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
【原文摘要】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中公解读】
一、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方向
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指明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澄清了过去长期以来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规范,这为下一步的简政放权,矫正政府缺位、越位,实现归位,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二、“三张清单”与简政放权的关系
第一个是政府的权力清单,现在简政放权力度很大,但公众不知道政府具体有什么权力,这需要公开。如果不公开还有哪些部门、还有哪些权力,那么该不该下放、该不该取消是说不清楚的。所以要公开受监督。
第二个是责任清单,有些地方简政放权之后觉得权力下放了,不审批了也没有责任了。实际上,从中央的要求、党和政府的要求来说,不是说不审批就没有责任了,法定职责还是必须的。
第三个是负面清单,其作用是规范政府和市场、企业关系的制度。过去多是正面清单,作为企业来说,不知道哪些领域能进,哪些领域不能进。负面清单则是告诉你哪些领域不能进,其他的完全放开。这样对企业来说,首先是把范围变小了一些;第二是对企业和投资主来说,很明确地让其知道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可以进。这实际上也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是对政府和企业市场关系的一种规范。现在很多地方不光对外资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也采用这样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所以这是一种规范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如何实现“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届政府在履职之初提出,在五年内要削减行政审批权限三分之一。2014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下放大批权力,对进一步给社会和市场松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在依法行政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更为合理,政府权力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更为顺畅。只要做好简政放权,就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更高,改革的结果会最终惠及老百姓,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便利程度和生活水平。
为了达到政府工作报告“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这个目标,第一要进一步削减政府的权力,从根本上没法任性。第二,要通过各种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政府有权不能任性,不敢任性!双管齐下,才能把这个理念落实。
更多信息请关注湖北中公教育网站:http://hu.offcn.com/
第二篇:安庆人事考试网: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定稿]
安庆人事考试网: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简政放权
【原文摘要】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中公解读】
一、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方向
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指明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澄清了过去长期以来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规范,这为下一步的简政放权,矫正政府缺位、越位,实现归位,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二、“三张清单”与简政放权的关系
第一个是政府的权力清单,现在简政放权力度很大,但公众不知道政府具体有什么权力,这需要公开。如果不公开还有哪些部门、还有哪些权力,那么该不该下放、该不该取消是说不清楚的。所以要公开受监督。
第二个是责任清单,有些地方简政放权之后觉得权力下放了,不审批了也没有责任了。实际上,从中央的要求、党和政府的要求来说,不是说不审批就没有责任了,法定职责还是必须的。
第三个是负面清单,其作用是规范政府和市场、企业关系的制度。过去多是正面清单,作为企业来说,不知道哪些领域能进,哪些领域不能进。负面清单则是告诉你哪些领域不能进,其他的完全放开。这样对企业来说,首先是把范围变小了一些;第二是对企业和投资主来说,很明确地让其知道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可以进。这实际上也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是对政府和企业市场关系的一种规范。现在很多地方不光对外资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也采用这样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所以这是一种规范政府和企业关系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如何实现“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本届政府在履职之初提出,在五年内要削减行政审批权限三分之一。2014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政府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下放大批权力,对进一步给社会和市场松绑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依法行政原则的指导下,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更为合理,政府权力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更为顺畅。只要做好简政放权,就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更高,改革的结果会最终惠及老百姓,提高老百姓的生活便利程度和生活水平。
为了达到政府工作报告“大道至简,有权不能任性”这个目标,第一要进一步削减政府的权力,从根本上没法任性。第二,要通过各种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政府有权不能任性,不敢任性!双管齐下,才能把这个理念落实。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安庆人事考试网 安庆招警考试网
安庆中公教育 祝您考试成功!
第三篇: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反腐倡廉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反腐倡廉
【报告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中公解读】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已经改变了中国的官场生态,然而在风气明显好转的同时,一些政府和官员不作为、怠政懈政的现象明显抬头。治国先治官,应对新形势,亟需对症下药,在持续反腐之下,推动政府高效运转,追究官员“为政不为”的责任。
[权威论述] 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勤政廉政,廉洁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
——李克强
[原因分析] 腐败是社会毒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反腐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斗争。原因如下:
原因一:腐败是一个全球性、历史性问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科书。在中国历史上,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很多。有的王朝骤兴迅亡,有的盛极而衰,结局都是人亡政息。在决定政权存亡、国家兴衰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心向背。许多毁朝亡国的教训就在于,统治阶级得天下后骄横奢华,无视民众疾苦,甚至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政党垮台、政局动荡、社会**,也都同贪污腐败的泛滥有密切关系。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原因二:一些官场陋习扎根于社会生活交往中和人们观念意识的深处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以官为尊、唯上是从的官本位意识,漠视群众的官僚主义习气,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腐朽行为,任人唯亲、攀龙附凤的不良倾向,压制民主、欺上瞒下的衙门作风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封建腐朽意识及官场陋习影响有关。可见,清除封建腐朽思想及其影响是一项长期任务。
原因三: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各种诱惑不断增多 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使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了滋生和蔓延的空间。要避免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尤其是要防止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就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免疫力,这也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危害分析] 首先是动摇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领导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赢得了巨大的威望。而今天少数人的腐败行为极大地侵蚀着党的肌体,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少数地方,党的干部蜕变为官老爷,打着党和政府的旗号鱼肉乡里,党的方针政策得不到切实执行,党的威望被降低,党的组织被涣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被疏远,使党执政的合法性受到严峻挑战。
其次是削弱了政府的行政能力。腐败行为不但严重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国家机关行政职能的正常行使。少数身居高位的腐败分子,利用特权大搞官商勾结,形成利益集团,采取种种办法影响政府行政行为,甚至操纵政府决策,使政府失去公正性,必然导致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第三是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贪污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造成的社会种种不公,极大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良好风气,挥霍了大量社会财富。当前许多重大事故背后往往都有腐败的影子,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成为目前社会矛盾激化、群体事件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第四是葬送了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党员干部能够走上领导岗位,既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更凝聚着党和国家的长期培养和心血。作为国家的栋梁,他们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巨大的职务权力,丰厚的报酬和福利,远大的前途和幸福的家庭。一旦把握不住自己,锒铛入狱,不仅自己身败名裂,大好前途瞬间化为乌有,也使家庭失去顶梁柱,甚至牵连妻子儿女,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对策措施] 一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好人不能犯错误,坏人不能肆意妄为。要强化制约,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不同权力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强化监督,用制度创新解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监督难题。
