后:省市级、县级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完整率与乡级完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检验和影像部门登记情况
单位级别 检验科登记情况放射科登记情况
抽查登记/份 记录完整/份 完整率/%抽查登记/份 记录完整/份 完整率/% 省市级 20 20 100.0040 40 100.00
县级 60 60 100.00120 120 100.00
乡镇 140 80 57.14269 169 62.83
合计 220 160 72.73429 329 76.69
2.5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抽查109名医务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不及格率为68.81%。其中网报人员不及格率为36.36%,临床医生为77.01%, 经卡方检验,不同类别
人员不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52,P<0.05);县级以上机构不及格率为55.00%,乡级机构为76.81%,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1,P<0.05)。见表4。
表4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
机构级别 网报人员临床医生合计
调查数 不及格数 不及格率/%调查数 不及格数 不及格率/%调查数 不及格数 不及格率/%
县级以上 8 1 12.5032 21 65.6340 22 55.00
乡级 14 7 50.0055 46 83.6469 53 76.81
合计 22 8 36.3687 67 77.01109 75 68.81
2.6传染病报告情况共翻阅就诊病例145884例,查出法定传染病426例,报告率98.36%,其中省市级、村级机构报告率100.00%、乡级98.31%、县级97.75%,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9,P>0.05)。门诊报告率98.39%,住院部报告率98.36%,经卡方检验,不同部门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1,P>0.05)。见表5。
表5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各部门传染病报告情况
单位级别 门诊
住院部合计
查出例数 报告例数 报告率/%查出例数 报告例数 报告率/%查出例数 报告例数 报告率/%
省市级 40 40 100.0020 20 100.0060 60 100.00
县级 120 117 97.5058 57 98.28178 174 97.75
乡镇 139 137 98.5638 37 97.37177 174 98.31
村级 11 11 100.0011 11 100.00
合计 310 305 98.39116 114 98.28426 419 98.36
其中抽查乙类传染病12种192例,报告190例,报告率为98.96%,漏报病种是乙肝和细菌性痢疾;抽查丙类传染病6种234例,报告229例,报告率为97.86%,漏报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乙丙类传染病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 ,P>0.05)。
2.7传染病报告质量从已报告的传染病个案中,随机抽取227张纸质报告卡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核对,报告及时率为99.12%,纸质卡填写完整率为97.80%,填写准确率为96.48%,网上录入一致率为92.95%。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9,P>0.05),填卡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P<0.05),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4,P<0.05),录入一致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4,P<0.05)。经卡方分割,调整检验水准(α’=0.0167)两两比较后:县级与省市级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市级与县级、乡级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级与省市级一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
单位级别 抽查数 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
及时数 及时率/%完整数 完整率/%准确数 准确率/%一致数 一致率/%
省市级 20 19 95.0018 90.0016 80.0014 70.00
县级 60 60 100.0060 100.0060 100.0057 95.00
乡镇 147 146 99.32144 97.96143 97.28140 95.2
4合计 227 225 99.12222 97.80219 96.48211 92.95
X2检验X2=4.49 P>0.05X2=7.01 P<0.05X2=18.44 P<0.05X2=17.64 P<0.05
3讨论
抽样结果显示2010年泸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8.36%、报告及时率为99.12%,纸质卡填写完整率为97.80%,填写准确率为96.48%,录入一致率为92.95%,各项指标均优于2007年四川省抽样调查结果[2]和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3~5]。
调查结果显示,泸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其中: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省市级高于县级,县级高于乡级,门诊日志完整率县级高于省市级,省市级高于乡级;传染病登记完整率县级高于乡级,乡级高于省市级;传染病知识及格率县级以上机构高于乡级;传染病卡报告质量省市级比县/乡级低。总体来讲,医院级别越高,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管理也相对较规范,对门诊日志和处方签(或挂号签)的管理、对检验科和放射科的登记管理及异常结果反馈机制执行情况、对临床医生的培训等方面较为规范,多项检查指标显示省市、县级医院优于乡镇卫生院。但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省市级医院不太重视传染病的报告质量,使纸质卡填写完整性、填写准确性和录入一致性方面反而不如县级和乡级医院做得好。出入院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门诊日志等登记完整率非常低,主要是项目设置不完整,其次是临床医生没有养成逐项填写的习惯。部分乡镇卫生院放射科、检验科对检查、检验结果没有进行登记,约50%的医疗机构没有执行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机制,致登记完整率也较低。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个别医生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把传染病报告当成负担,是造成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检查结果登记簿和传染病报告卡等基础资料项目设置不齐、记录不全、登记不详的主要原因
