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20:2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

第一篇: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们付出劳动得到劳动报酬天经地义,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相当严重,这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目前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和政府要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就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一是工程建设垫资比较严重,二是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三是用工管理不规范,四是劳务市场不健全五是工资支付制度不完善。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如何更好地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不仅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妥善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难题,不仅关系着我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下面我就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建设单位将工程款如数付给了施工企业,而由于承包商或包工头恶意拖欠,私吞农民工血汗钱;二是建设单位不按期将工程款付给施工企业,造成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使农民工无法按时拿到工钱。据统计,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只有极少部分属于恶意拖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导致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所以农民工工资拖欠是工程款这个债务大链条中的一环,其根源是工程款拖欠。而工程款拖欠的根本原因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建筑领域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致使拖欠工程款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建设单位在资金没有筹措到位的情况下,急于施工,使得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资金链不能良性循环,造成资金链断节,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付给工班长,从而无法保证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支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采取每月发放生活费、工程完工后或年底前再进行结算的办法来支付工资。由于工程建设的工期一般较长,造成拖欠工资的时间也较长,有时甚至出现民工干了一年半载还拿不到全部工资的现象,形成了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拖欠项目部材料及工资款、项目部拖欠民工工资的层层拖欠现象。由此引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占到了受理案件涉及人数多,拖欠数量大,这是建设领域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根本原因。

2、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不按期签订劳动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个人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二点:一是大部分施工企业认为,农民工不是企业的固定工人,流动性大。如果签订劳动合同要为农民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增加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二是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维权意识不强,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或认为签订合同后限制了寻找更好工作的自由。因此,双方对签订劳动合同都缺乏积极性。

3、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不规范,用工主体定位不准确。

由于本地劳动力资源缺乏,大部分的劳动力都是从外省市引进的。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队伍采用“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分解、承包给若干个不具备劳动用工主体资格专业工班长,由工班长招募家乡的亲朋好友和老乡进行施工,有的工班长甚至又将承接的劳务又分包给他人,形成了层层转包现象,导致用工管理十分混乱。由于无组织的零散用工无法实行有效管理,企业或项目部对于招用工具体情况基本上不了解,又未对农民工进行用工考勤,双方的劳动关系难以确认,致使少数班组长有机可乘,结算时往往存在相互扯皮,造成拖欠或纠纷,同时也为恶意讨薪创造了条件,给工资追讨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不完善,支付方式不合法。

虽然国家明令要求企业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工班长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通过工班长支付工资,而不是直接将工资款直接发放到民工手里,这样导致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和权益保护等各项监管措施难以有效落实。有的工班长领取工资款后,先用劳务费垫付辅料费,剩余部分才发给农民工;有的工班长拿到劳务费后故意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

5、恶意讨薪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深入开展维护农民工利益,加之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得部分工班长趁虚而入,利用政府重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无中生有、高估冒算、少欠多要等敲诈勒索现象时有发生;也有部分农民工未到双方协定工资支付日,提前讨要工资;另外,有些项目经理鼓动农民工上访讨要工资,以讨要农民工工资为借口达到其讨要工程款目的等等,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利益的保障。

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对策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长效的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发生。

1、进一步加强建筑领域劳动用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开工审批,开发商的建筑资金不到位,绝不能开工。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建项目审批和工程管理,从源头上堵漏,对于拖欠严重的企业,要规范其行为,停止他们上新的项目。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的工程款,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承担项目规模和项目资本金审查制度,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杜绝资金不足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市场。

2、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是防止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效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是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3% 向工程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交纳职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二是施工企业招收农民工,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并在规定期限内持民工名册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是建设企业发生欠薪事件且无力支付工资时,劳动保障、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等行政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按确认的拖欠数额决定支取保证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联席会议的决定,将拖欠工资支付给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四是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按以下程序进行退还:工资发放情况公示:工程交工后,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农民工集散场所公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日期、工程款支付、工资结算结果等情况,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建设单位申请:工程交工验收合格且工程款按合同约定结清后,建设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结算和退还保证金,申请时应填写《甘肃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本、息)退还申请表》,并提供工资发放情况公示结果;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退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确认,凡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应当自确认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甘肃省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本、息)返还意见书》,由银行将保证金本金和活期利息一次性退还缴费单位。

