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时间:2019-05-13 18:2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第一篇: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作者:林立公

来源:《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来源日期:2009-10-10 本站发布时间:2010-2-27 19:47:47 阅读量:1475次

内容提要: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已经吸纳半数以上城镇就业人口。在两新组织当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两新组织党建取得很大进展,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低、发挥作用弱、开展活动难等问题。根据对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两新组织的党建经验可总结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配合,城市街道一级党组织具体负责,形成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网络。今后应当为两新组织党的基层组织选配合适的支部书记,培养、建设一支适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环境的党建队伍,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党建与群众组织建设配合,以服务为突破口,维护各方利益,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加强思想上的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是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取得突破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两新组织;基层组织;党建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通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基层党建工作的一般性战略地位,同时,由于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而产生的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因而,在基层党建的全局当中,两新组织党建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规律性。立足于两新组织党建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指导,汲取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层党建经验,探索两新组织党建的规律,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发挥新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状况

“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国务院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是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等社会组织,不包括下列团体: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国务院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两新组织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伴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两新组织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公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力之一,是当前吸纳城镇居民就业的主要载体。“到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营个体经济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近450万个,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量的60%以上。”①新社会组织也蓬勃发展,截止2009年9月的统计,“全国依法登记的新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41万。其中,社会团体22.97万,民办非企业单位18.24万,基金会1597个。目前,新社会组织仍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发展。”②新社会组织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特色明显的组织体系,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两新组织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因此,不仅要通过法律、行政的渠道支持、引导、规范其发展,也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两新组织党建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通过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两新组织在经济社会生活、吸纳就业人口方面的现实作用和发展态势,决定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地位。两新组织的党建是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③。

中共中央始终重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由于两新组织萌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在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久,中央就对两新组织党建问题做出规定。1994年召开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需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④。1998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2000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这些文件对于及时总结各地开展两新组织建设经验,推动全国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结构战略性调整纳入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中,并第一次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职责任务写入党章。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实践上,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各地方党组织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要求,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村(社区)企联建、依托行业协会组建等方式,积极推进在两新组织当中党的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的开展,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非公有制单位在岗职工中有党员358.2万名,其中工人163.5万名,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194.7万名。2008年,在非公有制单位中发展在岗职工党员12.6万名,其中工人4.7万名,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7.9万名。238.5万户非公有制企业中,38.0万户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企业总数的99.4%。8.1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中,1.2万个单位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的96.6%①。上述数据说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两点重大突破:第一,在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当中②,基本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第二,两新组织当中,党员数量扩大、党员发展工作稳定。在200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百分之八十三点三的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已建立党组织的仅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一点四,相当一部分企业有党员但没有党组织。”③可见,近年来,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是显著的。

尽管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总体而言,两新组织的党建“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④根据统计数字分析,“非公有制单位在岗职工中有党员358.2万名”,仅占全部7593.1万名党员的4.7%。这与非公经济组织吸纳城镇就业人口74.8%的状况还有反差。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占全部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15.9%。相对于两新组织的发展态势,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单位的党员当中,工人党员人数不足一半,数量低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党员数量,需要协调二者比例,进一步在工人当中扩大党员队伍。当前,尤其需要“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低、发挥作用弱、开展活动难等问题。”⑤

二、两新组织基层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两新组织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产生的新型社会基层组织,还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进程而有序发展。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不断跟上这一形势,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两新组织的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党在两新组织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党对新的社会基层组织的领导,引导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维护两新组织中职工的合法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当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中国化,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面对两新组织党的建设这一崭新课题,重温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关党建思想和理论,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成果。“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①“正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党。”②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基层党的建设的思想,是研究两新组织基层党的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本观点始终贯彻于革命和建设时期,以下基本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党的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源泉,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障,要顺利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就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毛泽东认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成熟的、革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要通过组织建设,提高自身的战斗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普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是革命的基本方式,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组织保障。毛泽东开创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要求提高连队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使党支部成为“连队的坚强堡垒。”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在企业当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1952年3月23日,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五反”斗争必须达到的八项目的的指示当中,毛泽东明确要求:“在一切大的和中等的私营企业的工人、店员中建立党的支部,加强党的工作。”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的重要性,他说:“企业跟军队一样,一通到底嘛!党委管思想,管政治,管仲裁(冲突),管人,实行监察嘛!”⑤其次,毛泽东提出了思想上建党的方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问题。他尖锐地指出:“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⑥因此,“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⑦思想建党方针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当中,就是把思想入党作为基层组织发展党员、教育党员和管理党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始终注意解决一些党员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的问题。再次,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要依靠一大批优秀的党的干部。这些人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具有为党和民族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最后,党的基层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关心群众生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指导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泛建立了基层组织,加强了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壮大了党员队伍。通过思想上入党教育,以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改造党员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观念,确保党员队伍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恢复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既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指出:“条件不同,面临的任务也不同。”“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①。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特色之一就是紧紧围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一个根本问题而逐步展开和深化。首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的论断。“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②他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其次,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980年,他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③这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他尖锐地指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善党的领导是一个重大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④。最后,改革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基层组织积极发展的有机结合。邓小平认为,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就要改变包办一切、干预一切的领导形式。各级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之外,应把主要精力用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而把大量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地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⑤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基层党组织要集中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监督工作。管理、教育、监督党员,做群众工作,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骨干,真正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基层单位的行政负责人要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同级党组织的监督。

邓小平上述党建思想提出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同样需要处理好党的政治领导与两新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关系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⑥

