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情况汇报1
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情况汇报
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1年10月1日
一、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基本情况
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是根据市、区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在整合划入原区中小企业局、区经贸局、区乡企局、区招商局的工作职责以及区发改局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后,于2010年12月正式成立。现有编制30名(行政编制26名,事业编制4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党委书记1名,纪委书记1名,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运行股、节能与循环经济股、政策法规股、工业技术与信息股、投资规划股“一办五股”。另外,按照“三定规定”,继续保留节能监察办公室(科级单位)、工业新技术开发中心。
二、凉州区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省委“工业强省”和市委“工业强市”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力抓基础、上项目,抓园区、建平台,抓信息、促招商,抓服务、增效益,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区有各类工业企业175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9户,从业人员达8.5万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7.7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96倍、3.13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07%,比“十五”
末提高了6.77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5%、23.97%,工业经济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工业上交税金达到2.36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3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88倍。全区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产业、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为主体的酿造酒业、玉米淀粉、面粉加工、畜产品加工、调味品加工、绿色蔬菜储运加工、造纸及印刷包装、医药化工、建材加工、太阳能利用、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培育了皇台、荣华、莫高三家上市公司,甘肃荣华、甘肃威龙、甘肃达利、武威天祥、红太阳面业、新野麦芽、武酒酒业等49户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以及18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38个绿色认证产品,并有11户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2户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户企业通过食品安全认证。建成了武威、黄羊两个省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了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正在筹备建设武威生化工业园区、甘肃威龙葡萄酒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
三、2011年前七个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凉州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国家、省、市重大政策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强市”、“工业强区”战略和区委“1126”发展思路,以产业培育和结构优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为突破口,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和管 2
理,培育壮大食品工业、新能源工业、装备制造工业、生化医药工业等四大重点产业,拉长延伸玉米淀粉、酒类酿造、马铃薯加工、光伏发电、风电设备等十大产业链条,培强育精达利公司、威龙公司、天祥公司、荣华公司、红太阳面业等骨干龙头企业,全力推进“工业强区”步伐,促进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同步提高,为 “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
奋斗目标是:至年底,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55.6亿元,增长25.5%;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8.6亿元,增长26.4%;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保持在135%以上。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我们狠抓要素协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全力确保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超前谋划工作,切实落实工业强区各项目标任务。筹备召开了全区工业强区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工业发展的七大板块,提出了工业经济“力争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的意见》、《凉州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评优奖励办法(试行)》、《凉州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凉州区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办法(试行)》等四个政策性文件,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分解细化了“工业强区”目标任务,与各园区签订了落实工业强市目标的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
二是强化要素协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指导服务力度,努力为企业在融资担保、项目推介、产品运输、劳动力保障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定期组织 3
人员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进行专项督察,及时发现影响经济运行的问题和矛盾,并全力协调解决,确保了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先后组织举办了“迎新春银企联谊会”、“农发行银企洽谈会”等活动,努力为银企合作架设桥梁,有效缓解企业贷款困难矛盾。切实解决企业劳动用工问题,协调各工业园区主动出击,千方百计为企业招工出主意想办法,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通过强化工作措施,前八个月,全区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截止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88亿元,同比增长3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5%以上,产销率达98.23%;全部工业上缴税金达2.005亿元,同比增长4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51.8%,工业对财政的贡献达到31.64%。
三是加强项目储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政策机遇,紧紧围绕凉州区重点产业,加大了项目储备推介力度,从农业及农业产业化、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及生物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领域共筛选储备项目312个,编制了《重点推介项目册》,面向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进行了推介,为争取项目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积极协调,加强服务,努力做好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组织园区及企业上报工业方面各类争取资金项目62项,项目总投资139.8亿元,拟争取扶持资金8.7亿元,80%已上报省工信委备案。其中:组织上报节能及循环经济项目22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16 4
