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最终5篇)

时间:2019-05-13 17:4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

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要求,现就我市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退还增值税和减征营业税的限额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第(一)项规定,我市各单位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具体限额暂定为最高不超过3.5万元。

二、减免税资格的认定

(一)申请享受“财税[2007]92号”文件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审核认定后,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资格认定的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3.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工资的凭证;

4.纳税人在职职工花名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复印件; 6.残疾人身份证复印件;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及“国税发[2007]67号”文件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资格认定书面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2.纳税人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3.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工资的凭证;

4.纳税人在职职工花名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原件及复印件;

6.残疾人身份证复印件;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残疾人个人提供劳务,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时,应同时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残疾人个人提供劳务,是指残疾人本人为社会提供劳务,不包括个体工商户。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按照“财税[2007]92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安置残疾人单位的税收政策执行,减免税资格认定按照本条第(二)项执行。

三、减免税的申请、审批及减免方法

(一)增值税

增值税纳税人应当在取得主管税务机关减免税资格认定审批意见的次月起,随纳税申报一并申请退还增值税。纳税人申请办理退还增值税时,应填写《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申请审批表》(附件1),并提供以下材料:

1.纳税人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2.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工资的凭证;

3.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主管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退还额进行认真核实,按月核定计算应退还的增值税额,办理税款退还。

(二)营业税

1.单位安置残疾人符合减征营业税条件的,营业税实行按月减征。纳税人自取得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减免税批复通知书的次月起,在纳税申报时直接减征营业税。所得税属于国税机关征收的营业税纳税人,纳税申报时由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打印“促进残疾人就业营业税减征核定表”(附件2),纳税人确认后,直接减征营业税。本月应减征的营业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本月应减征营业税额=纳税人本月实际安置残疾人员人数×3.5万元/人年÷12

本月应缴营业税超过当月减征限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征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以结转本年度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也不得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2.残疾人个人提供劳务,符合免征营业税条件的,自取得主管税务机关减免税资格认定审批意见的次月起,在纳税申报时直接免征营业税。

(三)所得税

1.申请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超过25%(含25%),且残疾职工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的,凭增值税或营业税减免税的审批意见和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残疾人实际支付工资凭证,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部门不再审批。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单位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办理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汇算清缴时一并清算。

2.对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但高于1.5%(含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单位,以备案的方式,享受《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单位在企业所得税预缴时办理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汇算清缴时一并清算。备案需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2)纳税人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定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的缴费记录;

(3)纳税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工资的凭证;

(4)纳税人在职职工花名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复印件;

(6)残疾人身份证复印件;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3.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的范围参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中工资薪金支出范围。

4.2007年内资企业除残疾人员以外的其他职工的工资扣除标准仍按计税工资标准税前扣除。

企业确定允许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计算公式为:

(1月末职工人数+2月末职工人数+…12月末职工人数)×计税工资标准

上述公式中职工人数是指除残疾人员以外的其他职工。

企业税前允许扣除的计税工资是企业应发工资扣除由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工会会费后的实发工资。

四、减免税审批、核定意见的抄送

所得税属于地税机关征收的增值税纳税人,主管国税机关应当定期将每月增值税退税的审批意见抄送主管地税机关。

所得税属于国税机关征收的营业税纳税人,主管地税机关应当定期将每月减征营业税的核定意见抄送主管国税机关。

五、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本月安置残疾人比例未达到要求的,暂停本月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年度内安置比例重新达到要求时,可恢复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但暂停月份的增值税本期已交税额或营业税减免额不得结转以后月份退税或减征。在一个年度内累计三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次年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逐步建立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动态管理监控机制。在征管软件修改前,主管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应当建立增值税即征即退和营业税减征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在职职工人数、实际安置残疾人数、残疾人占在职职工比例、退税限额、已缴税金、实际退税额等,动态掌握企业年度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营业税减征以及残疾人员变化等情况。

六、新老政策的衔接

(一)对原享受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增值税纳税人,尚未办理完2007年上半年增值税先征税后返还手续的,各单位应继续按照原福利企业有关规定尽快抓紧审批办理退库。

