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

时间:2019-05-13 18:4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

第一篇: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讯:引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文化企业需求,推出版权收入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截至2016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近20%,有力支持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配合汕头振兴发展、创新驱动两大战略,以文化产业为着力点,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金融局、汕头银监分局和汕头保监分局近日联合制定《关于促进金融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致力于打通金融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本版对《实施意见》具体内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关键词

会商机制

■建立文化金融合作会商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建立文化金融合作会商机制。由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牵头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市金融工作局、汕头银监分局、汕头保监分局、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建立文化金融合作部门会商机制。

通过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融智优势,在合作形式、内容、规模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

及时掌握全市文化金融合作动态,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协调解决在产业政策、信息共享、企业上市、重大项目融资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建立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改进信贷服务

■信贷资源适度向文化产业倾斜

《实施意见》规定,要按照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要求,根据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适度向文化产业倾斜。要大力向上级争取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合理调整再贴现额度,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签发、收受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开发创新文化信贷产品

《实施意见》要求,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适度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规模。探索开展文化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权质押贷款业务。推广文化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业务。创新版权、商标权、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模式,积极满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

■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贷款模式

《实施意见》规定,运用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支持影视院线、体育场馆、大专院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微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关键词

完善金融服务

■提高文化金融专业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明确,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设立专家团队和专门的服务部门,主动向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建立专门服务文化产业的专营机构、特色支行和文化金融专业服务团队,提高文化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推动适合文化产业需求特点的服务模式创新,扩大业务授权,建立“绿色通道”,试点推进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贷款审查和管理模式,降低文化企业贷款门槛。

■提供便利的文化消费支付结算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文化产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和征信系统的作用,加快完善银行卡刷卡环境,推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旅游广告等行业的刷卡消费,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便利文化产业的贸易投资

《实施意见》规定,要便利文化企业的跨境投资,满足文化企业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提高外汇管理效率,简化优化外汇管理业务流程,促进文化企业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关键词

直接融资

■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实施意见》强调,要建立文化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支付文化企业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支持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开展再融资,通过并购重组、整体上市等加快发展。

■支持文化企业发行债券

《实施意见》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选择运作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项目,以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等为基础,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

■支持文化产业多渠道直接融资

《实施意见》规定,支持金融机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投资文化企业债权和股权,参与面向文化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

推动落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拓宽处于创业期和成长初期的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

推动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与文化企业的对接。

进一步开放文化产业,支持外资、民资等各类资本在政策许可范围内投资文化产业。

关键词

创新保险服务

■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

《实施意见》强调,各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并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对于宣传文化部门重点扶持、获得文化专项资金补助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可建立承保和理赔的便捷通道;对于信誉好、风险低的,可适当降低费率。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有效分散文化产业的项目运作风险。

■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

《实施意见》要求各保险机构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演艺、会展、动漫、游戏、各类出版物的印刷、复制、发行和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损失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险种和各种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服务业融资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对于符合《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条件,特别是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的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保险机构应积极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和促进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关键词

健全配套机制

■完善文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流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推动组织机构创新

《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大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文化类企业发展的力度,拓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研究创新融资模式。引导民营资本参股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研究制定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激励措施。支持文化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加强审批前政策指导,依法简化审批流程,推进有条件的文化产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文化企业财务公司组建。

■建立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实施意见》规定,鼓励各类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研究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服务文化产业融资需求。探索设立文化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合理分散承贷银行的信贷风险。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实施意见》指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根据《物权法》修订有关质押登记规定。要积极培育流转市场,为文化企业的著作权交易、商标权交易和专利技术交易等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各类无形资产二级交易市场,切实保障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

优化合作环境

■利用华侨试验区政策优势

《实施意见》强调,要支持文化企业用好华侨试验区相关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进行跨境金融业务创新,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在华侨试验区内设立文化装备融资租赁公司,提高文化装备使用效率、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推进华侨试验区国际贸易与投资便利化,进一步研究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推进文化领域有序开放,积极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