江泽民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他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形象地表达了在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影响。他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如果基层组织都淡化了,总书记就要变成空头司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情况。以国有企业为例,随着厂长负责制、承包制等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推广,“一部分企业在改革中对党的组织进行了比较大的撤并,使党组织的形象、权威受到了一定削弱。”①针对这一类情况,江泽民指出:“党的基层组织不大抓不行了,不大力加强建设不行了。”②因此,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讲话当中,他提出要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任务,集中、系统地论述了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思想。他指出,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③凡具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都要建立党组织,并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培养一批适合在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的党员骨干力量。要根据非公经济组织产权关系实际,来确定其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组织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讲求实效。党组织要团结、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使之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依法经营,关心和保障职工权益,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些思想成为推进两新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原则。(四)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指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十六大以来,几次中央全会都对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作出明确规定,要求“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④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两新组织当中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其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做好在两新组织当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选好、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⑤。早在1997年,胡锦涛就开始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出论述。1997年12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针对企业所有制改革给党建提出的新问题,胡锦涛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2000年12月,在全国“三讲”教育工作总结会议上,2002年9月,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胡锦涛都对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提出要求。胡锦涛关于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想包括以下要点:第一,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和加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也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①第二,在各类新经济组织当中都要抓紧建立、健全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租赁、承包了的国有、集体企业的,原国有、集体企业中的党组织不能取消。在非国家、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凡具备条件的,都要抓紧建立党的组织。”②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第三,在新经济组织开展党建是一个新领域,要从其所有制等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他指出:“要本着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③“面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新情况,各级党委要努力探索从各类企业的实际出发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办法。”④第四,明确了新经济组织当中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及其基本工作内容。“无论在何种企业,党组织都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都要在自己的活动中体现党的先进性,都要切实管理、教育、监督好党员,都要关心职工、做好群众工作。”⑤胡锦涛的这些要求,对于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上述党建思想深刻地告诉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加强其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地在社会基层组织当中建立党的组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员思想入党,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成为党的战斗堡垒,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的设置、工作内容与活动方式的选择要从其所在社会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合理安排,以取得实效,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两新组织是基层党建的新领域。加强两新组织基层的党建,才能发展和巩固党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才能筑牢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调动各方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总之,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党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成为我们探索两新组织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规律、解决两新组织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面临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三、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初步总结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关基层组织党的建设的思想为我们探索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形成切实有效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机制,还需要及时总结各地开展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各地方在开展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践当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依据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所掌握资料的研究,并借鉴其他有关研究成果,笔者将其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配合,城市街道一级党组织具体负责,形成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网络

关于在两新组织当中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体制,中共中央组织部2000年7月21日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规定,“社会团体党组织(包括临时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其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社会团体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领导确有困难的,可由社会团体挂靠单位等有关党组织负责社会团体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①中共中央组织部2000年9月13日印发的《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规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一般由所在地的村、乡镇、城市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企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也可直接由所在地(市)、县(市、区)党委领导。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工作委员会,作为县(市、区)委的派出机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②

上海、北京、重庆三个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先后建立了从事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直辖市一级领导机构,成为推动当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力组织保障③。其中,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成立的时间较早,实际工作效果也引人瞩目。在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之下,各区(县)、街道、居民区分别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协调指导机构、社区综合经济党委(党总支)以及“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联络站,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完整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在这一从直辖市到社区(街道)的领导体系当中,社区(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党政配合,构成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的直接推动力量。1999年6月,上海市浦东区潍坊社区(街道)率先成立了嘉兴大厦新经济组织联合党支部。在嘉兴大厦的企业呈现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以人数少、规模小的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私营、中外合资、外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6%,其职工占职工总数的近70%④。联合党支部的建立,使大厦的党员获得了及时、方便参加组织生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渠道。支部成立后,着手建立了联合工会、团总支、妇女工作联合会等群众组织。在党支部领导下,各群众组织结合大厦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国家经济形势、政策方面的专题讲座等活动,为企业和职工解决具体困难,增强了党组织在大厦的凝聚力、吸引力,发展了新党员。据2007年统计,上海市“楼宇党建工作覆盖率为98.5%。”⑤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社区(街道)于2002年8月成立了上海市第一家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该中心本身的性质也是属于新社会组织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登记管理机关是普陀区社团管理局,业务主管部门是街道办事处。2003年4月,社区党工委在上海市率先建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为社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搭建了组织平台。其工作重点是帮助符合条件,但尚未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尽快建立各种形式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实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党组织健全,隶属关系明确的社会组织,在不改变原组织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同时参加社区新社会组织党的活动。

