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落实“七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的汇报
关于落实“七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的汇报
株洲市粮食局
今年3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暨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建设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各部门转变职能,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公开承诺制》等七项制度。现将我局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落实“七项制度”情况作个简单汇报:
一、高度重视,完善制度,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为了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明确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七项制度”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于3月10日,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何智为组长,副局长何绍爱、纪检组长陈光曙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办公室、政工科、纪检监察室有关人员组成了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分工和职责;并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重视和支持,确保了该项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结合粮食工作实际,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制定了“七项制度”,顺利通过市纪委和市法制办的审批。3月26日,我们以文件形式向各科室印发了“七项制度”手册。4月7日,局党组再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随后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党组 成员、副局长何绍爱就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对象,向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作了详细解说,对“七项制度”进行了逐条讲解和阐释。随后,各科室也分别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使大家进一步明确内容和要求。
二、狠抓落实,依法行政,切实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职能 为了保证“七项制度”的真正落实,局党组以身作则,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使机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明确岗位责任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对各部门的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都制定了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岗位职责和监管措施。对重点工作(如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等)实行了定职责、定任务、定期限、定标准,确保了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走在了全市国企改革和全省同行业企业改革的前列,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充分肯定。
(二)快速高效履行职能。根据《办事时限制》的要求,我们依照法定期限办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显眼位置公示了服务项目的办事时限。目前,我局仅保留粮食收购许可审批,今年7月在市政务中心开设了办证窗口,在局机关成立了办证机构。接到粮食收购申请后,我局有关人员均能立即行动,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勘察仓储、核查检验检测仪器,今年共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办理21户粮食收购许可证。办证时间比法定期限缩短了1/2以上,受到了粮食经营者的好评。
(三)兑现公开承诺制。我局制定的《公开承诺制》不仅严格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服务热情,还认真贯彻 2 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帮助农民增收。今年3月份,我局以何智局长的名义在《株洲日报》发表了《致全市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公开向全市农民承诺粮食部门将积极贯彻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通过各界媒体和张贴传单,向全市农民承诺不打白条,不压级压价。今年全市共收粮22万余吨,粮食均价高达74元/50公斤,帮助农民增收1.1亿元。
(四)切实做好首问责任制。局党组成员实行轮流值日,及时受理群众意见。局机关工作人员普遍能热情接待外来单位工作人员和来访群众,严格按照“职责内的事及时负责地办理,职责外的事先行受理并引导到承办处办理”的原则做好接待工作。如改制期间,我们热情接待了很多对改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看法不理解的职工,并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分析形势,化解情绪,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
(五)完善公文督办制。机关公文处理历来较为规范,已形成制度,收文、发文、办文登记备案齐全,公文处理结果都能在规定时限内报分管领导。
(六)认真落实绩效考核制。对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廉洁勤政等方面制定了考核制度,并做到了一季一议,半年一评,年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对工作不负责任,组织纪律松弛,工作效率不佳的人员,除批评教育外,还要进行严肃的组织处理。今年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因喝酒成瘾,影响正常工作,我们就对其作出了停止工作的决定。
(七)认真执行行政责任制。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我局机关的实际,我们制定了比较全面、操作性比较强的《行政责任制实施办法》。在今年的行政中,大家都能认真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没有发生行政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对照检查内容和评分要求,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由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局机关职能职责发生了变化,科室及人员需要进一步调整,考虑到这种因素,暂时没有将印发成册的“七项制度”下发到每一个干部职工手中。在机构调整之后,我们将对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再次组织学习。