■建设文化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实施意见》要求,鼓励整合宣传文化系统的文化企业信息资源,推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相关资源的对接,共享文化金融产品、文化企业贷款、资信等方面的信息,努力解决文化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鼓励金融机构与传统媒体合作建设文化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研究文化金融合作和专才培养

《实施意见》明确,要鼓励学术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对文化金融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如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建设、评估增值会计处理、金融产品创新等。加强多种形式的文化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间的人才双向交流。

■探索融资模式创新

《实施意见》规定,支持各类文化金融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开展投融资创新。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探索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二篇: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经济发展下金融企业文化创新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新中心讯: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更是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清醒认识文化在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国家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充分凝聚来自各个层面的智慧,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入思考、精心谋划、科学引领文化建设。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我们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对此,中央政治局号召全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充分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是经济战线要研究的大事要事,也是文化战线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社会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金融文化,是金融企业创业之基、立业之本、展业之源、兴业之魂,是重要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金融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需要不断提升金融文化“软实力”,才能转化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硬道理”。

所谓金融企业文化,就是金融企业在长期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金融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优秀金融企业文化,增强金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金融业声音,树立中国金融业形象,展现中国金融业魅力,体现中国金融业价值,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的现实要求。

适应新常态,金融企业文化呼之欲出

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对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金融生态环境及中国金融业战略部署产生导向性、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实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经济金融态势正发生新的演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业界有识之士认为,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领域已经出现一个“新常态”,而且是一种有文化自信的文化自觉新常态。具体概括来说:一是金融企业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用企业文化引领支撑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二是金融企业不断促进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以融入管理、提升管理;三是金融企业始终坚持以文化人,着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员工发展;四是金融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中国金融文化对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文化影响力。中国金融业欲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金融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金融文化建设的新常态,需要准确地把握和努力地适应金融文化建设的新常态,同时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在一系列驱动因素中不断提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谋求新作为,实现金融文化建设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文化以金融企业价值观和金融企业精神为核心,通过突出对金融企业职工的尊重,重视金融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强调精神文化力量和集体作用,不断凝聚金融企业职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此提高金融企业的队伍素质,扩大金融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增强金融企业竞争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全球背景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互联网金融条件下看待问题,我们深感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企业文化的创新,束缚了金融从业者的思想观念,影响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不充分认识、深刻反省、切实纠正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然对金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顺应新常态,金融企业文化需“反思悟道”

众多金融专业人士认为,目前我国金融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向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转变,为此,要切实加强金融文化建设。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已经基本实现了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成为金融大国,当务之急应该再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为达此目的,中国金融业要进行整体的“反思悟道”,要从思想上重视金融文化,从行动上建设金融文化,这关系到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关系到金融软实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能否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真正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对此,需要金融决策者、从业者以高尚的情怀、科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按照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对金融企业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以金融企业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和文化兴企、文化强企做出更大贡献。

纵观中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尽管在一些中资金融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个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企业文化相对于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言还显滞后。简单概括,一是缺乏切实可行的行业指导。2005年,首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诞生,这是“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共同创办的、中国最具权威的金融论坛。2010年12月21日中国金融文化论坛诞生,这个中国金融界、文化界都关注的论坛会成为中国金融业又一权威论坛。十余年来,中国金融文化建设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交流研讨、宣传引导,在思想碰撞中创新金融文化理念,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寻找内在驱动力,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完整的金融企业文化发展纲要和指导手册。二是“老板文化过于强势”。金融企业文化是由金融决策者提出并付诸实施,由所有团队成员认知认可、自觉践行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然而,金融企业文化在传承中经常遇到“新官不理旧账”、“各喊各的调、各吹各的哨”的各自为政尴尬,致使一些行之有效的文化理念不能持久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三是“泛文化”现象盛行。其最突出的表现是所有的概念都喜欢冠以“文化”二字。诸如“贪大求快文化”“粗放经营文化”“发展趋同文化”“轻视法规文化”等,不胜枚举。诚然,如此“文化”现象并不见怪,怪就怪在既然叫文化,就得有文化内涵。但事实是,一些“文化”不离口的人,对自己冠以“文化”桂冠的事物或名词连自己都解释不清,又何以教人。更为甚者,一些理应对此做出正确解释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虽然自恃才高、满腹经纶,出口之乎者也,闭口子曰诗云,却也只是口中念念有词,而真正让其郑重其事释疑解惑便显语塞。四是金融从业者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失偏颇。目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对本质体系和载体体系进行界定,不系统、不科学,价值观概念雷同、混淆、错位现象严重。不少金融工作者片面地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提出一些口号。更为甚者,有不少金融决策者想当然地把金融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导致在行动上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五是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职工参与度不高、形不成合力、存在短期行为,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金融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独创性和持久潜移默化的身体力行。

