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门员工问责制度
部门员工问责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敬业尽职的责任意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执行力,确保公司、部门决策事项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员工问责的对象:部门全体员工。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员工问责是指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活动(包括工程管理内业和外业)的各个环节当中,各级员工对本部门或本岗位应承担的工作,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损害公司经济利益或影响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工作时机或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
(一)不履行职责包括:无正当理由拒绝、放弃、推诿、拖延、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
(二)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公司管理程序、管理制度、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情形。
第四条 对部门员工问责坚持以下原则:
(一)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
(二)一级对一级负责,上级对下级层层追究责任的原则;
(三)实事求是、权责对等、公开透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回避原则,与被问责事件有关联的人员不参与调查、处理决定等工作。
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五条 按过失性质将部门问责事项划分成以下情形,员工出现任何一类情形时,必须对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及其直接领导问责。
一、员工不认真履行公司规定的职责,执行部门做出的工作安排,工作部署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公司明确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或未认真执行部门交办事项的;
(二)工作效率低下、办事迟缓、经常拖期、相关部门反映强烈的;
(三)工作质量差、多次返工、致使工作拖期的;
(四)工作中回避矛盾和问题、推卸责任,导致不能及时解决,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五)工作监管不严、发现违纪、违法、违规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的;
(六)对下属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知情不报、不制止或不处置的;
(七)作风不务实、不严谨、工作粗疏、敷衍塞责、拖沓,效能低下,不能认真执行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致使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部门整体工作部署的;
(八)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安排的。
(九)违反公司劳动纪律的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罚,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发生一个月内三次以上违犯公司劳动纪律的,由部门进行问责,做处分或罚款处理。
二、员工违反规定擅自决策,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超越部门权限擅自决策、审批或没有依照公司规章制度、权限、程序进行决策、审批,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决定或者命令的;
(二)违反公司规定,人为设置障碍,拖延工作的。
三、员工发生不作为、滥作为或行为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违反规定泄漏公司秘密或者职务工作秘密,不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或资料泄密、损毁、丢失,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在管理、协调、服务工作中,对外来(子公司、其它部门或外单位)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故意刁难,甚至“吃、拿、卡、要”的现象,损害公司利益或企业形象,造成投诉或其他不良影响的;
(三)弄虚作假或指使、授意他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的;
(四)工作时间擅自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而耽误工作的。
(五)上级对工作任务没有布置清楚,下级没有理解和掌握工作目标和方向,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的上下级员工。
第三章 问责组织及问责程序
第六条 问责组织
工程管理部暂按四个科室,每科室抽调一人,加上部门经理,成立五人问责小组。问责小组由部门经理任组长,组织领导部门问责工作。问责小组的职责是:
(一)监督问责制度的实施;
(二)研究问责事项;
(三)对被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四)负责形成调查报告并向部门经理报告;
(五)提出问责建议;
(六)执行问责小组的决定;
(七)接收并反馈被问责人的申诉;
(八)起草问责处理报告,报部门经理批准后下达问责处理决定文件;
(九)修订问责制度。第七条 问责程序
对员工问责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公司或部门领导发现有关人员或接到有关方面(子公司、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反馈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时,提出问责建议报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审批后启动问责程序。
(二)启动问责程序后,问责小组对需要调查的事项予以登记立项,由问责小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三)问责小组对调查过程中的访谈应形成现场笔录,要求被调查人核实后签字确认,对调查过程中取得的书面证据材料,要求出据材料的单位领导确认并盖章。
(四)问责小组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调查人,征询其对调查事实是否持有异议,并根据调查结果,出据调查报告,做出问责处理意见或建议。
(五)部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问责处理决定,并根据决定下达处理文件,报主管领导备案。协助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处理文件落实问责处理意见。
(六)过失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诉,报部门经理审核、复查。
第四章 责任认定和责任处理
第八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其应承担的责任大小根据其在问责事项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少或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小或延误的工作时间长短由问责小组认定,原则上分为责任较小、责任较大、责任重大三个等级,按下述标准划分:
(一)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小: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含)以下的;