(二)2007年7月1 日前已享受原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凡未按规定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但符合“财税[2007]92号”文件第五条规定的其他减免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暂予认定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自2007年10月1日起,仍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停止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后,从缴足社会保险的次月起,可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2007年7月1日前已减免营业税的个体工商户,符合“财税[2007]92号”文件第一条第(三)项和第五条规定的,自2007年7月1日起,可享受单位安置残疾人限额减免营业税的政策,具体办法按照本文第二条和第三条第(二)项第1点规定执行;不符合“财税[2007]92号”文件第一条第(三)项和第五条规定的,自2007年7月1日起恢复征税。

本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促进残疾人就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日期: 2009-06-12

一、安置残疾人单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和《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第四条的规定,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主管地税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减征营业税。我市对单位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减征营业税限额为每人每年3.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减免额不包括在限额之内。具体方式为由单位提出申请,主管地税机关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上述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

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上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规定的营业税优惠政策。兼营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单位,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内不得变更。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上述所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五条和《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第三条的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并经过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后)方可申请享受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

1.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2.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3.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4.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5.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上述“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 1 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二)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单位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上述所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残疾人个人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三、四条和《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发〈广东省残疾人等个人所得税减征规定〉的通知》(粤地税发〔2001〕159号)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就业可享受下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二)个人所得税

1.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可按应纳税额减征50%的个人所得税。稿酬所得可先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再按规定计算减征的数额。

2.残疾人个人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举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区别情况分别予以减征: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按应纳税额减征100%的个人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5万元(含5万元)的,按应纳税额减征 50%的个人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元的,不再给予减征照顾。

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可享受此待遇。

第三篇: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7]92号)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切身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并商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同意,决定在全国统一实行新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

(一)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二)主管国税机关应按月退还增值税,本月已交增值税额不足退还的,可在本(指纳税,下同)内以前月份已交增值税扣除已退增值税的余额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退还。主管地税机关应按月减征营业税,本月应缴营业税不足减征的,可结转本内以后月份减征,但不得从以前月份已交营业税中退还。

(三)上述增值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生产销售消费税应税货物和直接销售外购货物(包括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销售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货物取得的收入。上述营业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提供“服务业”税目(广告业除外)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但不适用于上述单位提供广告业劳务以及不属于“服务业”税目的营业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单位应当分别核算上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四)兼营本通知规定享受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单位,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内不得变更。

(五)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六)本条所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对安置残疾人单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一)单位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单位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和以后均不得扣除。亏损单位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单位在执行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的同时,可以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对单位按照第一条规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或营业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三)本条所述“单位”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对残疾人个人就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6号)第六条第(二)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3)财法字第40号]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二)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和若干项目征免增值税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4号]第三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

四、对残疾人个人就业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四十四号)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42号)第十六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省(不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减征幅度和期限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单位的条件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包括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和其他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并经过有关部门的认定后,均可申请享受本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单位实际上岗工作。

(二)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

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25%(不含25%)但高于1.5%(含

1.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单位,可以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不得享受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三)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四)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单位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五)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六、其他有关规定

(一)经认定的符合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单位,应按月计算实际安置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平均比例,本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暂停其本月相应的税收优惠。在一个内累计三个

月平均比例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次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第一条第7项规定的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企业,是指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企业,上述企业只要符合第五条第(二)项条件,即可享受本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类企业在计算残疾人人数时可将在企业实际上岗工作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计算在内,在计算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时也要将上述学生计算在内。

(三)在除辽宁、大连、上海、浙江、宁波、湖北、广东、深圳、重庆、陕西以外的其他地区,2007年7月1日前已享受原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凡不符合本通知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关缴纳社会保险条件,但符合本通知第五条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主管税务机关可暂予认定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上述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尽快为安置的残疾人足额缴纳有关社会保险。2007年10月1日起,对仍不符合该项规定的单位,应停止执行本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四)对安置残疾人单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各项条件实行年审办法,具体年审办法由省级税务部门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七、有关定义