二、公开承诺虽然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但暂时还没有在单位政务公开栏等处公开。政务公开栏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三、首问责任制做到了热情接待,但登记不很齐全。“七项制度”制定和实施以来,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理念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认可,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粮食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二○○四年十月二十日
第二篇: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规范
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规范
一、会议制度
党支部的会议制度,主要包括支部党员大会制度、支部委员会制度、党小组会制度。它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开展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途径和保证。
1.支部党员大会
(1)召开时机:基层党支部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机关党支部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2)主要内容:①讨论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指示的措施;②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③讨论和批准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和讨论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④选举支部委员和出席党的上级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代表;⑤作出吸收和处分党员的决定;⑥讨论决定必须由支部党员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会议。①支部委员会确定议题和时间;②通知全体党员;③书记、副书记和委员酝酿准备预案。二是召开会议。①书记(副书记)主持宣布开会;②组织委员统计到会人数并报告;③宣布议题展开讨论;④书记归纳集中多数人意见;⑤表决并形成决议;⑥明确分工,提出落实意见;⑦宣布闭会。
三是抓好会后贯彻落实。
①按照会议决议分工,抓好贯彻落实;②对个别党员因故没有参加会议,书记或支部委员在会后向他们传达会议决议;③根据需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会议情况。(4)落实要求:①内容符合关于支部党员大会职权的规定;②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党员到会方可举行,选举时必须有超过五分之四的有选举权的党员到会,程序符合规定要求;③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决定重要事项,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之间应当进行个别酝酿,必要时形成方案建议,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④决定重大问题要进行表决,表决事项以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没有以正副书记个人意见代替大会决议的现象;⑤每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都要分工一名委员(一般组织委员),对开会的时间、地点、到会人员、缺席人员、列席人员,会议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的问题,会议的发言和决议,在党支部会议记录本上认真记录,以便检查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
2.支部委员会
(1)召开时机: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支委会负责处理党支部日常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集体讨论决定和处理本单位的重大问题。
(2)主要内容:支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必须是本单位建设和支部建设的重大问题,即是本单位的根本性、倾向性、普遍性和原则性问题。《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通常由支委会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有: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制度和上级的决议、命令、指示的贯彻执行;②本单位建设的规划和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③人员思想状况的分析和加强思想工作的措施;④骨干配备,组织调整,人员的调动和分配、职级晋升;⑤选调送学;⑥发展党员;⑦奖励和处分;⑧重要经费开支、重要物资的使用;⑨共青团支部的建设;⑩其他必须由支部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的事项。
(3)程序方法:一是会前准备:①正副书记与委员酝酿确定会议议题和时间;②组织委员通知支委做开会准备;③书记与委员之间个别酝酿准备意见。二是召开会议:书记或副书记主持,①组织委员统计人数;②宣布开会,讲明议题;③支委展开讨论;④书记归纳支委意见;⑤进行表决;⑥组织委员做好会议记录。讨论时要“一事一议”,即一个议题讨论形成决议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议题。三是贯彻落实:在支委会对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后,必须由主官分工负责、贯彻执行。
(4)落实要求:①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委员到会方可举行,受任务支委长期分散、人数不够而又必须议事时可通过电话连线现场进行表决;②议题书记、副书记研究确定,并提前一天通知支委,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③会前搞好通气酝酿,不开无准备的会;④会上每个委员畅所欲言,没有“一言堂”的现象;⑤遇有不同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以职定音”;⑥对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歧较大,应当暂缓表决,会后进一步调查论证、交换意见,下次会议复议;⑦执行决议有分工、有检查、有汇报、有讲评,不出现“决而不行”;⑧研究推荐干部使用、职级调整、骨干配备、选调送学、党员发展、奖惩等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有三分之二以上支委到会,并逐个表决;⑨有时为传达布置某项重大任务和动员完成某项紧急任务,为争取时间、减少层次、统一思想,可以召开支委扩大会,但不宜多开,否则容易削弱支部党员大会和支委会的领导核心地位;⑩对不宜公开或扩散的会议内容和情况,要教育委员遵守党的纪律,做好保密;11凡召开支委会,都必须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由书记或副书记保管,一般由组织委员负责记录。记录要素: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开会地点、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姓名及原因、列席人员、主持人、记录人、会议议题、发言要点、会议决议及通过情况。