3、建立劳资专管员制度,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

实行农民工工资“月支付”制度,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资,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对于企业不按照约定支付工资,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拖欠或克扣工资的行为,农民工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建立劳资专管员制度,强化农民工工资的管理,企业农民工工资发放都要做好详细登记,坚决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的发生。

4、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

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5、建立企业企业守法诚信制度。

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守法诚信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6、认真开展日常巡查,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保民生、维民权、促和谐”的作用,不断推进我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全方位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一是加大日常巡查执法力度,积极处理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日常巡查监察工作,以招用员工多、制度不健全和不参加劳动保障资料年审的用人单位以及易发生或曾发生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日常巡视检查目标管理制度,确保日常巡查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积极利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信息手段开通网上审查系统,提高书面审查的效率。按照 “一诉全查、一案全查”的要求,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执行工资支付规定以及工时、休息休假等方面的全面监管,以书面审查为抓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书面审查工作。三是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做好各类举报投诉案件查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做到有案必查、依法处理,确保查处违法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四是积极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争取及早发现、主动介入、妥善处理,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定渠道理性维护自身的权益。五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注重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效果。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工伤保险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年初应与用人单位签订《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责任书》,用责任书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积极改进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全方位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活动。

从维护我区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农民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对于促进我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人社、住建、公安、工信、工商、工会六部门组成“麦积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领导协调小组”,具体负责专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人社局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工作,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及时进行调查,依法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住建局对建筑行业的执业资格依法检查,对恶意拖欠、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公安局查处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违法犯罪行为,协助处置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维护好社会秩序;工信局处理使用农民工的所属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工商局依法取缔和检查发现的无照经营行为;工会开展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活动,对用人单位拒绝改正违法行为的,要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三是依法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对存在不按要求报送或者瞒报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数额问题的用人单位,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责令其限期进行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处以行政处罚;对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数额大、时间长、社会影响恶劣的用人单位,在依法进行处理的同时,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定期进行公布;不断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违反国家最低工资规定支付农民工工资、延长农民工工作时间,不依法足额支付加班工资的用人单位,要及时依法处理。四是建立健全清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和推广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推行农民工工资发放实名制,通过银行发放农民工工资等办法,确保农民工工资能够及时得到发放。同时,要制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从而逐步完善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

总之,要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就需要相关部门紧密协调、齐心协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决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 就才能从源头上堵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漏洞,切实维护农民工最基本的利益。

第二篇:论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对策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致使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不切实保障,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可谓是愈演愈烈。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既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针对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领域;工资拖欠;原因;措施

农民工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农民工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及其进步意义,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空间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成为直接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因此,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对我国各方面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拖欠农民工工资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它必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走向完善而逐渐丧失其生存条件。农民工工资的相关概念

1.1农民工的含义

所谓“农民工”,就是指进城务工的农民或者说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是一种身份与职业相结合的称谓,常被简称为“民工”。从农民工的定义可以看出,农民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身份和职业不对称的矛盾体。农民工究竟是农民还是工人?因为他们不在家乡种地,而在城市打工,从而成为农民工。农民工之所以被称为农民工,是由他们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户籍身份,即农民工虽然进城务工,但其身份归属依旧是农民,大部分城里人仍然把农民工视为农民对待;二是职业身份,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一些非正式的职业或边缘职业,如建筑业、采矿业、服务业以及个体经营或自谋的职业,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职业;三是社会保障身份,当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农民工只有依靠个人力量。

