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

时间:2019-05-13 18: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

第一篇:《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

国家海事局关于印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

海船舶[2011]292号

为规范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处置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九日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的专项验收工作。

本细则所称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是指船舶污染监视监测能力、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能力以及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等。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应当与其所从事的船舶进出港口、靠泊,货物装卸、过驳,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活动所面临的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风险相适应。

第三条 海事管理机构依据管理职责对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的主管机关,具体负责组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其他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或核准的新建、改建或扩建建设项目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

直属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以及《规定》实施前已

投入生产、营运的现有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现有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

以上负责专项验收工作的海事管理机构统称为专项验收机构。

第四条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具备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并按照本细则的要求通过海事管理机构的专项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不得从事船舶靠泊、装卸、过驳作业或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

第五条 对于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配合专项验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应当真实、有效。

第六条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应当做到公正、科学和规范。

第七条 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打捞、拆

解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符合本细则要求的评估单位,按照交通运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有关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规范、标准,对其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需求,并提交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现有单位应当在申请专项验收前,按照前款要求开展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第八条 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打捞、拆解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根据国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有关规范和标准,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设施、设备和器材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九条 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可以自愿建立联防机制,实现应急设备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统一调配使用。

建立联防机制的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应当委托符合本细则要求的评估单位对联防区域内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其整体防

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不得因建立联防机制而减弱。

联防机制的建立不解除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条 从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单位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有环境评价或安全评价等相关资质;

(二)能够独立完成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三)具有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所需的船舶污染物漂移预测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五)具有至少三名以上具备风险评估资质的高级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单位实施年度备案公布制度。

拟从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单位,应于每年10月底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提交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要求的材料。对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备案公布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单位,还应提交本年度评估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每年年底集中对申请的单位进行审查确认,将符合本实施细则要求的单位进行上网公示,并根据公示情况备案公布。

第十二条 评估单位采集的数据资料应当真实有效,报告结论可信,具有追溯性,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评估报告应当至少包括现状分析、风险识别和预测、降低风险对策、应急能力评价和建设需求、评价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第十三条 评估报告应经过专项验收机构组织的专家评审。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向专项验收机构提交评审申请书及评估报告。

建立联防机制的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申请对区域防治船舶

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审的,还应提交联防协议。

第十四条 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规划的要求;

(二)通航密度,助航设施、锚地、码头靠泊等级、船舶吨位、作业种类和作业限量等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

(三)船舶污染物对作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海域的风险分析;

(四)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与船舶及其相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风险的适应性分析;

(五)污染防治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情况。

专项验收机构应当邀请港口、环保、设计等单位参加评审。被验收单位、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工程可行性报告,专项验

收机构应当对修改后的工程可行性报告出具批复意见。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在工程可行性报告、设计和施工中,以及从事上述作业活动的现有单位在调整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中,应当根据专项验收机构的批复意见落实相关措施。

第十六条 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经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有关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管理制度;

(二)已经按照交通运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设备和器材,并完成主要防治船舶污染设备和器材的调试工作;

(三)提供配备的防治船舶污染设备和器材符合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要求并能够正常运行的说明材料;

(四)已经完成专项验收申请报告,有关资料齐全。

第十七条 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向负责受理的海事管理机构提出专项验收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专项验收申请书;

(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与能力评估报告、批复意见及落实情况的说明;

(三)配备的船舶、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种类、规格、数量等明细清单、相关证书和证明;

(四)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管理制度;

(五)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六)防治污染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名单及培训合格证明。

建立联防机制的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申请专项验收的,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联防协议和联防组织整体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 专项验收机构受理专项验收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进行全面检查,对其是否符合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要求做出评价。

第十九条 对经检查和评价符合条件的,专项验收机构应当在《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内做出是否通过专项验收的决定。

专项验收合格的,颁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专项验收不合格的,申请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按照专项验收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限期整改,并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重新提出专项验收申请。

专项验收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的名单。

建立联防机制的同一港口或者同一港区、作业区的码头申请专项验收且验收合格的,专项验收机构应当向各码头单位分别颁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

第二十条 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定期对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设施、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可以将船舶污染应急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船舶污染清除单位承担。

第二十一条 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做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活动的记录,包括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急预案的演练、启动和修订情况,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维护保养情况,人员配备及培训情况。

第二十二条 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在发证周年日前一个月对符合《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况进行自查,并向专项验收机构提交自查报告。

