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绿化局年度信息化工作汇报
园林绿化局年度信息化工作汇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建设“三个北京”、“三个园林”的战略目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局建信息、全局办信息、全局用信息”指导思想,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和《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以及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10年全市电子政务工作任务的通知》(京信发〔2010〕2号)的要求和局年度工作计划,突出特色加强政务网站建设,以业务应用为依托稳步推进园林绿化业务精细化管理,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认真做好系统应用与运维工作,加强安全保障管理,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公共服务水平。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始终坚持把信息化作为全局的“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成立了由局长董瑞龙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主要处室和站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我局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各区县园林绿化局、局属各单位、各部门也明确了相应的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部门和工作人员,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建立起了一整套信息化工作和保障机制。信息中心主任列席局长办公会和党组会的会议制度不仅在本市各委办局中开创了先例,也充分说明了局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三是资金保障。2008年685万元;2009年777万元;2010年1177万元。
二、建园林绿化特色网站,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010年,我局对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技术架构进行了升级改造,重点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网站安全运行水平等方面的建设。
(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促进依法行政
依据《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网站全方位公开了我局的政务信息,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局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同时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与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数据对接,使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更加规范,公开的信息更加准确、完整、无歧义,时效性明显增强。截止到10月底,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行政办事事项结果8772条。
(二)建特色精品服务,信息惠民
2010年我局紧密结合市民关注热点,提供了19项便民服务,其中自建服务12项、与首都之窗、北京网共建7项。
一是发挥行业优势,建园林绿化特色专题服务。2010年继续和首都之窗的北京网共建发布了“网上逛春节庙会”、“聚焦北京市绿化条例”、“首都义务植树日”、“踏青赏花春季游”、“中秋赏月”和“北京赏彩叶-寻找绚丽秋色”6个专题;自建了“2009年建设郊野公园”和“2010年林木绿地认建认养”2个专题。不仅丰富了网站内容和市民的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信息惠民,而且实现了跨部门的共建共享,增强了园林绿化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新增专题1:结合3月1日《北京市绿化条例》的正式实施,网站发布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绿色北京--聚焦《北京市绿化条例》”专题,重点向公众介绍《条例》原文、法规解读、条例图解、条例百题问答以及《条例》宣传动态信息,图文并茂,有效促进了条例的宣贯。截至目前专题访问量93469人次。
新增专题2:北京碳汇网立足宣传推广林业碳汇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内国际、节能减排、造林增汇等行业信息,介绍了碳汇知识、碳汇项目进展情况,同时提供了碳汇计算器、碳汇捐款等功能。截至10月30日,北京碳汇服务访问量75.43万人次。新增专题3:与义务植树处共同推出了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服务,发布了全市16个区县160余处可参与认建认养活动的绿地信息,供公众和市民选择。并对相关认养流程、认养政策联系方式、参与形式等内容进行了公示,倡导全民绿化,推动了园林绿化事业发展。
二是共享信息资源,提供特色专题的电子地图查询服务。“北京市公园风景区游览”信息查询服务自2007年上线以来,经过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提供了全市16区县的540余家城市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观光果园的有关游览、休闲、果品采摘信息、电子地图查询等信息服务。同时,以人为本,整合资源提供了四季主题(春、夏、秋、冬)、休闲主题(踏青赏花、登山、采摘、赏叶、郊野公园游等)、文化活动主题(全年文化活动、展览展陈、春节庙会)等多种场景,供公众选择。此服务自2007年上线至今,页面累计点击量达296万,受到市民的关注和欢迎。
2010年新增的北京市公园风景区电子地图查询服务是我局共享北京市电子地图公众服务发布的一项具有园林绿化特色的电子地图查询服务,发布了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四类景点的专题地图服务。该项服务不仅创新了信息服务模式,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我局信息惠民的新举措。截至10月30日,北京市公园风景区游览信息查询服务访问量109.85万人次。此外,网站还开展“魅力公园”图片征集和展示活动;提供了在线阅读及下载“北京市民公园游览手册”的服务、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每年11月----5月防火季提供)、林木有害生物知识、安全应急常识、森林火灾逃生及扑救知识、花卉市场、家庭养花知识等便民服务。(三)完善在线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010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不断完善在线服务平台功能,提高在线服务平台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完善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系统的运行机制,保障为公众提供与实际办事流程一致的网上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一是依据2010年3月1日《北京市绿化条例》的正式实施,规范、梳理网上办事流程与办事指南;二是将“服务分类”与“服务场景化”相结合,创新导航方式,设计了快速查询导航,同时设计了多个网上办事入口,使服务更加人性化;三是对“在线服务平台”的功能进行整合定位,实现了行政事项办理服务的集中、办事结果查询服务的集中;办理结果公示一体化服务的集中、行政许可事项下载服务的集中。升级优化后的在线服务平台查询更加便捷、办理更加人性化。
截至10月30日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了六类、75项行政事项的办事指南,全部事项的办理指南访问总量达1616040人次,全部事项的表格下载总量达105840人次,全部事项的网上申请总量达6646件,全部事项的网上结果过反馈总量达8024件。
三、深化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城市精细管理能力
