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盱眙县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盱眙县水泥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盱眙县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矿产资源潜在经济总值居江苏省县级第四位。石灰石储量丰富,其中用作水泥原料的约1.07亿吨、用作建筑石料的约2680万吨。我县水泥工业起步较早,1958年建立了第一家水泥厂--国有第一水泥厂,五十多年来,盱眙水泥工业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县水泥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相对较慢。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盱眙县水泥生产资源优势,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我县水泥工业的发展更加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的要求,更加切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现提出我县水泥发展规划。
一、行业现状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我县水泥产业发展始于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10年底,我县水泥生产企业共4户,分别是盱眙狼山水泥有限公司、盱眙星宇建材有限公司、盱眙盱兰水泥有限公司、盱眙殴亚水泥有限公司。4户水泥企业拥有资产15750万元,固定资产12550万元,有职工848人,生产水泥66.26万吨,产值1777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6760万元,上缴税 金1040万元。
(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截止2010年,我县已经全部淘汰旋窑、立窑生产工艺,改造后的生产设备主要为直径2.4米和3.2米的熟料粉磨机,目前全县水泥粉磨站年产水泥200万吨。欧亚水泥计划新建一条4.2×13米球磨机生产线,年产能达100万吨,将使我县水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泥企业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环保投入不断加大,水泥企业普遍采用了布袋收尘等技术,使污染物排放有所下降,环境得到了改善。在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期间,我县共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0万吨,涉及4户企业10套落后生产装置。拆除落后生产装置后,年可节约原煤约10万吨,节电约8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00吨。目前我县4户水泥企业,全部采用的是最新的粉磨技术。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层次低
我县没有一家具有技术先进、产品优质、低耗、环保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四户企业均使用粉磨技术,延续自我积累,原址扩张,发展路径单一,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粗放,缺乏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产品结构单一,而且目前 生产所需熟料均为外地进口,也限制了我县水泥企业的做大做强。
(二)企业规模小,品牌效应差
长期以来,我县水泥生产企业均为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总体上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所产狼山、打石山等品牌水泥影响范围有限,很难与海螺水泥和沂州水泥等品牌抗衡。
(三)环保措施尚需强化
部分水泥企业现场设备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污染物的排放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水泥企业粉尘的污染和二次扬尘问题较突出,工厂环境较差。
三、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和水泥产业政策为我县水泥产业升级壮大带来了新的契机
水泥产品的需求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峰发展阶段。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水泥工业作为基础性材料行业,随着国家、江苏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必将产生进一步的需求增长,这必将持续拉动水泥的消费,给我县水泥行业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传统立窑水泥已禁止进入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涵洞等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腾笼换鸟”的 思路,在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组织企业通过技改,新上一批先进的水泥粉磨站项目,重点推动欧亚水泥、狼山水泥等技改项目,推动我县水泥产业实现结构升级。
(二)我县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拉动我县水泥内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取得卓越的成绩,二三产业建设如火如荼,大批发地产项目、工业项目落户盱眙,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水泥的需求量也突飞猛进,为我县水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我县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控两淮之要,据三口之险,是江苏北部五市到省城南京的必经之地,距南京仅50分钟车程,更是苏北地区对接苏南的交通要塞、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的前沿阵地,已融入南京一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有“苏北门户”之称。境内水陆路网完善、交通十分便捷。宁连、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淮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俱佳,也为我县水泥行业的对外扩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地利。
(四)我县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盱眙县物产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矿产资源潜在经济总值居江苏省县级第四位。石灰石、玄武岩总储量173亿吨,为 江苏省淮安、扬州地带唯一矿区。其中,作为水泥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的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官滩镇至古桑乡佛窝一带,面积78平方公里,储量约21.2亿吨,其中用作水泥原料的约1.07亿吨、用作建筑石料的约2680万吨。这也使得我县成为省、市水泥行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也为我县水泥行业的长远规划添上了无法替代的一笔。
四、面对的挑战
(一)产业政策的制约加强
按照国家工信部印发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原„2010‟第127号)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省印发了一系列推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文件,对水泥行业提出了加强总量控制、严格市场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等明确的政策要求,水泥行业的政策门槛明显提高,水泥企业扩大投资,实现技术改造的难度加大。
(二)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我省周边的山东、安徽都是水泥行业实力较强的省份,山东省水泥行业实力突出,海螺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水泥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和山东沂州水泥集团分别在淮安市投资的海螺水泥160万吨水泥粉磨站、沂州水泥1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强力挤占我县水泥市场,造成我县水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县盱兰水泥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随着周 边一大批重大水泥项目的竣工投产,势必加剧我县水泥行业的竞争。
(三)熟料和煤炭成为我县水泥发展的重要制约 目前的水泥工业流程中,熟料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原料,而目前国家的熟料行业的管控十分严格,准入门槛非常高。我县目前所有水泥企业的熟料均为山东、安徽等地进口,无疑增加了水泥企业的成本,也制约了我县水泥企业的产量。同时我县没有煤矿,煤炭需100%购进,燃料成本较高。
五、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控制总量、合理布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推进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区位优势,提高行业竞争力,确保我县水泥工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发展目标
根据省、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精神和我县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为目标,加大对粉磨站的的投资力度。加快现有水泥生产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技术升级,生产方式转变的步伐,同时加强控制总量,确保水泥适度稳步增长。到2015年实现新型干法水泥,全县水泥粉磨总产能达到400万吨。全行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亿元。
七、发展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先进生产工艺,加速调整水泥工业结构。坚持以现有企业改造升级、异地搬迁及兼并重组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在水泥适度增长的同时,实现盱眙水泥工业从数量型向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深加工为主的质量、效益型转变,高耗能、污染型向节能利废环保型转变,实现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和全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八、发展重点
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鼓励企业以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和大型水泥粉磨站。支持重大新型干法水泥和粉磨站的投资项目,重点扶持欧亚水泥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粉煤灰、电石渣、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作原料取代天然资源。采用节能型保温材料,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大力推广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推广矿渣和粉煤灰超细粉磨。
九、发展措施
(一)综合利用资源,走循环经济道路
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选址必须有充裕的石灰石资源作保证,规范设计,合理开采。重视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利用低品位原材料、可替代原材料、各类工业废弃 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等生产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必须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负担,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依托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竞争力
鼓励企业利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建设环保、节能型水泥项目。鼓励在有资源、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允许有一定市场容量、符合条件的立窑水泥企业改造成10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水泥粉磨站,并配套建设熟料预粉磨辅助系统,降低水泥粉磨电耗,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合理规划布局,保护生态环境
水泥工业的发展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交通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做到合理规划,科学有序发展。坚持合理布局,新建、扩建项目要求建设在石灰石资源富集的地区,禁止在城镇规划区内、自然保护区内、名胜风景区内、旅区内、水源保护区内等敏感区域建设水泥项目。
(四)产能等量淘汰,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发展和淘汰”并重齐抓,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必须坚持“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的原则,新建项目企业或所在地府要按照项目建设规模,必须先承诺等量淘汰落后水泥产 8 能,并采取可操作的保障措施。对已承诺淘汰未能兑现的水泥建设项目暂缓报批。
(五)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区域品牌
鼓励和引导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把争创名牌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与“做强做大”、“做精做优”有机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知名度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周边省份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壮大,充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拓宽我县水泥产品的市场空间。
第二篇:无锡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无锡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9-04-22