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项目6项,重点项目前期经费项目1项,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7项,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团队专项、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银政投融资贷款、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等其他类项目10项。
四是加强项目服务,切实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对2011年全区重点项目继续实行了区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对确定的60个重点项目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和工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区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园区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调研,先后召开园区专题办公会4场次、调研会6次,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督查力度,区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的通知》,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工信、发改、招商等相关部门参与,先后在6月、9月对全区48个续建项目、54个新建项目和20多个签约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梳理出存在的问题80多条,对有关的园区和项目单位进行了反馈,提出了整改要求和解决办法,有力的推动了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为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8月底,全区开工建设各类工业项目109项,总投资194.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65项,续建项目44项,新开工投资1000——5000万元项目22个,占全年任务的88%,新开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9个,占全年任务的12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同比增长135.1%,占年计划投资47.5亿元的72.1%,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是继续“招大引强”,努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将“招大引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采取上门招商、网上招
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组织招商。年初,组织工业园区在江苏无锡市举行了招商推介会,邀请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200多家企业参加,筛选推介12类100多个项目,签约项目18项,总投资31.1亿元。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在省政府协调下,我区与9家央企签订11个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达310.51亿元。同时,为加快央企项目的落地,区上按照“一个央企项目,一个责任主体,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协调牵头单位”的原则,对项目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跟踪服务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切实加快项目落实进展。加大节会招商力度,积极组织园区及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类节会,以扩大凉州影响,促进合作投资,在今年的兰洽会上共签约项目15项,总投资36亿元。
六是高度重视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提质增效以及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开展,切实以活动促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现场办公会议,解决了园区管辖范围不清、事权不清、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为促进园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先后制定出台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年实施方案》和《关于破解融资难题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搭建平台实施方案》,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止8月底,全区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3项,总投资10.78亿元,完成投资4.86亿元。甘肃武威工业园区: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出水泵房和紫外线消毒池,主处理设施已开始建设,计划10月份完成建设投入运营;经二
路道路建设工程已完成南段非机动车道铺油罩面、延伸段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工程;杂木河东路南段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已完成道路铺油罩面及排水,正在铺设人行道彩砖;天马大道非机动车道建设工程正在进行铺油罩面及桥涵工程。黄羊工业园区:发展路延伸段道路及附属工程、康丰药业、富农种业公司给水工程、黄羊河集团公司二马路绿化工程等已完工;纬七路道路及给排水工程正在进行征地拆迁。金太阳集中区:Ⅰ、Ⅱ区道路和供水工程已完成26km砂石路基铺垫,开挖44km供水管道。新能源园区:中央大道道路工程已完成5km路基工程、部分路缘石设臵,综合管沟及雨水横穿管、燃气管道铺设;经三、四、五路道路工程已完成10.8km路基工程,7.7km绿化带、10.8k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建设;纬三、四、九、十一、十二路道路工程已完成总长9.5km路基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15km管沟开挖、管道安装及回填夯实工程和262座检查井砌筑;通信光缆工程已完成中央大道5.5km、经三路、经四路各1km电信光缆管道铺设;净水厂工程已安装完成200KVA、125KVA变压器各1台,完成1#、2#清水池及配电室、控制室基础砌筑,完成门房及大门、围墙、部分临时设施修筑。
七是强化节能目标管理,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节能管理体系,按照《凉州区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精神,区政府与39个乡镇(指挥部)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区工信局与重点用能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节能执法监察,先后2次对18户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督促进行 7
整改提高。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按照国家产业结构指导目录,依法对我区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关闭了万年工贸公司、兴旺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两户炼钢企业。同时,3、4月份通过市区联合执法,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业进行了关闭取缔,共关闭小企业12户。加强宣传动员,按照“节能低碳新生活,公共机构做表率”宣传周主题,于6月11日--17日在全区倡导开展了“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制作发放精美宣传图片600余份,号召各单位悬挂宣传横幅3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使节能降耗更加深入人心。狠抓节能减排项目申报工作,根据省市工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企业上报循环经济、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项目,共上报节能及循环经济项目22项,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为企业节能技改提供了资金保障。通过狠抓节能基础工作,全社会节能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前八个月,全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2.41%。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生产实现预期目标压力较大。今年,由于国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标准由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我区规模以上企业个数由2010年的111户减少到49户,而任务数没有调减,使得我区实现预期目标压力较大。前八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完成年初责任目标的40.9%,欠产达 12.52亿元。
