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农广校科技书建设工作总结(最终版)
我县农广校科技书屋建设工作总结
为加强媒体资源建设,促进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推广宣传农牧民科普教育,目前我校的媒体资源建设为已建音像资料库1个、科技书屋已建设4个,致富早班车开通4个村队,按照2004农广字(2007)11号文件精神,现将近几年来我校联合组建的农牧民科技书屋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民科技书屋基本情况
我校自2005年以来依据本校媒体资源库自身状况,依照上级校工作指示开始联合组建乡(场)村队农民科技书屋,05年上半年通过对夏孜盖乡及查干库勒乡的调查了解分析,分别与夏孜盖乡5队及查干库勒乡夏日尔村联合组建农牧民科技书屋,2006年上半年在我镇镇++村组建一科技书屋,2007年又与==乡政府联合组建农牧民科技书屋,故目前我校共组建4所农民科技书屋。科技书屋建设截止目前我校共投入1.8万多元的建设经费,共投入1800套册各类农业科普图书及音像资料,捐赠几十套桌椅板凳和订做书柜,截止目前四所农民科技书屋已有相当的规模和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发挥图书屋在宣传农业政策、信息交流、传播农业科技科普知识等方面的作用,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促进农村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积极效应。
二、科技书屋管理工作状况
科技书屋管理本着明确职责、强化管理、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思路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图书屋在宣传农村政策法规、信息交流、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村教育和两个文明建设。在科技书屋管理方面我校与乡场政府及村委会通过协调组织,分工负责,落实监督来共同管理好科技书屋,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具体做法首先是由乡政府及农广校共同负责书屋管理的日常指导工作,各确定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负责审定村及图书管理人员及其培训组织工作;村委会负责书屋的日常管理工作,并选配一名兼职管理人员。目前每一个联合科技书屋都有相应村委会的基层干部具体负责,其个人信息挡案联系方式电话在我校都已备份归档,另外我校也确定由--==教师负责书屋管理的日常指导监督工作,针对每一个科技书屋我校协同乡政府、村委会制定管理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要严格按照书屋管理制度及借阅登记制度,在充分发挥书屋作用的同时,抓好书屋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图书和音像资料完好无损和效应功能。其次针对科技书屋建立图书屋运行上报制度,村委会负责督查图书员工作,并按季度将书屋运行情况、经验、问题、建议等反馈给乡场主管负责部门和农广校。再则与乡(场)政府协同要求每年各农民科技书屋所在的村委会按照图书和音像资料清单认真验收,填写验收回执单和入库单。
农民科技书屋的建设管理情况每学期都有我校指定教师专门负责监督汇总上报工作,对书屋的规模,资金投入,管理员基本情况,征订发放资料等运行管理情况都有详细的归档记录和落实指导方法。
三、规模、资金投入及成效
我校建设的4个农民科技书屋自创办以来已有一定的规模,其中查乡夏日尔村拥有图书及各类音像资料共900套册,夏乡5队拥有图书及各类音像资料共850套册,和镇查斯托村有图书及各类音像资料共1000套册,铁乡联合有图书及各类音像资料共1400套册。科技书屋建设到目前我校投入经费共约2万元,其中2005年针对两个科技书屋共投入约2500元资金费用,2006年主要针对和什镇查斯托洛盖村科技书屋投入约2000元资金费用,2007年对四个科技书屋共投入约13500余元资金费用,其中包括征订音像图书资料和订做书柜等。目前为止,我校共投入约1800套册蒙、哈、汉语各类农业科普图书、文艺小说及实用技术音像资料。
科技书屋的建设总体来说发挥了其好的积极作用,其已在3村1乡产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影响,对农民积极参与科技科普学习,甚至自主自觉学习,懂得应用科技技能致富产生较大影响,对推动开展农广校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也产生积极效应,但科技书屋毕竟有限,相关的民族语言科普资料较少也难以征订上,管理宣传上也存在一些小的问题,而且建设一定规模的科技书屋确也是一笔不小的经费开支,这些都是限制科技书屋更好发挥其作用的影响因素,所以科技书屋的建设要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去宣传“三农”政策和教育,真正去发挥其积极的带动影响作用。
和县农广校
二00七年10月16日
我县农广校“致富早班车”建设工作总结
为加强媒体资源建设,促进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推广宣传农牧民科普教育,目前我校的媒体资源建设为已建音像资料库1个、科技书屋已建设4个,“致富早班车”开通4个村队,按照2004塔地农广字(2007)14号文件精神,现将近几年来我校“致富早班车”的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致富早班车”基本情况
我校自2003年以来依据本校媒体资源建设自身状况,依照上级校工作指示开始试点开通“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项目培训,通过调查了解分析考虑夏乡村队民族成分单一,绝大多数为汉族,农民整体素质及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科普学习积极性相对好一些,群众基础性条件较好,决定试开通两个村队,分别为夏乡5村和2村,当年开通后效果较好;2004年至2005年又开通夏乡6村“致富早班车”项目,2006年在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中,开通和镇查斯托村“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项目。截止目前共开通四个村队“致富早班车”项目,组建联合配置四套“致富早班车”大喇叭广播站,建立广播音像资料配置及 “致富早班车”管理制度。对相关的广播员信息及播放节目都登记管理归档,登记一科技书屋联合组建乡(场)村队农民科技书屋,05年上半年通过对夏孜盖乡及查干库勒乡的调查了解分析,分别与夏孜盖乡5队及利用乡村有线广播和大喇叭,宣传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农业政策法规,对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试点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二、“致富早班车”项目工作开展状况
农广校将“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富脑工程,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以集中播放、全村覆盖、全面服务的特点,搭建起一座连接校乡村的农民科技致富之桥,畅通“致富早班车”驶入广大农户的道路。
