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18: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制度机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

1.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可行性、选址和建筑设计合理性。 2.审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监督检查专用标识使用。 3.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登记、执业变更和年度校验。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诊疗科目及设备配置。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

7.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隶属关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和非隶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照各地区编制部门核编标准,每年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总量、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聘用制管理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任职资格及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医师定期考核及护士岗位再注册管理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聘人员获取工资报酬、津贴和享有国家规定福利待遇的执行情况。 6.每年第一季度核查上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考核结果落实人员岗位调整及解聘、辞聘情况。 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7.组织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培训、考核。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1.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及会计人员合理配备落实情况。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本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至少两次核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收入足额上缴、经费支出范围、支出标准落实情况;核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 4.监督检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分析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系、指标体系运行情况。

5.监督检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帐务处理程序落实情况。审查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业务收支两条线账薄的设置、各种收支两条线报表、内部分析报告。

6.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7.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每年至少两次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科目收费、检查项目收费、常用药品收费情况及价格公示的落实情况。 8.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考核细则制订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诊断、传染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预防接种点的免疫接种疫苗、冷链设备等设施条件落实情况。

4.建立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监督检查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指导计划、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工作落实情况。

5.建立健全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盟市级每季度、区级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检查指导。

6.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自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每年考核评估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拨付使用情况。

7.负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督促检查其落实情况。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配合其他部门组织、协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应急预案。 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固定资产管理及运行情况。

2.每年第三季度审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年度预购置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等品目、数量和经费额度。

3.每年审查固定资产“三帐一卡”制度落实、设备使用登记、日常保养和维修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的数量、用途,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5.统筹协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 6.监督审核因技术问题确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和已超过使用年限而无法使用的资产。 药品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药品目录、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等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验收、出入库、核销、盘存等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包装、贮存、保管、效期药品管理、使用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登记、报告、处理、封存情况,定期公示监测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使用,处方医生的资质、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知晓情况。

7.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过期、假劣药品的销毁情况。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并督促其建立质量管理部门。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检查知识知晓情况。

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风险防范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1.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状况、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社会满意度,每年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绩效考核。

2.评估、公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及实施措施。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聘用人员业务水平、工作绩效、职业道德和居民满意度考查的落实情况。

5.每年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情况。 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1.每年第四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年度工作总结、绩效考核的落实情况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会议制度的执行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任会议;必要时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精神、研究解决出现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好会议记录。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重大事项、突发事件请示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请示,应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答复,做好回复记录。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的医疗、治安、消防、水电、设备、建筑环境、信息安全等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的贮备情况。

5.监督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医疗、行政、人事、财务、计量器具档案和文书的归档与管理使用情况。

6.不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值班制度落实情况。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全面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医疗安全、特殊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爆、中毒)。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情况;特种职业工种经培训持证上岗情况。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用氧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使用记录和定期检测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环境、院容院貌、科室布局和清洁卫生。

5.每年至少两次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医源性感染各项监测指标及控制、重点部门的管理,全员医源性感染知识培训情况,并通报检查结果。

6.每季度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垃圾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登记制度、警示标识、清洗消毒、收集、存放及运送的执行情况。 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信息统计工作质量,满足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并提供业务指导。

2.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计信息原始记录,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保管情况。

3.监督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执行情况,统计信息发布需有相关部门批准。

4.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构建、升级、维护工作,保证软件、硬件安全。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及信息统计资料上报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辖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使用情况。

7.对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行业作风监督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行业作风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全员行业作风岗前培训制度,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医学检查等开单提成违规违纪事件。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医疗设备、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商业贿赂行为。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利用各种方式收受、索要病人及其家属的“红包”或其他馈赠的处理结果。

6.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定期考核,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聘用、晋升职称以及评优挂钩情况。 民主评议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民主评议监督管理组织建设,评议制度、评议方案及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等满意程度进行测评的情况。 3.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议的情况。

4.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通过各种媒介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公示的情况。

5.监督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主评议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的落实情况,并根据民主评议结果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的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年度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有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和精神,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8.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部门做好辖区内人员的统一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人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指标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和其他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转帐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置、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做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置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置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置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每年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从事药品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资质,熟悉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认真执行。 2.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和急救药物的储备。 4.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5.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6.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7.在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内,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购使和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在社区药品采购成交品种目录内的,必须按照品种目录确定的产品和成交价格,向市级(区级)统一配送企业采购,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同通用名的其他规格的药品。

8.零差率药品的目录范围等信息应通过电子屏幕、药品价格明码标价表或价格手册等形式向社区公布,接受患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9.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10.调配时,对处方要严格执行“三查六对”制度,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

11.发出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退换,如特殊情况需退药时,须经医生开具退药处方,药品包装必须完整,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方可。

12.要积极宣传用药知识,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记录及上报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预案

1.中心(站)医务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中心(站)应将行医行为、医德医风做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 2.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质量管理,定期(每月)对中心各科室(站)的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中心奖惩条例办事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3.中心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严格医疗准入制度,依法行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中心各科室(站)的诊疗规范,落实《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完善、落实法规要求的相关文字记录,签字备案等工作,确保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中心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监督中心各有关科室(站)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为临床提供合格药品。

5.中心应设立控制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中心与站的相关管理制度,监督中心各科室(站)制度落实.加强对重点科室(站)的考核。 6.中心应设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病案书写规定》等病案管理制度,重点管理中心各科室(站)医疗护理、功能科室各种医疗文书、表格、报告的书写质量以及病案的规范管理。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中心(站)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把依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中心(站)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中心(站)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安全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4.中心(站)有专人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对一般问题及时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发现典型问题,通过质量讲评会进行分析、讨论、使全体人员共同提高。