(一)本通知所述“残疾人”,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上注明属于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人员。

(二)本通知所述“个人”均指自然人。

(三)本通知所述“单位在职职工”是指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的雇员。

(四)本通知所述“工疗机构”是指集就业和康复为一体的福利性生产安置单位,通过组织精神残疾人员参加适当生产劳动和实施康复治疗与训练,达到安定情绪、缓解症状、提高技能和改善生活状况的目的,包括精神病院附设的康复车间、企业附设的工疗车间、基层政府和组织兴办的工疗站等。

八、对残疾人人数计算的规定

(一)允许将精神残疾人员计入残疾人人数享受本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工疗机构等适合安置精神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具体范围由省级税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民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规定。

(二)单位安置的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及有关规定的劳动年龄的残疾人,不列入本通知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安置比例及第一条规定的退税、减税限额和第二条规定的加计扣除额的计算。

九、单位和个人采用签订虚假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伪造或重复使用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残疾

人挂名而不实际上岗工作、虚报残疾人安置比例、为残疾人不缴或少缴规定的社会保险、变相向残疾人收回支付的工资等方法骗取本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其实际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内实际享受到的减(退)税款应全额追缴入库,并自其发生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起三年内取消其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

十、本通知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另行制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比例和安置残疾人基本设施的认定管理办法由民政部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及其他单位安置残疾人比例和安置残疾人基本设施的认定管理办法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商财政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十一、本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但外商投资企业适用本通知第二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1]号第一条第(九)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福利企业、学校办企业征税问题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5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福利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3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财税[2006]111号)、《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调整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6]112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调整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财税〔2006〕135号)自2007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

十二、各地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的各项规定,加强领导,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取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并密切与民政、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衔接、沟通。税务部门要牵头建立由上述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将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好。财政、税务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省级税务部门每半年要将执行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政策的减免(退)税数据及相关情况及时通报省级财政部门。

十三、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上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五日

第四篇:关于印发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

关于印发《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

津地税所〔2006〕19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市地税局直属局、征收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精神,做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各项工作,市局制定了《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精神,做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各项工作,现制定《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贯彻《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重要意义

《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为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创造条件;有利于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保证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到位;有利于增强公民纳税意识,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局已将《办法》以及总局的配套文件转发到地税系统各单位,各单位要以最快速度传达贯彻《办法》,领会《办法》的具体规定精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贯彻落实《办法》领导小组,杨福刚局长任组长,所得税处、涉外税处、征管处、办公室、法制处、计会处、人教处、稽查处、信息处、信息中心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所得税处。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按市局要求做好征管范围内自行申报纳税人纳税申报工作。

三、搞好对外宣传

市局将在财税政务网站设立专栏,刊登《办法》和总局、市局制定的有关规定,及时转载总局网站有关宣传资料,根据总局印发的宣传材料,在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天津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刊播有关自行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向社会告知自行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对应申报表名称、纳税申报程序、申报表的获取、下载地址、填写内容等,同时,还将印制《办法》宣传小册子,开设两级咨询电话。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区县有线电视台、报刊、广播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在办税服务厅张贴自行纳税申报有关规定,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设专门窗口搞好咨询,辅导纳税人填写申报表,运用纳税温馨提示,在申报期内督促纳税人申报。对自行申报纳税人较多的单位,可通过采取座谈会、政策讲解等方式,重点进行宣传辅导,使纳税人掌握年所得申报范围、计算口径、申报的具体要求、申报表的填写和法律责任等。

四、申报表的印发

12月20日前,市局将向社会公布纳税申报表下载的网址和下载方法。纸质申报表由市局在12月20日前印制完毕,各单位于12月25日前到市局领取,并及时将申报表发放到管理所、办税服务厅,方便纳税人领取。