“十一五”时期(2005年—2010年)是无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无锡转入工业化后期和跨入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无锡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主要阐明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无锡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依法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探索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体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主导作用有效发挥。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7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6970亿元,分别年递增20.3%和19.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6.6%,提升了4.2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3.1亿元,年递增26.9%;工业总产值5720.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657.4亿元,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保持第7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6.4%,实现了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7724美元(户籍人口),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8.2%,霍夫曼系数为0.386,显示着无锡经济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升级。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五大制造业基地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3.6%。形成了精密机械、成套设备、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高档家电、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工、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
技术进步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拥有企业“一站二中心”累计达到了65家,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2家、博士后创业中心5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8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4%;“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工业投入2458.5亿元,为“九五”期间的3.5倍,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外资民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到位注册外资112.7亿美元,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55.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9%,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全市累计拥有国家批准境外投资项目115个,其中境外加工贸易项目26个,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3602.2亿元,年均递增42.96%,民营企业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5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9家,其中达到3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集团)分别达1家、11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品牌战略初显成效,拥有“小天鹅”、“红豆”、“阳光”、“双良”、“新世纪”5个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17个,国家免检产品32个,省名牌产品124个,省著名商标167件。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32家,累计募集资金178亿元,企业融资能力增强。
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工业经济发展为全市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仍然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够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不够高,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发展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工业化与城市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工业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环境。一是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和影响的加深,国际环境对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有利。二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国际性中心功能的增强,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无锡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无锡跨入了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相关领域配套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一大批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优势企业,将为工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动力,为工业在国内、省内领先地位的巩固和提升,为工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无锡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一是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工业领域呈现国际化分工和竞争的新格局;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困难,国内先进城市发挥各自优势、竞相发展,对无锡工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压力;三是我市土地、能源等资源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资源消耗水平偏高,产业布局分散以及生产型服务业滞后等。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走无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失时机地应对挑战,适应新环境与条件,使全市工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全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到2010年实现“两个确保”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的总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经济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使工业经济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全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作新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又快又好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引领工业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实现工业技术水平的升级。
4.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放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5.坚持政策导向和规划控制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导向和控制,构建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促使全市各地区工业经济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若干行业和地区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全国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巩固和提升无锡工业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打造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
综合实力增强。工业经济保持高水平较快发展,保持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内、省内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预测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35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5万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万元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三个先导产业,培育形成20个优势产业群和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形成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
科技进步加快。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名优品牌产品。201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以上。
集约化水平提高。打造一批发展动力足、市场竞争力强的“工业航母”和“专、精、特”中小企业群体。2010年,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8家,形成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100家。提高工业集约化水平,到2010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投资强度达到250万元/亩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到2010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8%以上。完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136”培养工程。
三、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营造优良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引领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着力调整工业布局,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使无锡工业实现由大变强。
(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和打造“太湖硅谷”、“太湖液晶谷”、“太湖药谷”为重点,实施“5321”产业发展工程,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优势产业比重,促使工业加速向高新技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升级。
1.鼓励发展五大支柱产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及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高档纺织及服装五大产业,增强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电子信息产业。以打造“太湖硅谷”和建设“太湖液晶谷”为重点,构建集芯片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的微电子产业链,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为龙头,建成国际一流、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成国内微电子重要基地;主攻液晶屏和液晶模块,大力发展移动液晶,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产业基地。
(2)新材料产业。以特色冶金、精细化工等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特钢及制品、精细化学品、纳米材料、光通信材料、稀土材料及系列产品、新电子磁性材料等领域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实现产品结构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方向调整,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专业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3)机械装备产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总成(成套)产品为重点,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机光电一体化方向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专业工程公司;培育形成一批高新产品群和著名品牌产品,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
(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汽车制造大型企业的合资合作为重点,加快实施轿车生产规模化、客车生产系列化、专用车生产特色化、关键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四化”战略,巩固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把无锡建设成为江苏汽车工业和全国客车及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基地和配套中心。