北京市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是面向对象的一种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划分网格(包括空间地理网格、对象资源网格、业务数据网格、主体组织网),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关联和传输机制,实现业务的协同和事件的快速处置。
截至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包括城市绿地管理、公园建设、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物救护等15类专题数据库、对象140类,划分网格118969个;形成了240个专业图层,采集对象数目达到302845个。共享全市公共基础图层近900个,同时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其它委办局提供50多个共享图层的数据。
一是提升公园业务精细化管理能力。2010年,应用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系统完成了全市公园等级注册,实现全市313个注册公园的基本情况、管理情况、绿化情况以及园内设施情况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系统信息的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提升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通过政务网站实现了面向公众地图查询服务。二是建设北京市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监管。依托我局的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市27个风景区名胜区进行了标注。为更好地对风景区资源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近期拟对本市2个国家级和8个市级风景区进行网格化管理与监测。目前已经完成石花洞风景区的数据的梳理,实现5类基础数据、9类规划数据的上图管理,通过航空影像数据实现风景区内历年变化图斑的监测。
三是全面推进病虫害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目前,我市有14个市级监测站和45个市级监测测报点应用网格化系统进行32种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通过系统平台能准确地定位国家、市、区县级监测点,并能快捷的看到监测站点的基础信息(监测人员、常规监测的病虫害)、监测站的环境信息(林种等)、监测站的历年监测信息。监测点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可实时报送监测的病虫害情况,系统将接收到的有害生物监测信息进行自动汇总和分析,生成直观的统计报表和趋势图,指导有害生物防治,满足各部门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的需要,构成全系统完整的信息精准采集、实时传输、高效整合的协同工作模式。截止10月底,共收集各类监测信息2742条。
四是深化野生动物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2010年,综合林业资源数据、地形数据、坡度坡向数据生成了全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全面反应野生动物生境情况及分布概况,实现对野生动物的大尺度上全范围管理。并通过监测数据的长期积累,实现对单个公园内小尺度上的精细化管理,以点带面为业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支持。截止10月底,共收集各类监测信息1773条。
四、大力推广应用视频会议,提高会议效率
一是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要求,我局积极保障“两会”网络视频询问和咨询活动。局办公室、信息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任务,按照政务外网规划配置终端ip,完成了终端设备及网络环境的准备工作,采取了可行的措施,通过两次联合演练确保了网络安全可靠畅通。1月24日,按照市“两会”统一部署,我局在局信息中心设置7台电脑终端机,开设“首都园林绿化建设”等7个咨询室,局长董瑞龙、副局长史贵升、王振江、强健等7位局、处级领导通过网络视频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询问咨询20人次,就代表委员们提出的首都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当场答复18人次,圆满完成了市“两会”网络视频询问咨询活动。
二是针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全面开通森林防火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成功召开全市森林防火视频会议。分别在14个区县、5个直属林场、1个市直属扑火大队共20个防火单位开通了森林防火视频会议系统,主会场设在局森林公安局。召集17个远郊防火单位使用系统召开了防火会议13次,不仅实现了各有关部门之间或区县之间实时的业务联系、信息沟通和交流,还在应急现场指挥会议中,实现了可视互动、同步指挥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图像监控能力
基于网络ip及扩频微波技术传输,建立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森林防火无线图像监测系统。系统为操作人员提供监视、控制功能,正常情况下摄像机在云台带自动工作,观测人员在监控中心可观测到一定范围内的森林、道路、人员等实况图像,系统可进行全程录像。若遇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可及时将摄像机从自动状态转为手动状态,并对有关目标进行跟踪、定位、放大,以便更加清晰、全面地进行观测。通过安装在前端采集站的摄像机巡回监控覆盖区域的林木视像,一旦发现火情,经gis系统数据处理即可实现火点定位,有效地提升了森林防火监控能力。
目前,在各区县已布置了57路视频监控点,林区监控覆盖率达43.3%。图像分布在10个区县(除朝阳、通州、石景山、大兴),通过系统监测发现火情不少于10次。
六、升级网上办公系统,推进无纸化办公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网上办公系统整合了短信平台、电子邮件系统和即时通讯系统等现有信息资源,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短信、邮件、网上即时消息等协同办公功能,有效地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及设施,进一步提高了网上办公系统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年底将实现公文流转的全流程办理,稳步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
目前系统共有使用单位88家,用户703人,截止10月份全局利用系统共发通知1142条,登记来文2589条件,预定会议室1135次,有效的推进园林绿化行业无纸化办公,并提高了办事效率。
七、科学编制“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编制”项目(38.34万元)于2010年9月15日正式启动,11月5日召开了区县园林绿化部门及直属单位主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进行征求意见和广泛深入的调研,近期将征求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定稿。
(一)明确了“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家林业局等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全面实现园林绿化信息化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突破口,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统一规划、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尽快形成布局科学、高效便捷、先进实用、稳定安全的信息化格局,为发展首都现代园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指导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需求导向,资源整合;强化服务,面向应用;整合资源,促进共享;注重实用,突出创新。
(二)确定了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总体布局:“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总体布局是“五横两纵”。“五横”为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应用系统和内外门户;“两纵”为支撑“五横”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运维管理体系。
