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管齐下”才能跳出房地产调控怪圈
[键入文字]
近年来,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始终是政府与百姓关注的焦点。《房产税替代“土地财政”是大势所趋》(张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8日)、《房产税不能替代土地出让金》(童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4日)、《土地财政是把双刃剑》(戴双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16日)等文章,针对我国房产税和土地财政等问题提出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应积极把握《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2020)》这一契机,通过保证住房市场供需平衡、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思路等一系列措施,从而科学合理地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
短期内不可能彻底取消土地出让金
近年来,一些学者也提出取消土地出让金的建议。根据国家审计署报告显示,至2012年底,我国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达34865.24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的37.23%。这反映出,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的过度依赖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情况比较严重,构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日渐迫切。
笔者认为,短期内彻底取消土地出让金,可能会造成现有房地产项目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可能加剧地方债务风险和诱发房地产行业危机,最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土地出让金作为城市土地使用权地租的让渡表现,对拆迁安置补偿、调控城市地价、稳定地方税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具有重要作用,使土地出让金缴纳的标准与方式达到相关各方可以接受的范围,逐步使土地出让金回归其应有的市场调节功能,或许才是改变既有“土地财政”的关键之一。
地方政府通过对土地出让增加地方财政进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依赖,与城镇无房居民对购置基本居住用房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历次房价调控的实践证明,仅凭出台调控房价或住房限购等指令性政策,对于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难以奏效。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当前,我国地方基层税收日渐困难,对中央和省级的依赖度较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应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等的过度依赖,地方税收来源应合理调整土地出让金缴纳比例,避免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部分开发成本转嫁给购房消费者,同时还应保证地方财税的稳定足额。此外,应积极探索开征适当的环境税与奢侈品消费税等,实现地方税种的多元与税额的均衡。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地价过高与居民购房能力过低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杠杆达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污染物减排、提升民众环保和理性消费意识的目的,降低整体社会成本。
降低级差地租 治理“城市病”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与管理体制上受集权思维主导,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摊大饼”式的围绕单一城市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规划建设模式较为普遍,城市的优质住房及其配套资源几乎围绕在城市中心附近,而且普通居民住房水平与购置能力,在统计数据上给人“被平均化”的心理印象较为明显。
笔者认为,围绕城市中心较近的区域由于各种公共服务资源集聚度与城市生活便利度较高,城市级差地租较大,对调和城市商品住房价格与普通购房消费需求意愿的难度自然较大。并且,受城市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模式的影响,过度围绕城市单一中心的人口、资源等集聚也易加剧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以及环境与安全风险。此外,住房情况统计数据应更加科学地反映不同收入水平、职业等人群的住房情况,不能简单地用“统计平均值”概化。
城市的规划、建设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基础、功能定位等,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型,设计产业发展与规划城镇布局,建立适合各地区自身发展实情的多中心治理与多元平衡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实效,避免人口、资源等过度向中心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无序迁移和流动,科学分担城市管理压力、分摊城市运营成本、分解城市累积风险,从根本上调控城市房地产价格、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住房需求的同时,带动目前一些城市建设发展中逐渐显露的诸多“城市病”的根本解决。同时,城市管理部门应结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且住房条件较差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区间、人口数量、现有居住面积、合理居住需求并根据保障性住房的不同服务类别,确定年度对应的保障房规划建筑面积,并及时对已经保障到位的家庭进行回访,确保政府部门在后续决策时更加科学、高效和完善。
保障性住房须发挥“兜底”作用
尽管我国许多城市每年都安排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但目前确实存在部分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申购门槛过高,诸如对于部分低收入群体即便申购获批,由于付款时限较短,一时难以付清而放弃;或对于部分中低收入群体而言,普通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相对其收入过高,而又不能完全满足现有保障性住房申购门槛的要求(人均收入、住房面积等),尤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大学生而言,出现售价过高的部分闲置商品住房和申报门槛较高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的空置保障性住房与“高不成低不就”对基本住房刚性需求人口相对过剩的“夹心囧象”。此外,一些地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在区位交通、住宅质量、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满足与中低收入居住人群相匹配的基本生活需求,成了“鸡肋工程”。