(5)高档纺织及服装产业。以高档纺织和品牌服装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档棉纺和精纺呢绒、绿色纺织品、化纤仿真面料、高档色织布和服装等制成品,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把无锡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保持无锡纺织业在国内领先水平,实现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的提升。
2.培育壮大三大先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战略,以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重点,在科技水平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的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促使加速发展成为先导产业。
(1)环保产业。加大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扶持,重点建设宜兴环科新城等环保产业基地;大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和循环型工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鼓励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发展高端产品,促进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2)新能源产业。紧跟国际先进潮流,积极研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光伏(太阳能等)、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3)生物医药产业。以打造“太湖药谷”为重点,加大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中药业、化学制剂业、高端医学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业、现代生物业和医疗器械业等行业,提供产业聚集发展条件,促使生物工程、新特药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将无锡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3.培育形成20个产业集群。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形成产业关联和集聚效应。2010年,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超500亿元、超100亿元三层次的产业集群,促进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链。
(1)集成电路及设计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蠡园经济开发区、锡山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2)液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
(3)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蠡园、锡山、江阴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4)新型家电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东港工业园为重点。
(5)特色冶金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惠山玉祁和钱桥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6)新型包装材料产业集群。以江阴申达工业园、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
(7)新型陶瓷制品产业集群。以宜兴丁蜀工业集中区、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8)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周铁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澄南、月城工业园为重点。
(9)成套设备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滨湖经济开发区,惠山洛社、堰桥工业集中区和江阴经济开发区美加工业园为重点。
(10)精密机械产业集群。以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南长扬名高新技术工业园、锡山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1)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以宜兴官林工业园、高塍工业集中区为重点。
(12)汽车产业集群。以惠山汽车工业园、锡山安镇新世纪工业园、马山科技工业园为重点。
(13)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锡山、惠山、滨湖经济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工业园为重点。
(14)高档棉纺产业集群。以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惠山前洲、宜兴宜城工业园为重点。
(15)精纺呢绒产业集群。以江阴新桥毛纺工业园、无锡纺织出口工业园为重点。
(16)服装产业集群。以锡山东港红豆、江阴新桥毛纺服装工业园为重点。
(17)特色化纤产业集群。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周庄、霞客工业园,锡山安镇工业集中区和宜兴新建工业园为重点。
(18)环保产业群。以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工业园、鹅湖机光电工业园为重点。
(19)新能源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兴诸桥工业园为重点。
(20)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山生命科技园、马山生物工业园为重点。
4.大力培育100个优势企业群及产品群。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培育形成一批支撑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无锡名优产品。
(1)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导和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做精,提高企业组织程度,促使企业由单体生产经营向集团化、专业化、集群化的升级。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等优势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经济技术联系,在研究开发、技术改造、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加强合作,构建生产联合体、科技和营销联盟。2010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集团)达到12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家,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18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集团)35家。
(2)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产品销售名列国内前三名的名优产品为基础,以品牌效应开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形成100个名优产品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无锡品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建立质量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品牌产品,通过自主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和品牌等途径赢得竞争优势。
5.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使制造业在更高起点、更新领域快速发展。
(1)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鼓励和支持资金和技术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产业;促使机械制造业向先进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的提升,促使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整车和关键零部件升级;促使冶金和化工等产业转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和可再生新材料领域升级;促使纺织产业发展成为品质优、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集聚效应显著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紧跟国际产业发展潮流,提供政策支持超前培育,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促使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加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2)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对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现代化城乡建设不相适应的行业实施投资准入地域限制,促使在专业化集中区生产,促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更新改造。加强对高物耗、高能耗、高危险行业的投资控制和运行监管,加强环境保护、质量监督、安全监察等行政执法力度,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压缩过剩生产能力,促使小化工、小冶金、小电镀、小印染、小建材等行业加速淘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
(二)着力调整工业布局
立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功能布局,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投资控制,引导各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实施地区差别化发展战略,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
1.加强工业布局规划和控制。按照全市“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要求,根据各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
(1)无锡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设立企业(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等功能机构,形成与城市化相适应的都市工业。
(2)无锡新区。按照“建设国际制造业高地”的定位,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工业园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大型液晶、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和硬磁盘驱动器、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数码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位。
(3)锡山区。借助紧靠新区和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利用现有机械、纺织、电子工业较好的基础条件,结合市区工业布局调整,以锡山经济开发区和东港及红豆工业园、安镇新世纪工业园等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高特纺织与服装、精密机械与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4)惠山区。借助交通条件优越、连接江阴的区位优势,利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业和物流基础条件,抓住工业北移的机遇,以惠山经济开发区和钱桥、洛社、前洲、玉祁等工业集聚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以特色冶金及制品、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
(5)滨湖区。按照建设无锡新城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定位,以滨湖经济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地,重点发展专用机械设备制造业;在蠡园经济开发区内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的电子信息及软件设计业;在马山地区重点发展循环型、无污染的生物医药等产业。
(6)江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定位,充分利用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锡澄经济走廊等有利条件,抓住江苏沿江开发机遇,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和周庄、华西、新桥、申港、青阳等重点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做大做强新材料、特色冶金、高档纺织、机械制造和新能源、化工产业,加快提升区域合作和经济国际化水平。
(7)宜兴市。按照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定位,充分利用区域面积大、工业发展潜力大的有利条件,以国家环保科技园、新建工业园和市工业集中区为主要集聚地,提升特色产业群的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环保设备、化纤纺织、服装服饰、陶瓷制品、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化肥等八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