3.党小组会
(1)召开时机: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基层党支部每月安排一次,机关党支部每两个月安排不少于一次。
(2)主要内容:①组织党员学习、讨论;②组织党员进行集体交心和思想汇报;③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的决议,对党员进行工作分配,并检查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党小组分配工作的完成情况;④按规定进行党内选举,如推选小组长,酝酿支部委员侯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侯选人等;⑤研究发展对象,讨论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小组意见,组织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犯错误党员的纪律处分等;⑥分析群众的思想情况,研究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⑦定期开好小组组织生活会,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会议:①党小组组长确定议题;②提前1-3天发出开会通知;③准备好有关文件资料。二是召开会议:①党小组组长宣布到会情况,说明议题,提出要求;②组织党员围绕议题,开展讨论;③党小组组长归纳小结,提出贯彻措施,形成结论。
三是会后落实:①党小组组长检查会议记录情况;
②将党小组会议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汇报;③抓好会后的组织落实。(4)落实要求:①党小组会议每次议题要集中,不宜太多,一次会议要着重解决1-2个问题;②党小组长善于主持会议,会管理和监督党员,每次会议都有归纳小结;③在参加小组活动时,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主动配合党小组长开好小组会,带头发言,带头汇报思想,带头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接受组织监督;④每次党小组会,都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本由党小组长妥善保管。记录要素: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缺席人、记录人姓名、会议中心议题、每个人发言要点、结论性意见。
二、党日制度
党日制度,是党的基层组织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支部开展工作、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重要保证。
(1)召开时机:基层党支部每周安排半天,必要时可以相对集中使用,但每月不得少于两次。机关党支部每月至少安排两个半天。(理
论达
人
微
信
公
众
号)
(2)主要内容:①召开党的会议,如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一般可安排在党日时间进行,有时也可用来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②进行党的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党风党纪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党课教育活动;③开展组织生活,如组织评议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党员的思想汇报,表彰宣扬先进,检查党员完成党支部交给的任务的情况等;④处理党务工作,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改选支委会,讨论发展党员,收缴党费,进行党员鉴定,研究党纪处分等。
(3)落实要求:①党日时间上应当相对固定,列入单位工作周计划中,不得随意占用,因特殊情况确需占用的,须经团政治机关批准,事后应当及时补上;②党日必须突出党性,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杜绝行政化、庸俗化、娱乐化倾向;③基层党支部制定工作周计划时要考虑到党日,计划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④落实党日必须保证人数,党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必须及时进行补课或传达党日活动内容和要求;⑤党日制度落实情况要做好相关登统计,记录规范、准确,没有作假现象。
三、党课制度
党课制度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培养合格党员的重要途径。
(1)召开时机:基层党支部每月一次,机关党支部每年不少于两次。
(2)主要内容: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进行党的现行政策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进行党员思想品德教育。
(3)程序方法:①认真备课。首先,熟悉教育内容,明确教育重点、难点和基本思路;其次,进行思想摸底,充分调查了解党员的思想反映;之后,编写教案,主要包括党课的目的与内容、观点与事例、归纳提示的重点结论、讨论思考题等。②组织试讲。可依据教案进行小范围的试讲,征求意见,进行补充完善。③课堂讲授。依据教案以口语表达和一定的辅助手段相结合,具体进行讲解。④组织讨论。授课完毕后,除要围绕党课需要掌握的重点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小结外,还要布置讨论题,组织授课对象开展讨论。
(4)落实要求:①党支部应当科学制定党课教育实施年计划、月计划,安排人员提前准备教案,避免党课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②党课要突出“党”味,内容贴近不同层次党员实际,贴近党员现实思想,解决倾向性问题成效明显;③授课人应加强学习,提高讲课的艺术性,灵活形式方法,熟悉授课讲稿,避免出现照本宣科问题;④党支部应创新方式讲党课,支委成员带头讲党课,鼓励普通党员上党课;
四、报告工作制度
报告工作制度,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支委会接受支部党员大会检查和监督的重要形式。
(1)开展时机:基层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报告一次或者按工作阶段报告,机关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报告一次。报告一般在重大任务完成后、工作阶段结束后、半年和年终总结时。正副书记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