上海市建立社会工作党委,立足社区(街道),形成系统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网络,把社区建设与两新组织党建相结合,把支部建在楼宇、建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适应了两新组织人员流动性大、组织本身不稳定、党员人数少的特点,实现了在社会基层组织广泛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对“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的基层党建思想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二)采取系统措施,为两新组织党的基层组织选配合适的支部书记,培养、建设一支适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环境的党建队伍,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负责人。”①这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对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两新组织当中的党组织肩负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所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等任务。同时,两新组织又是具有显著自身特点的社会基层组织。“首先,‘两新’组织的决策权、管理权、分配权等各方面的支配权都掌握在决策层包括业主手中,党组织难以过问和干预;其次,‘两新’组织特殊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方式,使党员的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再次,‘两新’组织决策层社会政治文化、社会政治心理和社会政治态度差异性较大,员工的社会流动性和分散性较大、雇佣思想较浓厚,对‘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影响。”②两新组织是党的建设工作的新领域,如何在两新组织这一特殊的具体环境当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完成党章所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所肩负的政治性任务、自身建设任务和群众性工作的任务,要依靠党务工作者创造性的工作来实现。实践证明,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能否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拔、培养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政治、经济方面的制度性保障,是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的必要条件。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在实践当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具有借鉴意义③:首先,抓好“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源头建设。突破单位、地域、体制的限制,充实“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队伍,有针对性地在“两新”组织内部培养和发现一批适合从事党务工作的优秀党员业主、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在“两新”组织外,积极物色有较高党性观念和党建工作水平的人员,创造条件推荐、支持他们到“两新”组织中担任管理或业务工作,并任党支部书记。其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专题讲座,发现、树立典型,开展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再次,拓展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后备力量。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两新组织党群干部人才库。最后,各级党组织切实关心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生活和事业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坚强后盾,使他们能够理直气壮地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三)以服务为突破口,使得党的建设工作成为促进两新组织良性发展、维护各方合法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政治保障,从而赢得两新组织业主、流动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支持,增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维护各方面合法利益既是两新组织当中党组织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在两新组织当中普遍建立党组织,并取得党的建设工作实效的基本方法。首先,服务群众,保护职工利益是两新组织党组织赢得群众拥戴的根本所在。在两新组织当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只有维护在两新组织当中的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才能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只有坚定地维护两新组织当中的广大职工的利益,才能把他们团结在周围,引导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在依法维护职工利益的过程中,党组织要善于通过多种形式对两新组织的业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遵守国家法律、尊重职工权利的自觉性。上海市浦东区潍坊街道嘉兴大厦联合党支部通过开办“老总读书会”等形式积极影响新经济组织业主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对职工利益起到切实维护作用①。其次,以服务为切入点,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是赢得两新组织决策层和业主支持的有效方法。在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立、开展党的工作的起步阶段,这一作用尤其突出。一些两新组织业主对在其组织内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缺乏积极性,甚至抵制,是两新组织党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一些业主认为,在其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会减少员工工作时间,影响其经营活动,减少其收入。实际上,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维护包括其自身利益在内的各方利益,地方党委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当中就是要通过实际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党组织的这一作用。以第一个建立社区(街道)新社会组织党总支的上海市长寿路街道为例,其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之所以得到社区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支持,就是因为社区(街道)党工委把社区建设与新社会组织党建相结合,把提供社区服务与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相统一,开展“社团看社区——热爱我们的家园;社区看社团——推动社团发展;社团进社区——共建两个文明”的活动,帮助新社会组织融入社区,实行街道向社区内民办非企业单位购买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制度,这一类工作增加了社区内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机遇,使它们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服务,又极大地发展了自己,从而培养了新社会组织对社区的认同感,认清了党组织及其工作是自己发展的动力,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在各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队当中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力保障②。

(四)党组织要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结合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围绕其生产经营等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健康、和谐、富于创造精神的文化氛围,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苏南地区昆山市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昆山“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带动工会建设、共青团建设、妇联建设的模式,开展党群共建工作,做到了党群共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③。他们在“两新”组织中大力推行“支部加工会”的工作模式,昆山市委提倡在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中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一肩挑。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中,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两新”组织中的党群组织紧扣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开展活动,促进企业发展。在“两新”组织党群共建工作中实施凝聚力工程,从各方面关怀职工。党群组织积极协调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做好劳资矛盾的化解和协调工作。“两新”组织党群组织还积极协调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主动向政府职能部门争取企业在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开展“两新”组织优秀党员、群众满意的好党员的评选活动。开展“两新”组织文体活动,增强“两新”组织相互间的了解,丰富党员、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结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我们要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根本任务,不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两新组织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越来越成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当务之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日渐成熟,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吸纳的城镇就业人口日益增加。同时,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广泛存在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例如,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合法权益受损等问题,往往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位,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不力有关。能否在两新组织当中普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使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切实发挥作用,是关系到党能否成功应对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保持先锋队性质,完成执政使命的重大而严峻的课题。当前,两新组织中工人党员所占比例低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针对这一情况,本文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的要求对于当前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①,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基本方法。扩大两新组织当中工人、农民党员数量,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要条件。两新组织当中的党员来自不同阶层,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组织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他们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既是培养其党员意识、促进其党性修养,激发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必然要求。在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党组织的有利形势下,应当不失时机地推动这两方面工作,以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并为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在两新组织中普遍地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有效开展党的工作。应当积极发展党员,坚持保证其思想上入党。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在两新组织当中履行职能的途径和方法,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两新组织的政治核心,成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简介:林立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第二篇:两新组织、平安建设

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工作委员会文件

华街委(2006)36 号

华阳路街道关于平安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长宁区委、区府转发的《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委关于“十一 五”期间“平安长宁”建设的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区委 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按照前瞻性与可操 作性的原则,现提出贯彻落实“平安华阳”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以落实《纲要》精神为方向,围绕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 处的整体工作目标,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深化“凝聚 力工程”建设为动力,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以加强基层基础 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不断保持人 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综合治理的较高满意率和较高的安全感水平,为社 区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区统一部署,我街道平安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打防 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立足新的高度,逐步建立起有针对性、有 效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以平安社区建设为重点,坚持保障物防、技防“硬包装”,不断强化人防参 与“软包装”,积极探索安全分级管理“精包装”,全面带动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的创建,推动社区平安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全区率先 实现“平安社区”创建目标.总体目标依托以下几个支撑点:实现一个核心目标,即建设“平安华阳”,营造一个以“政治稳定、治安安定、环境优美、群众满意”为标志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发挥两大自身优势,即华阳“凝聚力”工程建设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自身优势;坚持三条基本方针,即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以打促防;专群结合,以专带群,整合资源;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紧密协同的方针;完善四项保障机制,即组织领导机制、合作网格机制、广泛参与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五组任务体系,即矛盾预防和化解体系、刑事犯罪打击体系、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组织网格体系、社区公共安全体系.三、任务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1、完善矛盾源头控制的参与机制

首先要按照科学决策、民主治理、依法办事的要求,主动关心社 区发展的立项、规划,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诉求传递上去,建议职能部门在规划时充分考虑某项规划可能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和维护稳定的成本,供决策时参考;主动参与职能部门召开的“听证会”,从源头上了解矛盾的焦点和影响面,着手配合做好矛盾的控制与化解.其次要全面掌握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防止因家庭困难而引发不稳定的因素,要与社会保障部门协同落实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避免因家庭困难引发的矛盾激化,从源头上预防、控制不稳定事件.最后要按照“控制矛盾增量,减少矛盾存量”的要求,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动拆迁工作,既要帮助动迁公司向动迁居民阐明动迁政策,也要客观反映动迁居民的合理要求,尽可能地促使动拆迁双方协议安置,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拆迁的百分比,体现街道配合动迁的平衡作用,从源头上减少因动拆迁而引发的新的上访户.2、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警机制