2.引导和推进集约化发展。遵循“规划导向、企业为主、政策支持、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工业布局,引导项目集约投入,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提高聚集效应,构建优势产业链,促使工业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1)加快调整工业布局。加强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的力度,推进工业企业“退城(镇)入园”,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龙头项目,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优势企业,使分散在城乡的工业企业向产业关联的工业园区集中,重工业、新材料产业向沿江集中,加工制造业向专业特色园区集中。2010年,市区“三类”重点工业企业完成“退城入园”工作,分阶段启动实施乡镇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工作,引导工业企业在国家、省级开发区和市工业集中区集约发展。
(2)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以省级以上开发区、市级重点开放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结合产业布局规划,建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鼓励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供能、环保、物流及通关等配套设施,形成协作配套、技术创新体系等功能,为产业集群发展和增加比较优势提供条件,促进提升专业化水平。
(3)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实施政策导向,引导和促进产业集中投入、企业集聚发展、生产相互联系。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与主导产业配套的相关产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积极培育产业特色强、配套能力强、集约水平高的开发区、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010年,培育形成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数字家电、汽车关键零部件、高档纺织及服装、新能源等产业链。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
围绕建设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总目标,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内在动力,着力构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全面升级。
1.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和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建设创新载体,培育创新源,构建创新链,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跃升提供支撑。
(1)鼓励建设研究开发机构。鼓励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鼓励各地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区域(行业)研究开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大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无锡建立研发机构。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全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前沿,努力在IC、液晶、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若干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无锡国防科技创新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信息产业园等科技创新载体,着力建设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围绕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目标,巩固提升汽车电喷系统产品、集成电路及ASIC芯片、新型家用电器产品、新材料及制品、先进医疗设备等15个中试基地;新建纳米材料与器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加工装备、生物、绿色燃料等一批中试基地。到2010年,全市形成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中试基地。
2.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走开放式工业技术进步之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鼓励和支持集成创新,着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投入,攻克掌握关键技术,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业技术水平,实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提升。
(1)全力攻克掌握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研发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重大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重大创新成果,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专利发明和自主研发品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争取在100纳米以下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高密度新型封装技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效太阳能电池开发技术,新传感器件及MEMS器件开发设计技术、现代物流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清洁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高效环保动力电池,高性能结构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新一代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生物保鲜技术、合成类和生物类创新药物研制技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2)引导和支持实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和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工艺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产业高新技术化步伐,淘汰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技术落后的产品和装备,推进工业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切实加强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和节能降耗的导向和控制,发展集约型工业。“十一五”期间,工业投入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
(3)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步伐。组织实施信息化示范工程,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再造业务流程、建设营销网络,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变能力;加快行业(区域)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动提供平台。
(4)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府对工业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与财政收入相应增长的工业科技投入机制,提高政府科技经费支出中工业科技支出的比重,重点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给予财政贴息、资助等政策支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进口设备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和地方财政贴息政策支持。
(四)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
坚持节约优先和环保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工业,保障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加强资源利用管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差别化政策,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提高工业用地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布局调整,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强工业园区和分行业工业用地投资强度的导向,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
(2)加强能源节约管理。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提高全民节约用能意识。积极引导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优化企业用能结构。严格实施高耗能企业和项目的准入制度,强制淘汰能耗高、物耗大、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强电力、煤炭、钢铁、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监督管理。
(3)加强用水节约管理。鼓励开发节水技术和产品,推广使用节水工艺和设备,至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率提高5个百分点。
(4)加强原材料节约管理。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广节约材料的工艺技术。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循环型企业和生态园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政策,建设绿色工业。
(1)引导和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产业园区资源利用的中循环。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机制,提高废弃物利用水平。实施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50项重点产品、项目,促进建成10个循环产业链;分类指导和推进建设8家循环型工业园区,30家循环型企业。促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建成8家循环经济工业园。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小循环,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对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产品的环境竞争力。至2010年,全市100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五)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
加快融入世界经济、接轨国际的步伐,增强区域经济互补互动,增加制造业的区域合作,形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的新格局。
(1)高质量引进外资。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抓住国际制造业继续向中国转移的机遇,借助上海的窗口和平台功能,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大力引进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的龙头项目,着力构筑工业外资高地,使无锡成为国际大公司的生产、出口基地,促进由生产基地向区域性研发、采购、营销基地的提升。
(2)高水平扩大出口。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支持和促进机电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引导出口企业调整市场结构,着力巩固美、日、欧市场,大力拓展东欧、中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积极开辟南美、非洲、印度等市场;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营销体系,把加工制造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使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到65%和45%。
(3)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国内市场竞争度强的企业到境外办厂,带动成熟技术、产品和设备的输出;鼓励成熟行业转移型项目投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资源开发型项目投向澳洲和南美等国家,出口带动项目投向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鼓励同行企业相对集中建办境外工业园区,通过在国外建办研发中心、产品分拨中心、国际采购网络,提高企业融入国际的水平。
(六)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利用各地区产业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鼓励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互动发展。
(1)鼓励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按照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特色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和推进各地区经济合作,提升全市的整体优势。鼓励在中心城区建设企业(集团)总部和研究开发、经营销售等功能机构,发挥总部经济的核心带动作用;支持江阴工业发展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巩固全国百强县前列地位;支持宜兴工业实现质和量的并举发展,巩固提升在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地位;加强推进锡山、惠山、滨湖、新区和崇安、南长、北塘等地区工业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提升全市工业综合实力。
