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时间:2019-05-13 17:1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

第一篇: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

祁东县“十三五”教育精准扶贫规划

(2016-2020)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十三五”期间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切实发挥教育在“十三五”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扶贫作为“十三五”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全面加快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软硬件环境,巩固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确保教育公平和贫困村适龄人口不因贫困失学、辍学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贫困村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脱贫致富的技术技能,为打造经济强县、教育强县、生态强县,建设美好祁东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一)提升基础教育普及率和办学质量。到2020年,实现全县每个乡镇(街道)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义务教育100%实行“两免一补”,小学巩固率达到99.9%、初中巩固率达到98.5%;省市示范性高中新生入学率达到6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高。

(二)提升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能力。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广泛开展贫困村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新增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到2020年,初、高中毕业后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力争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到2020年,县域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提升农村学校软硬件环境档次。到2020年,全县124个贫困村的41所中小学校软硬件基本达到合格学校标准。学校硬件环境得到明显改观,规划建设规模51932平方米,计划投入建设资金5205万元。学校软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师资力量较强,教育教学信息化程度较高,学校内部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有保障,学生营养有改善,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三、教育支持脱贫一批

(一)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发展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将部分农村公办幼儿园实事项目园项目安排在贫困村所在乡镇,促进贫困村所在地公办幼儿园建设。2016年,计划在贫困村所在乡镇新建幼儿园3所,计划总投资2400万元;招聘幼儿教师80名,保育员30名;幼儿教师中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数占幼儿教师总数的6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6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5%以上。在抓好农村公办幼儿园实事项目园建设的同时,安排尚未建好中心幼儿园的贫困村所在乡镇建好中心幼儿园。2017年,全县招聘幼儿教师50名,保育

员20名;幼儿教师中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数占幼儿教师总数的7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7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3%。

——义务教育。在上报2016年度全县特岗教师需求计划时,指标向贫困村所在地学校倾斜,计划新增特岗教师180人,全部安排到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学点任教。出台城镇教师到贫困村支教奖励办法,不断充实贫困村在地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建立县、乡、村三级保学控流工作机制,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小学生巩固率达到99.7%、初中生巩固率达到98.3%。2017年度省派特岗教师,全部安排到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学点任教。直接接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安排一部分音、体、美专业的到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教学点任教。

实施“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加强对贫困村在地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并向贫困村在地中小学校、教学点倾斜。加大保学控流工作力度,确保贫困村所在地小学生巩固率达到99.9%、初中生巩固率达到98.5%。

——高中教育。在安排2016年省市示范性高中定向生招收计划时,向贫困村所在地初中学校倾斜,较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并适当降低录取门槛,确保55%以上的贫困村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省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就读。在安排2017年省市示范性高中定向生招收计划时,加大向贫困村所在地初中学校的倾斜力度,较2016年提高5个百分点,并适当降低录取门槛,确保60%以上的贫困村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省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就读。

——特殊教育。进一步办好县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

按照每生4000元的标准拨付。县本级财政给予特教学校专门经费15万元,助残日收到捐款全部用于改善县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环境。特教学校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残疾儿童全部在校寄宿且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按照每生4000元的标准拨付,如有新的政策标准出台,按新标准执行。县本级财政给予特教学校专门经费30万元,助残日收到捐款全部用于特殊教育。特教学校对学生继续实行费用全免,所有残疾儿童全部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

2、推进学校建设。

——学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2016年,完成蒋家桥镇小坪中学等12所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任务,建设规模为20272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2030万元。2017年,完成马杜桥乡中学等12所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任务,建设规模为12885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1290万元。同时,优先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结合乡镇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继续由财政资金承担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基准定额公用经费,贫困家庭学生九年义务教育100%实行“两免一补”。面向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实行免学费,农村小学每生190元,县城小学每生220元,农村初中每生260元,县城初中每生290元。同时,免教科书费。如有新的政策标准出台,按新标准执行。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全县“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加强贫困村所在地中小学校、教学点网络条件下基本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具备条件的贫困村所在地中小学校、教学点开设“在线课堂”。推进祁东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各项应用落地进校、通达课堂,逐步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二)、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业负担。

