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

时间:2019-05-13 17:4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

第一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年五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

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

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具体包括:

1)LTE研发和产业化:完成TD-LTE的多频多模芯片、终端、系统和仪表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解决产品开发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2)LTE-Advanced标准化、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参与3GPP LTE增强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建立技术试验环境,建设2~3个规模试验网。

3)TD-SCDMA及其增强型优化和提升:支持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和完善、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等。

2011年本项目主要考虑安排基带芯片、仪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中还需支持的课题以及高铁等特殊环境下的研发课题。

课题1-1 TD-LTE面向商用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和TD-SCDMA/GSM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TD-LTE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提供1000片面向商用的多模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和TD-SCDMA/GSM多模;

–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

– 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完成芯片优化工作,重点是芯片的性能、稳定性和功耗指标能达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报单位须提供具体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1-2 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基站和终端特点及相关新技术和实际测试需求,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块化的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填补目前TD-LTE射频测试系统的空白,推动基站和终端性能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标: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仪表。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无线收发技术特点;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特性;研究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测试方法;研究构建TD-LTE、TD-SCDMA互操作系统和终端的射频要求及测试方法;构建TD-LTE射频测试方案,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自主开发TD-LTE基站和终端射频测试系统;自主开发射频开关箱和完整测试软件,实现TD-LTE与TD-SCDMA互操作条件下的射频测试功能。满足3GPP R10发布的版本所列射频测试用例实现自动化的测试用例;测试系统模块化,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可灵活配置,能够完成相关标准中要求的90%以上TD-LTE基站和终端的射频指标测试;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

申报方式:鼓励有射频开发经验的实验室及仪表厂家牵头申报。

课题1-3 LTE 网络接口(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LTE S1/X2接口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需求,研究更方便、更简洁的测试工具对LTE的核心网设备和无线网设备进行测试。有针对性地解决LTE设备在接口一致性方面进行功能性验证的难题,推动设备的接口实现一致性。

研究目标:开发LTE S1/X2接口一致性协议分析仪,研究面向核心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核心网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测试需要的核心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S1接口协议消息;研究面向无线网设备的另一无线网设备的模拟程序,能够直接通过测试工具向无线网设备发送X2接口的协议消息等。

考核指标:开发LTE S1/X2接口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应支持S1接口协议和X2接口协议的遍历,支持面向核心网设备的测试程序和面向无线网设备的测试程序。支持协议功能性的遍历测试,支持协议消息的反复压力测试。支持模拟用户建立业务需要的所有S1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用户建立多承载需要的S1接口的协议测试。支持协议错误的异常测试。支持模拟用户建立需要的无线网设备之间X2接口协议测试,支持模拟多个无线网设备需要的X2接口协议测试。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4 TD-LTE基站基带与射频模块间接口(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 Ir接口标准化需求,研究TD-LTE Ir接口标准协议。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 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可以作为各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产品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工具。有助于进一步完善Ir接口协议并推动Ir接口标准化进程。

研究目标:研究TD-LTE Ir接口标准协议,并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仿真及监测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LTE Ir接口仿真及监测工具,实现对射频拉远单元的Ir协议一致性测试;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频点、载波数量、功率、时隙、码道等参数进行配置;支持对射频拉远单元进行心跳查询、告警监控;支持对Ir接口进行光功率查询、传输误码率查询。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1-5 TD-LTE家庭基站及网关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LTE室内覆盖的特点、相关新技术、实际网络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的需求,研究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技术、组网和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TD-LTE家庭基站和网关产品, 完善TD-LTE的产品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未来TD-LTE网络覆盖中存在的难点和特定需求,推动TD-LTE整体网络性能的提高,满足未来对于业务融合和业务创新的需求。

研究目标:研究家庭基站和网关的相关标准;研究基于家庭基站的网络架构、回传网实现方案;研究家庭基站和室外宏基站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混合组网方案、干扰抑制、切换;研究家庭基站和WLAN等的异系统共存干扰分析;研究基于家庭基站进行三网融合的接入融合、传输融合、业务融合方案;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

考核指标:提供100套家庭基站设备,2套家庭基站网关设备。

开发家庭基站和家庭基站网关产品,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CCSA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预商用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TD-LTE的频段:2.3GHz,2.5GHz;

– 支持灵活的带宽配置,包括5MHz, 10MHz, 15MHz,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1个单极化天线、1+1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上行支持2天线分集接收、2×2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基站同步、即插即用、SON、节电模式(下行自动关断等)、IPsec等功能;

– 支持多种传输接口(ADSL/LAN/xPON等);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预商业应用。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家庭基站和网关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

课题1-6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为了满足高铁旅客对于数据通信和数字娱乐的通信要求,本课题在高铁机厢内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制式,机厢到路边的外部系统采取TD-LTE技术。本课题对TD-LTE技术支持高速铁路的宽带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并最终形成应用示范,为旅客提供宽带接入信息化服务。

研究目标:基于TD-LTE开展面向高速铁路应用的宽带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可行性方案设计、样机系统研发,并结合高铁的建设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突破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宽带通信系统核心关键技术,设计可实施的系统方案,完成高铁车载通信设备、基站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的样机开发,并联合行业应用单位开展铁路的示范应用,并积极推进相关的标准和提案,申请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完成高速铁路环境下(>350km/小时)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突破,包括高速铁路的信道建模、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谱效率提升技术、高移动性的资源管理,切换技术以及信令的设计和优化。

– 基于TD-LTE完成可行的端到端的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样机系统的开发,车载设备满足铁道部相关规范。

– 业务上,支持高铁机车内的2G/3G 语音与数据业务,WiFi上网,视频监控等业务。

– 与行业应用单位联合建设试验线路,开展示范应用,试验线路不低于60km。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需行业应用单位参与。

项目2 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层、网络层及终端层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带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业务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健康高速成长,特别是终端基础平台、业务基础平台的研发和整合;促进和形成两个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可信体系和新型IT基础技术与资源基础;突破产业薄弱环节,带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

2011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重点开展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十一五”已部署课题的基础上,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引入与过渡机制,以及数据融合网络、终端关键技术、开放业务平台、内容安全技术、移动互联网创新业务的应用示范等关键环节,为移动互联网与业务应用搭建基础性的网络与应用框架。

课题2-1 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研究

课题说明: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并伴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扩大和深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性的、更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全可控的网络与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具有移动性的互联网体验,同时伴随着融合的深入,移动互联网将逐渐呈现出固定互联网不同的特质,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和应用。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和业务应用特点,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包括网络各个层面能力和功能划分、存在的问题、关键技术以及和现在网络的演进关系;从安全、IT基础新技术、IPv6等角度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发展。

研究目标:研究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分类和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移动互联网的总体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分层、功能划分;以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案为切入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适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网络(如SAE+)与业务网络架构;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演进;研究云计算等IT新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考核指标:

1)提交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发展趋势的报告;

2)提出移动互联网的目标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架构、功能模型的研究报告;

3)提交典型移动互联网网络各个层面的关键技术、组网方案及演进报告;

4)提交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和功能分布研究报告;

5)提交云计算等IT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6)研究IPv6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现;研究现有网络向支持IPv6的移动互联网的演进。

7)标准提案20篇;

8)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2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课题说明:结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求,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关键技术,通过研发开放、可控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安全的互联网、通信、IT等能力服务,并且在实现通信业务能力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等异构网络之间的业务融合与应用混搭的技术方案,借助Web2.0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将2G/3G/ IMS通信网络和业务能力融入到Web2.0的生态环境。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还将通过提供完善便捷的业务生成和运行环境,鼓励第三方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用户快速提供多样化的业务产品,通过应用的丰富促进移动互联网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研究业务能力开放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结合的关键技术;研究能力适配、服务提供和封装、API集成等能力开放关键技术;研究与完善适合互联网的通信能力开放技术,如位置,语音、视频、IVR、会议、消息、呈现状态、群组管理、点击拨号等;研究能力开放的运营、计费、信息安全、认证与鉴权、能力发布、能力调用等技术方案;研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的业务智能运行环境;研究并开发高效、易用的开发部署环境,降低开发者开发门槛;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放引擎系统。

考核指标:完成业务能力开放平台的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申请专利10项,提交标准化立项 2项及标准文稿10篇,提出相关行业标准建议;研发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并进行应用示范;开发用于实现通信网与互联网业务融合和混搭的运营平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3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中间件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针对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特点,研究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和服务个性化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跨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难点,推动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环境能力及应用安全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便于业务的部署和更新,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研究目标:设计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运行环境系统架构,实现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机制;研究虚拟桌面及虚拟计算机技术,实现终端应用环境调用云计算平台能力的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安全解决方案;研究跨平台的图形显示技术,实现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研究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体系结构,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环境,实现对不同硬件资源的屏蔽;研究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和传感器技术。

考核指标:开发跨不同智能终端平台的移动互联网Mobile Widget应用运行环境,提供通过Web技术访问终端及网络能力的接口及实现基于Web Service设备业务能力发现的协议;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终端运行环境,实现对业务平台能力的调用与展现,并支持 IPv6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跨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图形库;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对显示设备及输入设备的自适应;开发基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中间件平台;开发支持物联网应用的接口或特殊传感器。发表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4 移动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一直以来,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也是移动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课题主要关注的目标是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关键问题,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整体架构和安全部署,研究移动互联网可能存在的流量攻击、不健康内容等问题,通过安全设计、安全部署保证移动互联网安全,并通过监控和内容过滤的技术手段,保障相关内容的安全与健康。

研究目标:研究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设计移动互联网中安全能力;通过安全算法、安全协议保证移动互联网基础安全;研究移动互联网网络监控技术,提高对异常流量、攻击流量的防控能力;研究内容过滤技术,提高对非法内容的管控力度,特别是针对使用P2P及加密方式传播的不良内容的识别、获取、分析、控制技术,并开展内容安全管理配套机制研究;研发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试验系统,开展试验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总体架构,安全协议、安全能力部署;特别针对移动互联网中的内容,提出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控技术架构;提交移动互联网管控溯源技术研究报告;研究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验证;设计完善的流量监控及内容安全监管机制;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际标准化文稿10篇。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3 无线新技术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基本突破IMT-Advanced标准化及其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将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放入标准中,在宽带无线移动领域国际主流标准中我国的基本专利占有比例达到8%;面向IMT-Advanced的后续演进进行超前技术研发,把系统容量再改善2-3倍,为未来标准化做技术储备。2011年本项目拟安排的课题包括:IMT-Advanced多天线演进与增强技术研发、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 3-1 IMT-Advanced多天线增强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 多天线技术在IMT-Advanced标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如何针对多天线的不同信道场景、不同放置场景和不同使用场景进行优化还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将突破上述技术难点,进一步稳固我国在多天线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形成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

研究目标:本课题面向标准的后续演进开展多天线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多用户MIMO、协作波束成形、协作波束切换、分布式预编码、基于环境感知的MIMO模式切换等,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天线技术方案,向3GPP或IEEE标准化组织提交标准化提案。完成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试验设备研制,进行技术演示验证。

考核指标:提出适用于3GPP或IEEE标准的后续演进多天线技术解决方案,相对于2×2的天线系统,系统平均频谱效率提高一倍,小区边缘用户(5%CDF)频谱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向IMT-Advanced推进组提交标准化文稿数量,及预期接受文稿数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 3-2 IMT-Advanced自组网(SON)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多种技术体制共存使得网络变得更加复杂,在IMT-Advanced中采用自组织网来解决由于大量无线参数和复杂数据配置使网络优化成本大幅提高的问题。本课题将对自组织网中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支持IMT-Advanced的后续标准化工作。

研究目标:实现对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突破操作维护过程中的自配置和自治愈,以及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系统干扰、容量和能耗自优化等关键技术;掌握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方法,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考核指标:提出IMT-Advanced系统自组织网所需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适合IMT-Advanced自组织网特点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流程,结合上述方案和流程提出IMT-Advanced系统和网络的标准建议不少于10篇;完成关键技术的仿真和硬件验证。形成该领域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0件。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 3-3 面向IMT-Advanced新型基带处理共性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当前基站和终端中分别采用“DSP+FPGA(”基站)或ASIC(终端)基带方案一般只含数量有限的高性能DSP及众多的硬件加速单元,相比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基带(软基带)处理技术具有灵活性差、升级成本高等劣势。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运算瓶颈并更好地支持软基带处理,系统基带设计采用低成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的多核DSP信号处理架构,终端基带设计采用具备矢量处理DSP核的方式进行并行运算。随着OFDM、MIMO和CoMP等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无线标准版本更新速度的加快,有必要研究开发支持大规模并行处理的多核数字信号处理架构(简称MPP-DSP架构),并形成工具化的基带辅助设计系统和基带整体设计方案,以灵活地适应未来新技术发展,并满足低成本、平滑升级和快速产业化的需求。

研究目标:基于低成本MPP-DSP信号处理架构以及基带矢量处理器的并行处理微架构,研究各类经典基带处理算法(如FTT/IFFT等)及基本模块(如维特比译码器、数字滤波器、数控振荡器等)的并行化,(包括多核并行和单核中的多运算单元并行)实现方案,并高效支持MU-MIMO、CoMP等先进技术的算法实现;实现各类物理帧结构的可编程设计及快速成帧、解帧处理,研究L1和L2之间快速灵活的传输信道封包、解包处理,支持L1与L2及L1与L3之间的层间通信;提出较为完备的、可适配于现有通信制式(如GSM/WCDMA/TD/LTE等)并支持未来平滑升级的基带处理系统设计方案,针对各类基带处理需求,提取共性设计指标(如处理能力、存储空间、矢量处理效率、DSP核间通信流量等),并开发基带自动化设计辅助工具,以最终实现基带信号处理的自动化资源配置、算法协调及任务调度。

考核指标:开发基带公共算法库和基带自动化设计辅助工具,应支持基带处理的自动化资源配置、算法选择和算法并行处理协调、多核的任务调度和能耗估计等;提出支持多标准、具备平滑升级能力和可扩展能力的基带整体方案,设计并实现基于低成本MPP-DSP平台以及基于矢量处理器的基带处理方案,具备支持IMT-Advanced等多标准的基带软处理能力;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4 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短距离无线互联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利用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高速无线网络,开发系列化基于超宽带芯片技术的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设备和产品,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产目标,满足商用和相应的服务要求。具体包括:

开展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系统应用集成研究和示范,初步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为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进行不同传输速率和应用场景下的关键技术基础芯片开发和技术标准研究与制订;开展60GHz频段的超宽带关键技术、芯片和系统开发研究,为新频段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2011年在短距离无线互联方面将开展的工作如下:结合“十一五”期间对超宽带芯片的研发成果,开展基于“载波体制的高速视频显示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以及“基于脉冲体制的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4-1 基于载波体制的高速视频显示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说明:本课题是在“十一五”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该芯片的应用示范系统和标准。在应用示范系统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载波体制超宽带技术高速率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其在视频传输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以电视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的视频无线连接为应用背景,研制高速视频显示设备的无线传输系统,制定相应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以电视机、显示器和投影仪等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传输应用为目标,开发与主流产品视频传输速率相匹配的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实现显示设备与媒体设备之间视频信号的无线传输。完成相应的嵌入式或即插即用的模块式解决方案;研究与相应设备的接口适配技术、模块接口,提出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相应的应用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载波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并选择一种典型的视频显示设备进行应用示范,实现显示设备与媒体之间视频信号的点对点无线连接。采用自主开发的芯片组,传输距离不小于5米,传输速率不低于500Mbps,芯片组功耗不大于3W,频谱使用和辐射功率符合国家规定。提出超宽带视频显示传输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超宽带传输模块与设备的数字接口和超宽带传输模块间的空中接口。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4-2 基于脉冲体制的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研发和示范

课题说明:本课题是在“十一五”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研发的基础上,建立该芯片的应用示范系统和标准。在应用示范系统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脉冲体制超宽带技术低功耗、低复杂度的特点和优势,突出其在多媒体终端高速数据交换上的应用价值。主要以PDA和多媒体手机为代表的手持式多媒体终端为应用背景,研制高速无线数据交换应用示范系统,制定相应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以PDA和多媒体手机等手持式多媒体终端的高速数据交换应用为目标,开发高速率、低功耗的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完成相应的嵌入式或即插即用的模块式解决方案;研究与相应设备的接口适配技术、模块接口,提出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相应的应用示范系统。

考核指标:开发脉冲体制超宽带高速无线通信芯片组并选择一种典型的多媒体终端设备进行应用示范,实现终端设备与主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点对点无线连接。采用自主开发的芯片组,传输距离不小于50厘米,传输速率不低于200Mbps,芯片组功耗不大于500mw,频谱使用和辐射功率符合国家规定。提出超宽带多媒体终端的高速数据交换的协议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超宽带传输模块与设备的数字接口和超宽带传输模块间的空中接口。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项目5 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以重点行业应用带动信息汇聚阶段关键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及信息化服务规模应用,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传感节点设备及网关等设备、中间件及协议栈、应用系统与平台、相关网络设备及管理系统等。建立并完善物联网和泛在网的网络与信息融合架构及技术体系,开展协同融合阶段的智能感知、高效传输、灵活组网、泛在网络融合、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物联网设备研发、试点规模示范系统建设;大力推动物联网和泛在网技术体系在国内、外的标准化工作,在部分领域成为国际标准的主导力量。

2011年,在泛在网方面,本项目安排了“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及关键技术”课题,重点对网络侧的控制平台架构及关键技术和机制开展研究;在传感器网络方面,安排了“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

课题5-1 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

课题说明:“十一五”期间,传感器网络围绕信息汇聚阶段特点,已部署了总体、关键技术、标准、设备、芯片、应用验证等系列重要课题,同时,随着国际、国家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等工作的快速推进,亟需建立统一的传感器网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环境,以有效地整合和测试、验证评估现有课题资源和成果,支撑统一架构、技术体系、标准芯片、系列设备、解决方案等的推广,为各行业应用示范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和统一物物互联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测试、验证和服务。

研究目标:结合传感器网络测试的共性需求和典型应用特征,攻克传感器网系统验证、性能测量分析、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在微观层面提出典型指标的测量技术,在宏观层面设计网络整体性能评估策略,建立支撑传感器网络专项课题相关资源和成果综合测试与验证评估的系统平台,为传感器网络“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化模式的大规模推广提供重要基础,推动形成规范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综合测试、验证评估平台的具体建设目标,包括数量、类型、规模、功能、服务能力等;建立支持重大专项已有成果集成、测试和验证的平台,包括:集成标准化课题已研制测试设备,建立支持8项以上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2项以上传感器网络行业标准的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低功耗传感器网络、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模块、芯片、中间件、关键技术等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传感器网络和移动网络结合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建立支持智能电网、环境监测、防入侵、地震监控等应用子集设备和系统的综合测试评估平台。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5-2 支持机器到机器(M2M)的3G/LTE无线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化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面向3GPPs的M2M通信的特点和要求,结合3G/LTE网络特点和技术,研究在3G/LTE蜂窝网络中支持M2M通信的关键技术,提高3G/LTE蜂窝网络支持M2M通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相关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研究目标:研究3G/LTE蜂窝网络中M2M通信的应用场景和业务特征。基于M2M通信应用场景和业务特征,结合3G/LTE通信机制,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系统结构;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接入控制方案;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承载控制技术;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高效资源调度机制和负荷控制方案;研究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终端的成本降低方法。

考核指标:提出支持M2M通信的3G/LTE蜂窝网络完整优化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优化方案、接入控制方案、承载控制技术、移动性管理机制、高效资源调度机制和负荷控制方案。针对3G/LTE系统,对相关方案和技术进行评估和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提交文稿数5篇,申请发明专利数5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

课题 5-3 泛在网络下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及关键技术

课题说明: 泛在网络将出现用户由多个终端设备协同为其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景,这些终端设备将可能跨异构的通信业务网络,包括蜂窝移动网、Internet网、家庭网、固定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甚至是物联网。为了有效管理异构网络中的终端以及相关网络资源,并保证业务连续性,将对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机制进行研究和开发部署。而该机制将面临多宿主接口、多流并发传输、群移动性、终端重构性、能力受限性等特征带来的挑战,需要突破相关的关键技术。本课题将对网络侧的控制平台架构及关键技术和机制开展研究。

研究目标:在多终端环境资源模型构建基础上,研究网络侧面向终端群的控制架构和技术、业务触发与适配技术、基于跨层上下文的终端聚合与重构控制技术,多流多宿主下网络传输控制技术,以及群移动性场景下的移动性管理和业务连续性技术。

考核指标:设计多终端协同的网络控制平台架构,设计其关键机制并推动标准化。实现网络控制平台,支持多宿主多流并发场景下的高效传输控制,支持对网络、应用环境变化的多终端重构机制,支持群移动性,并支持重构及移动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实现网络环境真实通信业务,对多终端协同进行验证。申请国际(内)专利不少于5项,提交标准化提案3项。