(2)主要内容:报告工作,通常由书记或者副书记代表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履行职责、自身建设情况和其他重要事项。主要包括:①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指示,加强党支部政治思想领导的情况;②支委会、党小组和党员执行、落实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③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情况;④基层主要任务完成、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⑤领导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⑥今后工作打算和加强支部自身建设的措施建议等。
(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工作报告。①报告工作前,正副书记要交心通气,商定有关事宜,并事先通知各委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②召开支委会,分析工作形势,研究工作报告的起草意见,各支委按分工梳理回顾前阶段工作,提出今后工作建议;③会后由支部书记或指定其他支委,负责起草工作报告;④报告初稿写好后,召开支委会集体讨论修改,进行充实完善,形成工作报告;⑤支委会结束后,向全体党员发出“安民告示”,为下步组织党员审议好报告作准备。二是作工作报告。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即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①由组织委员清点统计人数;②支部书记主持宣布开会;③支部书记宣布支部党员大会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④由书记或副书记代表支委会向支部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⑤全体党员讨论、审议工作报告,就支委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情况,广泛发扬民主,作出评价,提出批评和建议;⑥支部书记将每个党员意见的精华进行归纳总结;⑦大会举手表决,形成决议;⑧宣布闭会。三是做好会后工作。①支部书记及时将报告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并将报告工作情况及党员大会审议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党组织;②党支部按照决议要求抓好相关事项分工落实,并进行检查监督。
(4)落实要求:①落实报告工作制度,要防止只讲评不报告的倾向,防止只讲工作任务不谈自身建设的倾向,防止有报告无审议的倾向,防止用行政工作报告代替党的工作报告的倾向;②团政治处或机务大队党委要视情审阅工作报告提纲,凡提纲过于简略或问题找得不准,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的,要令其返工;③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要做好会议记录,相关登统计上要有所体现。
五、民主生活制度
民主生活制度是支部班子成员或党员进行交心通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内部关系、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团结和谐,解决党支部班子自身矛盾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
(1)召开时机:基层党支部每半年,机关党支部每年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进行交心通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主要内容:一般根据上级要求有重点的对照检查,通常包括:①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情况;②检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的情况;③检查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支部集体领导的情况;④检查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⑤检查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勤奋工作的情况;⑥其它重要问题。
(3)程序方法:从民主生活会的准备开始至会后的工作,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是做好会前准备。①书记、副书记确定会议时间和主题后,提前告知支委准备发言提纲;②书记与副书记之间、委员与委员之间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思想;③发扬民主,以党团小组为单位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给党支部及支委个人提出意见和建议,由书记归纳梳理,撰写集体对照检查材料;④书记将开会时间、主题向上级党委和政治机关报告,经同意后方可召开。二是召开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①书记宣布议题,作简短动员,组织学习有关规定,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②副书记代表支部作集体对照检查,通报征求意见情况;③支委成员逐个开展自我批评,其他成员对其进行批评帮助,书记对支部委员会成员进行逐个讲评;④支委一班人讨论制定整改措施;⑤列席会议的挂钩领导、机关人员对支部建设及生活会情况进行讲评,确保会议质量。三是及时报告通报情况。会后,①将会议情况报告上级党组织,自觉接受上级监督;②将适合向党员通报的情况和改进措施通报全体党员,以便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4)落实要求:①会议做到个别谈心不充分不召开,征求群众意见不充分不召开,正副书记对主要问题和原因没有统一认识不召开,材料准备不充分不召开,整改措施没有预案不召开,要把存在的矛盾基本化解在会前谈心通气中;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要敞开思想,敢于揭短亮丑,不能闹意气、泄私愤;③召开民主生活会时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记录要详尽、真实、准确,会后进行归纳整理。
六、党员汇报制度
党员汇报制度是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的联系,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和监督的一项制度。
(1)开展时机:党员应当定期向党支部或党小组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基层党支部,党员汇报每两个月至少一次;机关党支部,党员汇报每季度至少一次。遇有重要情况和问题,党员应当随时汇报。
(2)主要内容:①近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②贯彻支部决议,完成支部、小组分配任务的情况;③反映群众情绪、意见和要求;④提出个人对党组织或其他党员的批评或建议。
(3)程序步骤:党员汇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一般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人数较少时以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汇报。基本程序:①汇报前准备。书记、副书记提前确定组织党员汇报的党日时间,提出党员汇报重点内容,由党小组长通知党员准备汇报提纲;②组织汇报。党小组组长简明扼要介绍开会目的、议题方法,组织党员逐个汇报,汇报完毕后,党小组组长作简要讲评;③支部收集情况。党小组会后,书记、副书记召集党小组组长收集党员的思想工作反映。对汇报出来的问题,结合下次支委会认真分析,采取教育帮助措施。