第二十三条 专项验收机构应当在收到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的自查报告后,对其是否符合《规定》第十二条的要求进行检查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上予以签注;对不符合要求的,出具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逾期未予整改的,专项验收机构可撤销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

第二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和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本细则的行为,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妨碍或阻挠。

第二十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如发现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备案公布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单位,不再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十条要求或者在评估中弄虚作假的,应当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撤消备案。

第二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人员如违反本实施细则,或者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以及滥用职权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C)001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的主管机关是指_____。

A国家海洋局 B国家海洋污染检测机构 C国家海事主管机构 D国家环保部门

(A)00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①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条约的要求;②船舶应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 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③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④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的单位应当配备与其装卸货物种类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监视设施和污染接收设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B)003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_____.①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②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③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就近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④港口、码头、装卸站为船舶设置污染物接收装置。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D)004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任何船舶不得向___排放船舶污染物。

A海洋特别保护区 B海上自然保护区 C海滨风景名胜区 D.A、B、C都是

(A)005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管辖海域不得违法违规(包括国际公约)或者超标排放____。①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②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③废气;④压载水。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B)00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可通过____污染我国海域。①排放油类或含油污水;②排放船舶垃圾;③排放生活污水;④排放压载水。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C)00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国籍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排放污染物时,应符合的相关要求。①相关法律;②相关行政法规;③相关国际条约;④相关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C)00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垃圾记录簿使用完毕后应在船上保留____,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记录簿使用完毕后应在船上保留_____.A1年;2年 B2年;2年 C2年;3年 D3年;3年

(A)00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向船舶出具的污染物接收单证应该由____签字。

A船长 B负责的高级船员 C大副 D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负责人

(B)010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清舱;②洗舱;③油料供受;④加装载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011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装卸货物;②过驳;③修造、拆解;④打捞。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B)01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②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冲罐;③污染清除作业;④压载作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A)013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B.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应根据货物的污染特性,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C.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可少量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D.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可少量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应根据货物的污染特性,为其进行装载作业。(A)014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其承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在未批准情况下——

A.船舶不可进出港口、过境停留或进行装卸作业。

B.船舶不可进出港口,但可以过境停留或进行装卸作业。C.船舶可以进出港口或过境停留,但不可以进行装卸作业。

D.船舶不可进出港口,也不可以进行装卸作业,但可以过境停留。(B)015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具有相应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②对于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载运的污染危害性货物,船方应当确保货物的包装与标志等符合有关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规定;③对船舶拟载运的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评估机构进行危害性评估;④货物所有人或代理人对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在交付船舶的同时,申请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危险性评估。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③(B)01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_____应如实填写燃油供受单,燃油供受单保存______年,燃油样品应妥善保存_____年。

A.船舶 2 2 B.燃油供给单位 3 1 C.船舶 3 1 D.燃油供给单位 2 2(B)01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禁止船舶经过我国_____转移危险货物。A.沿海水域 B.内水、领海 C.管辖水域 D.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A)01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经过我国管辖海域转移危险货物时,应_____.A.事先取得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B.事先取得国家海事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C.事先取得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船舶的计划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D.事先取得国家海事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船舶的计划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C)01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_____的经营人应当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取得污染清除作业资质的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

A.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2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B.载运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

C.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D.载运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2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

(D)020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的船舶污染事故是指_____。①舶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②船舶的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性事故;③船舶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性事故;④船舶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D)021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发生污染事故后_______________。

A、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B、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C、尽快向就近的海事主管机关报告 D、ABC都是(C)02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在我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我国管辖海域的污染事故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1、船舶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并立即向船籍港还是管理机构报告事故状况;

2、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船舶、码头、装卸站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就近向有关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3、接到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向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4、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报告有关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1—3 B、1—4 C、2—4 D、2,3(C)023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名称、国籍、呼号和编号;

2、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

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气象和水文情况;

4、事故原因或者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A、1 , 2 B、1—3 C、1—4 D、1 , 3 , 4(D)024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代理人的名称、地址;

2、船舶上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

3、污染程度;

4、以采取的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

A、1,2 B、1—3 C、1—4 D、2—4(C)025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上污染物的装载位置;

2、污染程度;

3、污染控制情况;

4、救助要求。

A、1—3 B、2,3 C、1—4 D、2—4(D)02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发生事故有沉没危险,船员离船前,应尽可能_________。