2、土地征用拆迁难度增大,部分项目建设延缓。随着土地征用拆迁成本逐年攀升,省上土地报批时间和程序逐步严格,加之工业园区资金短缺无法提前办理土地储备手续,使企
业项目很难达到入园后即可开工建设的要求,致使一些在谈项目无法落户,一些已审批开工项目进度迟缓。
3、企业、在建项目融资仍存在困难。由于通胀压力不断增加,国家信贷政策逐步趋向收缩,受信贷额度限制,贷款审核和发放手续更加严格,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工业企业和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近20亿元,其中流动资金缺口近6亿元。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使部分企业资金周转、材料库存及项目建设进度仍受到较大制约。
4、节能压力逐步增大。虽然近年来我们在节能降耗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完成了市上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但从根本上讲这得益于我区低能耗的产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区综合能耗会进一步增加,而目前我区较低的万元GDP能耗标准,一方面大大限制我区工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节能工作压力,使发展与节能的矛盾更加突出。另外,在市政府节能责任书中要求区级政府将节能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逐年递增,但最近几年这项任务始终没有落实,影响了节能责任书的完成。
5、机关工作力量不足。根据区政府 “三定”规定,核定我局机关编制30名(行政编制26名,事业编制4名)。2008年、2010年按照区委提前退休的有关规定,我局先后有9人退休,目前,实有行政在编人数20人,缺编6名;事业在编3人,缺编1名。按照现有职能职责和内设股室,工作量大,但人员相对较少,急需补充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五、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高效服务为切入点,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增产增效。一是继续加强和深入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预警并快速应对,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做好重点企业的要素保障和生产组织工作,促使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加强对生产形势较好企业的指导服务,发挥企业生产经营优势,扩大生产,提高效益,并适时组织进行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申报工作,为全年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检查督促,会同统计部门督促企业如实上报经济运行报表,努力做到应报尽报、不遗不漏,迎头赶上欠产任务。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着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对今年新增产能重大项目的督促、协调力度,确保2011年工业经济目标的完成。重点协调、推进甘肃威龙酒堡建设、甘肃达利扩建、中节能光伏发电等在建重大项目,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二是有效推进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按工期实施建设,保证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按工期推进、竣工项目按期完成并达产达效,确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装备、能源及新兴产业等项目顺利建设。三是继续抓好项目评估和储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筛选储备好项目、大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增强全区工业发展后劲。
(三)坚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按照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标准,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突出重点产业招商,工业园区招商,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入驻凉州。通过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产业、设备制造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整合招商力量,形成合力,广捕信息,紧紧抓住招商引资有利时机,充分论证,精心准备,扎实推出一批招商项目,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跟踪洽谈,确保签订一个、落地开工一个,努力争取引进一批支撑拉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
(四)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一是认真落实各《工业园区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精神,积极推进园区建设步伐,提高园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完善园区考核激励机制。二是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采取各种方式,拓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应对目前金融环境,加强以园区土地及政府其他资产为质押贷款融资,千方百计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难题。三是依托园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积极与东南沿海企业开展对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园区。四是对园区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引进园区开发经营实体,进行企业化运作,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五)加强银企对接与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加强银企对接联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拓宽企业和项目融资渠道,提
高融资实效。一是充分挖掘国家政策资源,多方出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二是建立政银企经济信息沟通平台,搭建政银企合作桥梁,更加广泛地争取金融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三是积极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参与凉州重点项目建设,缓解重点项目融资压力;四是充分利用省、市、区各级各类融资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担保渠道,促进银企及中介机构互相沟通,发挥各自优势,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加快各类项目建设。
(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对区内年用能量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皇台酒业、城南集中供热公司等16户企业加强监督、检查,准确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综合信息,做好节能指导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对污染减排工作的行政监察,严格控制污染新增量。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和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七)着力抓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设施,科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指导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认真落实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引发安全事故,推动全区工业生产安全持续稳定好转。