(4)落实要求:①党支部要经常教育党员对组织襟怀坦白、讲真话、讲心里话,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缺点问题,做到“事无不可对党言”,对汇报思想不积极、不认真的党员要进行批评帮助;②党员在外超过三个月的,在外期间由临时党支部组织一次汇报,归队后要进行书面汇报;遇有心理疾病、婚姻受挫、家庭变故和涉法以及其它方面的重要问题要及时汇报;③党员领导干部、支委成员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小组汇报,并带头开展思想互助,不当“特殊党员”;④党小组长对本小组党员汇报的情况、反映的问题,必须及时、如实向支部正副书记报告;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和对待党员的汇报,积极采纳好的意见和建议,对重要情况和问题及时作出妥善处理;⑤党员汇报要详细记录于党小组会议记录本,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每季度要查阅,并作讲评。
七、民主评议党员
民主评议党员,是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通过党员教育和党内外群众的评议,以及党组织的考核,对每名党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作出客观的评议,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
(1)开展时机:基层、机关党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能力和模范作用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议。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一般结合“七一”或年终工作总结进行。
(2)评议内容:评议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基本内容包括:①思想情况。主要看政治学习是否自觉,政治立场是否坚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利益关系是否处理恰当,精神状态是否昂扬;②工作情况。主要看是否热爱本职,对待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标准怎样,接受任务是否愉快,完成任务怎样;③作风情况。主要看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想问题抓落实是否从实际出发,处事是否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干工作是否雷厉风行、深入扎实;④模范作用情况。主要看党员的先锋队意识强不强,工作上是否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危急关头是否挺身而出、敢站前排,日常生活中是否严格自律。
(3)程序步骤:民主评议党员应相对集中时间进行,通常采取学习教育、党员自评、民主测评、组织讲评等方法进行:①学习教育。评议前,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学习党章及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讲清评议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以及评议标准和重点;②党员自评。党员对照评议内容和党员标准,总结个人思想、学习、履职尽责、能力素质和模范作用等方面情况,撰写自评提纲,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③民主测评。一般召开党小组会或党员大会,党员逐个自我评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此基础上,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对每个党员进行测评;④组织讲评。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员的评议和群众的意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党员模范作用按“好、较好、一般、不合格”进行划档,对每名党员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支委成员分工把对每个党员的评价转告本人,由支部书记向党员大会报告评议党员的情况,对党员逐个讲评;⑤表彰与处理。对评议出的优秀党员,由支部进行表扬或报上级党委进行表彰;经评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由支委会区别不同情况,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对存在主要问题,党支部和党员要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4)落实要求:①民主评议党员要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人人平等“三原则”,既不降低党员标准,又不提空泛过高要求,引导党员和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支委成员要带头示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评议,带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顺利进行;②学习教育要注意引导党员克服“无所谓”“怕挨整”“得罪人”等模糊认识,端正参与评议的态度,每名党员都要认真撰写自评提纲,由党小组长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返工重写,防止走过场;③评议中的党小组会、支委会要如实记录,民主测评表要做好留存。
第三篇:七项制度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一、为了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食品上市质量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加强对食品进货、入库、保管、上柜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管理,严格审验经销食品的质量及相关身份证明,确保所经销的食品质量安全、可靠。
三、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质量和标签,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同时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做好记录、保管和备查工作,批发经营部和连锁超市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四、对经进货审验发现食品明显存在质量问题或食品的标识不规范、标注不真实等情况的,应停止进货上柜对外销售,并及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反映。
五、对供货方不能或拒绝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及有其他可疑问题的,及时与食品上标注的生产厂家进行联系查对,经查对情况不实的,拒绝进货,并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