重点任务:一是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覆盖市局、区县、乡镇、重点地区的有线、无线专用网络,建设园林绿化信息应用支撑中心、信息存储及应急灾备份中心。二是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园林绿化资源监测管理、森林防火和林木有害生物预警预测、工程效益监测、公益林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完善园林绿化数据中心及业务信息化应用支持平台;三是利用3g等现代通讯技术,建设园林绿化移动办公平台,构建园林绿化物联网及应用平台,实现对园林绿化管理对象的智能化监控;四是着力拓展各种服务公众手段,实现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公众服务,强化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对外服务能力。五是整合以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为基础的网站群,实现互联网资源、服务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八、加强基础建设,保障网络安全(一)基础设施情况
2010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因特网带宽由原来单线路2m带宽升级为双线路10m带宽。中心机房温控湿控设备,不间断电源、环境监控、防火应急等设备齐全。应用智能网络交换管理设备,实现内部网络分区防护、隔离专管、准入控制;数据存储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存储设备容量由2005年的2tb提升到10tb,存储数据量已达到2tb近100万条。
年内,实施了直属单位办公网络升级改造项目。对14个局属基层单位进行办公网络设施升级改造,增强直属单位网络基础应用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行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网络管理情况
按照京信委对政务外要求对我局的网络资源进行了vlan划分,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整个网络系统划分为用户区、管理员区、服务器区等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安全级别。最大化的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网络的可靠性。
(三)机房管理情况
中心机房充分利用技术防范手段,强化监管,确保安全。在中心机房等重点部位,设立了24小时视频监控系统和温度自动报警装置,出现异常情况,相关责任人和外协单位能即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做到快速联动响应。出入口设立监控探头,24小时监控记录,同时建立机房进出登记的管理办法,做到有据可查。
(四)标准建设情况
依据相关要求,我局已完成《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区划与网格编码》两项标准初审稿编制工作,并组织市经信委、城市网格化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专家进行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已完成征求意见阶段。
(五)数据存储备份情况
为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实现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对政务网、综合信息平台、综合数据库、网上办公、网格化等重要系统的数据库根据数据更新频率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进行日常的备份。2010年,实现了在异地机房设置nas存储备份,采用先进的verytas备份软件对重要数据进行保护,设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确保重要数据安全。
九、应用创新情况与效果
(一)创新了公园业务数据管理机制
2010年建设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风景区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市、区县二级公园业务数据的协同管理。一是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派发任务,实现对上报数据及其任务的便捷管理。二是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系统根据各单位上报数据情况自动评分、排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三是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系统依据关键字、主题词可自动形成资源目录直接转入知识库并,实现对公园信息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和管理。
(二)创新了公园查询服务模式
2010年新增的北京市公园风景区电子地图查询服务是我局共享北京市电子地图公众服务发布的一项具有园林绿化特色的电子地图查询服务,服务包括普通地图查询服务和专题查询服务。该项服务创新了信息服务模式,不仅是我局信息惠民的新举措,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全市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创新数据组织模式与数据共享、交换机制
一是创新数据组织模式。升级改造的综合数据库遵循“以数据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模型,以面向对象的管理思路组织数据,对各个独立的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和集约化管理,同时建立动态和静态的关联模型,实现有效灵活地数据管理。二是创新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升级改造的综合数据库可自动、可定制和多形式的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分发,通过统一标准和规范,实现行业综合信息的精准采集、实时传输、高效处理、安全交换以及数据的应用服务,促进数据的共享、交换与利用。
截至目前,综合数据库已采集存储管理主体数据1786条;采集存储对象数据5493条;采集存储业务数据2076条;采集存储业务资源数据89827条;已采集存储其他数据资源638条。
十、2011年园林绿化信息化主要工作
(一)扎实基础,切实推进系统建设与应用
一是完善核准基础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以业务开展为依托,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标准的宣贯、制定工作。三是进一步深化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的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为园林绿化政策研究、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指标数据。五是认真做好市园林绿化局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满足园林绿化局对信访、咨询、办理事项、举报、投诉等业务的统一公众服务需求。六是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做好绿地管理系统系统建设,提升城镇绿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首都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挥网站的主媒体功能,宣传、服务园林绿化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加强网站特色专题的宣传。二是服务首都市民,提高网上服务与办事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政务网站的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作用,提升全系统行政办事效率和水平。
