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基本制度
杨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基本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合理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服务要求,确保监管工作有岗、有职、有责。
二、协管员制度
在每个行政村明确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起协管员队伍。
二、考核评价制度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实绩和农民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其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紧密挂钩。
三、学习培训制度
积极参加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16个学时。同时,乡镇监管人员每年对辖区生产主体开展的培训不少于2次,对村协管员的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
四、巡查检查制度 乡镇监管人员每月定期对辖区内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基地进行巡查、检查和指导,并规范填写巡查记录。对辖区内即将上市的农产品不定期开展监测,加大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主体的检查检测力度。
五、隐患排查制度
要结合日常监管,对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并视情况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要进行登记建档,可以当场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实行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六、报告汇报制度
认真排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在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属于上级部门处理权限的,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汇报或报告,并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处置工作。
七、应急处置制度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统一指挥;建立预警预测工作,发生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并及时报告;及时发布信息,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事态扩大。
八、监管例会制度
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例会,分析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问题,部署落实下一阶段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例会原则上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主持,也可委托分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负责人主持召开。
九、奖励追责制度
对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成绩突出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认真履行应尽监管职责而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峄城区农业局 文峄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峄农字[2010]28号
件
关于上报《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
枣庄市发改委、农业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关于编报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质监字[2010]49号)文件精神,经峄城区农业局、发改局认真论证,报请区政府同意,决定将《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由峄城区农业局检测中心具体实施。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改造建设和完善实验室500m2;购置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17台(套)。
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批准实施,为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峄城区是典型的农业区,也是鲁南地区三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复种),总产近137万吨,林果产业发展到18万亩,其中石榴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年产石榴果6000万公斤,建有农业标准化基地19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个,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32家,年蔬菜交易量达120万吨,加工农产品52万吨;桑蚕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蚕茧产量达到115吨。
目前,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已初步建立,拥有实验室建筑面积500余m2,设有培训教室、样品处理室、化验室、无菌操作室、天平室、微机室等功能性实验室,实验室现有GC—800气相色谱仪、CL—1型农药速测仪、752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ZQF—85A旋转蒸发器、自动纯水仪、1/1000电子天平等大中小型仪器设备12台(套),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30余万元。现有编
1、改造建设完善实验室500 m2。峄城区农业局检测中心原有实验室和办公用房均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所建,建筑格局不合理,墙壁、地面、管道、通风设施、线路等较为陈旧,部分已丧失使用功能。
本项目拟在现有基础上修缮和装修实验室。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样品消化和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同时进行高标准操作台、实验橱(柜)等配套设施改造。通过改造使实验室达到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备齐全的要求。
2、购置仪器设备17台(套)(详见附表)。
(五)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8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81万元。
(六)建设年限
2010年6月-2010年12月
(七)实施依据
根据省发改委、农业厅的要求,并按照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关于《枣庄市峄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整个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评估报告进行。
室改造25万元,仪器和设备购置及安装费225.5万元,其他费用30.5万元。(附《项目投资估算表》)
五、效益预计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固定资产266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项目区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产地环境的快速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检测效率提高3-5倍,精密度提高10%-30%左右,检测的灵敏度提高5-10倍,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够满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及农田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监测需要,达到辐射监测项目区内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承担对基本农田控制、无公害基地认证、无公害蔬果以及土壤肥料、种子、农药残留等检测任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项目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能力;进一步优化峄城区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峄城区农资市场;进一步促进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
六、保障措施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成立峄城区农产品质
张伯祥
区植保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邵长春
区种子管理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三)项目管理责任制
按照省发改委、农业厅的要求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实施实行以下责任制:
1、行政领导责任制:第一行政责任人为区政府副区长陈文勇同志,第二行政责任人为区农业局局长王忠用同志。区农业局检测中心为项目建设承担单位,检测中心主任梁宏杰同志为所承担的项目工程负主要责任。
2、项目法人责任制:区农业局检测中心主任梁宏杰同志为该项目的法定责任人,对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使用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总责。
3、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行政领导责任人、法定代表人、勘察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四)工作制度
1、组织管理制度:整个项目的实施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权负责,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工程建设及资金投入分阶段进行,实行层层报批及验收制度,前一工程初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程的实施。技术指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同时还担负阶段性工程的初
第三篇: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工作职责
奈曼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达标验收等工作。