融入新常态,金融企业文化当有所作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于金融业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行业为蔚然成风。

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寄希望于一大批金融精英,也寄希望于广大的金融企业文化工作者。马克思曾说过,“银行家的话比牧师的话还重要”。然而,目前一些“金融家”的社会形象并不令人乐观。正如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所言:金融家不应是单纯的技术专家,更不应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也不应是诸如“庞氏骗局”的发明家,而应当是在金融这个特定领域精通专业、兼通其他,能够把握行业规律、掌控发展方向、带领行业前进的实干家;应当是有思想而非空想,有信仰而非迷信,有理想而非理想“化”的思想家;应当是对社会负责、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政治家。他们应以社会为己任,以行业长远发展为己任,不在乎一时的利害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中国金融文化建设能否成功,中国金融业能否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关键就在于此。

新常态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当有新思维。新常态大势不可违,我们必须积极调整心态、调整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着力解决认识跟不上、观念不适应等问题。用辩证的思维认识新常态下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用新的视角分析、用新的理念谋划、用新的方法推动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自觉把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上,从人、财、物上予以支持,从组织实施上予以引领,从自觉践行上予以带头,从机制上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支持。

新常态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当有新活力。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作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者,如果仅靠过去那点知识家底、靠传统的思维和惯常做法干工作,难免会“老马拉新车”,很难驾驭。因此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养成持续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研究工作的良好习惯,做到既钻研宏观、又熟悉微观,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又研究解决重大金融发展、金融文化建设问题,不断增长实践才干,真正成为领导金融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新常态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当有新作为。一是顺势而为。要消除畏难观望、徘徊不前的心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大力倡导和弘扬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激发和凝聚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大力营造和拓展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以积极有效的作为和实实在在的业绩,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二是主动作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理念和金融文化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破除新常态下各种困难和瓶颈制约,不拘常规,激发创造、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新常态下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当有新作风。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是金融从业者的精神风向标,其作风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事业的成败。面对新常态,一是作风要“实”。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上,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二是作风要“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住底线、洁身自好,克服特权思想。三是作风要“公”。把公道正派作为职业操守、履职之要。四是作风要“廉”。要带头遵守纪律,清正做人、廉洁为官,严格执行各项组织纪律,不碰纪律“红线”。五是作风要“快”。强化效率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让效率成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者的执着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在当前尤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的先进时代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是金融企业最根本的价值观,是金融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是金融企业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全体员工奉行并坚守的整体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要特别关注金融企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和高素质的团队,要特别关注文化融合和跨文化协调,要特别关注如何化解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的文化冲突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金融企业文化传播等热点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走出去”,金融企业文化自然也会随之走出国门。“走出去”的金融企业不仅代表着企业自身,也代表着整个中国金融行业的形象。因此,中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更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与国际形象,努力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助力添彩。

第三篇: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杭州银行唯文化创意不可辜负

据【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讯:众所周知,文创企业“轻资产,小散弱”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很难获得资本的支持,“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发展强大的瓶颈问题。

但某知名创投圈人士告诉记者,“其合作的文创企业小到100万元,大到上亿元,不同行业、不同融资需求的文化企业都能在杭州银行石景山文创支行得到金融支持,甚至是一整套投融一站通顾问服务。”