(三)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认真做好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推进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和等级测评工作,切实提高全市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水平。二是做好信息化资产的运维保障、重要数据的安全备份工作,确保中心机房、网络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三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采集共享机制、网上办公系统管理办法、机房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四)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一是广泛调研核心业务信息资源的应用及共享需求,明确信息采集、更新责任和分工。努力实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二是完善园林绿化局综合数据库,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园林绿化信息资源应用与共享的需求,支撑局内业务及系统应用,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三是建立信息采集、审核、更新、共享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与考核;制定园林绿化信息资源应用与共享的规范,保障信息资源应用和共享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第二篇:XXX卫计局信息化工作汇报
夯实基础 重点突破
全力推进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延安市辖12县1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3.1万人。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44个,卫生专业人员22129名,床位12865张,是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
2015年我市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试点单位,在省卫计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百姓一张卡,政府一张屏”的总体目标,以全省卫生计生信息化“33651”工程为指导,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坚持以需求为先导、以应用为核心全力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县级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应用,夯实基层信息化基础。目前我市75%的县级卫计部门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县级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依托平台,县域内布署了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HIS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妇幼管理系统、计划生育各项应用系统及村级卫生工作站。初步实现
县域内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积极使用系统数据核算公卫资金;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诊疗、检验检查、药品管理、综合管理、计划生育服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在建成县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地域,实现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和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截止年底,我市所有县区要建成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2015年,我们为全市1806个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读卡器,进一步夯实基层信息化基础工作。
(二)加快市区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做好全省信息化试点工作。2016年上半年完成了市区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公开招标题、签订合同和项目启动工作。目前已建好市区信息平台标准规范、正在接入市直市管医疗机构。延安自建的5项业务系统(血液管理系统、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医疗资源管理系统、中医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3个已有雏形(血液管理系统、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医疗资源管理系统),准备上线测试。正与省中医管理局商讨中医管理系统的需求内容。每周召开一次甲方、乙方、监理三方建设例会,协调解决平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计划年底前完成市区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并与省平台对接,实现全市范围内以三大数据库(全员人口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为支撑的相关业务
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交换,为各级各类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综合卫生管理等应用服务,并面向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卫生咨询等公众服务。
(三)建设延安医疗集团业务协同与综合应用系统。延安医疗集团的医疗机构有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及洛川、延长、志丹、宜川4家县人民医院和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组成。我们建设的延安医疗集团业务协同与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人、财、物等医疗资源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分析,双向转诊和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支撑医疗集团内部各医院间的医疗协同业务开展,为市政府、卫生局、医疗集团总医院等不同层级提供决策分析的支撑。目前洛川、延长分院已与总院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共享、双向转诊、医疗质量监管等功能,其它功能正在建设中。
(四)积极推行信息化其它项目进展工作。一是居民健康卡建设项目。我们积极与信合、邮政、建行、长安等银行进行了对接,已确定宝塔区与长安银行合作,延川县与建设银行合作,洛川县与邮政储蓄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推行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常住人口30%的发卡量。二是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我局目前正在建设全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为市级卫生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该系统将与国家和省级应急指挥系统平台互通对接,成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的节点。三是远程会诊系统建
设。6月中旬我们召开了全市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实施会,对远程会诊项目的建设内容,工期安排做了明确、详细的布置。目前项目硬件设备全部配备到位,完成48所乡镇卫生院CR的安装和验收工作。网络连接调试、视频连接安装和总集成工作已经过半,预计9月份可以完工。