5.中心密切关注各科室(站),尤其重点科室的医疗行为和工作质量,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要求主管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计划如实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和配合。

6.中心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对门诊每天的处方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站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凡发现病历、处方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 7.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一律分析原因,寻找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站)管理,定期对中心(站)各职能部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9.中心(站)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练兵、业务考核,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避免违法违规操作。

2.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安全事故的医疗过失及其他过失行为或者发生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向中心(站)主任报告。 4.对有医疗行为争议的,中心(站)负责向患者或家属通报情况,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或法律程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有医疗事故争议的,中心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患者或家属要求,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资料,由中心(站)负责保管。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7.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所在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失,防止损害扩大。

8.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中心(站)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9.对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或家属,中心(站)应按程序到所在区(市)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

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

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

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

2.设置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 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

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

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科主任(站长)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 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 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 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

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 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 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本中心(站)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有权可开具处方。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须在社区卫生机构留样或备案。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或盖章。 5.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并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置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

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

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

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

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蒙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蒙中医药人员,蒙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蒙医科、中医科诊室。有条件的应设置蒙、中药房,并配置一定数量的蒙药材、蒙成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蒙医、中医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3.开展具有蒙医、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医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法等工作,制定适宜社区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编制发放蒙医、中医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引导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蒙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标识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9.加强近期药品、过期药品管理,近期药品应单独放置,并以黄牌警示;过期药品必须封存,加挂红牌等待退库。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8.有专人负责复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分剂包装。

9.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发药时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等相关用药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站)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站)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资金)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站)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现场急救与转诊。 2.负责家庭病床管理,开展上门服务。按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双向转诊。

3.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系统管理工作。

4.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负责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8.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蒙中医适宜技术和蒙中医疗法。

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医师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1.负责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 2.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3.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5.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干预计划,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7.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和康复指导。 8.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协助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和管理。

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3.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7.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8.参与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9.配合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药剂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包括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2.审核药品处方,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品的储备,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5.检查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定期检查检验工作质量,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B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妇女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6.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7.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全日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常规,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及事故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措施;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宣传教育和随访等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5.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 6.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中心(站)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与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中心(站)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课,对中心(站)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5.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7.负责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8.负责利用中心(站)健康教育咨询台与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社会人群与居民的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工作。

9.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10.负责中心(站)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 9.承担上级布置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传染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2.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中心(站)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

5.按时参加区(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 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发病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遵守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按计划做好随访、体检、长期用药和接诊记录的规范书写并录入电脑。

4.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5.按照各类慢性疾病系统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的分析、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站)信息资料室。

6.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 医源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制定中心(站)控制医源性感染管理计划,指导制定预防感染制度。 2.监督检查有关医源性感染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

3.协助各科室(站)开展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开展有关医源性感染宣传教育及医源性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人数,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积极参与建立社区、医院、居委会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承担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精神卫生工作任务。 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领导下,掌握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4.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同时对有需要康复的病人建立卫生保健合同。

6.积极钻研全科医学与康复医学业务,不断更新康复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

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年度预算并组织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保证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制度的落实。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的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资金供应。

8.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防治不良现象发生。

9.接受(待)卫生、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医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市、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中心事务、财务预决算,检查督促财务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发展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9、加强对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医疗服务作风。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职责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所分管部门的行政业务工作,使其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了解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等功能的落实。

3、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中心各部门、各站点工作,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工作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医,完善内部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4、负责组织中心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建立并落实与上级医院的定点协作及双向转诊工作程序,完善急诊绿色通道与慢性病康复工作体系。

6、负责对本中心的患者投诉、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等所反映问题的责任追究提出解决、处理意见。

7、负责组织实施社区中心及站内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8、负责中心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的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

9、研究辖区内居民卫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方便居民就医。

10、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诊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

11、负责中心规范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 设工作。

12、及时研究、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党支部做好中心及站内的规范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

13、负责加强中心及站的物价、安全保卫、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14、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中心行政管理工作。

2、做好本中心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输及反馈,协助主任沟通情况,协调关系,负责中心对外宣传,及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

3、安排本中心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反馈。

4、负责本中心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拟定有关行政文件,对中心计划、通知、决定等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本中心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负责本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本中心印鉴、文秘、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来宾的接待等工作。

7、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以上工作。

社区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对中心(站)实施全面业务管理工作。分管中心(站)的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业务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检查中心各科室(站)的规章制度、诊疗常规、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中心各科室(站)工作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4、负责组织全中心医护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操作规程、规范执业行为。负责所属部门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了解,组织病历讨论,及时向中心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5、及时了解掌握中心(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组织站内急救,督促、检查各种制度常规的执行情况,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组织、协调、检查中心(站)会诊、双向转诊、疫情报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宣教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中心(站)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全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工作。

8、负责妥善安排进修、见习人员的实习工作,检查督促中心(站)带教计划的完成情况。

9、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社区支持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副主任)的领导下,分管医技科室等支持部所属科室的行政业务管理工作。

2、制定有关业务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检查分管科室的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的执行情况,随时了解和掌握社区支持部各科室工作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工作质量。

4、负责组织社区支持部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中心计算机网络、药品等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求。

6、负责和支持中心和所属科室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7、负责所属部门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调查了解,及时向中心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8、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社区行政后勤部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分管全中心(站)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后勤保障工作计划,经中心主任批准,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督促,各部门保证医疗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后勤保障及时到位。

4、负责督促检查中心及站内的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

5、负责组织制定财务预、决算,掌握财务收支,负责基建、维修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6、负责职工的生活及福利待遇,住院病人的伙食与生活服务工作,保证临床一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7、负责督促检查中心(站)的环境保洁工作。

