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芜湖市法律援助实施意见
芜湖市法律援助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使法律援助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芜湖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及经费
1、市、县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条例》规定,成立法律援助机构。并视情在同级工会、妇联、残联等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部门或团体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
2、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应进一步将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向基层延伸,在所属镇或街道办事处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
3、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应积极争取将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4、法律援助经费应专款专用,并随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5、鼓励并提倡全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法律援助事业提供捐助。
二、法律援助范围
6、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给付劳动报酬的;(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7、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了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8、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接受人民法院指派为其辩护。
三、法律援助申请与审查
9、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的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县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其他案件材料。
10、申请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格;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11、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12、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四、法律援助实施
13、法律援助机构决定给予法律援助,或者经司法行政部门复审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指派法律援助人员实施法律援助。
14、法律援助机构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安排律师办理。
15、法律援助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依法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不得索取、收受受援人钱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16、法律援助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得私自委托他人办理或者无故拖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未经法律援助机构批准,任何人不得终止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17、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1)受援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2)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3)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4)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18、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人员待法律援助事项办结后,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结案报告,并将法律援助案件卷宗一并送法律援助机构存档。
19、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结案报告和案件卷宗后,应当向法律援助人员支付案件办理补贴费。(具体标准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考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
20、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应大力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采取一切措施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严把案件质量关。通过质量检查、评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第二篇:芜湖市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推进城市化是新形势下扩大有效需求、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任务,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崛起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芜湖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以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大力引进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全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提高芜湖在皖江发展轴的首位度,努力建设产业高端、设施完善、生态和谐、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2、主要目标
到201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8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实有人口超过170万人,各县城实有人口超过15万人,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空间形态更加优化,中心城区“东扩、南进、中提升”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县县城产业集聚度和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心镇合理发展,基本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副中心、若干重点中心镇”的现代城镇体系。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文明状况极大改观。
城市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市GDP超过2400亿元,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支柱产业创新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国内外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宁汉间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创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辐射力更加强劲。芜马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等的合作不断深化,立足皖江、面向长三角、带动周边、辐射省外,在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到2020年,全市GDP超过6000亿元,城市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化水平超过80%。
3、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安居乐业的市民,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致力建设宜居城市。
坚持产业支撑。把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就业为重点,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带动,致力建设宜业城市。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发展低碳经济等价值导向,形成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致力建设生态城市。
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土地、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深化改革,引进增量、激活存量、做大总量,致力建设开放城市。
坚持创新推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全方位推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综合创新,让一切发展的动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致力建设创新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以确权为保障,把加快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人口转移、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致力建设和谐城市。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导,形成有利于城市化的空间布局
4、完善规划体系。以远景目标500万人口规划、设计、建设城市。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出台全市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善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有机衔接,实现“四规合一”,形成全面覆盖、科学引导的城乡规划体系。
5、明确功能定位。坚持市域一体、统筹兼顾、组团发展。中心城区以中江大道为枢纽形成城中、城北、城南、城东、三山五大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三个副中心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重要航道形成湾沚、繁阳、籍山三大组团,湾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繁阳组团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籍山组团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和绿色环保产业,分别建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城市未来新城区。
6、促进区域规划联动。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平台,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主动与周边城市进行规划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坚持区域间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芜马同城化发展;通过芜湖长江大桥及规划中的过江通道实现对接江北路网,推动皖江两岸联动发展。
7、提升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加强规划基础研究,创新规划理念,放开设计市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规划、评估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等制度体系,提高规划整体水平。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规划验收,实现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督,坚决整治和纠正违规违法建设行为。
(二)壮大经济总量,形成推动城市化的强大动力
8、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加快培育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专业大市场等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就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市人口结构优化,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9、打造产业集聚区。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条为纽带,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合理布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集中区,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规划建设,推进芜湖高新区、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坚持园区产业与服务设施共同规划、同步建设,使各类园区既是经济增长的主阵地,又是科学发展的美丽新城。
10、实施创业富民。着力打造皖江区域政策最优、活力最强的创业环境,加大对高校毕业生、企业科研人员、下岗人员、农村种植专业户、新成长劳动力等各类创业主体扶持力度,加快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创业街等载体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超常发展,以创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
(三)完善基础设施,形成支撑城市化的坚实平台
11、构建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重点打造以高等级航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为主的对外快速客货运通道,建设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直达南京禄口机场高速、芜雁高速、铜南宣高速、徐黄高速、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建设,逐步形成以芜湖为中心的区域高速