第二篇: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202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工信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换道领跑等“十大战略”,以工业项目攻坚年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着力工业项目“四化改造”和科技创新“三大行动”,推进党史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凝心聚力、守正创新,全县工业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新态势。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家,其中,家具*家,食品*家,装备制造*家,建筑材料*家,其他*家。
元至*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居全市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亿元,增长*%;全县工业投资在库企业*家,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
元至*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亿元,增长*%;全县工业投资在库企业*家,预计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
二、突出亮点及成效
(一)“万人助万企”成效显著。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综合协调组全力运转营商环境、融资服务、要素保障、法律事务等*个服务功能组合力解决企业问题,*个专项督导组及时跟进督导,形成了*良性工作运转机制,有序推动活动开展。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个,已解决*个,问题解决率*%,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开展*市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以加快培育科创型小微企业为着力点,围绕家具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三大产业,已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分别为*。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其中*家成功获得2022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分别为*。(三)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其中,培育*;培育*;目前,均已完成初步对接工作。(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按照“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入库”有序接替原则,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2年重点工业项目共*个,2022年概算投资*亿元,截止*月底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完成投资比例为*%。*等*个续建项目全部开工,*等*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个项目试生产。(五)“四化改造”项目稳步实施。
2022年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截止*月底已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完成投资比例为*%,所有项目均开工建设。其中新纺科技年产*吨纤维素纱生产项目、鑫富源年产*万件家具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改造项目、一品龙腾年产*万件(套)家具扩建项目等*个项目进展较快,已试生产。(六)*G基站及数字应用初显成效。
今年计划建成*G基点*个,截至*月底已完成*G基点建设*个,完成投资*万元。本月底前再完成*个基站的核心传输、汇聚设备、以及*G主设备BBU、动力配套设备设施和机房安装调试。积极推动我县家居、食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深入探索基于*G技术应用的“两化融合”,指导全友家私智能化家具改造项目建设。培育裕阳新材料、全友家私等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家;建成中原锐实达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个,目前已完成工业*APP+固控系统集成装置的数据采集工作。(七)行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第一线,积极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活动。疫情期间,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微信、电话咨询、网络等服务平台,为百姓解答技术难题*个,及提供技术信息*条。二是组织线上收听收看专家讲座,积极配合省市科技部门开展“抗疫情、夺丰收”*省科技特派员线上科技应急服务,组织县城域内有需求的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人员收听收看省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公益直播培训,同时,积极动员全县各级科技特派员指导夏收夏种、秋播等科技服务工作。三、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龙头型、科技型的项目少。
缺少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支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中,附加值较低的家居企业占比较高。中汇钢构、宏康钢构等附加值稍高装备制造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产值增幅放缓。因缺乏与主导产业配套的深度研发项目,导致科技型企业数量少,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低。(二)产品品牌不响且附加值不高。
食品和家具产业缺少具有国际和全国竞争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品牌效应大都局限于区域内,在全国叫得上的品牌比较少见;同时,产业层次低,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食品多以粮食加工、食用菌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低。(三)工业项目入库潜力不足。
2022年*个省市重点项目其中*个为租赁厂房项目,入库难;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个,其中*个没有开工、*个停止建设、*个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有效的入库投资,影响了我县工业入库投资总量及占比指标。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加强项目调度,分类施策,促进项目全面建设。对大航机械、湖州产业园、诺春格家具等进展缓慢的项目,要梳理问题,建立台账,进行周调度,促使其加快建设进度;对伯特利伟业办公家具、东瓯家具、盛源生物等未开工项目,抓紧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尽快开工。对于新签约的*等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尽快落地开工,形成有效投资,替代重点项目库中的*等问题项目,同时压实项目建设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三)持续抓好“四化改造”项目。
支持企业开展工业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持续提升企业装备和工艺水平,推进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2022年,共谋划“四化改造”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亿元;绿色化改造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亿元;智能化改造项目*个,计划投资*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产值*亿元。(四)加强创新企业及平台培育工作。