1.2农民工工资的基本形式

由于农民工大多数集中地制造业和建筑业,由于岗位的复杂性,加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农民工的工资形式基本有以下二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方法是:他们满勤工作就作为一个工日,农民工如果没有满勤工作的话,就会相应的扣除工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日的管理是由班长来完成的,所以工日的管理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可否认其中有着农民工自身的主观原因,他们对自身权利的有效认知度弱。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对自身权利认知信息极度匮乏,农民工往往权益受损而不自知。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大部分是一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他们对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和有效手段的认知度弱。使农民工难以尽早认识到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也就更难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维权。大多数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不了解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究其主要原因,更多的是农民工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4.2农民工工资保障的法律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农民工工资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的唯一合法手段就是依靠行政命令、上访政府管理部门。一系列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使得不能保护到绝大部分农民工的利益,特别是建筑领域的农民工。特别是《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有的企业拒绝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中却没有明确规定不签订合同将如何处罚,在不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农民工工资一旦被拖欠,他们手中没有任何证据,即使提起诉讼,也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就投入工作,在这种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遇到危险也难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法律保障对于建筑领域的农民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3农民工相关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由于签订权完全掌握在雇主手上,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疑是一种奢望。大量事实劳动关系不仅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也使农民工的基本权益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保护。农民工缺少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保护,致使就算本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无处申冤。在建筑领域中,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不懂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又没有相关社会保障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得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愈演愈烈,由于得不到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和诉求就无法表达。

4.4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

很多建筑企业负责人只是将农民工作为自己谋取钱财的机器,对农民工歧视凌辱,克扣拖欠工资,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少数开发商、建筑商或包工头连基本的社会道德都不顾,在使用民工时,故意不签用工合同,然后借故拖欠或克扣工资。由于雇主须为单位职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交纳社会保险费,吸纳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会受到雇主的阻力,因此,雇主对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足,甚至千方百计找种种借口阻挠。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他们唯利是从,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拼命的从农民工身上压榨,所以,企业负责人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是造成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前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对策

5.1 加强对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若要改变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处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地位,关键是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得加强建筑领域农民工的法制教育,使农民工知法、懂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勇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得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重视并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就业,保证农民生活;并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使农民工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为工程质量合格、如期完工等等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也使得农民工自身掌握一技之长,在更多的工作机会中占据有利地位。改变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

5.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不能保障建筑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快健全和完善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企业工资支付等都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另外,在立法中应加大对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欠薪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除责令整改外,还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此外,建议在我国刑法中做出相关规定,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不依法提供必要劳动保护条件并对其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者,可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所以,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是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5.3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建筑领域的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理所当然地处于社会保障之列,而不应该因其农民身份被排除在外。所以,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调整和改革,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可以说,建立面向建筑领域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需要,是改革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措施。

5.4完善企业责任制度

企业是建筑领域农民工问题的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解决农民工问题,毫无疑问,必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然是企业首当其冲。首先,从根本上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企业和企业家有责任善待、关爱农民工,本着平等并适当照顾弱势农民工利益的原则签定劳动合同,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地位,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和平等的环境。其次,把创建安全的生产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关乎员工生命健康、关乎企业百年大计,必须高度重视,作为社会责任管理中的首要工作来抓。再次,完善企业工资制度,逐渐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工时待遇。最后,认真履行建筑企业社会保险的义务。建筑企业必须按照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精神,及时为农民工缴纳和代扣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金,加强企业责任制度,对于解决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民.农民工维权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第三篇: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讲话

袁永福同志

在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 工资保障金制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0月 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资专项检查会议精神,重申我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暂行规定》,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规范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秩序,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刚才,建林同志宣读了《行唐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暂行规定》,建才同志对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专项检查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大量农民工走出农门积极投身建设领域,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县上下围绕建设清理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九月下旬开发区河北赛克尔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拖欠农

民工工资案件中,就涉及农民工400余人,涉及工资额多达数百万元,并引发两起数十名农民工到市政府、市信访局上访事件。其他建设项目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隐患,如不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工程承包不规范;二是少数建设方结算审计不及时;三是少数包工头因管理不善亏本或为讨要工程款故意拖欠并煽动农民工上访施压;四是少数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造成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地落实我县《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拖欠暂行规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不到位。