街道建立“社情民意气象站”,发挥治安信息员、楼组长、块长、社区单位、群众团体的作用,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把收集信息的触角深入到每个社区、每个行业,多渠道掌握矛盾纠纷信息.由居民区党组织及时收集相关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向街道报告预警和化解工作信息.街道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化解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并将重点事件及时向上级汇报.对于工作失误而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应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3、完善调解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信访代理工作室”的作用,坚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要摸情况、建预案、讲政治、纠违法,依法行政,耐心工作.针对动拆迁历史遗留问题,确定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做到重大群体性上访、涉法上访案件有效控制、协同解决.同时建立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制度,每月排查一次,重要敏感时期每 10 天一次.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网络,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力争不出现民转刑案件,不因处置不当激化或扩大矛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4、完善矛盾化解社会参与机制 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劳动仲裁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法律志愿者、社区心理咨询室以及各类协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矛盾化解社会参与机制;二要建立信访听证会制度.针对一些情况复杂、久拖不决、涉及 面广的疑难积症,邀请一些社区法律专家、资深人士以及上访人的亲友共同配合,阐明法理,情理感化,增进沟通和理解,促使问题有效解决.三要依靠社区民事调解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 谈心,及时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二)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1、始终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

针对华阳街道商区集中、人口流量大的特点,协同公安部门全力遏制“两抢”、入室盗窃、扒窃盗车、马路诈骗等案件的多发态势,“稳、准、狠”地打击有组织犯罪、涉黑涉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严重经济犯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动,重点整治中山公园商圈附近的治安环境,使得社区刑案得到有效遏制,总量升幅逐步“降位”.2、坚决打击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

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积极制止与防范邪教人员上京闹访、聚众滋事、拉横幅、张贴投递反动宣传品以及“法轮功”有线插播事件等违法犯罪行为.对重点对象加强防控和教育转化工作,巩固转化成果.3、不断完善分析研判制度 按照区“五个一”有关通报内容,深入研究自身实际,认真制订解决措施,建立健全实时预警通报、犯罪动向播报、治安走势分析等社会治安形势综合分级研析制度和对治安复杂地区、突出治安问题定期排查制度,对重大治安问题实施重点整治,并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街道综治办、派出所与责任区刑队等部门定期召开治安联席会议,深入分析、研判地区治安稳定形势,提出对策与措施.(三)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治安防控水平

1、健全治安突出问题发现机制

畅通信息渠道,形成反应灵敏、传递快速的信息网络,为缓解、化解重大矛盾奠定基础.(1)分布于各居民楼组的治安信息员上报情况(2)各居民区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的定期排摸(3)公安“110”、派出所“直通车”报警电话 62525767、司法“1600148”报警求助热线(4)居民区、街道的刑案、火灾、重大纠纷“急报制度”(5)社区警、治安警、交巡警、刑警、社保队、街道综治办的治安联席会议制度(6)社保队夜巡要情上报制度(7)街道值班、信访、政务接待中重大事件上报制度(8)街道成立一支 30 人规模的市民治安观察员队伍.2、推进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

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的多层次防范网络.加强对社区保安队、房屋协管队、居民区小保安队伍的建设,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使其真正肩负起社区治安生力军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群众的治安防范意识,巩固居民区以离退休为主体的群防群治“3860 部队”,组更多的在职职工、特别是在职党员积极参与治安防控活动.物防和技防是现代防控的有效手段,在继续做好前几年“换门锁、调窗栅”物防工程基础上,近两年将重点推进居民楼宇对讲防盗门的安装,以及街面、小区监视摄像头的普及和并网.计划 07、08 两年居民楼宇电子防盗门安装总量达 400 扇左右,普及率超过 90%,并着力落实和提升使用的有效率;监视摄像头在“十一五”计划内每年新装一批,以提高治安摄像监控的覆盖率.3、坚持并不断探索重点场所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治安复杂场所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制度,加强对辖区 内“六小场”所经营行为的监管,继续推进“四项规范”(即登记规范、灯光规范、着装规范、经营规范),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活动,严厉查处娱乐服务场所内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强化长效管理,加大突击检查的力度,防止反弹.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大力创建“无毒社区”,对个别路段存在的毒品散售犯罪行为实施严厉打击.以完善“玫瑰坊”商业街治安防范建设为蓝本,以落实“十大举措”为依托,逐步探索建立以商圈场所单位为重点的治安防控体系.4、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管理制度

协助组建街道车辆停放专管员队伍,落实点上专人专管、面上巡查处违的管理责任,重点整治中山公园商圈车辆乱停乱放、失窃较多 的问题.对于小区内的车辆停放,有车库的动员居民将车辆放入车库;没有车库的要设点规范划一停放,保安要加强对停车点的看管.5、加强特殊群体管理帮教工作

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效方式,切实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监管工作,配备帮教力量,落实帮教措施,减少和控制重新犯罪.做好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做好精神病患者监护工作,防止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6、强化社会治安管理责任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街道分别与职能科室、派出所、交巡警中队、责任区刑队、社区保安队、居委会签订治安责任书;坚持派出所受街道委托分别与社区物业公司、建筑工地、内保单位、餐饮娱乐场所、旅馆、刻印社等单位签订治安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四)健全组织网格体系,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1、加强居民区综治组织建设

