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研究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现代化是其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比较高职院校管理和高职院校治理的运行特征,分析了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趋势,并探知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主要包括公共治理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两个子系统,公共治理体系以“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为主,内部治理体系以“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为主。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生态结构;“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
一、从管理到治理:高职院校运行的升级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理性跨越,虽只一字之差,但却是高职院校权力配置的深刻变革和主体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高职院校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嬗变,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共治,从行政控制向合作共治,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最主要特征。可以说,由管理到治理的嬗变,高职院校的运行模式必将转型升级。
二、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一)协同治理
高职教育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必须遵循职业和教育的双重规律,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主要包括:政府、学校、企业、学生。
因而,在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中既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外部相关者维度,也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内部相关者维度。协同治理的目的是落实各方参与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提供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进而通过统筹协调、沟通合作、多元互动和权利平衡,发挥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二)开放治理
高职教育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专业、课程、师资、基地等教学要素以及教学组织、运行、评价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由此,构成了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开放性。
一是专业设置,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需求对接以专业为纽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引领、伴随或紧跟产业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需要具备高度的开放性;
二是教学资源,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动态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开放式系统,高职院校在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上需要建立校企协同的开放性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产教融合;
三是教学过程,高职教育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积极推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实行开放性的教学管理,将生产性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四是师资队伍,高职院校一方面努力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广泛聘请兼职教师,这种“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要求建立具有高度开放性和融合性、校企互动交流、共同管理的基层教学治理组织。
(三)分类治理
1、生源类型的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中职生、普高生以及退伍军人、农村社会青年等不同生源类型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不同的招考制度、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
2、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要真正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多元化的培?B制度,完善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治理框架,实现差异培养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多样性的吻合。
3、培养类型的多样化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治理
针对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教育、本专联合培养等不同学制类型和培养类型,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实施有序的分类治理。
三、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
在高职院校综合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下,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的生态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主要包括公共治理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两个子系统,公共治理体系以“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为主,内部治理体系以“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为主。
1、“有限主导、合作共治”管理模式
“有限主导、合作共治”,是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模式的新路径,政府破除教育单向度管理的传统陈旧模式,大力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利用各类治理力量,大量聘用或邀请教育管理界的专业人才,共同探索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种管理模式要求调动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的部门和单位,集合多种思想的交流,共同为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治理贡献智慧和
力量。其管理主体(参与方)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高职院
校、用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管理客体(目标层)主要包括:监督层、咨询层、决策层、执行层。各管理主体应积极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并不受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的干涉,相对独立地行使参与权、咨询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政府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重在监督和咨询,尽量不参与直接决策;高职院校在各方的咨询意见下,进行决策并执行,最后接受监督;合作伙伴既要参与重大决策,又要监督高职院校。
2、“四权分立与制衡”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内部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相对独立,相互交织,相互制衡,构成了整个高职院校的内部权力生态系统。党委行使政治权力、主管党群部门;校委会行使行政权力,主管事务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权力,主管教研部门;理事会或董事会、全体师生等行使监督权力,监督内部管理的全过程。(如图3所示)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劳永逸。因此,我们必须逐步健全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正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5):91-94.[2]欧阳恩剑,刘波.从管理到治理: 我国高职院校权力运行模式的轨迹变迁[J].职教通讯,2015(22):6-10.[3]雷世平,姜群英.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5(22):1-5.[4]陈寿根,刘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59-63.[5]林春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现状与改革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4):9-12.(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第二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意涵与实现机制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意涵与实现机制