8、负责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站的“防、治、保、康、计、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本站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社区站有关业务计划,经社区部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了解掌握社区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各种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组织站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对辖区内人员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社区诊断,找出健康问题,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管理。

6、根据辖区人群特征制定不同人群的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社区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7、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标准,组织安排站内工作,定期对站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经常听取辖区内群众与患者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8、做好站内各项资料的统计报表工作及总结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及社区部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干部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中心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岗位分析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人事政策法规。

2、掌握本中心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工作人员的调入、调出、辞职、辞退等各项人事变迁相关的工作。

3、按照规定和晋升技术职务的程序和审批权限,做好各项各类技术人员的职务申报和聘任工作。

4、编制工资计划,按时完成工资报表,建立工资台账,办理职工工资的调整手续。

5、根据调资方案,组织评定工资。

6、负责工作人员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及中心的人事统计、人员鉴定等。

7、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保卫干部岗位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及站内的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对广大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四防”工作。

3、加强重点部位的检查,做到防火器材良好有效。发现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对查出的隐患,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改正。

4、加强外来用工人员的管理,加强重点人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5、经常深入实际收集、掌握有关保卫工作的资料、信息,及时反馈,加强保卫档案的管理工作,按规定上报统计报表。

6、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7、加强中心及站的有毒有害物品物理,做到定期检查。

8、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计划生育管理人员职责

1、对所管的本中心职工,按指标完成计划生育率100%,晚育率100%,独生子女领证率100%,重点人群计划生育责任书签定率10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满意率95%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万以下。

2、本中心所管人员,不得发生未婚生育和超计划生育现象。

3、督促有关科室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控管理,规范计划生育服务常规,提高生殖保健技术服务的水平。

4、认真做好辖区内围产保健工作,辖区内孕产妇围产保健,系统管理率95%以上。认真执行户籍人口凭生育规划证明办理围产保健手册规定,积极推行社区围产保健三联单,及时上报卫生局妇幼科并有记载,力争杜绝漏报、漏管。

5、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积极配合妇产科、保健科大力开展围产保健知识、避孕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宣教和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内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6、健全档案资料,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资料齐全。推行规范化管理。

7、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中心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2、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3、已被确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并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发现特殊感染菌株及时向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处报告。

6、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

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的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

9、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本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总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1、值班期间代表中心主任及中心职能科室履行各项管理职能。

2、负责组织处理值班期间的医疗、行政、后勤等临时事宜及突发事件,并向主管领导上报,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

3、值班期间应了解急诊、病房当日危重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加强巡视、检查或抽查各科室(站)值班人员在岗和工作情况。

5、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组织有关科室(站)人员做好抢救及消毒隔离工作。

6、坚守工作岗位,不能无故缺勤,不得擅离职守。

7、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

全科医师职责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妇、儿等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院前急救与转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课题的设计、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配合精神科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15、了解本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全科助理医师职责

1、完成全科医师交办的社区诊疗工作。

2、完成全科医师交办的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病症防治工作。

3、开展人群与个体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个体需求开具健康教育处方,参加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

4、配合社区护士、社区康复医师、社区营养师、社区防保医师完成社区康复、社区护理、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5、参与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工作。

6、参与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建工作。

7、参与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

8、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输入计算机,进入人群分类,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管理。

9、参与社区科研工作。

10、进行心电图、B超、血糖仪、理疗仪、计算机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保管。

临床科主任医师职责

l、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10、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一定范围的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康复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

3、领导本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诊疗工作,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协助解决诊疗上的疑难问题。

5、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6、做好本科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7、审签本科器械的请领和报销,并检查使用与报告情况。

康复医师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及站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地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医疗、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预防保健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领导下,负责中心和本社区的预防保健工作及本科的行政管理工作。

2、领导本科人员贯彻执行有关预防保健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条例。坚决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3、负责制定预防保健科的工作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4、领导本科人员完成各项预防保健工作,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5、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搞好传染病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制度,杜绝疫情漏报,了解疫情动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7、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并对本科人员的晋升、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8、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9、应遵照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预防保健科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承担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人的管理工作。

2、承担社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3、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7、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传染病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

2、传染病监督员要做到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

3、按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传染病卡。

4、及时处理疫情,并做好传染病访视工作,传染病访视在接卡后24小时内完成,并填写好访视单,必要时做好疫源地处理。

5、健全传染病资料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登记及自查记录,上级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6、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学校保健管理人员职责

1、对学校不同班级学生数要清楚,做好不同年龄段的预防接种工作。

2、接种前作好疫苗和器材准备工作,接种后有登记。

3、配合校医在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疾病的防病知识宣传。

4、对学校保健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计划免疫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免疫人员必须熟悉业务,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及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市区疾控中心布置的任务。

2、凡属计免相应传染病(疑似)均应报告。并应进行个案调查和随访

3、做好本社区内儿童的建卡、建证及登记工作。常住户口儿童卡、证本符合率、正确率、完整率为100%。

4、为保证接种的覆盖率和及时率,须及时准确掌握本社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的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

5、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严格按无菌操作常规进行接种,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

6、认真做好各种疫苗和生物制品的预算,按计划领发各种疫苗,做到账物相符。

7、为保证疫苗的质量,按不同菌苗的冷链要求,科学管理各种疫苗,确保疫苗的效价。

8、预防接种各项记录,必须填写完整,不得缺项,不得任意涂改。

9、正确使用、保养冷链设备和接种器材。

10、配合市区疾控中心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11、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类报表,报表数据要正确,并做好宣教工作,配合入托入学做好转卡工作。