继续完善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民警为骨干,以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房屋协管员为基本力量,以群防群治队伍为基础依托的“5+X”基层综治组织模式.街道按照每个居委会 1-2 人的比例增配治安协管队员,专门从事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同时健全居民区工作例会、案件现场会、社区单位联席会议和治安巡逻、值班等工作机制.2、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街道组织建立更多的退休(在职)党员巡逻队、红袖章巡逻队、护楼队、看家网、治安信息员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加强小区内外的巡逻力量,形成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治安防控合力.街道将不断检查督促物业公司对保安队伍的管理和使用,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指导培训,规范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小区门卫管理的难点问题,街道将组织居委会利用“5+X”的力量进行夜间查岗,综治办不定期抽查,公开通报抽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邀请部分优秀门卫、保安介绍工作经验,共同提高.3、发挥“两新”组织积极作用

街道将继续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利用社区综合党委的平台,积极发挥“两新”组织在平安社区创建中的积极作用.督促指导社区单位配备好治安主管或治安员,组建治保委或治保小组,与社区单位建立治安信息双向沟通和治安防范联动机制.4、力争进入首批“平安社区” 按照“平安小区”、“平安单位”比例不低于 80%的要求,街道将加大各项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楼组”、“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的创建工作,细化创建方案,广泛宣传,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力争华阳进入首批“平安社区”行列,并使“平安小区”、“平安单位”的创建达标率逐步达到 90%以上.(五)强化管理水平,提升社区公共安全体系

1、加强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

加强社区内实有人口的管理,深入开展调查走访,掌握变动情况,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实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对来沪人口的服务与凝聚,完善对来沪人口卫生、计生、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措施,动员来沪人员积极参与社区治安防范活动.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两提高,两加强”,即提高信息采集率,力争达到 95%;提高“居住证”办证率,力争达到 85%;加强房屋租赁管理,建立社区房屋租赁网络;加强实有人口信息平台的利用,通过“百户单元”的划分明确块长责任区,探索实有人口的有效管理.2、加强生产、消防安全管理

全面落实防火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强化各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开展重点整治,加大对华阳地区闲置厂房、建筑装潢工地、出租房的监管力度,消除安全“盲区”,对特种设备加强安全检查,根除隐患,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事故,杜绝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事故.3、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利用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制订突发灾害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汛防台抗灾、群体性事件等各类社区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

第三篇:“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国家统计分类目录中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

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个体经济

又称“个人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通常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或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个体经济目前专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

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经济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投资所构成的经济类型。它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中的几种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股份合作制经济

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两种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探索出来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集体经济的新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经济形式是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经济

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到内地直接投资设立企业而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与内地投资者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其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经济

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内地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

8,个体工商户:

是指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生产资料或产品收入归个人所有,雇工7人(含7人)以下,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形式,包括城镇闲散劳动力等自筹资金开业兴办,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工业,手工业,客货运输,商业,饮食,服务(包括修理)和房屋修缮等个体经营者。还包括农村的非农业个体经营者。

9,非公有制企业:

指在工商登记时登记为企业的,非国有或非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注意: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包含个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10,私营企业:

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所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11,私营独资企业:在我国,按有关法律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12,私营合伙企业: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 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1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公司。

1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的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15,合伙制企业:也称合伙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出资者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16,股份合作企业:在我国,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17,混合所有制企业:指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所有制经济中两个以上不同所有制经济,通过一定的资产组织形式,混合而成的所有制企业。

1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到内地直接投资设立的企业。包括其独资经营的企业,其与内地其他投资者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以及其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

19,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照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2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企业: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21,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其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22,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金的比例达到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比例小于25%的,归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23,外商投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内地直接投资所建的企业。

24,外商独资企业:又称外资企业。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我国内地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25,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批准设立,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金的比例不低于 25%的股份有限公司。若外资的股本比例低于25%的,则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2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2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呀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新社会组织

新社会组织是指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涌现出来的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队。

新社会组织一词,是上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一个新的词汇。其特点是,相对于“社会组织”、“民间组织”、“群众组织”等词的概念,把范围缩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民间组织。除了包含根据法规合法允许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以外,还包含目前法律法规还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自发性的非政府组织和准民间组织。这对于党和国家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指导和管理,具有重要意 7 义,新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

1、社会团体:是指按《社会团体登记治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不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福利会、中国保护儿童委员会、社联、文联、科协、宗教团体等。

2、学术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各类学会、研究会等。

3、行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领域各行业相同的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

4、专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组织组成的各类协会等。

5、联合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不同利益需求的人群或各类社团组成的联合体,如联合会、商会、促进会、俱乐部、校友会、联谊会等。

6、行业协会:是行业性社团中的一种,是由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

7、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治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属行业划分为教育事业类、卫生事业类、文化事业类、科技事业类、体育事业类、劳动事业类、民政事业类等。

8、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属于民间组织。其公益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为特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利,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广泛受益。

9、社区活动团队:是指以社区群众为主,因文化知识、爱好爱好、强身健体等不同需求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过社团治理部门登记,但在街道社区有关部门备案的群众性组织。

10、中介组织:又称“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机构”,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受托而为,起桥梁或居间联系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开展智力性服务的机构。

11、非营利机构:指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生产货物和服务,但不答应向成立,控制或资助它的机构提供收入,利润或其他财务收益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

第四篇:“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是指就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

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社会团体,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两新”组织中共产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带头宣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监督“两新”组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确保“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带头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企业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带头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带头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疾苦,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带头遵纪守法,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第五篇:“两新”组织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一般包括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支部和党小组应当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提高认识,增强团结,促进工作。应当尽可能结合形势任务,选择党员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组织生活内容,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使党的组织生活丰富多彩。党的组织生活次数不一定过频,时间不一定过长,而应重视质量,精心组织,努力做到主题突出,批评认真,措施具体,整改落实。

“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当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对党员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党员密切联系职工,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要求党员团结带领职工搞好生产经营管理,为“两新”组织改革和发展多做贡献。要求党员在“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带头作用。“两新”组织党组织还应通过经常性的组织生活,帮助党员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以丰富、及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来满足党员职工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严格要求与热情关心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发现党员职工思想上有不良苗头时、工作有变动时、同志间有矛盾时,应及时谈心,以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

