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山县统计基层检查调研报告
微山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要求,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全县乡镇和街道开发区开展调研,掌握了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情况,查找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以此达到改善基层统计条件、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概况
机构设臵方面:全县有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成立了专门的统计站。队伍建设方面:县局、乡镇及街道共有统计专兼职人员70人,其中县局共有26人,全部是专职统计人员,平均年龄35岁,有统计中级职称的7人。本科学历23人,研究生学历3人;乡镇统计站共有专职统计人员44人,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9人,中专学历3人;“四上”企业统计人员均由会计兼任,大部分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基础条件方面:县区统计人员人均有专用电脑一台;16个乡镇都有统计专用电脑;行政村统计基础条件相对薄弱;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二、微山县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做法 的需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统计基础建设任务的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改善统计基层基础条件。县局积极筹集资金对全县基层基础建设给予补助,重点加强统计站硬件建设,县局先后为每个统计站配备了计算机、照相机、移动硬盘等设备;为各乡镇建设了统计网络,基层基础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乡镇统计站建设提出“八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标示、有公章、有制度、有电脑)建设标准,乡镇统计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目前全县16个统计站基本达到了“八有”标准。
(二)认真抓好统计服务工作。通过统计网站、新闻媒体等形式,客观真实地向社会公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通过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及时有效地向领导提供本县、市内及周边各县市区相关统计资料,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努力提升统计资料质量。2012年来,共编发各类统计分析、统计监测报告、简明统计信息、统计参考等312篇;《微山统计年鉴》和《微山统计信息月报》逐年改版。
(三)不断推进统计法制工作。结合“五五”普法,利用新《统计法》颁布实施的契机,深入开展了统计法规学习
检查,增强了统计执法力度和效果。
(四)扎实推进机关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使工作氛围更加融洽和谐;认真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和执行力提升年活动,使机关作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虽然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统计力量比较薄弱。乡镇统计站人员及“四上)企业统计人员素质不高,基层统计力量薄弱,成了影响和制约统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基层统计经费明显不足。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对统计工作的需求日益提高,致使统计工作任务日渐加重,部分设备有待更新,统计人员需要培训,基础建设仍需加强。而实现统计工作持续发展的必需经费明显不足,特别是基层统计经费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协调、持续、科学发展。
三)基层统计信息化设备使用维护情况不好。由于县区统计局网络管理专业人才匮乏,还无法处理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难题,个别县区统计局网络运行不稳定,有时连时断的现象。部分乡镇统计站对网上直报、网上信息交流等不够重视,统计网络使用的频率和质量较低,甚至个别乡镇统计站与统计网络的连接中断,没有及时排除障碍,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四)源头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基层统计部门存在工作任务繁重、统计力量薄弱、被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基层源头数据质量不高,也影响了全县的统计数据质量。
(五)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县局部分统计人员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差,尤其在信息分析和调查研究上不够深入,对统计数据的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对宏观经济和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对策建议研究不够,认识不深,对领导决策的参考价值不大。
(六)基层统计发展不平衡。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统计站无论在硬件建设、制度管理、工作方法,还是在人员素质、敬业精神、思想观念上,都落后于先进统计站;部分乡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人员更换频繁、设备维护使
响着全县基层基础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供优质服务,赢得领导支持。基层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狠抓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统计产品的开发,积极为各级领导指导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提供统计依据;要做好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利用每月、每季、半年、年度统计报表,着力开发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要掌握工作动态,准确查找工作差距,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请示汇报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要为社会各界提供大量丰富的统计咨询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二)严格建设标准,实行规范管理。为了使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县乡统计部门要在这次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县局及部分乡镇客观上存在着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统计经费落实困难、部分设备需要更新、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统计行为不够规范的问题,认真研讨分析,继续严格建设标准、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加强人员培训、增加经费投入、更新硬件设备、规范工作程序,从而大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三)推广成功经验,实现统计站均衡发展。要从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硬件设备、规范运行等方面入手,及时总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先进县区和先进乡镇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好的做法,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和调查研究;要组织统计站通过听、看、学等方式,查找各自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要开展学、比、赶、超活动,促进各统计站在基层基础建设上均衡发展,推动全县统计工作上水平。
