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石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政风行风对话情况总结
灵石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政风行风对话情况总结 今年我队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窗口服务,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狠抓了民主评议行风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详细情况如下: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制。为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行风建设工作列入今年监察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抓好准备阶段的4个关键环节: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成立了以队长为组长,副队长为副组长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监察工作实际,制订了《灵石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二0一一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并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明确队长为行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三是深入宣传发动。4月中旬以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评议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队干部职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为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2、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监察工作力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结合行风评议工作,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加强监察工作力度。
3、精心组织实施政风行风宣传咨询活动。4月28日及8月28日,我队工作人员身披宣传彩带,向过往群众散发宣传资料50余份。在宣传活动中接受群众投诉、咨询30余人次,发放政风行风调查问卷32份,回收17份,收到好的意见建议5条。4.28及8.28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强化了政风行风意识,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建立长效机制将廉政防控工作与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为了促进行政权利规范运行,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今年我队发放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把风险点、防控措施、流程图、各项制度等内容编入手册,发放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手中,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建设对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升行政行为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推动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切实转变了全队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
5、聘请行风监督员。2011年5月23日举行了聘任仪式,聘请了岳德军、田秀丽、梁灵生3位同志为行风监督员,当场颁发了聘书。
6、及时组织召开征求意见会。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于6月20日邀请部分服务对象召开了政风行风征求意见会。参会代表踊跃发言,对我队在政风行风建设和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梳理汇总,主要有两个方面:(1)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排忧解难方面做得不够主动。
第二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
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程序
1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由两名以上劳动监察员共同进行,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监察证件,说明身份。
2告知用人单位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方法,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并巡视劳动场所,制作调查笔录。
3发现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并经过审查由劳动监察机构确认有违法事实的,应当登记立案。登记立案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报劳动监察机构负责人审查批准。
4登记立案后,劳动监察机构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5承办人员完成调查取证后,应向劳动监察机构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案件处理报批表。
6对违法案件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根据及依法享有的权利。
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劳动监察处罚决定,并制作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
8劳动行政部门在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内,应当将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单位。
9劳动监察处罚决定送达后,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对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篇:劳动保障监察综合行政执法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综合行政执法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1、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在专用网络下运行,任何人不得改变网络设备布置、服务器和网络参数,不得在专用计算机上连接其他网络,不得未经允许更改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
2、劳动监察信息系统账号采用专人管理,并详细登记用户姓名、口令、权限等相关情况。
3、劳动监察信息系统管理员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不得将任何用户的密码、帐号等保密信息等资料泄露出去。
4、任何人不得在专用电脑上进行非工作范围内的事项,不得在专用电脑上打开不安全的移动设备,对于外来移动设备一律进行电脑病毒检测,确保没有病毒方可进入电脑读取。
5、任何人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对于可能引起电脑病毒的软件,应使用软件检查、杀毒。
6、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管理员要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系统无法运行或者其他情况时,要及时报备,尽快修复系统。
7、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登录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造成信息丢失、资料泄密等情况,将追求其法律责任。
8、定期对系统用户进行有关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教育,对电脑进行定期维护,并根据规定对信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备,同时采取相应措施。
9、系统各级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系统安全有序。
10、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保德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典型材料
保德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经验材料
近年来,保德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为目标,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力求在机制上抓完善、在创新上求突破、在工作上求实效。通过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全面积极开展劳动监察执法维权,极大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全县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保德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煤炭生产企业劳动用工治理整顿先进单位”、2007年被省劳动厅评为“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省劳动厅评为“全省三优文明窗口先进单位”、2009年被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一、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是完善各项制度规章,做到有章可循。推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监察事项、监察形式、检查措施、调查期限、案件查处时效、工作纪律及责任追究等七项内容的政务公开。落实岗位责任制、AB岗工作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并对外公开。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工作人员做到挂牌服务,热情耐心,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特别是针对各种劳资案件上升的趋势,建立了信访维稳工作 预警,制定了《保德县劳动保障领域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和保德县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事前有预警,事中有处置举措,事后有分析评估,及时排查化解了不稳定因素,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进一步加大力度检查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履行合同签订情况,对于用工不规范的提出建议,指导其逐步完善;对于不履行用工主体责任的,下达整改指令书,要求其限期改正。目前,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全部实现劳动用工制度化、规范化,绝大部分餐饮业、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也已建立了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劳动用工的宏观动态管理。同时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2010年,我们主要以山西忻州神达晋保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省保德县水泥有限公司为示范,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将创建活动与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加强工资支付保障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是开展诚信等级评价,弘扬典型促发展。近年来,注重把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和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范畴。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按照“抓示范、树典型、建机制、创特色、上水平”的整体思路,分企业申报、信息采集、实地考察、社会公示、表彰授牌五个步骤进行,使之成为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实效的科学监管机制。注重总结,不断创新,合理对待,分类监管。按照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信息使用办法,对获得A级、B级的企业,政府公开其良好信用信息,两年内免予执法检查,推荐参加全国、省、市诚信企业的评选;对获得C级、D级的企业,对其下达《劳动用工管理整改建议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劳动用工综合治理整顿,进行重点监控,督促企业诚信自律、知法守法。2006年以来,共评出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22家,劳动保障诚信企业83家,推荐参加省级诚信企业评选4家,推荐参加省级和谐企业创建评选2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企业健康发展、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引领作用。
