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探讨性研究
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探讨性研究
【摘 要】通过对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关键词】农民工工资 拖欠 建议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auses for the migrant workers wage arrears cas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ge arrears of migrant worker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wages Arrears Suggestions 目前,建筑领域已成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地方;受整个行业宏观经济低迷的影响,部分企业或“包工头”以种种借口,恶意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任务非常艰巨,笔者试从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成因和对策上谈下自己的浅显认识。1.清欠工作的现状与特点
2013年,全市建筑领域共受理拖欠投诉案件150余件,金额23911万元,其中农民工工资约5835万元,涉及农民工6630余人,通过对投诉资料分析,农民工能按时领取工资的占22%,年底结清的占38%,偶尔拖欠的占15%,经常拖欠的占12%,一直拖欠的占13%。
全市452家建筑企业中,能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占70%,年底结清的占12%,偶尔拖欠的占10%,经常拖欠的为2%,一直拖欠的为6%;全市外地进安企业178家中,能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占30%,年底结清的占10%,偶尔拖欠的占8%,经常拖欠的为22%,一直拖欠的为30%;上述数据表明,正是由于我市或外地部分企业的拒付工资,造成了我市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的时有发生。2.从业人员的现状与特点
2.1.从业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讨薪途径单一。根据接访时登记表数据显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6.8%,初中文化程度占37.5%,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5.7%,当其权益遭受侵犯时,不知道以什么途径去解决;不敢理直气壮地去追索自己的 血汗钱,害怕因此得罪“包工头”而砸掉饭碗,采用反复寻找“包工头”讨要工资的占58%,选择找政府部门解决的占32%,选择采用极端手段找“包工头”要工资的占8%,仅有2%的民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2.2.部分“包工头”从业素质较低,无行业底线。根据协调时双方陈述的内容分析,“包工头”拖欠工资的主要有以下理由:(1)、告诉农民工,手里现金周转不开,无法支付;(2)、农民工所做的工程质量不好,扣发工资以示惩罚;(3)、没有按时完成工程或农民工承包工程没有通过验收,拒发工资;(4)、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想给钱,赖一个算一个。3.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
笔者认为,造成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层层非法分包、转包,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首要原因。参建单位对建设工程随意进行肢解,层层非法分包、转包;在支付农民工工资时,相互推委、扯皮,致使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工的农民工不能及时拿到工资。
3.2.“包工头”承揽工程,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直接原因。“包工头”采取挂靠企业资质的办法承揽工程,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缺乏最基本的诚信和道德,一旦“工程干赔”,立即玩失踪,将责任推给挂靠企业,更有甚者是拿到工程款后携款潜逃,致使农民工工资长期拖欠,无处索要。
3.3.无正规有效的劳动合同,是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本原因。许多农民工在务工时不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仅是口头约定,导致使发生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后,无法拿出有效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大了清欠部门处理案件的难度。
4.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方法
目前,对于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无论从立法上,还是在清欠实践中,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本文试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途径。
4.1.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交纳制度。结合企业诚信情况,制定阶梯状的交费基数,对行业诚信度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实行年费交纳制度,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固定支出比例,提高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对诚信度低、拖欠工资严重的企业实行单项工程交缴制度,确保发生拖欠案件后,能及时动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进行解决。
4.2.进一步完善合同备案制度。加大合同履约监管与合同审查力度,及时掌握合同履约情况,确保工程款按时支付,防止拖欠工程款及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4.3.进一步加强劳务用工管理。对工地劳务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对在建工地中的务工人员的登记造册,试点推行“一卡通”办法,以保证在处理清欠案件时,有理有据。
4.4.进一步细化建筑行业的奖罚制度,切实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把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落到实处,对诚信度高的企业,从政策优惠、资质升级、市场准入、资本融资等方面进行扶植。
4.5.进一步强化外地企业备案制度。加强对外地企业的动态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坚决打击“投机、钻营、套资、恶意拖欠”的外地进安企业。
4.6.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对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记入信用档案,拉入行业“黑名单”,加大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力度,对恶意拖欠、克扣或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时在媒体上曝光。5.结语
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实施部门联动、合力攻坚,关心和帮助农民工,逐步地从根本上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篇: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目前,全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据统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约为9800万人,其中在建设领域的就达5500多万人。2002年全国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为400亿元,2003年为1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各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建设领域,招用农民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却越来越严重。稍稍注意就不难发现每到结算工钱的时候,各地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纷争或极端行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劳务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农民工”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身份的差异。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行为为其依据的,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先前的身份是什么,只要其施行了劳动法中的劳动行为都应当由劳动法来调整。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中明确了不适用《劳动法》的范围,即: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等不适用劳动法。也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民工)适用劳动法。《劳动法》还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前者就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后者包括各类用工的单位或雇主。所以,《劳动法》只与劳动者的行为相关“而不因人的身份”尤其是人的先前身份有关。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就是一个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形成的劳动关系中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劳动权利,此后的相关规定也一再明确和强调这一基本原则。如劳动部的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指出:《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也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农民工”即为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