2、延误工作时间15天(含)以下的;
3、不良影响较小。
(二)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大: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0万元(含)的;
2、延误工作时间15-30天(含)的;
3、不良影响较大。
(三)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重大: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50万元(含)的;
2、延误工作时间30天以上的;
3、不良影响重大或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的。
第九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根据问责事项的成因,原则上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经办、主持、牵头、组织等职责,并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二)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参与、协助、辅助等职责,而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三)直接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的直线上级领导应承担的责任;本制度所称直接领导为部门各科室负责人;
(四)主管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经理应承担的责任;
(五)主要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主管领导人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的,公司将对责任人进行责任处理,责任处理分为经济责任处理和行政处分两类。
(一)对员工经济责任处理控制在50元以上,但最多不超过本人年度绩效工资。
(二)对员工行政责任处分按轻重依次为:
通报批评、取消先进称号、降低季度及年度考评档次、部门警告、部门记过。
第十一条 受到部门警告后年度考核只能为一般及以下;受到部门记过后年度考核只能为待改进。
第十二条 对主观故意和渎职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给予部门警告和记过,并加重经济处罚;对不作为、失职或过失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降低季度及年度考评档次、给予部门警告,并进行适度经济处罚;对能力不够或努力不够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责任人,给予取消先进称号、降低季度及年度考评档次,较轻的经济处罚;对主观善意因素或因外部不可控因素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先进称号,免于经济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对涉及政治事件、党风党纪或非常重大的违纪行为需要更深入的调查,由问责小组报部门经理同意后,转由公司审计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问责小组的人员发生问责事项的,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五条 在实施处罚时,应根据错误性质、情节和员工平时表现以及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全面考察决定,使处罚恰当合理。对于主观故意、渎职等情节严重的,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十六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工程管理部。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员工问责制度
员工问责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敬业尽职的责任意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执行力,确保公司重大决策、决议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员工问责的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员工问责是指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活动(包括投资融资、资本运作、招投标、专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各级员工对本部门或本岗位应承担的工作,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或者不作为、少作为、滥作为,损害公司经济利益或影响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工作时机或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由公司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予相应经济和行政处理的活动。
一、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拖延、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
二、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公司管理程序、管理制度、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情形。第四条 对员工问责坚持以下原则:
一、谁受理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 二、一级对一级负责,上级对下级层层追究责任的原则;
三、实事求是、权责对等、公开透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回避原则,与被问责人为亲属,或与被问责事件有关联的人员不参与调查、处理决定等工作。
第五条 员工问责制度与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并行,符合专业管理问责条款的,可按照相关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处理。凡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处理或问责的,按照本制度进行问责处理。第二章 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 公司行政部是员工问责的决定部门,职责是:
一、根据问责需要指定相关部门(子公司/工厂)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及小组负责人;
二、负责布臵具体任务;
三、审议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决定。第七条 调查小组是员工问责的实施部门,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部部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被问责对象的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二、负责对调查事项涉及的任何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取证(可要求相关当事人写出书面经过材料)和核实;
三、负责接收并反馈被问责人的申诉;
四、负责形成调查报告并向公司总经理(或公司分管领导)报告;
五、负责起草问责处理报告,并报公司总经理(或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送行政部下达问责处理决定文件。
第八条 行政部负责落实对被问责人的相应处理决定。
第九条 公司各职能(业务)部门负责配合,必要时参与相应的调查取证工作。第十条 部门(子公司/工厂)职责是:
一、负责配合,必要时参与相应的调查取证工作;
二、负责对本公司内部相关员工的问责;