保障性住房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稳定的托底工具之一,对于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至关重要,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市场配置的科学化和全覆盖,就需要及时根据就业人口结构及其收入水平,差异化设定针对城镇不同收入、职业等居民群体对基本生活居住需求用房的申购门槛,使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的市场供应“无缝对接”,避免在二者之间出现“夹心阶层”,住房保障和管理部门需要由主要依靠指令性政策调控转向充分发挥普通商品房限购政策与适当扩大保障性住房供应数量的双向调控和分类调控的功效,确保城镇居民“安居乐业”,平抑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恶意投机行为,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此外,保障性住房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设计标准和建筑质量,交通与公共服务配套等应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服务,从而使保障性住房能真正体现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要的功能。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跳出瞎忙的怪圈》读后感
《跳出瞎忙的怪圈》读后感
——管理时间 提高自己
“天道酬勤”是一句古训,它告诉人们:只要辛勤付出,上天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但许多事实证明:有时埋头苦干却不能收到好的结果。相反,一些看起来并不勤奋的人,却比那些终日瞎忙的人更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享受着更多的人生乐趣。这是《跳出瞎忙的怪圈》一书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如何让自己所做的事得到应有的回报,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读完本书的一些感想。
作者开篇就分析了瞎忙的真相。瞎忙,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听到这个词。“你看看你,这么做一点效果都没有,简直是瞎忙”.所谓瞎忙,字面意思就是,没有计划,不讲方法,思维束缚,花费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到头来一场空。
文中提到,根治瞎忙需学会反省。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朱熹也曾说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一名新员工,要学会时常自我反省,回顾每日所做所说,是否出现错误,是否尽心尽力,是否又学到了新的技能和知识,并加以总结,长此以往,便会不断成长。
作者提到,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正确;聪明地工作比努力更具效率,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文中举了一个小故事,国王和大臣们来后花园游玩,到水池旁时,国王指着水池问道:“你们谁能告诉我,这个水池里的水能装满多少个水桶?”大臣们听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园丁的小儿子却回答说:“如果用和水池一样大的水桶,那就装可以装满一桶水;如果是和水池一半大的水桶,就可以装满两桶。”就像我们刚进公司时,也许都跃跃欲试,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运用到工作中,而忽略了创新思考的重要性。实际上,工作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以致用的能力,更需要创新思维,不局限于所学,跳出固化的思维模式。
同时,也要学会做时间的主人。文中提到运筹时间的七大黄金定律:1.远离琐碎的事情;2.认清工作的特性;3.现在就行动;4.善用业余时间;5.运用80/20法则;6.创造有效时间;7.要适当休息。这七条定律看起来简单,其中包含了时间管理的大智慧,能妥善处理好每件小事,那么在应对大挑战时也能游刃有余。
文章最后还提到,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作者在文中说到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其次才是能力。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以抱怨的态度去浪费时间,问题或许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读完一本书,学习到了很多跳出瞎忙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检验效果,管理时间,提高自己。
供 稿:郭扬扬
第三篇: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调控政策
然而,调控部门知道开发商这般心思,于是不断释放楼市调控不会放松的信号,让房地产市场预期由幻想变为悲观,一些人甚至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绝望。
实际上,这种大喜大悲的感情大可不必。根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的工作会议所透露内容,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定调基本廓清,如不发生经济衰退等意外情况,房地产调控在2012年不会大幅度放松,但是也不会更严厉,整体来说,2012年房地产市场预期状况应好于2011年底。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12月17日在路劲基建[简介 最新动态]上市15周年的一个活动上明确表示,2012年的调控政策仍然坚持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但是也会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的需求市场进行支持。
日前召开的国家发改委工作会议也透出对房地产调控的三个基本定调:一是巩固和扩大房地产调控效果;二是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三是支持和帮助自住性、刚性购房需求。
总结上述代表两个参与房地产调控主要部门的信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由于2012年定调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投放量不会低于2011年严厉控制货币投放的时期,虽然对于房地产贷款仍会控制,但是房地产行业紧张的资金链在2012年初开始会得到缓解。
其二,中央各个部门均提出了支持自主性、刚性购房需求的调子。这说明,在2011年最后2个月时间内,银行对首套房贷限制或者提高门槛的做法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注意。住建部、银监会等部门对此进行调研和反映以后,从2011年12月份开始,银行对于首套购房贷款已经进行了下调利率、放宽贷款条件等改善性做法。这将在2012年初引起自住性购房需求的反弹,进而带动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的放量。
其三,继续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政策被重申。秦虹也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未来调控仍将着力于使房价与大众的可承受购买力接近。无论是限购政策,还是房产税政策,都将为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所设计。
综上所述,2012年房价绝对不会反弹,中央以及调控部门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但是会对刚性购房需求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植,并且着重推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在此情况下,目前各种政策安排被视为最有效的,尤其是房屋限购政策,被看做短期内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定海神针。因此限购政策不会轻易退出,但是随着
2012年货币总量的放松,以及地方政府执行限购政策的力度问题,2012年会不会再出现房价上涨、限购形同虚设等意外情况呢?