“两新”组织党支部工作任务

1、宣传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监督、引导和保障“两新”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3、关心“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两新”组织发展出谋划策,支持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4、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5、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经常了解职工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关心和维护职工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7、协调“两新”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坚持原则,化解矛盾,维护“两新”组织和社会的稳定。

8、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帮助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9、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职责

1、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按照完成上级党组织布臵的各项任务。

2、负责召集支委会、支部大会,主持研究讨论重大问题。

3、主持制定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长远发展规划和计划,支持和帮助“两新”组织经营管理工作。

4、督促执行支委会、支部大会的决议、决定,定期检查指导党小组长的工作。

5、认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抓好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建设。

6、负责党支部成员工作的督促、检查、考核,主持每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7、每年年底召开支部大会汇报支委会本工作情况。

8、搞好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当好班长。

9、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0、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建工作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

“两新”组织党小组职责

1、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技术,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

2、组织、指导和监督党员认真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的决议,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给每个党员分配一定的工作,组织党员实现党支部的决议,努力完成党支部布臵的各项工作任务。

3、协助党支部做好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接受党员的汇报,关心和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并及时向党支部汇报。

4、组织党员做好职工工作,经常向职工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的决议,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向党支部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5、定期召开党小组生活会,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督促党员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有关活动。

6、协助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以及接收新党员、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考察和收缴党费等工作。

“两新”组织党小组长职责

党小组长是党小组的负责人,是党的基层工作骨干。党小组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本小组的党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两新”组织各项任务的完成。党小组长一般由所在党小组的党员推选产生,也可由党支部指定。

党小组长应是中共正式党员。党小组长的职责是:

1、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技术;

2、组织党员贯彻执行党支部的决议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分配给党员工作,指导党员的活动,并检查党员执行决议的情况;

3、按时召集和主持开好党小组会,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4、组织党员做好职工工作,及时反映职工的要求和意见;

5、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掌握了解每个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使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6、组织党员做好职工工作,及时向党支部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本小组的情况;

7、按时收缴党费。

“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包括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推选、培养、教育和考察,履行入党手续,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

一、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

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必须结合“两新”组织实际,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

1、教育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明确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并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采取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定期培训等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2、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每半年对要求人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上级党委每年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的状况做一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的措施。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离开企业时,党组织应将培养、教育的有关材料,转给流入地党组织。

3、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其他党内外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同意,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可列为发展对象。

4、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没有经过政审的不能发展入党。上级党委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本人历史和政治表现进行了解。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进行政治审查。政审的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政治历史情况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审的基本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本人档案;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必要的函调外调。政治审查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

5、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不能发展入党。培训时间一般为5—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中央组织部组织局编写的《入党教材》,可作为学习辅导材料。“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处理好工学矛盾。因客观原因不能集中进行培训的,党组织应安排他们学习指定的文件,并搞好辅导。

6、发展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团组织推荐。“推优”工作的具体步骤是:(1)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2)团支部委员会在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名单,报上一级团组织审定。(3)上级团组织考察审核后,签署意见向党支部推荐。团支部(总支部)书记和基层团委书记根据上一级团组织在认真听取团员青年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党组织对被推荐的优秀团员,条件成熟的可以确定为发展对象,需要进一步培养、教育的可以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7、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在支部委员会讨论发展对象的入党问题之前,先在党小组内进行认真讨论,统一认识,及时向支部委员会汇报。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个别了解等方式,听取党内外职工群众意见。

8、进行吸收预备党员公示。党支部将经上级党委审查同意的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在召开支部大会前15天,采取张榜公布的形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情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审核、调查,并在5天内形成审理意见。党支部要将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党组织审核、调查情况向支委会、支部大会通报,作为被反映对象能否成为预备党员的重要依据。党支部将公示内容和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处理结果汇总整理归档,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示。

三、发展党员必须履行的入党手续

1、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要求入党的人必须自愿向所在“两新”组织党组织提出申请,提交入党申请书,其主要内容包括:(1)个人政治历史情况、家庭主要成员以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2)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3)个人在政治、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和优缺点,以及自己怎样努力做到从思想上入党。本人的政治历史问题或受过奖励、处分,都必须如实写清楚,有不清楚的问题,要向党组织提供线索,帮助党组织查证。

2、确定入党介绍人。申请入党的人要有2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负责培养的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邀请,或由党组织指定。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受处分期间,不能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的工作:考察被介绍人的历史和现状;做好被介绍人的培养教育工作;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在志愿书中填写自己意见;在支部大会讨论时,负责介绍被介绍人的有关情况;被介绍人成为预备党员以后,介绍人仍要继续进行教育帮助。

3、发展对象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确定的发展对象,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填写《入党志愿书》。《入党志愿书》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内容要真实,字迹要清楚。“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作出决议。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开会。在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上,申请人应汇报对党的认识、学习党章的体会、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本人主要优缺点等;支委会要向大会报告对申请人审议的情况;入党介绍人介绍培养、考察情况以及本人意见;到会的党员对入党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充分发表意见;入党申请人谈自己对大家所提意见的看法及今后的决心;出席会议的全体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表决时,入党申请人不必退场。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支部大会讨论2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支部大会通过了吸收申请人入党的决议后,支部委员会应及时将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决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入党申请人的主要优缺点,支部大会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的意见,本支部党员人数,应到和实到党员人数,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表决时赞成、不赞成、弃权的人(票)数各多少,通过决议的日期,并由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5、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支部大会作出同意吸收申请人入党的决议后,要将《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及其它证明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党组织审批前,要派专人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考察。审批的意见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两新”组织党支部。党支部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对未被批准入党的,也要通知党支部和本人,做好思想工作。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吸收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超过六个月党委尚未审批的,应退回支部,由支部党员大会复议后再报党委审批。未经复议,党委不能审批。预备期从支部党员大会复议之日算起。

四、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党的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2、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进行。程序是: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开会词;宣誓人宣誓;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党员代表讲话;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