二、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和执法模式
一是健全上下协调机制,坚持四查促维权。对于情节比较轻微的违法案件或劳动关系不明确的举报投诉案件,批转到各乡(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协调处理,这样即缩短了案件查处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通过开展“四查”,即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案件追查、书面材料报送审查,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公布和曝光用人单位违法案件25件,依法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740 份,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87份,主动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无一假案、错案发生。
二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行月报告制和例会制。根据《进一步加强全县劳动用工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对辖区内的企业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监察执法队对全县的煤矿、非煤矿山企业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各乡(镇)劳动保障所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检查情况汇总报告。全局每月10日召开一次专门会议,由局长、分管副局长、执法大队和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参加。报告全县各乡镇的劳动用工监管情况,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动向,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研究解决各种难点问题。2010年全县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以上,主动检查用工单位158户,涉及职工2713人,督促用人单位1507人补签了劳动合同。
三是积极推广“网格化”和“网络化”劳动保障监察。每年年初,我们从工商局调取全县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单,对其按管辖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各企业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实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企业、企业不漏职工,形成动态管理、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督监察网络。
四是坚持法律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相结合。利用日常检查或办理案件的机会,我们深入企业,召开职工大会,听取 他们对劳动用工包括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工时、集体协商情况等方面的意见。并责成专人,结合典型案例讲授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仲裁、工伤保险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同时要求企业加强职工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用人单位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三、细化监察立法,突出维权实效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妥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监察执法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是践行“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
一是落实清欠责任制、层层签订清欠责任书。即每年年初劳动监察执法队与各企业签订拖欠工资预防性检查和监控责任书。这项工作已成为我们每年必须做的规定动作,成为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是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与建设、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多方监管合力。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呈现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格局,由县政府牵头,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工商、公安、建设也加强了日常检查、督办,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监管的治欠良性局面。在日常巡查时,对所有生产企业有承包转包情况进行特别审查,对承包转包不合理,由于“二包”“三包”人利润太低,可能引发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追查。同时建立了在建设领域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有效地 遏制了群体讨要工资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我们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来解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2008年到2010年我县欠薪案件发案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三年间下降了45%。
三是狠下大力坚决查办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我们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着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考虑到民工讨薪的紧迫性,我们对欠薪案件实行365天“监察无休日”,24小时内查处制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2010年6月,2名四川藉藏族农民工投诉称,某施工企业拖欠民工工资,还发生了口交、肢体冲突。监察执法队接到投诉后,立即赶赴工地现场,了解有关情况,核实所欠工资,讲法律,讲政策,进行双方调解,并当场支付了所欠工资,最后对包工头提出严厉批评。2010年,共受理群众投诉53件,绝大多数涉及建筑施工企业,调解48件,立案5件,结案率100%,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76万余元,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此外,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还打破劳动案件属地管理的死框框,在处理跨区域欠薪案件时,及时与兄弟县、市甚至其他省市的交流,为打击“异地拖欠”行为构建起立体全方位的维权网络。
第五篇:劳动保障监察总结
劳动保障监察总结
一年来,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党组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按照我局及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结合全年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案件为突破口,积极工作,奋发进取,在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体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0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使农民工拿到工资及时返乡,开展了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案件的专项监察工作,并实行了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24小时值班和清理拖欠日报告制度。春节前仅20多天的时间,全盟受理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1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70余万元,涉及农民工500余人。由于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在此期间全盟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
(二)今年四、五两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用人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此次大检查规格之高,涉及面之广,检查内容之全面,工作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取得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本次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活动,由各级政府牵头,大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级劳动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股),具体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为使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盟从各级工会、建设、工商、监察等部门及各新闻媒体抽调了312人,成立了活动监督检查组、举报案件专查组、新闻舆论宣传报道组等三个专门的工作小组。“五·一”前还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劳动保障法律宣传咨询日活动。