三、负责县域“三品一标”认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及验证工作。
四、负责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
五、负责制定县域内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案,编写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六、定期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实施对全县农产品市场的管理工作。
七、承担或参与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行政技术执法,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委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八、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一、建立检测室资料档案制度,所有检测数据、实验记录等纸质版资料必须归类存档,电子版资料必须备份保存,专人负责。
二、属不宜公开的资料档案一律保密,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调阅、更改;有关部门需要查阅资料,问明用意,提出书面申请,经领导同意后方可提供,否则,一律不予接待。
三、检测数据要真实可靠,实验记录应规范整洁,并需要检测人员签字确认。
四、资料档案的存放保管,注意防虫、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确保资料完好无损。
五、清理和处理资料档案时,要按《档案法》的要求处理相关资料。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检测人员行为准则
尊重科学
执行标准
随机取样
客观公正
及时检测
及时上报
规范操作
检测结果
超标产品
方法公开
及时公示
严肃处理
检测人员岗位职责
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检测标准和规章制度。
二、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和掌握农产品抽样检测技术。
三、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进行产品检测。实事求是记录和反馈检测结果,对有疑问的要及时进行复检。
五、检测结果及相关数据应及时备份和按时上传,做到文档记录及管理有效有序。
六、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提供热情周到服务,遵守组织纪律,及时反映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与问题。
七、检测工作结束后,妥善处理善后工作,不得影响安全和卫生;
八、下班时,整理好所有检测设备,清洁检测室,关闭电源。
第四篇: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辽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监测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辽中县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站建设
2、项目建设地点:辽中县辽中镇
3、项目建设单位:辽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4、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辽中县农牧业局
5、项目负责人:薛颖,现任职务,主任
6、项目经济负责人:薛颖
7、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8、项目建设起止年限:2006年1月-2006年12月
9、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联系人:薛颖,联系电话:8780380410、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沈阳市农业质检中心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县以开发绿色食品为突破口,今年将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明年准备在主要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实行市场准入,三年内将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县,全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为配合我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十分必要。检检测中心承担区域内农
1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
本项目紧紧围绕适应加入WTO,针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和国内市场准入而设,立项依据充分可靠,并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超前性。
1、农业环境符合标准。辽中县种养业发达,自然条件好,区域内无污染型企业和工业废弃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2002年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土壤、水质、大气的测试检验,符合绿色食品农业环境质量标准。
2、技术力量雄厚。我县的蔬菜产区都建立了检测站,各配一名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初步形成了县有检测中心,乡镇有检测站。
农产品检测中心现有技术人员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 人,大专学历的有2人,中专1 人,都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本专业技术知识。检测人员多次通过市农业质检中心的专业培训,经过考试合格,持有《检测员证书》。
3、有较好的工作基础。我县有多年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今年我县落实标准化生产130万亩,产品涵盖米、菜、果、油,猪、鸡、鱼、牛等8大系列,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8项。截止到2005年末,我县“三品”认证标识达到34个,基地认定面积62万亩(其中:有机10万亩、绿色18万亩、无公害34万亩)。
在沈阳市政府2003年开始开展“星级杯”竞赛以来,连续三年夺得优质农产品杯。
已建立了县乡两级质量监测体系,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有化验室8个,总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办公室150平方米,每月定期对基地农产品进行检测。
4、有权威部门的支持
沈阳市农业质检中心为我们提供部分质检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免费为我们培训技术人员。
四、项目达到的技术指标
项目完成后可实现以下功能:具备检测农作物种子、肥料、土壤、水质、大气等指标的工作能力。对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
五、项目市场预测与分析
通过质检体系建设,可加速我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进程,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无公害食品市场前景良好。
1、国际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目前,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纯天然、无污染农产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特别是有机食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价格不断攀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价格不会下降,这就为我县发展标准化农业,生产有机食品提供了出口机遇。
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已开始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
优质无公害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全卫生食品将成为人们的首选产品。因此这些产品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
3、项目建设规模
扩建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充实仪器设备。
六、地址选择与环保评价
1、地址选择依据
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位于辽中县辽中镇,交通十分便利,四周环境优美。
2、项目的环境保护评价
本项目以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没有环境污染,也不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污染。
七、产品设计方案与主要工艺流程
1、产品名称和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设计方案:中心建成后,可对区域内种子、农药、化肥、产地环境和主要农产品进行化验检测。
2、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
环境评价→投入品检测→药残检测→产品检测。
八、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步骤
① 完善县农产品检测中心,购买化验仪器设备及药品。②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的方法、规程、规范化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调研。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73.5万元,其中自筹48.5万元,争取上级投资25万元。
(1)化验仪器设备及药品投资万元;
(2)可行性调研及筹备需资金万元;
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社会效益显著。
十一、项目建设总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辽中县农业质检中心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特别是在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实施农业标准化意义极其重要。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评价农业生产环境和检测农产品质量,对农业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可有效地提高农产品品质,缩短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农产品的质量差距,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也将起到重大作用。此项目很有前途,建议上级部门予以支持。