(2)鼓励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着力为各类要素无障碍流通提供服务,通过产业链共延、资本共融、品牌共创、研发体系共享和开发区共建,积极参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与上海经济接轨,实现优势互补、区域互动,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积极借助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功能以及进出口通关功能,大力发展出口产品,扩大海外用,增加对外贸易,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以全省实施沿江开发为契机,参与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加强与苏北等地区的区域合作,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纺织、化工等行业,通过企业搬迁或组建跨地区集团、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向苏北等资源原产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有序转移,实现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七)着力增强经济活力动力
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行业中介组织,激发增强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1)建设民营工业最佳成长区。以创新制度,营造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增添活力动力。鼓励本地和吸引外地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鼓励民间资本向高新技术、向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工业领域投资;鼓励掌握知识、技术、专利的科技人员,与风险投资基金、各类社会资本结合,形成生产要素的融合机制,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使无锡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
(2)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探索新型经济组织新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建立产权合理流动机制,推动产业资本向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集中,增强产业资本的投资效益;鼓励企业资本经营,积极为企业上市提供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构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引导企业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和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和增强活动动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3)大力培养企业人才队伍。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组织实施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136”培育工程,锻炼和造就100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和造就300名企业中高层后备人才;培育和造就600名职业经理人才,培养一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队伍。组织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培养一大批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实施企业“三百工程”,建立和完善无锡市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强企业、百佳企业表彰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优秀科技人员、优秀员工表彰奖励制度,激励和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培育市场化运作、行为规范、符合WTO规则的行业协会,切实加强引导和规范,促进形成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等功能,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鼓励发展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的中介组织,形成种类齐全、独立公正、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四、经济调节和实施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规划的调控指导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供制度保障。
(一)切实增强经济调节功能
转变政府职能,使各级政府工业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强化法制环境和政策导向,优化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
(1)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健全市场生产经营、安全运行的监管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产业预警体系建设,根据国家经济政策要求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引导和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结构。积极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市场变化提供产业保护和反倾销等方面提供服务,提高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
(2)着力加强导向和调控。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建立导向指标体系,开展各地和行业发展评价活动,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及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工业布局规划、结构调整规划和《无锡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无锡工业用地指南》、《无锡工业能效指南》等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法规及规范的导向和控制,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依法经营的水平。
(3)提供要素供给协调服务。建立工业生产要素变动信息观察制度,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变化信息;搭建银企互动平台,构建“政企银”互动对接机制,为企业生产流动资金、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提供协调服务;建立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协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运输条件,构建并完善引导和服务工业发展的行政服务体系。
(4)建立完善先进制造业引导资金。通过政府在地方财政预算中设立专户、安排资金,引导和支持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布局调整,开展大型企业集团、名牌产品、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培育工作,实施市级以上重大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贴息或资助、银行资金协调等政策支持,对优秀成果、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
(二)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工业“十一五”规划,是全市工业领域经济活动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制定各项政策、安排计划的指南,必须创新实施机制。
(1)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明确各项任务实施主体,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督办制度,对规划期内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检查。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适时调整修订规划内容,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构建分类实施机制。本规划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本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推进技术进步和区域协调发展等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本规划确定的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3)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按照着眼未来、实事求是和民主公开的原则,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征求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对重点专项规划的目标实现程度、任务完成情况、政策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无锡市人民政府
第三篇: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0年发展规划
xxx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发 展 规 划
(2018年--2028年)
一、前言
2018年,xxx省对水泥行业的发展规划调整,对全省的水泥行业都产生重大的影响。2018年到2028年,是xxx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做强做优水泥产业,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能否实现跨入国内同行业前三强目标的关键时期。因此,非常有必要制订公司2018年--2028年发展规划,科学、全面地指导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规划制订的背景
(一)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xxx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x省xxx,距市区8公里,毗邻47省道和金千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的前身xxx 年3月1日正式动工,预计 全国性制造中心。这些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是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看,据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水泥大会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水泥总生产能力已有7亿多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占27%。联合国2010年发表的《世界经济评论》一文预测,在未来10年中,我国GDP若保持6%-7%的增长速度,水泥工业增长速度必须保持3%的增长速度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上述预测,到2028年,我国水泥消费量将达到8亿多吨,比2010年增加1亿多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新增的市场空间将全部由新型干法水泥去补充。而且随着淘汰机立窑及其它落后工艺步伐的加快,新型干法水泥市场的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从国内市场分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从我省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兴旺,为全省水泥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空间。据统计2012年省水泥产量为5793万吨,比2010年增长18%,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700万吨,占12%。据对市场分析和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省水泥需求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十五”后三年按平均递增10%的保守测算,“十五”末水泥需求量将达到7700万吨。今后几年,我省还要实施杭州湾大桥、长三角交通圈建设及多层次推进城市化建设,都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可以预见,今后持续数年的时段内,我省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从xxx水泥工业结构现状分析,水泥行业已被列为xxx重点扶持培育的行业。2012年水泥产量700多万吨,占全省的12%,生产能力达到845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455万吨,机立窑水泥400万吨。
根据最近制订的xxx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制造业基地规划纲要,今后几年将再建设若干条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将全部淘汰机立窑生产能力。到2028年,水泥总量控制在1300万吨左右。随着xxx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浙能大电厂建设,投资环境也更趋于完善,更为新型干法水泥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2、发展的优势
在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xxx公司的发展,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优势:
(1)市场优势明显。xxx公司产品主要销售区在省的温州、台州、丽水、杭州及金华等地区,这些地区区域经济优势十分明显,经济发展速度快,工业增加值高于国家平均水平9%以上,基础设施投资大,有投资105亿元的宁波-乍浦跨海大桥,福州-温州、温州-宁波铁路的建设等,这些地区水泥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2)要素供给充裕。省的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浙北的长兴、浙中的建德、浙西的常山等地,且基本沿铁路浙赣线分布。xxx公司距以上地区距离近,在矿石的供给和运输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加上浙能兰溪电厂的建设,可为企业提供更为充裕的电力和原材料资源。