三、在重大、特大事项问责结束后3日内,问责事项分析处理报告向公司行政部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 中层管理人员和总部各级员工的问责由公司总部直接负责,子公司/工厂中层及以下员工的问责原则上由子公司负责,必要时总部也可以直接问责。第三章 问责事项
第十二条 公司按过失性质将问责事项划分成以下五类情形,总部职能(业务)部门或子公司员工出现任何一类情形时,必须对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及其直接领导、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
一、员工因决策失误、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因决策失误、工作疏忽、管理松懈、办事拖沓或违规操作等人为因素受到国家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处罚10万元(含)以上的;
(二)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含)以上的。
二、员工不认真履行公司规定的职责,执行公司董事会或行政部部做出的决议、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公司明确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或未认真执行公司的指示、决策或交办事项的;
(二)工作效率低下、办事迟缓、经常拖期、子公司及相关部门反映强烈的;
(三)工作质量差、多次返工、致使工作拖期的;
(四)工作中回避矛盾和问题、推卸责任、矛盾上交,导致不能及时解决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五)工作监管不严、发现违纪、违法、违规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的;
(六)对下属部门和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知情不报、不制止或不处臵的;
(七)作风不务实、不严谨、工作粗疏、敷衍塞责、拖沓,效能低下,不能认真执行公司董事会和行政部部的决策、决定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致使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的;
(八)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安排的。
三、员工违反规定擅自决策,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超越部门权限擅自决策、审批或没有依照公司规章制度、权限、程序进行决策、审批,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决定或者命令的;
(二)违反公司规定,人为设臵门槛、障碍拖延工作的;
四、员工发生不作为、滥作为或行为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违反规定泄漏公司秘密或者职务工作秘密,不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或资料泄密、损毁、丢失,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在管理、协调、服务工作中,对外来(子公司、其它部门或外单位)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故意刁难,表现出“冷、硬、顶、拖”态度,甚至“吃、拿、卡、要”的现象,损害公司利益或企业形象,造成投诉或其他不良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时,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未及时、妥善的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的;
(四)采取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和干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弄虚作假或指使、授意他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的;
(六)工作时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因其他工作原因离开工作岗位不委托有关人员代行其职责而耽误工作的。
(七)上级对工作任务没有布臵清楚,下级没有理解和掌握工作目标和方向,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的上下级员工。
五、其他行政部部认为有必要问责的事项。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三条 对员工问责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公司行政部部领导发现有关人员或接到有关方面(子公司、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反馈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时,提出问责建议报行政部部,由行政部部审批后启动问责程序。
二、公司行政部部责成启动问责程序后,由行政部办公室负责立即根据行政部部指示,落实监督牵头部门快速组成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三、问责调查小组对需要调查的事项予以登记立项。
四、问责调查小组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对调查过程中的访谈应形成现场笔录,要求被调查人核实后签字确认,对调查过程中取得的书面证据材料,要求出据材料的单位领导确认并盖章。
五、问责调查小组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调查单位的主要领导并充分沟通,征询其对调查事实是否持有异议,并根据调查结果,出据调查报告,做出问责处理意见或建议。
六、问责调查小组向公司行政部部提交调查报告。
七、公司行政部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问责处理决定,被调查的部门或单位可在会议上进行陈述和申辩。
八、公司行政部办公室按行政部部决定下达处理文件,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处理文件落实问责处理意见。
九、过失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行政部办公室提出申诉,报行政部部审核,确实有必要的进行复查,在行政部办公室组织复核、复查期间,原处理决定可以暂时中止执行。第五章 责任认定和责任处理
第十四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其应承担的责任大小根据其在问责事项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少或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小或延误的工作时间长短由行政部部认定,原则上分为责任较小、责任较大、责任重大、责任特大四个等级,按下述标准划分:
一、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小: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含)以下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7天(含)以下的;
(三)不良影响较小。
二、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0万元(含)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7-15天(含)的;
(三)不良影响较大。
三、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重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含)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15-20天(含)的;
(三)不良影响重大或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的。