公路网;以高速铁路、铁路既有线路扩能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铁路“四快四扩一加强”工程,推动铜南宣铁路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铁路网,巩固和提升芜湖在全国的铁路枢纽地位;开工建设青弋江分洪道,加快推进芜申运河建设及漳河、青弋江、荆山河航道整治,加快重要港口和专业码头建设,逐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网络。
大力推进城市畅通工程,拉开城市框架,打通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瓶颈路口路段,加快区域道路微循环系统改造建设,不断优化城区道路网络结构。制定重要路段和重要路口立体交通建设计划,加快建成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研究、规划城市轻轨等快速公交系统和智能公交系统,优化公交线网和车型结构,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方便市民出行。
12、完善公用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成以全面实现电气化和普及民用燃气为核心的现代化能源供给网络。推动城市供水体系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改造建设城市污水管网,提高城市截污能力,主城区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完善垃圾处理费征收制度,加快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监管,保持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大于95%。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数字芜湖”。
13、整治生态环境。依托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着力打造具有滨江山水园林城市风格和徽文化特色的人文环境。继续推进保兴垾综合治理,建设龙窝湖、黑沙湖、大阳垾湿地公园,完成环赭山、神山公园、中央公园、汀棠公园、体育生态公园、扁担河、凤鸣湖、南塘湖等景观改造工程,建设若干城区大型生态林地。将芜申运河、青弋江、漳河航运功能与环境景观建设结合起来,提升和强化运输、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商贸、居住等功能,使河道两岸成为绿色生态带和黄金景观带。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
(四)发展社会事业,形成匹配城市化的公共服务
14、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下放市级管理权限,探索将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向镇级延伸。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制止“三乱”行为,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完善投资环境评议制和经济环境投诉制,着力营造商务成本较低、办事规范高效、服务成龙配套的投资环境。推进司法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彰显公平正义。加快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着力建设“信用芜湖”。
1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特殊教育,推行社区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努力构建社会化开放性终身教育体系。合理规划职教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成安徽(芜湖)职业教育基地。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到2015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打造皖江地区高等教育中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落实民办教育各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城乡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16、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争取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影响较大、专业优势明显的医疗集团,打造皖南医疗中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统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认真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
17、提升文化品位。推行“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加大投入,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努力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对风景名胜、历
史遗址、名镇名街名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完成芜湖古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积极活跃市民文化生活,鼓励和引导群众创办各类文化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扎实创建文化示范街道(社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演艺演出、影视传媒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努力培育实力较为雄厚、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城市软实力。
18、引进和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社会工作者等五类人才队伍。围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实施“1111”(10个行业带头人、1000万元项目资金、1000平方米用房、1000万元担保资金)人才引进计划。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制定实施“千名产业振兴人才计划”,培育形成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五)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促进城市化的体制机制
19、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以土地整治为主抓手,以确权为保障,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重点,以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为核心,整合涉农资金,突出抓好中心村、大村庄集中连片建设及村庄土地整村整治推进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置换4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双置换”工作,鼓励在城镇有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20、改革人口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居住证和“一证通”制度,实行城市人口以户籍人口管理为主向以实有人口管理为主转变,落实居住人口同城同待遇。进一步改革和理顺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城市落户条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芜湖安家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变成城市居民。
(六)切实改善民生,形成共享城市化的和谐局面
21、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加强公益性岗位规划和开发,加大就业援助力度,解决被征地“4050”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等群体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平等充分就业。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时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户口迁入芜湖的外来人口,都可以参加城市居民保险。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合理安置农转居人员。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援助、优抚安置和救灾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
22、强化住房保障。编制2010-2015年住房建设规划,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全面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7平方米。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营销策划,推介城市优势,扩大城市知名度。加大拆迁安置房、廉租房、蓝领公寓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投入,确保到2015年完成廉租住房建设129万平方米、配建廉租公寓10万平方米,力争5年内基本解决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和初始就业者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积极开展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为外来人才和创业者提供住房保障。
23、抓好城市建设改造。大手笔建设城东新区,争取2年打好基础、3年初见成效、5年建成为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示范区。沿长江南路、中江大道南段加快城南片、临港片建设,打造山水秀美的城市新亮点。加大旧城改造力度,3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着力打造环境优越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七)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合力
24、改进城市管理。按照“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公共设施管理标准,建立健全决策协调、信息协作、社会参与、考核监督等城市管理统筹运作机制。加大市容、环卫、市政、绿化、河道养护等行业改革力度,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向市场。建立预防查处违法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执行城市违法建设“零补偿”政策。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加强技防设施、治安辅助力量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感逐年提高、满意率达90%以上,打造“平安芜湖”。
25、建设新型社区。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加大居务公开力度,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组织,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行社区专职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形成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居民家园。
26、创建文明城市。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卫生防病能力和健康水平,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确保公共文明指数考核达标,争取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三、保障措施
27、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市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城市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县区政府要根据本区域实际,研究制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城市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关决策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
28、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强化对芜湖城市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增进全市上下对新型城市化的共识,营造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浓厚氛围。
29、强化考核奖惩。建立能够反映芜湖城市化实际水平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考核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县区政府要把管辖区域的城市化工作列入任期重要目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跟踪考核,严格奖惩。
第三篇:巴塘县2011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意见
巴塘县2011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是贯彻省委九届八次会议和全县法律援助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机遇。法律援助纳入全县十项民生工程并列入县政府对各乡镇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充分表明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和法律援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司法所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加强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富民惠民政策。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受援人群300人(次);根据各司法所具体情况、2010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全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见附表
三、工作标准