预防接种人员职责

1、参加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发现异常反应须及时处理,记录并上报区疾控中心。

2、接种时要做好查对工作(查生物制品、查姓名、查应接种什么疫苗)。

3、活疫苗安瓿打开后半小时用完,灭活疫苗一小时用完。

4、严格掌握免疫程序,四苗的覆盖率和单项疫苗合格率均达100%。

5、注射后在接种证和卡片上记录好,证和卡的项目填写要完整。

儿童保健医师职责

1、儿童体检按系统管理,体检应按规定达标。

2、学龄前儿童定期检查血色素,对贫血儿童进行治疗和复查。

3、认真填写围产儿手册和新生儿系统管理卡片项目齐全。

4、对集体儿童要有三岁前的教养计划和内容。

5、掌握儿童的营养计算,每季度检查督促一次。

6、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

妇幼保健医师职责

1、及早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负责做好早孕登记,进行孕早期卫生指导,孕妇在12周内要建好围产保健手册,早建早检率达95%。

2、及早初筛出高危妊娠,严格高危孕妇的管理。

3、保健科要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

4、定期去妇科了解本辖区高危孕妇情况,有登记。

5、高危孕妇孕期管理以妇科为主,保健科协助追访,高危登记有结果。

6、管理范围内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应按管理时限要求进行。

7、负责管理范围内产妇孕中期追访。

8、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

9、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做好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回收和上缴工作。访视结案后回收手册并送往妇保所,手册回收率达100%。

10、做好新婚孕产妇随访登记,开展孕前期口服叶酸的宣传工作。

11、深入基层,开展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母乳哺养等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

12、指导辖区内各事业单位做好女职工五期保健工作。

13、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本地段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要掌握本地段病人的发病率、患病率,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根据病情变化,做好疾病四期分类管理,填好卡片记录,按照市所的要求管好卡片。

5、定期参加区精神卫生保健所会议,汇报总结工作,按时做好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区精神卫生保健所。

6、参加市、区保健所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内勤人员职责

1、每日按时收发传染病卡片,并做好登记。

2、每星期一检查注射器和疫苗,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3、每月统计好各种数字和传染病访视数,并及时搞好图表,每月查漏报一次。

4、做好疫苗管理,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检查,领疫苗有登记。登记要详细,有生产单位名,有批号。

5、冰箱内放温度计,生物制品均应放于2—10℃或0℃以下,冰箱内严防冻结、受热,每日检查冰箱温度2次,并作记录,过期或损坏的制品及时清理,冰箱内禁放私人物品。

6、负责每月监督检查各科的消毒隔离一次,同时抽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7、负责每天收集报表工作。

健康教育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中心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实施上级及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安排各科室(站)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2、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制定落实和汇报。

3、负责组织中心职工及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并有培训记录。

4、督促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定期更换。

5、负责中心对外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的组织,注意积累保存资料。

6、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报表。

7、年底对健康教育文字及照片、声像材料进行统一归档。

中医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

2、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3、承担进修、实习人员带教工作。积极参加中医学术活动。

4、在社区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社区人群宣教工作。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科研、工作。

针灸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针灸工作。

2、严格执行针灸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3、认真书写门诊病例,并做好登记工作。

4、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针灸医疗技术。

6、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理疗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诊疗工作。

2、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4、参加会诊、临床病例讨论。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本科室的医疗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妇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历医嘱,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疑难病历的讨论及双向转诊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做好社区内妇女疾病的预防保健咨询工作,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6、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及技术服务工作。

7、在社区内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8、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口腔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认真进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做好口腔器械及药品(包括毒麻药品)的管理,妥善保管,建立账目。

4、负责本科室医疗仪器的使用保养,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检验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科研、行政管理等项工作。

2、负责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掌握菌种、毒株、毒剧药品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审签药品器材的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6、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7、制定本科的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最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主管检验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负责指导本科的检验、科研等工作。

2、参加检验工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菌种、毒株、毒剧药品,贵重器械的保管及请领报销有关检验材料的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计划及检验质量的把关。

5、开展科研、参加一定的临床教学工作、负责对实习人员及下级业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检验师(士)岗位职责

l、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领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放射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业务、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4、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5、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6、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7、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8、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9、制定本科的科研计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10、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放射科医(技)师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上级医(技)师指导下工作。

2、负责本科机器的使用,保养和管理。

3、根据临床门诊拍片要求,做好投照工作,负责本科暗室、登记、护理、卫生、照片保管等工作。

4、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严防差错事故。

B超室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心电图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药剂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药剂科各项工作,指导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主动配合,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6、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7、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8、确定本科人员转换和值班。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主管(中、西)药师职责

1、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配合科主任做好各项业务技术工作,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制剂工作。

3、经常深入临床科室、社区站,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会诊和病例讨论。

4、组织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开展新剂型、新技术,及时了解使用效果,提高疗效。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担负一定的科研、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及下一级人员的培训及带教工作。

药师(中、西)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主管药剂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不同的分工完成药品调配、制剂工作。在药品调配过程中,认真查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根据所在岗位要求,负责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4、配合临床做好中西药的配制工作,保证药品符合药典规定。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认真执行计量法规,调配草药要做到计量准确无误。

财务科负责人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及社区站的财务管理工作。教育所属人员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保证医疗任务的完成。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会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制度,自觉遵守国家财经纪律,防止违纪事件发生。

3、根据事业计划和按照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根据中心特点、业务需要本着节约原则精打细算,节约行政开支,监督预算资金正确使用。

4、根据事业计划正确、及时的编制和季度(或月份)的财务计划,做好财务分析,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表。

