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填表指南举例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
人申报)》填表指南举例
以下举例中纳税人取得的年所得均已达到12万元,且均为中国人,应依照税法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纳税人办理申报时,首先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然后再分别填写各所得项目对应的数额:
1、工资、薪金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共取得境内工薪收入188400元,个人缴纳“三费一金”3024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16092元,单位已扣缴税款16092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以下简称申报表)中“工资、薪金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58160.00”(188400-3024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58160.00”;“应纳税额”栏填写“16092.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16092.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某个体工商户2006年营业收入额为15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为25800元,应纳税款3910元,并已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税款391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58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58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391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391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某纳税人承包某服装厂,2006年共取得承包收入11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030元,并已向税务机关缴纳。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1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1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503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503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4、劳务报酬所得
某纳税人在2006年共提供五次劳务,分别取得收入3000元、4500元、10000、20000、5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次取得收入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分别为440元、720元、1600、3200元、10000元,并已被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劳务报酬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87500.00”(3000+4500+10000+20000+5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875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15960.00”(440+720+1600+3200+1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1596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5、稿酬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在报刊上共发表2篇文章,分别取得稿酬1500元、300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8元、308元,并已被报社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稿酬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500.00”(1500+3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5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06.00”(98+308);“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06.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将发明的一项专利让渡给某公司使用,取得收入40000元,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400元,并已被该公司全额扣缴了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64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64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取得公司股权分红200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4000元;银行储蓄存款账户孳生利息收入12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240元;持有某上市公司A股股票,取得股息3000元,扣缴个人所得税3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4200.00”(20000+1200+3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42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540.00”(4000+240+3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54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8、财产租赁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将自有住房出租给某公司,每月租金350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250元,及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其他税费2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财产租赁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42000.00”(3500×12),“合计”栏也相应填写“42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3000.00”(250×12);“已缴(扣)税额”栏填写“3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9、财产转让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出售一处家庭非唯一住房(原值700000元),取得转让收入860000元,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3400元及其他税费43000元;全年在上交所转让A股股票盈利60000元,按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无须缴纳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财产转让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77000.00(股票:60000.00)”(177000.00=860000-700000-43000+60000,60000.00为股票转让所得),“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77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34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34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10、偶然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一次购买体育彩票,中奖20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4000元,并已被体彩中心全额扣除税款。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偶然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2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2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40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4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11、其他所得
某纳税人2006年取得一项收入10000元,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为“其他所得”,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元。
申报时,该纳税人应在申报表中“其他所得”对应一行填写相关内容。其中,“年所得额”的“境内”一栏填写“10000.00”,“合计”栏也相应填写“10000.00”;“应纳税额”栏填写“2000.00”;“已缴(扣)税额”栏填写“2000.00”;“抵扣税额”、“应补(退)税额”两栏分别填写“0”
第二篇: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境外所得的纳税人申报)填表说明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境外所得的纳税人申报)填表说明
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应于终了后30日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二、纳税人基础信息
1、“国籍或地区”:据实填列如:中国、中国台湾、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等。
2、“身份证照类型”: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外籍人编码、其他。
3、“职业”:按劳动和保障部门国标。
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2、事业单位负责人、3、企业负责人
B、专业技术人员。
1、科学研究人员、2、工程技术人员、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经济业务人员、5、金融业务人员、6、法律专业人员、7、教学人员、8、文学艺术工作人员、9、体育工作人员、10、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 C、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D、商业服务人员。
1、购销人员、2、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 E、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F、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G、军人 H、其他
4、“所得来源国”:填列中国、中国台湾、香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其他。
5、“所得项目”:填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6、“抵华日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填写此栏。
7、“任职、受雇单位”:填写纳税人的任职、受雇单位名称。纳税人有多个任职、受雇单位时,填写受理申报的任职、受雇单位。
8、“经常居住地”:是指纳税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9、“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填写纳税人的住址或者有效联系地址。中国境内无住所居民住在公寓、宾馆、饭店的,应当填写公寓、宾馆、饭店名称和房间号码。