附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需补充仪器设备名细表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林局 2010年4月19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宣传,我们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林、卫生、公安、监察、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环节、落实到个人,特别是为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并下发了专门文件,并成立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坚决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对相关的监管人员、规模种植与养殖基地管理人员、各企业等有关人员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并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4次,在3月10日-12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4000份。同时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常向阳教授开展《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的专题培训、邀请市农委专家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宿豫区农林局相关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指导,迄今培训2000人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建立完善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推行质量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区、乡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配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32名,并逐步落实村级协管员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将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挂牌机构改为独立设置机构,2009年10月,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关于成立宿豫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批复》(宿豫编发„2009‟16号),明确了单位性质、级别及人员编制与经费保障等,同时加强检测室建设,购置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等,形成以区级检测中心为基础、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速测站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三、以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与农业品牌化发展
我们切实加强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基地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是在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种养基地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休药期制度。二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与产地准出制度。加强蔬菜产地、农贸市场、与企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督促指导江苏益客、罐头食品等企业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检测室,配备检测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对新建的规模蔬菜基地,要求必须建设有检测室、有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目前正在筹建的华东农业批发市场建立蔬菜质量检测中心,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检测人员以及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出具检测报告,市场建成后可以达到每批进入市场的蔬菜都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三是强化监督抽检,准确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积极配合市级做好例行监测工作,对全区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城区市场、超市开展每月四次定期抽样快速检测,并及时报告和通报检测结果,以便及时处理和整改。我区检测合格率98.9% ,其中生产基地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农贸市场取样检测合格率98.4%,实行月检月报制度,并及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发布通报。四是试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产品产地安全、生产记录、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围绕标准化建设,加大了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目前全区共认证了无公害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农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5件,在提升宿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宿豫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加大宣传与引导,开展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全区范围内加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不断加大农产品执法力度,狠抓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批发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重点时节、重点环节、重点产品,抽查监管,对益客食品、肉联厂派员驻厂监管。特别是在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基础上,还采取了下面两方面措施,确保世博期间入沪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供沪单位情况。共完成全区39家“三品”生产单位、10家蔬菜生产基地的单位名称、种植面积、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乡镇监管员及联系电话及“三品”认证情况核实,建立了详细的监管档案。二是实现全区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区农林执法大队、农检中心、动物监督所、蔬菜办联合行动,加强对全区49家种植基地监管,按照供沪企业“四有” 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设立区级、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实行“一对一”监管,并逐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建立了田间跟踪档案,详细掌握其使用的投入品品种及其用量等信息资料。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生产基地,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五、创新机制,有效实现全程质量监管与控制 2009以来年,全区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肉禽规模养殖场107个,目前已建120个,肉禽养殖能力近5000万羽。我区肉鸡产品畅销全国。在肉鸡生产加工上,我们切实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禽类产品质量水平。
首先是从源头抓起,实行养殖准入制度,符合动物防疫、生态健康养殖生产及技术标准的才能从事生产。
二是建设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视频全程监控。为加强全区肉禽产业监管,按照“政府投入、全面覆盖、集中监控”的原则,宿豫区建设了全区肉鸡养殖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全区120个规模场全部编号存档,予以GPS定位,第一批80个规模场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通过整个系统的应用,可全面、直观、及时、有效地对养殖场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三是生产、管理相结合,质量控制由被动变主动、由节点变全程。在饲养、饲料、加工环节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控制疫病及药残,而重点是控制商品鸡饲养环节。支持、配合企业以合同形式约定投入品使用种类和程序、数量,对各规模肉禽养殖场,由农林局组织,配合相关部门与龙头企业建立统一生产流程,规范饲养技术,全面推广 HACCP 现场管理体系,农林局等部门在对农户、企业进行集中和分散的宣传、培训,帮助他们在掌握肉鸡标准化饲养技术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肉鸡生产操作规范,肉鸡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供药品,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回收屠宰”,对肉鸡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预先分析,从雏鸡入舍到毛鸡进厂,主要确定控制点实行现场视频和专人监控,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屠宰,从根本上保证了禽类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屠宰过程批次管理,建立追溯体系。加工企业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批次间隔、单独分割、单独存放的加工厂合格原料可追溯管理体系,并投巨资建立起了苏北唯一的现代化的化验检测中心,化验中心在企业内有独立的运作机制,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而且我区已建或正在引进饲料、药品加工企业,并准备联合这些投入品企业与加工、流通企业共同建立起肉鸡产业质量安全网。
四是强化产业配套,消灭一切影响质量安全的不利因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严格要求各养殖场不得随意处置禽类粪便,不得宰杀、出售、乱抛病死鸡,不得随意向场外排污,对养殖场的病死鸡,将安排专人、专用运输工具和设备统一收缴,经湿化处理后用作饲料或有机肥原料。采取养殖前先签约形式,保证鸡粪被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加工厂100%收购,既有效防止环境及产品污染,减少疫病发生,又提升养殖附加效益,提高禽粪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创优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