四、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特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20天以上的;
(三)不良影响特大或导致他人伤残、死亡的。
第十五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根据问责事项的成因,原则上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经办、主持、牵头、组织等职责,并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二、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参与、协助、辅助等职责,而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三、直接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的直线上级领导应承担的责任;本制度所称直接领导为总部职能部门主管级(含)和子公司部门负责人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四、主管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主管领导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总部职能部门中层副职(含)以上和子公司副行政部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五、主要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总部职能部门正职(牵头副职)和子公司行政部级(牵头副职、第二经理)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的,公司将对责任人进行责任处理,责任处理分为经济责任处理和行政责任处理、处分两类。
一、对员工经济责任处理控制在50元以上,但最多不超过本人绩效工资。
二、对员工行政责任处理、处分按轻重依次为:
通报批评、取消先进称号、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关系。
第十七条 对各类责任者的具体责任处理标准详见《问责处理对照表》(附件1)。
第十八条 同一单位内发生问责事项时,除按本制度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外,同时还要按以下办法追究本单位领导责任:
一、直接下级出现二次(含)以上责任较小或责任较大级的同类事件时,追究直接上级领导责任;反复出现三次追究至本单位主管领导,反复出现四次(含)追究至本单位主要领导。
二、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事件的,追究至本单位主管领导,发生特大事故、事件或内累计发生二次重大事故、事件的,追究至本单位主要领导。第十九条 根据问责事项发生的主客观因素,问责处理侧重点如下:(详见《问责处理趋势示意表》附件2):
一、对主观故意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高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二、对渎职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高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三、对不作为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行政处理、处分与适度偏上经济处理的方式;
四、对失职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适度偏上行政处理、处分与经济处理的方式;
五、对过失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适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六、对能力不够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行政处理、处分,适度经济处理的方式;
七、对努力不够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低度经济处理,适度偏上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八、对主观善意因素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适度经济处理,低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九、对外部不可控因素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低度经济处理,适度偏下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对涉及政治事件、党风党纪或非常重大的违纪行为需要更深入的调查,由问责调查小组报行政部部同意后,转由公司政工部门、审计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参与问责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下发后,依据实际适时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第二十三条 在实施处罚时,应根据错误性质、情节和员工平时表现以及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全面考察决定,使处罚恰当合理。对于主观故意、渎职等情节严重的,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 子公司参照本制度制定本公司相关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企业管理部。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件1:《问责处理对照表》 附件2:《问责处理趋势示意表》
企业问责制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切实落实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责任、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责任,促进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达成,并将各部门之工作绩效与各级主管人员之薪资、福利、劳动合同等项目相挂钩。特依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保捷汽车工业集团各级干部人员,包含各部门经理、副理、课长、副课长、组长、副组长、班长、副班长等。
三、用语定义:
3.1 干部人员:本细则中所称“干部人员”,泛指保捷汽车工业集团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包含各部门经理、副理、课长、副课长、组长、副组长、班长、副班长等;
3.2 违约责任:本细则中所称“违约责任”,指公司对各岗位人员未按<岗位说明书>之要求履行岗位责任,各级管理人员未按<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的相关条款履行领导责任的人员,所实行的处理方式,包含但不限于<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中“其它要约事项”之内容。
四、权责:
4.1 总(副)经理:负责制定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与经营规划工作,负责各部门工作目标的设定及绩效成绩的核准工作,负责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核准工作; 4.2 营运中心经理:负责各部门工作目标设定及绩效成绩的审核工作,负责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审核工 作;
4.3 人力资源课:负责本实施细则的制定、修改、解释工作,负责各部门目标设定的协调工作,负责各部门干部人员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的汇总、分析、检讨,及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提报工作;