1、关闭所有货舱(柜)管系的阀门;

2、关闭所有油舱(柜)管系的阀门;

3、堵塞货舱(柜)通气孔;

4、堵塞油舱(柜)通气孔。

A、1,3 B、2,4 C、2 3 D、1—4(C)02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发生事故沉没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_________。

1、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燃油性质、数量、装载位置等情况;

2、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污染危害性质货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性质、数量、装载位置等情况;

3、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压载情况;

4、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

A、1,2 B、2—3 C、1,2,4 D、1—4(D)02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不当的是_______。

A.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清除、打捞、拖航、引航、过驳等必要措施你,减轻污染损害;

B.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C.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消油剂名录向社会公布;、D.船舶在需要使用化学消油剂是,应向当地环保部门批准或核准。(D)02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 剂,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产品名录中;

3、船舶、有关单位使用消油剂处置船舶污染事故的,应当报经海事主管机关批准或核准后才能使用;

4、船舶、有关单位使用消油剂,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执行。

A、1,2 B、1—3 C、1,2,4 D、1—4(C)030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2、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3、较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4、一般船舶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④(D)031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需要,可以___。①暂扣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②暂扣船舶;③禁止船舶驶离港口;④责令船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C)032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需要,可以___。①吊销或者注销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②暂扣船舶;③禁止船舶驶离或者进入港口;④责令船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C)033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资料;②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得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碍调查取证;③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当事人;④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可以要求检查相关船舶,询问相关人员。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B)034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战争。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③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④船舶机械故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D)035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共同海损。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③船舶意外事故。④航标管理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

A ①~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B)036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船员值班时的疏忽; ②船员过失行为;③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④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过失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A)037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关于船舶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规定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载运非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执行;②船舶载运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执行;③船舶载运非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执行;④船舶载运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执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B)038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除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外,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②所有1000总吨以下的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可以不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③所有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④所有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039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的财务担保的额度应当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的油污赔偿限额;②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的财务担保的额度应当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油污染赔偿限额;③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海事管理机构仲裁;④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B)040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___①当事人可以请求海事管理机构协调;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③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④当事人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④ ~~~~~(D)041 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___。A 责令改正;

B 责令停止作业;

C 责令停航、改航、离境、驶向指定地点; D 以上都是

(C)042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A 船舶未按照规定保存污染物接收证明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B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 罚款;

C 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未在具有相应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扣留或者吊销船舶相关证书;

D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过境停留、进行装卸或者过驳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D)043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

A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船舶经营人或者所有人未及时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 理条例》的要求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B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船舶经营人或者所有人未及时采取措施清楚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货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C 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一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未按照规定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D 载运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一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未按照规定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D)044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违反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的,下列处罚正确的是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处以罚款;②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处以罚款、扣留相关证书和文书;③对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④对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 ①③(C)045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迟报、漏报事故的,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④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①③

(C)046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瞒报、谎报事故的,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D)047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

A.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使用消油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或者使用单位处以罚款的处罚;

B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未如实向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反映情况和提供资料,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碍调查取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或者使用单位处以暂扣相关证书或者罚款的处罚;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未按照规定投保船舶

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

改正, 并可以处罚款;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未按照规定投保船舶

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

改正,并处以罚款或暂扣证书。

(B)048 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违反《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且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________。①责令停止作业、强制卸载;②禁止船舶进出港口、靠泊、过境停留;③责令停航、改航、离境、驶向指定地点;④扣留或者吊销相关证书。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D)04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正确的是_______。①船舶的结构不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或者有关国际条约要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船舶未按规定在船舶上留存船舶污染物处置记录,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③船舶污染物处置记录与船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不符合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要求其改正;④船舶未按照规定办理污染物接收证明,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001 C 002 A 003 B 004 D 005 A 006 B 007 C 008 C 009 A 010 B 011 C 012 B 013 A 014 A 015 B 016 B 017 B 018 A 019 C 020 D 021 D 022 C 023 C 024 D 025 C 026 D 027 C 028 D 029 D 030 C 031 D 032 C 033 C 034 B 035 D 036 B 037 A 038 B 039 D 040 B 041 D 042 C 043 D 044 D 045 C 046 C 047 D 048 B 049 D

第三篇:《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复习题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复习题

1.下列油品中,闪点最低的是:(B)

A.柴油 B.汽油 C.重燃料油 D.润滑油

2.下面哪种油属于持久性油类?(B)