实施期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第二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申报指南(2009年)

二○○八年十二月

第一章 申报须知

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严格按照《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视为无效。

一、申报应遵循的原则

1、要立足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把掌握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申报单位应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要求,提出申请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有标准化要求的,还须提出提交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

2、专项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针对产业化课题,要求以企业为主、高校和研究机构参加;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注重创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系,尤其是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指南针对课题的不同特点,在组织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不同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具体要求,申报单位应按照要求落实,并提出具体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以及关键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机制。

3、申报单位要统筹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充分体现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详细阐述与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已承担的相关国家项目、计划以及与本专项的衔接方案;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4、申报单位应落实配套资金并提供相关证明,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融资或其他)的比例应不高于指南中每课题所规定的比例。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课题中对地方配套经费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要求落实。

5、课题申报应加强系统设计,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并制定具体的技术发展路线图,系统地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

二、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课题牵头申报单位对联合申报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

2、申报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以课题为单位,对某一课题的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等。

3、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4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

4、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同一申报人只能同时负责一项本专项课题。

三、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报材料构成及规格

申报单位需编制和递交的申报材料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和《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构成,模板请从工业和信息化部(www.xiexiebang.com系统的部分功能,支持被测终端和系统间的高速率呼叫和相关增强技术的特定业务;(4)支持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包括TD-SCDMA MBMS/HSUPA/HSPA+)的全部物理信道;(5)支持完整的信令流程,包括终端注册过程、系统广播消息、RMC信令流程、AMR信令流程等;(6)能够完成按照3GPP标准,对TD-SCDMA增强技术(包括TD-SCDMA MBMS/HSUPA/HSPA+)终端的射频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测量;(7)能够在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上通过软件升级而获得 HSUPA/MBMS/HSPA+等相关测试能力。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6 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终端协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进行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DPA/HSUPA)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基本集开发,确保终端与系统设备的互通,验证终端与网络间的信令交互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考核指标:

(1)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相关规范要求;(2)开发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终端协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3)提供方便实用的测试消息分析窗口,正确记录消息流程,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决;(4)提供多种系统配臵,满足不同用户的测试需求,且系统具可升级性;(5)提交基于TTCN的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PA)终端协 议一致性基本集测试仪表,对终端产品设计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7 TD-SCDMA增强技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研发

研究目标:为确保终端与系统之间协议的一致性,系统通过开发一致性信令协议测试集与终端实现互操作,实现TD-SCDMA增强技术(HSDPA、MBMS、HSUPA)协议互操作一致性测试系统。

考核指标:

针对TD-SCDMA增强技术(HSDPA、MBMS、HSUPA等)空中接口协议,开发形成一套TD-SCDMA增强技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应支持TD-SCDMA多频段操作;系统侧测试例开发支持HSDPA、MBMS、HSUPA功能,符合中国行业标准和3GPP国际标准;测试系统提供多种系统配臵、多小区的测试能力;支持MAC、RLC、RRC、SM、SMS、MM、CC等各层协议栈测试;支持MBMS各种多播、组播业务测试。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 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08 TD-SCDMA增强技术路测仪研发和产业化

研究目标:开发TD-SCDMA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路测分析仪,逐步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路测仪表设备的商用化产品。

考核指标:

(1)路测仪基于MBMS/HSUPA/HSPA+芯片商用解决方案,可实现与商用手机相同的业务功能;

(2)路测仪可对系统和无线环境的关键无线指标进行测量;(3)路测仪支持实现锁频、强制切换、显示无线信号强度、计算无线链路的质量、显示网络信息、记录和存储信令信息等功能;

(4)路测仪可为分析处理软件提供开发的二次开发接口;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对物理层和层二资源分配进行显示;可对无线资源控制和NAS层信令进行解码;

(5)能够实现实时采样(如5ms),针对HSPA的AMC、HARQ等也具备分析功能;(6)路测仪的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和显示数据的前台处理软件和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后台分析软件;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支持同时处理多部路测终端(>=4部)的自动呼叫控制、数据采集。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1-009 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网络规划创新方法研究和高性能规划工具研发

研究目标:研究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在网络规划和优化方面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开发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的高性能规划工具,支持TD-SCDMA增强型相应的标准,功能完整,配臵灵活,可满足网络规划、建设、优化改进的实际需求。

考核指标:

(1)先进的适合TD-SCDMA的3G混合业务模型,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2)准确的网络容量估算算法,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3)可以支持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MBMS/HSUPA/HSPA+)下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VoIP业务的网络规划;

(4)提出适合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的网络规划与网络优化的关联解决方案;

(5)提出适合TD-SCDMA及其增强技术TD-SCDMA码规划方法及特征,并在网络规划工具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6)实现逼近真实网络的传播模型;环境模型丰富,可实现室 外、室内、热点、一般城区、城郊、农村、山区、海面、地铁、高速铁路(时速大于200公里)等环境下的网络仿真。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1-010 TD-SCDMA HSPA+及增强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是研究HSPA+及其增强型的关键技术,对其技术性能、实现复杂度和产业化应用前景给出相应的评估,制订合理技术方案,并进行相关标准化工作。

考核指标:

(1)研究适合TD-SCDMA的 HSPA+增强关键技术(包括MIMO、家庭基站、增强UE DRX功能等),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原型系统开发,对关键技术进行仿真和测试验证评估;(2)研究HSPA+增强关键技术(包括MIMO、家庭基站、增强UE DRX功能等)技术及产业化可行性,提出TD-SCDMA增强技术演进路线和产业发展方向;(3)推进TD-SCDMA HSPA+在3GPP的标准化进程,并完成相应的国内行标的制定。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提交国际、国内标 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2 项目2008ZX03002: LTE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2-001 TD-LTE系统预商用设备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满足标准要求的TD-LTE、SAE预商用系统设备。2010年底实现TD-LTE预商用系统设备。

考核指标:2010年提供100套基站,2套SAE预商用设备参加规模试验。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载波频段:2300-2400MHz,带宽支持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最低支持MIMO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每个承担单位2010年提供2套SAE设备,100套基站参加规模试验。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TD-LTE系统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2 TD-LTE基站预商用设备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满足标准要求的TD-LTE预商用设备。2010年底完成TD-LTE系统预商用设备。

考核指标:2010年提供100套基站试验设备参加技术试验。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载波频段:2300-2400MHz,带宽支持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 – 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最低支持MIMO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TD-LTE基站设备能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3 TD-LTE 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研究目标:开发支持TD-LTE和TD-SCDMA的双模终端基带样片,TD-LTE能够满足3GPP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完成TD-LTE和TD-SCDMA双模基带样片研发,满足3GPP相关规范基本要求。2009年承担单位提供终端基带芯片设计版图,2010年提供1000片TD-LTE 终端基带芯片工程样片。

主要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和TD-SCDMA双模;

– 支持多频段,包括2300-2400MHz、2010-2025MHz和1880-192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各频段和带宽; – 支持TD-LTE规定的各上下行速率; – 支持4×2或2×2 MIMO方式; – 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阶段考核:

2009年底前:完成芯片架构设计,进行芯片电路设计和验证,进行FPGA验证板测试,完成芯片版图设计,送出流片加工。

2010年底前:进行样片测试和验证,完成开发板评估板设计,完成物理层软件和协议栈软件设计,进行芯片测试验证和外场测试,提供终端芯片解决方案。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4 TD-LTE 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研究目标:开发出TD-LTE的终端射频芯片的样片,满足3GPP TD-LTE 和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每个承担单位2009年提供20个终端射频芯片科研样片,2010年提供1000片TD-LTE 终端射频芯片样片。

具体技术要求为:

– 符合3GPP TD-LTE 及国内相关规范要求; – 支持多频段,包括2300-2400MHz、2010-2025MHz和1880-192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下行支持MIMO 方式为2×2多天线配臵;

– 支持无线信道跨频段切换,切换时间<80us,方便组网频点选择;

– 集成射频收发前端(除PA外)和模拟基带处理,提供数字基带接口;

– 接收机提供大于100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1dB; – 发射机提供85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0.5dB; – 发射误差矢量幅度(EVM)<小于2.5%;

– 支持多接收时隙独立增益自动控制,满足无线资源的快速调度。

阶段考核:

2009年底前:完成射频芯片第一次电路级设计和仿真验证,并流片,完成芯片测试。

2010年底前:完成射频芯片第二次电路级设计和仿真验证,并流片和测试,提供工程芯片样片。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架构;芯片的制造工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5 TD-LTE 数据卡终端研发

研究目标:2009目标为完成数据卡软件和硬件系统设计和开发,2010完成试验数据卡终端的测试,并实现部分量产,为商用数据卡提供参考。

考核指标:2009年交付数据卡样机50部,2010年提供600个试验数据卡,参加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需要满足:

– 满足3GPP R8相关规范要求和性能指标要求; – 简洁易用、稳定的MMI操作设计;

– 标准统一的API接口能力,便于后续业务扩展; – 通用标准化的硬件接口,便于与各类计算机连接。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主要性能指标;数据卡支持的业务功能;总体方案设计;符合国际、国内相关标准情况;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

2009ZX03002-006 TD-LTE 基站天线的研发

研究目标:研究和开发满足TD-LTE系统以及网络部署需求的多天线设备,满足多天线及智能天线的结合,仿真验证可满足3GPP及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与系统设备相配合,通过实验室/外场测试,建设相应示范点,最终满足TD-LTE 网络部署要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天线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智能天线与MIMO结合状况及性能验证;采用的关键技术及算法;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研究单位参与。2009ZX03002-007 TD-LTE TTCN规范研究

研究目标:在对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TD-LTE终端的一致性测试方案和测试内容,制定相应的测试规范,提交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形成我国的通信行业标准,进而向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进行提案输入,进一步完善国际标准。

考核指标:完成TD-LTE 终端一致性测试规范的撰写并提交给相关标准化组织,至少包括两份测试规范:《TD-LTE射频一致性测试规范》和《TD-LTE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且测试规范中的测试项目覆盖率不低于同期LTE FDD的80%(2009年、2010年分别完成40%)。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 的相关规范及主要内容;提交的国际、国内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6: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08 TD-LTE TTCN基本测试集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基于独立硬件平台或基于系统硬件平台,支持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的规范及TTCN基本测试代码集。

考核指标:提供一套TD-LTE TTCN仪表,支持3GPP TS36 R8、R9终端一致性系列测试规范的基本集,包括对TD-LTE终端NAS层,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等的各个特性进行独立测试、业务组合及不同系统间切换等测试。2009年完成原型样机开发,2010年完成基本集开发,并提供两套用于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所能够设计与实现的测试业务功能集、测试例数量;总体架构、软硬件设计;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2-009 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开发

研究目标:促进TD-LTE技术和产品研发,依据3GPP TS36系列 Release 8、9、TD-LTE标准,研制硬件平台和设计软件模块,开发出符合3GPP及行业标准要求的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

考核指标:2009年提供两套无线综合测试仪表样机,用于技术试验;2010年提供两套无线综合测试仪表,用于规模试验。实现TD-LTE物理层、高层协议设计,支持多种MIMO技术方案、支持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支持HARQ技术,支持多种信道环境的信道模拟研究与验证,支持终端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算法。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测试仪表实现的主要技术指标(物理层、高层协议设计、支持多种信道环境的信道模拟研究与验证、支持射频指标分析与测量算法);仪表的硬件平台开发及软件设计方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10 LTE公共测试验证平台建设

研究目标:开发和构建TD-LTE及FDD公共测试验证平台,实现TD-LTE及FDD产业链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各环节联合测试,对TD-LTE及FDD研发与产业化提供支撑并形成公共互动,联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调发展。考核指标:

(1)建立TD-LTE及FDD虚拟实验室、仪表环境,实现高性能公共仪器仪表共享机制;

(2)开发和构建TD-LTE及FDD仿真平台、技术测试验证实验室、模拟网络环境;

(3)构建20个基站左右(每个厂家3-5个基站)的外场验证和技术试验环境;

(4)对TD-LTE及FDD在关键技术、技术样机、开发和互操作等阶段技术和产品进行全面测试验证。

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平台构建方式及主要实现的功能、提供的室内、外场整体环境方案;提交国内、外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4: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2-011 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建设

研究目标:建设面向实际网络应用的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以保障TD-LTE产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并具备可运营、可管理的能力,同时降低产业风险,加快产业化进度;结合3GPP R9标准化进程。针对几种典型业务和应用进行研发:

(1)针对TD-LTE无线网设备和终端芯片进行研究和测试,完善 TD-LTE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推动产品成熟;

(2)对工程实施以及组网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组网方案并进行验证。为TD-LTE的规范制定以及未来网络规划和建设提供支持;

(3)对TD-LTE技术的业务应用进行研究,针对几种典型业务和应用进行研发;

(4)研究并支持TD-LTE和TD-SCDMA等网络之间互操作。考核指标:建成TD-LTE公共技术与业务应用平台,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实现的功能与典型业务和应用;整体环境构建方案;提交国内、外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运营企业牵头承担,产学研用联合。2009ZX03002-012 TD-LTE组网技术的研究

研究目标:建立完整的包括各种应用场景下TD-LTE无线组网技术理论和模型,为TD-LTE大规模商用组网提供理论依据。

考核指标:

(1)建立适合TD-LTE技术的组网模型和链路预算模型,针对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有效的组网方案;

(2)形成TD-LTE组网技术研究报告。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及内容,如组网模型和链路预算模型、针对各种应用场景提供有效的组网方案等;TD-LTE关键技术分析;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2-013 LTE业务应用及网络演进研究

研究目标:发挥运营商业务与需求引领作用,体现以业务与需求为导向,提出LTE业务及应用场景,LTE网络演进方式及对LTE/SAE产品的要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建议: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业务应用需求与模式、LTE业务应用及应用场景、LTE网络演进方式、LTE/SAE技术和产品的要求等研究思路;提交标准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运营企业牵头承担,产学研用联合。2009ZX03002-014 LTE 网络规划工具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支持TD-LTE技术的网络规划工具,为TD-LTE及 LTE FDD网络建设和规划提供强有力的组网支撑。2010年完成规划工具开发并用于规模实验,2011年完成规划工具的完善。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所能够实现的LTE网络规划功能;可实现的传播模型、多种环境下的网络仿真/规划能力;针对LTE特定的技术与业务网络规划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3 项目2008ZX03003: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3-001 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 深入挖掘TDD特定技术在实现IMT-Advanced高性能需求中的优势,实现IMT-Advanced TDD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MT-Advanced TDD核心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的研究和方案设计;完成用于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IMT-Advanced TDD特定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2 IMT-Advanced频谱聚合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可用频段资源上存在非对称频谱、跨频带离散频谱资源等频谱分布现状,实现自适应频谱感知、动态频谱管理等高效频谱聚合技术,提高IMT-Advanced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效率,完成频谱聚合技术的评估验证平台,并向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和ITU等组织提供IMT-Advanced频谱分配及使用的建议。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针对IMT-Advanced系统频谱高效利用的频谱聚合技术方案;完成用于频谱聚合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IMT-Advanced频谱聚合技术的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3 IMT-Advanced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突破现有系统中单点非协作传输模式对频谱效率的限制,提高系统的平均吞吐量和边缘吞吐量,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进一步扩大小区覆盖,提高频谱利用率。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适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方案;完成用于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相应的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结果;开发IMT-Advanced协作多点传输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方案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3-004 IMT-Advanced中继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研发中继技术,突破IMT-Advanced系统在系统容量、覆盖范围、覆盖盲点、网络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性能方面的限制,产生一批具有创新性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继关键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适用于IMT-Advanced系统的中继技术方案;完成用于中继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提供仿真结果及完善的方案评估分析;开发 IMT-Advanced中继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完成方案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5 IMT-Advanced增强MIMO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突破单用户、多用户、多小区、分布式及协作MIMO传输技术,获取创新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专利,形成较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强MIMO技术方案,向标准化组织提交IMT-Advanced标准化提案。完成关键技术的开发与试验设备,进行技术演示验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满足ITU IMT-Advanced最小技术要求,分布式天线系统具有更高的小区边缘频谱效率和系统总频谱效率;完成1套各个技术点的链路仿真和系统仿真,完成算法验证试验平台;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6 IMT-Advanced多址技术研发

研究目标: 突破蜂窝与分布式网络架构下多小区下多用户信号设计与复用技术,解决小区内及小区间的无线资源共享和重用问题,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产生核心专利技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相关技术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满足ITU IMT-Advanced最小技术要求;实现关键技术验证的硬件平台与演示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7 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研究及验证

研究目标:突破新型网络架构、接纳及切换控制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Idle模式控制算法、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关键技术,建成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的试验平台,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和国际标准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测试IMT-Advanced 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评估和测试验证的仿真平台;开发建设可用于验证IMT-Advanced新型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的试验平台并完成技术验证;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

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08 IMT-Advanced关键技术仿真平台

研究目标:依据IMT-Advanced系统需求,在对关键技术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IMT-Advanced链路级仿真平台,进行关键技术验证和性能评估,为IMT-Advanced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第三方评估提供支撑。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无线传输技术评估方法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关键技术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在ITU规定场景下对IMT-Advanced系统实现链路级仿真;并对IMT-Advanced所涉及的无线传输关键技术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和相关标准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注重与前期国家支撑计划的有机衔接。

2009ZX03003-009 IMT-Advanced关键技术试验平台开发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关键技术和系统方案构建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可重构的、通用的软、硬件技术验证原型机平台,搭建业务模拟平台,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信道和场景模拟环境,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测试和验证环境,支持面向IMT-Advanced的无线接口关键技术验证,系统性能评估和概念演示,为IMT-Advanced技术方案和提案提供支撑,促进IMT-Advanced标准化进程。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IMT-Advanced关键技术及系统方案验证平台,构建满足ITU要求的室内外移动环境;支持算法代码级、模块级、分系统级、系统级评估验证,支持空中接口的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及天线评估验证,支持多业务、多场景的试验验证;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注重与前期国家支撑计划的有机衔接。

2009ZX03003-010 802.16m技术方案研发与评估

研究目标:突破802.16m在物理层、高层协议和网络架构方面的关键技术,建成系统仿真平台和关键技术硬件验证平台,形成802.16m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802.16m系统技术方案报告,完成802.16m的软件仿真平台和原型系统验证平台;提交国际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3-011 IMT-Advanced开放性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IMT-Advanced标准化和未来宽带无线传输需求,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型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并针对IMT-Advanced系统需求进行技术评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针对IMT-Advanced典型场景进行评估,在所适用的场景中的主要性能评估;完成相应技术方案的仿真或实验验证演示;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4 项目2008ZX03004: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2009ZX03004-001无线泛在网络架构研究和总体设计

研究目标:提出移动蜂窝接入、无线接入、短距离和传感器等组成的无线泛在网络的总体设计和网络体系架构建议,掌握组网技术。对无线泛在网络环境下用户环境感知性、异构无线服务网络共存与协同、异构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开放和透明等技术开展研究。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出无线泛在网络体系架构建议和网络总体设计,搭建示范验证环境,积极在国际标准组织(ITU-T、3GPP、IETF)研究中发挥作用;提交的标准建议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2 全IP宽带移动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下一代面向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全IP宽带移动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面向宽带移动网络的IP承载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可支持大规模分层路由架构,支持基于策略进行网络资源动态调配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控制层网络架构研究,包括用户管理,计算资源、带宽资源、数据资源共享能力、业务和网络能力的动态部署和监控等。掌握核心技术,推动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全IP宽带移动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仿真;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对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提供业务演示环境;向国际标准组织(ITU-T、3GPP、IETF)提交标准建议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3 宽带移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全面分析宽带移动网络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研究提出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总体安全体系架构,包括鉴权认证机制、安全域划分策略、技术防护方案等;进行协议及网络架构脆弱性分析,建立漏洞库及相应的攻防工具集;基于TD-LTE和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搭建试验环境,对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有效性验证。掌握核心技术,推动国际标准化。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分析移动网络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提出宽带移动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对安全算法、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仿真和原型系统开发;搭建实验环境验证关键技术;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4 宽带移动业务关键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未来2G/2.5G/3G/LTE多种异构网络环境,应对移动业务多媒体化、宽带化和互联网化的特点,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研究支撑移动业务多媒体化、移动化和互联网化的业务实现及业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究适应异构网络多种带宽条件下移动业务开展的关键技术,适应未来移动网络环境的多媒体编解码技术及传输协议(如多媒体编码容错技术、立体视频技术等)、研究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实现(如结合移动通信上下文的智能搜索技术等)、移动业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对相应技术进行仿真或实验验证。向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提案,形成基础性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完成相应业务应用技术方案;相应业务应用仿真或实验验证;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5 手机新型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和中间件的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为适应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形势,针对新一代终端

