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实施办法
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实施办
法
来源: 发布日期:2009-08-04 浏览次数:306 【字体:大 中 小】
(安徽省水利厅、财政厅
皖水财字【1997】66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水费的收交使用和管理,保证收好、管好、用好水费,根据(1995)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8号(以下简称68号令)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水利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各级人民政府应认真贯彻68号令,切实加强对水费和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以下简称河费)收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教育、督促用水户和受益户按规定交纳水费和河费。
第三条 水费和河费收入是水管单位维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其他一切用水户和受益户都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向水管单位或河道主管机关交纳水费(包括人工河库养护费等。下同)和河费。
第四条 各级水利(水电)局和水管单位都要建立健全收费专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加强对水费和河费的收交、使用和管理,做到依法计收、使用合理、核算准确、管理规范。
第二章 收交管理
第五条 各类水费的收交范围和标准,均按68号令执行。一切用水户都必须按规定的标准按时向水管单位交纳水费。
第六条 河道工程受益范围内的所有受益户,均应向归属的河道管理单位或河道主管机关交纳河费。其计收标准如下:
(一)耕地和其它农、林、牧、渔业用地,按每亩每年1.6公斤稻谷折价计收(1999年7月22日以前暂不收取);
(二)工矿、建筑安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企业每年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2.5‰计收;
(三)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仓储、地质勘查、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居民服务、旅馆、租赁服务、旅行社、娱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其他社会服务)、农、林、牧、渔等行业企业或单位每年按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1.5‰计收(对严重亏损的商业企业,在其提供详实的财务数据并提交正式书面报告后,按收费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报县级以上水利(水电)局批准,可作适当减免);
上述
(二)、(三)所指企业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所有企业。
其他受益户每年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计收。
第七条 河道工程受益范围内圩堤的河费由堤防归属河道管理单位或河道主管机关征收,也可委托圩堤管理单位征收,协商分成;两个以上堤防交叉受益范围内的河费,可由这些堤防归属河道管理的上一级管理单位或主管机关明确各自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单位进行征收,也可明确由一家负责征收,协商分成,但不得重复计收。
第八条 受益户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原值等数据。对拒不提供的,收费单位可以依据当地财政、统计、国资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计收。各级财政、统计和国资等部门应积极予以协助和配合。
第九条 航管部门应按人工河、库的航程和客货运量从总航道养护费中划出专项并由各县级以上航运局直接拨付所属人工河库的管理单位,用于该人工河、库的管理和养护。
第十条 各水管单位应按管理范围分别与用水户签订供排水和水费收交合同,合同内容必须明确双方责任、收交方式、用水量、排灌面积、收费标准、双方开户银行和帐号、交付日期、违约责任等,必要时也可经公证机关公证。合同一般由双方各执一份,抄送双方开户银行或委托代收单位各一份。合同式样及份数,由各水管单位自行确定。
第十一条 水费和河费的收取和结算方式,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其中,农业水费由各地按68号令列示的六种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工矿企业、商业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河费由归属水利(水电)局或水管单位,按季收取。
第十二条 用水户和受益户应按时足额交纳水费和河费。逾期不交的,收费单位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1‰的滞纳金。
经催交仍不交纳水费的,水管单位有权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必要时可申请人民法院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督促程序执行。
对拒不交纳河费的,水利(水电)局可以作出限期交纳的决定,逾期仍不交纳的,水利(水电)局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三条 委托当地财政、金融、粮食、工商、税务等部门代收的,均可按实际代收总额付给2%的代收业务费。对完成任务较好的代收单位,可再按实际代收总额的1%-2%给予奖励。对收回两年以上陈欠水费的,还可按陈欠水费实收数付给5%的代收业务费。水管单位或河道主管机关自己组织收取的水费和河费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入总额提取不超过2%的奖励资金用于奖励。
第十四条 收费凭证管理,仍按安徽省水利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皖水财字(92)第135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地(市)和省水利厅直属水管单位的水费和河费应收和应上交指标由省水利厅核定下达,各县(市)和地(市)直属水管单位的水费和河费应收和应上交指标由各所属地(市)水利(水电)局根据省水利厅核定的指标分解下达。
第十六条 集中比例:
(一)水费集中比例:根据68号令第二十条的规定,省水利厅对各地(市)收取的水费(含68号令6~12条所列示的各类水费,下同)一律按省水利厅核定下达的应收指标的2%集中;省水利厅对直属水管单位收取的水费,一律按实收数的2%集中。
(二)河费集中比例:省水利厅对各地(市)收取的河费按省水利厅核定下达的应收指标的8%集中;省水利厅对直属水管单位收取的河费按实收数的8%集中。
第十七条 对各地(市)在省长江、淮河河道管理局管护范围内收取的河费上交省水利厅后的剩余部分,省河道管理局分成10%,征收单位留成90%(含地、市、县分成)。
第十八条 集中渠道:
各地(市)应集中上交省水利厅的水费和河费由各地(市)水利(水电)局负责集中后统一上交省水利厅;省水利厅直属水管单位应集中上交省水利厅的水费和河费由其直接上交省水利厅。
各地收取的河费收入,属预算外资金,纳入同级财政专户管理。应集中上交的河费,各单位可在交财政专户前解交地、市、县水利(水电)局和省水利厅。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九条 水费使用范围:
(一)财政部(94)财农字第397号文颁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暂行)中所规定的各项供水成本开支。
(二)收费专管机构开支的宣传、水行政执法、教育、培训、科研和办公等费用。
(三)按规定应集中上交省水利厅的水费。
(四)发展水利经济。
(五)水费征收工作奖励。
(六)营业外支出的有关费用。
(七)经上级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应由水费开支的其它费用。
第二十条 河费使用范围:
(一)河道堤防工程的建设、管理、维修和管理设施的更新改造。
(二)收费专管机构开支的宣传、水行政执法、教育、培训、科研和办公等费用。
(三)按规定应集中上交及分成的河费。
(四)发展水利经济。
(五)河费征收工作奖励。
(六)营业外支出的有关费用。
(七)经上级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应由河费开支的其它费用。
第二十一条 省水利厅集中的水费和河费应集中用于重点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维修养护,调剂事业单位经费不足,以及发展水利经济和奖励等。
为加强和促进水费和河费的收交工作,省水利厅按各地(市)和厅直水管单位实际上交数的10%~15%的比例奖励对收交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二十二条 水管单位水费的财务管理按照财政部(94)财农字第397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暂行)执行。水费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开支范围合理使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各级财政和水利(水电)局要互机配合,定期检查水费的收交、使用和管理情况,督促收好、管好、用好水费。
第二十三条 各征收单位要建立健全水费和河费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利部(95)22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规定》,加强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努力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第二十四条
水费和河费收入必须纳入单位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实际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计算盈亏,并按批准的财务收支计划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水管单位对上交的水费和河费的会计核算作减少收入处理;各地(市)县水利(水电)局对集中上交省水利厅的水费和河费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第五章 奖 罚
第二十六条 为促进水费和河费的收交工作,省水利厅将其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列为对各地(市)水利(水电)局和厅直属水管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有关专项经费的安排、使用和拨付挂钩,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其水费和河费的收交、使用和管理可参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各地(市)和省水利厅直属水管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并报省水利厅核备。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二篇: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办法
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办法
(1990年12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号发布 1995年11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68号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增强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发布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门管理的国营水利工程。
第三条 水利工程实行有偿服务。工业、农业和其他一切用水户,应按规定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交付水费。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水费计收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教育广大群众和受益单位爱护水利工程设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按时交付水费。
第二章 水费标准
第五条 水费标准在核算供水(排涝)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各类用水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
第六条 农业灌溉、排涝水费,实行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制度:
(一)粮食作物:水库和引水灌区按每100立方米3公斤稻谷折价计收。电力排灌,水、电费分开计收,其中一级站提水的水费按水库和引水灌区标准计收;多级站提水的,一级站按水库和引水灌区标准计收,从二级站起再按每千吨米增加1.2公斤稻谷折价合并计收。
(二)经济作物:计量水费标准可高于粮食作物的20%左右。
(三)经批准从灌区渠道上取水灌溉的,按灌区水费标准的70%计收。
(四)从水闸控制的河道、湖泊中提取灌溉用水,每亩按1.4公斤稻谷折价计收,交水闸工程管理单位。
暂时没有条件实行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制度的地方,可以合计并按亩计收,逐步实行计量收费。
第七条 工业、城镇生活水费按下列标准计收:
(一)工业用水:由机电提水站供、排水的每千吨米4.5元(扬程不足8米的均按8米计算,下同)。从水闸控制的河道、湖泊中取水,淮河以南地区消耗水每立方米1分,循环贯流水每立方米0.3分;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消耗水每立方米1.4分,循环贯流水每立方米0.4分。
(二)城镇生活用水:由水库或自流引水工程供水的每立方米4.5分;由机电提水站供、排水的每千吨米3.5元。从水闸控制的河道、湖泊中取水,淮河以南地区每立方米0.7分;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每立方米1.1分。
今后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水费标准的调整,由省水利厅提出,经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审核批准。
第八条 乡镇企业用水按工业用水标准的80%计收。
第九条 水力发电水费标准:
(一)水力发电并结合其他用水的,按水电站售电电价12%或电网平均售电电价的8%计收;不结合其他用水的,按结合用水的2至3倍计收。
(二)小水电用水,按上述标准的80%收费。
(三)农民自办、国家未予补贴的小水电用水,按本条第一项标准的60%收费。
(四)利用同一水利工程调节水量的梯级水电站用水,第一级按本条规定的标准计收,第二级及以下各级,应低于第一级的标准。
第十条 利用人工河、库水面进行水产养殖的,按其养殖总产量的1%计收水费;由水利工程设施专门供水养殖的,按经济作物的水费标准计收。
第十一条 由水利部门管理的船闸,按吨位计收客货船舶过闸费,重载每吨次0.6元,空载每吨次0.2元。
第十二条 在人工河、库内航运的船舶,应缴纳人工河、库养护管理费。航管部门应按人工河、库的航程和货运量从总航道养护费中划出专项,用于该人工河、库的管理养护。
第十三条 保护范围明确的堤防(含圩堤),分别按下列标准计收堤防工程维护管理费:
(一)耕地和其他农、林、牧、渔业用地,按每亩每年1.6公斤稻谷折价计收(1999年7月22日以前暂不收取);
(二)工矿企业每年按销售额或营业额2.5‰收取;
(三)商业企业每年按销售额或营业额的1.5‰收取(对严重亏损的单位,经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减免);
(四)其他受益户每年按固定资产原值2‰收取。
第三章 水费收交
第十四条 农业水费以实物计价、货币结算,也可根据群众意愿计收实物;工业及其他水费以货币计收。
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可实行超额累进收费办法。对超计划定额用水的部分,可视其原因,累计加收1至5倍水费。
