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感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石空镇中心卫生院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体系,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院感科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督促检查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意义和防控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专用收集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9、一次性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送定点站处理。
门诊、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由回收站统一回收。
3、门诊体温计由服务中心统一消毒发放,回收。
4、压舌板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用后统一由供应室回收。
5、建立日常清洁制度。
6、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7、门诊各治疗室均应有紫外线灯管,每天照射一次。
8、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台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9、抢救室环境整洁,尽量控制陪客,减少室内污染,定时通风。
10、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消毒剂用500mg/L含氯制剂。
11、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2、病人离开抢救室后,应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以便应急。
13、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参照相应制度,观察室参照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采用强行通过方式,路线不逆行。
二、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设单独窗口发放,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内。
三、严格掌握各种医疗器材的洗涤、包装、消毒技术规程。
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洁、干燥、完整、一用一洗。
五、各种消毒包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如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消毒者。标志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
六、严格掌握高压灭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学指标剂,每日做B-D试验,每锅有物理监测记录,每月一次生物检测。
七、进入无菌室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无菌物品每月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培养。
八、每天一次紫外线照射,灯管二周一次95%酒精擦拭。九、一次性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
1、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由供应室统一领取并进行质量验收,未拆除外包装放入专室内,已拆除外包装可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2、使用后由供应室一对一以旧换新,统一毁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达浸泡1小时)实行登记签名。
3、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分类、装箱,每1—2天由废物处置中心专用车回收,做好登记签名工作。
4、回收点保持环境卫生,堆放整齐,门窗加固防盗。
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设器械清洗消毒室、诊疗室、操作室。
3、保持诊室空气流通、环境整洁,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
4、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原则上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5、器械消毒灭菌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原则。
6、诊室地面、物表、无影灯拉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遇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7、口腔检查用口镜、弯盘、镊子、探针、注射器等采用一次性。用后先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作无害化处理。
8、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材料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9、进入口腔内的器械一人一套一用一消毒/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
10、灭菌器每月生物监测一次,空气、物表、手、消毒用品每月培养一次。
11、每日对化学灭菌剂进行有效浓度监测。
12、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有关规定。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室内设有流动水洗设施。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或消毒手。
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严格隔离,处理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污物桶定时清洁消毒。
9、坚持每日清洁地面,湿式清扫,桌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紫外照射二次。
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
3、工作前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别一类标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检验戴手套,检验后立即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手,再用清水冲洗。
4、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区湿式清洁每日1次,污染区每日工作前后用500mg/L的含氯制剂擦拭各1次。
5、工作衣帽每周换洗二次,拖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
6、抹布、拖把等清洁消毒器材分室使用。
7、空气用紫外线每日消毒一次。
8、器材严格执行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原则上各类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用后用1000mg/L含氯制剂浸泡4h,再清洗烤干,必要时用前高压灭菌。
9、贵重仪器污染时用2%碱性戊二醛擦拭消毒,作用30-60min,平时保持清洁。
10、废弃固体标本及一次性器材焚烧,体液标本用2000mg/L含氯制剂浸泡2-4小时倒入厕所,每日处理1-2次,抽血针筒用后装入危险品专用箱内焚烧。
11、棉球罐、棉签每日一换,扎脉带一用一消毒。
1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洗衣房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流。
2、定点定时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盛放容器应洁污分开,并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洁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工作服单独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单独消毒、清洗。消毒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min,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物品专区专柜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用清水擦拭桌、椅、工作台面、地面二次,每周大扫除。污染区用消毒液擦拭。
6、洗衣池(机)做到定期消毒,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就用90℃以上的热水或500mg/L含氯制剂消毒。
7、做到勤洗手,勤换工作服。
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一次性针灸针在有效期使用;
2、一次性针灸针用后,医院统一回收焚收处理。重复使用的双灭菌。
3、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1次,并注明起用日期和时间。