这恐怕是当前房产税等政策加紧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楼市出现意外情况,恐怕只能用严厉的房产税政策去顶了。
在上述情况下,还有一个变数因素,那就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2012年告急。
第四篇:房地产调控问题
B题: 房地产调控问题
从2002年8月26日六部委颁发217号文件起,我国房地产调控历史走过了十余年。细第一阶段,调控起步期(2002年至2004年):主要以收紧土地供给和房地产信贷为主第二阶段,调控加码期(2005年至2008年上半年):加码的手段以结构性调整为主,心盘点房地产调控的十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要手段,以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为目的。在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同时,提出稳房价的新目标。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重点打击囤地行为、改善商品房和保障房供应结构、提高首付比例、推出税收调控手段,改善供给结构的同时开始调节商品房投资性需求。
第三阶段,紧急救市期(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政府政策全面转向,以楼市稳定来支持经济稳定,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放松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甚至出台利率打折等购房刺激政策。
第四阶段,调控全面加码期(2010年至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成为突出调控目标。国十一条、新国十条、限购令等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措施相继出炉,涵盖土地供给、信贷、税收、保障房等各方面的住房差别化调控体系逐渐形成。近十年,从单一供给管理转向供给与需求综合管理,从防止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转向重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国房地产调控目标逐渐清晰,政策体系逐渐建立。然而,虽然调控取得一定成绩,但调控多为定性的行政手段,量化调控方案很少。并且调控政策一般只是短暂实用某一特定时期。近期很多省市相继出台调控目标:房价的增长速度不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请根据浙江省某个城市近年经济数据解决以下问题:
3、结合该市市民工资收入的具体情况,评价调控政策“商品住宅价格的增长速度不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多长时间内有效。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商品住宅价格、GDP增速、市民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
1、收集整理该市近十年各片区商品住宅价格变化数据、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数据、工资收入和GDP数据等;并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近十年已知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预测2013年6月至12月间商品住宅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
第五篇:房地产调控政策评析
房地产调控政策评析
(针对2011年1月27号颁布的调控政策——新国八条)
上海大学房地产学院:刘一兵08120688
摘要
众所周知,从1998—2003年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到近几年保障房政策的密集出台,在短短的不到十年间,房地产产业就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过快的现象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今年的1月26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八条政策措施,简称“新国八条”。从“新国八条”的内容上看,其是对之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加强。不管是“限贷”、“限购”、税收制度改革还是保障性住房、政府公示、民众监督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限购,限贷,税制度改革,保障性住房,政府公示,民众监督
1.关于“限贷”
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所谓“差别信贷政策”,就是说拉开信贷政策的档次。“新政”对词的要求在二套房上有所加强,将其首付比例由之前的50%提升到60%,表明信贷政策的差别化程度。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对之前四月份楼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调。对于此,银行的业内人士表示,自去年楼市调控以来,二套房的信贷业务一直占比不大,在10%左右。再者,就真正想买二套房的人来讲,首付多个10%,怎么着也能凑齐这个钱。可见,“限贷”政策对这部分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大。
但我个人认为,房贷的“差别化”对买房人的心理上还是有影响的。对于买二套房,有两种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投机性住房需求。有投机心理的购房者,看到“差别信贷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后,其心理预期会发生变化。他可能认为,中央此次是下了狠心,再加上上海、重庆房产税的试点实施,房价应该不会涨了,也许就会不急着买,市场上出现持币待购的现象。还有,二套房各项政策的实施不会对首套房的政策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首套房的首付和利率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为购买首套房是国家政策所支持的,与民生息息相关。提高二套房的贷款门槛,已经损伤了一些具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人的利益,若再在首套房上做文章,那么,政策矛头所指的方向就不对了。2.关于限购