第十五条 农业水费的收交可采用以下办法:
(一)由受益县、区、乡、村逐级统收统交;
(二)委托当地财政、农业银行、信用社代收;
(三)委托粮食部门随粮代收;
(四)组织乡、村管水组织、管水人员代收;
(五)用水户事先预购供(排)水票或年初预交、秋后结算;
(六)由水管单位自收。
凡委托代收的,应经委托代收单位同意,并由水管单位付给代收单位2%的代收业务费。
第十六条 水管单位可与用水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内容包括供水量、供水次数以及水费收交的数额和方式,并明确各自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工商交通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城镇居民等受益单位和个人的水费,应根据合同规定,按月或按季向水管单位交付。
第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按时如数交付水费。逾期不交水费的,水管单位有权限制供水,经催交无效,可停止供水,并可从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1‰滞纳金,必要时可商请财政部门代扣。
第四章 水费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八条 水费收入是水管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抵作供水成本和事业费拨款的,视为预算收入,免交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结余资金结转使用。水费收入较多的年份应建立“以丰补欠基金”,用以解决水费收入较少年份的资金短缺。
第十九条 水费收入用于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大修、更新改造等,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资金应存入银行,专款专用。水管单位应按编制财务计划,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条 水利主管部门对所管辖的水管单位的折旧资金和结余水费可以统筹调剂,但不得影响该单位的正常开支,不得以调剂的资金用于机关本身的开支。省水利主管部门应适当集中一部分水费,用于已建工程的更新改造。
第二十一条 水管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努力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收好、管好、用好水费。各级财政和水利主管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
第二十二条 水费使用管理的具体规定,由省财政厅、水利厅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其水费的计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县(市)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1990年12月22日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辽宁省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602
【发布文号】辽政发[1983]185号 【发布日期】1983-07-14 【生效日期】1983-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
(1983年7月14日辽政发〔1983〕185号文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水是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水利工程是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是抗御旱涝灾害,保障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凡由国家投资兴建并已发挥效益的水利工程设施,各受益单位必须向水利管理单位缴纳水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改善、更新、折旧等费用的开支。对无故拖欠或不交者,水利管理单位有权停止供水和排水。
第三条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水费征收、使用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受益单位和广大群众缴纳水费的教育。水费应计入生产成本,各受益单位应把水费作为生产费用留足,按期缴纳。
第四条 第四条 社、队自己投资兴建和管理的水利工程设施,要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效益,对水费的征收、使用,可参照本办法办理。
第二章 水费标准
第五条 第五条 水费标准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水利工程设施供水的商品属性及供水成本等情况,参照受益单位和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合理确定的。
第六条 第六条 要实行计划用水,按量收费,定额计量,超定额累进收费办法,以利于发挥水的最大经济效益。
第七条 第七条 用水计量办法,按国家水文测验规范执行。有条件的可安装水表计量。
第八条 第八条 凡在下列范围内提、引、排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均应向水利管理单位缴纳水费:
1.由各种水利工程设施直接供水的;
2.在水库或控制工程下游的河道上,两岸堤防之间引水和提取地下水的(无河堤的,按距河槽两边各五百米计算);
3.在水库设计正常高水位以内的库区用水的;
4.工业、城市等用水单位在农田灌区内提取地下水的;
5.低洼易涝地区有排水工程设施的。
第九条 第九条 农业用水(含林、牧、苇、果、菜用水),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八厘。
涝洼地区排水工程的水费,按受益范围内的耕地面积计征,每年每亩征收水费一元五角。
机电提水灌区,除征收水费外,并应加收动力所耗油、电等成本费。
第十条 第十条 工业用水:
1.消耗水(凡在第八条的1、2、3项范围内提、引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三分。
2.循环水(由水库取水,用后从回水设备返回水库,符合原来水质标准的),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五厘。根据农田灌溉需要,经水库统一调度进行灌溉的,每一立方米水,征收水费一分三厘。但应返回水库而没有返回水库的,则按消耗水超定额计算,实行累进水费制。
3.预留水,根据用水部门要求,提高原引水工程设计水位的,其预留的水量,按消耗水计征,每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三分。
4.工业和自来水新用水单位在农用灌区内提取地下水的,每提取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一分五厘。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城市公用事业用水:
1.自来水厂用水,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一分五厘。2.公园人工湖用水,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五厘。
3.补给地下水的,按消耗水计征水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水电、水产用水:
1.水电用水,结合工农业用水的,每发一度电征收水费六厘。