4.4 各级干部人员:努力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决议,切实履行岗位职责、领导责任,实现岗位目标及部门整体目标。
五、内容:
5.1 干部人员任用原则: 5.1.1 职、责、权、利对应原则:通过规范岗位标准,确定各岗位之职责、职权及相关利益,做到权从岗来、责随权至、责权相应、责利相符;
5.1.2 能上、能下原则:本公司之干部人员任用,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以部门绩效为标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切实贯彻“能者上、庸者下”之干部任用指导思想,理顺干部人员任用、晋升管道;
5.1.3 淘汰原则:对部门绩效不彰、工作执行不力之单位主管实行淘汰机制,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5.1.4 绩效承诺原则:所有干部人员于任职时,必须与公司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明确岗位之职、责、权、利,<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一并履行; 5.2 绩效承诺:
5.2.1 所有人员在职时必须熟读<岗位说明书>,且需在<岗位说明书>上签名确认,明确岗位职责与义务,并须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5.2.2 干部人员任用时,必须与公司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约定岗位目标及违约责任等项目,干部人员必须切实履行<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之全部内容;
5.2.3 公司之<岗位说明书>、<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等,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5.2.4 干部人员因个人原因,拒不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者,视为自动放弃就职;
5.3 岗位目标设定及绩效汇总:
5.3.1 各岗位目标设定状况,详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5.3.2 绩效成绩汇总状况,详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5.3.3 干部人员之绩效成绩汇总后,即可按<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之相关条款,对当事人实施正负激励; 5.4 责任划分:
5.4.1 岗位责任: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说明书>规定的各项职责,对岗位工作负责;对于未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执行不力、岗位绩效不彰者,当事人负岗位责任; 5.4.2 领导责任:各级管理人员,应对部属工作绩效负责、对部门(单位)整体绩效负责,对于部门(单位)绩效不彰、部属工作执行不力者,直接责任主管应负领导责任; 5.5 违约责任:
5.5.1 连续3个月岗位绩效未成长者,对当事人给予降职、降级处理; 5.5.2 连续3个月岗位绩效下滑者,将给予当事人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之处理;
5.5.3 连续3个月部门工作绩效不彰者,将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单位主管给予降职、降级处理;
5.5.4 连续3个月部门绩效下滑或连续4个月部门工作绩效不彰者,将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单位主管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之处理; 5.5.5 干部人员与公司约定的其它违约责任一并履行;
5.6 本实施细则经总经理核准后颁布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本实施细则之最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课。
六、相关档:
6.1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6.2 <晋升与异动管理办法> 6.3 <奖惩管理办法>
七、附件:
7.1 <岗位说明书> 7.2 <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
第三篇:员工不作为问责制度
昆明西科工贸有限公司员工不作为问责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格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问责制度,是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管理的部门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生产经营出现重大问题、质量安全事故、公司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 责任问责对象,(一)领导班子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
(二)中层管理人员:部室负责人及下属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第四条 责任问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完不成业绩目标、工作目标,并不认真总结和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违反《合同法》等法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内外勾结、泄漏或窃取公司(商业、技术)机密等,造成经济合同纠纷,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三)违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法规、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的;
(四)违反《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的;
(五)因失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经济纠纷或者其它不良后果;
(六)对事故处置不力,导致后果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
(七)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事故或损失的第七条 责任问责追究方式:
(一)未完成业绩目标、工作目标,并不认真总结和采取相应措施的,按照签定的责任书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二)责令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降薪等行政处分;
(五)给予罚款、一次性赔偿、全额赔偿等经济处罚;
(六)留用察看、辞退、开除;
(七)以上责任问责追究方式,可单款或多款合并执行。
第八条 生产经营管理造成损失责任程度的界定及处理:
(一)直接与间接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为“特大级”;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性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违反国家法规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二)直接与间接损失在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以内的,为“重大级”;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撤职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性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