(3)机制灵活、管理严格。xxx公司是民营股份制企业,较其它国有控股企业有明显的机制优势,产权明晰,制度完善,机制灵活,管理严格,驾驭市场能力强,运行效率高、成本低,劳动生产率比国内同行业相当规模的企业要高1倍以上。目前,xxx公司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是全国水泥行业中较低的。且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时机把握较好,11个月,而(6)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自1994年xxx公司(原 达12亿元,资金主要靠自身积累、股东的股本金投入和银行贷款三条途径来解决。目前,公司的自身积累已全部投入到项目中,再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资金紧缺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4)水泥行业布局不尽合理。从xxx情况看,存在着行业布局不合理问题。17家水泥企业有15家集中在灵洞境内,密度较大,公路运力明显不足,交通堵塞时有发生;市场雷同、竞争激烈;环保问题也比较突出;当地的矿石供给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都不能满足公司生产所需。加上近期电力供给问题非常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xxx公司的发展。
(三)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水泥行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和省“十五”后三年水泥行业发展规划,今后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是:
1、大型新型干法窑将取代其他窑型。大型新型干法窑因为具有熟料质量好、综合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泥生产工艺,将替代机立窑、湿法窑、余热发电窑、中空窑、预热器窑等所有窑型;
2、集团化运作将替代单个企业。集团化运作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今后单个企业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设备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随着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成熟,5000t/d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设备越大,能耗越低,成本越低;
4、水泥生产基地将向矿石集中分布的地区转移。在矿石资源丰
富的地区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在离市场较近的地区建设大型水泥粉磨站,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市场供应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5、中、高端市场销售量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随着产业政策的导向,各类重要建设工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大中型水坝、高速公路等都必须使用新型干法水泥,而且中、高端市场的赢利能力大大高于低端市场。
三、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根据对经济形势、水泥行业的发展及企业特点的认真分析,xxx公司2018年-2028年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导,大力发展5000t/d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立足、面向全国,实现跨地域扩张;合理布局,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28年,企业跻身于国内同行业前3强,并逐步向世界水泥十强迈进。
(二)发展目标
业前十强。充分利用缙云县靠近台州、温州等地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设施、丰富的混合材优势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投资政策更加优惠的优势,利用建德的熟料,投资约1.2亿元,在缙云县加快建设年产200万吨的粉磨站,项目力争在2004年6月建成投产。同时,在其他具有区域优势、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再建设3-5个粉磨站,总投资约5亿元。利用资本市场跨区域发展水泥产业。2004-2005年在本省或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在有矿山而又靠近市场、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通过新建或收购、兼并等途径,再形成新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加快集团化步伐,提高集约化程度,不断壮大企业,并力争上市。
公司要充分利用内外部的优势,抓住机遇,居安思危,加快技术改造,以每年不少于建设1条5000t/d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速度,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2、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掌握水泥前沿技术。科技是 好的企业形象。由于当前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差异越来越小,用户购买行为已不仅仅限于最初的产品质量,而是取决于企业和产品的综合印象。因此,导入CI战略,对提升xxx的品牌至关重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这也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手段。目前,xxx公司已在电视、报纸、杂志及大型路牌上投入巨资进行宣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同时完善企业网站,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企业。四是积极争创名牌,提高企业的无形资产。要积极争创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
5、整合有效资源,组建xxx控股集团。针对xxx公司目前所属各企业松散经营未形成合力的现状,将利用公司所属各企业优势,组建xxx控股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有效资源,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并做到六个统一:一是统一使用xxx品牌;二是统一产品销售,各企业的产品销售由集团公司负责,统一营销策略,统一销售价格。三是统一采购,集团成立后,利用采购量较大的优势,对原材料及各种生产所需材料实施集中招标采购,增加采购的透明度,降低生产成本。四是统一宣传,根据CI战略的要求,在对外宣传报道上,统一宣传内容,统一规范用语,以树立统一的xxx形象;五是统一资金使用,通盘统筹资金,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六是统一人才使用,实现人才在集团企业间的流动。
6.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是继续进行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不断用新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工艺配方,确保技术领先;三是不断进行组织创新,使公司内部组织“扁平化”,提高运作效率;四
是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不断增加42.5MPa水泥的比例,并开发42.5MPa以上的高标号水泥和特种水泥。
7、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一是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积极引进人才,为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从机立窑生产线上抽调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吃苦耐劳、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到回转窑生产线;从大、中专学校中,挑选素质好的应届毕业生,为企业的长期快速发展,准备充足的人才后备力量。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新型干法回转窑由于技术先进、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对员工素质要求也相应较高。xxx公司主要采取以下途径对员工进行培训:把技术人员送到科研院所进行培训,把生产岗位人员送到全国水泥行业管理水平较好的水泥企业培训;请专家学者到厂进行培训;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强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根据职工的岗位性质、工作需求、工作能力,设计完善的员工个人薪酬体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对简单的一般体力劳动如装车、搬运等岗位实行按件计酬,增强员工的劳动自觉性;对技术人员及一般管理人员,实行与公司的经济效益挂钩的方式,提高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并运用股权激励机制,以激发其才华施展,工作能动性的发挥。四是建立有竞争的用人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能上能下,员工实施末位淘汰制,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有利于职工工作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五是大力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高中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津贴制度,提高对人才的重视。补充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等企业福利保障制度,要留得住人留得住人才。
8、进一步增强融资能力。筹集资金,增强融资能力是xxx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xxx公司将从以下途径筹集资金:一是银行贷款。继续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密切与各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把负债率严格控制在55%以下,减轻银行的风险,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心,获得银行的更大支持,促使企业良性发展; 二是股本金投入的多元化。既要争取现有股东对今后项目的资金投入,又要以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美誉度来不断赢取新股东,筹集更多的资金;三是强化企业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效益。今后企业利润、折旧等各项提留,都作为企业再生产的投入;四是力争股票上市,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筹措企业发展资金,加快企业发展。
9、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xxx公司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环保管理工作,近几年来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环保治理,确保了粉尘、废气、废水等排放均大大低于国家相应的标准。对粉煤灰等废材料的利用率达31%,达到国家关于《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有关规定》的三废利用率在30%以上的要求,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享受国家关于综合利用企业可返还增值税和所得税的政策。今后,还要利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粉煤灰等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废水等的排放,既保护环境,又降低生产成本。针对用电紧张将持续3-5年的局面,充分利用废气资源和低热值的煤矸石,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计划在近年内建设一座带锅炉的资源综合利用电站。目前该方案已上报省经贸委审批。注重厂区的环境建设,种植树木、新建绿地,把企业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工厂。
10、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xxx公司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企
业文化建设:一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xxx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集中概括为“敬业奉献、追求卓越”,将贯穿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二是企业的制度文化。xxx公司在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等制度的建设中,力求反映xxx公司的特色,显现xxx公司制度文化的个性,体现出xxx公司的企业文化。三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活动等企业行为中,要动态体现出xxx公司特有的、富有个性的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折射出xxx公司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四是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xxx公司在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中,都要体现出xxx公司的企业文化。宏扬xxx精神,在xxx公司“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文化中,建起xxx公司的文化大厦,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塑造职工健康的精神风貌,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OO三年十月
第四篇: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规划纲要》决定十年教育改革方向
据悉,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将是继去年1月后,《规划纲要》的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将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并决定到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
此次征求意见稿文本共22章、70条。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教育部提出,要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 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并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
专家解读纲要亮点
叶之红,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王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