(四)狠抓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要从基层统计机构设臵、人员编制方面入手,加强统计力量。要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要继续举办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对乡镇和部门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集中学习统计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程序,以及统计工作方法和流程;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会代训,利用统计工作会议、年报会及其它专门会议,讲解有关统计知识,规范相关统计程序,从而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二篇:基层统计站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基层统计站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全面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工作决策部署,镇街统计工作则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源头和基石,是全年客观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长期以来,镇街统计站及基层广大统计人员承担了大量数据的采集、审核、汇总及上报工作。在整个统计数据工作链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镇街统计站建设及统计人员情况直接决定了数据统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展,为进一步增强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了解及认识,提高统计效能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对乡镇基层统计站及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工作及人员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便于今后整改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为适应社会新常态提供工作思路。
一、统计站工作基本现状
(一)整体素质日趋提高
近年来,我市注重抓统计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政治思想建设、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成效明显。整个统计站共有专兼职统计人员3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政治面貌全部是党员。党员同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是统计队伍的中坚。学历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统计队伍知识化程度越来
越高。
(二)和谐氛围比较浓厚
近年来,我镇统计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 “和谐统计”,整个队伍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氛围。队伍和谐,统计站同志们能够和谐共处,大家相处融洽,你帮我助,队伍凝聚力得以充分体现。统计部门无论是单位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家兢兢业业搞工作,团结一心谋发展,无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奉献精神有口皆碑
由于统计工作任务重,时效性强,加班加点是统计人员的家常便饭。晚上,经常看到统计站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挑灯夜战;节假日,经常看到统计人员忙碌的身影。每逢重大统计工作比如全国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统计人员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统计人员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讲条件,不讲价钱,甘于吃苦,甘于奉献。这一点,全镇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基层统计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本着“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宗旨,大力强化统计服务,除了搞好常规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服务外,统计部门还积极参与政府的各项考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通过开展这些系列服务,提升了统计队伍水平,扩大
了统计社会影响,提高了统计社会地位,镇党委政府在召开重大会议、出台重大决策和研究重大问题时,都要听取统计部门的汇报和意见。统计部门的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当前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业务工作渠道交流畅通。目前,各站所、部门,上级各单位专业数据繁杂或者缺失,统计站统揽基层数据时会遇到部分部门不配合,或者因长期交流不畅的原因,各部门、站所数据会出现严重矛盾的地方,重新核实修订这些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需要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工作难度较大,致使基层数据不能真实详细反映基层经济发展状况,客观是失去了部分统计数据的意义。
二是干部交流渠道不畅通。干部交流是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是,统计干部交流这潭水未见波澜。一方面由于统计是弱势部门,很难将优秀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统计系统内部也没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统计部门人才济济,但是一些优秀的统计干部往往也只能长期困在一棵树上,与数字终身为伴,白头偕老。这样,既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干部成长和发展。
三是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是科学用人和科学管人的重要手段。目前,统计系统没有建立一套系统而完善的干部激励机制,对干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没有一套很好的激
励办法,干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干部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干部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统计力量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形势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统计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任务重与人手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除了各种繁杂的日常统计报表之外,各种普查、各种重点调查接连不断。特别是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难度都非常巨大。基层普遍反映,这些年来,任务不断膨胀,人员未见增加,工作特别紧张。
五是干部培训力度不够,难以保障知识更新当今,知识更新快,统计方法制度更新快,新的统计任务不断增加,对统计队伍的培训仍然跟不上节奏。目前对统计队伍的培训只是零星的、局部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全方位的经常性的培训体系,无法满足广大基层统计人员要求培训的强烈需求,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高。
三、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首先,要通畅干部交流渠道。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扩大干部交流渠道,另一方面,在向外推介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内部交流途径,建立内部干部交流长效机制。通过上下交流,加速统计干部的成长和成才
第二,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
研究建立一套系统的干部激励机制,如学习激励机制、调研成果评价奖励机制等。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干部多搞创新,多出点子,多出成果,形成一个奋发向上、你追我赶、争先创优、人才辈出的良性竞争环境。