围绕“一区两园”建设,以全市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为契机,全力服务好家居、食用菌、甘薯三大创新研究平台,培育新纺科技、金天丽科技教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家,培育*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培育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市级重点实验室*家,指导*等*家企业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评价,为助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智聚能。谋划*县科创产业园建设工作,包括中试基地工程实验室、产学研合作中心、生物经济研究院、技术交易中心等十四大功能模块。创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县集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孵化与创新思维普及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县创新创业新高地。(五)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加强与省第九工作组和市第二工作组的联系和对接,时刻紧盯省市工作动向,结合我县实际,找准与我县助企工作的结合点、发力点,将省市精神落实落细落具体,切实增强我县“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断点、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畅通助企干部微信群、“*政企通”平台、“政企交流面对面”、直达邮箱等问题反映渠道,发挥县综合协调组统筹推进、四个服务功能组问题分类化解、四个督导组及时跟进的*合力作用,及时化解企业困难和问题。坚持“点办理、批处理”,实现企业诉求线上闭环办理,线下多渠道解决,切实做到有诉即办、有诉必办。进一步摸清企业在落实惠企政策、实施项目攻坚、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创新等方面的问题、难题,完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分批分类转办四个服务功能组,做到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县工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锚定“两个确保”目标,聚焦“一区两园”建设,协同推进创新型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和“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优化“万人助万企”精准服务,守正创新、勇毅担当,为实现“一个融合、四个强县、四个*”贡献工信力量。
第三篇: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范文模版]
2020 年市经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经济和信息化局部分)
企业技术中心项目拟支持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2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3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6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7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9 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10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12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13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14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15 广东尚高科技有限公司 16 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17 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18 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业有限公司 19 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 20 广东伟业铝厂集团有限公司 21 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22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3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25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26 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 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28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29 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30 广东求精电气有限公司
第四篇: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推荐清洁生产审核起专家和申报
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的通知
各县区工业商贸局(工业经济局):
按照省工信厅要求,我局现面向全市聘请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及申报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和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面向
全市,由县区工贸局组织推荐和申报,市工信局初审后报省工信厅。
二、省工信厅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专家将成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录入专家库,按月发放薪酬;
三、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由省工信厅会同省环保厅
备案后在媒体上予以公告,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四、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推荐依据省工信厅《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进行按照文件中征聘条件推荐,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按照《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组织申报。
五、请各县区域业商贸(工业以济局)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对上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推荐的专家和服务机构质量,务于2011年4月25日前将
申报材料一式四份报送至市工信局运行办。
附件:
1、《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的通知》
2、《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申请注意事项》
联系人:杨雪梅师磊
电话:
0912——3890535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附件—
关于征聘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杨凌示范区经贸局,各行业协会及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有关专家的技术、决策咨询与服务作用,进一步促进无省清洁生产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推进陕西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意见》精神,现拟构建“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
“专家库”拟采用单位推荐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选取。请各设区市、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认真做好清洁生产专家的推荐工作。现就征集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冶金、石化、建材、电子、机械、纺织、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及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包括离退休人员)。
二、入选条件
(一)熟悉相关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
(二)熟悉国家清洁生产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清洁生产工作内容以及程序;
(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行业专家应在本专业或本行业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历,熟悉本行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并能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先进性、准确、规范、公正地进行评价和提出评估意见。
(五)清洁生产专家应具有两年以上清洁生产经历,需经国家或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已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能独立担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工作。
(六)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原则、作风正派;
(七)身体健康,能够坚持现场工作;
(八)没有违纪违法等不良纪录;
三、入选“专家库”的专家的职责
(一)接受工信厅委托,为工为业清洁生产规划、法规、政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指南等的推行提供咨询服务;
(二)接受工信厅的委托,对工业清洁生产相关项目进行评审;