(三)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以上至10万元以内的,为“严重级”;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部分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
(四)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以下的,为“一般级”。
责令事故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赔偿的经济处罚。
第九条 安全或火灾事故责任程度的界定及处理:
按照国家、集团及公司相关规定界定执行;
第十条 质量事故责任程度的界定及处理:
按照国家、集团及公司相关规定界定执行;
第十一条 对设备、材料、辅料等管理不严,发生失窃偷盗现象的。责令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当事人处通报批评、留用察看、辞退或开除。
第十二条 所有责任问责事件,在责任问责查处终结以后,都将书面通报各有关部门及责任人。
第十三条 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健康部依照公司有关规定,负责责任追究实施监督检察。并做好日常工作情况收集、归档工作。
第十四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问责制度
宝世达集团领导问责制度(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问责制度,是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管辖的部门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纠纷、质量安全事故、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第三条 责任问责对象,(一)高层管理人员:总裁、副总裁、助理副总裁、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管理人员;
(二)中层管理人员:集团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各(分)公司、车间、仓库等单位的正副职主要负责人。
第四条 责任问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在对责任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反《合同法》等法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因玩忽职守、内外勾结、泄漏或窃取企业(商业、技术)机密等,造成经济合同纠纷,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二)违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操作规程》等法规,造成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或者火灾事故的;
(三)违反《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法规,造成质量事故的;
(四)因失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经济纠纷或者其它不良后果的;
(五)对事故处臵不力,导致后果扩大或造成次生事故的;
(六)完不成“经济目标、工作目标和公共目标”的。
第七条 责任问责追究方式:
(一)责令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降薪等行政处分;
(四)给予罚款、一次性赔偿、全额赔偿等经济处罚;
(五)留用察看、辞退、开除;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七)以上责任问责追究方式,可单款或多款合并执行。
第八条 合同或经济纠纷责任程度的界定:
(一)直接与间接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为“特大级”;
(二)直接与间接损失在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以内的,为“重大级”;
(三)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以上至10万元以内的,为“严重级”;
(四)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以下的,为“一般级”。
第九条 安全或火灾事故责任程度的界定:
(一)死亡1人或者直接与间接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为“特大级”;
(二)致残1人或者直接与间接损失在10万元以上至20万元以内的,为“重大级”;
(三)受伤1人(病假30天以内正常上班)或者直接与间接损失在5万元以上至10万元以内的,为“严重级”;
(四)受伤1人(病假7天以内正常上班)或者直接与间接损失在1万元以上至5万元以内的,为“一般级”。
第十条 质量事故责任程度的界定:
(一)客户投诉3次以上且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或者返工材料人工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为“特大级”;
(二)客户投诉3次(口头、电话、书面)或者返工材料人工费用在2万元以上至5万元以内的,为“重大级”;
(三)客户投诉1次(口头、电话)以及返工材料人工费用在1万元以上至2万元以内的,为“严重级”;
(四)返工材料人工费用在1万元以内的,为“一般级”。
第十一条 发生特大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直至开除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性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违反国家法规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发生重大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记过直至撤职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性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
第十三条 发生严重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记过直至辞退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部分赔偿甚至全额赔偿的经济处罚。
第十四条 发生一般级事故的:
责令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过处分。对事故主要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的处分。并分别处以罚款、一次赔偿的经济处罚。
第十五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照第十一条规定从快从重从严查处。
第十六条 对设备、材料、辅料等管理不严,发生失窃偷盗现象的。责令单位第一责任人书面检查,给予行政警告直至记大过处分。对当事人处立即辞退。并处偷盗物品5至10倍价格的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 责任追究首先以《行政问责书》形式下发给当事人,接到被问责的人员必须无条件地依照规定期限回复。所有责任问责事件,在责任问责查处终结以后,都将书面通报各有关单位。
第十八条 总裁办直接组织相关部门依照企业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追究实施监督检察。并做好日常事故责任追究的情况收集、归档工作。
第十九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总裁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宝世达控股集团 二OO八年十月三十日
第五篇:问责制度
江西出版集团资产经营公司