二、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如果农民工付出劳动后得不到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现实的严酷性还在于,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依靠,无论是农民工本人的穿衣吃饭、看病住房,还是家人的养老、上学都指望着它。所以,农民工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就会使其本人和家人的生计无着。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农民工工资的占有就如同对公民其他财产权的侵犯一样,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既然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也就享有《劳动法》第三条规定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的法定名称是“劳动报酬”。在劳动中,农民工付出劳动力,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过程就履行完了其劳动义务,也同时产生了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不是追求劳动成果或者结果,劳动所形成的结果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劳动成果中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者经营利润与农民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人单位通过占有农民工的劳动成果而获取其投资和经营的利润,这个利润是不与农民工分享的。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报酬,任何用人单位即便是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农民工的工资也是必须支付的。因此,用人单位以自己没有得到发包方的工程款为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事实上与法律上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从法律上讲,用人单位与发包方的工程款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是完全不同于其与农民工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从事实上看,用人单位得到的工程款是其经营目的的实现和利润的收获,与此相伴随的收款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营风险。农民工的劳动是不能分享经营者的利润的,当然也不必承担其经营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当靠什么来支付民工的工资?是应当依靠自身业已具备的偿付能力,还是依靠使用农民工后获取的收益?合乎法律原则和规范的签案只能是前者。法律要求一个合法的用人单位必须在设立之初就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其中包括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能力,否则,该用人单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使用劳动者。因此,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必须由它自己承担,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三、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对策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额度居高不下,巨额的建筑工程款拖欠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中国数千万农民工工资的的拖欠问题。这不仅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谈几点对策:
1.加大用法律手段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查处。首先是确定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专业工程转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出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第八条规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包括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也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在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显而易见,我们平常称为“包工头”的特殊的用工群体,如果是具有合法用工主体的用人单位,劳资关系非常明确。若“包工头”并不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则发包方与包工头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的。既然这种关系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那么农民工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认定为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有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定上,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来界定“拖欠”行为,根据《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工资应当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因此,工资发放的时间最长为1个月,当月工资未按时发放即为拖欠;工资必须足额发放,不足部分也为拖欠。拖欠工资包括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所以,对工资拖欠的追偿和制裁应当是一种日常性行为,而不是到年底才进行的运动式的突击。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用“猛药”,处罚也不能总下“毛毛雨”。一但查出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对限期届满仍未清欠的用人单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人民法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从其资金账户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逃匿的,可用拍卖用人单位厂房、设备等回收的资金支付拖欠的工资。欠薪逃匿者有犯罪嫌疑的,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和农民工进厂前,按工程总造价的10%—20%存入在银行开设的专用账户,做为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项管理。一但出现拖欠工资行为,由工资保证金的监管部门从专用账户中支付,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就是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综合信用的重要内容,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不佳的企业给予有关限制。在银行贷款、资质认定、年终审检等方面给予制约,尽可能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让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成为农民工在建设领域合法的“娘家”,把农民工从业行为纳入到“公司”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下,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因劳动、人事方面问题而产生的工作负担,又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统一管理下,由“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然后由“公司”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经营风险,按取得的相应资质承揽建筑工程,使之成为农民打工风险的承担者,减少和避免因农民工盲目进入企业务工而被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看似单纯,事实上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联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工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进城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目前,全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据统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约为9800万人,其中在建设领域的就达5500多万人。2002年全国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为400亿元,2003年为1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各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建设领域,招用农民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却越来越严重。稍稍注意就不难发现每到结算工钱的时候,各地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纷争或极端行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劳务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农民工”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身份的差异。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行为为其依据的,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先前的身份是什么,只要其施行了劳动法中的劳动行为都应当由劳动法来调整。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中明确了不适用《劳动法》的范围,即: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等不适用劳动法。也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民工)适用劳动法。《劳动法》还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前者就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后者包括各类用工的单位或雇主。所以,《劳动法》只与劳动者的行为相关“而不因人的身份”尤其是人的先前身份有关。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就是一个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形成的劳动关系中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劳动权利,此后的相关规定也一再明确和强调这一基本原则。如劳动部的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指出:《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也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农民工”即为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