作者简介:周建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陈正江,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研究。摘 要: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动力机制和学习过程,其关系模式、实现路径及发展趋势均在实践中呈现出独特性。通过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促进高职院校治理机制臻于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2]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在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地区层面以及微观的单位层面,原有的治理体系遇到新的压力与挑战,面临着变革甚至重构的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也反映着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进程。然而,当前无论对于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是对于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应的理论研究尚未跟进,实践探索也处于初始阶段,亟待深化和拓展。因此,本文在国家治理新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分别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涵和机制展开探讨。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含义1.治理与学校治理作为一个概念,治理在经济学、生态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被广泛运用。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布的《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对治理做出界定:治理是多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3]依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现代化本身是一种进程,教育是这一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主要推动力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治理逐渐拓展到对教育领域的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于1997年发布名为《治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作为一个教育组织,学校自其创设就与治理问题相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指出,学校必须有某种社会方向。[4]学校治理问题的提出及其引起的持续关注,准确地说是由学校中一些简单而微小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这些结果在作为整体的学校中相互作用与渗透,形成更稳定的结构和方式,并对学校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现代教育治理下教育管理权力的合理重构,必须坚持权责明确及权力重心适度下移的原则。[5]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研究者指出,教育组织的关键性制约就是合法性。[6]治理体系是规范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在实践中被客观建构,又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对社会现代性的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于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7]。在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在将治理的普遍主义置于高职院校背景中。作为一个特定类型的教育组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本质上包括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治理体系的三个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体现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属性,它承载着教育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过程,这又表现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的和动态的制度运行系统,且这种制度体系和运作方式处于不断调整优化的实践过程之中。从最一般的类的角度看,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大致包括了制度精神、法人制度、行政制度和职能制度等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8]通过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要素间的特定逻辑,促进治理实现机制臻于完善。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征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系统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教性和职教性,从高教性出发,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履行大学的四大职能,认真把握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形成高职院校治理的基本框架;从职教性出发,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特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开放开门办学意味着要整合和引进各种社会资源,这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涉及校政、校行、校企、校会等组织间关系及其内外部运作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如何在运行中统筹协调体现高教性的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和体现职教性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同时,如何以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培养,也应纳入这一开放系统加以统筹解决,才能将已经封闭甚至僵化的组织结构再度开放出来。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动力机制高职院校现存的治理体系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为办学体制机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运行成本过高而效率较低,院校内部基层治理主体的自治程度偏低,师生参与治理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内外部主要治理群体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动态稳定的治理机制尚未完全确立,这使得高职院校治理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有些院校甚至存在明显的治理困境和局部性的治理危机,亟待重建治理体系。而这些压力、挑战、冲突、困境和危机也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动力,但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制度,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最长久的动力机制。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学习过程治理体系是在办学实践中习得的。从发展阶段和环境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经历了规模扩张,在专业门类、校园面积和在校生规模等方面均大为扩展。当前,内涵建设正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议程,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助力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的需要。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期间,院校领导能力建设是一项重点任务;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院校建设期间,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重点任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学习过程。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活动、教育政策和教育文化在内的整体变迁。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美国教育家兰德尔·柯林斯就曾指出,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不同身份团体间的冲突。[9]衡量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准包括民主、效率和协调。民主即师生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效率即教育组织运行和教学活动开展效率提高、协调即体系内外的各种制度和秩序的协同等,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有效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使命具有重要价值。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治理体系具有自动维持组织功能的天然作用。当人们共享相同的价值时,他们趋向于依照他们所期望于其他人行动的方式来行动。“当这种制度取得成功以后,就会为其他同类组织所模仿,而在这个时候,这种制度就成为一种‘制度环境’,具有了‘合法性’,从而形成‘共享观念’。”[10]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超越关于大学治理传统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分法,以公平、透明、责任、高效为原则,在学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环节进行改革和重构,努力达致追求卓越的目标和注重策略的行动两方面统一,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怀特海曾指出,大学在机构数量、规模以及组织的内在结构的复杂性的发展上,暴露出某种危险。[1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对过去3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对高职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各种挑战的主动回应。在这种情势下,拒绝顺应治理现代化的潮流而采取的“鸵鸟政策”是不明智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切入治理体系建设同样也是令人惋惜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其发展定位,加快完善发展机制,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机制上文从含义、特征和价值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意涵,使我们关于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知识基础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武装相关治理群体,构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机制。