王晋堂,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 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 1.高考篇
部分科目一年不止考一次
《规划纲要》对人们最关注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并且力度很大。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多元录取机制”是改革的重点。虽然这些目标不能一步达成,但它们的提出已经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对于纲要中提出的“一年多次考试”,专家们认为,条件最成熟、最可能率先实施的是英语科目。“可能会像现在考托福和雅思 一样,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生参加招生时可以使用最好的成绩。”
上大学可能有五个途径
早在《规划纲要》调研期间,专家们就提出要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分类考试。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高考之外,像一流的大学可以增加联考,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有特殊政策,对高职院校可以逐步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地方放开,实行免高考的“登记入学”。《规划纲要》列出了五种上大学的方式:高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高校自主确定录取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专家们认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实际目的是落实高考招生自主权,为学生多次选择,学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提供条件。2.高校篇
大学校长将摘“官帽子”
高校的行政化管理,近几年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高校发展、制约文化生产力的因素之一。就逐步取消高校校长的行政化级别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进一步介绍,在这次《规划纲要》中,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表示,这是中国高教界渴望已久的政策,希望可以吹响中国改革号角,使高校重新回到尊重学术自由的轨道上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就是按照教学规律办学,引导学校依法办学。
就好比当年的农村改革将务农自主权还给农民,高校获得自主权必将释放出巨大活力,培养出一代代创新人才。3.上学难篇
给民办教育“名分”
《规划纲要》中明确“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 的各类歧视政策”,“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并且对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对
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等。
破解城乡“入园难”
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4.上好学篇
下猛药让“择校”变成历史
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教育资源不均衡。
《规划纲要》针对这一痼疾下了几剂猛药。首先是实施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第二是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将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发挥导向作用;第三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第四是保证适龄儿童进入公办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工资改革推动教师流动
对于教育均衡,全国各地都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教师流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在《规划纲要》里就特别提到了,“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这些规定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出招数促进优质生源流动
在提出教师、校长区域内“交流”的同时,《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均衡优质生源。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剂真正的“猛药”。
优质生源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间的差距。一所学校,好教师再多,如果没有优质生源,也不一定能取得高升学率。这次《规划纲要》提出把高中的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去,将会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会“一抓就灵”。5.减负篇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给学生发展空间
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中国教育学会 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 表示: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考试着重考察能力,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各级政府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克服“应试教育”
征求意见稿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第五篇: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
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共分十个部分,分别为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指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相关链接:特别策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要点
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 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
5.制造业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8.人口与健康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6)城市信息平台
10.公共安全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11.国防
重大专项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
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
3.新材料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
6.海洋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科学前沿问题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
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解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01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选择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并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20个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此项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各专题研究组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2日,光明日报科技周刊推出特刊,介绍部分专题研究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抢占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访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战略高技术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未来我们着力发展战略高技术,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战略高技术国际发展呈什么特点?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记者:高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夺取未来15年高技术的制高点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路甬祥:情况和你说的一样,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战略高技术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战略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四大战略挑战。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战略高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最后,发展战略高技术也将极大地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整体进步。
记者:既然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明确的发展思路并预期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路甬祥:我们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两个加强”。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和布局。
不同的战略高技术、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体制和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形成国家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具备以自主技术为主导解决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综合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信息、生物、关键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进入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先进国家行列;在航天、核、激光、微纳米及战略能源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实现新军事变革、保证国家安全提供技术基础,形成新的产业生长点。
记者:看来,我们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目标都很明确,那么,发展战略高技术确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路甬祥:我国战略高技术的选择原则是: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家安全,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对相关产业与技术跨越具有带动作用,可能引发技术或产业的变革,以及在重要国际技术前沿进行探索与创新。依据上述原则,确立了战略高技术重点领域,从众多高技术领域与方向中凝练出重大专项。
记者:从目前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路甬祥: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宏观管理与决策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片面追求科技资源的自我循环和单位局部利益,削弱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投融资体制与高技术产业化需求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尚未充分释放就业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合作动力不足。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路甬祥: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建立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动态监测与预见体系;加强战略高技术研发基地与平台建设;启动“兴业计划”,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投资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引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建立经济、科技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
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国家标准的制订、推广与国际化;注重文化和体制创新;积极展开自主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起点和效率;完善科技企业创新孵化体系,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增长极;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潜力,关注并积极应对高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访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组组长孙枢
记者:请先介绍一下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
孙枢: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近年来国内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一些方面和一些设备的集成及其外延使用“科技条件平台”概念强调其共用性。
记者:如何评价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现状?