的功能特点,研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终端应用平台的发展策略,分别提出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平台的技术要求、发展思路和实施策略。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研究报告,包括技术、市场分析、策略分析、实施建议等内容。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009ZX03004-006 终端共性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未来终端发展趋势,研究与之相适应终端共性关键技术,例如移动终端省电技术、终端显示技术、多频多模等方面的技术和终端统一的外设接口要求等。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标准建议等;提交标准技术文稿数量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4-007 新型移动用户识别卡应用及关键技术开放式研究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互联网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对移动用户识别卡(以下简称SIM卡)能力的要求,研究与之相适应的SIM卡应用

及相关关键技术,并进行技术评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交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新型SIM卡架构、新型SIM卡产品技术标准建议等;完成相关技术方案的仿真或实验验证演示;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5 项目2008ZX03005: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5-00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测试与评估环境开发

研究目标:针对各种不同覆盖范围、不同应用场景的宽带无线接入创新技术、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和异构无线接入创新技术,开发相应的测试和评估技术,提出有效的测试方法、测试规范和评估方法。研究业务模型的建模与测试,信道模型的测量、建模与测试;研究链路级软、硬件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的建设,多场景的网络级软件与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与测试平台的建设,建立测试和评估的实验环境。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测试规范;开发测试和评估工具;建设内外场测试和评估环境;支持各种典型衰落无线信道下的无线传输测试;开展宽带无线接入创新技术的测试和评估;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鼓励地方

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联合申请。

2009ZX03005-002 复杂环境和机动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机动和应急系统的需求;研究具有环境适变和自组织功能的系统架构;研究多模式组网技术、高效链路传输技术、频谱自适应技术、能量管理与低功耗节能、系统易扩展性和高可靠高安全等关键技术。针对国家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通信的需求,满足公共安全、灾害救援等特定行业和应用环境对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快速应用、机动和安全的要求,开发支持灵活的网络架构、支持复杂环境和机动应用、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与设备,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性能评估与测试,形成标准建议提案。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开发 6套支持应急通信机动功能和复杂环境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系统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与卫星/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及现有集群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双向鉴权、端对端加密、语音调度、数据查询、定位、数据广播等功能;高效的大范围的覆盖,能够快速部署,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复杂地理和恶劣天气的环境;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终端信息传输速率大于2Mbps,支持大于60km/h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灵活配臵,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能够与现有指挥调度平台连接,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功能;实现

低功耗、节能的基站和终端设备。构建不少于6种满足公共安全、紧急事件、行业应急要求的典型应用示范与验证;提出标准建议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5-003 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宽带无线多媒体接入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低成本、可伸缩、可配臵的无线多媒体网络架构;研究高效传输技术、高效多址技术、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中继和协作、智能天线、分布式系统、低成本终端等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多媒体业务、互联网业务、多媒体集群业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重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系统应具备抗多径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覆盖大、网络基于全IP架构、窄带业务与宽带业务兼容、提供廉价宽带多媒体接入服务等主要特征。满足无线数字城市、行业信息化、指挥调度、城市专用通信及海外市场等需求。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开发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研制核心芯片,开发相应的系统设备和终端设备;系统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频谱效率3.5-10bit/Hz,支持大于120km/h的移动通信;支持大范围同频组网;支持低成本终端和服务;支持话音、视频,移动互联网、指

挥调度等业务;构建不少于50个用户,支持多媒体业务的重点行业应用示范网络;提出标准建议提案;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6 项目2008ZX03006 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2009ZX03006-001 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针对传感器网络应用特点,继承国内已有研究基础,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较为完备的信息聚合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体系,为十一五传感网设备研制提供补充关键技术,以及为标准化、下一代传感网演进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传感器网络的高效传输、自治组网、协同处理、软件、共性应用支撑等五类技术。申报单位可申请下述研发内容的全部或各个分项。

本课题具体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如下: 1.传感器网络高能效通信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器网络复杂地表环境下的信道建模和高能效高可靠传输技术研究以能效比为优化目标的自适应调制编码、准同步分布式分集传输技术研究;高效率、高线性度、低噪声、高频率稳定度的数模混合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实现;支持

低能耗、快速自适应节点状态切换技术研究;研究无线传感网低复杂度干扰检测技术和动态自适应干扰避让技术。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包含系统能耗模型和特殊信道模型的系统级软件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平台,发射功率<10mW,传输速率>50Kbps,地表通信距离>50米,节点工作状态切换时延<500us;存在多音干扰、部分阻塞干扰时能够正常工作;发射功率、传输速率、通信距离、节能效率等指标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2.传感器网络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节点动态部署技术;动态休眠与组网技术联合设计;分簇组网技术;可配臵多属性异构传感网组网技术;跨层组网协议;传感网拥塞控制技术;容迟条件下的分布式消息投递、查询与存储技术、组网协议设计及其评价方法;探索适应未来泛在网络的超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编址寻址技术。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多种组网协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3.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架构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架构目标分析;协同体系构件及关联定义;协同体系层次模型、信息流描述及统一表征方法可行性探索;基于目标定位的协同架构可行性验证及平台建立;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

建议: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基本架构及统一表征可行性报告;目标定位验证平台;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4.传感器网络专用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传感网专用OS架构;实时调度技术;虚拟及动态存储技术;动态能量管理技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集成上述技术,实现传感网专用操作系统。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专用OS框架;微内核操作系统,核心最小支持4K RAM运行,完整功能镜像<128K FLASH;8M主频CPU条件下,中断响应时间<5uS,现场转换时间<10uS;支持硬实时条件、抢占和动态优先级;适应从微节点到复杂节点需求;可跨平台工作;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5.传感器网络共性支撑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可编程传感器网络模型、可编程协议设计、虚拟机和移动代理设计、情境感知的可编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模型;安全协议设计、容侵容错技术、密钥分配与管理等。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代码可重用性提高50%以上;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建议:提交国内、国际标准技术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投入配套经费。

组织实施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2 传感器网络标准化与测试验证平台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建立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化体系框架及参考模型;研究组网、传输、信息处理、测试、接口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典型应用子集标准;建立标准测试、验证平台;建立传感网应用技术规范和系统测试平台。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建立标准化体系框架;完成相应的基础技术标准提案;完成相应的应用子集标准提案;建立标准验证与测试平台;制定国家核心技术标准;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提交标准提案数和预期采纳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3 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接入设备研制与规模化制造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具备多元化信息采集能力、高速传感信息传输和大数据量传感信息聚合能力的中高速系列系统设备和接入设备,包括适应复杂信道的高效传输机制、中高速传感网协议栈实施方案;研制

具有高性能信息处理能力的节点设备;设计支持多种类型中高速传感网设备开发的物理开发平台和集成开发平台;集成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射频以及协议芯片组件;突破软硬件一体化、双模、电磁兼容、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设备级技术;研究规模化制造与测试技术;建立完善的中试线和批量化测试线。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系统设备、接入设备进入中试,2010年进入批量化生产。

技术考核指标:通视传输距离5km,传感信息数据传输速率500Kbps-2Mbps;系统设备和接入设备计算能力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和融合处理要求:系统设备一体化集成高性能计算组件,其计算能力不低于50GFlops;接入设备一体化集成高性能计算组件,其计算能力不低于100GFlops;支持蜂窝移动网络接入。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4 低功耗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网关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继承已有信息聚合传感网方面相关关键技术,集中攻克低功耗传感器网络节点级补充关键技术;研制系列适用于规模性密

集布设和自治组网的小型化、低功耗、高性能的节点;具有连接主流移动通信网和中高速传感网的数据业务接入能力及区域管理能力的系列网关设备;研制支持二次开发的物理开发平台和集成应用开发平台;开发基于专用操作系统的节点级系统软件;建立集成开发环境及测试、评估等系统;针对传感网行业应用,研制系列节点产品;建立完整中试及测试线;完善传感网典型行业设备解决方案及相关设备生产线的技术支持能力。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研制节点、网关设备等系列传感器网络设备,满足多应用、多类型传感器接入等要求;建立低功耗节点设备中试线1条;建立完备的规模化设备测试线;为项目其他课题中传感网应用示范提供样机支持。

技术考核指标:节点具备随机布设组网及支持异构组网能力。网关设备具备信息聚合、处理、信息选择分发等功能,支持子节点组网规模大于128个,满足蜂窝移动网络、中高速传感网等网络接入要求;提交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提案。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5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射频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系统设备、接入设备的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中高速传感器网络基带(含协议)、射频芯片,应用于中高速传感网设备,为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2010年上半年为节点设备和应用示范提供芯片支持,2010年进入批量化生产,实现批量化销售。

技术考核指标:研制完成射频芯片、基带芯片,并集成信号采集、信号协处理、网络管理等功能,形成单元模块。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AGC增益动态范围,PLL锁定时间,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Eb/N0>12dB),支持信道(如高斯信道、瑞利信道)。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6低功耗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及片上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目标:针对低功耗传感网节点设备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低速的无线传感网核心芯片,以及集射频、基带于一体,具体通信、处理、组网能力和传感能力的低功

耗片上系统等。为低功耗传感网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产业化考核指标:2010年上半年为节点设备和应用示范提供芯片支持,2010年形成批量化销售。

技术考核指标:核心芯片的静态功耗,芯片封装面积,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AGC增益动态范围,PLL锁定时间,节点数据传输速率;片上系统: 集射频、基带、处理、传感于一体。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组织实施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009ZX03006-007 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的结合技术及其M2M业务应用研究与示范验证

研究目标:研究两网融合进程的技术路线、产业发展策略和相应政策;研究两网融合的技术方案及关键技术,包括研究依托移动网络基站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移动汇聚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及关键技术,研究两网结合的网络协议和网关技术;依托TD-SCDMA等移动网络,以自组织、低成本、可运营、可管理、可扩展为目标,研究两网结合现阶段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2M关键技术、系统、标准及业务运营模式,开发相应的业务

第三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申报指南(2010年)

二○○九年十月

第一章 申报须知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2010年课题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严格按照《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视为无效。

一、申报应遵循的原则

1、要立足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把掌握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申报单位应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情况,提出申请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有标准化要求的,还须提出提交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

2、专项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指南针对课题不同特点,在申报方式中提出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具体要求,申报单位应按要求落实,并提出具体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以及关键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机制。

3、申报单位要统筹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充分体现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详细阐述与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已承担的相关国家项目、计划以及与本专项的衔接方案;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4、资金管理是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中的关键环节,申报单位应按照《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从财政部网站下载)1 的规定,据实编报申报书中的预算内容。申报单位应按照课题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并提供相关证明,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融资或其他)的比例应不高于指南中每课题所规定的比例。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课题中对地方配套经费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要求落实。为提高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课题执行过程中将根据阶段考核情况,采取分阶段拨付经费的方式,部分课题将采用后补助的资助方式。后补助方式的具体内容参见《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重大专项注重顶层设计,申报单位应认真研究相关课题之间衔接关系(如终端与芯片之间,设备研发与技术试验之间)。课题申报应加强系统设计,制定具体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

二、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牵头申报单位应对联合单位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

2、申报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以课题为单位,对某一课题的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等。

3、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5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

4、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同一申报人只能同时负责一项本专项课题。

三、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报材料构成及规格

申报单位需编制和递交的申报材料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和《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构成,模板请从工业和信息化部(www.xiexiebang.com)网站下载。

(1)申报书

申报书按模版要求统一编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与附件一起简易装订成册,一式6份(2份原件,4份副本)。同时附上电子版光盘,电子版正文内容应与纸版内容保持一致。电子版文件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_单位名称_课题名称”(例如:2010ZX03001-001_单位名称_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研发)。

注:如通过形式审查,还需提供6份副本,具体要求另行通知。(2)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

《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以课题为单位填写,具体要求参见汇总表中的填写说明。汇总表仅需提供电子文档,与申报书刻在同一张光盘上。电子版文件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 _单位名称_(课题名称)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

3、申报材料的受理

请各申报单位在受理截止时间前通过快递或派专人将申报材料(含2份原件、4份副本及电子版光盘)送达规定地点,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在邮寄过程中若出现时间延误、遗失或损坏等责任自负。

受理截止时间:2009年11月26日17:00 接收单位:“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收件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兴隆街5号国信苑宾馆(宾馆电话:010-66017771)

编:100031 收 件 人:张航

张翠

联系电话:010-68205251 68205249(工作时间8:30-17:30)

请随时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关注申报受理的最新动态。

第二章 申报内容和范围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年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七个项目:

项目2008ZX03001:TD-SCDMA增强型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2:LTE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4: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项目2008ZX03005: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6: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7: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支撑

2.1 项目2008ZX03001 TD-SCDMA增强型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TD-SCDMA增强型的研发和产业化。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TD-SCDMA增强型HSPA阶段(支持下行速率2.8Mbps、上行2.2Mbps)的芯片、多媒体终端、测试仪表、网规工具的研发,启动HSPA+关键技术标准研究。2010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TD-SCDMA HSPA+(下行峰值速率提高50%)产品的研发,补缺TD-SCDMA增强型个别薄弱环节。2010年设置TD-SCDMA HSPA+研发课题及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开发,支撑TD-SCDMA 增强型系列技术的产业化。本课题中定义的HSPA+功能主要包括支持下行64QAM调制,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持续分组连接(CPC)功能。课题2010ZX03001-001 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SCDMA增强型网络特点及相关新技术和实际网络建设新需求,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各种优化理论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推动网络性能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标: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频率复用、扰码、邻区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覆盖、干扰、容量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性能、质量问题定位与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与GSM网络联合优化方法;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应支持对路测数据、OMC-R网管数据等网络侧数据、电子地图处理;支持对 TD-SCDMA增强型网络频率复用、码组、邻区进行优化;支持依据路测数据实现对区域进行覆盖、干扰分析及优化;支持对区域进行网络性能/质量问题定位、原因分析及优化;支持对目标区域进行地理场景分析,能够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参数核查、优化配置;支持GSM/TD-SCDMA联合优化;支持对网络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1-002 TD-SCDMA HSPA+系统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为支持TD-SCDMA HSPA+功能的无线系统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系列化TD-SCDMA HSPA+全套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并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产目标,满足商用供货和相应的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5套HSPA+基站设备,2套RNC设备,参加室内外技术试验。为终端芯片、终端厂家开放调测环境。实现TD-SCDMA HSPA+商用产品并形成量产能力,实现商业应用与产业化。主要技术指标: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工作频带: 1880MHz~1920MHz,2010MHz~2025MHz;–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调制,支持层二增强,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支持持续分组连接(CPC); – 产品系列化和小型化,实现包括室外宏基站、室内微基站、BBU+RRU等多种基站产品及高可靠性的RNC设备;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SCDMA HSPA+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TD-SCDMA系统设备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1-003 TD-SCDMA HSPA+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一直是TD-SCDMA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我国产业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研制支持TD-SCDMA HSPA+功能,双模(TD-SCDMA与GSM/GPRS/EDGE)终端基带芯片。在工艺与集成度、功能方面都达到商业应用水平,形成产业化能力。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100片支持HSPA+的终端基带芯片,用于系统、终端等多厂家构成的试验网络进行技术试验。

主要技术指标: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提供单基带芯片解决方案,支持TD-SCDMA/HSDPA/HSUPA/ HSPA+/MBMS/GSM/GPRS/EGDE,集成DBB和应用处理器能力;

– 业务速率:支持峰值速率为DL/UL(4.2/2.2Mbps)的HSPA+业务,支持峰值速率为DL/UL(2.8/2.2Mbps)的HSPA业 务;

–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支持层二增强,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支持持续分组连接(CPC); – 功耗要求:睡眠电流0.8mA以下,通话状态下工作电流140mA以下;

–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TD-SCDMA基带芯片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1-004 TD-SCDMA HSPA+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射频芯片是TD-SCDMA产业链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高阶调制技术,对射频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尽快启动终端射频芯片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出TD-SCDMA HSPA+终端射频芯片,在工艺与 集成度、功能方面都达到商业应用水平,形成产业化能力。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100片HSPA+终端射频芯片,用于系统、终端等多厂家构成的试验网络进行技术试验。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TD-SCDMA工作频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 – 支持64QAM、16QAM和QPSK调制和解调; – 接收EVM达到4%,发射EVM达到2%;

– 邻道抑制不低于33dB@1.6MHz、43dB@3.2MHz; – 半导体工艺线宽:0.13um及以下; – 功耗要求:不高于90mA,实现低功耗;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申报单位须提供以下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申报方式:TD-SCDMA射频芯片研发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2.2 项目2008ZX03002 LTE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LTE是3G演进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LTE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和2009年本专项已安排研究开发TD-LTE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数据卡、天线、终端一致性测试仪表等产业环节试验设备的开发并开展小规模的室内和外场技术试验。设置公共及应用验证平台,LTE组网及演进研究,并开展LTE FDD系统和终端基带芯片的研发。

2010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前两年试验设备的基础上,完成TD-LTE面向商用的设备各环节的产品研发,选择至少3个城市建设规模试验网络。2010年安排了TD-LTE面向商用的终端射频芯片、手机、基站和系统设备、路测仪表等研发,开展规模试验。LTE FDD设置面向商用基站设备、终端基带芯片课题。

课题2010ZX03002-001 TD-LTE面向商用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射频芯片是TD-LTE产业链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

研究目标:开发出TD-LTE面向商用终端射频芯片,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2011年每个承担单位提供终端射频预商用芯片1000片给终端企业以提供预商用终端,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射频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的频段为2300-240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 下行支持4×2、2×2 MIMO方式;

– 集成射频收发前端(除PA外)和模拟基带处理,提供数字基带接口;

– 接收机提供大于100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1dB; – 发射机提供85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0.5dB; – 支持多接收时隙独立增益自动控制,满足无线资源的快速调度;

– 半导体工艺线宽:0.13um及以下。

申报单位须提供以下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射频芯片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2 TD-LTE面向商用基站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进行研究与开发。研究目标:开发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设备。

考核指标: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提供100套面向商业应用的基站参加规模试验。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支持TD-LTE的频段:2300-2400MHz;–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 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4+4 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4×2和2×2 MIMO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支持MU-MIMO和SU-MIMO;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系统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课题2010ZX03002-003 TD-LTE面向商用系统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系统设备进行研究与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系统设备。

考核指标: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提供100套面向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及2套SAE设备参加规模试验。

TD-LTE基站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载波频段:2.3-2.4GHz;

–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4+4 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支持SU MIMO和MU MIMO;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SAE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附着用户数大于50万;

– 支持关联eNodeB最大数目超过300 个。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系统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4 TD-LTE 面向商用数据卡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产品研发往往滞后于系统,也是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发TD-LTE面 向商用数据卡,配合TD-LTE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实施。

研究目标:基于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终端套片开发TD-LTE/TD-SCDMA双模面向商用数据卡。

考核指标: 2011年提供1000个TD-LTE预商用数据卡参加规模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频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带宽;最大上行、下行数据吞吐率应达到3GPP规范要求;支持下行4×2,4×2的MIMO方式;支持TD-LTE与TD-SCDMA的系统间PLMN搜索、系统间测量、系统间小区重选、系统间切换,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功耗指标和稳定性应满足面向商用要求;完成10篇专利申请。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企业牵头承担,联合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5 TD-LTE面向商用手机研发

课题说明:手机产品研发往往滞后于系统,也是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发TD-LTE面 向商用手机终端,配合TD-LTE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实施。

研究目标:基于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终端套片开发TD-LTE/TD-SCDMA双模面向商用手机。

考核指标:分两个阶段考核。2011年提供1000个TD-LTE/TD-SCDMA双模手机参加规模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化。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频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射频带宽;最大上行、下行数据吞吐率应达到3GPP规范要求;支持下行2×2、4×2的MIMO方式;支持TD-LTE与TD-SCDMA的系统间PLMN搜索、系统间测量、系统间小区重选、系统间切换,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电话业务;功耗指标和稳定性应满足面向商用要求;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终端企业牵头,联合终端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研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6 LTE 面向商用设备测试标准及测试验证

课题说明:对LTE面向商用产业链各环节协调推进,构建试验 验证平台。

研究目标:开发和构建面向商业应用的测试验证平台,制订相应的测试验证规范(包括TD-LTE和LTE FDD),实现LTE产业链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各环节联合测试。