那么这家银行是如何做到的呢?记者带着文创企业的“烦恼”来到杭州银行石景山文创支行一探究竟。该支行相关负责人岳玉娣告诉记者,“杭州银行在文创特色支行的业务上设置了区别传统业务特殊管理体制。”

如:特殊的客户准入标准、特殊的信贷审批流程、特殊的风险容忍政策、特殊的业务协同政策等,解决文创企业信贷业务审批难的问题,都是一种金融创新。

帝都唯一一家文创支行

投放9亿服务百家文企

2014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党中央、相关部委、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文件。

而北京作为我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正以年13%的速度蓬勃发展,引领着全国文化大发展的浪潮,文化产业已经当之无愧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因此,建立专业化的文化金融机构,既是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趋势,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又是拓宽北京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丰富文化金融服务手段的内在要求。

在此背景下,2014年5月,杭州银行石景山文创支行应运而生了。该支行是杭州银行在京设立的专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特色网点,也是本市唯一一家以“文创”命名的银行。

“应时而生,更顺势而行。沿袭杭州银行在杭州地区的文化金融创新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文创支行这朵最初的‘小荷’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以专业的服务体系、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了近百家文化企业,信贷投放超过9亿元。”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的企业涉及影视行业、新媒体行业、动漫游戏业、现代出版业、设计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及其他文化辅助行业等多个北京市文化创意重点产业。

“轻资产、高成长”文企

纳入“准投行”发展思路

针对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杭州银行是如何突破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发展强大的瓶颈问题?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杭州银行根据文化企业属性开发了系列创新产品(如影视类夹层融资、银投联贷、新三板挂牌贷等),解决其融资问题。

在金融产品方面,研究并开发出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制作权等质押方式,以解决文创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并在现金流控制、账户封闭管理基础上,开发出相关的信用类信贷品种。

在渠道方面,杭州银行与政府机构、交易所、园区、信托、证券、投资机构等进行联动,通过渠道拓展客户广度及深度,设计相应的风险缓释类产品。

此外,杭州银行根据文创类企业特征,在服务过程中纳入“准投行”发展思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包括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为企业提供并购、定增、投资顾问、资源引入以及短融中票、发行债券、上市公司股东融资等一揽子服务,切实解决“文创金融”客户的发展需求,支持文创资本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

与政府、园区、证券、创投等各方联动

整合产业资源形成“文创+”多方合作

同时,杭州银行还将渠道资源整合和平台化运营作为文创金融的重要商业模式和基础客户来源。

而渠道平台运营模式体现为多方联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证券基金公司、担保公司、文创园区、股权交易所、行业协会、会计律所等各方力量的联动,构建多方合作平台,形成文创金融一体化服务战略联盟。

其中在政府机构合作方面:杭州银行与北京市各区文创办、金融办等政府平台合作,2015年与石景山区政府共同发起了北京市第一单“风险补偿金贷款”业务。

在园区合作方面:杭州银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市各文创园区广泛合作,不仅支持园区自身建设,更是打造“文化与金融融合”创意园区。

在创投公司合作方面:杭州银行通过与各类私募投资机构、政府引导基金等建立合作联系,为其提供配套文创金融服务。

在证券公司合作方面:杭州银行同证券公司合作,共同服务“新三板”客户、高成长“起飞计划”客户、上市及拟上市“卓越计划”客户等三大客户群。杭州银行为三类客户提供优惠优先的信贷融资支持,同时开展上市公司并购业务和股东融资业务。

在产业资源方面,杭州银行以自身作为平台,促成客户、第三方机构及政府三方面的渠道融通,实现文创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投融一站通银、政、企、投大平台,从而形成“文创+”多触角纵深化合作关系,促进各方共赢发展。

在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之外,杭州银行还为客户引入除信贷资源外的其他资源(包括行业信息、直接融资渠道、财务管理等),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有效促成行业内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并推动文创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例如,针对部分中小型文创类客户,杭州银行除了提供金融产品,也会考虑其发展状况为其引荐创投机构,提供财务顾问服务等,尽可能减轻其财务成本,获得有效的融资途径。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文化产业的春天已经来临,在唯文化与创意不可辜负的创业时代,杭州银行北京石景山文创支行的愿景是将金融创新的春风化作如油的春雨,滋润北京这片文化热土中发芽的“希望之苗”。

第四篇: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主题公园失宠了.