(一)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系模式1.内部关系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大学的有效性,部分来说取决于它们的集体自觉意识,取决于它们对自身作为这样一个单一的、协调一致的实体的认识:它强制实行一套规范和规则,并制定个人成员必须遵守的标准。[12]按照大学组织的一般机理,这一中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聚结,从来不是完全和谐或者很容易地达到稳定的平衡。每一个构成部分都有通过长期的传统形成的和在专门化的机构培育起来的自身的价值模式。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一致的关系、妥协的关系和冲突的关系。按照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组织制度,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0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都对构建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此前提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队负责治校,学术委员会行使学术自治,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就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关系,并增强组织内部主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2.外部关系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指出,在大学与周围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变革不仅受到大学内部的推动,而且也受到大学外部的推动。[13]大学是资源依赖性组织,需要持续的经费投入与配置。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与高职院校开展紧密型合作的那些企业会使自己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且越来越有效,校外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关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保证、如何行使、如何体现,这既涉及到资本,又涉及到资产,也涉及到话语权,高职院校的组织和职能必须适应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的需要。3.系统关系系统是一个以共有功能、内在统合和自我调控为特征的有机体。学校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有机体。系统观是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自然的、生物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以及信息和评价的系统来进行系列分析的观点,是一种整体哲学观与方法论。系统由各要素构成且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产生整合效应,避免出现结构混乱和功能失调。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强调,形成各种联系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14]高职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封闭,跨越了产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高职院校必须在社会参与办学的过程中协调校政、校行、校企、校会等各种关系,在宏观大格局和大框架下,允许合作方取得相应的利益,行使相应的权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学校治理,使系统内外沟通与联系充满活力和富于弹性。
(二)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1.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依托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共享价值形成行为标准,诱致相似的行动,这种持久且稳定的融合是结构性的。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认为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15]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打破在学校里办教育的思维定势,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形成系统集成,采取跨界行动,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服务产业发展。2.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基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路径。正因如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合作办学之路,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和要素为人才培养和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服务。这种校企合作的制度对特定群体的压力特别敏感,如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3.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于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早在九十年前,我国教育家黄炎培就提出“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有时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16]就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要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只要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治理新观念和新实践,都值得重视和探索。根据高职院校治理现状,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通过生成性分析,对我们原来并不有效的治理体系进行成功的改进与拓展,发挥其助力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1.从管理到治理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逻辑起点。进入组织成熟后,高职院校取得相对独立的办学自主权,逐渐开始由权威依赖型向自我发展型机构转变。2015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推动职业院校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各个组成部分需要整合。与此同时,随着学校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增多,关系协调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2.从治理到共治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共治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其实质是建立在公共利益和价值认同之上的合作,就是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并达成一种均衡。学校治理的权威主要来源于参与者的认同与共识,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需要以更人性化的程序得以实施,从而使共治成为可能。共治的本质在于参与,核心是平等,为此,高职院校要发挥协商民主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机构及其运作方式,要求制定使学校治理得以执行的更人性化的程序,通过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共治中的问题。3.从共治到善治这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治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善治,其本质特征就是各方主体处于最佳状态。对一个组织而言,善治的价值理性在于追求管理效率,善治的工具理性立足于民主管理,是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产物。[17]学校是一个协调的实体而非控制的实体,实现善治需要形成良好的文化,这种共同的心理因素和共享的价值观念,对置身其中的学生、教师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反映到师生的行为中,并潜移默化地形成强有力的经验,这对治理的影响是独特、持久、强大而深刻的。随着师生、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参与院校公共事务的深入和治理观念的内化,共治不断趋于向善治发展。