A.柴油 B.重燃料油 C.航空煤油 D.汽油

3.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后,在最初几小时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C)

A.生物降解和沉积 B.燃烧和爆炸 C.扩散、飘移和蒸发 D.溶解和氧化

4.在进行溢油应急作业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C)

A.在柴油泄漏事故的现场,使用防爆对讲机联系 B.喷洒化学分散剂时,应佩戴呼吸面罩或口罩 C.手上沾染了油污,应尽快用汽油清洗 D.在甲板上布放围油栏时,卷轴应事先固定

5、下列哪一个是船舶防污证书文书?(C)

A 船舶构造证书 B 最低配员证书 C 程序布置手册

6、按照《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船舶溢油800吨的污染事故属于(B)等级。

A 特别重大 B 重大 C 较大 D 一般

7、下列哪一个单位制定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需要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D)

A 港口 B 码头 C 装卸站 D 修造船厂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重大污染事故是指(B)

A、船舶溢油10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的事故。B、是指船舶溢油500吨以上1000 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事故。

C、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上500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9、关于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在事故调查时的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为(D)

A、可以暂扣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

B、可以禁止船舶驶离港口或者责令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C、可以暂扣船舶 D、可以暂扣船员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以下哪一事项不是事故认定书必须载明的:D A、事故基本情况; B、事故原因; C、事故责任;

D、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要求。

11、(A)负责制定全国船舶重大海上溢油污染事故应急计划。A.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12、有关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包括(B C)。

A 拆船公约 B 国际油污基金公约 C 燃油公约 D 防污底公约

1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B D)A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随同海事主管部门共同登轮开展污染事故调查 B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害情况开展调查 C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污染事故造成的渔业、渔产损失开展调查 D 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对肇事船舶采取滞留措施

1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哪种船舶的经营人应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取得污染清除作业资质的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CD)

A.总吨500吨的运煤船 B.总吨500吨的大型渔船 C.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 D.1万总吨以上的船舶

15、某船舶发生易燃化学品泄漏事故,如果事故现场暂时安全,可以进行清污作业,那么应急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应意哪些事项?(ABC)A.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 B.了解发生事故的化学品的性质

C.指挥员应向应急人员详细说明作业安全计划 D.携带手机,以备随时联系

16、石油在海洋中的变化主要变化包括:(A B CD)、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分解、沉积以及生物降解等变化等。

A、扩散 B、漂移 C、蒸发 D、分散

17、船舶一旦发生海难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重大污染损害时,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的强制措施。这里说的“强制采取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的措施”主要包括(A B C D F)。

A.禁止船舶离港 B.强制拖航 C.调动社会力量 D.强制清除污染物 E.责令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海域 F.征用船舶或设备

18、海洋环境污染源主要来源于(A B C D E)。

A.陆源污染物 B.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C.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D.倾倒废弃物 E.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

19、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出现下列情况时,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可组织事故协查(A、C、D)

A、肇事船舶在本辖区发生污染事故后逃逸的

B、辖区发生船舶污染事故,仅依靠本辖区力量不能满足调查要求的 C、污染事故嫌疑船舶已经开航离港的

D、辖区发生污染事故但暂时无法确认污染来源,经分析可能为过往船舶所为的

20、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关于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C、D)

A、特别重大污染事故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B、重大污染事故、较大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C、较大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D、一般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调查处理

四、简述题

(一)、简述新修订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船舶污染事故的等级划分。参考答案:

1、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的船舶污染事故;

2、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500吨以上不足1000 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不足2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3、较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上不足500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不足1亿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4、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不足100吨,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足5000万元的船舶污染事故。

(二)、请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列举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种类。

参考答案:

船舶有关作业活动包括船舶污染物接收、清舱、洗舱、油料供受、装卸、过驳、修造、打捞、拆解,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充罐,污染清除作业以及利用船舶进行水上水下施工等活动。

(三)、《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对于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的编制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国家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辖区内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以及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

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造成污染,保护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者非排水的船、艇、筏、水上飞行器、潜水器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

本条例所称有关作业活动,是指船舶装卸、过驳、清舱、洗舱、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利用船舶进行的水上水下施工以及其他与船舶有关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具体负责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并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并将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会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预警和监测、监视体系,加强对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

第八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库,配备专用的设施、设备和器材。

第九条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其他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海洋环境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或者举报。