(五)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服务能力。为了让统计数据更好的服务于卫生计生科学管理与决策,我们今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统计工作的通知》(延市卫计发[2016]142号),要求县区借机构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成立统计信息股,配足配强统计信息化人员。市级建立统计直报季汇审制度,随机抽取医疗单位的报表进行统一汇审,确保数据质量。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统计执法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每月撰写本单位运营情况分析。市本级今年完成《县区人民医院2015运营情况分析》、《延安市农村贫困人口患病调查情况分析》及《各县区村卫生室减少情况调查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速度与应用水平还不能满足医改的需要,服务水平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制约信息化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个别单位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影响整体建设进度;
二是统计信息化工作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已建平台和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个别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成熟度不高,影响业务人员使用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部分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不够,为业务协同、综合应用工作带来障碍;六是对网络信息安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6年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攻艰年,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站在医改需求的大局,进一步夯实信息化支撑保障作用:一是扎实推进市区卫计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做好省上安排的5个应用系统试点工作和延安医疗集团业务协同与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二是督促指导县区搞好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完成相关业务系统与省、市平台的对接工作;三是继续大力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远程会诊和应急指挥系统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四是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举办一次县级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二级以上医院统计人员培训班;五是加强卫生计生统计数据分析工作和医改监测工作
第三篇:园林绿化局工作总结
园林绿化局工作总结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相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2013工作总结
2013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足本职,深入开展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全年全市投入资金约26.7亿元,新增绿地面积600公顷以上。共新植街路40条,补植街路165条,彩化街路100条,新建绿地39块,高质量完成30个单位庭院、小区的绿化建设改造。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共组织义务植树地块18块18.35公顷。启动新建公园14个,续建6个,改造9个。经过建设整治,全市对外开放的公园绿地,由原来的38个增加到了69个。充分利用去年冬季施工,确保了百花园、湿地园于今年8月份如期向广大市民开放,目前,市本级正在加快建设的御湖园、幸福园,企业认建的力旺湿地园、翠泉园等,将于明年向市民开放,“两桥”(四环路东风、前进立交桥桥下游园)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另外,以劳动公园、牡丹园、友谊公园二期为代表的改造、续建工程,相继改造完成或正在加快推进中。这两年,公园建设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不断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休闲、游憩空间的需求,社会反映良好。深入开展了绿化监察、绿化宣传、植物保护、园林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尽一切力量巩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积极配合市人大城环委、法委、市法制办制定《XX市公园条例》,已于11月1日正式实施。《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已编制完成,10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10月29、30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做出《关于打造绿色宜居森林城加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的决议》,目前我局正在加紧编制建设性规划,与《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之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同步实施。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已完成申报,得到国家林业局同意创建的批复,《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于近期编制完成,届时,将结合我市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利用2014、2015两年时间,加快建设改造,争取2015年顺利摘牌。
二、2014年工作安排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省委在今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对XX市的森林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2012年12月14日十二届二次全会确定要全力推进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水域和城市绿地建设,加快建设1000平方公里规模的城市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真正把长春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绿色宜居森林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市民的特别惜爱,给全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给予了动力,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精神,以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为依托,加快推进全市园林绿化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住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提高城乡居民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指数,为全力推进幸福长春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4年是推进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的第二年,是关键年,同时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已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申报工作,按照2015年摘牌的计划,明年更是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任务的重要建设年。为了保证国家森林城市如期命名,确保我市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全市园林绿化建设计划总投资39亿元,其中市本级约13亿元,新建续建公园14个,高标准绿化以“两横三纵”快速路为重点的14条街路,全市拟新增绿地面积600公顷。