第三,争取增加人员编制,充实干部队伍力量。积极主动做好各级党政领导和编办的工作,多汇报,多请示,要把统计部门目前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人员情况向领导和编办讲透,而且要反复讲,经常讲,引起领导和编办的重视。同时要把好人员进口关,使进入人员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第四,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加大对基层支持力度。近几年,虽然基层的统计工作环境大有改善,但是,目前一些基层统计条件仍然比较差,统计设施仍然比较落后,还需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最后,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要不断地完善培训机制,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培训长效机制,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要努力健全培训机构。建立统计干部培训基地,配备培训基础设施。要尽量扩大培训范围。把培训延伸到基层乡镇及村,让广大基层统计人员都能参加培训。
河店镇统计站 2017年1月
第三篇: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为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继续查找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高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的实践主题,把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深入甘州区、民乐县的部分乡镇和街道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县区、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情况,查找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以此达到改善基层统计条件、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概况
机构设置方面:全市六县区全部成立科级行政建制的统计局;全市有47个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统计站,13个乡镇统计站和其他站所合署办公;街道、社区和行政村还没有成立统计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县区、乡镇及街道共有统计专兼职人员125人,其中县区统计局共有65人,全部是专职统计人员,男48人,女17人,平均年龄41岁,有统计中级职称的3人,初级职称的15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乡镇统计站共有专职统计人员47人,兼职统计人员13人,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33人,中专学历13人;840个行政村的统计人员均由文书兼任,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基础条件方面:县区统计人员人均有专用电脑一台;60个乡镇都有统计专用电脑;行政村统计基础条件相对薄弱;5个街道、43个社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二、市县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和统计发展的需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统计基础建设任务的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改善统计基层基础条件。市局筹集资金8万元,对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县给予补助,对基层基础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的乡镇给予奖励;县区、乡镇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购置办公设施;市、县区政府也在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为统计部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基层基础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上,提出“八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标示、有公章、有制度、有电脑)建设标准,县区统计局和乡镇统计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60个乡镇统计站基本达到了“八有”标准。
(二)不断提高基层统计服务水平。优质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目的所在,能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衡量统计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而优质服务主要体现在统计产品上。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各县区、乡镇的统计服务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是县区统计局统计产品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坚持搞好常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统计新产品,统计产品的种类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高。二是县区统计局调查研究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能围绕“三农”工作、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劳务输出、能源消耗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有部分报告在《省情咨文》、《**工作》等刊物上刊载。三是统计监测预警作用继续得到加强。各县区继续加强对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资源环境、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的解决等重点领域进行统计监测预警。四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县区统计局能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把统计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工作思路向领导汇报,不同程度地赢得县(区)领导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初步形成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上下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大力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统计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统计局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设备更新,切实抓好网络的扩容、延伸和提速工作,将统计网络延伸到乡镇一级,为市局、县区和乡镇的信息交流和网上传输搭建了平台。各县区统计局都能较好利用统计网络,上报统计数据,进行信息写作与报送,基本实现了统计资料网上传输,让网络成为信息交流、业务往来、推动工作的途径,有力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统计业务工作。部分乡镇建成了以“三农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乡镇统计信息网页,既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信息,又满足了领导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全市统计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第四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统计数据源自千家万户,统计基层基础关乎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进一步做好新发展阶段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指明了方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基石不牢不稳,将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我市统计部门全面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国统字〔2021〕*号)文件精神要求。