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并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危害极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次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这不仅是单纯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欠款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有关文件。开展建筑领域农民工工次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密切党群关系,是贯彻“执政为民”,实现“与民同心”的具体表现。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作为春节前的一项中心工作,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严格施工许可证发放。2010年,县政府为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建设领导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出台了《预防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拖欠暂行规定》,《规定》明确了工资保障金的缴纳主体、标准、时限、及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还明确了企业不按标准缴纳保障金的,建设部门不得为其发放施工许可证。这次会后建设部门要立即对在建未竣工的项目通知甲乙双方限期缴纳工资保障金,凡未在10日内缴足工资保障金的,一律作停工处理,暂扣施工许可证,待补足工资保障金后方可继续施工。今后所有新开工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缴纳工资保障金,劳动部门要及时为企业出具工资保障金到位证明,否则建设部门不得为其发放施工许可证。日后若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部门要按规定提取工资保障金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凡出现没有缴纳工资保障金开工建设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上访的,监察部门要倒查有关部门的责任,给予严肃处理。

三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管。要对在建项目和新开项目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凡建设资金严重缺口的在建项目要立

即停下来,暂扣“施工许可证”,待资金补足后方可继续施工;对有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建设项目,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房产部门不予办理产权证明手续。项目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和到位额度,严防产生新的拖欠。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严格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程序,凡开发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凡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竣工的工程一律不予办理竣工备案,不得交付使用,房管部门不予办理权属登记,新上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现有项目一律停工。要严格实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那些长期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要记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视情节给予停业整顿、降低或吊销资质等相应处罚。

四要落实各方的责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监察和协调;县建设局负责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清欠工作;县交通局负责公路建设项目清欠工作;乡镇、县直各部门有在建项目的建设、开发单位负责本项目清欠工作;信访部门要及时掌握并报告群体性上访案件,做好来信来访的协调、接待、解答、转办和督办等工作;公安部门要及时调查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起的危害社会治安案件,协助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严厉打击涉嫌欠薪逃匿、恶意讨薪违

法行为。建设施工单位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解决;总承包单位有困难的,由主管业主单位负责解决。

同志们,做好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及落实工资保障金制度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成效和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篇:浅谈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

强化制度建设 严格责任落实

——浅谈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

导语:“农民工”最初指进入乡镇企业的农民,后来主要指数以亿计的从农村外出就业、进城务工的人员。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滞留于农业的农民太多,在城镇从事工商业的人员太少,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民进城务工是促进农村和城市双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积极现象。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业违规操作,不按程序办事,监管不力,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等原因,农民工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日趋增多,而且以欠薪问题最为突出。

每到年终岁末,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无望的情况下,除以伤害自己身体、自杀等方式相威胁外,甚至采用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如聚众堵塞交通,毁坏道路设施,爬吊车跳楼,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或绑架包工头等,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案件每年都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治安和诱发犯罪的严重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是,旧的拖欠未理清,新的拖欠又形成。这样循环往复,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

一、造成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双方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建筑行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却极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业用工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很强的流动性,这给企业直接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带来困难。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认为,签订劳动合同对农民工的随意性流动不能加以制约,还要为农民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增加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农民工本人也不愿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第三方面是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维权意识不强,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或认为签订合同后限制了寻找更好工作的自由。因此,双方对签订劳动合同都缺乏积极性。农民工由于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出现拖欠工资情况时很难维护自已的权益。