5、按时清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严格控制呆账。

6、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家具、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不流失,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并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以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7、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任务。

会计人员职责

1、在财务科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3、根据社区中心事业发展计划,正确履行会计职能,保证中心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和资金的正确使用。

4、根据北京市物价局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杜绝漏收、和多收费现象。

5、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6、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表、账物相符。

7、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每月清理医疗欠账、其他应收款,防止呆账发生。

8、负责解答出纳员遇到的工作难题,有权管理、监督、检查出纳员的工作质量。

9、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10、管理好会计档案。

出纳人员职责

1、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的收付并随时记账,每日向会计提交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日报,做到日清月结。

3、逐笔核对当日收付款项,随时核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

4、按时将挂号室、住院处、收费处、社区站收款入库,并当日存入银行。

5、经常复核或定期检查中心、社区站的收据存根。

6、保证库存现金不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挂号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挂号工作。

2、在开诊前半小时开始挂号,并随时宣传看病的注意事项及制度等。

3、按规定填写就诊病人门诊病历首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等项目。

4、每日必须做好当天挂号前与次日挂号的准备工作。

5、每天必须向财务科交挂号金额一次,连同票证一并上缴,换回挂号收据备次日使用。

6、负责门诊病历查找,传送、回收、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收费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急诊病人的收费工作。

2、礼貌用语,唱收唱付,对病人的询问要耐心解答,态度和蔼。钱款当面点清,杜绝差错。

3、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杜绝违纪事件发生。

4、发现长短款时不能以长补短,应及时查找原因,做好登记,以备存查和按规定处理。

5、每日按规定清机,填写收费款项汇总表,做好交款准备。

6、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注意现金的保管。廉洁奉公,不能挪用公款。

住院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住院病人出、入院结算的一切事宜。

2、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和财务工作规定,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按时深入病区进行中结。

3、凡病人出院,接到病区结账通知单后,应及时准确进行计价。

4、在计价过程中,要逐项计价、认真复核、不多收,不漏费,账目清楚。

5、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科室取得联系,及时更正,堵塞漏洞。

病案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3、负责病历的传递、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4、负责病历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5、查找再次入院和复诊病员的病历,保证教学与临床要求的病案供应,严格履行借阅病案的手续。

6、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

7、做好病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病案霉烂、虫蛀和火灾。

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职责

l、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计算机与网络管理工作。掌握一定的网络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保证网络正常运转,始终使网络处于良好状态。

3、全面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档案,保管随机附带资料。

4、指导各科室(站)计算机的正确操作使用,协调组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5、妥善保管光盘、软盘、磁带、资料修理工具等物品。

6、定期对中心计算机进行网络维护,及时解决各科室(站)计算机及网络出现的相关问题,遇有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7、熟悉医保接口及数据传输。

8、完善中心计算机相关数据管理及保密制度。

9、积极钻研计算机和医疗信息管理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医疗统计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各类报表,负责提供中心领导及临床,教学、科研需要的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撰写完毕后必须核对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3、做好每天中心(社区站)病房等有关科室工作情况的统计,分别整理、核对,进行登记。

4、每月将中心(社区站)病房及医技科室登记好的原始资料,按月、季、半年、等分别统计,对比分析,并做好疾病分类统计工作。

5、每月终负责向各科室(站)催送月报表,分别进行登记。督促各科室、站做好医疗登记、统计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检查指导。

6、努力钻研业务,熟悉本专业工作,保管好各种医疗统计资料。

7、严格相关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熟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法规。

2、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人员的医疗服务。

3、对医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并进行业务指导,使之符合医保政策。对不执行医保规定的造成呆账的科室(站)或个人有权向主管领导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理。

4、负责医保人员的出院明细单按照规定及项目进行单极板输入、分割,正确核算出个人负担的费用。

5、负责医保人员住院结算工作中的咨询,协助住院处对单极板结算费用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医保费用的正确结算。

6、每月结算后及时与各区县医保中心进行账物结算,发现问题主动与各区县医保办取得联系,保证顺利解决费用问题。

7、检查、督促住院处对住院超过三个月的病人,进行及时结账。

8、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9、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采购人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家具设备、办公、劳保、生活用品、取暖、电器、基建材料、药品、器械等物资的采购工作。

2、根据各科室(站)需要制定各类物品的、月和临时性的采购计划,报请中心领导审批后即时采购。

3、计划采购、计划用款,注意勤俭节约。

4、做好物资采购用款申请、报销工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履行验收手续、做到钱、物、凭证三对口,一次借款,一次清账。

5、对医疗、教学、科研急需的物品、药品、器械等必须全力以赴积极采购。

6、贵重、精密仪器应会同有关科室(站)看样品后采购。

7、认真执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

物价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物价部门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发的医疗收费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

2、按照规定组织本单位的成本测算和医用商品物价变动情况的调查、测算及申报。

3、对本单位各医疗科室(站)的收费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抽查。防止错收、漏收,发现差错或违纪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4、对新增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和需调整的项目及时组织成本核算,拟定收费标准,根据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进行报批,负责调价的落实。

5、积极配合物价管理部门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本单位物价进行监督检查。

计量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2、传达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法规、方针和政策。

3、按规定定期报送鉴定中心(站)检定周期的强制检测计量器具。

4、普及、宣传计量器具技术知识,对医护人员进行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计量器具的教育。

5、统一管理,建档建卡建册,保证中心(站)计量器具的周期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库房保管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被服、办公用品、医疗表格、医疗用品、卫生材料、劳动、生活、取暖、电气、基建维修材料等物资的保管工作。