从打基础,树形象,促工作的角度出发,立足我市的实际,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此次调研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统计业务全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规范化建设才有原动力。我市统计部门高度重视,把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市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精神,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夯实政府统计部门、部门统计工作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强县级及县级以下基层统计队伍建设,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完善基层统计业务规范,提升基层统计信息化水平,强化基层统计保障条件,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加强对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统计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直接抓,专业科室具体抓,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协作、条块结合、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建立制度、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我市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制定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准确把握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任务和重点,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结点,切实解决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进一步调动部门和企业统计工作积极性,提高部门和企业统计工作水平,促进政府综合统计与政府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确保全市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依法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统计服务保障。要求全市各乡镇(街道、农场)和市直各单位必须明确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做好与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对接上报工作,同时要求,统计人员原则上一年内不得进行更换。统计人员的保障,为统计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升统计工作科学性
统计机构规范化建设贯穿于统计业务全过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规范化建设才有原动力。为此,统计部门高度重视,把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积极配合省统计局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为巩固拓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全面提升统计信息化工作水平,夯实统计信息化基础。
四、加强县区基层基础工作督促指导。
统计部门要强化对四县四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重点加强县、区、乡镇级以下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及时掌握日常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制度不虚设、数据有来源、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数据审核评估、依法统计,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五、基层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全市统计调查基础工作调研,基层统计总体情况良好,基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关于提高统计服务能力的问题。由于目前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都实行了下算下管一级,在提高统计服务能力的问题上,上级为下级服务,数据反馈的及时性成了基层统计的棘手问题,使统计服务工作十分被动。建议以后在数据反馈上再及时一些,有利于提高统计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公信力。
2.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我市友谊县兴隆镇、龙山镇、凤岗镇、兴盛乡、东建乡、庆丰乡、建设乡、友邻乡、新镇乡、成富朝鲜族满族乡,由于体制原因,以前是农场,改制后乡镇政府2020年5月刚刚开始组建乡镇,目前人员尚未配齐,也没有开展统计业务,除友谊镇有兼职统计人员外,其他十个乡镇均无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乡(镇、街道)统计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常因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需要而被调整和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层统计业务不熟,制度执行不力,数据质量不高。村级统计人员常因换届选举,领导班子变动等原因而变更。基层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检查发现,部分乡镇领导认为统计数据对于本乡镇的具体工作缺乏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统计工作只是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在乡镇财力、人力等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统计工作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工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布置安排,对统计工作条件、数据质量等关心不多。
4.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人手不足。从县、区级统计局来说,我市各县、区统计局编制人员少,有统计执法证的人更少,甚至各别县区没有统计执法证人员,影响了统计执法工作。各县、区、乡镇统计人员同时兼做几个专业任务,由于人手不足,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各县、区对乡镇的检查指导和业务培训难以安排;对于乡镇一级,统计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普查、调查任务不断加重,许多乡镇统计人员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村级统计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村级统计员(村会计)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同时要应付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数据质量意识不强。
5.乡村台帐欠规范,资料不齐。实地检查发现,各乡(镇、街道)基本上建立了分村台帐,但各地台帐格式五花八门,装订方法各种各样,甚至个别地方帐表不分,台帐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模式。村级统计常因换届或领导变动而变更统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历史资料的交接存在缺漏,造成基层统计资料连续性受到影响。