三、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这种复杂组织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讨论,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探索。实际上,对治理机制的最佳观察来自于实践,实现治理机制的最佳经验同样来自于实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自升格高职办学以来就积极开展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并形成了大学精神引领、职教规律办学与企业理念管理,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和学校发展系统等新实践和新经验。
(一)大学精神引领、职教规律办学与企业理念管理1.大学精神引领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化成果。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示范建设期间着力在建筑、景观和环境等物化载体上抓文化建设并构建“诚信文化、金融文化、校友文化”三维文化育人体系,示范建设后确立的“共建共享幸福金院,永创永续金融黄埔”的共同愿景已逐渐形成大学精神并深入人心,成为学院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高职教育的重要引领。2.职教规律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院坚持“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全面地把职业教育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概念模型融入人才培养之中,探索形成“办好专业、强化职业、注重学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和成就事业”的“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学校办学和专业建设立足在根植产业、依托行业、融入企业、强化职业的关系链之中,并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在推进校企合作中实现协同育人,这也正是学院打造特色和提升品牌的关键。3.企业理念管理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在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适应时代要求,而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管理结构的基础是以市场为导向,特别强调满足需求的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这对高职院校办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学院的治理实践中,适时地将市场思维和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特别是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具体决策的权力释放给相关参与治理的群体,使其得到适当的授权和制度的激励,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才培养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二)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1.以行业为依托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详细划分。通过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往往能够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的影响力度,预测并应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风向,为各组织机构提供投资决策或投资依据。学院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深度参与起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教育部门保障、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骨干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指导办学新机制。2010年起,学院担任全国金融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充分发挥金融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指导、评价和服务职业教育作用,客观分析与预测行业用人和服务需求,顺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服务行业中扩大学校影响,增强办学综合实力。2.以校友为纽带校友是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牌力量,它是社会支持学校与学校服务社会的最佳结合点。学院重视校友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早在1995年开始就成立了法人性质的校友总会,并在全国设立分会,按照“强化总会、优化市地、深化县域”的原则,加强各级校友会组织建设。在以校友为纽带开展社会服务实践中,学校把校友作为一种资源去积聚,作为一种力量去汇聚,作为一种文化去传承,作为一种人心去凝聚,作为一个平台去搭建,作为一个桥梁去架构,作为一个市场去开发,作为一个品牌去建设,形成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共生体,校友成为与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合作伙伴,以校友的力量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3.以职教集团为载体职业教育集团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升格高职办学后不久,学院牵头组建浙江金融职教集团,打通学校教育系统、劳动人事系统、企业教育系统,使他们统合成为利益共同体,变原有的单边校企合作为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由于其教育合作的产品具有层次的丰富性,以职教集团为载体开展社会服务满足企业对服务的多元需求,同时,通过解决单一院校或机构规模过小、实训设施不足、产学脱节等问题,降低职教集团社会服务成本。在此基础上,浙江金融职教集团逐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
(三)学校发展系统1.治理构架学校发展系统的核心要义是把学校自身发展和外部支持力量结合起来,运用系统、组织和制度诸理论,通过探寻学校发展的内外共生点,构建互动共赢的发展机制。[18]在学院治理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事业单位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核心主体,以两个企业法人(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与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和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为支持两翼学院发展系统治理架构。2.运作机制学校发展系统的运作依托于法人制度,作为国家拨款兴办的事业单位法人,学院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其运行机制严格依据《章程》,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两个企业法人——杭州资信评估公司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是学院投资兴建的经营实体,是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社会服务的市场主体,两家公司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健全的公司治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和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前者发挥积聚校友情感、汇聚校友力量和凝聚校友精神的功能,后者发挥帮困助学、奖教励先、奖优促学、助研扶教的功能,均经浙江省民政厅审核批准设立,严格依照社会团体法人运作规范开展活动。3.实践成效学院及其前身浙江银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办学40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其中5千余名支行(支公司、营业部)行长(总经理),成为广受赞誉的“金融黄埔”和“行长摇篮”。两个企业法人是学院服务社会的主战场,其中成立于1992年12月的杭州资信评估公司是浙江省最早专业从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杭州资信、众诚资信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两个社会团体法人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成立于1995年的浙江银行学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会是浙江省最早一批核准成立的校友社会团体法人,2011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会团体;成立于1993年的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会是全国较早的省级金融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团体法人,2012年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3A级社会团体。