[6-7]。部分医疗机构不重视对临床医生的培训,使多数临床医生缺乏传染病诊断及报告知识,不清楚传染病的诊断标准,不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范围,这一情况与各地报道一致[2,8-1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和诊断标准的掌握较差,不及格率高达77%。除个别卫生院外,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均有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制度,但对制度的执行普遍较差,定期自查或督查不严格,内容不全面,多数单位忽视了对处方和相关科室登记情况的管理和报告卡质量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往往也得不到有效落实,是造成传染病漏报、迟报和报告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泸州市近期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重点:一是加强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制度建设,并将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标准化管理[7];二是各医疗机构清理与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关的各种登记簿,使项目齐全;三是加强培训和考核,各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四是加强院内自查与考核,定期通报自查考核结果,奖惩逗硬,杜绝漏报,规范报告,切实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五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医疗机构定期指导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处理。
第五篇:公司管理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公司管理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自8月20日入职至今,通过为期一周的时间对公司目前管理现状进行了一些了解,时间短暂有些情况了解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也许一些问题还没有看到本质,现将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提交领导审阅,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的一点想法:
1、现状:公司暂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及奖惩条例,没有形成周全缜密的制度体系,现有的制度也不能严格执行,执行时也耐於情面。对奖惩的执行也是虎头蛇尾,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管理工作没有遇见性,没有做到管理防范于未然,经常是出现问题才去弥补才去制定制度,凸显管理工作的滞后。
改进想法: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形成周全缜密系统的制度
体系,清理修改各项制度。首先,要对以往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清理,对那些已经过时、不起作用的制度要予以废除;对交叉重叠相互矛盾的制度要重新整合;对“真空”、新的管理方式要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填补制度建设的空白。其次是要将有缺陷、有漏洞的制度修改完善。三是要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每部门一份。同时要做好执行制度的宣传、准备工作,加强各部门制度学习,使全体员工知晓制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严格按制度执行。
2、现状:管理工作方法不够,缺乏连贯性,比如说与员工和部门间的沟通以及制度执行中与各部门间的沟通未能完全深入和让其意会,导致误会或者不理解不配合。制度执行缺乏监督、督促的连贯性。
改进想法: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做好制度执行宣传工作,对有疑虑的地方详细的阐述解释清楚使部门负责人能够充分的理解来配合执行制度。另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和追究机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即使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没有完
1善的制度执行监督、考核和追究机制,制度的执行力仍然难以到位。
① 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监督到位。
② 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
要制定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流程和办法,并将其加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中,和其一并进行考核。让坚决执行制度的人得到肯定、奖励和重用。
③ 建立制度执行的追究机制
建立制度执行的追究机制,必须严格责任追究,对制度执行不力者必须处罚,坚决遏止失责不究,违责不罚。
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打破“人管人”的框架,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并且在企业内部营造好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搞好内部监督、制度执行力的考核,同时将事后责任追究、奖惩实施到位,才能切实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