(二)包工头大量存在,坑害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从事建筑工程的农民工中,90%以上是跟随包工头干活的,虽然包工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工就业的渠道、降低其寻找工作的成本,但包工头的存在无疑是导致劳动力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严重的危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包工头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差。包工头是没有承包资质的个人,没有多少抗风险能力,一旦发生伤亡事故或工程亏损,往往是血本无归,根本支付不了农民工的工资。有些时候,包工头连法院的判决也无力执行。2.部分包工头将农民工工资据为已有,甚至携款逃跑。由于包工头与建筑单位存在直接的分包关系,所以工程结束后,用人单位往往将包含农民工工资的工程款直接支付给包工头个人,部分包工头拿到钱后,出于非法占有目的,不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有个别包工头甚至携款逃跑,找不到踪影。3.包工头的存在使农民工维权途径变得更加曲折。农民工本来是应该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由于包工头的存在,往往是农民工直接跟随包工头干活,而只有包工头与用人单位有分包协议,也就是说农民工没有和用人单位建立直接的联系,也就不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一旦包工头逃跑或者不愿作证,农民工很难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拒绝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农民工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证据来证明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发育初期,市场管理也并不健全,包工头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包工头的存在是对农民工权益的极大威胁。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队伍采用“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将劳务分解、承包给若干个不具备劳动用工主体资格专业包工头,由包工头招募家乡的亲朋好友和老乡进行施工,有的包工头甚至又将承接的劳务又分包给他人,形成了层层转包现象,导致用工管理十分混乱。由于无组织的零散用工无法实行有效管理,企业或项目部对于招用工具体情况基本上不了解,又未对农民工进行用工考勤,双方的劳动关系难以确认,致使少数包工头有机可乘,结算时往往存在相互扯皮,造成拖欠或纠纷,同时也为恶意讨薪创造了条件,给工资追讨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不规范运做给拖欠农民工工资埋下隐患

施工企业的不规范运作主要表现在:

1、绝大部分都是个人承包,施工企业只管收管理费,其他一概不过问。

2、项目经理随便挂靠,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经理是开发商找来的,然后挂靠到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根本控制不了,出现问题后,开发商和施工企业又互相推诿,无人承担责任。

3、由于是个人承包,没有工资表、没有财务帐的情况非常普遍。

4、工程承包人分包工程时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也非常多。

(四)工资支付制度不完善,支付方式不合法 虽然国家明令要求企业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但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施工企业通过包工头支付工资,而不是直接将工资款直接发放到民工手里,这样导致用工管理、工资支付和权益保护等各项监管措施难以有效落实。有的包工头领取工资款后,先用劳务费垫付材料费,剩余部分才发给农民工;有的包工头拿到劳务费后故意克扣,甚至一走了之,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

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和探讨 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2016年1号文件,笔者认为要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要毫不犹豫的执行中央有关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规范建筑市场

要解决建筑领域中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首先就要从根本上规范建筑行业,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禁止随意挂靠,严格禁止借用项目经理资质,施工不设账,没有工资表,不签劳动合同,不签分包合同的,应取消施工资格。

(二)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1、明确工资支付各方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企业对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责任,督促各类企业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足额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包括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下同)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分包企业(包括承包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包工程的专业企业,下同)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得将合同应收工程款等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工。

2、严格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建立职工名册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在工程建设领域,坚持施工企业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计酬手册,记录施工现场作业农民工的身份信息、劳动考勤、工资结算等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化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加强对分包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建立施工人员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计量、工资支付等管理台账,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用工及其工资支付情况,不得以包代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应将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支付书面记录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3、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推动各类企业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在工程建设领域,鼓励实行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代发的办法。分包企业负责为招用的农民工申办银行个人工资账户并办理实名制工资支付银行卡,按月考核农民工工作量并编制工资支付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交施工总承包企业委托银行通过其设立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直接将工资划入农民工个人工资账户。

(三)、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

1、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机制。构建企业工资支付监控网络,依托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会组织设立的劳动法律监督员,对辖区内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行日常监管,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并要求其定期申报。企业确因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需要延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应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报告。建立和完善欠薪预警系统,根据工商、税务、银行、水电供应等单位反映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定期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发现欠薪隐患要及时预警并做好防范工作。

2、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逐步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其他易发生拖欠工资的行业。建立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对一定时期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企业实行减免措施、发生工资拖欠的企业适当提高缴存比例。严格规范工资保证金动用和退还办法。探索推行业主担保、银行保函等第三方担保制度,积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3、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材料款等相分离。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分解工程价款中的人工费用,在工程项目所在地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应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比例或施工总承包企业提供的人工费用数额,将应付工程款中的人工费单独拨付到施工总承包企业开设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应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备案,并委托开户银行负责日常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开户银行发现账户资金不足、被挪用等情况,应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报告。

4、落实清偿欠薪责任。招用农民工的企业承担直接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在工程建设领域,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及时划拨工程款,致使分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企业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工程违法发包、转包或违法分包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企业依法承担清偿责任。