服务受援人群300人包括: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包括诉讼、仲裁)10件,每件案件按服务2人(次)计算,核算20人(次);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包括法律咨询、代书各类法律文书、出具法律意见书、调查取证等)280件,每件事项按服务1人(次)计算,核算280人(次)。
四、目标考核
目标责任:各乡镇党委政府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责任单位,单位主要责任人为第一责任人,由县司法局对其进行考核。
五、考核方式
各乡(镇)司法所在每月1日前将上月实施情况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6月10日前上报半年工作总结。12月1日前完成自查并上报《xx乡(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完成自查报告》。各乡(镇)司法所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任务作为该司法所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逐项抓好落实,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工作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拓展服务领域,突出重点服务对象,扩大覆盖面。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动将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建立法律援助介入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群体性纠纷、突发事件。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适应困难群众实际需要,推行电话申请、网络申请、邮寄申请、上门受理等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方便当事人异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引导当事人采取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要强化对办案过程的监督,切实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努力推进法律援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把全面建立和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便民服务、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推行网络申请,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指派等办案流程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队伍素质。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更好的适应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化要求;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善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准确把握处置突发事件的原则方法。
(六)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重点抓好法律援助化解矛盾和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扩大影响、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度。
第四篇:法律援助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联
残联发【2009】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卫生厅(局)、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工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工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一五”实施方案》、《〈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一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的要求,切实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文转发至县)
二○○九年五月六日
关于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意见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指出:“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工作。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2008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强化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职责,规定了残疾人法律救助的相关内容。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要求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制定下发《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一五”实施方案》及《〈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一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十一五”期间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法律救助职责,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该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残疾人获得平等司法保护。为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使残疾人能够切实获得法律救助服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残疾人,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是,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他们仍然是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为困难的群体。残疾人的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残疾人仍然面临着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问题,残疾人的法律服务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有效满足,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依然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一项根本而长远的任务。
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最为困难的群体,其权益保障状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是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有助于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使残疾人享受服务门槛更低、服务内容更多、服务范围更广的法律服务。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残疾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保障自身权益的能力和途径有限,因此残疾人在经济变革和社会变动中比其他人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理念和人权保障事业在残疾人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能够提高残疾人依法保障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使残疾人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认识,把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出台相关政策和有效措施,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综合协调、共同推进。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有助于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研究制定残疾人法律救助的政策和计划,妥善处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2008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通过召开会议、重点调研等多种形式,积极研究、部署全国范围内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有序开展。辽宁、湖北、甘肃、广东、贵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南、新疆、黑龙江、山西、河北、天津、黑龙江农垦总局、内蒙古等地方也都先后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河北省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的组成单位扩大到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省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的组成单位扩大到自治区政法委,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开展。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着不同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任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都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方式,部署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证残疾人享受内容更多、质量更高的法律救助服务。同时,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检察日报》、《中国法律援助》等报刊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也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加强对本地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研究、部署和宣传,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全面开展。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应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时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加强沟通协调,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体系,努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避免工作走过场、形式化,真心实意地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三、以残疾人为本,充分发挥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作用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是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的协调服务机构,也是保证残疾人获得法律救助服务的具体实施机构。切实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工作,有助于建立服务残疾人的有效渠道,了解残疾人诉求,解决残疾人面临的法律服务困境。为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工作,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见附件1),并制定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管理规定》(见附件2)。批准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地区,要有专人负责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并通过社会化工作方式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要共同制定工作规程,向社会公示能够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的案件范围和条件,指定本单位、本部门负责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联络人,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工作。
未批准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地区,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单位和部门应当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要共同做好对地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人员的培训,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不断开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新局面。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管理规定
第一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是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的协调服务机构。
第二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由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批准设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进行指导和监督。
同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民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残联共同负责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相关业务工作和管理。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设在同级残联。