二是进一步改进党风政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要明确领导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将群众反映的热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第四篇: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简政放权提案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简政放权提案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简政放权提案》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简政放权提案
2016年两会将于下周开幕。中国网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28日,“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活动中,简政放权、收入分配、依法行政、宏观调控、教育公平、财税金融等成为网友关注热点。“简政放权”更是位居首位,这也正是李克强总理的关注焦点。
在28日当天,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李克强在会议上指出,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坚决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防止改革红利被截留蚕食、对冲消减。
中国网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始于1994年,最初名为国务院反腐败工作会议,1999年更名。会议每年在两会前后召开,对政府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而对于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视为“反腐倡廉的釜底抽薪之策”。
强调政府系统腐败问题 口吻逐年加重
中国网记者梳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现,在谈到政府系统廉政建设问题时,总理的口吻逐年加重,且越来越具体。
2013年3月15日,李克强当选国务院总理。11天后的3月26日,国务院召开新一届政府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心得体会他郑重提醒:“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和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反腐
倡廉建设,政府就会失去公信力,人民就不会相信我们能把其他事情办好,我们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他指出:“当前很多领域腐败现象仍然严重,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2016年的廉政工作会议召开于两会之前的2月11日。他点出的问题更为具体:简政放权还不到位,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一些地方、部门政纪意识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落实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方面,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仍有不落实甚至顶风违纪现象。
今年的廉政工作会议召开时间在2月9日。总理指出,有的干部政纪意识淡薄,对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够坚决有力;有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对工作消极敷衍;纠正“四风”不彻底;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个别地方和部门出现“塌方式腐败”、串案窝案。他强调,滋生腐败的土壤还没有根除,权力寻租空间仍然存在,制度建设亟待进一
步加强。
简政放权:迈向“法无授权不可为”
李克强曾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新一届政府开门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在三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均强调要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总理警告“权力是双刃剑”,热门思想汇报用得好可以为人民办事,用不好也会误民误事,甚至滋生腐败。他说,政府不该管的事情管多了,就没有精力去管住管好自己该管的事。结果很可能事是干了市场的事,但弱化了政府的责,甚至是失了政府的责。
2016年的会议上,李克强要求,要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仍保留的审批事项,要公布目录清单。清单以外,一律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更不得违规新设审批事项。他强调要放管结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监
管方式。
李克强在今年的廉政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简政放权具有激活力、推发展、促廉政、反腐败的“一举多得”之效。他举例说,从去年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线索看,60%以上发生在行政管理权或审批权集中、掌握重要国有资产资源的部门和单位。
在谈到今年的放权限权举措时,总理表示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全面清理中央设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个人简历真正让市场发挥作用。非行政许可审批要全部取消。坚决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他说,有的中介打着政府的旗号,服务乱,收费高,搞垄断,被社会上称为“二政府”、“红顶中介”。这些中介乱象,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
在减权放权的同时,政府还要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念好权力“紧箍咒”。要用法治的“金箍棒”给政府权力划定边界,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能
做什么,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能干什么。
在政府、民众的共同重视之下,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将成2016年政府关注焦点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政府、廉政、放权、工作会、李克、国务院、权力、总理,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第五篇: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
进入倒计时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2016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专家学者和即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1 简政放权再突破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2016年,深改步入“关键之年”.各界人士关心,政府如何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啃下“硬骨头”,在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涉足“险滩”.2 修法推动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依法治国”号角后,如何贯彻落实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备受关注。今年,人代会上将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方面都将作出规定。3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 2016年范文内容地图,中国GDP同比增长%,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2016年被有些人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政府如何应对
经济新常态,代表委员将充分讨论。4 制度反腐受关注
2016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
今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如何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新环保法能否执行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青表示,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已经实施,执行处罚能否到位、执法和违法信息能否公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能否协调,将是今年环境主题的关注重点。
资料:新华社 制图:于海员 6 清理“过头”税费
提高个税起征点并按年收入计征,取消不合理收费等都是公众对今年两会的期待。从民生角度出发,热门思想汇报未
来应在涉及老百姓钱袋子方面作出改革,减轻公众的负担。7 “创业潮”与“创新潮”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8 延迟退休争议待解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亿,老龄化水平为17%.2016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的重大亮点。2016年,涉及亿万人养老的“并轨”细则即将出台,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将更令人高度关注。9 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本”
“三农”问题无疑每年都是两会的热点和焦点。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
以“活”起来。“一带一路”将引热议
我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一带一路”地方对接方案。这一战略也将在全国两会上热议。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以上就是《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简政放权,两会关于简政放权热点解读》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全面、改革、如何、关注、两会、政府、代表、今年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请收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