——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继续由财政资金承担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基准定额公用经费,贫困家庭学生九年义务教育100%实行“两免一补”。面向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实行免学费,农村小学每生190元,县城小学每生220元,农村初中每生260元,县城初中每生290元。同时,免教科书费。如有新的政策标准出台,按新标准执行。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继续面向全县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实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贫困寄宿生评定时,优先考虑贫困村的贫困家庭学生。面向县职业中专和县体育中专两校实行中职免学费,覆盖所有在校学生,每生每期1200元。同时对家里特别困难学生发放中职助学金,每生每期1000元,发放人数占中职一、二年级学生总数的15%。面向全县在籍高中贫困学生发放普高助学金,每生每期1000元,发放人数占高中生总数的30%。在中职助学金、普高助学金对象评定时,优先考虑贫困村的贫困家庭学生。如有新的政策标准出台,按新标准执行。继续加强与香港乐群慈善基金、长沙祁乡商会的合作,开展好2016年度专项助学活动。继续面向全县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实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贫困寄宿生评定时,优先考虑贫困村的贫困家庭学生。面向县职业中专和县体育中专两校实行中职免学费,覆盖所有在校学生,每生每期1200元。同时,对家里特别

困难学生发放中职助学金,每生每期1000元,发放人数占中职一、二年级学生总数的15%。面向全县在籍高中贫困学生,发放普高助学金,每生每期1000元,发放人数占高中生总数的30%。在中职助学金、普高助学金对象评定时,优先考虑贫困村的贫困家庭学生。如有新的政策标准出台,按新标准执行。继续加强与香港乐群慈善基金、长沙祁乡商会的合作,开展好2017年度专项助学活动。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由县直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县职业中专安排专业师资,实施“雨露计划”、“一家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培训计划,年培育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5000人次,年培育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3000人次。

四、重点项目投资与绩效预测

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改造,2016-2017年,在步云桥镇朝日小学等28所中小学校新建教学楼与食堂、宿舍17854平方米,投资概算3213万元;2016-2018年,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包括生活活动、教辅用房等11380平方米投资概算1879万元。建立脱贫校项目实施考核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将重点项目作为督察督办的重要事项,实行问责制。对在教育精准扶贫规划实施过程中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拖拉、妨碍教育精准扶贫规划实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

祁东县教育局 二Ο一六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楚雄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楚雄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到2020年,要实现产业脱贫的既定目标,必须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做到产业精准扶贫。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依据省、州“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结合楚雄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编制《楚雄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一、产业扶贫现状

(一)产业扶贫任务

据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2个、贫困村委会18个、贫困村民小组383个、贫困户7353户23690人(按现行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元以下),贫困发生率为7.97%。到2018年,实现建档立卡少贫困人口减少2.4万人以上,2个贫困乡镇和18个贫困村摘帽出列,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完成全面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到2020年,在减少贫困人口0.5万人以上的同时,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控制在3%以内,对脱贫和返贫人口进行全面巩固提升,努力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达到1万元以上,如期与全国全省全州同 1 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特色产业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无偿资金1869.5万元,先后组织实施专项产业扶贫项目21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10个,发放财政贴息贷款3.13亿元,扶持贫困地区7050户农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立“一村一品”示范村93个,“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基地4个,扶持10家农业龙头企业扩大产业基地建设,核桃、花椒、魔芋、冬桃种植和生猪、黑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5年全市出栏生猪60.67万头、肉牛7.06万头、肉羊10.95万只、家禽431.9万羽,实现畜牧业产值13.6亿元;种植核桃103.4万亩,实现产量1.11万吨、产值3亿元;种植魔芋7.11万亩,实现产量14.23万吨、产值5.69亿元;种植中药材1.66万亩,实现产量0.67万吨、产值3.92亿元;种植优质鲜食水果3.44万亩,实现产量6.04万吨、产值4.6亿元。