4、医务人员每次针灸治疗后认真洗手,接触特殊传染病患者用75%酒精消毒双手。
5、消毒液每天现配现用,保持有效浓度。
第二篇:院感管理制度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目录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三、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
四、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六、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七、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八、预防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制度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 3.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 4.手术部位感染
九、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十、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主要职责
十一、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如何开展工作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4.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8.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按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符合国家规定。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的监督管理。
2.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购入的消毒、灭菌药械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具体负责医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存储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提出改进措施。
4.采购部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对审核意见进行采购,按国家规定查验所需证件,监督进货质量。
5.医院必须建立消毒、灭菌药械的采购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6.医院自配消毒药时,应建立消毒剂使用登记册,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日期、操作人姓名等内容,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配制。
7.医院使用消毒器械时也应建立使用登记册,登记消毒对象、消毒时间、操作者和定期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以备查验。
8.使用部门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9.禁止医院使用过期、淘汰、无合格证明的消毒、灭菌药械。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统一采购,临床科室不得自行购入和试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只能一次性使用。
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认真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临床应用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3.医院采购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三证复印件应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即《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建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登记制度。
4.在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时,必须进行验收,除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的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以下内容:
1.1 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白衣,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裤、隔离鞋、防护镜、防护面罩)。
1.2 工作人员的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及锐器伤、化学烧伤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1.3 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2.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应及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3.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3.1 基本防护
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白大衣、工作裤、内层圆领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3.2 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SARS 病房的工作人员(医、护、技、工、勤);转运疑似SARS 和临床诊断SARS 病人的医务人员如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3 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3.4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应保持尿流不受阻断的引流。
3.5 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
3.6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尿道口。
3.7 定期进作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在符合“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及时获得治疗,72 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3.8 有完整的操作、观察与处置记录。
3.9 有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4.手术部位感染
4.1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 天,I 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暂缓手术。
4.2 如无指征,应术前洗澡,并使用抗菌皂。
4.3 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或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
4.4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有关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要求使用抗菌药。
4.5 有手术切口护理和引流的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4.6 按照手术风险程度(NNIS)分级登记手术术后感染,有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部位、危
平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如何开展工作
1、定期参加医院感染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枢纽,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组成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业务知识水平,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2、负责向本科室人员传授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及答疑解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相当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驻科室代表。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统一部署下,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工作。
3、及时汇总本科室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对本科室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反馈医院