二、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如果农民工付出劳动后得不到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现实的严酷性还在于,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依靠,无论是农民工本人的穿衣吃饭、看病住房,还是家人的养老、上学都指望着它。所以,农民工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就会使其本人和家人的生计无着。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农民工工资的占有就如同对公民其他财产权的侵犯一样,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既然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也就享有《劳动法》第三条规定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的法定名称是“劳动报酬”。在劳动中,农民工付出劳动力,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过程就履行完了其劳动义务,也同时产生了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不是追求劳动成果或者结果,劳动所形成的结果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劳动成果中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者经营利润与农民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人单位通过占有农民工的劳动成果而获取其投资和经营的利润,这个利润是不与农民工分享的。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报酬,任何用人单位即便是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农民工的工资也是必须支付的。因此,用人单位以自己没有得到发包方的工程款为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事实上与法律上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从法律上讲,用人单位与发包方的工程款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是完全不同于其与农民工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从事实上看,用人单位得到的工程款是其经营目的的实现和利润的收获,与此相伴随的收款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营风险。农民工的劳动是不能分享经营者的利润的,当然也不必承担其经营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当靠什么来支付民工的工资?是应当依靠自身业已具备的偿付能力,还是依靠使用农民工后获取的收益?合乎法律原则和规范的签案只能是前者。法律要求一个合法的用人单位必须在设立之初就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其中包括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能力,否则,该用人单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使用劳动者。因此,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必须由它自己承担,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三、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对策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额度居高不下,巨额的建筑工程款拖欠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中国数千万农民工工资的的拖欠问题。这不仅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谈几点对策:
1.加大用法律手段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查处。首先是确定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专业工程转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出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第八条规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包括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也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在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显而易见,我们平常称为“包工头”的特殊的用工群体,如果是具有合法用工主体的用人单位,劳资关系非常明确。若“包工头”并不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则发包方与包工头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的。既然这种关系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那么农民工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认定为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有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定上,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来界定“拖欠”行为,根据《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工资应当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因此,工资发放的时间最长为1个月,当月工资未按时发放即为拖欠;工资必须足额发放,不足部分也为拖欠。拖欠工资包括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所以,对工资拖欠的追偿和制裁应当是一种日常性行为,而不是到年底才进行的运动式的突击。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用“猛药”,处罚也不能总下“毛毛雨”。一但查出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对限期届满仍未清欠的用人单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人民法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从其资金账户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逃匿的,可用拍卖用人单位厂房、设备等回收的资金支付拖欠的工资。欠薪逃匿者有犯罪嫌疑的,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2.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和农民工进厂前,按工程总造价的10%—20%存入在银行开设的专用账户,做为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项管理。一但出现拖欠工资行为,由工资保证金的监管部门从专用账户中支付,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就是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综合信用的重要内容,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不佳的企业给予有关限制。在银行贷款、资质认定、年终审检等方面给予制约,尽可能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让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成为农民工在建设领域合法的“娘家”,把农民工从业行为纳入到“公司”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下,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因劳动、人事方面问题而产生的工作负担,又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统一管理下,由“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然后由“公司”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经营风险,按取得的相应资质承揽建筑工程,使之成为农民打工风险的承担者,减少和避免因农民工盲目进入企业务工而被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看似单纯,事实上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联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工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指日可待。
第三篇: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
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及非法集资的影响,大多开发商和建筑商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日益增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形势严峻。
一、基本情况
2012年元月份至今,我局立案查处农民工投诉案件126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6%,涉及农民工499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3%,涉及金额3100万余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62%,其中市长热线36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00%。仅今年春节前一个月,立案查处农民工投诉案件23 起,涉及3400多人,涉及金额2200余万元。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日益增多,工作量大,任务重,给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现状及原因
(一)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常态化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拖欠呈现常态化趋势,以往农民工多在春节、麦收、秋收前集中讨要工资,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都在季节头上决算。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开发商没有资金来源,建筑商无资金投入。农民工对包工头不信任,干完活即讨要工资,导致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由每年的春节、麦收、秋收前集中爆发,转变为常态化。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应对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已经成为我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
(二)建筑领域管理不规范,导致农民工工资层层拖欠
由于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使得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尤其突出。建设单位资金不足,违法分包、违法转包、违法挂靠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资质承揽工程的违法现象仍然存在,大多数建设单位仍然实行粗放式的管理,农民工工资不按要求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开发商、建筑商的资金短缺导致工程款层层拖欠,风险一级级转移到农民工头上,也就无可避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
(三)劳动用工不规范,农民工维权难
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都是由“包工头”组织来的非正式劳务队伍,施工企业与农民工用工关系脱节,造成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率低。用人单位或包工头未与农民工签订合同,相当一部分都只是口头约定,一旦发生拖欠工资问题,尤其是包工头携款逃逸,农民工手中无欠条、结算无清单、联系无方式,往往陷入维权难的境地。
(四)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工受到的文化教育程度低,法律知识淡薄,缺乏维权意识。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是临时用工,务工单位变换频繁,不注重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注重保存工资凭证等相关证据。这些原因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维权依据,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维护。
三、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议
(一)确保工资保障金足额缴纳,筑牢维权防线