四、结语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分别探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涵和机制,并结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尝试为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参照。当然,治理体系现代化究竟以多大程度和多快速度影响和改变着高职院校,这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更为深入的经验研究,进一步解释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新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持续的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不断提炼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真义。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5/ c64094-23559163.html.[2]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3.[4][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4.[5]王珊,苏君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 2015,(5):27-31.[6][美]海因兹-迪特·迈尔,布莱恩·罗万.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郑砚秋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7-15.[7][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M].刘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8]别敦荣.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范畴[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1-9.[9][美]兰德尔·柯林斯.教育成层的功能理论与冲突理论[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10]秦惠民,解水青.高职教育对现代大学功能变革的影响——基于国际视角的新制度学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4,(2):18-22.[1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21.[12][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5.[1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14][美]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0.[15][美]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16]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J].职业与教育,1926,(71):7-10.[17]眭依凡.论大学的善治[J].江苏高教,2014,(6):15-26.[18]周建松,陈正江.学校发展系统: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55-59.本文原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7期
第三篇:治理体系现代化
“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经济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逻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治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逻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挥法治在配置政治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要按照党和政府领导、培育、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配置社会资源的逻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发挥社会组织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一种能力,发挥其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本质属性,是治理结构的转型,是体制性“硬件”的更换。只有实现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才能培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治理能力又反作用于治理体系,执政者、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强不强,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对治理结果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明确,内涵丰富。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毫无疑问是改革,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拿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刀”。由于我们现在的改革属于“刺激—反应”式改革,就是揭露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这也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改革的“碎片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的60个领域的改革,就是全面改革。二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改革的内生动力来自哪里。解决政府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法制和制度来“硬约束”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解放思想。要从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入手,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吸引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从而广泛凝聚共识,增强改革的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执拗,本位主义从中作祟。今天通过“套开”会议的形式进行顶层设计,重要的考虑就是要下好城市工作的全国一盘棋,尤其是放到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中去下精、下细,既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要顾及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既要把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做扎实,又要把市民参与公共治理的“软件”搞上去,这样才能够将城市的“成长坐标”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心坎上。
第四篇: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
我国的职称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20年。20年的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但是,随着知识经济与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高校的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职称不仅是一种学衔,而且在现阶段还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直接的指挥棒作用。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发挥职务评聘工作的人才评价职能与激励导向作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职称评定的要求上也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做好2006年全省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应根据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资格条件,实行教师职务分类评定。但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积极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坚持两个导向
教学能力导向高职院校应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指标体系必须体现教学的重要性。在中级评定中,教学分应高于科研分,在高级评定中,教学分可以与科研分相当。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在职称评定中加大教学分,非凡是教学方式方法、质量水平的评价,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明确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这种教育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能力导向即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指标体系中的这一点应体现在奖励、教学、实践锻炼的方方面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双师型教师是实践教学基地的灵魂和活力,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害。因此,在职称评定中突出双师素质,有利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够围绕高职办学特色,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与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标体系的总体说明
指标体系分为高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考虑到记分的方便,总分均为135分。高级体系相比中级体系多了专家鉴定一项,因为涉及论文代表作的鉴定。在分值上,高、中级的不同在于高级体系中教学与科研的分值相同,强调教学与科研的同等重要性,而中级体系中教学分高于科研分,强调中级阶段教学的重要性。