第二章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一般规定

第十一条 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船舶检验规范和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的要求。

船舶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的要求,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

第十二条 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发给符合证明和相应的船舶安全管理证书。

第十三条 从事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装卸、过驳以及船舶清舱、洗舱、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污染物接收等有关作业活动的人员,应当经过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 港口、码头、装卸站和从事船舶修造的单位应当备有与其装卸货物种类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物接收设施,并使该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规范和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污应急设备和器材,并通过海事管理机构的专项验收。

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的单位,应当对配备的防污应急设备和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符合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要求。

第十六条 船舶以及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港口、码头、装卸站的经营人应当制定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港口、码头、装卸站、船舶以及有关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并作好相应记录。

第三章 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

第十七条 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向海洋排放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含有有毒物质污水、废气等污染物以及压载水,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的要求。

船舶不得向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海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海域排放污染物。

不得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船舶应当排入港口接收设施或者由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

第十八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从事污染物接收作业,应当依法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九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在污染物接收作业完毕后,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单证,并由船长签字确认。

船舶凭污染物接收单证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污染物接收证明,并将污染物接收证明保存在相应的记录簿中。

第二十条 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污染物处理的规定处理接收的船舶污染物,并按季度将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处理情况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第二十一条 船舶处置污染物,应当在相应的记录簿内如实记录。有关记录簿应当在作最后一次记录后在船舶上保留3年。

第四章 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

第二十二条 从事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应当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与防治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 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污染危害性货物的名录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第二十四条 码头、装卸站、船舶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五条

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其承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过境停留或者装卸作业。

第二十六条 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具有相应安全装卸能力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

第二十七条 托运人交付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确保货物的包装与标志等符合有关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规定,并在运输单证上注明货物的准确技术名称、编号、类别或者性质、数量、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托运人交付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当由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危害性评估,明确货物的危害性质和船舶载运的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后,方可交付船舶运输。

第二十八条

海事管理机构认为交付船舶载运的污染危害性货物应当申报而未申报的,或者申报的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可以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采取开箱等方式查验。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二十九条

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的船舶,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告知作业地点,并附送过驳作业方案、作业程序、安全和应急措施等材料。

对符合作业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3日内无法作出决定的,经海事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7日。

第三十条 船舶进行油料供受作业,应当事先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发现不符合安全和防治污染要求的,应当予以制止。

第三十一条 船舶燃油供给单位应当如实填写燃油供受单证,并将燃油供受单证和燃油样品提供给船舶。

船舶和船舶燃油供给单位应当将燃油供受单证保存3年,并将燃油样品妥善保存1年。

第三十二条 船舶水上拆解、修造的地点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具体地点由海事管理机构征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确定,并由海事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 从事船舶拆解的单位在船舶拆解前,应当对船上的残余物和废弃物进行处置,将燃油舱、货油舱中的存油驳出,进行船舶洗舱、清舱、测爆等工作后,经海事管理机构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拆解作业。

从事船舶拆解的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船舶拆解现场,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船舶拆解产生的污染物。

禁止采取冲滩方式进行船舶拆解作业。

第三十四条 禁止船舶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废物。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事先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的位置。

第三十五条 使用船舶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应当向驶出港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经核实后,方可办理船舶出港签证。

船舶在倾倒废弃物时,必须如实记录倾倒情况。返港后,应当向驶出港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报告。

第三十六条 载运散装油类、散装有毒有害液体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应当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污染清除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明确双方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污染清除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从事污染清除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一)污染清除单位的应急清污能力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

(二)清除作业人员已经过相应培训;

(三)污染物清除方案和后处理方案符合国家防治污染的有关规定。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后,与其签订污染清除协议的单位应当按照污染清除协议开展污染清除。

第五章 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第三十八条 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第三十九条 船舶污染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0吨以上,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以上的事故;

(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500吨以上1000 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2亿元以下的事故;

(三)较大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上500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四)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是指船舶溢油100吨以下,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第四十条 发生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时,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时,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发生较大船舶污染事故和一般船舶污染事故时,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第四十一条 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船舶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并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接到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向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报告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第四十三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四条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船舶的名称、国籍、呼号或者编号;

(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

(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和水文情况;

(四)事故原因或者原因的初步判断;

(五)船舶上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

(六)污染损害的程度;