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主题公园失宠了...【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导读】《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显示,近10年来涌现的本土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为何本土主题公园这么多年依旧走不出亏损泥潭?

这里曾诞生中国第一个大型科幻主题公园——福禄贝尔,其鼎盛时期,一天吸引了8万游客。然而,这家本土最早期的主题公园最终却以关闭惨淡收场。这仅仅是中国诸多并不成功的主题公园中的一个样本。

上海迪士尼乐园即将在今年6月开业,不少旅游业者将目光投向了已发展约20年的本土主题公园,尽管如今也涌现出欢乐谷、恐龙园、方特、长隆等一批优秀的本土主题公园品牌,但大部分本土主题公园都是亏损或艰难盈利维持。

《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显示,近10年来涌现的本土主题公园中,已倒闭的约占80%,给国内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

为何本土主题公园这么多年依旧走不出亏损泥潭?本土业者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海外主题公园差距在哪儿?上海迪士尼来了,本土主题公园何去何从?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经过各方深度采访和调研发现,选址和硬件问题、缺乏文化内容、盈利模式单一化、难有衍生品和缺乏创新等是造成本土主题公园失败的主因。但耐人寻味的是,即便如此,中国依旧是亚洲市场扩张主题公园最快的地区,一边失败一边却高速扩张的背后有着地产商开发其他产业的需求。

国内主题乐园“魔咒”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其最大特点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中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主题公园热”,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本土主题公园基本呈三级阶梯结构:东部沿海分布较多规模较大,中部分布次多且规模不大,西部分布较少且规模较小。

根据《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市场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在中国有59家拟建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数量全球居首。到2015年,当年,我国共有21个主题公园开业,另有20个主题公园在建。

但上述这些只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主题公园数字,还有更多的项目是开发者随意定一个概念便打上了“主题公园”的称号,比如随意安设一个大型观景鱼缸就叫海洋主题,抓一些萤火虫来就算“萤火虫”主题公园……假如将所有这些打上概念的项目都算成主题公园,那么近10年来,中国先后涌现了1000多个到2000多个项目。

“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比约10%,有约70%的主题公园亏损,有约20%持平。”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坦言。

长期研究主题公园课题的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本土主题公园的投资非常有区域性,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会居多,北京也散布一些,而其他区域则相对较少。

“通常具有一定规模的主题公园正常投资都应该在几十亿至数百亿元,因此回本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业者有极专业的管理和很好的盈利模式,如果仅是打个概念,缺乏专业度则难以盈利,近10年来涌现出的所谓上千家的主题公园中70%~80%都难以盈利,只有华侨城、恐龙园等业者才盈利有望。”赵焕焱指出。

动漫产业国际联盟副秘书长崔俊超的《中国主题公园失败案例分析探究总结报告》中提及,1998年和1999年是我国主题公园建成开业的高潮期,然而诸多经营问题导致大量乐园关闭,引发“倒闭潮”。本土主题公园缺乏规划的直接后果是2/3左右的本土主题公园自生自灭,即便是目前尚存的主题公园,也有50%左右处于勉强维持阶段。这些数字与上述几位专家的数据基本吻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调研并查阅公开资料后了解到,这些年败走的本土主题公园层出不穷。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1997年上半年开业,结果每日接待游客仅200人,游客数量还不到景区员工的1/5,其每月平均亏损140万元,不得已在开业8个月后申请停业。1999年,投资5亿元的广州番禺飞龙世界倒闭。2004年,著名的东方乐园停业。占地803亩、耗资12.5亿元,曾经提出要融合艺术感的安徽六安金领欢乐世界如今门可罗雀。北京神州之旅和万通集团共同投资开发的“天工部落”项目占地2000亩,预计投资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为4000万元,2006年7月,内蒙古根河“天工部落”举行开盘仪式,可惜第一期建成之后,第二期却一拖再拖。2015年8月,长沙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在橘子洲沙滩乐园开放,仅开业几天,在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干预下,该项目被主办方叫停。