一、2014年园林绿化工作计划(一)市本级投资项目。
1、城区绿化。包括城区绿化新建项目(涵盖整个城区),公园绿化彩化项目(含市、区、开发区公园),城区绿化改造项目(涵盖整个城区),绿化养护项目,东环城绿地、健康绿地项目,计划投资10,000万元。
2、“两横三纵”快速路绿地恢复。计划总投资35,000万元,其中2014年具备开工条件的约占30%。
3、重点路桥绿化建设。凯旋路立交桥,计划投资2000万元。
4、公园新建。计划总投资93,500万元。(1)光明公园,计划投资10,000万元。(2)兴隆湖公园,计划投资5,500万元。(3)谢家公园,计划投资3,000万元。(4)花溪公园,计划投资2,000万元。(5)合心公园,计划投资8,000万元。(6)八一公园,计划投资50,000万元。(7)同心湖公园,计划投资15,000万元。
5、公园维修改造。维修动植物公园、长春公园、天嘉公园、儿童公园、胜利公园、南湖公园、文化广场、御花园、杏花邨、重庆园等市属公园、广场,计划投资10,000万元。(二)城区、开发区投资项目。
莲花山雾开河滨河运动公园、东风河滨河公园,净月伟峰东越城市公园、名人公园一期、中央公园一期(续建),经开中山公园,高新北湖湿地公园绿化工程。(三)企业认建及招商项目。
企业认建的山水湾公园、和平公园改造,目前正在协调运作前期工作,如进展顺利,7月份可启动建设。加快推进儿童乐园、青年乐园两个招商项目。
此外,2014年,还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的绿化建设改造,继续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绿地认种认养活动,全面加强绿化宣传、绿化监察、植物保护、园林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最大限度巩固和保护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成果。
二、截止6月份,预计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是城区绿化彩化工作。利用今冬充分做好春植准备工作,明春气候条件允许,便开展春植攻坚战,到6月份,全面完成市属、城区、开发区的绿化彩化工作,扮美春城。二是“两横三纵”快速路具备绿化条件的绿地恢复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工负责,由各区、开发区负责本辖区内路段,交叉部分由市直绿化处、绿地集团承建。市园林绿化局全面做好设计及施工的把关与监督指导,严把质量关,并统一组织验收,到6月份,确保能绿尽绿。三是义务植树。积极配合并组织好省、市五大班子领导及社会各界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全民植树热潮,到6月份,完成10块纪念林栽植任务。四是庭院绿化。进一步贯彻落实《庭院绿化管理办法》,结合市里开展的创建文明社区及各区的老旧散小区改造,到6月份,高标准完成30个单位庭院和小区的绿化工作。五是公园建设。2013年在建的御湖园、幸福园,经过一年的加快推进,目前均已完成工程量的75%以上,明春集中力量实施绿化。牡丹园已于今年6月封园改造,土建工程部分已接近尾声,绿化工程部分已完成施工进度的60%,适时进行牡丹等植物栽植。长春公园将对原有的郁金香园、芍药园进行提升改造,增加品种,扩大规模,并将新建百草园,提升公园观赏功能。以上公园建设项目计划5月末6月初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另外,加强对力旺湿地园、翠泉园等企业认建项目的指导,争取早日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六是招商项目。儿童公园的儿童乐园、胜利公园的青年乐园,已启动前期,预计上半年可建成并投入运营。七是绿化养护工作。按照养护“精品化”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街路、绿地、公园、庭院的绿化养护工作,适时开展树木涂白、春季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养护工作,有效巩固绿化成果。
第四篇:怀柔区园林绿化局
怀柔区园林绿化局
二〇〇九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区委、区政府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园林绿化事业实现质量、效益整体提升的重要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林绿化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透明、高效、廉洁为目标,以推动发展为主题、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狠抓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制度,层层签订制定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开展“把五关,倡十廉”、“党风廉政建设”、“双治双促”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现将一年来效能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完成效能建设责任工作
根据怀柔区机关绩效建设评估管理办法及要求,依据我局职能职责,09年区政府折子工程确定我局绩效建设工作任务4项。园林绿化局严格按照效能建设工作计划和责任制要求,严把工期关、质量关、廉政关、安全关,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完成4项效能建设责任工作。
1、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工程
怀柔区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林业)工程计划完成人工荒山造林面积1万亩,植树56万株、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为确实保证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园林绿化局以“突出效果,打造亮点”为实施目标,严把整地关、严把苗木关、严把栽植关、严把管护关,首次将园林式设计理念融于造林规划设计与施工中,增加投入,克服“困难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造林面积1万亩,栽植侧柏、油松、黄栌、五角枫等各类树木57.3万 1
株、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
2、花园式单位创建
园林绿化局采取“提早准备,广泛发动,择优挑选,技术指导”的原则全面优质的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通过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街道、乡镇、开发区推荐,主动走出去挑选三项措施确定参评单位。按照创建标准及各单位实际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并提供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我局按计划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66079部队,北京禧宝露饮料责任公司种植基地,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培训中心,金善名居住宅区,双阳北苑宾馆5家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
3、“三果”富民工程
“三果”生态富民工程计划发展三果基地15000亩。其中:嫁接大枣10000亩,栽植太平果1000亩,红果2000亩,晚秋黄梨2000亩。整个工程从1月开始,第一、二季度主要通过三项措施推动“三果”工程:一是完善发展规划并重新修订了扶持政策;二是落实地块、统计数量、预定苗木接穗;三是协助乡镇进行整地、准备灌溉设施,果树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栽植太平果、红果,嫁接大枣、育苗、灌水等工作。第三、四季度重点提供技术服务,协助各乡镇进行追肥、病虫害防治等载后管理、越冬管理等工作。
通过建设、核查验收,实际完成“三果”产业基地建设24129亩,超额完成60.9%。其中:嫁接大枣12290亩;栽植红果3989亩;栽植太平果1370亩;栽植晚秋黄梨2440亩;栽植核桃4040亩。建设“三果”苗圃405亩。其中:太平果200亩;红果115亩;大枣采穗圃90亩。