(七)已经采取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和污染控制情况以及救助要求等。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船舶应当及时补报。第四十五条 船舶发生事故有沉没危险时,船员在离船前,应当尽可能采取关闭所有货(油)舱(柜)管系的阀门、堵塞货(油)舱(柜)通气孔等措施。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的,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存油等污染物的性质、数量、种类、位置等情况。

第四十六条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将船舶存油等污染物清除。

第四十七条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或者船舶发生事故沉没后,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事管理机构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可以调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器材以及其他物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调用单位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八条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后,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清除、打捞、拖航、引航、过驳以及其他必要措施,减轻污染损害,相关费用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有关作业单位承担。

需要承担前款规定有关应急处置费用的,应当在开航前缴清有关费用或者提供相应的财务担保。

第四十九条 处置船舶污染事故需要使用化学消油剂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说明计划使用化学消油剂的名称、化学性质、计划用量和使用地点,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方可使用。

第五十条 本章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六章 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五十一条 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国务院交通主管等部门组织事故调查。

(二)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

(三)较大船舶污染事故和一般船舶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

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第五十二条 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后,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客观、公正地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勘验事故现场,检查相关船舶,询问相关人员,收集证据,查明原因。

第五十三条 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需要,可以暂扣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必要时,可以禁止船舶离港或者责令停航、改航、停止作业直至暂扣船舶。

第五十四条 事故调查处理需要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技术鉴定或者检验、检测的,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机构进行。

第五十五条 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调查时,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证据,不得妨碍调查取证。

第五十六条 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船舶污染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30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

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章 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

第五十七条 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 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一)战争;

(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三)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

第五十九条 船舶污染事故的赔偿责任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执行。但是,船舶载运的持久性油类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赔偿责任限额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执行。

前款所称持久性油类物质,是指任何持久性烃类矿物油。

第六十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但是,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除外。

船舶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船舶投保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额度应当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油污赔偿责任限额。

承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的保险机构和互助性保险机构,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确定并公布。

第六十一条 已按照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投保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中国籍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合同或者其他财务担保,向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申请办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其他财务保证证书。

第六十二条 船舶发生油污事故后,国家动员有关单位进行应急处置、清除污染而发生的必要费用,应当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优先受偿。

第六十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接收海上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货物所有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缴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设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管理委员会由有关行政机关和缴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主要货主组成。

第六十四条 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海事管理机构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船舶的结构不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检验规范、规定或者有关国际公约要求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船舶未持有相应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从事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装卸、过驳以及油料供受、污染物接收、船舶清舱等有关作业活动的人员,未经过有关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其所属单位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向海域排放禁止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在禁止排放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按照规定要求排放污染物或者船舶污染物排放、处理记录不能合理说明污染物去向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载运散装油类、散装有毒有害液体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未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污染清除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过驳作业等应当经海事管理机构许可的船舶有关作业活动,未经海事管理机构许可擅自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未经批准从事船舶油料供受作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按规定向船舶提供燃油供受单证和所供燃油样品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予以警告,或者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船舶未按照规定在船上留存船舶污染物排放或者处置记录的;

(二)船舶未按照规定办理船舶污染物接收证明手续、未保存污染物接收处理单证或者污染物接收处理证明的;

(三)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未按照规定将船舶污染物的接收和处理情况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的。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

(二)载运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未按照规定申请危害性评估的;

(三)船舶未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码头、装卸站进行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作业的。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擅自进行船舶水上拆解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作业,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予以警告,或者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发生事故沉没后,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存油等污染物的性质、数量、种类、位置等情况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发生事故沉没后,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在海事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内将船舶存油等污染物清除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使用化学消油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使用单位或者船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未如实向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伪造、隐匿或者毁灭证据,妨碍调查取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未按照规定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

(二)船舶投保油污损害民事责任险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额度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油污赔偿责任限额的;

(三)未在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确定并公布的保险机构和互助性保险机构投保或者取得其他财务担保的。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接收海上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的货物所有人或者其代理人,未按照规定缴纳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停止其接收油类物质的装卸作业。

货物所有人或者其代理人逾期未缴纳基金的,应当自应缴之日起按日加缴未缴额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八十二条 海事管理机构发现有关单位、船舶或者个人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可以责令船舶停航、改航、驶向指定地点、停止作业,或者禁止进出港、禁止过境停留、强制卸载、暂扣船舶等。

第八十三条 海事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规定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三)不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处罚的;