(三)困难和挑战

“十三五”是扶贫开发的攻坚期,从形势来看,我市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 1.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全市现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353户23690人,大多集中居住在高寒冷凉、低热河谷和边远贫苦地区,居住比较零散,贫困原因多重叠加,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观念落后,收入单一。需要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才能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2.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贫困人口大多处在偏远山区,交通阻塞,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严重缺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加重产业扶贫工作难度。同时,我市属非贫困县(市),向上争取扶贫资金难,市级财政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有限,财政专项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

3.产业带动力弱,贫困人口增收缓慢。大多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差,生产自救能力弱,缺乏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术,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未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发展因循守旧,路子不多、规模不大、增收缓慢。

4.农民素质偏低,参与发展能力不足。贫困地区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偏低、年老体弱多病,缺思想、缺技术较为突出,参与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环境和机遇

“十三五”期间,产业精准扶贫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很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1.各级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在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基础上,密集召开系列会议、出台重要文件部署推动扶贫工作,总书记就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四个切实”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最大的民生工程 来抓,制定片区扶贫攻坚、扶贫机制创新两个实施意见,颁布实施《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全面构筑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州、市党委政府调整以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精准扶贫实施意见等,建立社会帮扶、“挂包帮”、“转走访”、责任分解、扶贫考核等工作机制,高位推进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国家政策向好。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省委政府将我市纳入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滇中产业新区发展规划建设范围,州委政府把我市列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排头兵,这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3.结构调整加快。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针,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培育优先发展、项目投资支撑发展、建管并重统筹发展、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为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特色产业培植,促进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

4.保障更加有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地方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提供物质基础;实行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强化扶贫专项考核,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扶贫开发考核权重,为扶贫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国家、省、州脱贫攻坚和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核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区域内气候等资源优势,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建设优势农业产业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销售,带动农业持续增产增收、提质增效,让贫困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受益,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整合资源,做到政策扶持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加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坚持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贫困区域的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基础等条件和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发展,分步实施。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兼顾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方式转变为重点,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4.坚持市场引导、产业开发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开发项目,培育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打造提升农产品品牌,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当地资源,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片施策,差异化解决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问题,实现就地脱贫。

6.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力争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1—2个支撑增收的支柱产业,有1户以上带动支柱产业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企业,拥有1个以上市场潜力大、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每户贫困户掌握1—2项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个增收产业,人均有1亩以上的增收致富的经济作物和有1头(只)增收致富的牲畜;有条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门路,最终实现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三、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结合楚雄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按照“适应广,有潜力,见效快,能增收”的总体思路,选择畜牧、魔芋、中药材、蔬菜、核桃5个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重点。

(一)畜牧产业

1.生产环节。综合考虑各乡镇饲草料资源、优势特色畜种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加工、流通和区位优势等条件,建设2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300户肉羊规模养殖场;建设牛羊及其产品流通基地1个。养殖基地(场)重点布局在山区树苴、八角、三街、中山、大过口、西舍路、新村、大地基8个乡镇及东华、子午2个坝区乡镇的山区片,牛羊及其产品流通基地重点布局在楚雄市坝区镇,带动区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2.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快推进扶持冷鲜肉、小包装分割肉、熟制品等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推进品牌“专卖店”建设,提高加工型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

3.市场销售环节。支持建立养殖、经营、加工紧密结合,利益联结、风险共担的大型畜牧业产业化流通经营组织,健全区域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养殖基地、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把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连接起来,支持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各类市场营销主体,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等流通方式,支持畜牧重点产区建立区域性畜产品专业市场。

4.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走“规模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区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猪及以牛羊为主的草畜养殖生产。采取以规 模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为核心,在牧草种植、畜种资源、牲畜饲养、配种、防疫、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信息共享、品牌建设等环节形成合作和带动。

(二)魔芋产业

1.生产环节。在山区片建设标准规范化优质高产魔芋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每年建设0.3万亩),配套建设沟渠、池塘、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种植所需物资补助。重点布局在大过口乡蚕豆田、杞岔拉、野猪塘3个村委会,西舍路镇朵苴、清水河2个村委会,中山镇洒巴苴、大自雄2个村委会,三街镇酒簸村委会等,辐射带动山区8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实现户均种植2亩以上、增收8000元以上。