第三篇:院感管理制度
十六病区院感管理制度
质控小组成员:陈桂明、施乃明、王甫玉、王玲玲
一、工作人员要求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给患者检查或操作前后应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2.掌握并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3.无菌操作应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4.安置病人时注意普通患者和特殊感染患者应分室诊治。5.发生院内感染在24小时内上报感染管理科。
二、空气消毒
1.普通病房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
2.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三、墙面、地面和门窗 1.应保持无尘和清洁。
2.通常使用清水擦拭,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各类清洁工具应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四、病房
1.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每日清水擦拭,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扫床套一床一巾保持湿式清扫。3.患者出院后行终末处理。特殊感染患者出院后被服应先消毒后送洗。
五、治疗室
1.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
2.治疗室环境清洁整齐:柜内、抽屉、台面、窗台保持清洁无积尘。
3.治疗室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摆放整齐无过期。
4.治疗盘清洁,摆放整齐,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5.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6.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清洗,如有血迹体液则用后以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晾干后备用。消毒液每日监测浓度并更换。
7.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擦干后备用。消毒液每日监测浓度并更换。
8.治疗台面保持整洁,污物及时清理,垃圾分类放置。9.冰箱保持整洁无私人物品,每日清理一次。空血袋保存24小时,结束时注明时间,24小时后及时丢弃。胰岛素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贮存于室温下阴凉干燥处,在一个月内使用。
10.各种仪器设备如输液泵、监护仪、心电图机、血压计、听诊器等每天清水擦拭一次;袖带每周清洗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清洗消毒。
六、无菌物品
1.无菌物品专柜储存,标识清晰、保持清洁无积尘。2.无菌物品无过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3.无菌物品(无菌包、棉球、纱布等)打开使用不超过24小时,并标明开启时间。
4.药物现用现配,无菌药液开启后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溶媒标明开瓶时间24小时后废弃。
5.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并注明起始日期和时间。
6.碘伏瓶每周一、四更换,并标明起始日期和时间。
七、处置室
1.台面保持清洁无杂物,每天清水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2.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严格区分,分类放置。3.针头、刀片等锐器应放在利器盒内。
4.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物品应先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分类放置。
第四篇:院感管理制度
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
3、工作前后、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别一类标本前用肥皂流水洗手。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检验戴手套,检验后立即用洗手液消毒洗手。
4、桌、椅、凳等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区湿式清洁每日1次,污染区每日工作前后500㎎/L含氯制剂擦拭各1次。
5、工作衣帽每周换二次,拖鞋每天用500㎎/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
6、抹布、拖把等清洁消毒器材分室使用。
7、检验报告单电脑纸打印发出。
8、空气用紫外线每日消毒一次。
9、器材严格执行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原则上各类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用后用“84”消毒液浸泡再清洗烤干,必要时用前高压灭菌。
10、贵重仪器污染时根据其要求消毒,平时保持清洁。
11、废弃固体标本及一次性器材焚烧,体液标本用2000㎎/L含氯制剂浸泡2-4小时倒入厕所,每日处理1-2次,抽血针筒用后一对一调换,并装入危险品专用箱内焚烧。
12、棉球罐、棉签每日一换,压脉带一用一消毒。
1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必须使用质量验证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二、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正确存放,防止受潮、破损、污染。
三、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前,必须检查有效期及有无破损。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必须按要求消毒、浸泡、毁形处理,由指定单位统一回收。
五、领取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必须有护士签字,领取数量保持一定基数,科室不得超量存放,以防过期或污染。
六、在使用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发生感染、热源反应或有关医疗事故时,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
七、医院应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验收制度,建立一次性物品回收、销毁登记档案,使用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登记账册,记录每次到货数量,生产厂名、产品批号、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登记人签名。
所有一次性物品按规定使用,包装上显示一次性的不得重复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在临床试用任何产品。
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医院
感染管理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密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治疗车上的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七、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八、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三、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四、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见省标要求,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
五、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六、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七、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八、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九、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十、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一、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二、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体制的规章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负责人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廓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压脉带、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固体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四、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护理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教育病人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十五、做好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器械设备报损报废和赔偿制度