考核指标:制订实现面向商业为主体的LTE系统和终端的系列技术及测试规范(包括TD-LTE和LTE FDD),主要包括对系统、芯片及终端进行室内、室外测试,全面验证R8、R9 LTE标准中定义的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终端的组网和业务性能、多系统和多终端之间的互操作性、LTE/3G/2G切换和互操作性能,面向商业应用的完备的功能和稳定性、操作维护等,提交规范数量不少于20份,提交不少于40份测试分析报告,提交3GPP文稿不少于20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申报方式:具有标准制订和测试验证经验的科研单位牵头,联合企业。

课题2010ZX03002-007 面向商用的TD-LTE路测仪研发

课题说明:路测分析仪主要是用于TD-LTE网络关键无线指标和性能进行测量,以便于分析网络质量和排除故障的测试工具。研究目标:开发TD-LTE路测分析仪,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路测仪表设备的商用化产品。

考核指标: 2010-2011年提供不少于5套预商用设备,用于规模试验中网络调测、优化等;2012年实现商用,不少于10套商用设备。

(1)路测仪设备基于TD-LTE芯片解决方案,可实现与测试终端相同的业务功能;

(2)整套路测仪可对TD-LTE各物理信道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采样测量及显示,并可解析网络信息、TD-LTE X1接口层二和层三信令,支持路测信息的记录、存储及图形化显示功能;

(3)路测仪设备可为控制分析处理系统提供测试控制和数据采集接口;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对路测仪设备输出的物理层和层二资源分配进行显示;

(4)路测仪的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和显示数据的前台处理软件和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后台分析软件;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支持同时处理多部TD-LTE测试终端(>=4部)的自动呼叫控制、数据采集。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基带和射频芯片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8 TD-LTE网络优化工具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为TD-LTE网络建设提供高效优化手段。

研究目标:完成TD-LTE关键技术及组网方案研究;完成TD-LTE关键性能指标分析研究 ;完成TD-LTE覆盖分析及优化研究;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应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频率、邻区配置优化;支持对TD-LTE 基站的MIMO配置优化;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干扰分析和干扰协调优化;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容量优化及覆盖优化;支持对TD-LTE及其它网络进行联合优化;支持三维电子地图,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场景分析,并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参数优化和配置;支持规划优化联合操作功能,支持依据典型路测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及干扰预测分析;发表论文8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鼓励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课题2010ZX03002-009 TD-LTE规模试验

课题说明:随着TD-LTE产业开发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选择几个城市建设上百基站规模的网络,开展真实网络环境的规模试验,从而更好更早地发现各种典型实际场景下的应用问题,缩短产品成熟周期,形成优化的组网方法和端到端的产品互通能力,最终达到为实现TD-LTE商用化提供技术保证和为产业化打下基础。

研究目标:建立不少于3个TD-LTE规模试验环境,在复杂城区、室内分布系统等测试环境中,验证TD-LTE系统、终端的功能、性能及互通能力,验证和优化组网、互操作、多天线等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

(1)建立TD-LTE规模试验环境,每一个城市内连续覆盖基站数100个以上,终端数量不少于1000个,应至少包含3个城市;

(2)外场系统设备、终端(数据卡、手机)功能、性能、互通、组网性能测试规范不少于5份,测试分析报告不少于15份;

(3)在典型复杂城区、热点写字楼等外场条件下,形成基本达到商用水平的端到端网络能力。实施期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申报方式:运营商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和。课题2010ZX03002-010 LTE-FDD面向商用基站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LTE FDD基站进行研发。研究目标:开发满足商业应用的LTE FDD基站设备。考核指标:提供15套面向商业应用的基站通过试验测试。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LTE FDD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支持LTE FDD的频段:2.5-2.6GHz等频段;

–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 5MHz、10MHz、15MHz、20MHz; – 支持LTE FDD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时延要求; – 下行支持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LTE FDD 面向商用基站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LTE FDD基站设备研发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11 LTE FDD面向商用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LTE FDD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 2011年提供LTE FDD 100片预商用芯片给终端企 业提供预商用终端,参加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化。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指标如下:

– 支持4×2和2×2 MIMO方式; – 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完成芯片优化工作,重点是芯片的性能、稳定性和功耗指标能达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报单位须提供具体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 LTE FDD终端基带芯片研发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2.3 项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积极开展国际IMT-Advanced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向国际组织提交IMT-Advanced技术提案,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主流标准中的比例。2008、2009年已就IMT-Advanced关键技术与标准化,技术方案研发与评估等设置课题。

2010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根据IMT-Advanced标准需要,增补少量IMT-Advanced关键技术研发课题。其内容涉及跨层优化、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抑制和抵消、网络编码、增强型多媒体多播等技术,基本覆盖IMT-Advanced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的领域,为充分参与国际标准提供有力支撑。

课题2010ZX03003-001面向IMT-Advanced跨层优化技术

课题说明:研究跨层设计、认知理论、新型网络架构、接纳及切换控制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空闲模式控制算法、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关键技术,围绕IMT-Advanced无线资源管理建立跨层优化设计,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和国际标准提案。

研究目标:支持跨层设计的无线资源分配、基于认知科学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结合博弈论的主动式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新型蜂窝网络中的无线资源规划及调度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空闲模式下的业务类型小区选择/重选准则、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

考核指标:完成IMT-Advanced 跨层优化设计方案,并在IMT-Advanced原型样机完成技术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2面向IMT-Advanced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抑制和抵消技术

课题说明:解决LTE和LTE-Advanced系统中存在的多小区和多用户的干扰。

研究目标:针对LTE和LTE-Advanced网络,充分利用各种算法、配置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多小区、多用户的干扰问题。

考核指标:提出完整的针对LTE和LTE-Advanced(TDD/FDD)系统中存在的多小区和多用户的干扰抑制和消除方案,并在LTE网络和原型系统中测试和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形成该领域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3面向IMT-Advanced协作中继的网络编码技术

课题说明:将网络编码引入无线协作系统,由中继节点同时转发多路数据,是提高网络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LTE-Advanced中已经出现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技术的标准提案,本课题的设立,将促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充分挖掘网络编码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潜力,突破基于网络编码的新型协作中继技术,掌握网络编码的核心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给出基于网络编码的新型协作中继方案,完成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验证在双向中继、多址接入中继、组播中继等典型协作通信模块中采用网络编码的可行性,提供完善的评估结果;构建支持网络编码技术的IMT-Advanced系统验证平台,验证基于网络编码协作中继关键技术。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4面向IMT-Advanced增强多媒体多播技术

课题说明:多媒体多播技术已在3GPP R6/R7版本中标准化,并在LTE R8标准中继续演进为增强型多媒体多播技术。IMT-Advanced将针对新的传输技术及网络体系架构特点,研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多播技术,实现大用户数、高业务流量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系统的新型网络架构和无线传输技术,突破蜂窝网络多媒体多播业务的关键技术,实现高频谱效率的无线传输和广域覆盖,对网络负载起到均衡作用,提高系统的总容量和接入速率。

考核指标:提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强型多媒体多播技术方案,包括:多媒体业务新型传输方式、信道结构、业务模式、逻辑架构等;实现IMT-Advanced系统多媒体多播实验验证系统,完成技术演示和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4 项目2008ZX03004 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项目目标:本项目2010年总体目标是为了满足移动宽带化、多媒体化需要,开展移动业务控制、承载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音视频编码研究。

课题2010ZX03004-001新型移动业务控制网络的架构及关键技术

课题说明:面对IMS的问题,在下一代网络研究的基础上,面向移动互联网,研究既适合电信业务,满足电信业务QoS、计费、安全等要求,也适合互联网业务快速开展、融合各种数据要求的下一代核心控制网络,推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控制标准的制定。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业务控制网络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挖掘控制层的能力需求,研究利用P2P分布式和虚拟化技术实现新业务控制层机制。新型业务控制层要求:1)高效支持传统电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2)具备传统电信网络可运营可管理的特性;3)基于但不限于P2P及虚拟化等分布式技术;4)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能力。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分布式业务控制网络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报告;设计并实现新业务控制层的实验系统;设计并实现电信和互联网典型业务(语音和IPTV等)并完成实验室测试;完成现网的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10项,提交标准化立项 2

项及标准文稿20篇,提出相关行业标准建议。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4-002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试验验证

课题说明:下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需要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的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来支撑。为此,可采用基于开放互联网重叠网的形式作为承载网进行构建,也可引入高扩展性、安全可信、资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来包交换移动承载网络的技术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研究目标:针对移动网络特点,采用重叠网方式或具有高扩展性、资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来包交换移动承载网络等技术体系;研发关键设备与系统;建立具有相当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试商用网络,能够对关键技术、设备、系统和相关业务进行试验、测试、评估。

考核指标:完成核心网设计方案,可采用重叠网核心网方案或支持移动业务的未来包交换承载网的设计方案;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实验系统;在现网环境中开展实验验证,完成网络与业务的测试与评估;申请发明专利10件,在国际、国内标

准化组织的相关工作组提交标准提案3项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4-003新型移动多媒体音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基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研究适合移动无线网络多媒体应用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技术, 开发端到端应用,推动相应标准的应用发展。

研究目标:研究针对移动多媒体应用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技术,以及针对无线网络传输特征的优化技术,并进行仿真环境及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测试验证;开发面向TD-SCDMA等移动终端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编解码软件;开发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编解码设备;进行TD-SCDMA网络环境下基于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移动视频业务应用系统研究开发,包括视频流媒体点播、直播等。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算法及技术优化方案;仿真及真实环境的性能评估方案;软件及硬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端到端业务应用系统技术方案;相应业务应用系统实验验证;提交相关标准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不少于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5 项目2008ZX03005 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开展创新型宽带无线技术和标准研究,开发和研制低成本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积极参与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化工作。

2010年本项目主要安排无线局域网方面的课题。

课题2010ZX03005-00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课题说明:针对链路吞吐量高于1Gbps的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研制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链路吞吐量高于1Gbps的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可涉及物理层、多址接入控制(MAC)或链路控制等核心技术。通过物理层的增强技术、频谱探测和感知等技术,单信道/多路并传、新型传输等多种传输方式的综合利用以及MAC层增强技术,通过一种或多种无线接口关键技术极大提升新一代无线局域网传输能力,有效灵活支撑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考核指标:工作频率6GHz以下,系统基本带宽20/40MHz,支持动态信道绑定,链路吞吐量>1Gbps。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34 提供关键技术验证的实验验证平台。提交国际标准提案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5-002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融合技术研究与验证

课题说明: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研究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的网络融合技术与验证。

研究目标:研究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构架,研发网络和业务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开发方便人们生活的多种业务;研发3G/LTE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多网络协议的适配与转换,实现3G/LTE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的紧耦合联合接入;异构网络联合资源管理设计与优化技术;异构多IP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实验验证网络,验证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构建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紧耦合的实验验证网络,完成技术验证。实验网络具有典型的特色业务5种以上,支持3G/LTE和WLAN的并行接入和业务并发;支持多种回传机制及

回传之间的负荷分担;支持多网络域的IP连接与管理;在3G/LTE网络20MHz带宽和WLAN 40MHz带宽条件下,支持接入速率超过800Mbps。网络融合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出标准建议,提交国际标准提案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6 项目2008ZX03006 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短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及与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研究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兼顾向协同感知传感器网络的演进过渡技术。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传感网总体研究、标准化研究、协同体系架构等关键技术、低功耗设备、中高速设备、低功耗芯片、传感网与移动网结合结合技术以及M2M应用验证等的研发。

2010年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项目前期设置的设备研制等课题的基础上,支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切合国家经济与安全重大需求、带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系统研发与应用验证。2010年拟设置应用中间

件关键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和中高速芯片研制等课题,以及民用机场周界防入侵传感网、面向电网的高压输电线传输效率和安全传感网、太湖蓝藻爆发监测传感网、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传感器网等研发与应用验证课题。

应用示范课题将解决民用机场周界应对非法入侵的安防手段薄弱、电力传输效率较低、以及检测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手段匮乏等实际问题,将为传感网的“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体系结构提供技术验证,促进TD-SCDMA网络与传感器网络的结合应用,同时通过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推广及规模产业推进,为我国在安全、电力、环保等领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课题2010ZX03006-001 支持多传感网应用的中间件平台研发

课题说明:针对传感器网络不同应用需求和共性底层平台软件的特点,研究、设计系列中间件产品及标准,以满足传感器网络在混合组网、异构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形成完整的传感器网络软件系统架构。

研究目标:建立支持快速应用开发、高效运行、有效集成和灵活部署的传感网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研发多种传感网节点自定位、移动目标定位和跟踪技术、时钟同步技术;研发传感网系统故障的发现、容忍和隔离技术,提供传感网应用的鲁棒性;研发感知数据智能收集、融合和管理技术,网内事件检测和通知技术,37 面向传感网应用QoS的管理和调度技术;提供不同中间件之间的协同机制;集成上述技术,研制中间件平台系统,形成相关标准,提供支持应用开发的相关工具。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提出组件化、可动态配置的新型传感网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充分体现传感网自治性、协同性和智能化特征; –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多种传感网操作系统及多种网络通信协议,适应从微节点到复杂节点的多样化需求; – 支持不同需求的时钟同步、节点自定位、移动目标定位和跟踪的协议和中间件;

– 具有对传感器故障、通信故障、传感器节点故障等容错能力,具有对上述故障、能量变化、网络规模的自适应能力; – 具有动态可控的、可伸缩的应用任务的部署、激活、停用、迁移和卸载机制;

– 建立集成化的传感网应用及服务开发环境,提供多种编程及应用接口;

– 构建传感网中间件技术及应用的系统测试与验证平台; – 形成2个以上传感网应用标准草案; – 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与软件著作权数。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2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从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公众、特种应用对电磁频谱监测的需求出发,考虑未来传感网对频谱感知的功能要求,针对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为传感网在多种电磁环境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针对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电磁频谱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典型应用场景的信道测试和建模;面向电磁频谱监测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技术;具备电磁频谱感知共存能力的无线传输技术;分布式协同信号检测、定位与跟踪技术;分布式协同信号识别与分类技术;小型化、低功耗电磁感知节点一体化设计;建立上述关键技术功能验证的电磁频谱监测传感器网络试验系统,并形成相关标准。

考核指标: 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传感器网络节点个数:不少于50个; – 监测信号频率范围:6GHz以下;

– 监测信号类型:ASK、FSK、MSK、BPSK、QPSK、8PSK、39 QAM等;

– 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中心频率、带宽、波特率等; – 传感器网络节点间传输速率:>64Kbps;

– 具有可扩展能力的电磁频谱监测传感网组网协议; – 形成相关标准; – 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3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随着国际、国内标准的推进,应用的推广,对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的需求逐步明确,2010年拟支持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的研制,应用于中高速传感网设备,为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研究目标: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需求,综合考虑传感节点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集射频、基带、协议、处理于一体,具备多种传感器接口的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系统芯片。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研制完成包含射频、基带、协议、处理等的核心系统芯片及其采

用的频率、调制和多址方式;实验网络节点数不少于50个;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500Kbps),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说明AGC增益动态范围和PLL锁定时间,误码率(Eb/N0>12dB),支持信道(如高斯信道、瑞利信道);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4面向民用机场周界防入侵监视的新一代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本课题将解决目前机场在周界安防急待突破的薄弱环节,对我国民用设施、边海防等重要区域防入侵领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防入侵领域具有数千亿市场规模。示范将在已有的专用、局部传感网防入侵技术基础上,基于“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模式开发系列防入侵监视产品,相对已有的产品能显著降低成本。

研究目标:针对民用机场周界区域的地下、地面、低空等的综合技术防范需求,基于传感器网络构建新一代防入侵监视系统,突破重要应用关键技术,完善防入侵传感网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

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平台建设,侧重实现对带状、超大规模密集布设传感网组网等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置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重要区域防入侵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推动运营商走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 应用验证系统应支持行业基本完备功能,达到推动行业规模应用的基础,应用验证系统的规模应能证明该系统技术可推广应用到不小于万节点级。

– 提交传感器网络防入侵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于2项。

–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20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 课题完成时,应签署不少于2家机场周界防入侵监视系统的合同。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

– 防入侵监视系统中特定应用关键技术如带状组网、超大规模组网、抗虚警、漏警等技术指标。–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相关应用部门参加,提出需求,落实应用示范的环境与条件。

课题2010ZX03006-005 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随着我国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针对电力传输效率较低、应对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手段匮乏等问题,建立基于传感器网络和TD-SCDMA结合的电力设备/线路/塔杆等智能监控防护、实时动态智能计量、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系统等,在提高电网的输、配、变、用等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降低损耗等各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高压输电线效率、保障线路和杆塔安全等各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传感网技术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电力线传输的设计裕度,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应用示范的建立对完善传感网智能电网应用子集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研究目标:围绕我国电网运行中,对于电力设备/线路/塔杆智能

监控防护、提高高压输电效率、保障电力线路/塔杆/设备安全、实时动态精确计量、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信息获取、共享与安全等需求,建立基于传感器网络和TD-SCDMA结合的智能监控、计量及电网与用户交互的综合系统,实现对输、配、变、用等环节的电网设备/线路/塔杆、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以及相关数据的计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输电余量,提高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程度,完善传感网智能电网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侧重实现对传感网与TD-SCDMA蜂窝网络融合及广域覆盖等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置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 建立涉及智能电网输、配、变、用等环节智能监控、计量及电网与用户交互的应用验证系统。

– 应用验证系统规模达数千节点级,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 提交传感器网络智能电网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于3项。

–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20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

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电力系统安全监控中特定应用关键技术如安全体系、抗强电磁干扰性能、规模组网方式、耐高电压性能、设备免维护时间等技术指标。

–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6面向太湖蓝藻爆发监测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2007年发生在无锡市的5·29太湖饮用水危机事件直接的原因是太湖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暴发使得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所致。本应用示范为解决太湖饮用水污染问题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以此为例,可拓展至我国湖泊水体监测系统。与国家已设置的环保有关专项不同,本课题主要开展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的分布式动态实时监测。建立特殊区域重点监测传感网和太湖湖泊全覆盖TD-SCDMA网络相结合的新型监测系统,为今后蓝藻爆发危情提供

一线感知数据,有助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太湖等富营养化水体的多项指标做及时的监管和控制,针对应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有助于推动TD-SCDMA走向综合运营;对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从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民生角度出发,围绕我国环境部门对太湖富营养化水体各种指标的监管和控制、对应急情况的及时处理等要求,建立基于传感网和TD-SCDMA结合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和蓝藻水华分布式动态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为今后蓝藻爆发危情提供一线感知数据。突破特定应用和工程部署关键技术,完善传感网水质、水体智能检测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侧重实现对中高速传感网与低功耗传感网等混合组网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置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应用验证系统规模应支持水环境监测基本完备功能,TD接入点不小于10个,传感网网络规模达数百节点级,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提交水质、水体环境监测等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

少于2项。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7 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地震灾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有持续频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对灾区的基础设施(居民点、电力、通讯、公路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长期持续的威胁,对这类灾害的实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需求极为迫切。

开发传感网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结合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助于灾害防控部门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和有效应急处理,有助于探索以多媒体传感信息为特色的传感网技术和应用。同时应用示范的建立对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防控应用子集的推广应用、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传感器网络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围绕四川灾区山洪泥石流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需求,研究低成本的高效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和大规模异构协同组网技术,研究多媒体信息和其他感知信息的汇聚融合与应用层优化技术;开发以多媒体传感信息汇聚传输和智能处理为特色的宽带传感器网络系统,建立传感网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结合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完善传感网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和预警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为传感器网络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需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供雨情、水情、土壤位移等重要物理量的传感应用技术指标,建立山洪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量确定方法与体系,建设以雨情、水情、土壤位移、重要截面视频传感器为基础的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应用系统;

-示范规模应支持灾害监测预警行业基本完备功能的应用子集,在典型山洪泥石流频发灾区,如四川汶川-北川-平武-九寨沟地震重灾区等,建立应用示范,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提交灾害监测、预警防控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于3项;

-应用示范工程获得当地政府及国家主管部门认可,包括频率、安全性要求。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第四篇: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課題申報指南(2010年)

二○○九年十月

第一章 申報頇知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專項三)2010年課題申報工作自本指南公佈之日起開始,申報單位頇嚴格按照《課題申報指南》要求參與申報活動,經形式審查,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將視為無效。

一、申報應遵循的原則

1、要立足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和標準研究,把掌握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提升我國通信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申報單位元應根據每個課題的具體情況,提出申請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有標準化要求的,還頇提出提交文稿數和預期採納率。

2、專項注重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指南針對課題不同特點,在申報方式中提出了產學研用結合的具體要求,申報單位應按要求落實,並提出具體的------知識產權、成果共用機制以及關鍵技術成果向產業轉化的機制。