2.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壮大楚雄一致魔芋等龙头企业,争创品牌,组团发展,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干燥设施,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市场销售环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到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全面提升产品仓储、运输、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

4.利益联结机制。以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帮扶、土地经营权入股或打工等方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三)中药材产业

1.生产环节。在山区片建设以续断、重楼、滇红花、桔梗为重点的标准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0.5万亩(每年建设0.1万亩),配套建设沟渠、池塘、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种植所需物资补助。重点布局在西舍路镇保甸、德波苴、清水河3个村委会,新村镇西叉村委会等,辐射带动山区8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实现户均种植1亩以上、增收6000元以上。

2.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壮大楚雄和创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争创品牌,组团发展,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干燥设施,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市场销售环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到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全面提升产品仓储、运输、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

4.利益联结机制。以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帮扶、土地经营权入股或打工等方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四)蔬菜产业

1.生产环节。在山区乡镇的“一江三河”(礼舍江、马龙河、三街河、五街河)流域内的低热河谷区域建设标准规范化反季蔬菜生产示范基地0.5万亩(每年建设0.1万亩),配套建设沟渠、池塘、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种植所需物资补助。重点布局在大地基乡红卫桥、东华镇路上、大过口乡西康郎、西舍路镇闸上、三街镇土墙、树苴乡西马郎等村委会,辐射带动区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实现户均种植2亩以上、增收6000元以上。2.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壮大马大炮清真等一批龙头企业,争创品牌,组团发展,做大做强。认真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进农产品贮藏、保鲜、干燥设施,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市场销售环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城乡商业服务网点、商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鼓励支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到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全面提升产品仓储、运输、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

4.利益联结机制。以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帮扶、土地经营权入股或打工等方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五)核桃产业

1.生产环节。坚持走“优质化栽植、规模化生产、技术化管 理、产业化经营”的四化之路,打造“六带三园”,重点在核桃主产区域的三街—树苴—八角、大过口—中山、西舍路、新村、大地基、东华镇(宜次、路上村、力俄么)建设6个产业带,在树苴、西舍路、中山建设3个集约化种植、规模化连片、精细化管理示范园,努力把核桃产业建设成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带动区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实现户均种植4亩以上、增收2000元以上。

2.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积极培育摩尔农庄、东宝一捏脆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楚雄大炮核桃”品牌效益,争取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知名的核桃种植及深加工示范基地。扶优扶强省级龙头加工企业,加大产品品牌创建。

3.市场销售环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仓储、运输、流通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产品销售。加快推进楚雄核桃交易市场建设,打造成为滇中地区核桃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和技术辐射中心。

4.利益联结机制。以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和“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之间建立稳定 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四、资金预算与筹措方案

(一)资金需求预算

为确保产业扶贫重点任务实现,支撑和助推产业持续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规划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销售等方面的项目共27个,总投资5522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7160万元,业主投入34060万元,农户投入4000万元。整个资金需求都是根据行业标准,围绕现行价格进行预算。

(二)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实施所需资金都是采取政府财政资金扶持、业主投入、农户自筹等方式进行筹集,统筹扶贫专项资金、整合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社会资本、自筹资金等。(详见附表)

五、政策保障

(一)土地支持政策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各项调控指标控制下,统筹安排耕地保护、生态用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灵活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政策,探索市场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模式,采用农民土地承包、租赁、转包、参股、效益提成等土地流转与补偿形式,使失地农民的利益得到长期有效保障。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在项目核准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土地方面的优惠。

(二)金融支持政策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用活用好政策性融资贷款,建立风险补 偿机制,健全信贷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激励机制,支持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信用户、信用村建设,增加生产性贷款、扶贫贴息信贷规模,加快贫困地区生产发展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扶贫再贷款额度,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三)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聚集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生产主体等方面的广泛参与、合力推进,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核心技术转化,加快农机农艺融合配套组装技术推广步伐,提高贫困农民的科技生产水平。加快构建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完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整合涉农部门信息服务资源,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提供全程信息服务。