住建部门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严把审批关,对未按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项目法人和建筑企业,不发放施工许可证,不准其开工或责令停止施工;对无资金来源和自筹资金不足的建筑项目,不予报建、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对拖欠工程款的项目不受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对未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的项目不允许办理产权证书。
(二)不断加大拖欠工资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将欠薪入罪,定名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春节前为了应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严峻形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相关部门应建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移送的联系机制,加强联动配合,确保工作衔接顺畅,案件查处及时有力,用法律武器有力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工资,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截至目前,我局先后移送公安机关5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案件,涉及法院判决1起,取保候审1起,共涉及农民工179人,涉及金额157万余元。今后在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需要公安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三)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做到防患未然 目前,劳动保障监察局还没有一部执法车辆,仅有的一部车辆还是租赁私人的。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员需要经常深入建筑工地调查了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实。遇到案件集中爆发或突发事件来临时,常常需要局里内部协调解决车辆问题。今年春节前为了应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我局协调内部车辆6部,全局上下齐动员致力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为应对十八大召开,我局又抽调车辆一部,业务骨干3名,用于应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发事件。我局在办公经费紧张情况下仍然为劳动保障监察员配备了制服。但按照国务院令第423号规定,应将劳动保障监察办公办案工具费、监察员培训费、宣传费、年审费、工作制服制作费以及办案补助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改善办案条件,配备监察执法专用车辆,增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快速反应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确保高效履行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讲话
袁永福同志
在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 工资保障金制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0月 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资专项检查会议精神,重申我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暂行规定》,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规范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秩序,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刚才,建林同志宣读了《行唐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暂行规定》,建才同志对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专项检查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大量农民工走出农门积极投身建设领域,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县上下围绕建设清理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九月下旬开发区河北赛克尔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拖欠农
民工工资案件中,就涉及农民工400余人,涉及工资额多达数百万元,并引发两起数十名农民工到市政府、市信访局上访事件。其他建设项目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隐患,如不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工程承包不规范;二是少数建设方结算审计不及时;三是少数包工头因管理不善亏本或为讨要工程款故意拖欠并煽动农民工上访施压;四是少数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造成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地落实我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拖欠暂行规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不到位。
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并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危害极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次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这不仅是单纯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欠款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有关文件。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次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党群关系,是贯彻“执政为民”,实现“与民同心”的具体表现。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作为春节前的一项中心工作,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严格施工许可证发放。2010年,县政府为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建设领导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出台了《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拖欠暂行规定》,《规定》明确了工资保障金的缴纳主体、标准、时限、及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还明确了企业不按标准缴纳保障金的,建设部门不得为其发放施工许可证。这次会后建设部门要立即对在建未竣工的项目通知甲乙双方限期缴纳工资保障金,凡未在10日内缴足工资保障金的,一律作停工处理,暂扣施工许可证,待补足工资保障金后方可继续施工。今后所有新开工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缴纳工资保障金,劳动部门要及时为企业出具工资保障金到位证明,否则建设部门不得为其发放施工许可证。日后若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部门要按规定提取工资保障金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凡出现没有缴纳工资保障金开工建设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上访的,监察部门要倒查有关部门的责任,给予严肃处理。
三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要对在建项目和新开项目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凡建设资金严重缺口的在建项目要立
即停下来,暂扣“施工许可证”,待资金补足后方可继续施工;对有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建设项目,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房产部门不予办理产权证明手续。项目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和到位额度,严防产生新的拖欠。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严格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程序,凡开发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凡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竣工的工程一律不予办理竣工备案,不得交付使用,房管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新上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现有项目一律停工。要严格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那些长期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要记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视情节给予停业整顿、降低或吊销资质等相应处罚。
四要落实各方的责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监察和协调;县建设局负责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清欠工作;县交通局负责公路建设项目清欠工作;乡镇、县直各部门有在建项目的建设、开发单位负责本项目清欠工作;信访部门要及时掌握并报告群体性上访案件,做好来信来访的协调、接待、解答、转办和督办等工作;公安部门要及时调查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起的危害社会治安案件,协助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严厉打击涉嫌欠薪逃匿、恶意讨薪违
法行为。建设施工单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解决;总承包单位有困难的,由主管业主单位负责解决。
同志们,做好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成效和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论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对策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致使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不切实保障,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可谓是愈演愈烈。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针对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领域;工资拖欠;原因;措施
农民工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农民工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及其进步意义,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空间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成为直接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因此,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对我国各方面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它必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走向完善而逐渐丧失其生存条件。农民工工资的相关概念