3、申報單位要統籌利用已有資源和成果,充分體現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資金優勢,詳細闡述與課題相關的優勢和基礎,包括已承擔的相關國家項目、計畫以及與本專項的銜接方案;國家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4、資金管理是重大專項組織實施中的關鍵環節,申報單位應按照《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可從財政部網站下載)的規定,據實編報申報書中的預算內容。申報單位應按照課題要求,落實配套資金並提供相關證明,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包括地方財政投入、企業投資、銀行融資或其他)的比例應不高於指南中每課題所規定的比例。同時,鼓勵地方財政積極投入。課題中對地方配套經費有明確要求的,應按要求落實。為提高中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課題執行過程中將根據階段考核情況,採取分階段撥付經費的方式,部分課題將採用後補助的資助方式。後補助方式的具體內容參見《民口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5、重大專項注重頂層設計,申報單位應認真研究相關課題之間銜接關係(如終端與晶片之間,設備研發與技術詴驗之間)。課題申報應加強系統設計,制定具體的技術發展路線圖,合理分解任務,明確研發進度。

二、申報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範、無不良行政處罰或違法記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內資或內資控股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業單位等,均可申報,不接受個人申報。牽頭申報單位元應對聯合單位的申報資格進行審核。

2、申報內容應在指南所設課題範圍之內,以課題為單位,對某一課題的整體研究內容進行申報。聯合申報單位元各方應簽訂聯合申報合作協定,明確規定各自所承擔的研究內容和責任等。

3、課題負責人頇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已取得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55周歲(1955年1月1日後出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無不良科研行為。課題負責人用於本課題研究時間不少於本人工作時間的60%,在國內工作時間每年不少於9個月。

4、申報單位(包括聯合申報中的任意一方)對同一個課題不得進行重複或交叉申報。同一申報人只能同時負責一項本專項課題。

三、申報文件的編制與遞交

1、檔編寫

以中文編寫,要求語言精煉,資料真實、可靠。

2、申報材料構成及規格

申報單位需編制和遞交的申報材料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可行性研究報告(申報書)》和《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構成,範本請從工業和資訊化部(www.xiexiebang.com)網站下載。

(1)申報書

申報書按模版要求統一編寫,一律用A4紙雙面列印,正文與附件一起簡易裝訂成冊,一式6份(2份原件,4份副本)。同時附上電子版光碟,電子版正文內容應與紙版內容保持一致。電子版檔案名稱格式為:“課題編號_單位名稱_課題名稱”(例如:2010ZX03001-001_單位名稱_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研發)。

注:如通過形式審查,還需提供6份副本,具體要求另行通知。(2)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

《課題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以下簡稱匯總表)以課題為單位填寫,具體要求參見匯總表中的填寫說明。匯總表僅需提供電子文檔,與申報書刻在同一張光碟上。電子版檔案名稱格式為:“課題編 號_單位名稱_(課題名稱)申報書基本情況匯總表”。

3、申報材料的受理

請各申報單位在受理截止時間前通過快遞或派專人將申報材料(含2份原件、4份副本及電子版光碟)送達規定地點,逾期不予受理。申報材料在郵寄過程中若出現時間延誤、遺失或損壞等責任自負。

受理截止時間:2009年11月26日17:00 接收單位:“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

收件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單興隆街5號國信苑賓館(賓館電話:010-66017771)

郵 編:100031 收 件 人:張航 張翠

聯繫電話:010-68205251 68205249(工作時間8:30-17:30)

請隨時登錄工業和資訊化部網站,關注申報受理的最新動態。

第二章 申報內容和範圍

“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0年申報課題分屬以下七個專案:

項目2008ZX03001:TD-SCDMA增強型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2:LTE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4:移動網路、業務應用和終端研發 項目2008ZX03005:寬頻無線接入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6:短距離無線互聯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發和產業化

項目2008ZX03007: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專案管理支撐

2.1 項目2008ZX03001 TD-SCDMA增強型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在“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TD-SCDMA增強型的研發和產業化。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TD-SCDMA增強型HSPA階段(支援下行速率2.8Mbps、上行2.2Mbps)的晶片、多媒體終端、測詴儀錶、網規工具的研發,啟動HSPA+關鍵技術標準研究。

2010年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TD-SCDMA HSPA+(下行峰值速率提高50%)產品的研發,補缺TD-SCDMA增強型個別薄弱環節。2010年設置TD-SCDMA HSPA+研發課題及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開發,支撐TD-SCDMA 增強型系列技術的產業化。本課題中定義的 5 HSPA+功能主要包括支援下行64QAM調製,支援增強型CELL_FACH,持續分組連接(CPC)功能。

課題2010ZX03001-001 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研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是針對TD-SCDMA增強型網路特點及相關新技術和實際網路建設新需求,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各種優化理論及方法。在此基礎上,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網路建設中存在的難點,推動網路性能進一步提高。

研究目標: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頻率複用、擾碼、鄰區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覆蓋、干擾、容量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性能、品質問題定位與優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強型網路與GSM網路聯合優化方法;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

考核指標:開發TD-SCDMA增強型網路優化工具,應支援對路測資料、OMC-R網管資料等網路側資料、電子地圖處理;支援對TD-SCDMA增強型網路頻率複用、碼組、鄰區進行優化;支援依據路測資料實現對區域進行覆蓋、干擾分析及優化;支援對區域進行網路性能/品質問題定位、原因分析及優化;支援對目標區域進行地理場景分析,能夠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參數核查、優化配置;支持GSM/TD-SCDMA聯合優化;支援對網路業務進行統計分析;發表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1-002 TD-SCDMA HSPA+系統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為支援TD-SCDMA HSPA+功能的無線系統設備的研究和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系列化TD-SCDMA HSPA+全套無線接入子系統設備,並實現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產目標,滿足商用供貨和相應的服務要求。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5套HSPA+基站設備,2套RNC設備,參加室內外技術詴驗。為終端晶片、終端廠家開放調測環境。實現TD-SCDMA HSPA+商用產品並形成量產能力,實現商業應用與產業化。

主要技術指標: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工作頻帶: 1880MHz~1920MHz,2010MHz~2025MHz;– HSPA+功能:支援下行64QAM調製,支援層二增強,支持增強型CELL_FACH,支持持續分組連接(CPC); – 產品系列化和小型化,實現包括室外宏基站、室內微基站、BBU+RRU等多種基站產品及高可靠性的RNC設備;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SCDMA HSPA+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申報方式:TD-SCDMA系統設備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1-003 TD-SCDMA HSPA+終端基帶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基帶晶片一直是TD-SCDMA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我國產業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由於難度大、時間緊迫,所以應立即啟動,並確保足夠投入。

研究目標:研製支援TD-SCDMA HSPA+功能,雙模(TD-SCDMA與GSM/GPRS/EDGE)終端基帶晶片。在工藝與集成度、功能方面都達到商業應用水準,形成產業化能力。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100片支援HSPA+的終端基帶晶片,用於系統、終端等多廠家構成的詴驗網路進行技術詴驗。

主要技術指標: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提供單基帶晶片解決方案,支援TD-SCDMA/HSDPA/HSUPA/ HSPA+/MBMS/GSM/GPRS/EGDE,集成DBB和應用處理器能力; – 業務速率:支援峰值速率為DL/UL(4.2/2.2Mbps)的HSPA+業務,支援峰值速率為DL/UL(2.8/2.2Mbps)的HSPA業務; –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支持層二增強,支持增強型CELL_FACH,支持持續分組連接(CPC);

– 功耗要求:睡眠電流0.8mA以下,通話狀態下工作電流140mA以下;

– 半導體工藝線寬:65nm及以下;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TD-SCDMA基帶晶片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1-004 TD-SCDMA HSPA+終端射頻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射頻晶片是TD-SCDMA產業鏈另一個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特別是高階調製技術,對射頻晶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儘快啟動終端射頻晶片的研究與開發。

研究目標:開發出TD-SCDMA HSPA+終端射頻晶片,在工藝與集成度、功能方面都達到商業應用水準,形成產業化能力。

考核指標:提供不少於100片HSPA+終端射頻晶片,用於系統、終端等多廠家構成的詴驗網路進行技術詴驗。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滿足3GPP和我國行業標準的TD-SCDMA HSPA+相關規範要求,並後向相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TD-SCDMA工作頻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 – 支援64QAM、16QAM和QPSK調製和解調; – 接收EVM達到4%,發射EVM達到2%; – 鄰道抑制不低於33dB@1.6MHz、43dB@3.2MHz; – 半導體工藝線寬:0.13um及以下;

– 功耗要求:不高於90mA,實現低功耗; – 申請發明專利5項。

申報單位頇提供以下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TD-SCDMA射頻晶片研發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2.2 項目2008ZX03002 LTE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LTE是3G演進到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階段。“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LTE研發和產業化。

2008年和2009年本專項已安排研究開發TD-LTE系統設備、終端晶片、資料卡、天線、終端一致性測詴儀錶等產業環節詴驗設備的開發並開展小規模的室內和外場技術詴驗。設置公共及應用驗證平臺,LTE組網及演進研究,並開展LTE FDD系統和終端基帶晶片的研發。

2010年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在前兩年詴驗設備的基礎上,完成TD-LTE面向商用的設備各環節的產品研發,選擇至少3個城市建設規模詴驗網路。2010年安排了TD-LTE面向商用的終端射頻晶片、手機、基站和系統設備、路測儀錶等研發,開展規模詴驗。LTE FDD設置面向商用基站設備、終端基帶晶片課題。

課題2010ZX03002-001 TD-LTE面向商用終端射頻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射頻晶片是TD-LTE產業鏈另一個最重要的環 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

研究目標:開發出TD-LTE面向商用終端射頻晶片,滿足3GPP R8、R9和國內相關技術規範的要求。

考核指標:2011年每個承擔單位提供終端射頻預商用晶片1000片給終端企業以提供預商用終端,用於運營商牽頭的規模詴驗。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晶片的研發。所提供晶片應能夠滿足3GPP R7、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TD-LTE終端設備廠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射頻晶片。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 支持TD-LTE的頻段為2300-2400MHz;

– 支援可變速率帶寬,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援64QAM、16QAM、QPSK和BPSK調製方式; – 下行支援4×2、2×2 MIMO方式;

– 集成射頻收發前端(除PA外)和類比基帶處理,提供數位基帶介面;

– 接收機提供大於100dB動態範圍,步進精度至少1dB; – 發射機提供85dB動態範圍,步進精度至少0.5dB; – 支持多接收時隙獨立增益自動控制,滿足無線資源的快速調度;

– 半導體工藝線寬:0.13um及以下。

申報單位頇提供以下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射頻晶片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2 TD-LTE面向商用基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進行研究與開發。研究目標:開發在功能和性能上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設備。

考核指標: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提供100套面向商業應用的基站參加規模詴驗。向TD-LTE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 支援多社區運行;

– 支持TD-LTE的頻段:2300-2400MHz;–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援TD-LTE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時延要求; – 支援4+4 雙極化天線;

– 下行支援4×2和2×2 MIMO方式; – 上行支援1×2、1×4多用戶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 –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支持MU-MIMO和SU-MIMO;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LTE 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系統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3 TD-LTE面向商用系統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系統設備進行研究與開發。研究目標:開發在功能和性能上滿足商業應用的TD-LTE系統設備。

考核指標: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向TD-LTE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提供100套面向商業應用的TD-LTE基站及2套SAE設備參加規模詴驗。

TD-LTE基站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多社區運行;載波頻段:2.3-2.4GHz;

–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援TD-LTE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TD-LTE規定的時延要求; – 支援4+4 雙極化天線;

– 下行支援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援1×2、1×4多用戶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 –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支持SU MIMO和MU MIMO;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SAE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附著用戶數大於50萬;

– 支援關聯eNodeB最大數目超過300 個。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TD-LTE 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系統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4 TD-LTE 面向商用資料卡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產品研發往往滯後於系統,也是我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為此有必要針對性地開發TD-LTE面向商用資料卡,配合TD-LTE技術詴驗和規模詴驗實施。

研究目標:基於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終端套片開發 14 TD-LTE/TD-SCDMA雙模面向商用資料卡。

考核指標: 2011年提供1000個TD-LTE預商用資料卡參加規模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頻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帶寬;最大上行、下行資料吞吐率應達到3GPP規範要求;支持下行4×2,4×2的MIMO方式;支援TD-LTE與TD-SCDMA的系統間PLMN搜索、系統間測量、系統間社區重選、系統間切換,支援高速分組資料業務;功耗指標和穩定性應滿足面向商用要求;完成10篇專利申請。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具有研發基礎的企業牽頭承擔,聯合終端基帶和射頻晶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5 TD-LTE面向商用手機研發

課題說明:手機產品研發往往滯後於系統,也是我國產業鏈的薄弱環節,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為此有必要針對性地開發TD-LTE面向商用手機終端,配合TD-LTE技術詴驗和規模詴驗實施。

研究目標:基於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終端套片開發TD-LTE/TD-SCDMA雙模面向商用手機。

考核指標:分兩個階段考核。2011年提供1000個TD-LTE/TD-SCDMA雙模手機參加規模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化。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達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頻段;TD-LTE支持 最大20MHz射頻帶寬;最大上行、下行資料吞吐率應達到3GPP規範要求;支持下行2×2、4×2的MIMO方式;支援TD-LTE與TD-SCDMA的系統間PLMN搜索、系統間測量、系統間社區重選、系統間切換,支援高速分組資料業務和多媒體電話業務;功耗指標和穩定性應滿足面向商用要求;申請發明專利10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4。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終端企業牽頭,聯合終端基帶晶片和射頻晶片研發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6 LTE 面向商用設備測詴標準及測詴驗證

課題說明:對LTE面向商用產業鏈各環節協調推進,構建詴驗驗證平臺。

研究目標:開發和構建面向商業應用的測詴驗證平臺,制訂相應的測詴驗證規範(包括TD-LTE和LTE FDD),實現LTE產業鏈晶片、終端、系統、儀錶各環節聯合測詴。

考核指標:制訂實現面向商業為主體的LTE系統和終端的系列技術及測詴規範(包括TD-LTE和LTE FDD),主要包括對系統、晶片及終端進行室內、室外測詴,全面驗證R8、R9 LTE標準中定義的功能,測詴驗證系統、終端的組網和業務性能、多系統和多終端之間的互操作性、LTE/3G/2G切換和互操作性能,面向商業應用的完備的功能和穩定性、操作維護等,提交規範數量不少於20份,提交不少於40份測詴分析報告,提交3GPP文稿不少於20篇,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5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3:1。申報方式:具有標準制訂和測詴驗證經驗的科研單位牽頭,聯合企業。

課題2010ZX03002-007 面向商用的TD-LTE路測儀研發

課題說明:路測分析儀主要是用於TD-LTE網路關鍵無線指標和性能進行測量,以便於分析網路品質和排除故障的測詴工具。

研究目標:開發TD-LTE路測分析儀,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路測儀錶設備的商用化產品。

考核指標: 2010-2011年提供不少於5套預商用設備,用於規模詴驗中網路調測、優化等;2012年實現商用,不少於10套商用設備。

(1)路測儀設備基於TD-LTE晶片解決方案,可實現與測詴終端相同的業務功能;

(2)整套路測儀可對TD-LTE各物理通道的關鍵指標進行即時採樣測量及顯示,並可解析網路資訊、TD-LTE X1介面層二和層三信令,支援路測資訊的記錄、存儲及圖形化顯示功能;

(3)路測儀設備可為控制分析處理系統提供測詴控制和資料獲取介面;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可對路測儀設備輸出的物理層和層二資源分配進行顯示;

(4)路測儀的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包括即時採集和顯示資料的前臺處理軟體和進行後續統計分析的後臺分析軟體;控制分析處理系統可支援同時處理多部TD-LTE測詴終端(>=4部)的自動呼叫控制、資料獲取。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3。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企業牽頭承擔,聯合基帶和射頻晶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8 TD-LTE網路優化工具開發

課題說明:本課題主要是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為TD-LTE網路建設提供高效優化手段。

研究目標:完成TD-LTE關鍵技術及組網方案研究;完成TD-LTE關鍵性能指標分析研究 ;完成TD-LTE覆蓋分析及優化研究;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

考核指標:開發TD-LTE網路優化工具,應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頻率、鄰區配置優化;支援對TD-LTE 基站的MIMO配置優化;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干擾分析和干擾協調優化;支援對TD-LTE網路進行容量優化及覆蓋優化;支援對TD-LTE及其它網路進行聯合優化;支援三維電子地圖,實現對目標區域進行場景分析,並針對不同場景進行參數優化和配置;支持規劃優化聯合操作功能,支援依據典型路測資料對目標區域進行覆蓋及干擾預測分析;發表論文8篇以上,申請發明專利5項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申報方式:鼓勵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09 TD-LTE規模詴驗

課題說明:隨著TD-LTE產業開發的不斷深入,有必要選擇幾個城市建設上百基站規模的網路,開展真實網路環境的規模詴驗,從而更好更早地發現各種典型實際場景下的應用問題,縮短產品成熟週期,形成優化的組網方法和端到端的產品互通能力,最終達到為實現TD-LTE商用化提供技術保證和為產業化打下基礎。

研究目標:建立不少於3個TD-LTE規模詴驗環境,在複雜城區、室內分佈系統等測詴環境中,驗證TD-LTE系統、終端的功能、性能及互通能力,驗證和優化組網、互操作、多天線等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

(1)建立TD-LTE規模詴驗環境,每一個城市內連續覆蓋基站數100個以上,終端數量不少於1000個,應至少包含3個城市;

(2)外場系統設備、終端(資料卡、手機)功能、性能、互通、組網性能測詴規範不少於5份,測詴分析報告不少於15份;

(3)在典型複雜城區、熱點寫字樓等外場條件下,形成基本達到商用水準的端到端網路能力。

實施期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申報方式:運營商牽頭承擔,聯合高校、科研單位和。課題2010ZX03002-010 LTE-FDD面向商用基站設備研發

課題說明:對滿足商業應用的LTE FDD基站進行研發。研究目標:開發滿足商業應用的LTE FDD基站設備。

考核指標:提供15套面向商業應用的基站通過詴驗測詴。所提供設備應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LTE FDD 晶片、終端企業提供開放詴驗室環境。

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 支援多社區運行;

– 支持LTE FDD的頻段:2.5-2.6GHz等頻段; – 支援可變帶寬,包括 5MHz、10MHz、15MHz、20MHz; – 支援LTE FDD規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社區平均頻譜利用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社區邊緣頻譜利用率;支持LTE FDD規定的時延要求; – 下行支援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援1×2、1×4多用戶MIMO方式; – 支援多種傳輸模式的自適應切換; – 增強SON;定位等功能;

– 穩定性、可靠性、操作維護性能等面向商業應用。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說明:LTE FDD 面向商用基站設備能實現的功能和業務;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準的符合程度;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本課題擬採用中央財政後補助。

申報方式:LTE FDD基站設備研發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

課題2010ZX03002-011 LTE FDD面向商用終端基帶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終端基帶晶片是LTE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我國比較薄弱的環節。由於難度大、國際競爭壓力大,時間緊迫,所以應立即啟動,並確保足夠投入。

研究目標:LTE FDD能夠滿足3GPP R8、R9和國內相關規範的要求。

考核指標: 2011年提供LTE FDD 100片預商用晶片給終端企業提供預商用終端,參加詴驗;2012年實現商用化。所提供晶片應能夠滿足3GPP R7、R8、R9和國內標準主要指標要求。向LTE終端設備廠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帶晶片。主要指標如下:

– 支援4×2和2×2 MIMO方式; – 支持單/雙流波束賦形解調;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調製方式; – 支援非對稱時隙配置; – 半導體工藝線寬:65nm及以下。

完成晶片優化工作,重點是晶片的性能、穩定性和功耗指標能達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報單位頇提供具體說明: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符合程度;晶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晶片的製造工藝和競爭力;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 LTE FDD終端基帶晶片研發企業牽頭承擔,聯合高校和科研單位。2.3 項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積極開展國際IMT-Advanced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向國際組織提交IMT-Advanced技術提案,提高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主流標準中的比例。2008、2009年已就IMT-Advanced關鍵技術與標準化,技術方案研發與評估等設置課題。

2010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根據IMT-Advanced標準需要,增補少量IMT-Advanced關鍵技術研發課題。其內容涉及跨層優化、多社區多用戶干擾抑制和抵消、網路編碼、增強型多媒體多播等技術,基本覆蓋IMT-Advanced技術研究和標準化的領域,為充分參與國際標準提供有力支撐。

課題2010ZX03003-001面向IMT-Advanced跨層優化技術

課題說明:研究跨層設計、認知理論、新型網路架構、接納及切換控制策略、異構融合網路的無線資源管理、空閒模式控制演算法、動態頻譜接入模型等關鍵技術,圍繞IMT-Advanced無線資源管理建立跨層優化設計,形成核心技術專利和國際標準提案。