(四)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

1、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将劳动用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拖欠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企业拖欠工资等违法信息的归集、交换和更新机制,将查处的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工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住房城乡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诚信信息平台或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信用信息互认共享。

2、建立健全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对企业失信行为的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拖欠工资的失信企业,由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使失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

(五)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

1、严厉查处拖欠工资行为。加强工资支付监察执法,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材料审查覆盖范围,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处力度。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健全地区执法协作制度,加强跨区域案件执法协作。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动完善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和人民法院及时财产保全等制度。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发挥刑法对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

2、及时处理欠薪争议案件。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解决工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对集体欠薪争议或涉及金额较大的欠薪争议案件要挂牌督办。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提高欠薪争议案件裁决效率。畅通申请渠道,依法及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3、完善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对企业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对采取非法手段讨薪或以拖欠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

1、加强建设资金监管。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采用经济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履约行为,预防工程款拖欠。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对建设资金来源不落实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不予批准。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以施工企业带资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并严禁将带资承包有关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及补充条款。

2、规范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行为。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建设单位应按合同约定的计量周期或工程进度结算并支付工程款。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建设单位未完成竣工结算或未按合同支付工程款且未明确剩余工程款支付计划的,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抵押偿付制度,有效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结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新项目开工建设。

3、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加快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进农民工组织化进程。鼓励施工企业将一部分技能水平高的农民工招用为自有工人,不断扩大自有工人队伍。引导具备条件的劳务作业班组向专业企业发展。

4、实行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业主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所在项目部、分包企业、行业监管部门等基本信息;明示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等信息;明示属地行业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实现所有施工场地全覆盖。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是一个行业管理的热点、社会舆论的焦点,更是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解决好了将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大建筑业对GDP的贡献,解决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更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业应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执政为民,心系群众,情注民工,为农民工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一项实际行动,坚持做到随时上访,随时接待,随时举报,随时处理,不烦、不拖、不躲。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同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加强职能部门协作力度,形成合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这一老大难问题。

第五篇: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目前,全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据统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约为9800万人,其中在建设领域的就达5500多万人。2002年全国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为400亿元,2003年为1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各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建设领域,招用农民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却越来越严重。稍稍注意就不难发现每到结算工钱的时候,各地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纷争或极端行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劳务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农民工”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身份的差异。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行为为其依据的,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先前的身份是什么,只要其施行了劳动法中的劳动行为都应当由劳动法来调整。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中明确了不适用《劳动法》的范围,即: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等不适用劳动法。也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民工)适用劳动法。《劳动法》还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前者就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后者包括各类用工的单位或雇主。所以,《劳动法》只与劳动者的行为相关“而不因人的身份”尤其是人的先前身份有关。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就是一个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形成的劳动关系中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劳动权利,此后的相关规定也一再明确和强调这一基本原则。如劳动部的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指出:《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也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农民工”即为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

二、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如果农民工付出劳动后得不到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现实的严酷性还在于,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依靠,无论是农民工本人的穿衣吃饭、看病住房,还是家人的养老、上学都指望着它。所以,农民工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就会使其本人和家人的生计无着。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农民工工资的占有就如同对公民其他财产权的侵犯一样,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既然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也就享有《劳动法》第三条规定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的法定名称是“劳动报酬”。在劳动中,农民工付出劳动力,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过程就履行完了其劳动义务,也同时产生了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不是追求劳动成果或者结果,劳动所形成的结果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劳动成果中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者经营利润与农民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人单位通过占有农民工的劳动成果而获取其投资和经营的利润,这个利润是不与农民工分享的。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报酬,任何用人单位即便是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农民工的工资也是必须支付的。因此,用人单位以自己没有得到发包方的工程款为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事实上与法律上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从法律上讲,用人单位与发包方的工程款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是完全不同于其与农民工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从事实上看,用人单位得到的工程款是其经营目的的实现和利润的收获,与此相伴随的收款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营风险。农民工的劳动是不能分享经营者的利润的,当然也不必承担其经营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当靠什么来支付民工的工资?是应当依靠自身业已具备的偿付能力,还是依靠使用农民工后获取的收益?合乎法律原则和规范的签案只能是前者。法律要求一个合法的用人单位必须在设立之初就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其中包括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能力,否则,该用人单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使用劳动者。因此,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必须由它自己承担,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三、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对策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额度居高不下,巨额的建筑工程款拖欠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中国数千万农民工工资的的拖欠问题。这不仅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谈几点对策:

1.加大用法律手段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查处。首先是确定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专业工程转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出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第八条规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包括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也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在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显而易见,我们平常称为“包工头”的特殊的用工群体,如果是具有合法用工主体的用人单位,劳资关系非常明确。若“包工头”并不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则发包方与包工头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的。既然这种关系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那么农民工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认定为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有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定上,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来界定“拖欠”行为,根据《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工资应当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因此,工资发放的时间最长为1个月,当月工资未按时发放即为拖欠;工资必须足额发放,不足部分也为拖欠。拖欠工资包括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所以,对工资拖欠的追偿和制裁应当是一种日常性行为,而不是到年底才进行的运动式的突击。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用“猛药”,处罚也不能总下“毛毛雨”。一但查出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对限期届满仍未清欠的用人单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人民法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从其资金账户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逃匿的,可用拍卖用人单位厂房、设备等回收的资金支付拖欠的工资。欠薪逃匿者有犯罪嫌疑的,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和农民工进厂前,按工程总造价的10%—20%存入在银行开设的专用账户,做为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项管理。一但出现拖欠工资行为,由工资保证金的监管部门从专用账户中支付,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就是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综合信用的重要内容,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不佳的企业给予有关限制。在银行贷款、资质认定、年终审检等方面给予制约,尽可能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3.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让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成为农民工在建设领域合法的“娘家”,把农民工从业行为纳入到“公司”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下,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因劳动、人事方面问题而产生的工作负担,又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统一管理下,由“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然后由“公司”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经营风险,按取得的相应资质承揽建筑工程,使之成为农民打工风险的承担者,减少和避免因农民工盲目进入企业务工而被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看似单纯,事实上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联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工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进城

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初探

目前,全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十分普遍,据统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约为9800万人,其中在建设领域的就达5500多万人。2002年全国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为400亿元,2003年为10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各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建设领域,招用农民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却越来越严重。稍稍注意就不难发现每到结算工钱的时候,各地总有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群体纷争或极端行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已经扰乱了劳务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农民工”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

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身份的差异。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以劳动行为为其依据的,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先前的身份是什么,只要其施行了劳动法中的劳动行为都应当由劳动法来调整。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309号)中明确了不适用《劳动法》的范围,即: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等不适用劳动法。也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民工)适用劳动法。《劳动法》还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前者就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后者包括各类用工的单位或雇主。所以,《劳动法》只与劳动者的行为相关“而不因人的身份”尤其是人的先前身份有关。因此“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就是一个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形成的劳动关系中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劳动权利,此后的相关规定也一再明确和强调这一基本原则。如劳动部的对《关于临时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15号)指出:《劳动法》施行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名称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也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农民工”即为劳动者,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

二、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行为追求的终极目的。如果农民工付出劳动后得不到工资,则法定的劳动权就会在现实中落空,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也从根本上得不到实现。现实的严酷性还在于,农民工的工资是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依靠,无论是农民工本人的穿衣吃饭、看病住房,还是家人的养老、上学都指望着它。所以,农民工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就会使其本人和家人的生计无着。从这个意义上说,用人单位或雇主对农民工工资的占有就如同对公民其他财产权的侵犯一样,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既然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全部权利,也就享有《劳动法》第三条规定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的法定名称是“劳动报酬”。在劳动中,农民工付出劳动力,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过程就履行完了其劳动义务,也同时产生了得到劳动报酬的权利。农民工的劳动目的不是追求劳动成果或者结果,劳动所形成的结果是归用人单位所有的,劳动成果中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者经营利润与农民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人单位通过占有农民工的劳动成果而获取其投资和经营的利润,这个利润是不与农民工分享的。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的报酬,任何用人单位即便是经营亏损甚至破产,农民工的工资也是必须支付的。因此,用人单位以自己没有得到发包方的工程款为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在事实上与法律上都是得不到支持的。从法律上讲,用人单位与发包方的工程款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是完全不同于其与农民工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从事实上看,用人单位得到的工程款是其经营目的的实现和利润的收获,与此相伴随的收款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营风险。农民工的劳动是不能分享经营者的利润的,当然也不必承担其经营风险。那么用人单位应当靠什么来支付民工的工资?是应当依靠自身业已具备的偿付能力,还是依靠使用农民工后获取的收益?合乎法律原则和规范的签案只能是前者。法律要求一个合法的用人单位必须在设立之初就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其中包括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能力,否则,该用人单位就不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使用劳动者。因此,用人单位的经营风险必须由它自己承担,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就是劳动过程的报酬。