2.水产养殖用水,由水利工程供水的,每供水一立方米,征收水费八厘。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两个地区或两个部门,在水利工程原设计外的调剂水量,其水费由双方共同商定,合理解决。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灌区与水源工程(如水库、拦河闸、枢纽工程等)分设水利管理机构单独核算的,水库管理单位可从其供水灌区的水费中,提取百分之十到三十;拦河闸管理单位可从其供水灌区的水费中提取百分之三到五。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用水实行定额管理,逐步做到按产品产量耗水定额(或核定供水量)实行计划供水。超出定额部分,按水费标准实行累进水费制,月或季的用水量,超计划用水在百分之十以内的,按原价二倍收费;超计划用水在百分之十以上(含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以下的,按原价三至五倍收费;超计划用水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要限制供水。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用水单位超量加价的累进水费,不得计入生产成本。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利润留成或企业基金中列支;实行“利改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列支;事业单位从单位包干结余和预算外收入中列支。
第三章 水费征收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工业、水电、城市公用事业及水产事业的水费、灌溉提水站的动力成本费,均由受益单位依照规定的收费标准,按月向水利管理单位交纳。
农业用水、排水的水费,每年在十二月底以前交清。可由水利管理单位自收,也可商请当地农业银行代收,并可提取代收手续费。水库、拦河闸管理单位从灌区水费中提取的水费,可由灌区管理单位在每年年末前统一结算,一次交清。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各受益单位都要按期交纳水费,不得拖欠。逾期不交的部分,要按月补交百分之五的滞纳金;对无故拒交或拖欠水费的,水利管理单位有权停止供水和排水。
第四章 水费使用和管理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水利工程水费作为自收自支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也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但不得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以外的开支。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水费的使用要按照财务管理办法与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执行,其使用范围是:
1.管理机构的人员工资、辅助工资、职工福利、公务费及房屋修缮等;
2.工程的维修、养护、绿化以及灌区的清淤、渠道防渗、防汛的工料补助和工程的改善,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维修等;
3.宣传、奖励、培训、试验研究等业务费用;
4.开展综合经营必需的周转资金;
5、根据规定,提存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
水费在保证上述必需的开支后,有结余的,可由水利主管部门统筹调剂使用。调剂时,应给盈余单位留一部分资金,用于以丰补欠。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水利工程由哪一级管理的,在哪一级管理范围内采取补助和借贷的办法 进行调剂和使用。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在水费收入中,每年要提存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理资金。固定资产折旧费,水库提工业水费的百分之二十。大修理基金,水库和灌区一律提全部水费的百分之十五。
逐年提存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应当存储当地农业银行。使用时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用款计划,报请上级水利、财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动用。此项专用资金,不得用于工程的经常性维修和其他开支。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使用水费要坚持贯彻执行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精打细算,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努力扩大效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认真编制预、决算。有管理委员会或代表会的,应当经过他们审查通过,并经水利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抄送当地农业银行。实行经费大包干的管理单位,可按经费包干办法进行编制。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水利主管部门必须加强水费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配备必要的财会人员,管好用好资金。在财务预算外,又未经批准的项目,水利管理单位不得擅自开支。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水费管理、使用的监督,防止浪费和挪用。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受益单位遭受自然灾害,生产受到重大损失,而无力交纳水费的,可以提出申请,经水利管理单位参照农业税减免办法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酌情缓收、减收或免收水费。如因自然灾害严重,减免水费很多,水利管理单位当年开支有困难的,由水利主管部门统筹调剂解决,如仍有困难,经水利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查批准,由当年国家预算安排的水利事业费中临时给予一次性补助。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新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没有水费收入和水费收入不能自给的,所需管理经费,由建设工程费内列支。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从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起施行。过去的有关办法即行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印发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财综[2003]652号)
各市财政局,有关市经贸委、建委:
为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减轻社会负担,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支管理,省财政厅、省经贸委根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2〕55号)、《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规定,制定了《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2、2003年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
3、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略)
4、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略)
5、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专用票据(略)
6、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用票据(略)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00三年七月三日
附件1:
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以下简称“新型墙材”),规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依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2〕55号)、《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各级国库,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坐支、挤占、挪用。
第三条 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政策,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由各级财政部门、墙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墙改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第四条 专项基金实行预决算审批制度,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按同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专项基金预、决算,经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和上级墙改管理机构备案。
第五条 专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接受财政、审计、墙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上级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墙改管理机构应对下级墙改管理机构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章 征收
第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根据本办法规定缴纳专项基金。
第七条 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以工程概算确定的建筑面积按每平方米8元的标准向建筑工程所在地墙改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当地墙改管理机构”)预缴专项基金。
新型墙材由省墙改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认定。2003年新型墙材目录详见附件。
第八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缓征专项基金,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缴纳专项基金时,应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提交建筑工程申报规划许可证的相关材料(含预算书、施工图),并填写“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以下简称“专项基金预缴申报表”,式样见附件)。
第十条 墙改管理机构核收专项基金后,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专用票据”(以下简称“预收票据”,式样见附件)。建设单位持预收票据第四联向有关部门办理规划许可证。未缴纳专项基金的建筑工程,规划部门不得发放规划许可证。
第十一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及其委托代征单位征收的专项基金,应按规定直接全额缴入地方同级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具体缴库办法,依照《财政部关于制发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6〕43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监督专项基金的收缴和入库。
专项基金缴入国库,填列“基金预算收入”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财政部门拨付专项基金,填列“基金预算支出”科目第80类“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第8019款“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第十二条 在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建设单位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申请结算专项基金。
建设单位申请结算专项基金应当提交专项基金预收票据复印件、采购新型墙材原始凭证和新型墙材产品资质认定证书,填写“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以下简称“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式样见附件)。
第十三条 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应在收到建设单位专项基金结算申请表后7个工作日内,组织对建筑工程进行查验,视工程使用新型墙材状况确定专项基金返退比例,并提出结算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
专项基金返退比例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使用非粘土新型墙材的,按照实际使用量返退90%;
(二)使用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即粘土成分大于50%)新型墙材的,按实际使用量返退50%;
(三)单体建筑工程零零线以上墙体使用新型墙材低于80%的不予返退。
财政部门对墙改管理机构专项基金结算情况进行审核,办理清算手续,实行多退少补。其中应返退专项基金的,由财政部门按季集中办理退库手续。
专项基金不得向施工单位重复收取,也不得在新型墙材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障金和押金。
第十四条 对结算征收的专项基金,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应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用票据”(以下简称“结算票据”,式样见附件)。
第十五条 专用票据的印制、发放和使用管理,按省政府令第104号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内外墙体批灰粉刷而难以查验的,不予返退专项基金。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实际缴纳的专项基金,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十八条 墙改管理机构可委托规划部门或其他部门代征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计提和拨付,纳入单位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各市、县墙改管理机构应于每月前5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关于上月专项基金征收入库数和实际返退数的书面材料。
各县(市)财政部门应于每月前10日内将当地上月征收入库的专项基金扣除同期实际返退后余额的10%划缴省国库,5%划缴省辖市国库。
各市财政部门应于每月前15日内将本级上月征收入库的专项基金扣除同期实际返退后余额的15%划缴省国库。
对不按规定比例解缴的,上级财政部门可通过年终结算扣缴入库。
第三章 使用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引进、新建、扩建、改造新型墙材生产线工程项目的贴息;
(二)新型墙材示范项目(含引进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补贴;
(三)新型墙材的科研、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及推广;
(四)发展新型墙材的宣传;
(五)代征手续费;
(六)奖励在推广新型墙材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七)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材有关的其他开支。
其中
(一)、(二)、(三)和