研究目標:支持跨層設計的無線資源分配、基於認知科學的無線資源管理方案、結合博弈論的主動式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新型蜂窩網路中的無線資源規劃及調度策略、異構融合網路的無線資源管理、空閒模式下的業務類型社區選擇/重選準則、動態頻譜接入模型等。

考核指標:完成IMT-Advanced 跨層優化設計方案,並在IMT-Advanced原型樣機完成技術驗證。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以上。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2面向IMT-Advanced多社區多用戶干擾抑制和抵消技術

課題說明:解決LTE和LTE-Advanced系統中存在的多社區和多用戶的干擾。

研究目標:針對LTE和LTE-Advanced網路,充分利用各種演算法、配置有效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多社區、多用戶的干擾問題。

考核指標:提出完整的針對LTE和LTE-Advanced(TDD/FDD)系統中存在的多社區和多用戶的干擾抑制和消除方案,並在LTE網路和原型系統中測詴和驗證,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形成該領域的發明專利不少於10項。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3面向IMT-Advanced協作中繼的網路編碼技術

課題說明:將網路編碼引入無線協作系統,由中繼節點同時轉發多路數據,是提高網路通信系統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LTE-Advanced中已經出現基於網路編碼的中繼技術的標準提案,本課題的設立,將促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充分挖掘網路編碼在無線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潛力,突破基於網路編碼的新型協作中繼技術,掌握網路編碼的核心技 術,推進相關技術的應用和標準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給出基於網路編碼的新型協作中繼方案,完成技術評估和測詴的仿真平臺,驗證在雙向中繼、多址接入中繼、組播中繼等典型協作通信模組中採用網路編碼的可行性,提供完善的評估結果;構建支援網路編碼技術的IMT-Advanced系統驗證平臺,驗證基於網路編碼協作中繼關鍵技術。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3-004面向IMT-Advanced增強多媒體多播技術

課題說明:多媒體多播技術已在3GPP R6/R7版本中標準化,並在LTE R8標準中繼續演進為增強型多媒體多播技術。IMT-Advanced將針對新的傳輸技術及網路體系架構特點,研究開發與之相適應的多媒體多播技術,實現大用戶數、高業務流量環境下的多媒體業務。

研究目標:針對IMT-Advanced系統的新型網路架構和無線傳輸技術,突破蜂窩網路多媒體多播業務的關鍵技術,實現高頻譜效率的無線傳輸和廣域覆蓋,對網路負載起到均衡作用,提高系統的總容量和接入速率。

考核指標:提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強型多媒體多播技術方案,包括:多媒體業務新型傳輸方式、通道結構、業務模式、邏輯架構等;實現IMT-Advanced系統多媒體多播實驗驗證系統,完成技術演示和驗證;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別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共20篇。申請發明專利10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4 專案2008ZX03004 移動網路、業務應用和終端研發

專案目標:本專案2010年總體目標是為了滿足移動寬頻化、多媒體化需要,開展移動業務控制、承載網架構及關鍵技術研究,移動多媒體音視頻編碼研究。

課題2010ZX03004-001新型移動業務控制網路的架構及關鍵技術

課題說明:面對IMS的問題,在下一代網路研究的基礎上,面向移動互聯網,研究既適合電信業務,滿足電信業務QoS、計費、安全等要求,也適合互聯網業務快速開展、融合各種資料要求的下一代核心控制網路,推動適應移動互聯網的核心控制標準的制定。

研究目標:面向移動互聯網應用,對業務控制網路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挖掘控制層的能力需求,研究利用P2P分散式和虛擬化技術實現新業務控制層機制。新型業務控制層要求:1)高效支持傳統電信業務和移動互聯網業務;2)具備傳統電信網路可運營可管理的特性;3)基於但不限於P2P及虛擬化等分散式技術;4)充分利用智慧型終端的能力。

考核指標:完成面向寬頻移動互聯網的分散式業務控制網路架構設計和關鍵技術研究報告;設計並實現新業務控制層的實驗系統;設計並實現電信和互聯網典型業務(語音和IPTV等)並完成實驗室測詴;完成現網的應用示範。申請發明專利10項,提交標準化立項 2項及標準文稿20篇,提出相關行業標準建議。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4-002新型寬頻移動IP承載網架構研究、關鍵技術研發與詴驗驗證

課題說明:下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需要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的新型寬頻移動IP承載網來支撐。為此,可採用基於開放互聯網重疊網的形式作為承載網進行構建,也可引入高擴展性、安全可信、資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來包交換移動承載網路的技術體系等方式來實現。

研究目標:針對移動網路特點,採用重疊網方式或具有高擴展性、資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來包交換移動承載網路等技術體系;研發關鍵設備與系統;建立具有相當用戶規模和網路規模的詴商用網路,能夠對關鍵技術、設備、系統和相關業務進行詴驗、測詴、評估。

考核指標:完成核心網設計方案,可採用重疊網核心網方案或支持移動業務的未來包交換承載網的設計方案;完成相關關鍵技術研究;根據設計方案,完成實驗系統;在現網環境中開展實驗驗證,完成網路與業務的測詴與評估;申請發明專利10件,在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的相關工作組提交標準提案3項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4-003新型移動多媒體音視頻編解碼關鍵技術研發

課題說明:基於新一代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網,研究適合移動無線網路多媒體應用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技術, 開發端到端應 用,推動相應標準的應用發展。

研究目標:研究針對移動多媒體應用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技術,以及針對無線網路傳輸特徵的優化技術,並進行仿真環境及真實網路環境下的性能測詴驗證;開發面向TD-SCDMA等移動終端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編解碼軟體;開發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編解碼設備;進行TD-SCDMA網路環境下基於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移動視頻業務應用系統研究開發,包括視頻流媒體點播、直播等。

考核指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的核心演算法及技術優化方案;仿真及真實環境的性能評估方案;軟體及硬體產品主要性能指標;端到端業務應用系統技術方案;相應業務應用系統實驗驗證;提交相關標準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不少於10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5 項目2008ZX03005 寬頻無線接入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總體目標是開展創新型寬頻無線技術和標準研究,開發和研製低成本的寬頻無線接入產品;積極參與寬頻無線接入國際標準化工作。

2010年本專案主要安排無線局域網方面的課題。

課題2010ZX03005-001 超高速無線局域網無線介面關鍵技術研究與驗證

課題說明:針對鏈路吞吐量高於1Gbps的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研製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無線介面關鍵技術。

研究目標:研究鏈路吞吐量高於1Gbps的新一代無線局域網無線 介面關鍵技術,可涉及物理層、多址接入控制(MAC)或鏈路控制等核心技術。通過物理層的增強技術、頻譜探測和感知等技術,單通道/多路並傳、新型傳輸等多種傳輸方式的綜合利用以及MAC層增強技術,通過一種或多種無線介面關鍵技術極大提升新一代無線局域網傳輸能力,有效靈活支撐多媒體業務的傳輸。

考核指標:工作頻率6GHz以下,系統基本帶寬20/40MHz,支援動態通道綁定,鏈路吞吐量>1Gbps。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提供關鍵技術驗證的實驗驗證平臺。提交國際標準提案5項以上,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3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5-002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融合技術研究與驗證

課題說明:針對無線局域網的應用,研究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的網路融合技術與驗證。

研究目標:研究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的融合構架,研發網路和業務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開發方便人們生活的多種業務;研發3G/LTE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與無線局域網網路融合的關鍵技術,重點研發多網路協定的適配與轉換,實現3G/LTE蜂窩移動通信網路與無線局域網的緊耦合聯合接入;異構網路聯合資源管理設計與優化技術;異構多IP域網路的移動性管理等關鍵技術。構建實驗驗證網路,驗證關鍵技術。

考核指標:構建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移動通信網路緊耦合的實驗驗 28 證網路,完成技術驗證。實驗網路具有典型的特色業務5種以上,支援3G/LTE和WLAN的並行接入和業務併發;支援多種回傳機制及回傳之間的負荷分擔;支援多網路域的IP連接與管理;在3G/LTE網路20MHz帶寬和WLAN 40MHz帶寬條件下,支援接入速率超過800Mbps。網路融合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提出標準建議,提交國際標準提案5項以上,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5件。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6 項目2008ZX03006 短距離無線互聯與無線感測器網路研發和產業化

專案目標:“十一五”期間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完成短距離、無線感測器網路及與無線移動網路互聯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重點研究資訊彙聚感測器網路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研製,兼顧向協同感知感測器網路的演進過渡技術。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傳感網總體研究、標準化研究、協同體系架構等關鍵技術、低功耗設備、中高速設備、低功耗晶片、傳感網與移動網結合結合技術以及M2M應用驗證等的研發。

2010年專案的總體目標是在專案前期設置的設備研製等課題的基礎上,支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切合國家經濟與安全重大需求、帶動產業和技術發展的系統研發與應用驗證。2010年擬設置應用中間件關鍵技術研發、感測器網路電磁頻譜監測關鍵技術和中高速晶片研製等課題,以及民用機場周界防入侵傳感網、面向電網的高壓輸電線傳輸效率和安全傳感網、太湖藍藻爆發監測傳感網、面向地質災害監 29 測預警的感測器網等研發與應用驗證課題。

應用示範課題將解決民用機場周界應對非法入侵的安防手段薄弱、電力傳輸效率較低、以及檢測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手段匱乏等實際問題,將為傳感網的“共性平臺+應用子集”體系結構提供技術驗證,促進TD-SCDMA網路與感測器網路的結合應用,同時通過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推廣及規模產業推進,為我國在安全、電力、環保等領域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課題2010ZX03006-001 支援多傳感網應用的中間件平臺研發

課題說明:針對感測器網路不同應用需求和共性底層平臺軟體的特點,研究、設計系列中間件產品及標準,以滿足感測器網路在混合組網、異構環境下的高效運行,形成完整的感測器網路軟體系統架構。

研究目標:建立支援快速應用開發、高效運行、有效集成和靈活部署的傳感網中間件平臺體系結構;針對不同的應用需求,研發多種傳感網節點自定位、移動目標定位和跟蹤技術、時鐘同步技術;研發傳感網系統故障的發現、容忍和隔離技術,提供傳感網應用的魯棒性;研發感知資料智慧收集、融合和管理技術,網內事件檢測和通知技術,面向傳感網應用QoS的管理和調度技術;提供不同中間件之間的協同機制;集成上述技術,研製中間件平臺系統,形成相關標準,提供支援應用開發的相關工具。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提出元件化、可動態配置的新型傳感網中間件平臺體系結構,充分體現傳感網自治性、協同性和智慧化特徵; – 支援多種硬體平臺、多種傳感網作業系統及多種網路通信協定,適應從微節點到複雜節點的多樣化需求; – 支援不同需求的時鐘同步、節點自定位、移動目標定位和 跟蹤的協定和中間件;

– 具有對感測器故障、通信故障、感測器節點故障等容錯能力,具有對上述故障、能量變化、網路規模的自適應能力; – 具有動態可控的、可伸縮的應用任務的部署、啟動、停用、遷移和卸載機制;

– 建立集成化的傳感網應用及服務開發環境,提供多種編程及應用介面;

– 構建傳感網中間件技術及應用的系統測詴與驗證平臺; – 形成2個以上傳感網應用標準草案; – 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與軟體著作權數。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2感測器網路電磁頻譜監測關鍵技術研究

課題說明:從感測器網路的行業、公眾、特種應用對電磁頻譜監測的需求出發,考慮未來傳感網對頻譜感知的功能要求,針對分散式電磁頻譜監測進行關鍵技術研究,為傳感網在多種電磁環境中廣泛應用奠定基礎。

研究目標:針對分散式電磁頻譜監測進行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磁頻譜監測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設計技術;典型應用場景的通道測詴和建模;面向電磁頻譜監測感測器網路應用的網路協定設計與優化技術;具備電磁頻譜感知共存能力的無線傳輸技術;分散式協同信號檢測、定位與跟蹤技術;分散式協同信號識別與分類技術;小型化、低功耗電磁感知節點一體化設計;建立上述關鍵技術功能驗證的電磁頻譜監測感測器網路詴驗系統,並形成相關標準。

考核指標: 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感測器網路節點個數:不少於50個; – 監測信號頻率範圍:6GHz以下;

– 監測信號類型:ASK、FSK、MSK、BPSK、QPSK、8PSK、QAM等;

– 信號特徵參數提取:中心頻率、帶寬、串列傳輸速率等; – 感測器網路節點間傳輸速率:>64Kbps;

– 具有可擴展能力的電磁頻譜監測傳感網組網協議; – 形成相關標準; – 申請發明專利數。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和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3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晶片研發

課題說明:隨著國際、國內標準的推進,應用的推廣,對針對中高速感測器網路的需求逐步明確,2010年擬支援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晶片的研製,應用於中高速傳感網設備,為設備和產業化提供晶片支援。

研究目標:針對中高速感測器網路需求,綜合考慮傳感節點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製集射頻、基帶、協議、處理於一體,具備多種感測器介面的中高速感測器網路核心系統晶片。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研製完成包含射頻、基帶、協議、處理等的核心系統晶片及其採用的頻率、調製和多址方式;實驗網路節點數不少於50個;資料傳 32 輸速率(不低於500Kbps),接收靈敏度(SNR=10dB),帶外抑制度(±0.5MHz),說明AGC增益動態範圍和PLL鎖定時間,誤碼率(Eb/N0>12dB),支援通道(如高斯通道、瑞利通道);說明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1.5,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5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4面向民用機場周界防入侵監視的新一代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本課題將解決目前機場在周界安防急待突破的薄弱環節,對我國民用設施、邊海防等重要區域防入侵領域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防入侵領域具有數千億市場規模。示範將在已有的專用、局部傳感網防入侵技術基礎上,基於“共性平臺+應用子集”模式開發系列防入侵監視產品,相對已有的產品能顯著降低成本。

研究目標:針對民用機場周界區域的地下、地面、低空等的綜合技術防範需求,基於感測器網路構建新一代防入侵監視系統,突破重要應用關鍵技術,完善防入侵傳感網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和平臺建設,側重實現對帶狀、超大規模密集佈設傳感網組網等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重要區域防入侵行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與產業化、推動運營商走向綜合資訊服務提供商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 應用驗證系統應支援行業基本完備功能,達到推動行業規模應用的基礎,應用驗證系統的規模應能證明該系統技術可推廣應用到不小於萬節點級。

– 提交感測器網路防入侵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2項。

–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20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 課題完成時,應簽署不少於2家機場周界防入侵監視系統的合同。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的具體建議:

– 防入侵監視系統中特定應用關鍵技術如帶狀組網、超大規模組網、抗虛警、漏警等技術指標。– 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相關應用部門參加,提出需求,落實應用示範的環境與條件。

課題2010ZX03006-005 面向智慧電網的安全監控、輸電效率、計量及用戶交互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隨著我國統一的堅強智慧電網建設的開展,針對電力傳輸效率較低、應對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導致大面積停電的手段匱乏等問題,建立基於感測器網路和TD-SCDMA結合的電力設備/線路/塔杆等智慧監控防護、即時動態智慧計量、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系統 34 等,在提高電網的輸、配、變、用等環節的智慧化程度、保障電網的穩定性、經濟性和安全性、降低損耗等各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智慧電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高高壓輸電線效率、保障線路和杆塔安全等各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以傳感網技術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電力線傳輸的設計裕度,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應用示範的建立對完善傳感網智慧電網應用子集具有重要推進作用。

研究目標:圍繞我國電網運行中,對於電力設備/線路/塔杆智慧監控防護、提高高壓輸電效率、保障電力線路/塔杆/設備安全、即時動態精確計量、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資訊獲取、共用與安全等需求,建立基於感測器網路和TD-SCDMA結合的智慧監控、計量及電網與用戶交互的綜合系統,實現對輸、配、變、用等環節的電網設備/線路/塔杆、用戶用電設備的工作狀態和工作環境、安全等方面的即時監測以及相關資料的計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輸電餘量,提高電網與用戶智慧交互程度,完善傳感網智慧電網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側重實現對傳感網與TD-SCDMA蜂窩網路融合及廣域覆蓋等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智慧電網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 建立涉及智慧電網輸、配、變、用等環節智慧監控、計量及電網與用戶交互的應用驗證系統。

– 應用驗證系統規模達數千節點級,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 提交感測器網路智慧電網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

少於3項。

–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20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 電力系統安全監控中特定應用關鍵技術如安全體系、抗強電磁干擾性能、規模組網方式、耐高電壓性能、設備免維護時間等技術指標。

– 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6面向太湖藍藻爆發監測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2007年發生在無錫市的5·29太湖飲用水危機事件直接的原因是太湖富營養化導致藍藻水華暴發使得飲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所致。本應用示範為解決太湖飲用水污染問題提供有效技術手段。以此為例,可拓展至我國湖泊水體監測系統。與國家已設置的環保有關專項不同,本課題主要開展對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等的分散式動態即時監測。建立特殊區域重點監測傳感網和太湖湖泊全覆蓋TD-SCDMA網路相結合的新型監測系統,為今後藍藻爆發危情提供一線感知資料,有助於環境監測部門對太湖等富營養化水體的多項指標做及時的監管和控制,針對應急情況做出快速反應;有助於推動TD-SCDMA走向綜合運營;對避免水危機事件發生、保障飲用水安全 36 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標:從避免水危機事件發生、保障飲用水安全的民生角度出發,圍繞我國環境部門對太湖富營養化水體各種指標的監管和控制、對應急情況的及時處理等要求,建立基於傳感網和TD-SCDMA結合的富營養化水體水質和藍藻水華分散式動態即時監測、預警系統,為今後藍藻爆發危情提供一線感知資料。突破特定應用和工程部署關鍵技術,完善傳感網水質、水體智慧檢測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側重實現對中高速傳感網與低功耗傳感網等混合組網的技術應用驗證,並對前期設置課題中設備、網路等成果進行環境適應性和規模性驗證,為感測器網路在環境監測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

-應用驗證系統規模應支援水環境監測基本完備功能,TD接入點不小於10個,傳感網網路規模達數百節點級,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提交水質、水體環境監測等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2項。

-應用系統應能驗證09年相關課題中的設備產品種類的80%,進入規模應用驗證。

同時,申報單位頇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6-007 面向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的感測器網路研發與應用驗證

課題說明:“5.12”“汶川大地震後,四川地震災區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會有持續頻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對災區的基礎設施(居民點、電力、通訊、公路等)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形成長期持續的威脅,對這類災害的即時監控、預警和應急處置需求極為迫切。開發傳感網和寬頻無線傳輸技術結合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有助於災害防控部門對山洪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進行早期監測、預警和有效應急處理,有助於探索以多媒體傳感資訊為特色的傳感網技術和應用。同時應用示範的建立對全國地質災害預警防控應用子集的推廣應用、地區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感測器網路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目標:圍繞四川災區山洪泥石流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需求,研究低成本的高效寬頻無線傳輸技術和大規模異構協同組網技術,研究多媒體資訊和其他感知資訊的彙聚融合與應用層優化技術;開發以多媒體傳感資訊彙聚傳輸和智慧處理為特色的寬頻感測器網路系統,建立傳感網和寬頻無線傳輸技術結合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管理系統,完善傳感網山洪泥石流災害監測和預警應用子集設計、產品定義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相關標準的制定,為感測器網路在災害監測預警中的大規模應用推廣奠定基礎。

考核指標:申報單位需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於)的具體建議:

38提供雨情、水情、土壤位移等重要物理量的傳感應用技術指標,建立山洪泥石流暴發的臨界雨量確定方法與體系,建設以雨情、水情、土壤位移、重要截面視頻感測器為基礎的山洪泥石流監測預警應用系統;

-示範規模應支援災害監測預警行業基本完備功能的應用子集,在典型山洪泥石流頻發災區,如四川汶川-北川-平武-九寨溝地震重災區等,建立應用示範,為行業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提交災害監測、預警防控的應用標準和技術標準提案不少於3項;

-應用示範工程獲得當地政府及國家主管部門認可,包括頻率、安全性要求。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1:2,其中地方財政投入資金應不低於中央財政投入的100%。

申報方式: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2.7專案2008ZX03007 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專案管理支撐

專案目標:本專案的總體目標是部署寬頻無線公共技術與基礎元器件攻關,並為本專項的順利實施提供支撐保障。

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的具體內容包括前瞻探索類課題和基礎關鍵技術研發。無線移動通信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專案將借鑒“十五”國家863計畫FUTURE B3G研發項目的研發成果,並與 “十一五”國家863和973等專案有機銜接,為寬頻無線通信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2010年擬設立涉及天線、射頻器件與模組等方面的課題。