所有失败的本土主题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名噪一时的福禄贝尔。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主题公园代表,1996年开业时,福禄贝尔占地半平方公里,分为科幻城市、欢乐世界、梦幻风情等5个游乐区。然而福禄贝尔的高峰仅维持了几个月,之后一蹶不振,门票价格也从每张180元跌到10元。此后,福禄贝尔的资金链断裂,部分供应商甚至数次哄抢乐园设备来抵债。

大量失败的项目让本土主题公园被冠以“一年兴、两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关”的“魔咒”。

中外差距在哪

缘何大量本土主题公园面临盈利问题?先看看海外成功的主题公园究竟是什么模式。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是典型的主题乐园成功代表,两者的共同点是首先有文化内容,这两个主题公园完全是基于电影内容和IP形象打造的。

“大家提到迪士尼,首先想到的是主题乐园,这并不准确,迪士尼最本质的业务是电影,内容为王是迪士尼产业链的基础,我们所有的衍生品开发都基于内容。”华特迪士尼公司中国区企业传讯部相关负责人黄晨这样描述。

迪士尼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精良的内容制作。《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华特迪士尼美国总部采访时曾遇到《狮子王》的制作团队,该团队透露,在迪士尼,一部电影作品的内容要审核无数次,剧本和画稿可以堆满几个房间,一个看似几秒的镜头,要耗费数月去制作。《狮子王》的动画制作班底曾在非洲待了整三年,就为画出逼真的草原环境。

随后,迪士尼会有一群“幻想工程师”对表现形式作出大胆幻想,技术人员竭尽全力将这些想象变为现实。本报记者曾亲眼看见迪士尼将《机器人总动员》中的主角“瓦利”机器人制作出来,其内部系统可声控并与人类交谈。

“有了内容和科技,就会诞生一批知名的虚拟人物,比如米老鼠、唐老鸭,迪士尼乐园就是基于电影内容和虚拟人物而建设的主题乐园。”黄晨透露。

记者了解到,拥有知名IP的迪士尼对虚拟人物还做了细化分组管理,比如米老鼠算“通吃组”、公主系列是“女孩组”,《汽车总动员》是“男孩组”,而《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则是“男人组”。这些组别决定了迪士尼衍生品的开发市场——“女孩组”主打粉色裙装;米老鼠形象则覆盖婴童用品和各类生活日用品;“男孩组”主打汽车类玩具,而“男人组”则发掘高价消费品,比如迪士尼曾联手奥迪推出“美国队长”款汽车。

这些虚拟人物管理造就了迪士尼衍生品产业链,其开拓了电影、乐园、邮轮、服饰、出版物、音乐剧、玩具、食品、教育、日用品、电子类产品等一系列消费品。迪士尼主要的盈利来自于衍生消费品,公开数据显示,迪士尼乐园60%收益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狮子王》在电影下档之后等十多年间,以音乐剧形式全球巡演,依旧笑傲市场。

迪士尼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林家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曾透露,迪士尼在华的电影票房可达人民币38亿元,1.85亿小时的观影时长;每年迪士尼英语的学习时长达300万个小时;迪士尼消费品目前在中国每秒钟可售出38件商品;迪士尼出版的书籍和杂志在华销售量达1500万册。

“比较一下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无论是欢乐谷、长隆、方特、世界之窗等,大多缺乏迪士尼和环球影城那样的内容基础,自然也就缺乏IP形象,本土业者也就难以开展衍生品业务。人们愿意为迪士尼、环球影城埋单是因为游客对虚拟人物有内心文化认同感,一个被打上迪士尼形象的消费品价格可能是同类商品的3~5倍。”赵焕焱指出。

本报记者研究发现,欢乐谷也曾重金聘请“外脑”设计卡通形象和商品,比如其开发过“欢欢”、“乐乐”和“小谷”玩具,可惜因难以得到消费者内心认同而销量平平。据不完全统计,本土主题公园的二次消费在整体收益占比仅10%甚至5%不到,缺乏内容和衍生品的本土主题公园收益单一化依靠门票。