(四)农业保险政策

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巩固发展农业主要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创新险种 和服务机制,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助范围,鼓励地方建立健全小额保险保费补贴扶贫机制,提高小额保险覆盖面。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保费补贴。

(五)投资政策

引导扶贫专项投资向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鼓励社会投资,支持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拓宽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激励政策,逐步提高贴息额度,延长贴息期限,鼓励多元资金投入扶贫开发。

六、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做到层层抓落实。明确部门的工作责任、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考核,确保将产业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项目资金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

(二)强化财政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规定有效整合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各部门专项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和沉淀资金,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落实强农惠农 政策,将新型经营主体纳入支持农业保护补贴覆盖范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协作配合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强化产业精准扶贫的资源资金统筹协调,加大部门力量整合力度,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区域内外联动协调工作机制,形成集中力量、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四)强化资金监管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规定,加强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科学合理,发挥效益。强化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工程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制度,对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违纪违规问题,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严格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考核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新时期扶贫开发进程。建立项目实施档案、统计报表等,构建有效的质量追责体系。

(五)强化氛围营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扶贫开发成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 参与、共同监督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绩效考评

建立健全行业扶贫、单位“挂包帮、转走访”、驻村扶贫等扶贫工作考核体系,把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主要指标,强化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督查考核,确保督查落到实处,有力推进规划实施。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考核、综合考核评价挂钩,作为确定考核等次、形成综合考评意见和干部选拔任用和单位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实行责任追究和绩效奖励,进一步调动单位和干部职工齐抓共管产业精准扶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1.楚雄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支撑项目表

2.楚雄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贫困村主抓产业表

第三篇: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工作措施.doc(范文模版)

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农村贫困群体能否脱贫,是决定我们目标能否实现的主要因素,要解决农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会,必须对农村制定科学的扶贫战备,即精准扶贫,就如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好精准识别。确定哪些是贫困对象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要统一划定贫困线,在全面摸清农户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划分线内线外,初步确定贫困对象。

二、搞好扶贫对象公示。对初步确定的贫困对象由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后张榜公示,增加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利用政策搞特权,滋生腐败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划分帮扶类别。在贫困对象确定后,要划分哪些对象家庭严重困难,如无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哪些通过政策引导可发展产业的对象。对纯低保户等政府应提高补助标准,切实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对具备了发展产业条件的对象,政府应给予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这是最根本的途径。

四、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在财政预算中要安排足够的帮扶资金,解决极度困难对象的生活保障和产业发展必须的资金,在安排资金时不能搞“一刀切”,应视产业规模确定帮扶资金数量。同时要完善项目申报和审核,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程序,防止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资金。

五、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督查。包括基础工作督查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督查,对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不作为造成工作严重失误的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第四篇:团场“十三五”精准扶贫实施细则

团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细则

(讨论稿)

根据中央统一要求,结合团场贫困人口的现状,为确保实现师市党委提出的“三年脱贫、两年巩固,彻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工作目标,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底数清、原因明原则。以本地户籍为依据,以家庭为单位,严格按照兵团确定2015年家庭人均纯收入4500元为上限的贫困标准,扣除家庭中商品房、汽车、大马力、牛羊等资产,逐户调查摸清贫困家庭人口底数、了解清楚致贫原因,建档立卡,做到团场的基础资料数据精准,为团场扶贫攻坚奠定基础。

(二)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按照精准扶贫“四坚持”要求,结合贫困户脱贫意愿,制定“一户一策”明白卡,做到扶贫对象、扶贫措施精准。

(三)坚持扶贫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打捆使用师市“双创”、兴边富民、援疆、其他涉农资金以及民政、残联等政策性资金,重点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创业、脱贫致富。

(四)坚持扶贫责任制原则。建立团场责任领导包连(社区、企业)、干部包户的精准帮扶责任制,实行“三年脱贫、两年巩固、扶上马送一程”的不脱贫不脱钩机制,力保贫困户安全稳定实现脱贫。

(五)坚持目标考核原则。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团场干

2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特困群体综合扶贫工程,按照兵团部署,逐步将贫困人群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加强贫困团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实施贫困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落实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重点对72户低保家庭进行社会保障兜底。责任部门:社政科。