(四)项开支合计,不得少于当年专项基金支出总额的90%。
第二十一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第二十二条 各市、县墙改管理机构作为行政机关或预算拨款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按照编制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不得从专项基金中列支;作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其管理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规定,暂从专项基金中拨付,今后应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从正常预算经费中核拨。
经费自理墙改管理机构的管理经费,不计入专项基金支出比例控制范围。
第二十三条 专项基金用于发展新型墙材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应实行项目管理,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由墙改管理机构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墙改管理机构初审、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项目竣工后,承担单位提出专项基金拨付申请,经墙改管理机构初审、墙改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六)同级财政部门对专项基金拨付申请进行审核,并结合预算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墙改管理机构应加强专项基金核算,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严格单位财务管理,定期向同级财政、墙改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墙改管理机构报送财务报告。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当地墙改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墙改管理机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对逾期且屡催不缴的,墙改管理机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新型墙材购进数量的,由当地墙改管理机构及委托代征单位责令改正。
第二十七条 墙改管理机构及其委托代征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的;
(二)擅自越权减、免、缓征专项基金的;
(三)不按规定使用专用票据的;
(四)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
第二十八条 墙改管理机构不按本办法规定比例使用专项基金的,由上级财政部门和墙改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第二十九条 对不履行征管职责,应收不收、坐收坐支专项基金以及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行为的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以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关于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专项用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财综字〔1997〕第545号)同时废止。其它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附件2:
2003年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
一、砖
(一)孔洞率大于25%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2000和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3545—1992的技术要求)。
(三)烧结页岩砖(符合国家标准GB/T5101—1998的技术要求)。
二、建筑砌块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8239—1997的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15229—1994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国家标准GB/T11968—1997的技术要求)。
(四)石膏砌块(符合行业标准JC/T698—1998的技术要求)。
三、建筑板材
(一)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行业标准JC666—1997的技术要求)。
(二)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6/T—1996的技术要求)。
(三)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国家标准GB15762—1995的技术要求)。
(四)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参照行业标准《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C/T3029—1995的技术要求)。
(五)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23—1996的技术要求)。
(六)石膏墙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空心条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国家标准GB/T9775—1999的技术要求);石膏空心条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29—1998的技术要求)。
(七)金属面夹芯板(包括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和金属面岩棉、矿渣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689—1998的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8—2000的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行业标准JC/T869—2000的技术要求)。
(八)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条板(所用板材为以上所列几种墙板和空心条板,复合板符合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板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秆、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实心砖除外)
五、预制及现浇混凝土墙体。
六、钢结构和玻璃幕墙。
注: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属于新型墙体材料的过渡产品。二00五年底以前仍为新型墙体材料。
第五篇:安徽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
安徽省盐业管理实施办法
[1991年12月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盐业管理,促进盐业生产发展,保证盐的正常运销,根据《盐业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从事盐资源的开发和盐的生产、运销活动,均须遵守《盐业管理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省盐务管理局是省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盐业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盐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国家计划负责盐的分配、调拨和市场管理。