工作责任问责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责任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责任制,严格管理,坚决减少和杜绝各类职务失职行为,建立“爱岗敬业、格尽职守、创新务实、奖罚分明、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是根据“有职就有责、任职要负责、失职要问责”的原则,对责任问责对象在其所在部门和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造成经济合同纠纷、安全事故、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都要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追究过错与责任相结合,责任问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对问责对象追究责任时,必须坚持“责任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和“谁经办、谁负责、主管领导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则,对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都要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条 责任问责对象:公司全体人员。第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责任追究:
1、经济合同方面:
(1)在合同(协议、合约等)执行过程中,疏忽懈怠,把关不严,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内容履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产生不良影响的;、(2)违反《合同法》等法规,在合同(协议、合约等)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玩忽职守、内外勾结、泄漏或窃取公司机密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
(3)未经任何合同(含事项)审批流程,擅自对外签订协议或私自处置资产、资金等,造成资产、资金损失或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的;
(4)在出差、办事、物品采购等工作过程中,虚假报销,经公司查实的;
(5)收受客户、下属贿赂,牺牲公司利益为其谋取好处的。
(6)对经营工作中所产生矛盾处置不力,导致后果扩大或造成次生矛盾的;
(7)未完成“经济目标、工作目标和公共目标”的(不可抗力除外)。
(8)业务部门对所负责相关闲置资产未尽到维护职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2、行政人事方面
(1)对领导布置的任务,不及时执行或落实不到位的;(2)日常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司受窃、被盗等,造成财产损失的;
(3)对公司行政人事和其他档案管理不善,导致遗失、外泄的;
(4)对公司重要会议、活动安排准备不力,造成重大失误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的;
(5)在员工考勤、晋级等日常工作中,有失公正,被员工投诉、举报,经公司查实的;
(6)擅自违规使用公司印章、车辆及相关证照,使公司利益遭受侵害或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的;(7)擅自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对公司资产、资金和形象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
第四条 责任问责追究方式:
(1)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书面检查。扣除当月绩效50%,年累计3次(含)以上扣除当年绩效100%;部门领导进行情况说明。
(2)通报批评,扣除当月绩效100%。年累计2次(含)以上扣除当年绩效100%;部门领导做出书面检查,扣除当月绩效50%;分管领导进行情况说明。
(3)留用察看。在留用察看期间,当事人只发放基本工资,停发所有的绩效;部门领导扣除当月绩效100%,做出书面检查;分管领导进行相关说明,扣除当月绩效50%;如问责人员为部门领导,分管领导扣除当月100%绩效并做出书面检查。
(4)调离岗位、停职、撤职。在调离岗位、停职、撤职处理期间,只发600元生活费,停发所有基本工资、绩效100%;部门领导扣除当月基本工资、绩效100%,并做出书面检查;分管领导扣除当月100%绩效并做出书面检查。
(5)责令辞职。问责人所在部门领导扣除全年绩效30%,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分管领导所需承担相关责任报上级主管公司处理。
(6)追究民事责任,对造成的损失部分或全额赔偿;问责人所在部门领导扣除全年绩效30%,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分管领导所需承担相关责任报上级主管公司处理。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8)以上责任问责追究方式,可单款或多款合并执行。第五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2)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3)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4)非主观因素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5)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六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1)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由个人主观原因所致的;
(2)拒不承认错误的;
(3)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欺上瞒下的;(4)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且无法补救的。
第七条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被问责人出现过失后,要责成其作出产生过失的说明及避免今后工作中再发生过失的计划和措施,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九条 被问责人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检举、举报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条 公司在作出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问责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申诉权利。
第十一条 公司宣布问责决定时,由总经办与问责当事人谈话,并将处理决定送达问责对象。综合管理部应将相关处理决定存入公司档案。
第十二条 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起15日内向公司总经办申请复核。在复核期间,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第十三条 问责处理应同时要求责任人分析事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后期预案,并书面报告给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第十四条 为保证问责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各项工作必须有书面或电子记录,便于对相关工作责任进行追溯和责任界定。对于缺乏相关记录无法准确界定责任的情况,所有相关责任人将被一起问责。
第十五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第十六条 本制度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江西出版集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