3、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两新”组织党组织要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党支部每季度讨论一次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同本人谈话。预备党员离开“两新”组织时,党组织应将教育、考察的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流入地党组织。

4、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和程序

(1)本人申请。预备期满时,应由本人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递交所在党支部。其内容:第一部分简况。说明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批准入党的,什么时候预备期满,并正式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第二部分写自己在预备期的表现。第三部分写今后的努力方向。

(2)预备党员转正公示。(程序与吸收预备党员同)

(3)党小组讨论。预备党员所在党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4)支部委员会审查。“两新”组织党支部收到预备党员提出的书面转正申请后,可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并综合分析该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要将形成意见,及时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5)支部大会讨论。主要程序是:预备党员汇报在预备期的表现;预备党员所在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的表现情况;支部委员会提出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全体党员进行讨论;支部大会表决,表决办法同讨论吸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表决办法相同。支部大会决议内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党员出席会议的情况、表决情况、时间。

(6)报上级党组织审批。支部大会结束后,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报上级党组织审批。上级党委对“两新”组织党组织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预备党员所在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或支委要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龄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党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两新”组织党支部的上一级党组织保存。

“两新”组织党支部工作制度

1、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3、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制度,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活动,积极推行党员工作岗制度,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表彰优秀党员,处理不合理党员。

4、结合“两新”组织特点,组织党员本着“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开展活动。

5、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标准、确保质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指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6、坚持和完善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制度,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加强党员动态管理。

7、做好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管理好党支部的活动经费、设施。

8、加强对全体党员职工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

“两新”组织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职责

1、组织全体党员、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职工的政治、文化、科技素质。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任务中,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反映和解决职工的思想热点问题。

3、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提出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教育。

4、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建设好党员活动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5、及时发现和宣传从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两新”组织党组织学习培训制度

一、为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二、集中学习,一般一个月组织一次,利用党员活动日进行,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职工参加。

三、学习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所需的管理知识、生产技术等。

四、除集中学习外,党员要坚持开展自学活动,支部要定期检查党员学习笔记,组织交流学习心得。

五、支部要积极组织党员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

“两新”组织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

1、党员大会。每年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听取党员意见和建议;讨论通过党员发展、转正问题;民主评议党员。

2、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由支部书记主持。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总结部署工作;研究党员发展、转正和自身建设等问题。

3、党小组会。每年召开六次党小组会(每两个月一次),由党小组长主持。主要内容:汇报党员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酝酿党员发展、转正情况。讨论落实本党员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交流经验,互促互进。

4、上党课。支部每年组织党员上三次党课,参加人员为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内容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建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政策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两新”组织党组织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两新”组织党支部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由全体党员参加。

二、民主评议党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民主评议过程中,坚持摆事实、讲道理,既不降低党员标准,又不提过高要求。

2、民主公开原则。要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引导党员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对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臵意见应当与本人见面,并允许申辩。

3、平等原则。党员在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对普通党员还是对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三、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包括:

1、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统一起来,把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同脚踏实地的作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2、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3、是否站在改革的前列,维护改革的大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

4、是否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行政纪律和国家法律,做到令行禁止。

5、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应当根据形势、任务对党员提出的要求,根据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和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开展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结对帮扶等活动,确定民主评议党员的具体内容,以体现各自特点,保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收到实效,为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四、民主评议党员的一般步骤:

1、学习教育阶段。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学习与民主评议党员有关的党内规定。重点进行理想宗旨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党员标准教育。

2、自我评议阶段。组织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联系本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肯定成绩,查找问题与差距,分析主要原因,对是否符合党员标准进行自我认定。凡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党员,都应当认真写好个人的总结材料,经党支部审批后,由党员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进行自我总结。

3、党内外职工群众评议阶段。先在党支部或党小组内进行党员之间的互相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采取召开座谈会或者民意测验的方法,认真听取职工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建议。

4、组织考察阶段召开支部委员会,对照党员标准,综合分析党内外职工群众对每一名党员的评价和反映,提出初步意见。对其中需要核实的问题,应当进一步调查核实。召开党员大会,将支部委员会的初步意见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正式意见,一般说来,党员评议档次应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对确定为优秀党员或不合格党员的,应报上级党组织审批并予以公示。

5、表彰处理阶段。经过民主评议,对党内外职工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由“两新”组织党组织进行表彰,对确实做出优异成绩的优秀党员,可报请上级党组织给予表彰;对合格党员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合格党员,应当按照有关政策,区别情况,妥善处理。

“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员活动日制度

党员活动日制度是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是党员加强组织观念,享受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体现。

一、根据“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情况,每月确定一天为党员活动日。

二、党员活动坚持小型、业余、分散原则,不影响“两新”组织正常生产经营。

三、党员活动紧密围绕“两新”组织生产进行,可组织党员开展政治或业务学习,参加义务劳动或公益活动、帮助困难职工等,要注重实效,力避形式主义。

四、党员活动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五、支部在组织活动时,必须认真准备,做到人员、时间、形式、内容、效果“五落实”。

六、开展党员活动,必要时可提前向“两新”组织业主通报或邀请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指导。

“两新”组织党支部和党员联系职工制度

1、党支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支委成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经常调查研究。

2、党支部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党内外职工群众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重大问题决策前,都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3、坚持党员联系职工制度。每个党员联系1名困难职工,积极帮助其解决思想及实际困难。

4、拓宽联系职工渠道,健全党员大会、群团代表大会制度,尊重各方面代表的权利,认真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

5、坚持联系业主制度。党支委成员要经常性联系业主及管理层非党职工,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及教育引导工作。

“两新”组织党员与职工结对帮扶制度

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职工,促进发展生产,帮助部分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党员与员工结对帮扶制度。

1、要认真分析党支部所属党员队伍状况,选择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素质较好,业务技术较强,经济条件较优,年富力强的党员,确定为参与结对帮扶的人员。党支部参与结对帮扶的党员数,应达支部党员数的30%以上。