此次大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600余户,涉及劳动者6万余人;受理群众举报案件82件(法律宣传咨询日当天受理28件,涉及拖欠工资11万元),其中77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农民工1500余人,拖欠金额达140万元,追回138.2万元;清理非法收取的风险押金190余万元,涉及劳动者470余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000余份,取缔非法职介机构21户,共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615份,对57家滥行加班加点的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这57家企业为了达到国家法定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招收员工150余人;全盟各地共召开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座谈会20余场次,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刊登稿件音像报道达80余篇次。大检查结束后自治区政府督查组对我盟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按照抽查比例深入企业实地检查,对我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盟的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检查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并且工作中有独特作法,并多次在上级的工作信息和工作通报中点名表扬。
(三)7月我盟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执法检查。
(四)8月开展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大检查。
(五)根据自治区的部署,11月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监察活动。此项工作截止到2005年元月31日结束。
(六)其他工作
1、组织了机关《行政许可法》的学习辅导,参与了全局行政许可事项方面的上报工作。
2、组织了全盟的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活动。①召开了盟直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上组织学习了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通报了几年来我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情况,目前工作形势,听取了各企业在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如何改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②组织了全盟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竟赛活动,并对各旗县市(区)及盟直各参赛单位进行了讲解辅导。本次竞赛共印发试题4000份,回收3720份,回收率达93%。从参赛情况来看,参加本次竞赛答题活动的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在60%以上。
3、与盟建设局联合下发了《建筑业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通知》,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程序,对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缴纳、使用发放进行全程监督。今年,盟直建筑施工企业共建立和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的建设施工企业24户,缴纳工资保障金128万元,对防止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根据施工单位要求反还工资保障金的申请,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对2家已竣工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发放资料进行了审查,并将情况在施工现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公示,在规定的公示期限没有发生举报案件,随后我们将这2户施工企业缴纳的共计3万元工资保障金反还给企业。
4、为了全面推进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排头兵”和“推进器”的作用,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与内部业务部门和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及工作联动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各业务部门(科室)情况通报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对各部门(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了进一步了解,为确定下一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5、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按照盟行署的工作安排,农民工工资清理专项工作组设在我局,我科负责具体各项工作的实施。为有效完成我盟提出来的工作任务,我们对全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拖欠数额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对各旗县(市)区的清欠工作进行了指导,制定了清欠工作方案、清欠工作规程和清欠工作时间进度表,并深入到“拖欠”企业逐户落实。截止目前,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853万元,涉及农民工近万人,督促“拖欠”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工资偿还计划8份,涉及近200个工程项目。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我盟拖欠农民工工资偿付率由上月的52.9%提高到94.6%,此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6、加大了对各旗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察力度。每次专项监察活动都要求各地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阶段工作要有工作情况、信息,工作结束要上报总结;对全年工作任务,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我们对各地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盟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各地查处的重大疑难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7、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新闻报道及信息的上报工作,全年共报送工作信息、专报近40余篇。
二、主要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劳动保障年检2127户,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63.6%,(完成我盟任务的101.3%),主动监察用人单位4966户,涉及劳动者近10万人,主动监察覆盖率达100%;专职监察员人主动监察用人单位72户,全年共受理举报案件338件,结案321件,结案率95.0%,其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65件,涉及农民4709人,共追回被拖欠的工资520万元;清退各种风险、抵押金214.34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531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9233人;督促技术工种培训办理持证上岗人数1303人。全年共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26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0份,罚款4.76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并举。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故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在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夫,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依据国爱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
(二)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机制。目前,一些用人单位诚信度较差,也是引发劳动关系纠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的意识,今后我们要逐步推行和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对用人单位诚信评价制度的施实,使企业达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源头治理。今年,国家和自治区先后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筑企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我们要抓住国家加强法制建设这一有利时机,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会同劳动争议仲裁、工资等相关业务职能科室,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督促检查企业建立工资发放制度、缴纳工资保障金等用工源头上入手,完善各种制度,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以减少或杜绝违法案件的发生。
(四)由于建筑行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刚起步,此项工作对各旗县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一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个别旗县市根本没有履行起监督管理的职责,一些用人单位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在着前边存入后边支取的现象,使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保障金应有的作用。
(五)一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员“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我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不含科股室行政编制人员)原有69人,现从事监察工作的只有54人,流失率达21.7%,主要被抽、借调到机关其他业务部门,个别地区只能应付一些举报案件的查处,其他工作已不能正常开展。
(六)2005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主要是:继续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进城务工农牧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合法权益、社会保险扩面征徼、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等专项执法监察工作。
(七)继续加大对全盟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力度,实行工作目标运行情况月报监控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八)为提高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劳动保障系统内部实施工作联运机制,情况通报及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推动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向前发展。
(九)加强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群众组织及新闻媒体的沟通配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与法律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达到齐抓共管的工作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