(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八十五条 浮式储油装置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污染管理体系。

浮式储油装置排放机舱污水、生活污水,和其他船舶进行过驳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监督管理;浮式储油装置和其他船舶进行过驳作业造成的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由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十六条 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负责调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的渔业污染事故。

第八十七条 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本条例另行规定。

第八十八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1983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五篇:转发部海事局关于印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文件

粤海事危〔2011〕464号

转发部海事局关于印发防治船舶污染 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直属局:

现将部海事局《关于印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海船舶〔2011〕292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局辖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重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制度的实施工作,认真组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通知》的学习和宣贯。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工程项目建设中主动服务,指导和配合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在工 1 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有关规定对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以及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进行评估,落实防治船舶污染相关措施。督促《规定》实施前已投入生产、营运的现有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简称现有单位)按《通知》要求做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准备工作。

二、2010年3月1日起施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来,已按照交通运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有关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规范、标准,对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需求,提交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通过专项验收的港口工程项目,视为已按《规定》要求通过专项验收。

三、有关专项验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广东海事局负责本辖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具体负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专项验收以外的从事船舶修造、打捞、拆解等作业活动的单位和港口、危险货物(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危险货物(污染危害性货物)装卸站及10000吨级以上其他货物码头、装卸站的专项验收工作;各直属局负责辖区内前款规定由广东海事局负责专项验收项目的受理工作和除前款规定外的专项验收工作,或根据广东海事局授权实施前款规定的专项验收工作,并具体负责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四、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一)拟在我局辖区从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单位,应满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同时在广东海事局备案。

(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与能力评估报告(送审稿)》(简称《报告》)评审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负责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广东海事局负责《报告》评审申请的受理及初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对《报告》的评审。

广东海事局负责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直属局负责《报告》评审申请的受理及初审工作,《报告》由业主单位或《报告》编制单位分别报送广东海事局和直属局。广东海事局组织对《报告》的评审,并根据《报告》评审意见进行批复。

直属局负责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由直属局组织《报告》评审相关工作。

(三)现有单位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应于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

五、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

(一)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广东海事局负责申请专项验收单位递交资料的受理、初审工作,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专项验收。

广东海事局组织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直属局负责专项 验收申请受理及初审工作,对其是否符合专项验收条件提出初步意见,并将申请材料和初步验收意见上报广东海事局,广东海事局根据申请材料和初步验收意见,决定是否组成专项验收小组开展专项验收工作。

直属局组织专项验收的工程项目,由直属局负责专项验收申请受理、审查及组织专项验收工作,同时书面报备广东海事局。

(二)现有单位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工作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

六、需要重新申请专项验收的情形

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发生以下情况应当按照专项验收的相关规定和程序重新申请专项验收:

(一)港口、码头、装卸站新增或调整作业种类、品种或作业限量的;

(二)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打捞、拆解单位改变用途或者靠泊船舶等级、类型发生了变化或改变,或者联防组织成员单位发生变化,影响到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的情况。

七、《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的颁发

各级海事部门,依据职责分工,根据被验收单位的专项验收申请,组织对被验收单位的污染防治建设情况检查,对防治船舶污染能力进行综合验收,做出是否通过专项验收的 决定。经检查和评价符合专项验收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在规定的时限内颁发《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并在海事局网站上向社会公布通过专项验收单位的名单。

八、通过专项验收的单位应当在发证周年日前一个月对是否符合防治船舶污染能力要求进行自查,并向原专项验收海事管理机构(或受权下级海事管理机构)提交审核申请书、自查报告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原件,对经审核符合防治船舶污染能力要求的,在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上予以审核签注。对经审核不符合防治船舶污染能力要求的,出具限期整改通知书。逾期未予整改的,撤销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证书》,并按专项验收不合格处理。

自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一)上防治船舶污染设施、设备和器材的消耗、购置说明;

(二)应急预案的实施、修订情况材料;

(三)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修订情况;

(四)上船舶靠泊艘次、货物装卸作业品种及数量;

(五)专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和相关操作人员名单及其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情况;

(六)防治船舶污染设施、设备和器材的清单及维护保养情况。

九、原《广东海事局危险货物码头危防管理工作程序》(粤海事危〔2006〕40号)同时废止。

广 东 海 事 局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海事

防污

细则

通知

广东海事局办公室 2011年7月22日印发

8 10 11 12 14 16

下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专项验收实施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