“当门票成为唯一‘救命稻草’时,主题公园经营就会陷入危机,比如涨价不可能太频繁,一般3~5年涨一次,但各类成本是每年上涨的,一旦入不敷出则面临亏损。”佳琦旅游机构创始人瞿佳分析。

难道中国就没有优质的内容生产吗?当然不是。今年热销的孙悟空玩具就是基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制作的衍生品。

“可惜的是,本土优质内容制作方没有迪士尼那样完整的授权产业链,结果导致盗版猖獗,正版官方的开发能力又非常有限,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全国有很多主题景区内会有与美猴王有关的项目,但这些项目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粗制滥造,大多并未获得美影厂的授权,山寨版乐园也会因形象较差而失败。”瞿佳坦言。

本报记者采访迪士尼获悉,迪士尼对于授权有严格规定,其在每个品类只选一家最优质合作方,对授权商品制作审核近乎严苛,差一毫米都是废品,以保证正版感。在迪士尼乐园内,扮演同一角色的演员要求微笑角度、动作、语调甚至签名都必须一致。而大量本土主题公园是缺乏如此细化管理的。

“此外,主题公园经营有个价值曲线——最初开园时是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流会下滑,此时必须有创新项目才能再拉升客流。很多本土业者缺乏创新。我们就是看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在扩建,从恐龙园扩大到恐龙城。”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吴静表示。

记者采访获悉,迪士尼秉承“乐园永远没有造完的一天”而频繁创新,且每次建设新项目都会建模型后用微型摄像机从各个角度拍摄,力求景致完美。加州环球影城则正在扩建哈利·波特项目。

“相对而言,本土业者的扩建和创新都有差距,大量主题公园只会盲目模仿,同质化。另有一些项目,比如天工部落、福禄贝尔等都在选址上有硬伤,交通不便,难以引流。”瞿佳指出。

既然大量项目失败,为何还有大批业者涌入主题公园?

“很多主题公园仅是个概念,开发商依靠这个概念可获用地,然后再打些擦边球,其可依靠住宅、别墅赚钱,只要回本获利,开发商根本不管主题公园经营如何。”赵焕焱透露。

迪士尼,是危是机?

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园,本土业者会如何应对呢?

“我们今年3月即将开业东方盐湖城,这是个大型休憩旅游项目,加上我们原本的环球恐龙城,今年会启动‘双城联动’吸引更多客人。”中华恐龙园副总经理陈辉说。

为引客流,不少长三角业者都在积极增加新项目,上海欢乐谷市场部相关人员曾庆琴透露,玛雅水公园二期即将开业,且在今年5~6月时还会推出大型的水秀来吸引客流。

万达集团方面则透露,其将文化板块分为旅游、体育、影视和主题娱乐,其中旅游和主题娱乐将联动发展,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想法是未来要叫板迪士尼,在其看来,迪士尼可在全球连锁化扩张,万达也可以做到。目前万达在武汉、长白山和西双版纳都有大型主题度假项目。万达模式是主题景区加酒店餐饮和商业,相比迪士尼乐园的标准化建设,万达系列主题度假区会更注重本地化特色,做到各个项目都独一无二。

除了扩建,由于看到文化内容对主题公园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本土业者都开始在演艺文化上发力。

“我们已看到迪士尼的优势,因此会在文化内容上下功夫,我们有专门的动漫业务合作,制作恐龙主题动画片,开发恐龙宝贝系列商品,目前我们的衍生品消费可占整体收益的30%左右,在本土主题公园中算比例非常高的。这是多元化收益的革新,不再单一依靠门票。同时,我们研发的《美丽新世界》、《疯狂恐龙人》等演出都是可独立演艺的产品,就像音乐剧《狮子王》那样,可全球巡演。”吴静告诉记者。