第三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咨询、代书、调解、协调、代理等。
第四条 残疾人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提出法律救助申请。对于残疾人的法律救助申请,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认真处理。
第五条 如果认为案件符合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条件,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将案件转介到相关机构,并协助残疾人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应当由相关单位或部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其他案件,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协助残疾人获得相应法律服务和帮助。
第六条 除第五条规定的案件外,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对于能够直接提供法律救助服务的案件范围和条件,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公示。
对于下列残疾人案件,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直接提供法律救助服务:(1)残疾人经济困难(具体标准由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2)侵犯残疾人群体利益;(3)案情复杂、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较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不断扩大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第七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有专职人员负责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鼓励通过社会化的工作方式,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第八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建立健全案件登记制度、档案制度和统计制度。
第九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加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典型案件。
第十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在每末,将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同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相关单位和部门。
第十一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经费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支付。中国残联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提供经费支持。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规范经费的使用。
第十二条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遵照上述规定开展工作。
地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可以参照上述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工作。
附件3
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2009年5月6日调整)
一、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奚晓明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朱孝清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王新宪 中国残联理事长
赵大程 司法部副部长 执行组长:申知非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 成 员:罗东川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穆红玉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徐 沪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
王军益 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副司长
闫 湜 民政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尚建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副局长
李天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汪建荣 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薄绍晔 中国残联维权部主任
二、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薄绍晔(兼)
副主任:马玉娥 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 成 员:吴兆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
王 莉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民事行政法律研究处处长
沈 萱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一处调研员
王旺林 司法部法律援助工作司监督管理处主任科员
吴 明
林淑莉 长
谢敬仁
赵 宁
王治江
民政部政策法规司二处处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稽查和制度处副处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处长 卫生部卫生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 中国残联维权部法规处主任科员 7
第五篇: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茂府办〔2012〕10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法律援助工作直接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法律援助事业发展,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机构基础建设工作的意见》(粤办函〔2011〕230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特制定本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
法律援助工作是法制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为进一步落实政府法律援助责任,各级政府应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本级政府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解决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功能,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快速发展。法律援助机构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办案质量,真正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使更多的社会矛盾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为了切实加强对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政法机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参加,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安排和部署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应相应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县(市、区)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共同推动全市法律援助工作。
二、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同时,密切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将被拖欠工资、人身损害、工伤事故和医疗事故得不到赔偿、家庭零就业和无法返回生产岗位的四类农民工列入重点援助对象。对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城市、农村居民低保证、五保供养证的,可证明在养老院、孤儿院等由政府供养的,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公民不再审查经济条件,直接予以援助,积极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着力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各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要在临街一楼或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服务窗口,有条件的镇(街道)也应在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法律援助服务,公开法律援助申请程序、事项范围,建立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各法律援助机构要在所有镇(街道)司法所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律师事务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委会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保证公民能够就近申请、获得法律援助。
四、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工作协调机制
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法律援助工作。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法律援助工作,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决定给予援助的,人民法院应凭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决定书依法直接予以司法救助。公安、工商、住建、民政、人社、卫生、国土、档案等部门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要积极支持,减免所涉及的费用,共同降低法律援助成本。
五、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知晓率
司法、宣传部门和各类媒体要拓宽创新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形式,全面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法律援助制度,增强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知率,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援助的良好氛围。
六、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加大法律援助实施力度,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公民都能获得及时便捷的法律援助。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选择对受援人最有利的方式解决纠纷,确保受援人合法利益最大化;集中力量办理突发性、群体性、涉法涉诉类法律援助案件;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对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援助,针对不同特殊群体的特点,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积极为涉法公民提供及时、便捷、免费的法律援助。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提高维权效率。
七、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要结合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02〕17号)中关于“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的精神,规范设置法律援助机构,切实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充实到法律援助工作队伍中,按规定配齐
配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表彰。
八、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力度,依法将法律援助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特别是办案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不断扩宽社会捐资渠道。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财政部门要按照省司法厅、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支付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补贴暂行办法》(粤司〔2005〕265号)的通知要求,落实保障经费,足额支付办案补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设立法律援助独立账户,确保专款专用。要完善支付审核制度,严格执行开支范围和标准,支付各项法律补贴必须经过司法、财政部门的审核,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和社会捐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不得挤占和挪用。
九、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将法律援助业务用房、办案设施设备、办案用车和12348法律援助专线等纳入投资建设规划,作为民生工程重点保障,切实解决好法律援助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应在方便群众的临街一楼位置设立办公场所,应有独立的办公室、档案资料室、会议室以及接待室,有条件的可设立隐私接访室,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设施,满足困难群众特别是各类特殊群体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