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要壮大基层统计队伍。争取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改善基层统计人员的待遇,增加对乡、村统计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稳定乡镇统计人员。尽力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明确乡镇统计岗位,理清乡镇统计人员身份,做到专岗专责,确保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2.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以新修订《统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乡镇、企事业单位和村级干部的统计法制宣传,提高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让群众和各级领导更深入的了解统计,基层统计工作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杜绝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3.建立健全逐级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可以采取省级培训到市县级,设市级培训到乡镇级,县级培训到村级。定期或不定期得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两级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能力,确保
第五篇:基层统计站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基层统计站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在坊城街办统计站工作的这半年里,通过调研,对当前基层统计站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下一步如何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和思路。
一、基层街办统计站工作的基本现状
(一)整体素质日趋提高
近年来,我市注重抓统计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政治思想建设、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成效明显。整个统计站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党员。党员同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是统计队伍的中坚。学历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统计队伍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
(二)和谐氛围比较浓厚
近年来,街办统计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 “和谐统计”,整个队伍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氛围。队伍和谐,统计站同志们能够和谐共处,大家相处融洽,你帮我助,队伍凝聚力得以充分体现。统计部门无论是单位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家兢兢业业搞工作,团结一心谋发展,基本上无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奉献精神有口皆碑
由于统计工作任务重,时效性强,加班加点是统计人员的家常便饭。晚上,经常看到统计局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挑灯夜战;节假日,经常看到统计人员忙碌的身影。统计人员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讲条件,不讲价钱,甘于吃苦,甘于奉献。这一点,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基层统计站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本着“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宗旨,大力强化统计服务,除了搞好常规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服务外,统计部门还积极参与政府的各项考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通过开展这些系列服务,提升了统计队伍水平,扩大了统计社会影响,提高了统计社会地位,街办党委政府在召开重大会议、出台重大决策和研究重大问题时,都要听取统计部门的汇报和意见。统计部门的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当前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业务上存在重复管理。目前,基层统计部门在业务上既要应对上级统计部门,又要应对国家调查队,用基层统计人员的话来说,一个媳妇两个婆婆管,而且一些任务是交叉重复的,同样一项工作,过去只要做一次,现在要做两次,无疑增加了基层统计部门的负荷。
二是干部交流渠道不畅通。干部交流是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是,统计干部交流这潭水未见波澜。一方面由于统计是弱势部门,很难将优秀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统计系统内部也没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统计部门人才济济,但是一些优秀的统计干部往往也只能长期困在一棵树上,与数字终身为伴,白头偕老。这样,既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干部成长和发展。
三是干部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是科学用人和科学管人的重要手段。目前,统计系统没有建立一套系统而完善的干部激励机制,对干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没有一套很好的激励办法,干部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干部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干部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统计力量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形势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统计面临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任务重与人手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除了各种繁杂的日常统计报表之外,各种普查、各种重点调查接连不断。特别是普查,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难度都非常巨大。基层普遍反映,这些年来,任务不断膨胀,人员未见增加,工作特别紧张。
五是干部培训力度不够,难以保障知识更新当今,知识更新快,统计方法制度更新快,新的统计任务不断增加,对
统计队伍的培训仍然跟不上节奏。目前对统计队伍的培训只是零星的、局部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全方位的经常性的培训体系,无法满足广大基层统计人员要求培训的强烈需求,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高。
三、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首先,要通畅干部交流渠道。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扩大干部交流渠道,另一方面,在向外推介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内部交流途径,建立内部干部交流长效机制。通过上下交流,加速统计干部的成长和成才
第二,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研究建立一套系统的干部激励机制,如学习激励机制、调研成果评价奖励机制等。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干部多搞创新,多出点子,多出成果,形成一个奋发向上、你追我赶、争先创优、人才辈出的良性竞争环境。
第三,争取增加人员编制,充实干部队伍力量。积极主动做好各级党政领导和编办的工作,多汇报,多请示,要把统计部门目前承担的工作任务和人员情况向领导和编办讲透,而且要反复讲,经常讲,引起领导和编办的重视。同时要把好人员进口关,使进入人员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第四,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加大对基层支持力度。近几年,虽然基层的统计工作环境大有改善,但是,目前一些基层统计条件仍然比较差,统计设施仍然比较落后,还需要继
续加大支持力度。
最后,不断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要不断地完善培训机制,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培训长效机制,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要努力健全培训机构。建立统计干部培训基地,配备培训基础设施。要尽量扩大培训范围。把培训延伸到基层乡镇及村,让广大基层统计人员都能参加培训。
高鹏
二O一O年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