孙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研究实验与观测支撑能力得到增强,但仪器设备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综合型研究基地缺乏;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集不全面、主权保护不力、评价不足、保存设施落后、共享服务差;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始起步,科技信息资源存量有所增长,但信息资源仍明显不足,共享水平低;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工作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探索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整体技术水平滞后,重要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共享环境建设近年来开始得到重视,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记者:战略研究组提出了怎样的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和目标?
孙枢:未来,我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制度先行、强化管理”原则,采取“优化整体布局、实施共享战略、调整投入策略”三大战略措施,实现如下目标:
到2010年,我国应初步建成与科技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共享机制和相应服务系统基本形成,培养和造就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到2020年,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条件和优质服务,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产业技术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记者: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
孙枢:为实现预期目标,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修改、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理顺渠道,实行预研究、建设、运行的全周期预算;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强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总体协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进共享;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我国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学仪器研发。
“定量”描绘城镇化前景
——访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叶如棠
记者: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专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未来18年以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趋势作出了定量预测,这可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数据。
叶如棠:是这样的。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考虑到今后城镇化速度适度加快的趋势,专题组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较为妥当。据此预测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城镇总人口8.28亿。以此推算,我国城镇总人口从2002年至2020年将增加3.26亿人(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约0.37亿人在内),折合年均增加城镇人口约1811万人,其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专题组认为年增1个百分点的方案比较合适。
记者:有专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自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带来的就业问题。本专题对此有什么分析?
叶如棠:今后18年城镇总人口将增长3.26亿,农村向城镇移民3亿人左右,年均转移约1660万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工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出和流动。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据农业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8亿人,富余劳动力1.5亿人。在18年内,还将产生新的富余劳动力。总的趋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在增长;跨省流动就业的比例也在提高。预计在2020年前,农村人口继续往城镇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二,城镇的接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就业岗位的提供。当前城镇的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到2020年前,年均安排新增人口1811万人所需的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包括新型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组长方新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未来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方新: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是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是要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使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记者: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方新: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根本。重点任务是:第一,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抓高层次人才培养。例如,对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鼓励自由探索;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结合重大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立足实践培养;对于科技管理人才关键是要使其职业化;而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科技企业家是在市场拼搏中脱颖而出的,政府要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抓关键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第三,抓政策导向调整,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人才培养要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人才引进要从补助性政策向建设性政策转变;人才成长要从选拔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人才评价要向个性化评价和社会化评价机制转变;分配政策从总量控制向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创新价值方向转变。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访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组组长贾康
记者: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如果想从科技创新边缘国家转变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大国,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样的科技投入体系?
贾康:我国科技投入的宏观架构是,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该体系中,应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当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
在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中,需要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第三部门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政府在纯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方式为主担当投入主体;在准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税式支出、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投入并做政策引导;在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资金,主要职责是维护完善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并施以合理政策引导。对企业、商业性金融、非营利机构的投入潜力,应积极鼓励,引致为现实投入,并形成多方面合力。
记者:在这个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与基本思路是什么?
贾康:在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科研和公益科技为主的投入问题;第二,解决为赶超战略所需的重点倾斜投入特别是战略性重点和大项目支持问题,并以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预算制度作为其保证。
记者:为扮演好这个角色,政府科技投入管理需要创新的重要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贾康:这些重要事项包涵的内容很丰富,具体有:深化经费投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提高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发展完善监督体系与问责制度;强化投入成果的资源共享;调整科技预算科目,完善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改进政府科技投入统计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选择程序;加强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积极发展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型”向“政府引导投入为主型”转变。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访区域科技发展研究组组长孙海鹰
记者:今后区域发展的趋势怎样?
孙海鹰:我国未来15-20年,区域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的主要支撑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从今后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全国有望形成几条联结东中西的经济协作带,这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第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将逐步形成。第三,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第四,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问你们提出的“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四大战略”的涵义是什么?
孙海鹰:实施加强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战略:建立产业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中
心、平台和网络,进而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实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辐射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构架的“点、线、面”结合的科技网络体系,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集群创新战略: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促小康战略:立足中西部和农村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实际需求,从科技布局上加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创新能力,发挥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记者: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
孙海鹰: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推进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访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组组长罗玉中
记者:在推进我国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应明确的任务之中,您提出的“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什么涵义?罗玉中: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指为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政策法律环境,我们应建立经常化、专门化的制度监测、评估、清理机制。当前,为排除科技发展的制度障碍,应对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科技政策法律文件逐一加以审查、甄别和归类,使之成为内容和谐统一、符合当前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
记者:您提出应为我国科技领域确立基本法律的设想,能就此作些介绍吗?
罗玉中: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建议由全国人大通过并且更名为《科学技术基本法》,使之确立为科技领域的基本法律,从而以此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善完备的科技法律体系。在立法内容上,修订的要点包括:一是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科技发展战略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二是及时地将成熟的科技政策上升为法律;三是为科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四是增强法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诉性,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及制裁措施。其中,需要重点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体制和管理机制、可考核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农村科技进步机制、国家科技计划制度等。
记者:加强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建设,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罗玉中: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五项举措:第一是建立国家权威性的科技决策机制;第二是加强科技计划运行的政策法律机制;第三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制定的能力建设;第四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的实施力度;第五是加强兼具科技、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国家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基地。
营造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
——访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组组长王渝生
记者:你们提出的未来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王渝生:未来创新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更新观念,倡导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打造团队,引领创新。”未来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以人为本,公平普惠;转变机制,多元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记者:未来的15年,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渝生:创新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扭转“速胜论”的价值取向,凝聚文化特色,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从而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过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协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开放流动的工作平台,完善科研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立创新机构的组织规范和文化风格。
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科普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对现有场馆积极进行以强化科普教育功能为主的改造,建设国家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力度,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推进科技教育改革,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延长受正规教育年限,夯实国民科学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