地、市、县盐务管理局是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盐政管理工作。未设立盐务管理局的县(市),其盐政管理工作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盐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由省轻工业主管部门主管。
第二章 盐资源的开发和生产
第四条 开发盐资源,开办制盐企业,由省轻工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开采盐矿,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向地矿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私营企业和个人不得开发盐资源。
第五条 制盐企业必须取得轻工业部发给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盐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新办制盐企业不得采用平锅熬制食盐,现有采用平锅熬制盐的企业应限制生产,逐步淘汰。平锅熬制的盐产品,只能作工业用盐,不得作食用盐销售。
第六条 制盐企业转产、停产应经原批准设立的主管部门批准,并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第三章 运销管理
第七条 食用盐、供应出口盐、国家储备盐、减税工业盐和其他行业用盐的分配、调拨和运销,实行计划管理。全省年用盐计划,由省计划主管部门会同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家计委批准后由省盐业公司组织实施。
省内制盐企业完成国家分配调拨计划后增产的盐,应在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销售。
第八条 盐业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凡经营盐的批发和零售业务的企业,均须向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征,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未领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盐的批发和零售业务。经营许可证,由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九条 盐的批发业务由各级盐业公司统一经营。已设有盐业公司的地方,不再另行成立盐业批发机构。未设立盐业公司的县(市),由邻近盐业公司批发供应。少数交通不便的地方,盐业公司可委托当地供销社转批。
第十条 食盐零售业务,由城市蔬菜、副食品经营单位和农村供销社经营。农村供销社无销售网点的,经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由集体商店和持证个体工商户经营食盐零售业务。
第十一条 各级盐业公司和食盐零售单位应在本行政区域内经营盐的批发和零售业务,需要跨地、跨省辖市的,须经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需跨县(市、区)的,须经地区或省辖市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年用盐量五千吨以上的碱厂实行定点供盐,其他企业用盐由当地盐业公司供应。
第十三条 未经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计划外调运、销售食用盐和其他用盐。私运、私销各类用盐的,由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税务部门严肃查处。
第十四条 盐业批发企业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分配调拨计划并保持定额储备。各零售企业必须把食盐列为必备商品,保持合理库存,不得脱销。
第十五条 使用减税工业盐的企业,必须按规定向当地税务部门办理批准手续,建立工业盐专用帐册,专盐专用。减产、停产、转产企业多余的工业盐,必须经当地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方可处理。作为食盐销售(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食用盐卫生标准)或作为非减税工业用盐的,应补缴盐税。
第十六条 禁止在食用盐市场上销售下列盐制品:
(一)不符合食用盐卫生标准的原盐和加工盐;
(二)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食用盐;
(三)使用非食品包装袋灌装的食用盐;
(四)土盐、硝盐和工业废渣、废液制盐;
(五)平锅熬制的盐。
第十七条 各盐业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价格规定,严禁乱涨价或变相涨价。
第十八条 在碘缺乏病地区,盐业公司及其他经营食盐的单位,应按《安徽省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实施细则》的规定供应加碘食盐。未加碘或达不到规定含碘标准的食盐,不得销售。
第十九条 储备盐按国家计委、轻工业部、财政部、商业部轻盐(1991)9号文件发布的《国家储备盐管理办法》管理。
未经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动销、借用和处置国家储备盐。经批准动销的储备盐必须按规定缴纳盐税。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发盐资源,开办制盐企业的,由省轻工业主管部门、省盐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采,没收其产品和非法所得。拒不停止开采,造成资源破坏的,依接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九、十、十—条规定,影响盐的供应,造成市场混乱的,由上一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报批评,视情节给予经济制裁和行政处分,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计划外调运、销售食盐和其他用盐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非法所得金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尚未销售的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盐,由当地盐业公司按产区分配价百分之七十的价格收购。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盐的,各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有权予以制止,责令其停止销售,查封和没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盐,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金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吊销其营业执照。造成食物中毒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阻碍盐政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违反治安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盐务缉查罚、没款项,按规定缴同级地方财政,不得提成、截留和坐支。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上一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复议申
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盐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盐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