(三)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
(四)参与其它与工业清洁生产有关的工作。
四、申报方式
采取单位推荐或本人申请和方式征集专家库入选,其中
离退休人员填表后需到单位加盖公章。各单位及个人请于2011年4月31日前,将时刻表一式3份报送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时刻表格可登陆/下载)
附件:陕西省工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成员资格申请表 联系人:鲁玉奇
联系电话及传真:
029-87290132二O一一年三月九日
第五篇: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2013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打造工业**”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线,以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质的提升为目的,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主题,加强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认真搞好煤电运及重要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确保全年发展目标完成。
一、主要工作目标
根据我县“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现状,预计2013我县工业商贸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预计增长率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率15%。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率15%,力争20%。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预计增长率15%。
―――进出口额**万美元,增长15%。
―――利用外资**万美元,增长15%。
二、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化。要按照“县域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财税收入的增长点、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县域经济的支撑点。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要全面平整已征用土地,配套完善供电供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加快港口、码头、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工业园区和思乐堂工业园区要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业园区要加快企业退城进**,盘活土地,推进商贸物流设施建设。二是加快项目入园。各个园区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形成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工园区重点发展金属回收、拆解、冶炼及深加工产业,要大力引进和培育对产业发展起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重点抓好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项目建设,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到2012年末,园区工业产值要达到2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作为**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配套园区,主要安排能耗相对较高,但产值大、效益好的企业,形成一个以金属冶炼、建材生产、林产林化、化工原料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工业园区主要发展食品、药品和宝**饰加工以及高新科技产业,形成一个无污染、高清洁的轻工业集中区。要积极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部分企业,搬迁到**工业园区,并进行技改扩产,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二)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狠抓结构调整和优化,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素质。一是加强钛白、松脂、水泥、冶金等行业管理,加强节能减排,稳步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二是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围绕林产林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创名牌、打造拳头产品的发展战略,促进产业整合和产业链形成;以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大中型企业为目标,打造龙头型企业,带动和指导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三是坚持指导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构建五金制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服装、电力、采矿等企业集聚和配套体系,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群,逐步缩短购销半径,提高规避风险能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力扶持重点支柱企业发展,千方百计提高工业对经济财税发展的贡献。一是重点加大对重点支柱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特别是加强企业在原料、资金、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扩大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保持全县经济、财税指标稳定快速增长。二是努力抓好工业和商贸流通行业经济增长点落实和培育,增强工业和商贸流通行业发展后劲,注入新生活力。特别是抓好2013年市、县统筹攻坚的工业和商贸流通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确保这些项目走上生产正轨,发挥效益。
(四)努力实现低碳绿色增长。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五)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建立和健全工业经济运行定期分析研究制度。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研究分析经济运行结果,预测经济运行趋势,提高解决参考价值。进一步扩大运行监测范围,不断增强运行工作的科学性,为搞好运行调节和指导企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注意加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耗等指标及相关情况的监测,在运行工作中引导、指导、帮助企业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合理布局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和社区便利店,落实上级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措施,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和农机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为居民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七)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督检查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全县食品安全检查。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督促屠宰企业完善屠宰硬件及软件设施,提高屠宰执法水平;采取措施严厉打制私屠滥宰窝点,积极实施“放心肉”工程。积极开展酒类流通的行业监督管理,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酒”。
(八)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一轮跃升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交流轮岗、考核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活力。
(九)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综治委的部署,认真开展创建“平安**”活动,加大创建的组织领导力度,按照“抓落实、促深化、有创新、求实效”的要求,进一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制定完善值班工作职责,加强对机关的安全管理,严厉打击偷盗行为等多发性案件的发生,增强安全防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