五、自行纳税申报方式

申报方式分为网上申报、邮寄申报和办税服务厅申报。需补、退税款的纳税人应直接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纳税人需网上申报的,可由纳税人或扣缴单位办税人员到地税局办税服务厅办理自然人登记,领取用户名和密码后,通过财税政务网站(http://)“个人所得税栏目”办理纳税申报,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的自助报税专用计算机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需邮寄申报的,可通过因特网下载申报表或到地税局办税服务厅领取申报表,正确填写后采取挂号信函方式进行申报,挂号信封要注明“自行申报”字样。各单位要规范申报受理登记,公布本单位地址、邮编,明确以邮戳日期作为实际申报日期。

对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单位要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要依法为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保密。

纳税人可委托任职受雇单位办税人员或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代理申报。委托代理双方

须签订书面授权委托书,并留存备查。

六、有关政策解释

(一)自行纳税申报的范围

年所得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无论取得的各项所得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无论代扣代缴单位是否按规定为其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申报,无论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了日常自行申报,均应于纳税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年所得计算口径

纳税人年所得的计算应严格按照《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范围执行,并明确以下几项特殊情况的计算口径:

1.纳税人取得的收入中含免税额的,除《办法》第七条规定内容外,应将其收入全额计入年所得额。

2.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指直接减免税额)的纳税人,应将其收入全额计入年所得额。

3.个人转让住房所得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税款的,需计算应税所得率和应纳税所得额,并将应纳税所得额计入年所得额。

具体计算方法:

(1)应税所得率=1%(征收率)÷20%(税率)=5%

(2)应纳税所得额=转让住房收入×5%

4.纳税人取得的劳务报酬,不得减除任何相关税费,应将其收入全额计入年所得额。

5.纳税人由支付单位或个人为其负担税款的,需将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含税收入,将含税收入计入年所得额。

七、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在申报期前期可能出现少数人申报,申报期末集中办理纳税申报造成办税服务厅拥堵现象,市局确定以下应急方案:对我市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中的重点纳税人进行专门培训、辅导,在12月31日前通过扣缴单位将申报表发放到纳税人手中,安排期限做好自行纳税申报;各单位在12月20日前利用“津税系统”对2005年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进行筛选,摸清底数。同时,要成立本单位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对有任职单位的纳税人可通过单位及时通知纳税人按期申报,或通过纳税人提供的手机号码以发短信的方式向符合自行纳税申报条件的纳税人告知自行申报截止

日期,提示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对自行申报纳税人较多的单位,要主动联系,上门服务,确保错过申报高峰期。通过以上措施,仍出现集中申报情况的,各单位要按已确定的应急预案,增加办税服务厅受理申报窗口,增加人员,确保及时受理每个纳税人的自行纳税申报。

八、采取措施,严格执法

申报期后,各单位要利用日常征管掌握的情况,通过查询“津税系统”有关资料,对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进行比对,对未按期申报的纳税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九、及时总结,跟踪管理

对纳税人自行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处理和汇总上报。市局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研究解决,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将及时向总局反馈。从12月1日起,按总局要求,市局每半月向总局报送受理自行申报纳税人数、申报收入额和补退税额等相关数据以及在贯彻执行自行纳税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受理自行纳税申报的具体工作情况。各单位要提前一天(即每月14日、29日前)将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上报市局,以便市局汇总上报总局。对已办理自行纳税申报的纳税人要建立纳税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申报期结束以后,各单位要根据纳税人申报数据、所属行业收入水平和日常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异常现象的,要予以核查。

第五篇: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一、本公告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享受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之一是: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单位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近接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反映,有的用人单位为残疾人职工缴纳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种情形是否符合《通知》的有关规定,请总局予以明确。

二、为什么说《通知》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仅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国家在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已考虑到不同的参保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各险种的参保对象、缴费标准、缴费对象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包括残疾人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需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全额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由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乡非从业居民个人自愿缴费并参加,相关费用也无需用人单位承担。

此外,根据社会保险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不得违反规定逃避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责任,以维护残疾人职工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为残疾人职工缴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逃避其应承担的保险缴费责任之嫌。为进一步提高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保障和维护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局明确:《通知》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仅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下载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3、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