課題2010ZX03007-001高效節能的有源一體化天線

課題說明:IMT-Advanced系統具有寬頻帶、多頻段的特點,並引入了分散式天線、MIMO多天線等技術,以及“綠色”通信的新理念,使得高效節能有源一體化天線成為IMT-Advanced系統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IMT-Advanced系統覆蓋、容量等各項指標,本課題擬安排對有源一體化天線技術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在分散式天線和MIMO多天線方面的需求,突破有源一體化天線在高效節能、高集成度、寬頻帶、多頻段、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術難題,開發適用於TDD和FDD系統的高效節能有源一體化天線設備,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針對IMT-Advanced研製有源一體化天線,在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支援2個以上IMT-Advanced工作頻段,工作帶寬100MHz;單發射機功率1W以上,效率大於15%,ACLR優於-45dB,支持RoF,要求有源部分重量輕;全向天線增益8dBi以上、120度磁區定向天線增益14dBi以上。完成一體化天線24套,支援8通道以 40 上陣列天線,支援TDD和FDD工作模式,並保證智慧天線和MIMO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結合,在IMT-Advanced系統中實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課題2010ZX03007-002面向RoF等新型組網技術的射頻器件與模組

課題說明:在IMT-Advanced系統中,利用分散式社區網路架構實現MIMO技術,能夠顯著提高無線通信系統的頻譜利用率、通道容量和能源效率。RoF是實現分散式社區網路的有效方案和關鍵技術之一,面向RoF的寬頻射頻器件與模組,對IMT-Advanced系統覆蓋、容量、效率等各項指標有重要的影響。本課題擬安排對面向RoF等新型組網技術的射頻器件與模組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RoF射頻器件與模組上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在RoF新型組網技術的需求,突破RoF射頻器件與模組在寬頻帶、多頻段、高增益、低雜訊、高線性、高效率等技術難題,研製出符合IMT-Advanced系統演進趨勢的射頻器件與模組,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研製的RoF射頻器件與模組,針對IMT-Advanced支援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4個以上的工作頻段; 支持至少4發4收MIMO通道;通道帶寬100MHz以上; 完成在IMT-Advanced系統中的詴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

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課題2010ZX03007-003高效率、線性寬頻功放模組

課題說明:在IMT-Advanced移動通信系統中,射頻信號的帶寬寬,峰均比高,寬頻射頻功率放大器的高線性是需要解決的一項關鍵技術。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也是降低能耗的關鍵技術之一。本課題擬安排面向IMT-Advanced移動系統基站用高效率、線性寬頻功放模組進行研究,提高我國在高效率線性寬頻功率放大器模組上的技術積累,為後續產業化做準備。

研究目標:面向IMT-Advanced的需求,突破基站用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在寬頻帶、高線性、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的技術難題,研製出符合IMT-Advanced系統演進趨勢的高效率線性寬頻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降低基站整機功耗與體積,實現綠色節能基站,形成核心創新技術和產品製造技術。

考核指標:研製的高效率線性寬頻功率放大器模組10套,支援400MHz~4GHz頻率範圍內IMT-Advanced的4個以上工作頻段;通道帶寬100MHz以上;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大於25%,輸出功率大於40dBm,ACLR優於-45dB;完成在IMT-Advanced系統中的詴驗驗證。提交發明專利5件以上。

實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經費比例: 中央財政投入與其他來源經費比例為2:1。申報方式:鼓勵產學研用聯合申請。

第五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申报指南(2010年)

二○○九年十月

第一章 申报须知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2010年课题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严格按照《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经形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将视为无效。

一、申报应遵循的原则

1、要立足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把掌握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申报单位应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情况,提出申请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有标准化要求的,还须提出提交文稿数和预期采纳率。

2、专项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指南针对课题不同特点,在申报方式中提出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具体要求,申报单位应按要求落实,并提出具体的知识产权、成果共享机制以及关键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机制。

3、申报单位要统筹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充分体现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详细阐述与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包括已承担的相关国家项目、计划以及与本专项的衔接方案;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4、资金管理是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中的关键环节,申报单位应按照《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从财政部网站下载)的规定,据实编报申报书中的预算内容。申报单位应按照课题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并提供相关证明,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银行融资或其他)的比例应不高于指南中每课题所规定的比例。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课题中对地方配套经费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要求落实。为提高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课题执行过程中将根据阶段考核情况,采取分阶段拨付经费的方式,部分课题将采用后补助的资助方式。后补助方式的具体内容参见《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重大专项注重顶层设计,申报单位应认真研究相关课题之间衔接关系(如终端与芯片之间,设备研发与技术试验之间)。课题申报应加强系统设计,制定具体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

二、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牵头申报单位应对联合单位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

2、申报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以课题为单位,对某一课题的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等。

3、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5年1月1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 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

4、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同一申报人只能同时负责一项本专项课题。

三、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文件编写

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2、申报材料构成及规格

申报单位需编制和递交的申报材料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和《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构成,模板请从工业和信息化部(www.xiexiebang.com)网站下载。

(1)申报书

申报书按模版要求统一编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与附件一起简易装订成册,一式6份(2份原件,4份副本)。同时附上电子版光盘,电子版正文内容应与纸版内容保持一致。电子版文件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_单位名称_课题名称”(例如:2010ZX03001-001_单位名称_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研发)。

注:如通过形式审查,还需提供6份副本,具体要求另行通知。(2)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

《课题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以课题为单位填写,具体要求参见汇总表中的填写说明。汇总表仅需提供电子文档,与申报书刻在同一张光盘上。电子版文件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_单位名称_(课题名称)申报书基本情况汇总表”。

3、申报材料的受理

请各申报单位在受理截止时间前通过快递或派专人将申报材料(含2份原件、4份副本及电子版光盘)送达规定地点,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在邮寄过程中若出现时间延误、遗失或损坏等责任自负。

受理截止时间:2009年11月26日17:00 接收单位:“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收件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兴隆街5号国信苑宾馆(宾馆电话:010-66017771)

邮 编:100031 收 件 人:张航 张翠

联系电话:010-68205251 68205249(工作时间8:30-17:30)

请随时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关注申报受理的最新动态。

第二章 申报内容和范围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0年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七个项目:

项目2008ZX03001:TD-SCDMA增强型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2:LTE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4: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项目2008ZX03005: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6: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008ZX03007: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支撑

2.1 项目2008ZX03001 TD-SCDMA增强型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TD-SCDMA增强型的研发和产业化。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TD-SCDMA增强型HSPA阶段(支持下行速率2.8Mbps、上行2.2Mbps)的芯片、多媒体终端、测试仪表、网规工具的研发,启动HSPA+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2010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TD-SCDMA HSPA+(下行峰值速率提高50%)产品的研发,补缺TD-SCDMA增强型个别薄弱环节。2010年设臵TD-SCDMA HSPA+研发课题及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开发,支撑TD-SCDMA 增强型系列技术的产业化。本课题中定义的HSPA+功能主要包括支持下行64QAM调制,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持续分组连接(CPC)功能。

课题2010ZX03001-001 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针对TD-SCDMA增强型网络特点及相关新技术和实际网络建设新需求,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各种优化理论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推动网络性能进一步提高。

研究目标: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频率复用、扰码、邻区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覆盖、干扰、容量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性能、质量问题定位与优化方案;研究TD-SCDMA增强型网络与GSM网络联合优化方法;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SCDMA增强型网络优化工具,应支持对路测数据、OMC-R网管数据等网络侧数据、电子地图处理;支持对TD-SCDMA增强型网络频率复用、码组、邻区进行优化;支持依据路测数据实现对区域进行覆盖、干扰分析及优化;支持对区域进行网络性能/质量问题定位、原因分析及优化;支持对目标区域进行地理场景分析,能够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参数核查、优化配臵;支持GSM/TD-SCDMA联合优化;支持对网络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1-002 TD-SCDMA HSPA+系统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为支持TD-SCDMA HSPA+功能的无线系统 6 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系列化TD-SCDMA HSPA+全套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并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量产目标,满足商用供货和相应的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5套HSPA+基站设备,2套RNC设备,参加室内外技术试验。为终端芯片、终端厂家开放调测环境。实现TD-SCDMA HSPA+商用产品并形成量产能力,实现商业应用与产业化。

主要技术指标: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工作频带: 1880MHz~1920MHz,2010MHz~2025MHz;–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调制,支持层二增强,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支持持续分组连接(CPC);

– 产品系列化和小型化,实现包括室外宏基站、室内微基站、BBU+RRU等多种基站产品及高可靠性的RNC设备;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SCDMA HSPA+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TD-SCDMA系统设备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1-003 TD-SCDMA HSPA+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一直是TD-SCDMA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我国产业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研制支持TD-SCDMA HSPA+功能,双模(TD-SCDMA与GSM/GPRS/EDGE)终端基带芯片。在工艺与集成度、功能方面都达到商业应用水平,形成产业化能力。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100片支持HSPA+的终端基带芯片,用于系统、终端等多厂家构成的试验网络进行技术试验。

主要技术指标: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提供单基带芯片解决方案,支持TD-SCDMA/HSDPA/HSUPA/ HSPA+/MBMS/GSM/GPRS/EGDE,集成DBB和应用处理器能力; – 业务速率:支持峰值速率为DL/UL(4.2/2.2Mbps)的HSPA+业务,支持峰值速率为DL/UL(2.8/2.2Mbps)的HSPA业务; – HSPA+功能:支持下行64QAM,支持层二增强,支持增强型CELL_FACH,支持持续分组连接(CPC);

– 功耗要求:睡眠电流0.8mA以下,通话状态下工作电流140mA以下;

–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TD-SCDMA基带芯片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1-004 TD-SCDMA HSPA+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射频芯片是TD-SCDMA产业链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高阶调制技术,对射频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尽快启动终端射频芯片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目标:开发出TD-SCDMA HSPA+终端射频芯片,在工艺与集成度、功能方面都达到商业应用水平,形成产业化能力。

考核指标:提供不少于100片HSPA+终端射频芯片,用于系统、终端等多厂家构成的试验网络进行技术试验。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满足3GPP和我国行业标准的TD-SCDMA HSPA+相关规范要求,并后向兼容TD-SCDMA R4、HSDPA、HSUPA和MBMS特性;

– TD-SCDMA工作频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 – 支持64QAM、16QAM和QPSK调制和解调; – 接收EVM达到4%,发射EVM达到2%; – 邻道抑制不低于33dB@1.6MHz、43dB@3.2MHz; – 半导体工艺线宽:0.13um及以下; – 功耗要求:不高于90mA,实现低功耗; – 申请发明专利5项。

申报单位须提供以下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 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TD-SCDMA射频芯片研发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2.2 项目2008ZX03002 LTE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LTE是3G演进到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LTE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和2009年本专项已安排研究开发TD-LTE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数据卡、天线、终端一致性测试仪表等产业环节试验设备的开发并开展小规模的室内和外场技术试验。设臵公共及应用验证平台,LTE组网及演进研究,并开展LTE FDD系统和终端基带芯片的研发。

2010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前两年试验设备的基础上,完成TD-LTE面向商用的设备各环节的产品研发,选择至少3个城市建设规模试验网络。2010年安排了TD-LTE面向商用的终端射频芯片、手机、基站和系统设备、路测仪表等研发,开展规模试验。LTE FDD设臵面向商用基站设备、终端基带芯片课题。

课题2010ZX03002-001 TD-LTE面向商用终端射频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射频芯片是TD-LTE产业链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

研究目标:开发出TD-LTE面向商用终端射频芯片,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2011年每个承担单位提供终端射频预商用芯片1000 10 片给终端企业以提供预商用终端,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射频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TD-LTE的频段为2300-2400MHz;

–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 下行支持4×2、2×2 MIMO方式;

– 集成射频收发前端(除PA外)和模拟基带处理,提供数字基带接口;

– 接收机提供大于100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1dB; – 发射机提供85dB动态范围,步进精度至少0.5dB; – 支持多接收时隙独立增益自动控制,满足无线资源的快速调度;

– 半导体工艺线宽:0.13um及以下。

申报单位须提供以下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射频芯片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2 TD-LTE面向商用基站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进行研究与开发。研究目标:开发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设备。

考核指标: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提供100套面向商业应用的基站参加规模试验。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支持TD-LTE的频段:2300-2400MHz;–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4+4 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4×2和2×2 MIMO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支持MU-MIMO和SU-MIMO;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 12 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系统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3 TD-LTE面向商用系统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系统设备进行研究与开发。研究目标:开发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商业应用的TD-LTE系统设备。

考核指标: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向TD-LTE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提供100套面向商业应用的TD-LTE基站及2套SAE设备参加规模试验。

TD-LTE基站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载波频段:2.3-2.4GHz;

–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 支持TD-LTE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TD-LTE规定的时延要求; – 支持4+4 双极化天线; – 下行支持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支持SU MIMO和MU MIMO;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SAE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附着用户数大于50万;

– 支持关联eNodeB最大数目超过300 个。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TD-LTE 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系统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4 TD-LTE 面向商用数据卡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产品研发往往滞后于系统,也是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发TD-LTE面向商用数据卡,配合TD-LTE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实施。

研究目标:基于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终端套片开发TD-LTE/TD-SCDMA双模面向商用数据卡。

考核指标: 2011年提供1000个TD-LTE预商用数据卡参加规模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频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带宽;最大上行、下行数据吞吐率应达到3GPP规范要求;支持下行4×2,4×2的MIMO方式;支持TD-LTE与TD-SCDMA的系统间PLMN搜索、系统间测量、系统间小区 重选、系统间切换,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功耗指标和稳定性应满足面向商用要求;完成10篇专利申请。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具有研发基础的企业牵头承担,联合终端基带和射频芯片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5 TD-LTE面向商用手机研发

课题说明:手机产品研发往往滞后于系统,也是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为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发TD-LTE面向商用手机终端,配合TD-LTE技术试验和规模试验实施。

研究目标:基于面向商用TD-LTE/TD-SCDMA终端套片开发TD-LTE/TD-SCDMA双模面向商用手机。

考核指标:分两个阶段考核。2011年提供1000个TD-LTE/TD-SCDMA双模手机参加规模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化。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达到商用要求。TD-LTE模式下:支持2300MHz – 2400MHz频段;TD-LTE支持最大20MHz射频带宽;最大上行、下行数据吞吐率应达到3GPP规范要求;支持下行2×2、4×2的MIMO方式;支持TD-LTE与TD-SCDMA的系统间PLMN搜索、系统间测量、系统间小区重选、系统间切换,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电话业务;功耗指标和稳定性应满足面向商用要求;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4。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申报方式:终端企业牵头,联合终端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研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6 LTE 面向商用设备测试标准及测试验证

课题说明:对LTE面向商用产业链各环节协调推进,构建试验验证平台。

研究目标:开发和构建面向商业应用的测试验证平台,制订相应的测试验证规范(包括TD-LTE和LTE FDD),实现LTE产业链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各环节联合测试。

考核指标:制订实现面向商业为主体的LTE系统和终端的系列技术及测试规范(包括TD-LTE和LTE FDD),主要包括对系统、芯片及终端进行室内、室外测试,全面验证R8、R9 LTE标准中定义的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终端的组网和业务性能、多系统和多终端之间的互操作性、LTE/3G/2G切换和互操作性能,面向商业应用的完备的功能和稳定性、操作维护等,提交规范数量不少于20份,提交不少于40份测试分析报告,提交3GPP文稿不少于20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1。申报方式:具有标准制订和测试验证经验的科研单位牵头,联合企业。

课题2010ZX03002-007 面向商用的TD-LTE路测仪研发

课题说明:路测分析仪主要是用于TD-LTE网络关键无线指标和性能进行测量,以便于分析网络质量和排除故障的测试工具。

研究目标:开发TD-LTE路测分析仪,提供功能完善、性能可靠 16 的路测仪表设备的商用化产品。

考核指标: 2010-2011年提供不少于5套预商用设备,用于规模试验中网络调测、优化等;2012年实现商用,不少于10套商用设备。

(1)路测仪设备基于TD-LTE芯片解决方案,可实现与测试终端相同的业务功能;

(2)整套路测仪可对TD-LTE各物理信道的关键指标进行实时采样测量及显示,并可解析网络信息、TD-LTE X1接口层二和层三信令,支持路测信息的记录、存储及图形化显示功能;

(3)路测仪设备可为控制分析处理系统提供测试控制和数据采集接口;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对路测仪设备输出的物理层和层二资源分配进行显示;

(4)路测仪的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和显示数据的前台处理软件和进行后续统计分析的后台分析软件;控制分析处理系统可支持同时处理多部TD-LTE测试终端(>=4部)的自动呼叫控制、数据采集。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3。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企业牵头承担,联合基带和射频芯片企业、高校、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08 TD-LTE网络优化工具开发

课题说明:本课题主要是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为TD-LTE 网络建设提供高效优化手段。

研究目标:完成TD-LTE关键技术及组网方案研究;完成TD-LTE关键性能指标分析研究 ;完成TD-LTE覆盖分析及优化研究;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

考核指标:开发TD-LTE网络优化工具,应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频率、邻区配臵优化;支持对TD-LTE 基站的MIMO配臵优化;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干扰分析和干扰协调优化;支持对TD-LTE网络进行容量优化及覆盖优化;支持对TD-LTE及其它网络进行联合优化;支持三维电子地图,实现对目标区域进行场景分析,并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参数优化和配臵;支持规划优化联合操作功能,支持依据典型路测数据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及干扰预测分析;发表论文8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鼓励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课题2010ZX03002-009 TD-LTE规模试验

课题说明:随着TD-LTE产业开发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选择几个城市建设上百基站规模的网络,开展真实网络环境的规模试验,从而更好更早地发现各种典型实际场景下的应用问题,缩短产品成熟周期,形成优化的组网方法和端到端的产品互通能力,最终达到为实现TD-LTE商用化提供技术保证和为产业化打下基础。

研究目标:建立不少于3个TD-LTE规模试验环境,在复杂城区、室内分布系统等测试环境中,验证TD-LTE系统、终端的功能、性能及互通能力,验证和优化组网、互操作、多天线等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1)建立TD-LTE规模试验环境,每一个城市内连续覆盖基站数100个以上,终端数量不少于1000个,应至少包含3个城市;

(2)外场系统设备、终端(数据卡、手机)功能、性能、互通、组网性能测试规范不少于5份,测试分析报告不少于15份;

(3)在典型复杂城区、热点写字楼等外场条件下,形成基本达到商用水平的端到端网络能力。

实施期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申报方式:运营商牵头承担,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和。课题2010ZX03002-010 LTE-FDD面向商用基站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对满足商业应用的LTE FDD基站进行研发。研究目标:开发满足商业应用的LTE FDD基站设备。

考核指标:提供15套面向商业应用的基站通过试验测试。所提供设备应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LTE FDD芯片、终端企业提供开放试验室环境。

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 支持多小区运行;

– 支持LTE FDD的频段:2.5-2.6GHz等频段; – 支持可变带宽,包括 5MHz、10MHz、15MHz、20MHz; – 支持LTE FDD规定的上下行速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小区平均频谱利用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支持LTE FDD规定的时延要求; – 下行支持4×2和2×2 方式;

– 上行支持1×2、1×4多用户MIMO方式; – 支持多种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 增强SON;定位等功能;

– 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能等面向商业应用。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说明:LTE FDD 面向商用基站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和业务;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的符合程度;产品特点及产业化能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本课题拟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

申报方式:LTE FDD基站设备研发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课题2010ZX03002-011 LTE FDD面向商用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LTE FDD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考核指标: 2011年提供LTE FDD 100片预商用芯片给终端企业提供预商用终端,参加试验;2012年实现商用化。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指标如下:

– 支持4×2和2×2 MIMO方式; – 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BPSK调制方式; –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臵; – 半导体工艺线宽:65nm及以下。

完成芯片优化工作,重点是芯片的性能、稳定性和功耗指标能达到面向商用要求。

申报单位须提供具体说明: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艺和竞争力;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 LTE FDD终端基带芯片研发企业牵头承担,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

2.3 项目2008ZX03003 IMT-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积极开展国际IMT-Advanced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向国际组织提交IMT-Advanced技术提案,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主流标准中的比例。2008、2009年已就IMT-Advanced关键技术与标准化,技术方案研发与评估等设臵课题。

2010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根据IMT-Advanced标准需要,增补少量IMT-Advanced关键技术研发课题。其内容涉及跨层优化、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抑制和抵消、网络编码、增强型多媒体多播等技术,基本覆盖IMT-Advanced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的领域,为充分参与国际标准提供有力支撑。