4、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园林绿化局按照折子工作计划,年初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园林绿化局。确定了怀北、怀柔镇两个试点并及时召开改革动员会。成立调研小组对全区13个镇(乡)61个村林业资源及林权管理现状进行摸底调研,并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草拟了《怀柔区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和《怀柔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初步明确了怀柔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改革范围、总体目标和任务、方法步骤等。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林改相关政策及工作进展情况,并在怀柔园林绿化政务网开辟了林改天地,在怀柔报开设林改政策问答专栏,同时开通了林改邮箱和林改热线。截止到目前,电视新闻报道5条(次),报刊发表文章18篇,动态信息发布35篇;林改天地浏览800余人次。采取开办学习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各级林改工作主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服务
根据“服从服务怀柔大局,尊重村民民俗民风、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村民增收治富”的思路,园林绿化局通过“优化生态体系、抓好产业体系、加强保护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优化生态体系,建设宜居名城
2009年,生态体系建设继续坚持以建设“生态怀柔”为核心,以提高工程质量为带动,以造林绿化为龙头,实施人工造林、爆破造林、彩叶林1.3万亩,新植树木72.2万株。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近自然经营6000亩,生态林抚育48.9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8万株,园林式小城镇
1个渤海镇,创建花园式社区1个,花园式单位5个,首都绿色村庄5个,为我区建设生态怀柔、养生怀柔奠定了基础。
2、抓好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林业产业是怀柔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09年,林业产业建设坚持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为宗旨,发挥产业“富民实效”,全区新增果树面积2.72万亩。进一步壮大“三果”生态富民产业,在全区共发展三果2.4万亩,其中发展红果、太平果、晚秋黄梨、核桃17649亩,嫁接大枣12290亩,超额完成任务60.9%。不断拓宽产业园区建设领域,新建“三果”苗圃基地405亩,完成了雁栖百里坚果生态产业带、怀北核桃新品种示范园、绿湖生态农业公园和“白河湾”生态产业园区四大产业园区建设,新发展优质核桃新品种、文冠果、樱桃新品种3000余亩。通过调查生产经营情况、促成企业间的业务交流及参展宣传等措施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怀柔果品产业,为产业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加强保障体系,维护生态成果
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保护任务越来越繁重。2009年,林业保护体系建设坚持“森林资源保护安全化”的思路,“着眼长效,注重实效”的方针,以森林防火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案件查处工作、林木病虫害防控和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制度,加强保护队伍建设和管理,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责任、加强宣传、加强督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项措施的实施强化森林保护体系建设,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稳定,推动了林业工作开展。
三、“三结合”推动机关效能建设
1、效能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局党委坚持把创建“五好党委”和党建创新工作与提高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提高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促进林业生态、产业、安全、服务、文化五大体系的建设,通过“咨询站”、“服务线”、“手把手”、“会诊日”服务项目,以岗位为载体,以素质为保证,为农民做实事、做好事,推进效能建设。
2、效能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切实转变机关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机关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局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入手,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开展 “双治双促”、“党风廉政建设”、“把五关,倡十廉”等丰富多彩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凝聚力,营造了“治慵懒、促勤政,治腐化、促廉政”的健康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
3、效能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一是继续实施科级干部考核制度。对科级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二是局党委为系统内所有党支部统一设置了“群众之声” 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干部调研工作,提高干部决策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制度保障,确保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1、领导重视,拓宽思路
为确保效能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园林绿化局深入调研,制定效能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思路和工作重点。年中,局长亲自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对本局各个科室的亮点工程进行拉练检查,并到相邻区县参观学习交流。
2、把好四关,使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对于林业工作来说,机关效能建设是重头戏,每项林业工程都要把好工期关、质量关、廉政关、安全关这四道关。林业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如果错过了工期,就会影响质量。为此我们早安排、早部署,制定各科所队站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每月上报工程进度,加强督查,及时收集、整理、汇报各种总结、证明、照片等材料。确保每个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保证机关效能建设落到实处,逐步形成比较完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事管人。结合《怀柔区2009机关绩效评估办法》和我局实际情况修定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方案》、《机关效能建设考核评议办法》、《园林绿化局主要责任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切实推行抓党风、树政风、促行风,不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园林绿化局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督促检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今后,将按照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督查力度,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使园林绿化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五篇:市园林绿化工作汇报
市园林绿化工作汇报
2009年以来,为了巩固和发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卫生城市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等要求,深入开展城市园林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园林品味,推动******园林有序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力推进绿化建设,稳步增加绿地面积