六、经营者应加强对上柜食品的日常管理。食品在上柜前,由负责上货人员进行感观检查,凡发现已过保质期、霉变或包装破损的食品应立即撤柜,不得对外销售;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及时发出警示,妥善处理,保质期届满一律撤柜,不得对外销售。
七、有条件的经营者自备技术设备对进货食品实行进货检验,对不具备条件的,对进货食品质量有疑义的应当送检。
八、经营者要配备专职进货验收人员或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员工的食品质量检验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的培训学习和考试。
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一、本市场(超市、商场)建立健全食品质量自我检查管理制度,自觉履行食品质量管理职责。建立食品质量管理机构,配备检测仪器,设立食品质量管理岗位,指定有业务水平的人员担当食品质量管理工作。
二、根据季节变化、消费者投诉反映的热点和相关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制定检测工作计划,调整和规范检测品种、数量、批次。
三、每日营业前对蔬菜、水发食品、腌制品、米、面、豆制品等食品的甲醛、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重点检测。检测品种、数量、项目、结果等在醒目位置公示。检测资料妥善保存,检测结果及时登记台帐,台帐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四、通过对食品质量进行常规抽检,发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要立即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同时通知柜台暂停销售,经确认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移交工商部门处理。
五、对经抽检判定为不合格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协助工商部门追查进货源头。对已经销售的食品,应迅速采取措施召回。
六、有计划地邀请法定检验机构,对场内仪器进行抽样检验、质量判定,公布食品质量信息,指导消费。
食品退市制度
一、食品退市制度是指对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安全卫生隐患的食品,采取停止销售并退出市场的管理制度。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上柜食品要立即退市:
(一)入市食品的供货商未按规定提供合法有效的证照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二)在履行日常检查中,发现入市的食品有问题或已过保质期的。
(三)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判定该食品应当退市或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被判定为不合格食品的。
(四)涉及到人身健康、消费者反映强烈且已造成后果的食品。
(五)经营者认为应主动退市的食品。
三、发现经营上述应该退市的食品,将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做好记录,并按要求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四、积极协助食品生产者履行食品召回工作。
五、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食品,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予以公告,或者在营业场所内公示,通知购货人退货。
六、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自觉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尽量减少消费纠纷。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与食品流通相适应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二、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流通经营活动,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操作时带口罩、手套和帽子,不准佩带戒指、手镯、手表等饰物,不得留长指甲、染指甲,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手部有外伤应临时调离岗位。
五、从业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不准穿工作服上厕所或远离工作场所;个人的衣物、药品、化妆品等不得存放在食品经营区内。
六、销售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七、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有培训记录备查。
一、具有与食品流通经营相适应的食品经营场所,建立食品经营场所卫生岗位(库房、展示区、销售区等)责任制度,保持场所环境整洁。
二、远离污染源、有毒、有害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周围二十五米内无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的非水冲式厕所、垃圾场(堆)等污染源,场地平整、坚实,便于清扫、冲洗。
三、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四、具备和持续保证有食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保持适当温度湿度,配备控温、控湿等设施和设备。食品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五、在生产经营场所内不存放与食品生产经营无关的物品,不生产、贮存或者兼营有毒有害产品。
六、经营场所具有合理的设施布局,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食品仓储、冷冻、运输等卫生管理制度
一、贮存食品的场所和设备,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清扫,无积尘,无食品残渣、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混放。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隔墙离地,摆放整齐,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定期检查,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二、变质或过期食品、待处理食品、下架后暂停销售食品、拟退货食品等特殊食品,应划定专区存放,并有显著的标识说明。
三、不得将有冷藏、冷冻要求的食品在无冷藏、冷冻的条件下储存。食品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做到原料、半成品严格分开存放。
四、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新鲜蔬菜、水果的存放温度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五、冷藏、冷冻柜(库)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保持霜薄气足,无异味、臭味,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六、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四篇:关于制度落实执行会议纪要