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首先我们明确了限购的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在限购之列。不明确的地方是,哪些城市属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
“限购令”自去年四月份的楼市调控提出后,除上海等几个房价泡沫比较大的城市有具体措施外,很多城市仅形式上有所追随,但并没有落到实处。从网上了解到,南京市在去年的下半年出台了限购措施,但紧随其后的具体操作细则和执行时间并没有公布,市场上三套房以上的过户照常进行。但今年,虽然“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划在限购之列,可见此次调控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强烈。换句话说,这三类城市必须限购。从各地方的网站可以看出,地方的限购细则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相关人员也表示,严格执行国务院大精神。
就山东而言,与限购有关的城市就济南和青岛两个。到目前,济南市的限购细则已经出台,其采用了类似于上海“以家庭为单位,限制新购一套房”的较宽松的政策;青岛市的限购细则还在制定中。我个人认为,较宽松的限购政策对房价泡沫并不太大的济南和青岛的房地产市场都是有很强的约束力。而这两个城市的炒房投机者或许会涌向其它的二三线城市,对其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带去压力。所以,地方政府在出台限购细则的时候,也应该给持有货币的投资者带去一些投资的机会,将一部分货币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其它市场,促使整个经济市场的和谐运行。
3.关于税制改革
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
关键词“不足5年”。
众所周知,税收是调节经济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看出,此次调控对税收的改革只针对不满五年的普通住宅。,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全额征收营业税与原营业税政策是区别。假定某人新购入一套普通商品住房,价值100万,5年内,其房主准备转手出售,出售价格150万。按照原有的税收政策,房主只需缴纳两时点差价的营业税,即 150w−100w ×5.56%=27800元。若按照新政的税收政策,则需缴纳150w×5.56%=84000元。理性的看,这笔钱还是比较客观的。从各地区房价的走势上看,相对于原有税收政策,新政对税收政策的增幅一般在2—4倍之间。另外,按照“新国八条”文件的表述,此次调整只是调整了5年内转手交易的营业税,对于满5年的交易,仍按普通住宅免征,非普通住宅差额征收的办法执行。我个人认为,此次税收制度的改革是对二手房市场的一个冲击。很多未满5年的不动产拥有者,并不畏惧全额营业税带来的压力,他们会故意抬高出售房的房价,将将要缴纳的税收转移到购买者的身上,给购买者施压。于此,很多想购买二手房的持币代购者会将目光转移到期房上面,毕竟3倍左右的税收增幅,在短时间内也可以租一套不错的房子。这样一来,税收新政无疑让越来越不景气的二手房市场雪上加霜。我的建议是,对于二手房的评估机制适当健全,确定实际操作价格上下浮动的区间,对于房价差异较大的交易行为,当地政府应明令禁止,杜绝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4.关于保障性住房
1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2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以上两条均是新政在有关保障房上面所做的措施。
继2010年12月住建部提出在2011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1000万套保障房的措施后,一月份出台的“新国八条”再次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无疑,2011年国家将重点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增加低端市场供应量,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在2011年1月19日,山东省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为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数量,济南市准备出台政策,对于在房地产建设中不配建保障房的,一律不供地、不立项、不审批。个人认为,济南若出台这一政策,将能够大大增加保障房的供应量,楼市的供给增加,促使房价下降就有了基础。尤其是保障房的供应量大量增加后,才能够有力阻止房价快速上涨。如果上述政策再加上限购政策,两者结合,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会议上还提到了,省财政计划支出5亿元用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山东将把公租房建设作为重点,重点建设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租房。对于未完成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任务,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三类用地”供应总量未达到住房用地供应总量70%的市、县,近期不得出让大户型高档商品住宅用地。