4、通过专业合作社扶贫。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平台,采取以贫困户资产、贷款等形式,投入到设施农业、畜牧业产业中,取得稳定资产收益。支持农工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职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确保100%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责任部门:发改科、农业科。

5、结对帮扶脱贫。结对帮扶绝不是走过场,而是沉下心来与贫困户零距离接触,想他们所想,解他们所忧,切切实实帮他们脱贫销号。一是团场干部结对帮扶。“十三五”期间,实行全团干部直接与贫困户挂钩,结对帮扶的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按照“重点突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帮扶人能力与任务对等”的原则,按照贫困户贫困程度、帮扶人能力程度进行挂钩,做到贫困户同舟同济,确保实现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的目标。二是每户一卡到家庭。制作发放贫困联系明白卡,卡上注明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享受师市脱贫政策、具体的帮扶措施、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白卡一式四份,贫困户、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基层单位各持一份,以便随时沟通,对来自贫困户的咨询,必须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明白卡信息实行季度动态管理,团扶贫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对贫困户明白卡进行抽查,确认各项帮扶措施是否到位,贫困户是否满意,脱贫效果成效等。三是结对帮扶考核促扶贫。制定精准扶贫考核办法,对师市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团场,按照对接对帮扶的过程、结果及贫困户、团连满意程度等内容进行考核;对驻市单位、金融机构,师市将帮扶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至其上级部门,以考核促帮扶。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工委;责任单位:师市机关部门、各团场。

7、其他方式的脱贫。做好即将到期退休、孩子即将毕业参加工作、补缴养老保险退休等情况的贫困户脱贫前的帮扶工作,使这部分贫困户尽快顺利脱贫。三年累计完成16户。责任单位:人社局、教育局

四、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纵向联动机制。实行“师团连(社区)”三级扶贫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到连、到户。师市精准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团场党政一把手是团场精准扶贫的第一责任人,师与团、团与连(社区)层层签订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立“军令状”,明确具体脱贫任务、脱贫时间节点。师市负责全师扶贫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办法制定、监督考核等工作;团是扶

第五篇:十三五扶贫规划草案3

xx县扶贫攻坚规划大纲(草案)

(2016-2020年)

xx县扶贫办公室 二〇一五年 月

前言...............................................................................................................................................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条件..................................................................................................................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第三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第四节

发展机遇..................................................................................................................第五节

重大意义..................................................................................................................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发展目标...............................................................................................................***022

前言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的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中共xx省委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赣发[2015]10号)、《xx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十三五”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赣发改规划[2015]268号)、《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意见》(资发[2015]8号)等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扶贫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区域范围包括xx县所有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

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2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明显。交通运输能力不足,高速公路发展滞后,行政村通班车比重98%,自然村(组)出行条件差。输变电设施建设滞后,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中小河流治理任务重,病险水库较多,防洪设施薄弱,部分农户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三)山洪地质自然灾害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潜在风险大。

第四节

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该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第五节

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着眼小康提速,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减贫工作已得初步成效。2014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减至8230人,比上

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举。立足规模偏小、产业优势不明显、发展滞后的县情,坚定不移地把做大做强全县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作为中长期战略重点,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在扩大规模同时加快全县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推动全县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强发展的后劲,确保稳速增势,推动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继续巩固生态立县战略宗旨,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突出生态文明理念,规范各类开发行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分类与因户施策同步。按照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认真分析和找准贫困群众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指导,1

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到2018年底,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50%左右;进一步强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的农户的重点保障,提高标准,兜牢底线。

(三)贫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到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得到整体搬迁安置,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四)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到2018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贫困村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专业合作经营机制较为完善,基层党组织作用坚强有力。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加快增收步伐,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贫到户、分户施策,按照突出产业扶贫、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

富带头人培训,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第二节 提高救助水平,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 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强化社会救助托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

(一)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实行应保尽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对农村低保对象中无收入来源、依靠自身条件无法改变生活状况的群众加大倾斜力度。