2、分析职工队伍的状况,选择文化水平较低,业务技术较弱,工作表现较差,经济条件较次,年龄较大的员工,确定为结对帮扶的对象。参与结对帮扶的员工数与党员数相对应。

3、帮扶的党员和职工一对一结对,党员要有具体的帮扶计划和措施,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和帮助结对的职工,使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职工,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寻找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在经济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4、结对帮扶的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职工做好工作,对党支部组织特定的帮扶活动,需积极参与。

5、党支部对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每个季度自查一次,上级党组织每半年检查一次,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查找问题,不断改进,使此项制度取得实效。

“两新”组织党支部议事规则

1、党支部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支部委员要按照分工,认真负责地做好工作。

2、党支部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会议由支部书记召集、主持或委托支部副书记召集、主持。

3、党支部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委员到会方能举行,根据议题需要,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列席。

4、党支部的议题,由支部书记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他委员拟提交会议讨论的问题,应事先与支部书记沟通。

5、党支部委员会议召开的日期、议题及有关事项要提前通知与会人员。与会人员要按会议通知要求,认真做好发言准备。

6、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范围:从企业实际出发,研究制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意见;讨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并积极为企业的发展谏言献策,讨论并争取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讨论研究企业中群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讨论决定向上级党委的请示、报告、总结等重要事宜。

7、支委会决定重大问题,要经过充分讨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的决议必须有应到会半数以上的委员赞同;如果对处理重大问题和决定重要事项出现分歧,不应匆忙作出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统一认识后再作决定,也可将有争议的事项向上级党委报告;在紧急情况下,党支部委员会不足半数时处理的重大问题,事后应向下次支部委员会报告。

8、会议要做好记录,决议形成后按照分工认真组织实施。会议研究具有保密性的内容,与会同志要严守机密。

“两新”组织党组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要求流动,凡符合人才流动政策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应予以支持。

2、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两新”组织党组织要摸清本单位中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本着对党员负责的态度,按规定对流出和流入的党员进行登记,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工作,并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

4、流动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应做到:(1)对外出党员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通过适当方式与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3)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内记载的有关内容,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党员外出后不按规定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按党章有关规定办理。

5、有流入党员的党组织应做到:(1)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验证后及时接收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不得借各种理由拒绝接收。(2)安排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他党内活动,收缴党费,并分配他们做适当工作。(3)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内有关内容。

6、流动党员应做到:(1)外出前向所在党支部报告。(2)外出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3)外出期间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7、“两新”组织党组织可指派党员与流动党员定点联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流动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要在工作和生活上关心流动党员,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和活动场所。

“两新”组织党组织文档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管理,便于查阅资料,及时总结、考核党建工作,促进“两新”组织党支部建设,特制定文档管理制度。

二、党支部的各种会议、活动、党员个人的工作、思想汇报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等必须形成资料,存档保存。

三、上级来文,本级发文,“两新”组织基本情况登记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党内统计报表、党组织活动季报表、收缴党费记录及其它有关资料等,要及时分类整理、建档立册。

四、做好存放及保密工作,档案装具要安全可靠,摆放合理规范,方便查阅,保证档案不霉变、不丢失、不失密等。

五、对档案的收进、移出、查阅、保管等进行登记,保证资料在流动、查阅过程中完整。

六、充分利用文件、档案等资料,为“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

1、各级党组织负责向辖区或责任范围内的“两新”组织派出党建工作联络员。

2、联络员由乡镇、街道、部门党组织从本单位党性原则强,熟悉党务工作,有丰富工作经验党员中选派。

3、联络员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党员、职工和“两新”组织业主,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争取业主对开展党的活动和党建工作的支持。

4、联络员要做好“两新”组织中现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入合适的党组织,组织他们开展党的活动。

5、联络员要经常党的政策,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配合上级党组织做好发展对象的培养和教育,并及时将他们吸纳入党。

“两新”组织党支部党员电教片播放制度

1、“两新”组织党支部每月播放1至2次电教片,组织党员集体观看。

2、播放前,对电教片的内容做简要提示。

3、播放后认真组织党员讨论,并按要求做好情况记录和信息反馈工作。

4、挑选政治素质较好,热爱电教工作,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同志担任电教员。

5、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情况。

“两新”组织党、工、青、妇联席会议制度

党、工、青、妇联席会议是指由“两新”组织党支部主持,定期召开工会、团支部、妇委会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的需要。

一、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一般在月底召开。遇有紧急事宜可临时召开。

二、参加联席会议的人员为: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妇委会主任等。

三、会议内容为:

(1)汇报一个月来各组织的主要工作和下月的工作计划。(2)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汇报当前职工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方案。

(3)学习贯彻“两新”组织行政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决策、决议。

(4)党支部书记布臵近阶段各线工作。

下载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新组织规范化建设参考信息

    广东廉江:健全“三项制度”,强化“两新”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2013年09月04日09: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充分发挥“两新”党组织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发展的......

    思想汇报格式:关于两新组织

    请大家一起来浏览以下这一份关于两新组织的思想汇报格式,仅供参考:尊敬的党组织:6月25日参加了市“两新”组织组织的科学发展,创优争先活动的学习,“两新”组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

    两新组织党建

    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何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

    服务“两新”组织

    浅谈服务“两新”组织的几点建议 【引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以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

    两新组织党建

    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组织设置规范化。根据“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组建方式,使符合条件的都建立党组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单独建立党组......

    “两新”组织开展

    “两新”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我市有“两新”组织14274个。其中,新经济组织13883个,包括非公有制企业693个、个体工商户13190个;新社会组织391个,包括社会团体72个、......

    “两新”组织开展

    “两新”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我市有“两新”组织14274个。其中,新经济组织13883个,包括非公有制企业693个、个体工商户13190个;新社会组织391个,包括社会团体72个、......

    “两新”组织(合集5篇)

    “两新”组织党组织情况汇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提高党建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