第五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创新研究 作者:徐耀生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党的十八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全面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什么是高质量就业,如何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模型不一。本文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实践,确立了就业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用量化方式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给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切入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评价体系 评价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倍受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重视与密切关注。党的十八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全面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就业,如何建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1999年,国家首次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说明国家已将就业率作为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2003年国家又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公布高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等指标,于是“就业率”就成了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指挥棒。其实,毕业生就业率只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量”,而不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质”。近年来,随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形势转好,企业用工需求逐渐回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上升,后金融危机时代 “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还呈上升趋势;加上90后大学生初入职场,“啃老族”“啃房族”人数增多,在“就业难”与“用工荒”、“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的悖论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呈现出新的变化。随便找一份工作不难,要找一份好工作仍然是难上难。因此,对一所高职院校来说,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已不能准确反映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及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已逐渐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些变化,一方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却又缺少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要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还必须全面考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完整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二.就业质量概念的界定
要研究就业质量的评价问题,首先必须界定就业质量的概念,明确就业质量评价的对象与范围。
1.就业
就业一词在字典中的含义就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有了一定的职业。而职业是指一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活动。职业至少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个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分工;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具有合理的劳动报酬;相对稳定;在特定时间、地域内是合法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又是一个世界性、跨世纪的难题。“充分就业,体面劳动”是我国政府就业工作的目标。
2.质量
质量一词在《辞海》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量度物体惯性大小和引力作用强弱的物理量;二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教学质量等。
3.就业质量及其评价
说到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显然是指毕业生所从事职业或工作的好坏程度。其“好坏程度”的认定过程就是就业质量评价的过程。由于研究对象、范围、角度、时间的不同,就业质量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如,根据研究对象不同有“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学校就业工作质量”、“毕业生个体就业质量”与“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之分;根据研究范围不同又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全省或全国毕业生就业质量”、“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分;根据研究时间不同又有“初次就业质量”与“年底就业质量”、“毕业半年后就业质量”……之分。为提高研究的针对性,本文主要研究江苏省范围内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其评价。
从社会分工与需求的角度看,职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人总要有事做,事总要有人做,不同的人就会做不同的事。因此有的职业从有了社会分工就始终存在,如农民、工人、商人等。有的事以前需要做,现在却不需要做了,因此有的职业已经或正在消失,如传呼小姐、电报员、送煤工等。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各种闻所未闻的新职业每天都在悄然诞生,如游戏设计师、酒后代驾、新闻线人、点菜师、月嫂等。
从工作内容与工资待遇的角度看,不同职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职业是个人与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是彰显个性、发挥才干、融入社会的手段,也是劳动者生存价值的体现。不同的职业,其劳动条件、生产工具、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不同,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劳动者在不同的职业中脑力与体力的付出、收入水平、社会声望、权力地位也会不同。这种差异性受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产业结构、家庭背景、个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至于一个职业是好是坏,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人们对职业的热衷程度看,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会出现热冷之分。在我国,不同时期曾出现过“当兵热”、“下海热”、“出国热”、“外企热”等。当然,对个体来说,热门职业不一定就是好职业;目前是热门职业,未来却不一定。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如果毕业生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整体形象,还会影响到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企业也可能因为长期享受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好处,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评价的理论探索。
三.国外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情况
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的劳动”的新概念。所谓“体面劳动”是指“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的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就业机会”。他从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收入、工作岗位等方面对“体面的劳动”作出了解释,并指出了为保证“体面劳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须从整体上平衡而统一地推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等四个目标。
美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他们更多的是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且这项工作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主要有劳动统计局(BLS)、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CHEC)等]、职业界(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为普遍。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发布 的就业“含金量”具有注重工作环境和个性发展 的特色,而教育部统计中心(NCES)、卡内基高等 教育委员会((HEC)、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或服 务办公室(COS或CSC)在取得学士学位到就业 的研究中,关于就业率的附加指标,在横向纬度 上基本照搬了所谓的“含金量’’内容,同时在纵向 纬度上又增加了专业对口和工作满意程度等条 款。
日本学者与政府把“终身制”等 因素计入就业质量的内容与体系,从而使就业质 量的评价具有东方文化的传统。
西欧的就业质量评价含有职业与就业安全、健康与福利、技术质量、工作与生业与就业安全、健康与福利、技术质量、工作与生活和谐的四个维度。
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与层次、统计与计算具有时段性与时效性、简洁性与实用性等特点。
由此可见,国外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是深入的、系统的,切入点是客观的、准确的。对国内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架构。