一、凡属下列情况,可权报损、报废:
1、在抢救病员时损坏设备,经在场人员写出书面证明经科负责人调查核实后,写出专题报告(附证人材料),报院领导审批。
2、被盗物品,经医院调查后签署意见,报院领导审批。
3、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坏。
4、使用太久,性能失效,经厂方或维修人员鉴定无法修复,填写报废单,经科负责人报经院领导批准后,才能销帐。
二、凡属下列情况,使固定资产受损、遗失者应赔偿:
1、不负责任,粗心大意,违章操作而损坏、遗失者。
2、按各科“固定资产登记表”无故盘亏和交接不清,原因不明而短缺者。
3、警惕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离岗离室及下班未闭窗锁门造成被盗者。
4、赔偿物品中,属全新者,按原价计算,属旧物品,按使用年限折算,但一般折旧不得低于20%。
5、病员或陪伴损坏公物,能修复者按实际材料及修理费赔偿。不能修复按原价赔偿。
6、凡属赔偿者,根据损坏程度,短缺或遗失,除与科室奖金挂钩外,视情节轻重、本人一贯表现,医院给予批评教育,酌情赔偿、全赔或纪律处分。
第五篇:院感控制管理制度
院感控制管理制度
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三、医务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督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控制院内感染各项卫生学标准
一、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无菌间、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 个/m³,乙型链球菌不得超过 20个/m³,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上不得超过5个/ m²。
二、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症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³,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个/ m³,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个/ m²,门诊大厅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4000个/m³。
三、外科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
四、婴儿室、儿科病房、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菌。
五、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其他任何种类的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六、各种使用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秒/m²。
院内感染监测制度
一、对高危区如手术室、供应室无菌间、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二、对各个科室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及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
三、对各个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每季度监测一次。
四、对各重点病房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监测一次。
五、对供应室、手术室等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剂监测,并有记录,每季度用生物指示剂监测一次。
六、对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监测一次。
七、对一些特殊科室(金葡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每月监测一次。
八、对接触血、脓液的器械或物品,每月监测残留血HBsAg。
九、对无菌物品,每季度作一次无菌检验。
十、对院内感染病例调查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对无菌切口感染情况,每月汇总一次,并进行分析。
十一、对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空针用过双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十二、对无菌器械消毒情况,每月调查一次。
院内感染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二、临床各科医师,要熟悉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并不断加强有关院内感染的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
三、发现院内感染病例或暴发流行时,应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院领导每周深入科室,督促检查院内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将院内感染控制在8%以内。
五、感染病例调查表,由各科住院医师填写,兼职医师、护士、专职人员负责核对,共同完成。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时,应字迹清楚,项目齐全。感染病例报表由兼职医师每周星期一报医务科。
六、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院内感染监测反馈制度
一、感染病例调查表由科室监控人员负责填写。发现感染病例后要认真填写调查表和周报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去病案室复查核对,相符后,将感染数字及感染部位、漏报率等项反馈到各科室,每季一次。
二、全院各科室进行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致病菌、空气、消毒液、HBsAg的监测,有专职人员抽样,化验室专职人员进行化验,每半年一次。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房、血透、ICU室、各病房治疗室、外科病房,以上监测内容,应每月监测一次。感染办公室将每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如有超标的应重新监测,重测结果反馈到科。
三、每季监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将监测结果反馈到科。凡强度低于 50uw/cm2的灯管,一律进行更换。更换后的科室负责人应报更换日期,由感染办进行复核,复核后及时反馈到科。
四、每半年将全院感染病例,按卫生厅要求,填写后逐级上报。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一、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二、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三、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
四、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
五、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
六、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必要时,可用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等。
七、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应用。
八、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二)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四)对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
九、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
十、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十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
(一)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二)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碳按类药物,可考虑应用抗生素。
(四)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手术时间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十二、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
十三、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B-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
控制肺部感染措施
一、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每日二次(冬季上下午)开窗通风,晨间护理和清洁工作一律湿式进行。
二、不能在病房和走廊内清理脏单子及其他污染物品。