2009年至2012年新建闫河公园、普新游园和丰收游园等公园游园,完成城市新建道路绿化任务,同时升级改造一批城市游园。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高标准完成城市新建道路绿化任务。
近年我市新增新园西路、林荫路、古城路、站南路、山阳北路等城市道路十一条,为完成这些道路绿化任务,不等不靠,提前安排,及早筹划,道路绿化比往年提前一个生长季完成绿化任务,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对龙源湖公园、人民广场绿化进行升级改造。
“一园一场十一路”绿化建设共栽植各类乔木26000株、灌木1000株、绿篱模纹29000平方米、时令草花2500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40万元。
(二)精细筹划,全力做好人民广场大树栽植工作。
为提升广场绿化档次,营造城市景观亮点,2009年春季在人民广场栽植了银杏、木瓜、紫薇、皂荚等规格大、品位高、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次苗木,完成投资278万元。
(三)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建设示范公园。
闫河公园是2001年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方式绿化起来的公共绿地,树木经过近10年的生长,已形成郁闭的景观林,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为了保护绿化成果,2011年市政府将缝山公园南侧绿地改建公园列入城建项目。项目规划面积133000平方米,项目总概算5100万,其中土地征用和地面附着物补偿款2800万元,公园建设费2300万元。公园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完善,修建园路、广场,设置园林小品,安装景观灯、护栏等设施。目前公园已建成开放,有效地保护了绿化成果。
(四)精心打造龙源湖公园,建设新的生态景观亮点。龙源湖公园做为城区大型公共绿地,为加快对龙源湖公园的生态改造,对公园进行了系列升级改造。一是在湖外围绿地播种草花,栽植刺槐、樱花等乔灌木,在湖心岛栽植海棠、紫荆、木槿、夹竹桃、石榴等花木22个品种4400株;二是在湖内栽植荷花、蒲棒、宽叶蒲草、芒草、芦苇等水生植物,营建湿地景观。并在湖心岛引进禽鸟,安装鸟巢200个,购进广场鸽、鸭子、鹅等354只,建设生态岛;三是积极进行探索,改进园路广场铺装方式,采取石粉垫层上面直接铺设吸水砖、硬质地面钻孔灌沙等办法,增加园林绿地的透水率,提高大气降水的利用率。通过改造,达到了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游园秩序,丰富动、植物品类,突显自然生态,提升景观效果的目的,成为我市新的生态景观亮点。
(五)建设盆景基地,增加盆景仓储2万平方米。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居民对花卉、盆景的观赏需求越来越大。为加快我市盆景、花卉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政府投资50万元建设了盆景基地,共引进盆景树桩330棵,栽植美人蕉1600m2,建设育苗区550m2,为今后盆景事业的发展储备了资源。
(六)加大游园建设力度,打造城市景观节点。
为提升绿地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一是投资65万元建设丰收游园。该游园位于塔南路与丰收路东北角,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二是投资75万元,对普济河(人民路至丰收路)进行滨河带状绿地建设,游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七)缝山公园通道桥建设。
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2011年于缝山公园大门东侧穿林邓线修建通道桥,该通道高3.5米,宽10米,长39.5米。通道桥的建设,解决了闫河公园与缝山公园游客穿行马路问题,使游客可以安全往返于两个公园之间。
二、全力开展精品创建,加大改造力度,绿地旧貌换新颜。
(一)完成中心城区公园游园上档升级。
针对基础设施老化、苗木老化,斑秃等景观效果差的公园绿地,根据具体景观需求进行合理化调整,对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龙源湖公园和人民广场以及松鹤园、得胜楼游园、新园路游园等街头游园等公园游园苗木进行补植、打并等工作,完善了公园绿地景观。共计栽植乔灌木29220株,改造草坪地被4万余平方米。
(二)完成市区主干道路精品创建工作。
按照全市创建精品道路工作总体部署,制定了人民路、解放路和塔南路等道路精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投入人力15000人次,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了人民路、塔南路、解放路道路绿化精品创建工作。共计栽植乔灌木2250棵,草花18.7万棵,满栽绿篱15700平方米,草坪3961平方米;清运垃圾300余车;回填土方1520方;施肥1200公斤。同时,还以此为契机,对全市公园、游园和其它道路进行全面整治,绿地景观效果大为改观。
(三)完成单位门前五包绿化整治及管理。
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为了提升全市绿地景观效果,对主要道路的单位、小区门前自建、自管绿地进行改造并接管。组织系统各单位对塔南路、普济路、北环路和解放路等路段门前五包绿化进行全面排查统计,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各门前五包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和管理,共计完成约10万平方米绿地的改造工作。
(四)秋冬季苗木补植、调栽。
根据各路段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秋冬季苗木补植调栽方案,统一对缺株断带和具备间移条件的园林绿地进行补植和调栽。通过开展秋冬苗木补植,消除了因植株自然原因、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缺株断带现象,大大提高了绿地的完整性。完成了建设路(民主路至塔南路)、塔南路(新安路至丰收路)、人民路(普济路至山阳路)、太行路、古城路、新园西路、南通路和丰收路等十五条道路苗木新植和补植工作。共计栽植法桐、杨树等乔木19893株,绿篱地被85470株。
三、坚持建管并重,贯彻精细化管理,效果显着。
(一)改进管理措施,狠抓效果落实,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改进园林绿地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检查力度。以往局月度检查考核一般在月末进行,运行几年来,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绿地管理单位普遍重视月末检查,轻视月初、月中管理,存在突击迎检现象,二是本月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复查,管理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问题整改不整改一个样,导致整改落实不到位。今年改进园林绿地考核办法,将每月单纯的月末一次检查,改进为月末检查和月中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各管理单位明确问题整改时间、责任人及整改标准,及时整改,短时间不能整改地拿出整改办法,列入整改计划,以备检查复核,确保检查一次,绿地完善提高一块。
(二)细化量化各项管理措施,从源头抓好精细化管理。
根据绿地招标管理工程量清单,细化、量化各项管理措施,从源头抓好精细化管理。根据各单位每月实际完成管理项目数量拨付管理费用,管理经费和管护质量、管护措施数量直接挂钩,大大提高了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管”为“我要管”;便于监管单位定性、定量考核,考核操作性更强;赋予了管理单位更大的灵活性、机动性。
(三)以现场会形式带动绿地管理水平的提高。
按照精细化管理指导思想,根据气候、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情况,每月确定管理重点,紧扣重点树立好的典型召开现场会,邀请各个管理单位现场观摩学习,带动管理水平的提升,如在人民公园举行现场会,学习植物合理配置和新品种引进及管理;在人民广场举行现场会,学习园林树木规范修剪;在丰收游园、普新游园举行现场会,学习探讨工程设计、建设与后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现场会,在园林系统内形成了争先进,比管理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了绿地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