三、表内逻辑关系
1、(5)≥0
2、(9)=按国别(7)的合计
3、系统自动小计(8)按国别计算 “境外已纳税额(含税收饶让)”
4、当(9)≥(8)时,(10)=(8);当(9)<(8)时,(10)=(9)
5、按国别计算如果(9)-(10)-(11)≥0,(14)=这些国别∑(9)-∑(10)-∑(11)-(12)-(13),按国别计算如果(9)-(10)-(11)<0,(14)项=0。
6、按国别计算如果(8)>(9)时
按国别(15)=(8)-(10)+(11)
按国别计算如果(8)≤(9)(1)(9)-(10)-(11)<0时
按国别(15)=(11)-(9)+(10)(2)(9)-(10)-(11)>0时 按国别(15)=0
四、其他需要说明:
“本期已缴(扣)税额(13)”:用于当期的补充申报,填列本期已申报并缴库的税额。
第三篇:40-《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填表指南
一、纳税人识别码:填写税务登记证号码。
本栏仅限于取得的年所得中含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填写。没有取得这两个项目的纳税人不用填写。
二、纳税人名称:填写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名称,或者承包承租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名称。
本栏仅限于取得的年所得中含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填写。没有取得这两个项目的纳税人不用填写。
三、税款所属期:填写2006。
四、填表日期:填写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实际日期。
五、纳税人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的全称。
六、国籍:填写纳税人的国籍。
七、身份证照类型:填写纳税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名称,包括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八、身份证照号码:填写纳税人有效身份证件上的号码。
九、抵华日期:填写中国境内无住所纳税人抵华的实际日期。中国居民不用填写本栏。
十、职业:填写纳税人的主要职业。
十一、任职、受雇单位:填写纳税人的任职、受雇单位名称。纳税人有多个任职、受雇单位时,填写受理申报地的任职、受雇单位。
十二、经常居住地:填写纳税人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十三、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填写纳税人的住址或者有效联系地址。中国境内无住所居民住在公寓、宾馆、饭店的,应当填写公寓、宾馆、饭店名称和房间号码。
十四、邮编:填写纳税人中国境内有效联系地址所属区域的邮政编码。
十五、联系电话:填写纳税人的有效联系电话。
十六、申报数据的填写:
1、年所得额:填写纳税人在纳税内取得的各应税项目的全年所得数额。年所得额按《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国税函
[2006]1200号)的规定计算。
“境内”一栏填写纳税人实际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各应税项目所得的数额。
因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便于区分应税所得和免税所得,如纳税人有上述股票转让所得的,须在“
9、财产转让所得”对应的“境内”一栏中,在财产转让所得数额后注明“(股票:数额)”。
“境外”一栏填写纳税人实际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外各应税项目所得的数额。
2、应纳税额:填写纳税人取得该项目所得,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计算的实际应纳税额。
3、已缴(扣)税额:填写当期取得该项目所得在中国境内已经缴纳或者扣缴义务人已经扣缴的税款。
4、抵扣税额:填写个人所得税法允许抵扣的在中国境外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5、应补(退)税额:填写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当补缴或者退还税款的实际数额。
十七、纳税人签字:填写纳税人的签名。
十八、代理人名称:填写受托代理自行申报单位的名称,或者受托代理自行申报个人的姓名。
十九、经办人:填写实际办理申报的人员的姓名。
二十、代理人(公章):加盖受托代理自行申报单位和个人的有效印章。
二十一、联系电话:填写代理人的有效联系电话。
二十二、受理人、受理时间、受理申报机关:由直接受理自行申报的税务机关填写。
第四篇: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一、申报表中蓝色区域为必填栏目。
二、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
三、各个所得项目年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16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未规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数平均分配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企业投资的,投资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不得减除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个人转让房屋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照实际征收率(1%、2%、3%)分别换算为应税所得率(5%、10%、15%),据此计算年所得。股票转让所得,以一个纳税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以下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
特别注意:以上年所得计算口径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
四、各个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按月(次)纳税申报的,须将全年各月(次)应纳税额汇总)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16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注: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超过规标准缴付的部分,需计入工资、薪金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16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的,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八)财产租赁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应20%的税率,但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第五篇: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2012年版)
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指引
一、申报表中蓝色区域为必填栏目。
二、同一所得项目按次(月)取得的所得,有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填写在应补税额栏目;有多缴税款的,填写在应退税额栏目,并附送实际多缴税款的完税凭证和相关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办理退税。应纳税额-已缴(扣)税额-抵扣税额-减免税额=应补税额-应退税额。
三、各个所得项目年所得的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未减除费用(每月2000元)及附加减除费用(每月2800元)的收入额。也就是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各种所得(单位所发的工资单内外的所得),剔除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以及“三费一金”以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应纳税所得额。即: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照上述方法计算。合伙企业投资者按照上述方法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后,合伙人应根据合伙协议规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未规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数平均分配确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同时参与两个以上企业投资的,投资人应将其投资所有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加后的总额作为年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得减除纳税人在提供劳务或让渡特许权使用权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未减除法定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每月不超过800元)的收入额。不得减除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有关税费;对于纳税人一次取得跨财产租赁所得的,全部视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个人转让房屋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按照实际征收率(1%、2%、3%)分别换算为应税所得率(5%、10%、15%),据此计算年所得。股票转让所得,以一个纳税内,个人股票转让所得与损失盈亏相抵后的正数为申报所得数额,盈亏相抵为负数的,此项所得按“零”填写。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减除任何费用的收入额。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所得,全部视为纳税人实际取得所得的所得。
以下所得可以不计算在年所得中:
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一)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免税所得,即: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不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
(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
特别注意:以上年所得计算口径仅适用于个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不适用于个人计算缴纳税款。
四、各个所得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按月(次)纳税申报的,须将全年各月(次)应纳税额汇总)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注: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简称“三费一金”)可以在税前扣除,超过规定标准缴付的部分,需计入工资、薪金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16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劳务报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的,应实行加成征税,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五)稿酬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八)财产租赁所得
1、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应20%的税率,但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九)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十)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税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0%
五、深圳市地方税务局网址:www.xiexiebang.com;税务咨询电话:123662。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印制(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