宋城则是靠演艺拉动园区客流的典范。其通过《宋城千古情》系列拉动了夜游市场,增加过夜游客和消费。宋城演艺2015年年报显示,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81.21%,净利润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58%。宋城演艺方面透露,其现场演艺业务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去年“千古情”系列吸引观众2233.83万人次,同比增长53.42%。

借助上下游联动来引流迪士尼客源是又一大法则。

“上海迪士尼今年6月开业,很多人觉得竞争对手来了,但反过来想,这是商机,每年多了1000多万客流到长三角,如果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客流,那就是增加收益。”陈辉认为。

据悉,目前恐龙园等业者正在与旅行社商量如何做结合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产品,届时赴上海迪士尼的客人顺便也可到恐龙园游玩,恐龙园甚至可以开“直通车”来引流。

瞿佳表示,对旅行社而言,这些本土主题公园给旅行社的票价有折扣,加上部分业者对旅行社输送客源还有返利,那么旅行社会非常愿意将适合的本土主题公园打包到迪士尼线路中,让本土业者借上海迪士尼来“分一杯羹”。

第五篇:央行联合六部门发文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央行联合六部门发文 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1月15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以下简称《意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明确提出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近年来,金融系统也在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意见》中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层次结合,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七大方面的要点: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三是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四是探索构建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五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六是进一步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七是创新政策协调和组织实施机制。

21世纪网也注意到,该《意见》在提到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金融中介体系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可进行的创新尝试,以及提到了如何利用信贷、保险、资金等资源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三类组织可进行的创新尝试

在该《意见》的第一部分内容中,就提到了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金融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可进行的尝试。

对于银行的分(支)行,《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从事科技金融服务的有关申请,优先受理和审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专业分(支)行或特色分(支)行适当倾斜,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意见》提到了一直备受关注的民资发起设立银行事项,“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意见》涉及了金融租赁工资、小额贷款公司和财务公司。

《意见》指出,将大力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等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提供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等的租赁服务。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支持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小额、分散”原则,向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另外一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上市公司设立财务公司不是新事物,在该意见中也提到,“积极推动产融结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按规定设立财务公司,强化其为集团内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至于中介服务体系,《意见》指出,指导和推动建立和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法律会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机构,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信贷支持

在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意见》提到了完善科技信贷管理机制、丰富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四方面。

对于风险容忍,《意见》指出,“要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小微科技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奖励办法,落实授信尽职免责机制,有效发挥差别风险容忍度对银行开展科技信贷业务的支撑作用。”

21世纪网也注意到,在此次《意见》中,也提到了对长期以来受制于知识产权质押羁绊的改进办法,《意见》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规范知识产权价值分析和评估标准,简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流程,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此外,《意见》中还提到加快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和积极发挥融资性担保增信作用。鼓励各地依托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因地制宜建设科技企业信用示范区,加大对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评级结果推介制度。

保险支持

“专利保险”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一个方面要被积极推进。

另外,保险支持科技方面的创新也提到不少,主要在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加快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等三方面。

在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方面,包括要按照政府引导、商业保险机构运作、产寿险业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体系。加大对科技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科技再保险制度,对重点科技和产业领域给予补贴、补偿等奖励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促进科技保险长效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企业的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降低风险损失、实现稳健经营提供支持。

在加快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快制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至于险资的运用和投入,《意见》提到,根据科技领域需求和保险资金特点,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以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探索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等新型金融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长期股权投资。推动科技保险综合实验区建设,在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综合性科技保险支持体系。

另外,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进一步整合多种资源,综合运用创业投资、风险分担、保费补贴、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在信用增进、风险分散、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政策协调支持

政策协调支持必不可少。《意见》提到,要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业务范围内综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高新区建设和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金融政策工具的运用也是其中重要一方面,《意见》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金融债专项用于支持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加强对小微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稳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将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腾挪出的信贷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意见》还指出,要建立科技、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参加的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和分工负责机制,加强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依托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将科技部门在政策、信息、项目、专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促进。此外,要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监测评估体系。央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按照地方科技部门制定的科技企业认定标准与名录,推动各金融机构研究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科技企业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并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的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

下载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文化产业创意中心部门联合发文打通金融与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