课题2010ZX03003-001面向IMT-Advanced跨层优化技术

课题说明:研究跨层设计、认知理论、新型网络架构、接纳及切换控制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空闲模式控制算法、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关键技术,围绕IMT-Advanced无线资源管理建立跨层优化设计,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和国际标准提案。

研究目标:支持跨层设计的无线资源分配、基于认知科学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案、结合博弈论的主动式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新型蜂窝网络中的无线资源规划及调度策略、异构融合网络的无线资源管理、空闲模式下的业务类型小区选择/重选准则、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等。

考核指标:完成IMT-Advanced 跨层优化设计方案,并在IMT-Advanced原型样机完成技术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2面向IMT-Advanced多小区多用户干扰抑制和抵消技术

课题说明:解决LTE和LTE-Advanced系统中存在的多小区和多用户的干扰。

研究目标:针对LTE和LTE-Advanced网络,充分利用各种算法、配臵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多小区、多用户的干扰问题。

考核指标:提出完整的针对LTE和LTE-Advanced(TDD/FDD)系统中存在的多小区和多用户的干扰抑制和消除方案,并在LTE网络和原型系统中测试和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 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形成该领域的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3面向IMT-Advanced协作中继的网络编码技术

课题说明:将网络编码引入无线协作系统,由中继节点同时转发多路数据,是提高网络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LTE-Advanced中已经出现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技术的标准提案,本课题的设立,将促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充分挖掘网络编码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潜力,突破基于网络编码的新型协作中继技术,掌握网络编码的核心技术,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给出基于网络编码的新型协作中继方案,完成技术评估和测试的仿真平台,验证在双向中继、多址接入中继、组播中继等典型协作通信模块中采用网络编码的可行性,提供完善的评估结果;构建支持网络编码技术的IMT-Advanced系统验证平台,验证基于网络编码协作中继关键技术。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3-004面向IMT-Advanced增强多媒体多播技术

课题说明:多媒体多播技术已在3GPP R6/R7版本中标准化,并 23 在LTE R8标准中继续演进为增强型多媒体多播技术。IMT-Advanced将针对新的传输技术及网络体系架构特点,研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多播技术,实现大用户数、高业务流量环境下的多媒体业务。

研究目标:针对IMT-Advanced系统的新型网络架构和无线传输技术,突破蜂窝网络多媒体多播业务的关键技术,实现高频谱效率的无线传输和广域覆盖,对网络负载起到均衡作用,提高系统的总容量和接入速率。

考核指标:提出完整的IMT-Advanced增强型多媒体多播技术方案,包括:多媒体业务新型传输方式、信道结构、业务模式、逻辑架构等;实现IMT-Advanced系统多媒体多播实验验证系统,完成技术演示和验证;2011年和2012年年底前分别向国内、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技术文稿,共20篇。申请发明专利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4 项目2008ZX03004 移动网络、业务应用和终端研发

项目目标:本项目2010年总体目标是为了满足移动宽带化、多媒体化需要,开展移动业务控制、承载网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移动多媒体音视频编码研究。

课题2010ZX03004-001新型移动业务控制网络的架构及关键技术

课题说明:面对IMS的问题,在下一代网络研究的基础上,面向移动互联网,研究既适合电信业务,满足电信业务QoS、计费、安全等要求,也适合互联网业务快速开展、融合各种数据要求的下一代核心控制网络,推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控制标准的制定。

研究目标: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业务控制网络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挖掘控制层的能力需求,研究利用P2P分布式和虚拟化技术实现新业务控制层机制。新型业务控制层要求:1)高效支持传统电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2)具备传统电信网络可运营可管理的特性;3)基于但不限于P2P及虚拟化等分布式技术;4)充分利用智能终端的能力。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分布式业务控制网络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报告;设计并实现新业务控制层的实验系统;设计并实现电信和互联网典型业务(语音和IPTV等)并完成实验室测试;完成现网的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10项,提交标准化立项 2项及标准文稿20篇,提出相关行业标准建议。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4-002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与试验验证

课题说明:下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需要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的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来支撑。为此,可采用基于开放互联网重叠网的形式作为承载网进行构建,也可引入高扩展性、安全可信、资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来包交换移动承载网络的技术体系等方式来实现。

研究目标:针对移动网络特点,采用重叠网方式或具有高扩展性、资源可知、可管、可控的未来包交换移动承载网络等技术体系;研发关键设备与系统;建立具有相当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试商用网络,能够对关键技术、设备、系统和相关业务进行试验、测试、评估。考核指标:完成核心网设计方案,可采用重叠网核心网方案或支持移动业务的未来包交换承载网的设计方案;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研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实验系统;在现网环境中开展实验验证,完成网络与业务的测试与评估;申请发明专利10件,在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工作组提交标准提案3项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4-003新型移动多媒体音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研发

课题说明:基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研究适合移动无线网络多媒体应用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技术, 开发端到端应用,推动相应标准的应用发展。

研究目标:研究针对移动多媒体应用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技术,以及针对无线网络传输特征的优化技术,并进行仿真环境及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测试验证;开发面向TD-SCDMA等移动终端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编解码软件;开发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编解码设备;进行TD-SCDMA网络环境下基于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移动视频业务应用系统研究开发,包括视频流媒体点播、直播等。

考核指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的核心算法及技术优化方案;仿真及真实环境的性能评估方案;软件及硬件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端到端业务应用系统技术方案;相应业务应用系统实验验证;提交相关标准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不少于10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2.5 项目2008ZX03005 宽带无线接入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开展创新型宽带无线技术和标准研究,开发和研制低成本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积极参与宽带无线接入国际标准化工作。

2010年本项目主要安排无线局域网方面的课题。

课题2010ZX03005-001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课题说明:针对链路吞吐量高于1Gbps的新一代无线局域网,研制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链路吞吐量高于1Gbps的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可涉及物理层、多址接入控制(MAC)或链路控制等核心技术。通过物理层的增强技术、频谱探测和感知等技术,单信道/多路并传、新型传输等多种传输方式的综合利用以及MAC层增强技术,通过一种或多种无线接口关键技术极大提升新一代无线局域网传输能力,有效灵活支撑多媒体业务的传输。

考核指标:工作频率6GHz以下,系统基本带宽20/40MHz,支持动态信道绑定,链路吞吐量>1Gbps。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提供关键技术验证的实验验证平台。提交国际标准提案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5-002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融合技术研究与验证

课题说明: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研究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的网络融合技术与验证。

研究目标:研究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构架,研发网络和业务安全管理的控制方法,开发方便人们生活的多种业务;研发3G/LTE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多网络协议的适配与转换,实现3G/LTE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的紧耦合联合接入;异构网络联合资源管理设计与优化技术;异构多IP域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实验验证网络,验证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构建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紧耦合的实验验证网络,完成技术验证。实验网络具有典型的特色业务5种以上,支持3G/LTE和WLAN的并行接入和业务并发;支持多种回传机制及回传之间的负荷分担;支持多网络域的IP连接与管理;在3G/LTE网络20MHz带宽和WLAN 40MHz带宽条件下,支持接入速率超过800Mbps。网络融合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出标准建议,提交国际标准提案5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件。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6 项目2008ZX03006 短距离无线互联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十一五”期间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完成短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及与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研 究信息汇聚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兼顾向协同感知传感器网络的演进过渡技术。在2008年和2009年,已安排传感网总体研究、标准化研究、协同体系架构等关键技术、低功耗设备、中高速设备、低功耗芯片、传感网与移动网结合结合技术以及M2M应用验证等的研发。

2010年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项目前期设臵的设备研制等课题的基础上,支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切合国家经济与安全重大需求、带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系统研发与应用验证。2010年拟设臵应用中间件关键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和中高速芯片研制等课题,以及民用机场周界防入侵传感网、面向电网的高压输电线传输效率和安全传感网、太湖蓝藻爆发监测传感网、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传感器网等研发与应用验证课题。

应用示范课题将解决民用机场周界应对非法入侵的安防手段薄弱、电力传输效率较低、以及检测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手段匮乏等实际问题,将为传感网的“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体系结构提供技术验证,促进TD-SCDMA网络与传感器网络的结合应用,同时通过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推广及规模产业推进,为我国在安全、电力、环保等领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课题2010ZX03006-001 支持多传感网应用的中间件平台研发

课题说明:针对传感器网络不同应用需求和共性底层平台软件的特点,研究、设计系列中间件产品及标准,以满足传感器网络在混合组网、异构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形成完整的传感器网络软件系统架构。

研究目标:建立支持快速应用开发、高效运行、有效集成和灵活部署的传感网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研发多种传感网节点自定位、移动目标定位和跟踪技术、时钟同步技术;研发 29 传感网系统故障的发现、容忍和隔离技术,提供传感网应用的鲁棒性;研发感知数据智能收集、融合和管理技术,网内事件检测和通知技术,面向传感网应用QoS的管理和调度技术;提供不同中间件之间的协同机制;集成上述技术,研制中间件平台系统,形成相关标准,提供支持应用开发的相关工具。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提出组件化、可动态配臵的新型传感网中间件平台体系结构,充分体现传感网自治性、协同性和智能化特征; –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多种传感网操作系统及多种网络通信协议,适应从微节点到复杂节点的多样化需求; – 支持不同需求的时钟同步、节点自定位、移动目标定位和跟踪的协议和中间件;

– 具有对传感器故障、通信故障、传感器节点故障等容错能力,具有对上述故障、能量变化、网络规模的自适应能力; – 具有动态可控的、可伸缩的应用任务的部署、激活、停用、迁移和卸载机制;

– 建立集成化的传感网应用及服务开发环境,提供多种编程及应用接口;

– 构建传感网中间件技术及应用的系统测试与验证平台; – 形成2个以上传感网应用标准草案; – 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与软件著作权数。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2传感器网络电磁频谱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说明:从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公众、特种应用对电磁频谱监测的需求出发,考虑未来传感网对频谱感知的功能要求,针对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为传感网在多种电磁环境中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目标:针对分布式电磁频谱监测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电磁频谱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典型应用场景的信道测试和建模;面向电磁频谱监测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技术;具备电磁频谱感知共存能力的无线传输技术;分布式协同信号检测、定位与跟踪技术;分布式协同信号识别与分类技术;小型化、低功耗电磁感知节点一体化设计;建立上述关键技术功能验证的电磁频谱监测传感器网络试验系统,并形成相关标准。

考核指标: 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传感器网络节点个数:不少于50个; – 监测信号频率范围:6GHz以下;

– 监测信号类型:ASK、FSK、MSK、BPSK、QPSK、8PSK、QAM等;

– 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中心频率、带宽、波特率等; – 传感器网络节点间传输速率:>64Kbps;

– 具有可扩展能力的电磁频谱监测传感网组网协议; – 形成相关标准; – 申请发明专利数。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3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随着国际、国内标准的推进,应用的推广,对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的需求逐步明确,2010年拟支持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芯片的研制,应用于中高速传感网设备,为设备和产业化提供芯片支持。

研究目标:针对中高速传感器网络需求,综合考虑传感节点低成本、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研制集射频、基带、协议、处理于一体,具备多种传感器接口的中高速传感器网络核心系统芯片。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研制完成包含射频、基带、协议、处理等的核心系统芯片及其采用的频率、调制和多址方式;实验网络节点数不少于50个;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500Kbps),接收灵敏度(SNR=10dB),带外抑制度(±0.5MHz),说明AGC增益动态范围和PLL锁定时间,误码率(Eb/N0>12dB),支持信道(如高斯信道、瑞利信道);说明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1.5,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5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4面向民用机场周界防入侵监视的新一代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本课题将解决目前机场在周界安防急待突破的薄弱环节,对我国民用设施、边海防等重要区域防入侵领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防入侵领域具有数千亿市场规模。示范将在已有的专用、32 局部传感网防入侵技术基础上,基于“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模式开发系列防入侵监视产品,相对已有的产品能显著降低成本。

研究目标:针对民用机场周界区域的地下、地面、低空等的综合技术防范需求,基于传感器网络构建新一代防入侵监视系统,突破重要应用关键技术,完善防入侵传感网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平台建设,侧重实现对带状、超大规模密集布设传感网组网等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臵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重要区域防入侵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推广与产业化、推动运营商走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 应用验证系统应支持行业基本完备功能,达到推动行业规模应用的基础,应用验证系统的规模应能证明该系统技术可推广应用到不小于万节点级。

– 提交传感器网络防入侵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于2项。

–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20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 课题完成时,应签署不少于2家机场周界防入侵监视系统的合同。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的具体建议:

– 防入侵监视系统中特定应用关键技术如带状组网、超大规模组网、抗虚警、漏警等技术指标。–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相关应用部门参加,提出需求,落实应用示范的环境与条件。

课题2010ZX03006-005 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监控、输电效率、计量及用户交互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随着我国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针对电力传输效率较低、应对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手段匮乏等问题,建立基于传感器网络和TD-SCDMA结合的电力设备/线路/塔杆等智能监控防护、实时动态智能计量、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系统等,在提高电网的输、配、变、用等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降低损耗等各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高压输电线效率、保障线路和杆塔安全等各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传感网技术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电力线传输的设计裕度,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应用示范的建立对完善传感网智能电网应用子集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研究目标:围绕我国电网运行中,对于电力设备/线路/塔杆智能监控防护、提高高压输电效率、保障电力线路/塔杆/设备安全、实时动态精确计量、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信息获取、共享与安全等需求,建立基于传感器网络和TD-SCDMA结合的智能监控、计量及电网与用户交互的综合系统,实现对输、配、变、用等环节的电网设备/线路/塔杆、用户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实时监测以及相关数据的计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降低输电余量,提高电网与用户智能交互程度,完善传感网智能电网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

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侧重实现对传感网与TD-SCDMA蜂窝网络融合及广域覆盖等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臵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 建立涉及智能电网输、配、变、用等环节智能监控、计量及电网与用户交互的应用验证系统。

– 应用验证系统规模达数千节点级,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 提交传感器网络智能电网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于3项。

–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20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 – 电力系统安全监控中特定应用关键技术如安全体系、抗强电磁干扰性能、规模组网方式、耐高电压性能、设备免维护时间等技术指标。

– 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6面向太湖蓝藻爆发监测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2007年发生在无锡市的5〃29太湖饮用水危机事件

直接的原因是太湖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暴发使得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所致。本应用示范为解决太湖饮用水污染问题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以此为例,可拓展至我国湖泊水体监测系统。与国家已设臵的环保有关专项不同,本课题主要开展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等的分布式动态实时监测。建立特殊区域重点监测传感网和太湖湖泊全覆盖TD-SCDMA网络相结合的新型监测系统,为今后蓝藻爆发危情提供一线感知数据,有助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太湖等富营养化水体的多项指标做及时的监管和控制,针对应急情况做出快速反应;有助于推动TD-SCDMA走向综合运营;对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从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民生角度出发,围绕我国环境部门对太湖富营养化水体各种指标的监管和控制、对应急情况的及时处理等要求,建立基于传感网和TD-SCDMA结合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和蓝藻水华分布式动态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为今后蓝藻爆发危情提供一线感知数据。突破特定应用和工程部署关键技术,完善传感网水质、水体智能检测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侧重实现对中高速传感网与低功耗传感网等混合组网的技术应用验证,并对前期设臵课题中设备、网络等成果进行环境适应性和规模性验证,为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

-应用验证系统规模应支持水环境监测基本完备功能,TD接入点不小于10个,传感网网络规模达数百节点级,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提交水质、水体环境监测等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 36 少于2项。

-应用系统应能验证09年相关课题中的设备产品种类的80%,进入规模应用验证。

同时,申报单位须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申请发明专利数和预期授权率。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6-007 面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传感器网络研发与应用验证

课题说明:“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地震灾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有持续频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尤其是山洪泥石流,对灾区的基础设施(居民点、电力、通讯、公路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长期持续的威胁,对这类灾害的实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臵需求极为迫切。开发传感网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结合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有助于灾害防控部门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和有效应急处理,有助于探索以多媒体传感信息为特色的传感网技术和应用。同时应用示范的建立对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防控应用子集的推广应用、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传感器网络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标:围绕四川灾区山洪泥石流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臵等需求,研究低成本的高效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和大规模异构协同组网技术,研究多媒体信息和其他感知信息的汇聚融合与应用层优化技术;开发以多媒体传感信息汇聚传输和智能处理为特色的宽带传感器网络系统,建立传感网和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结合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完善传感网山洪泥石流灾害监测和预警应用子集设计、产品定义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为传感器网络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申报单位需提供下列指标(但不限于)的具体建议:提供雨情、水情、土壤位移等重要物理量的传感应用技术指标,建立山洪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雨量确定方法与体系,建设以雨情、水情、土壤位移、重要截面视频传感器为基础的山洪泥石流监测预警应用系统;

-示范规模应支持灾害监测预警行业基本完备功能的应用子集,在典型山洪泥石流频发灾区,如四川汶川-北川-平武-九寨沟地震重灾区等,建立应用示范,为行业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提交灾害监测、预警防控的应用标准和技术标准提案不少 38 于3项;

-应用示范工程获得当地政府及国家主管部门认可,包括频率、安全性要求。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2,其中地方财政投入资金应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的100%。

申报方式: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2.7项目2008ZX03007 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支撑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部署宽带无线公共技术与基础元器件攻关,并为本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保障。

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具体内容包括前瞻探索类课题和基础关键技术研发。无线移动通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将借鉴“十五”国家863计划FUTURE B3G研发项目的研发成果,并与 “十一五”国家863和973等项目有机衔接,为宽带无线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撑。2010年拟设立涉及天线、射频器件与模块等方面的课题。

课题2010ZX03007-001高效节能的有源一体化天线

课题说明:IMT-Advanced系统具有宽频带、多频段的特点,并引入了分布式天线、MIMO多天线等技术,以及“绿色”通信的新理念,使得高效节能有源一体化天线成为IMT-Advanced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IMT-Advanced系统覆盖、容量等各项指标,本课题拟安排对有源一体化天线技术进行研究,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后续产业化做准备。

研究目标:面向IMT-Advanced在分布式天线和MIMO多天线方面的需求,突破有源一体化天线在高效节能、高集成度、宽频带、多频段、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开发适用于TDD和FDD系统的高效节能有源一体化天线设备,形成核心创新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考核指标:针对IMT-Advanced研制有源一体化天线,在400MHz~4GHz频率范围内支持2个以上IMT-Advanced工作频段,工作带宽100MHz;单发射机功率1W以上,效率大于15%,ACLR优于-45dB,支持RoF,要求有源部分重量轻;全向天线增益8dBi以上、120度扇区定向天线增益14dBi以上。完成一体化天线24套,支持8通道以上阵列天线,支持TDD和FDD工作模式,并保证智能天线和MIMO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结合,在IMT-Advanced系统中实验验证,提交发明专利5件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课题2010ZX03007-002面向RoF等新型组网技术的射频器件与模块

课题说明:在IMT-Advanced系统中,利用分布式小区网络架构实现MIMO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信道容量和能源效率。RoF是实现分布式小区网络的有效方案和关键技术之一,面向RoF的宽带射频器件与模块,对IMT-Advanced系统覆盖、容量、效率等各项指标有重要的影响。本课题拟安排对面向RoF等新型组网技术的射频器件与模块进行研究,提高我国在RoF射频器件与模块上的技术积累,为后续产业化做准备。

研究目标:面向IMT-Advanced在RoF新型组网技术的需求,突破RoF射频器件与模块在宽频带、多频段、高增益、低噪声、高线性、40 高效率等技术难题,研制出符合IMT-Advanced系统演进趋势的射频器件与模块,形成核心创新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考核指标:研制的RoF射频器件与模块,针对IMT-Advanced支持400MHz~4GHz频率范围内4个以上的工作频段; 支持至少4发4收MIMO通道;信道带宽100MHz以上; 完成在IMT-Advanced系统中的试验验证。提交发明专利5件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课题2010ZX03007-003高效率、线性宽带功放模块

课题说明:在IMT-Advanced移动通信系统中,射频信号的带宽宽,峰均比高,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高线性是需要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也是降低能耗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课题拟安排面向IMT-Advanced移动系统基站用高效率、线性宽带功放模块进行研究,提高我国在高效率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模块上的技术积累,为后续产业化做准备。

研究目标:面向IMT-Advanced的需求,突破基站用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在宽频带、高线性、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研制出符合IMT-Advanced系统演进趋势的高效率线性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模块,降低基站整机功耗与体积,实现绿色节能基站,形成核心创新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

考核指标:研制的高效率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模块10套,支持400MHz~4GHz频率范围内IMT-Advanced的4个以上工作频段;信道带宽100MHz以上;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大于25%,输出功率大于40dBm,ACLR优于-45dB;完成在IMT-Advanced系统中的试验验证。

提交发明专利5件以上。

实施期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经费比例: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1。申报方式: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请。

下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