2、对库存物资要定期盘点建立账本,做到账物相符。入库物资要验收入账细心保管,防止积压浪费、霉烂、损坏、变质、盗窃。

3、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求、使用情况,实行送货上门,并做到计划供应满足需求。

4、做好安全防火工作,在库房内禁止吸烟。

5、勤俭节约,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司机职责

1、坚守工作岗位,在行政后勤主任的领导下保证中心(站)车辆的使用,做好出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接到通知后及时出车。

2、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和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节约用油,安全行驶,详细记录车辆运行情况。

3、严格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事故。

4、坚持车辆出车登记制度,用车要签字,完成任务后立即返回,不得私自用车。

5、爱护车辆,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6、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电梯司机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的电梯运营使用。

2、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开好电梯,保证安全。

3、保管好电梯,防止梯门被推车及重物撞坏。

4、保持电梯内清洁卫生、通凤、干燥,运送传染病患者或尸体后要消毒。

5、应督促专业人员定期维护、保养、检修电梯,有故障应及时排除。

6、上岗人员要经过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食堂炊事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供应住院病员及职工的饮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高烹调技术和服务质量。

2、根据食谱和治疗饮食、合理膳食的要求,按质、按量制备膳食,保证按时供应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要求,注意加强个人及环境卫生,接触熟食和分发饭菜时要洗手、带口罩、帽子。

4、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腐工作。

5、经常深入病房、科室(站)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洗衣房人员职责

1、在行政后勤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中心(站)的被服洗涤、保管、消毒和缝补工作,按时下收、下送到病房、门诊、社区站。

2、严格执行各类被服的消毒隔离制度,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3、严格执行被服的交、收手续,防止错、漏和丢失。各类被服要分类存放,方便取用。

4、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修旧利废。

5、做好防火、防盗及机器保养工作。

第三篇:社区卫生保洁人员管理制度

××社区卫生保洁人员

管理制度

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保洁人员工作质量,创建文明、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快社区文明建设步伐,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工作制度

1、保洁员要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品质,规范工作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2、服从领导安排,按时上班,不得无故缺勤,有事要向管理人员请假,并找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3、街道、乡村的垃圾要及时清扫,并把垃圾运送到指定的中转池。

4、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和卫生盲区,做到车过垃圾清,人去垃圾净。

5、保持垃圾箱外表整洁,垃圾箱周围不允许有垃圾、纸屑、塑料袋等杂物。

6、清理保洁范围要确保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路障、无乱张贴等现象。

7、保洁人员工作期间不得酗酒、不得离岗、不得参与违法乱纪活动。

二、检查、考核制度

1、管理人员每天对保洁员的出勤和保洁范围内的卫生进行检查,每月总评一次。

2、管理人员对社区内的单位,个体门市、居民住户的“门前三包”进行监督管理。

3、对保洁人员工作实行严格考核,对于下列情形者,予以处理:

(1)工作不听从分配,罚款30元,严重者予以辞退;

(2)不按时上班,迟到一次罚款10元;

(3)工作不认真,保洁范围内卫生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罚款20元,每月累计三次者,予以辞退;

(4)无故不上班,罚款30元,三次以上者,作辞退处理;

(5)在工作期间内参与闹事和违法乱纪活动的,予以辞退;

(6)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年终给予500元奖励。

第四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各岗位人员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及市、区卫生局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中心事务、财务预决算,检查督促财务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发展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治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9、加强对后勤工作领导,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医疗服务作风。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的建设以及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职责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所分管部门的行政业务工作,使其充分体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了解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等功能的落实。

3、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本中心各部门、各站点工作,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工作情况,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4、负责组织中心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负责建立并落实与上级医院的定点协作及双向转诊工作程序,完善急诊绿色通道与慢性病康复工作体系。

6、负责对本中心的患者投诉、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等所反映问题的责任追究提出解决、处理意见。

7、负责组织实施社区中心及站内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8、负责中心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的供应与管理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需要。

9、研究辖区内居民卫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方便居民就医。

10、督促各项医疗工作制度和诊疗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情况。

11、负责中心规范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

12、及时研究、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党支部做好中心及站内的规范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

13、负责加强中心及站的物价、安全保卫、统计、资料管理工作,关心职工生活。

14、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中心行政管理工作。

2、做好本中心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输及反馈,协助主任沟通情况,协调关系,负责中心对外宣传,及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

3、安排本中心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反馈。

4、负责本中心工作计划、总结的起草,拟定有关行政文件,对中心计划、通知、决定等文件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在本中心的贯彻执行情况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本中心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负责本中心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本中心印鉴、文秘、外勤、通讯联络、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来宾的接待等工作。

7、负责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以上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站的“防、治、保、康、计、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本站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社区站有关业务计划,经社区部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了解掌握社区站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督促、检查各种制度与规范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组织站内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执业行为。

5、对辖区内人员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社区诊断,找出健康问题,确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分类管理。

6、根据辖区人群特征制定不同人群的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社区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

7、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考核标准,组织安排站内工作,定期对站内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经常听取辖区内群众与患者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8、做好站内各项资料的统计报表工作及总结工作。

9、完成中心领导及社区部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院内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中心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2、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3、已被确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并及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4、监督检查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

5、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章制度并组织检查,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发现特殊感染菌株及时向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及市卫生局医政处报告。

6、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和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

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的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

9、每年一月底前将上一本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报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全科医师职责

1、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内、外、妇、儿等临床诊疗任务,双向转诊任务及院前急救与转诊任务。

2、承担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3、组织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4、主持社区诊断的完成,根据本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制定以健康教育为手段的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评估总结。

5、组织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的筛查与咨询。

6、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科研课题的设计、争取立项,并组织实施。

7、承接医疗保健服务合同工作。

8、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计划生育指导等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运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社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10、组织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病历)。