3、现状:没有明晰的组织架构文件,有些员工甚至管理人员不知道部门的归属对口管理部门。
改进想法:与董事长明确组织架构,编制组织架构图并对各部门进行宣导,明确管理权责,以达到各部门间顺畅协作。
4、现状:缺乏企业管理规划,比如公司管理目标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但是没有围绕达成此目标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缺乏整体的管理规划。
改进想法:依据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制定企业管理规划,围绕
“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细化管理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严格付诸实施。
5、现状:文件管理杂乱,对于现有的制度文件、管理文件、档案等没有做到很好的管理,不能做到实时备档待查。
改进想法:制定文件管理制度,规范文件备档管理,确定专
管员。
6、现状:资产与办公用品没有做到统一化管理,所以办公管理费用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资产不能做到统一调配而达到最高利用率。
改进想法:制定管理制度,统一资产与办公用品由人事行政
部归口管理,统一申购、采购,规范领用,明确责任。
7、现状: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强,比方说车间吸烟问题、维修车辆内客户物品安全防范问题等。
改进想法:是否推行6S现场管理制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8、现状:宿舍管理还停留在人管人方面,效率低效果不佳,食堂管理同样,不能稳定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改进想法:宿舍逐步物业化管理,食堂逐步承包责任制,市
场化运作来达到提高满意度。
9、现状:保安形象是公司的精神文明窗口,但是目前整体保安精神文明面貌欠佳,体现不出公司的朝气与服务,并且保安的安保工作也不够规范,服务与安全意识不够强。
改进想法:逐步从老年化队伍向年轻化队伍过渡,通过制度规范化管理保安队伍,并对保安工作具体化、规范化,同时将保安从安保工作内容丰富到同时具备制度执行监督职责。
10、现状:考勤制度流于形式,比方说请假、缺勤、出差等无硬性的申请、批准、报备流程,致使人事行政考勤管理被动。
改进想法:通过制度文件来规范管理,同时与各部门负责人
做好沟通工作。严格执行制度。
11、现状:通知、要求等文件发下去各部门配合度差。
改进想法:配合度差的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我们的工作有点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工作不持续,就象走过场,刮一阵风似的,所以各部门有厌烦情绪,需要多与部门负责人沟通使之理解,并制度化、系统化、持续化、常态化管理来达到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一点想法:
1、现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与企业经营发展所配套的战略规划而导致工作滞后和被动,不能前瞻性解决问题。
改进想法:必须要依据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通过规划来切实落实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同时规划还需要有效的方案来配套实施。
2、现状:人员储备意识不强,在需要时才招聘,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招聘途径较为局限,应该拓宽招聘渠道。各部门在人员调动与岗位设置安排上透过人事行政部直接进行操作,导致人事行政部工作非常被动,丧失人力资源监管调配的作用。个别部门负责人管理意识薄弱,导致人员流动非常大,而且基本介绍自己的熟人进部门工作,人事部门招聘的员工基本流失完,员工对自己部门负责人意见非常大,给人力资源和部门管理带来了很大隐患。
改进想法:拓宽招聘途径,可以通过网络、现场招聘、与学校对口招聘等方式来进行。同时实时对各部门人员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及时准备替换人员。人员的招聘、调动和离职必须严格管控,招聘必须做好资格审查,不能用人唯亲,人员调动必须通过人事行政部进行并及时做好备案工作。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巧。
3、现状:缺少必要的培训,比方说生产人员的技能培训,销售人员的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技巧与团队管理培训
等。
改进想法:比方说有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在团队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团队不和谐,团队战斗力不高,团队工作缺乏激情,这就需要有一些针对管理干部的培训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来配合公司的生产经营需求。
4、现状:缺乏一套整体的薪酬管理体系
改进想法:制定薪酬管理体系,规范薪酬管理,使薪酬管理有法可寻、有体系可依。明确员工的工薪结构及福利、补贴、缴税等各个项目,确实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与忠诚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公司在人才资本的推动下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断向前发展。
5、现状:劳动关系管理上也凸显被动,对于有抱怨、有想法和离职人员不能做到深入面谈,不能了解员工真实想法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导致不必要的矛盾和人才流失。
改进想法:对于有问题的员工各部门负责人以及人事行政部应该主动加强沟通,而不是官僚主义,激化矛盾,应该倾听抱怨、了解起因、深入沟通、做出处理。
企业管理和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本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从完善周全缜密系统的制度建设开始着手,同时加强与各部门负责人的沟通,争取各部门的极力配合并全力配合各部门工作,分步骤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工作
刘
2012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