(二)加大医疗保障和保险救助。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在县级住院新农合补偿取消起付线,同时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推进“费用+病种”的医疗救助模式,突出重特大疾病救助,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

(三)强化教育救助。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直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方面的资助

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避灾搬迁移民等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投入,大力帮助扶贫对象彻底摆脱恶劣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打造整体搬迁、梯度安置、差别化扶持、组合式帮扶、综合配套的有效模式,不断提升扶贫移民搬迁实施水平。

(二)加快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对已识别的发展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村,在“十三五”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政策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围绕秀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点,将贫困村宜居自然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规划重点打造、培育3-4个村点,如:以法水温泉、御龙湾、九龙湖景区、方家山景区为中心,做好法水村、走马洲村、下长兴村周边村村庄整治建设;

(三)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对特困扶贫对象住房救助实行“交钥匙”工程。联合建设局对全县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在住房困难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的原则,按贫困户类别进行拆房补助,鼓励调动起自主建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8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群众的安居问题,为2020年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住房保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优化村庄建设发展规划。2016年率先完成25户以上宜居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力争2018年完成全县农村25户以上自然村的道路硬化。2018

户安全用水。共投入财政性资金1100万元,其中:水利部门投资800万元,扶贫部门投资300万元。

(三)农村电力保障项目。完成电网改造项目25个,改善2320户用电问题。共投资30500万元,其中:电力部门投资30000万,扶贫部门投资500万元。

(四)危房改造项目。共建设危房改造项目42个,完成2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共投资13200万元,其中:城建部门投资7500万元,扶贫部门投资2641万元,村民自筹5559万元。

(五)特色产业增收项目。共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项目225个,带动7000余人脱贫增收。共计投资7380万元,扶贫部门投资4000万元。

(六)乡村旅游项目。共培育乡村旅游点20个,带动12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共计投资5000万元,其中:扶贫部门投资320万元。

(七)教育扶贫项目。共维修改造村小学26所,解决1380余学龄儿童就学问题。共投注7000万元,其中:教育部门投资5000万元,扶贫部门投资2000万元。扶贫部门补助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院,每人每年扶持1500元,连补两年,预计完成200人,扶贫部门投资150万元。

(八)卫生和计划生育项目。共建设卫生所40所,解决5880户就医问题。共计投资320万元,其中:卫生部门投资200万元,扶贫部门投资120万元。

(九)文化建设项目。共建设文化广场30个,提高4800

贫考核,考核结果列入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筹措扶贫投入的整合平台。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各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持续增长力度。实行扶贫开发“省级监管、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强化省级监管职责和设区市工作责任,督促指导县级以统筹规划为载体,健全完善扶贫投入筹措整合平台并将整合使用计划上报备查,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四)凝聚合力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重点要深化“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完善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协调随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开展驻县定点扶贫,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抓好精准扶贫攻坚。落实各级部门“十三五”新一轮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确保对贫困村全覆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抓紧向贫困村派驻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实现扶贫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发动民营企业扶贫,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多方发掘社会扶贫资源。运用宣传舆论媒体传播正能量,营造精准扶贫攻坚良好氛围。保留、稳定和加强与精准扶贫繁重任务相适应的扶贫机构及工作队伍。

(五)完善监管精准扶贫的信息系统。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

下载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祁东县教育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2016-202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准扶贫工作五年规划

    永安村精准扶贫工作五年规划(2015—2019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一)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

    教育精准扶贫主要作法

    用爱架起希望的桥梁 -----喊叫水九年制学校精准扶贫控辍保学工作纪实 喊叫水乡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也属国家级六盘山特困联片贫困地区,这里十年九旱,可以说,当地人唯一的出路就......

    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东官庄镇夏庄小学 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汝南县教育脱贫专项方案》精神,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

    2015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 年,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契机,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金盆中学:卿彩霞 我校按照县委的教育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持扶贫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

    2015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学校2015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县委的教育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多种持扶贫帮困活动,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模版)

    教育精准扶贫个人工作总结 根据县局教育精准扶贫精神和学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安排。本着“治贫先治懒,扶贫先扶智”的精神,我针对本学期我帮扶的级九(3)班的贫困户子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