11、组织开设家庭病床,开展上门服务。

12、组织对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13、配合精神科医生开展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底完成总结,上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

15、了解本社区防、治、保、康、健、计综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协调各方面工作。

预防保健科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承担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人的管理工作。

2、承担社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3、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5、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6、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7、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传染病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北京市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

2、传染病监督员要做到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

3、按传染病报告时限要求及时报告传染病卡。

4、及时处理疫情,并做好传染病访视工作,传染病访视在接卡后24小时内完成,并填写好访视单,必要时做好疫源地处理。

5、健全传染病资料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登记及自查记录,上级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6、负责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儿童保健医师职责

1、儿童体检按系统管理,体检应按规定达标。

2、学龄前儿童定期检查血色素,对贫血儿童进行治疗和复查。

3、认真填写围产儿手册和新生儿系统管理卡片项目齐全。

4、对集体儿童要有三岁前的教养计划和内容。

5、掌握儿童的营养计算,每季度检查督促一次。

6、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卫生保健制度,监测各种疾病的发生。

妇幼保健医师职责

1、及早掌握辖区内孕妇情况,负责做好早孕登记,进行孕早期卫生指导,孕妇在12周内要建好围产保健手册,早建早检率达95%。

2、及早初筛出高危妊娠,严格高危孕妇的管理。

3、保健科要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

4、定期去妇科了解本辖区高危孕妇情况,有登记。

5、高危孕妇孕期管理以妇科为主,保健科协助追访,高危登记有结果。

6、管理范围内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应按管理时限要求进行。

7、负责管理范围内产妇孕中期追访。

8、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

9、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定期向上级汇报,做好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回收和上缴工作。访视结案后回收手册并送往妇保所,手册回收率达100%。

10、做好新婚孕产妇随访登记,开展孕前期口服叶酸的宣传工作。

11、深入基层,开展围产保健,优生优育,母乳哺养等科普知识的健康教育。

12、指导辖区内各事业单位做好女职工五期保健工作。

13、承担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本地段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要掌握本地段病人的发病率、患病率,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根据病情变化,做好疾病四期分类管理,填好卡片记录,按照市所的要求管好卡片。

5、定期参加区精神卫生保健所会议,汇报总结工作,按时做好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区精神卫生保健所。

6、参加市、区保健所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康复医师职责

1、在社区部主任及站长的领导下,做好本地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所致的功能障碍者的康复工作。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医疗、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4、负责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理疗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认真做好诊疗工作。

2、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4、参加会诊、临床病例讨论。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本科室的医疗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健康教育管理人员职责

1、在中心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实施上级及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安排各科室(站)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2、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制定落实和汇报。

3、负责组织中心职工及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并有培训记录。

4、督促中心(站)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定期更换。

5、负责中心对外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的组织,注意积累保存资料。

6、完成健康教育工作报表。

7、年底对健康教育文字及照片、声像材料进行统一归档。

中医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

2、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

3、承担进修、实习人员带教工作。积极参加中医学术活动。

4、在社区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社区人群宣教工作。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科研、工作。

针灸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做好针灸工作。

2、严格执行针灸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3、认真书写门诊病例,并做好登记工作。

4、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针灸医疗技术。

6、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妇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对病人进行认真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历医嘱,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疑难病历的讨论及双向转诊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做好社区内妇女疾病的预防保健咨询工作,开展妇女疾病普查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6、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及技术服务工作。

7、在社区内开展新技术,新疗法。

8、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口腔科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科内诊疗工作。

2、认真进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做好口腔器械及药品(包括毒麻药品)的管理,妥善保管,建立账目。

4、负责本科室医疗仪器的使用保养,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的科研工作。

检验科岗位职责

l、受科主任的领导,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领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B超室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心电图医生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

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药剂科主任职责

1、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药剂科各项工作,指导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主管主任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经常深入科室(站),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主动配合,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6、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7、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8、确定本科人员转换和值班。

9、科主任应遵照中心规章制度,及时解决科内发生的各种问题,必要时应上报中心领导。

药房人员(中、西)职责

1、受科主任领导,在药剂科主任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不同的分工完成药品调配、制剂工作。在药品调配过程中,认真查对。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根据所在岗位要求,负责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4、配合临床做好中西药的配制工作,保证药品符合药典规定。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6、认真执行计量法规,调配草药要做到计量准确无误。

会计人员职责

1、在财务科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3、根据社区中心事业发展计划,正确履行会计职能,保证中心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和资金的正确使用。

4、根据北京市物价局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杜绝漏收、和多收费现象。

5、负责各项会计事务处理,做到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

6、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表、账物相符。

7、经常检查收支情况,分析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每月清理医疗欠账、其他应收款,防止呆账发生。

8、负责解答出纳员遇到的工作难题,有权管理、监督、检查出纳员的工作质量。

9、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10、管理好会计档案。

出纳人员职责

1、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的收付并随时记账,每日向会计提交银行存款及库存现金日报,做到日清月结。

3、逐笔核对当日收付款项,随时核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余额。

4、按时将挂号室、住院处、收费处、社区站收款入库,并当日存入银行。

5、经常复核或定期检查中心、社区站的收据存根。

6、保证库存现金不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

挂号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挂号工作。

2、在开诊前半小时开始挂号,并随时宣传看病的注意事项及制度等。

3、按规定填写就诊病人门诊病历首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等项目。

4、每日必须做好当天挂号前与次日挂号的准备工作。

5、每天必须向财务科交挂号金额一次,连同票证一并上缴,换回挂号收据备次日使用。

6、负责门诊病历查找,传送、回收、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收费处人员职责

1、在主管主任的领导下负责门、急诊病人的收费工作。

2、礼貌用语,唱收唱付,对病人的询问要耐心解答,态度和蔼。钱款当面点清,杜绝差错。

3、严格执行财务工作制度,杜绝违纪事件发生。

4、发现长短款时不能以长补短,应及时查找原因,做好登记,以备存查和按规定处理。

5、每日按规定清机,填写收费款项汇总表,做好交款准备。

6、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注意现金的保管。廉洁奉公,不能挪用公款。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2月20日