就东营地区而言,随着近期胜利油田职工住房建设的陆续交付使用和后续的不断开工建设、市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廉租房的建设等,将会给房地产商品住房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这将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供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比重的增加,能够保障和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同时也会使得竞争本来就很激烈的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会进一步的加剧,迫使开发商不得不在开发项目的软环境上做文章,有利于提升楼盘项目的品质,也会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品质的提升。此外,随着近几年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快速发展,保障房的管理愈来愈重要。比如,廉租房、棚户改造区的住房不稳定的情况;原来的廉租房住户在收入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后,仍长期占据着住房,缺乏更严格的退出机制的问题;因管理水平跟不上,物业形象不佳的诟病和加剧社会隔离及治安等问题仍难消除的情况;一些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廉租房建设至今还未达标等等。我个人认为,为寻求解决这些相关问题,在大量资金投入的同时,各地行政机构严格按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法律办事,将这项为民造福的工程进一步做实做好。我个人对使保障房体系持续下去的几点建议
1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保体系。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缺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法定的○资金来源,因此投入难以稳定。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当考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形成专收专支的专项建设基金。公积金贷款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2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保障房建设的质量,○必须加强监管和审计监察。通过法制建设完善程序管理和过程监管,杜绝低效率、豆腐渣工程、贪腐等现象的发生,避免“民心工程”出现“伤心事件”。
3因地制宜。○各地应结合本地住房需求结构,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住房保障的形式和供应结构,避免供应结构不合理造成新的“浪费”现象。
5.关于政府公示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新国八条”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与义务——确定房价控制目标,一季度向社会公布。以东营市为例,由于2010的数据还没有公布,2009东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3元(东营市统计局),较上年增长9.4%,假设城乡居民收入稳定,预计201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508元,按每个家庭中有两名成员有收入计算,东营市每个家庭在2011年的可支配收入为51016元,按照房地产市场无泡沫或者泡沫不大的情况下计算(6年或者7年的时间可供给一套生活住房,按100㎡计算),每家庭6年或者7年总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6097和35.7113万元(按预计数据,不计利息),由此预计2011年东营市的房价应控制在3060.97——3571.13元/㎡左右。据调查,位于东营市南部的广饶县城东2011年1月6日新开盘的华骜小区(多层、小高层)均价为3200元/㎡(实地调查);东营市东城地区房价多介于5000——6500元/㎡(东营房产网一月份数据)。而以2010年网上盛传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为标准,东营市房价为4370元/㎡,位列76位。由此可见,作为二三线城市的东营来说,由于房价泡沫较少,其房价水平较为真实的反应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另外,据东营房产网不完全统计,预计2011年将有32个纯新盘上市,按区域划分:东城12个、西城14个、县区6个;按物业类别划分:多层7个、高层或小高层18个、别墅10个、写字楼11个、商业8个(有的项目有多种物业类型,以涉及到为划分标准)。这些数字就意味着,随着开发项目数量的增加,房源的增多,房地产市场竞争会不可避免的变得更加的激烈,东营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进行转变,这对于广大刚性购房者而言肯定是有益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竞争日趋积累的房地产市场对房价的影响都会对政府控制房价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相信,对于处于二三线、房地产泡沫不大的东营市来讲,在2011年第一季度确定公布房价控制目标并非难事。
6.关于民主监督
1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2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总的来讲,房地产市场上的第三轮调控力度空前。不管是“限贷”、“限购”、税收制度改革还是保障性住房、政府公示、民众监督等,都从根本上控制了住房的需求,增加了住房的供给。
我想,伴随着各地相应政策细则的出台,政策叠加效应的愈发明显,各地房地产市场必会向一个更加稳妥的方向发展。作为个人,很高兴看到中央新政的出台。因为之前的调控并未使房价出现松动,抑制房价的政策大多只能起到扬汤止沸的效果。一项好的政策,需要长期坚持,“虎头蛇尾”是政策大忌。希望中央也借此机会,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