三、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对策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额度居高不下,巨额的建筑工程款拖欠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中国数千万农民工工资的的拖欠问题。这不仅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危害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如何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谈几点对策:

1.加大用法律手段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查处。首先是确定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建设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专业工程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专业工程转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必须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出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第八条规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业务,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违法分包,包括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也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在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显而易见,我们平常称为“包工头”的特殊的用工群体,如果是具有合法用工主体的用人单位,劳资关系非常明确。若“包工头”并不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则发包方与包工头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而是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的。既然这种关系无效和不受法律保护,那么农民工与建筑企业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认定为是一种事实劳动关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就有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定上,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来界定“拖欠”行为,根据《劳动法》第50条的规定:工资应当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因此,工资发放的时间最长为1个月,当月工资未按时发放即为拖欠;工资必须足额发放,不足部分也为拖欠。拖欠工资包括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所以,对工资拖欠的追偿和制裁应当是一种日常性行为,而不是到年底才进行的运动式的突击。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要用“猛药”,处罚也不能总下“毛毛雨”。一但查出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对限期届满仍未清欠的用人单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人民法院通知用人单位开户银行从其资金账户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逃匿的,可用拍卖用人单位厂房、设备等回收的资金支付拖欠的工资。欠薪逃匿者有犯罪嫌疑的,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2.建立风险保障机制和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和农民工进厂前,按工程总造价的10%—20%存入在银行开设的专用账户,做为务工人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项管理。一但出现拖欠工资行为,由工资保证金的监管部门从专用账户中支付,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外,就是把建筑施工企业及其项目部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情况作为评价企业综合信用的重要内容,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不佳的企业给予有关限制。在银行贷款、资质认定、年终审检等方面给予制约,尽可能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成立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让劳务公司或劳动事务代理公司成为农民工在建设领域合法的“娘家”,把农民工从业行为纳入到“公司”统一的规范化的管理下,这样既有利于减轻企业因劳动、人事方面问题而产生的工作负担,又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公司”统一管理下,由“公司”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享受国家规定的保险待遇。然后由“公司”依靠自身能力承担经营风险,按取得的相应资质承揽建筑工程,使之成为农民打工风险的承担者,减少和避免因农民工盲目进入企业务工而被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看似单纯,事实上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联动。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工作,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指日可待。

下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破解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破解 摘要:多年以来,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一直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建筑领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妥善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

    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

    关于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及建议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及非法集资的影响,大多开发商和建筑商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工......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与对策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与对策 进入10月份以来,特别是春节又即将来临,农民工工资支付进入结算高峰,由于今年经济增速放缓,信贷收缩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应对不足,房地产出现萧条,房......

    浅析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5篇]

    浅析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摘要: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会对农民工本人带来了伤害,也会对建筑行业、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程......

    浅谈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5篇)

    浅谈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对策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 右;如果加上在本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状及建议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现状及建议刘文朝 【摘要】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影响经济社......

    农民工工资拖欠

    关于农民工工资的整改报告 农民工工资的清理拖欠一直是我公司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只要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以后,便积极联系本人,了解相关的事实情况,落实项目经理,以最快的......

    拖欠农民工工资

    我们是云南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食品研发中试及GM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海南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农民工,工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金铺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