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精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具体工作。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

8.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臵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2 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 3 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和其他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转帐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4 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臵、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臵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臵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臵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 5 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和急救药物的储备。

3.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4.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5.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6.在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内,规划设臵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使和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在社区药品采购成交品种目录内的,必须按照品种目录确定的产品和成交价格,向市级(或区级)统一配送企 6 业采购,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同通用名的其他规格的药品。

7.零差率药品的目录范围等信息应通过电子屏幕、药品价格明码标价表或价格手册等形式向社区公布,接受患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8.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9.临床使用新药需提出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预案

1.中心医务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中心应将行医行为、医德医风做为每位工作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

2.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质量管理,定期(每月)对中心各科室的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中心奖惩条例办事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3.中心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严格医疗准入制度,依法行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中心各科室的诊疗规范,落实《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完善、落实法规要求的相关文字记录,签字备案等工作,确保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中心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监督中心各有关科室严格执行药品招投标集中采购制度,为临床提供合格药品。

5.中心应设立控制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中心与站的相关管理制度,监督中心各科室制度落实.加强对重点科室的考核。

6.中心应设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病案书写规定》等病案管理制度,重点管理中心各科室医疗护理、功能科室各种医疗文书、表格、报告的书写质量以及病案的规范管理。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中心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把以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安全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4.中心有专人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对一般问题及时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发现典型问题,通过质量讲评会进行分析、讨论、使全体人员共同提高。

5.中心密切关注各科室,尤其重点科室的医疗行为和工作质量,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要求主管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计划如实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和配合。

6.中心设立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对门诊每天的处方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站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凡发现病历、处方存在 9 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

7.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一律分析原因,寻找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管理,定期对中心各职能部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9.中心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练兵、业务考核,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避免违法违规操作。

2.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安全事故的医疗过失及其他过失行为或者发生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向中心主任报告。

4.对有医疗行为争议的,中心负责向患者或家属通报情况,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或法律程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有医疗事故争议的,中心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患者或家属要求,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资料,由中心负责保管。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 10 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7.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所在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失,防止损害扩大。

8.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中心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9.对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或家属,中心应按程序到所在区(县)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臵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臵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 12 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13 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14 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2.设臵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15 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 16 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科主任(站长)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 17 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 19 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 20 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在机构留样 25 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臵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 26 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 28 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臵,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29 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臵,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臵,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 31 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臵中药房,并配臵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3.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黄袋双层严密包扎,注明可疑微生物名称、产出日期、科室,由医疗废物处臵专门机构统一处臵,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 33 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 34 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8.有专人负责复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分剂包装。

9.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发药时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等相关用药问题。

凤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现场急救与转诊。

2.负责家庭病床管理,开展上门服务。按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双向转诊。

3.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系统管理工作。

4.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负责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8.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疗法。

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医师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1.负责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2.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3.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5.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干预计划,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7.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和康复指导。

8.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协助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和管理。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3.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7.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8.参与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9.配合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药剂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包括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2.审核药品处方,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品的储备,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5.检查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定期检查检验工作质量,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B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妇女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6.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7.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全日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常规,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及事故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措施;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宣传教育和随访等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5.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6.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与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课,对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5.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7.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8.负责利用中心健康教育咨询台与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社会人群与居民的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工作。

9.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10.负责中心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9.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传染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2.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中心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

5.按时参加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发病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遵守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按计划做好随访、体检、长期用药和接诊记录的规范书写并录入电脑。

4.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5.按照各类慢性疾病系统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的分析、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信息资料室。

6.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

医源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制定中心控制医源性感染管理计划,指导制定预防感染制度。

2.监督检查有关医源性感染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

3.协助各科室开展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4.监督检查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5.开展有关医源性感染宣传教育及医源性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人数,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积极参与建立社区、医院、居委会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承担上级部门布臵的各项精神卫生工作任务。

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领导下,掌握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 45 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4.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同时对有需要康复的病人建立卫生保健合同。

6.积极钻研全科医学与康复医学业务,不断更新康复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 46 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预算并组织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保证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制度的落实。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的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资金供应。

8.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防治不良现象发生。

9.接受卫生、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医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卫生局 2012年6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县卫生局、代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在百忙之中前来我县检查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

    保洁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保洁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岗位制度 1.搞好清洁卫生服务工作,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质量,服从管理、明确责任、尽心尽职,争创一流工作质量,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 2.履行职责,按时......

    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1、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守、脱岗、严守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不得徇私舞弊、隐瞒不报和弄虚作假。2、熟练掌握监控系统的性能、规范......

    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监控人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1、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擅离职守、脱岗、严守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不得徇私舞弊、隐瞒不报和弄虚作假。 2、熟练掌握GPS设备的性能、规......

    社区卫生管理制度

    工人街社区卫生管理制度一、宣传爱国卫生的方针政策,教育社区居民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积极开展本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科室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 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 2、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服务。......

    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工作考核通报

    关于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半年检查考核结果的通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月下旬,区卫生局组织人员,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现将考核结......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先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2012年7月5日) 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卫生局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团结中心全体职工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