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落实永昌镇全民健身苑(点)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永昌镇人民政府文件
永政〔2006〕85号
关于落实永昌镇全民健身苑(点)建设管理
办法的通知
各行政村、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镇全民健身苑点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设施效益和安全保障,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健康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杭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富阳市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全民健身苑点建设要科学布局,方便群众,面积在200平方米的健身点,须配有健身器材10件以上(含告示牌)。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苑,须配备健身器材20件以上(含告示牌)。
二、健身苑点所选器材必须经过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提供检验报告)、安装工程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该产品安装规定进行,确保安全使用。健身器材必须进行产品责任保险(提供保单)。健身苑点必须配有健身器材功能说明牌。
三、健身苑(点)建成后,必须向社会开放,并以此为载体,组
- 1 - 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其场地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其用途,确因规划、布局调整等原因需要改变其性质、用途或场地面积的须经镇政府审核同意,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其他规模和标准。
四、镇文体中心负责全镇健身苑(点)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同时选派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的健身苑点辖区管理人员培训,维修监督、更新改造等工作。
五、镇文体中心要定期对全镇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卫生状况、设施完好程度、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在全民健身苑(点)工程建设过程中,行政村作为健身苑(点)的受益单位和产权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健身苑点领导小组,落实专项资金,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健身苑点日常管理。
七、各健身苑点所在行政村要制定《日常开放管理制度》、《管理员、辅导员制度》、《器材设施养护制度》,做到健身苑点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发现较严重的损坏情况,应及时张贴停用告示牌,及时修复。各行政村要将健身器材维修资金纳入年度预算计划,做到专款专用。
八、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志愿者作用,成立健身苑点管理员、辅导员、督查员,坚持管理到位,文明服务。
九、健身苑点在经过五年以上使用后,因场地布局或器材损坏需更新时,须向镇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所需费用由产权单位承担,镇财政视情予以补助。
十、有以下情况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有关规定,由
- 2 - 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已造成追究赔偿,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观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1、未按规定开放全民健身设施(苑点)的;
2、擅自改变全民健身设施性质的;
3、需临时占用全民健身设施活动场所,未按规定报体育行政部门批准的;
4、未按规定对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影响其正常安全使用的;
5、未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对全民健身设施监督管理职能,造成体育设施破坏的。
十一、本办法由镇政府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永昌镇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5日
- 3 -
第二篇:社区全民健身点管理办法
社区全民健身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健康有序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保持市容环境卫生整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社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社区全民健身点管理办法。第二条 在本社区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社区体育分管主任负责管理并监督检查指导全社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第四条 鼓励和提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依法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受法律保护。第五条 公共体育设施应向全体居民开放。第六条 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纪守法。从事体育健身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妨碍道路交通、车辆行驶和他人行走;(二)占用公路、街道、胡同及公共停车场;(三)在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树木上张贴、张挂横幅、标语、标志、旗帜等宣传品;(四)渲染封建迷信,蛊惑人心;(五)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聚集活动;(六)以健身练功之名或以敛财为目的进行欺诈、贩卖非法出版书刊、音像制品及信物;(七)在公共场所开展健身练功活动时使用的音像设备所放音量超过环境保护部门规定,影响居民正常的学习、休息;(八)践踏、损坏绿地、花草、树木及其它公有设施。
第三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各镇人民政府:
为加强对我县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发〔1995〕14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全民健身设施是指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由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其他资金在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建设并向市民开放的体育健身设施。
二、各镇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本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县文化体育局负责本行政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为全民健身设施的受益单位和产权单位,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工作要求
1、由县文化体育局根据辖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需要提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项目,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建设。建设项目选址如涉及土地、规划、园林绿化等部门,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2、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工程建设规定执行。施工前,必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合法有效的建设施工合同,并与器材供应厂家签订安全质量、售后服务、使用保险等合同。施工时,要严格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所使用的健身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严禁未经检测评审、核价、保险的健身器材用作全民健身设施。
3、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执行,县文化体育局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
4、县文化体育局应会同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
四、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1、全民健身设施必须向社会开放。各地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设施的效益。县文化体育局要定期对全民健身设施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管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要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以促进市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
2、县文化体育局应定期对本区域内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和卫生状况、设施完好程度、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产权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要落实1―2名兼职管理人员,加强对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各社区、居委会及行政村要落实志愿者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如发现健身设施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进行修理、确保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使用。
全民健身设施建成后,其产权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牌,并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全民健身设施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其场地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其用途。确因规划、布局调整等原因需要改变其性质、用途或场地面积的,须经县文化体育局审核同意,报嘉兴市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同类地段先行择地新建偿还,并不得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
5、全民健身设施在使用后因老化磨损需要分批更换的,所需经费由镇财政、县体育彩票公益金负责解决。
五、奖励和处罚
1、奖励:对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处罚:对未按规定开放全民健身设施的;擅自改变全民健身设施使用性质的;需临时占用全民健身设施活动场地,未按规定报县文化体育局批准的;未按规定对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影响其正常安全使用的;未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对全民健身设施监督管理职能,造成体育设施被破坏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有关规定,由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已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