三、严格执行呼吸道治疗设备的灭菌。
(一)呼吸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经1:200的“84”消毒液或2‰过氧乙酸充分浸泡,达到灭菌要求,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消毒液现用现配。
(二)使用雾化器和湿化器持续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三)输氧管和面罩、鼻塞必须固定患者使用。
(四)医护人员在做各种操作前应严格洗手。
四、湿润器中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经严格消毒,污染器械不能与液体接触,盛液器在开瓶后24小时未用完者应废弃,只能用密闭瓶中药物做呼吸道给药。
五、手术病人预防肺内感染措施:
(一)术前要求病人戒烟;
(二)除去呼吸道分泌物;
(三)进行预防肺炎的指导与教育;
(四)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多做深呼吸;
(五)早下床活动;
(六)控制干扰咳嗽及深呼吸的疼痛;
(七)避免使用镇静剂;
(八)进行气管切开部位抽吸处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最好采用一次性器械。
控制泌尿道感染措施
一、要根据需要安插导尿管,防止滥用(如仅为收集尿标本)导尿管。
二、安插导尿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应用灭菌导尿管、手套和孔巾一次性润滑消毒软膏。
三、正确掌握操作技术,避免损伤尿道。
四、必须留置导尿管时,要妥善固定,防止滑动及牵引导尿管。
五、使用封闭式无菌引流导尿,除必须冲洗导尿管外,应避免冲洗。
六、若无菌技术遭破坏,如导尿或集尿接头脱落或发生渗漏,应采用无菌技术,在消毒导尿管、集尿管接头处之后,更换集尿管。
七、导尿系统应保持畅通,避免管道扭曲,每3小时排空于该病人专用容器内。
八、集尿袋的安置,应低于膀胱水平,如发生堵塞及时冲洗或更换。防止尿液外溢。
九、保持环境清洁,每日二次用1:500的“84”消毒液擦洗地板,每三日做一次细菌检验,每周对引流装置病室环境作细菌培养。
十、加强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勿使粪便污染泌尿生殖道。
控制外科伤口感染措施
一、预防微生物污染伤口应开始于手术前,术前用肥皂沐浴洗澡,积极治疗感染病灶,改善患者自身状态。
二、在手术前一日应适当用抗菌素。
三、参加手术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所用手术衣、帽、口罩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并按照手术前要求认真洗手。
四、提高医疗技术,在仔细操作的基础上,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适当处理组织,减少出血及血肿形成,消除死腔。
五、放置引流时,要采用封闭式引流,置于主要切口旁。
六、尽量减少手术人员,限制非手术人员的走动和谈话。
七、手术器械及其他器械必须按规定灭菌,每周采用芽孢细菌菌片测试高压蒸汽消毒装置的效能。
八、换药前后都要认真洗手,不能直接接触伤口。
九、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感染体征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十、任何可疑伤口换下的敷料都应做细菌培养及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
治疗室控制感染措施
一、治疗室应保持整洁,进入治疗室应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二、治疗室物品器械应定点放置,严格实行“三分开”(无菌、清洁、污染),并处于备用状态,用后物归原处。
三、治疗护士负责治疗室内物品消毒、供应、保管、维修,经常检查无菌物品的消毒日期,每周大消毒一次。
四、各种消毒液容器应定期更换消毒,器械消毒液夏季每周2次,冬季每周1次更换。“84”消毒液每天配制更换。
五、室内地面、治疗桌、药橱把、水龙头、肥皂盒,每天应用1:200的“84”消毒液喷洒或擦拭1~2次。
六、治疗室空气应达到消毒要求,细菌总数不应超过500个/m3。
七、治疗室空气消毒具体安排。
(一)7~8点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准备上午治疗工作。11:00~11:30开窗通风。
(二)午后1~2点紫外线照射后准备下午治疗工作。
(三)4:30~5:00点开窗通风。
(四)晚10点到12点紫外线照射1~2小时。
八、每周用0.2%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九、治疗各类物品均应推行消毒清洗再消毒的操作程序。 各类物品清洗消毒法如下:
(一)换药碗、钳子、镊子、弯盘用后,浸入1:200的“84”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取出,用肥皂清洗擦干后,高压消毒。
(二)外科用剪刀、手术刀等锐利器械,用后应浸泡在2%戊二醛液中3小时可杀死芽孢,用时可用0.9%NS液冲洗即可。
(三)导管灯类,如胃管、肛管、引流管等,用后放入1:200的“84”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取出,用肥皂清洗,并用汽油擦净后再煮沸消毒,分开放置备用。
(四)各类引流瓶,如胃肠减压吸引瓶、胸腔引流瓶等均需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净后备用。
(五)各类注射器用后浸于1:200的“84”消毒液内30分钟再送供应室处理,抽血注射器与一般注射器分开浸泡。HBsAg阳性者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焚烧。
(六)体温表用后放入1:200的“84”消毒液内浸泡10分钟,清水洗净放入75%酒精备用。
(七)常用血压表、听诊器、冰袋、热水袋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压脉带应做到一人一带一消毒。
(八)治疗桌、放药橱把手、水龙头、肥皂盒,应每天用消毒液认真擦拭。
(九)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头皮针、空针等,用后集中用“84”消毒液或1‰过氧乙酸消毒后再处理。
(十)做各种操作前后,坚持做到认真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治疗室保洁措施
一、做各种治疗前要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
三、用过的器械、针头、头皮针,分别按规定消毒。
四、每天紫外线按时照射。
五、物体表面如桌面、门把手,无菌容器盖等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用“84”消毒液擦地两次,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六、室内禁止其它人员或家属随便出入,个人物品不准在室内放置。出入带门。
七、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物品放置要清楚。无菌物品包装要严密,无菌包内取出物品要注意开包时间。
八、污物与垃圾分开,即棉球、棉签、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应消毒、毁形、统一回收给定点单位。
九、污物用消毒液消毒后弃之。
十、有专用拖把和抹布,用后按常规消毒。
手术室保洁措施
一、每天由清洁员擦拭地面用1:2000优氯净和无菌区以外的门窗。
二、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换手术室的拖鞋。进入无菌区的人员,必须再更换隔离衣或手术衣裤。
三、每天清晨,无菌区以内的各手术间,由清洁员负责擦拭,包括无影灯、窗台、门、操作台,各种容器盖由巡回护士擦拭。
四、每例手术完毕后,由清洁员搞好手术间的空气消毒及地面清洁消毒,手术后各种用物,巡回护士做好整理和消毒。
五、特殊感染的手术,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六、每周一次彻底大扫除,进行全面的各种物品消毒及各种消毒液的处理。
换药室保洁措施
一、换药前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无菌容器每周更换一次。
三、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1~3次;地面擦拭2次,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
四、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2小时,每月做空气及特殊物品细菌培养一次。
五、室内禁止放其它物品。
六、污物每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弃之。
供应室保洁措施
一、每日用清水、无菌橱、门把手1~2次。1:2000的优氯净擦拭。
二、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
三、接收口、发放口分开。
四、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路线不逆行。
五、工作间、生活间分开。
六、无菌室、操作间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2小时。
七、无菌室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
八、每周六打扫卫生,保持室内外清洁。
九、进出无菌室更换拖鞋。
十、控制进出无菌室人员。
十一、无菌室内物品摆放分类整齐
门诊化验室保洁措施
一、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地面应湿式清扫。
二、凡经常接触病人及工作人员的物品及物品表面、用具、地面等,应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两遍,如桌面工作台,操作台、采血台、采血内外窗口等等。
三、凡给病人采血的工作人员,应做到每抽一次血,严格进行一次手的清洗和消毒。
四、凡抽过查肝功用血的注射器,用后应及时消毒,消毒液每日更换并交院有关部门毁形回收。
五、凡剩余的各种标本,应用“84”消毒液浸泡后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