四.国内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情况
1999年,教育部首次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此将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2003年教育部又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公布高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等指标,至此,“就业率”、“首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等指标便成了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指挥棒。其实,“就业率”、“首次就业率”只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量”,而不能反映毕业生就业的“质”。真正用来衡量就业质量的仅靠“协议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两个指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强大的就业压力,许多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就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等内容进行了不少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到200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才逐步兴起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当然,关于就业质量的评价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入手,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括:
程蹊、尹宁波认为就业质量的层次可从就业环境、生产效率经济生活三方面来界定,着眼点是劳动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河北师范大学刘素华认为,就业质量的内容应包含工作特征、工作环境、工作满意程度三个基本要素。李军峰认为就业质量的内涵分为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稳定与安全、个人尊重、健康与福利、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劳资关系和机会平等9个层次。李全林则认为就业质量应包括就业层次(客观性指标)、毕业生的主体指标(如满意程度等)两大方面的内容。徐清则认为就业质量的内容分为工作收入等5 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
周平认为体现就业质量应有三个指标,即就业人员的质量、就业岗位的质量、就业工作质量。近年来,万明国、章光荣、龚胜荣等同志则围绕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缺口、就业质量等构建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一定区域的应用研究。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客观性、时代性、关联性、个体差异性与评价复杂性等特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建立多样化有评价体系供人们选择。
五.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联因素
1.关联因素的重要度调查
高职院校的“产品”是毕业生。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与毕业生发生关联的主要有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与社会五个方面,关联因素可以穷举,如图1所示。
为全面了解高职院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社会、政府等五大方面32个关联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重要度,提高课题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我们于2010年10月-2011年
3月间,面向苏南、苏北10所高职院,44家用人单位,3964名高职毕业生,600名社会人士,通过发放书面问卷或Email网上问卷进行了社会调查。发放问卷共4608份,回收有效问卷4186份,回收率达90.8%。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2.影响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最大的前10个因素分别是:待遇(薪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企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污染、噪音、劳动保护等)、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水平、就业岗位、家庭环境(家庭社会关系、家庭和谐氛围)等。
企业因素(4个):待遇、企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就业岗位。
学校因素(1 个):办学水平。
政府(社会)因素(1 个):经济发展水平。
家庭因素(1 个):家庭环境(就业期望)。
学生个人因素(3个):个人素质、个人能力、个人发展。
六.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模型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依据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Comprehensive Fuuy Evaluatian),我们对表1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把线性相关的企业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就业岗位等4个企业评价指标合并薪资待遇与工作环境2个一级指标;将学院的办学水平归纳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之中,用学院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协议就业率作为就业质量的一级评价指标;将学生的个人素质、个人能力、个人发展等3个指标合并为个人发展1个一级指标,并用毕业半年后、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相关指标作为发展指标。由于学生是就业质量的直接受益者,我们再设定职业易得率、协议就业率、就业满意度3个一级指标作为综合平衡指标。为体现社会与家庭以及政治经济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以薪资待遇、协议就业率、就业满意度3个平均值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基准。这样便由6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加上3个参考基准构成了就业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分值按调查结果等比例计算,建立就业质量评价量表,如表2所示,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模型。
本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1)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根据国情特点,通过对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最真实地掌握当前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预测未来就业趋势,以促进国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全面、和谐地发展;(2)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全面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一套客观公正、高效便捷的就业质量评估工具,以
提高政府对高职教育宏观管理的调控力度;(3)《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各类学校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千万百计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给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便于促进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整体形象;(4)给出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能帮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全国各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果,合理构建引人、用人、留人、养人的激励机制,完成企业的利益取向,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5)具体到大学生个体来说,就业质量无疑比就业率更重要。课题可帮助更多的毕业生端正就业心态,明确就业定位,树立就业信心,强化就业指导。
七.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切入点
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体系模型不难看出,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除了政府、社会、企业作好相关工作外,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应以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协议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职业易得率等六个方面为切入点,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战略思考、扎实工作,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08SJD8800006
作者简介:徐耀生,男,1962年10月生,汉族,江苏泗阳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级高级职业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人事管理与人才战略研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