1.1农民工的含义
所谓“农民工”,就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民或者说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相结合的称谓,常被简称为“民工”。从农民工的定义可以看出,农民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身份和职业不对称的矛盾体。农民工究竟是农民还是工人?因为他们不在家乡种地,而在城市打工,从而成为农民工。农民工之所以被称为农民工,是由他们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户籍身份,即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其身份归属依旧是农民,大部分城里人仍然把农民工视为农民对待;二是职业身份,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一些非正式的职业或边缘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以及个体经营或自谋的职业,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职业;三是社会保障身份,当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农民工只有依靠个人力量。
1.2农民工工资的基本形式
由于农民工大多数集中地制造业和建筑业,由于岗位的复杂性,加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农民工的工资形式基本有以下二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方法是:他们满勤工作就作为一个工日,农民工如果没有满勤工作的话,就会相应的扣除工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日的管理是由班长来完成的,所以工日的管理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可否认其中有着农民工自身的主观原因,他们对自身权利的有效认知度弱。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对自身权利认知信息极度匮乏,农民工往往权益受损而不自知。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大部分是一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他们对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和有效手段的认知度弱。使农民工难以尽早认识到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也就更难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维权。大多数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不了解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究其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农民工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4.2农民工工资保障的法律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农民工工资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的唯一合法手段就是依靠行政命令、上访政府管理部门。一系列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不能保护到绝大部分农民工的利益,特别是建筑领域的农民工。特别是《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有的企业拒绝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中却没有明确规定不签订合同将如何处罚,在不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农民工工资一旦被拖欠,他们手中没有任何证据,即使提起诉讼,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投入工作,在这种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遇到危险也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法律保障对于建筑领域的农民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3农民工相关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由于签订权完全掌握在雇主手上,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疑是一种奢望。大量事实劳动关系不仅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也使农民工的基本权益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保护。农民工缺少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保护,致使就算本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无处申冤。在建筑领域中,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不懂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又没有相关社会保障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得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愈演愈烈,由于得不到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和诉求就无法表达。
4.4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
很多建筑企业负责人只是将农民工作为自己谋取钱财的机器,对农民工歧视凌辱,克扣拖欠工资,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少数开发商、建筑商或包工头连基本的社会道德都不顾,在使用民工时,故意不签用工合同,然后借故拖欠或克扣工资。由于雇主须为单位职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交纳社会保险费,吸纳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会受到雇主的阻力,因此,雇主对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足,甚至千方百计找种种借口阻挠。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他们唯利是从,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拼命的从农民工身上压榨,所以,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是造成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对策
5.1 加强对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若要改变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处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地位,关键是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得加强建筑领域农民工的法制教育,使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得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重视并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就业,保证农民生活;并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使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为工程质量合格、如期完工等等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也使得农民工自身掌握一技之长,在更多的工作机会中占据有利地位。改变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
5.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不能保障建筑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企业工资支付等都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另外,在立法中应加大对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欠薪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责令整改外,还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此外,建议在我国刑法中做出相关规定,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不依法提供必要劳动保护条件并对其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者,可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所以,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是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5.3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建筑领域的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理所当然地处于社会保障之列,而不应该因其农民身份被排除在外。所以,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调整和改革,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可以说,建立面向建筑领域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是改革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措施。
5.4完善企业责任制度
企业是建筑领域农民工问题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解决农民工问题,毫无疑问,必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然是企业首当其冲。首先,从根本上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和企业家有责任善待、关爱农民工,本着平等并适当照顾弱势农民工利益的原则签定劳动合同,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地位,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和平等的环境。其次,把创建安全的生产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关乎员工生命健康、关乎企业百年大计,必须高度重视,作为社会责任管理中的首要工作来抓。再次,完善企业工资制度,逐渐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工时待遇。最后,认真履行建筑企业社会保险的义务。建筑企业必须按照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精神,及时为农民工缴纳和代扣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金,加强企业责任制度,对于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民.农民工维权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