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上报
1、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
2、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上报感染办,院感办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
3、经调查证实后,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出现以下情况,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市卫计委报告,并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感染源,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根据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6、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控制
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2、院感办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三、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院感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同时,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第二篇: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一、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上报
1、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
2、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上报感染办,院感办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
3、经调查证实后,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于1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出现以下情况,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市卫计委报告,并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感染源,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根据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6、对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情形,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二、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控制
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2、院感办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三、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院感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同时,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END
—
第三篇:医院感染爆发及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郑州有源中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调查与控制制度
一、监测
(一)培养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临床、医技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意识与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经常性深入临床进行前瞻性全院综合性监测,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监测资料,了解感染发生动态变化,可及时察觉感染暴发的迹象,适时提出疫情预警报告。临床医技医务人员能很好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密切观察病情。
对医院感染暴发保持高度警惕性,及时发现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医学影像、检验等多部门联动,及时发现感染聚集流行态势及同种同源或特殊病原体。
二、报告
(一)科室及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趋势,经调查证实上述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院长。
(三)医院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情形时,经调查证实后应于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省卫生厅报告,并同时向区疾控中心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四)医院发生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情形时,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省卫生厅报告,并同时向疾控中心和省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五)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六)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三、调查
(一)成立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负责,相关临床科室、检验、后勤等多部门的联合调查组,及时查找原因。
(二)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类似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同期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聚集、流行。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则证实存在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
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3、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相关标本,医务人员、家属、陪护等接触者,诊疗器械、医疗用品、药物、食物、医院环境等可疑传染源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感染源。
4、采集、汇总医院感染暴发发生时间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等信息,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形成调查报告。
5、必要时请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入,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四、控制
(一)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保证处置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三)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阻断暴发进一步扩展。
(四)怀疑传播类型及控制措施:
1、交叉感染(人员间的感染):根据感染因素确定病人隔离和屏障预防;
2、手传播:加强手卫生;
3、空气传播:采用合适的通风措施,进行病人隔离;
4、水源传播:检主供水系统及所有盛装液体的容器,消毒、使用一次性容器等;
5、食物传播:禁止使用危险食物。
(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进行相应隔离、预防。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蓝色隔离标识;单间或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安置一室或床旁隔离;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确需转运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污染;手卫生;医务人员防护: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戴手套;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穿隔离衣;一般诊疗用品应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应每一位患者用后进行清洁和消毒。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预检分诊黄色隔离标识;负压病房或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护;患者病情允许应带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活动范围;严格空气消毒;医务人员防护: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戴手套。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粉色隔离标识;单间或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安置一室,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戴外科口罩;患者病情允许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活动范围。确需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医务人员防护:与患者近距离(1m)以上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戴手套。
医院环境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国家相应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六)做好医院感染暴发分析、总结、报告工作,积累处置经验,提高防控能力。
第四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监测、调查与控制制度2013编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监测、调查与控制制度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及其造成的危害,指导我院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的应急处置工作,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
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
(一)医院感染暴发情况
1、重大医院感染暴发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较大医院感染暴发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一般医院感染暴发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报告程序
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各系统、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要点,及早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
1、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后,科室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生输液反应后,科
室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科室发现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2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
告院感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院感科、医务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暴发确认,确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并于12小时内向城区卫生局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经调查证实属于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当于2小时内向城区卫生局及城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4、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5、任何科室和个人对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
(三)报告内容
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科室、报告人,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析、相关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四、监测
医院及各科室应当执行我院感染监测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倾向。
五、控制措施
1、查找并控制感染源。根据医院感染疾病的特点,可选择病人、接触者、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作为标本,进行采样,同时对可疑传染源、有关环境和物品等进行病原学检查。本院无条件时可送上级医疗机构。
2、切断传播途径。确定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如空气、经水或食物、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液制品传播、药品及药液传播、诊疗器械传播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传播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六、控制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评估:
采取措施后,应监测感染发生情况,观察有无新发病例出现。
七、书写调查报告
书写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第五篇: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如下制度:
一、在同一病区、短时间内、发生3例(含3例)以上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时,为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以科室为单位的报告原则进行。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四、主管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要立即报告所在科科主任。科主任接报后要立即组织科内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五、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报后立即报告主管副院长,通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立即对医院感染暴发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指导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六、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立即由院长报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