在百度搜索:《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各镇人民政府:为加强对我县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发〔1995〕14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全民健身设施是指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由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其他资金在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建设并向市民开放的体育健身设施。
二、各镇人民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本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县文化体育局负责本行政区全民健身设施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为全民健身设施的受益单位和产权单位,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工作要求
1、由县文化体育局根据辖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需要提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项目,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建设。建设项目选址如涉及土地、规划、园林绿化等部门,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协调。
2、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工程建设规定执行。施工前,必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合法有效的建设施工合同,并与器材供应厂家签订安全质量、售后服务、使用保险等合同。施工时,要严格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所使用的健身器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严禁未经检测评审、核价、保险的健身器材用作全民健身设施。
3、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执行,县文化体育局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
4、县文化体育局应会同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
四、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规定
1、全民健身设施必须向社会开放。各地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设施的效益。县文化体育局要定期对全民健身设施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管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要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以促进市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高。
2、县文化体育局应定期对本区域内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和卫生状况、设施完好程度、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产权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要落实1―2名兼职管理人员,加强对本辖区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各社区、居委会及行政村要落实志愿者或专兼职人员负责对全民健身设施的日常管理。如发现健身设施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向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进行修理、确保全民健身设施的安全使用。全民健身设施建成后,其产权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器材标志牌、功能牌和活动须知牌,并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全民健身设施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其场地和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改变其用途。确因规划、布局调整等原因需要改变其性质、用途或场地面积的,须经县文化体育局审核同意,报嘉兴市体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同类地段先行择地新建偿还,并不得低于原有规模和标准。
5、全民健身设施在使用后因老化磨损需要分批更换的,所需经费由镇财政、县体育彩票公益金负责解决。
五、奖励和处罚
1、奖励:对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篇:XX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XX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全民健身设施,是指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由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或其他经费投入或购置,在全区各类公共场所建设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健身设施。
第三条区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对全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是辖区内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主管单位和责任单位,负责辖区内全民健身设施的监督管理。小区、公园、企业、机关等单位通过单位筹资、资金捐赠、实物赠送等方式建设的全民健身设施,产权属于该单位所有,负责其日常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全民健身设施使用的安全性、公益性。
第四条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维护、更新等资金应依法列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第二章建设与配置
第五条申报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应按照属地管理、逐级申报的原则进行,由属地镇(街)、社区、村(居)根据实际情况列入建设规划,统一汇总报送区体育主管部门审核并列入建设计划,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形式统一采购配建。
第六条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要与区、镇(街)、社区、村(居)的总体规划相配套。选址应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便于日常管理、方便群众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公园、广场、绿地、场馆等室内外场所安装。
第七条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较多的健身人群,群众体育活动较普及;
(二)具备器材安装的场地建设和器材安置条件;
(三)有日常维护管理人员,保证全民健身设施的维护管理;
(四)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八条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施工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
建设规定,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安装的器材必须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严禁购置不正规厂家的产品或危险性大的器材。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
第九条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应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体育彩票公益金捐赠的体育器材按有关规定应遵循“谁受赠、谁拥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区体育主管部门负有指导、监督的责任。
第十条受赠单位必须对全民健身设施设置使用说明、温馨提示等告知牌。
第十一条区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捐赠协议内容,督促落实镇(街)、社区、村(居)和其他建设单位的属地管理责任,公布报修电话,协调联系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第十二条区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招标专业全民健身设施巡
检维护公司,对全区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体彩公益金投资建设的全民健身设施进行巡检维护,并建立全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档案。
第十三条全民健身设施的维修:
(一)使用单位发现器材设施损坏,应及时设立警示标识,告知群众停止使用,并联系维修。
(二)全民健身设施在保修期内,由生产厂家负责免费维修或更换服务;
超过保修期的日常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体育主管部门联系巡检公司进行维修。安全使用年限到期的全民健身设施,属体彩公益金捐赠的由镇(街)或其他使用单位报体育主管部门审核,进行淘汰,并纳入更新建设计划。第十四条在安全期限内的器材,因村居撤并、选址不合理等原因确需搬迁,报区体育主管部门备案后按先建后拆的原则进行搬迁,新建体育用地不得小于搬迁前面积。搬迁经费由使用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居民住宅小区的体育设施属小区的配套设施,应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其建设责任主体为开发建设单位;其管理维护维修责任主体为小区业主委员会或物业公司。
第十六条向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为各学校。
第四章淘汰与更新
第十七条全民健身设施的配置应不断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向多功能、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第十八条受赠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生产厂家对器材使用年
限的规定,按时报废。
第十九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以迁移或淘汰:
(一)选址不科学,存在扰民现象,周围群众反响强烈的;
(二)受赠单位缺乏有效管理的;
(三)管理、维护经费无保障的。
第二十条对选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深受群众喜爱,且不存在第十九条中所列情况的,器材到达使用年限后应予以更新。
第五章法律相关责任
第二十一条相关责任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由于室外健身器材质量问题对健身者造成伤害的,由器材生产厂家负责赔偿。
(二)安全使用期内,由于使用单位安装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对健身者造成伤害的,由管理使用单位负责赔偿。
(三)由于健身者使用器械不当或明知器材已损坏仍继续使用造成伤害的,责任由健身者自负。
(四)无独立行为能力人使用室外健身器材必须在监护人监护下使用,出现伤害事故由其监护人负责。
(五)损坏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单位责其赔偿或修复;
侵占或故意破坏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单位责其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区体育主管部门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由区体育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