关于制度落实执行会议纪要
第二期
2014年4月15日上午9:30分,公司总部21楼召开第二次制度会议,研究讨论总公司制定人事框架、规章制度管理、落实、执行等事宜。参加会议的有总裁办、财务运筹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人事部、金融部、法务部、工程部、各子公司的负责人。
会议认为,规章制度是不能怠懈的,规章制度的实施是公司正规化的前提体现,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都是硬性规定,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会议指出,总公司没有做好各部门,子公司的沟通工作,导致影响其他子公司的工作进度,对于没有申请,审批就进行业务工作事项的进行通告;各部门,子公司需要在本周完成部门人员岗位编制,增加新人需要到人事部报批再到行政管理中心审批。
会议听取了各部门、各子公司负责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了制度的修改,各子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宗旨以总公司为舵。需要调整的部门、子公司需书面形式申报到人事部报批再到行政管理中心审批后回人事部归档。
会议强调各部门、子公司需要认真落实并执行规章制度,这次的制度落实执行会议各部门、子公司在一周内需书面形式提交有疑义的事项,如没疑义即下周一(2014年4月21日)开始执行。会议再次强调各部门、子公司对以后的工作必须要先申请后执行,做到环环相扣。
与会人员签名:
会议记录人: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五日星期二
第五篇:隐患检查落实制度
隐患检查落实制度
为加强矿井隐患落实,促进各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隐患的高度重视,将隐患进行等级分类,制定隐患落实措施,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按危害程度将隐患分为重大隐患、严重隐患、一般隐患和轻微隐患四个等级,具体包括:
(一)重大隐患: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重大安全生产认定办法(试行)》(安监煤字[2005]133号)中的十五大项66小项隐患。
2、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的《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察办法》(晋煤监办字[2005]711号)中“其它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所指10项。
(二)严重隐患:
(三)一般隐患:
(四)轻微隐患:
第二条 按处理职责将隐患分为A级隐患、B级隐患和C级隐患三级,具体指:
(一)A级隐患:治理难度较大,由矿负责治理的隐患;
(二)B级隐患:有一定难度,由队组(车间)负责治理的隐患;
(三)C级隐患:可以当场或当班进行整改,由班组负责治理的隐患。第三条 按性质将隐患分为 :顶板、运输、机电、通风、瓦斯、煤尘、放炮、火灾、水害和其它共十类。
第四条 A级隐患由分管矿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制定隐患排查方案,并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安排计划、筹措资金、选购备件,尽快安排队伍进行整改,隐患治理办公室要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和排查情况。
第五条 重大(严重)隐患应执行停产整顿、复产开工验收程序,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级管理人员发现有重大隐患、严重隐患的,要根据隐患涉及范围,下令全矿或危害区域立即停止生产,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重大(严重)隐患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停产整改方案应确定整顿项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作业范围、从事整改作业的人员,落实整改责任人、资金、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内容。
(二)查出的重大(严重)隐患整改结束后,按照重大隐患整改验收标准,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自检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三)查出的重大隐患整改结束后,按照重大整改验收标准,由矿主要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七条 一般和轻微隐患由隐患治理办公室以“四定表”形式通知责任单位,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责任单位接到“四定表”后,立即安排人员按“四安表”要求进行整改;隐患治理办公室按“四定表”确定的整改时间安排人员进行复查,对未整改隐患的队组现场跟班干部或班长要签字确认,由隐患治理办公室再次对隐患进行四定处理。
第八条 隐患治理办公室每周要组织一次由矿主要负责人、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隐患排查安全大检查活动,对查出的隐患登记建档;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三违”行为;制定重大隐患防范措施,并做到项目、资金、时间、责任四落实。
第九条 每月下旬由矿长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召开一次隐患排查会议,在隐患治理办公室和业务科室初步确认的基础上,对重大隐患、严重隐患和A级隐患作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第十条 业务科室要把隐患排查作为业务保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本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工作。对重大、严重隐患和A级隐患要列入月度工作安排。经常组织本科室人员认真查找、分析本系统范围内隐患,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并抓好隐患整改和落实工作。要有旬跟踪排查记录,对每条重大、严重隐患和A级隐患的具体现状,包括隐患动态、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原因、措施、资金到位及整改完成情况、整改时间和下一步打算等内容要掌握清楚。
第十一条 各基层队组要认真执行“隐患排查制度”,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责任者要广泛发动职工,认真查找和整改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隐患,建立隐患排查登记台帐。对现场查出的隐患要认真组织排除,做到项目、措施、时间、负责人四落实。凡能够当场整改的,必须当场整改,不得拖延。对业务科室下发的有关隐患方面的措施、规定等要认真贯彻落实,并经常在班前会或周二安全活动会时向职工宣传贯彻,让每个职工都做到心中有数,使隐患排查工作得到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