一是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成立校乡“致富早班车”领导小组和各村广播站领导小组,试点村要加挂“农广校致富早班车广播站”的牌子,认真将“大喇叭”播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我校还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依托项目,逐步扩展工作。结合我校进村入户和致富技能等培训项目的实施,把农民科技培训与广播宣传科技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是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思路,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传递种养加科技和信息。我校与村队联合配备好广播播放设备,我校利用现有资源做好调配及时将相关实用技术音像资料和中央校提供的音频播出资源(CD光盘)分送到各试点村,并依据一定条件的要制定出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内容节目。“致富早班车”播放内容有种植类:如棉花、玉米、油葵栽培技术等,养殖类有牛羊饲养、农牧业新技术等以及农业政策法规、农业信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内容。
三是加强对原有试点村的管理。我校与村委会制定《农广信息员管理规则》、《播放工作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按照上级校对“致富早班车”广播站建设的要求,加强对村广播站运行的监督,进行必要的抽查,确保广播站播出不长时间间断,逐步提升广播站的标准化程度。
三、成效及建议
建议:
1、部分节目内容较抽象,农民听不懂,尚需要解决与现场示范问题。
2、节目内容需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的需要。
3、广播节目配套资料未跟上。建议制作一些相关图书、图片及民语言光盘资料。这样效果会更好,更受农民欢迎。
4、建议在工程实施的同时,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该项工件取得实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广校肩负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各级领导在期望,广大农民群众在期盼,我们农广人在探索。通过这项工作的实施,我们感到:“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是开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的好举措,也是县级农广校更贴近农民,深入农村,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种好手段。但“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须认真实施、扎实推进,我们需要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为使“致富早班车”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密切与乡镇的联合,将“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这一科技富民、利民工程扎实做好,更好地促进 “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使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踏上了快车道。
和县农广校
二00七年10月16日
第二篇:农广校体系建设
关于如何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年8月20日 来源:山东省农广校 访问次数:72
农广校的体系建设工作是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是农广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优势和作用,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省级农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市级农村(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以县(市、区)农村科教教育培训中心为基础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一种从中央到省、市、县、乡五级联动、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有效地整合农业教育资源,达到科学规划、组织和协调各项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和工作的状态。
一、农广校体系建设的灵魂和内涵
农广校体系建设的凝聚力,就是农广校体系建设的灵魂和内涵。体系凝聚力的提高首先要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作风。面对目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所遇到的新形势、新需求和新任务,农广校体系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充满各种新的挑战和困难,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农广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这个崭新的时代、特殊的时期,提出新时期农广精神的核心,即: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这为农广校体系各级办学人员注入了强心针、凝聚剂,如果真正在思想上和认识上能够做到,那么在工作中就会体现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开拓创新,提升能力、不断超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通过对各项任务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也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农广校体系招之能干、干之能胜、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力量;第二要靠密不可分的情感和关系。针对农广校的现有职能和工作实际,在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其他部门的联系中要善于从“工作中建立感情、靠感情去推动工作”,只有与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上级主管和行政主管部门才会客观的去认知和认同农广校的工作,这样会更有利于加强工作中正常和深入的相处,在农广校前行的路上才会有很多的感情积淀,从而更加方便工作的承担和开展,这也是作为农广校管理者应具备和修炼的基本功;第三要靠实实在在的利益做驱动。首先要找准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积极切入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不断的争取和努力,获得任务和工作,目前部分基层农广校存在一种可有可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锅锅不硬、有火火不旺、有米米不多,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无米下锅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具有两面性,也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没有任务、没有压力,越是出不了好做法、好经验,相反会出现一种消极的工作状态和影响,更无法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信任和认可,在与其它从事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比较中会处于被动和劣势。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个口号不但要喊出来,而且要做出来,应该在工作的承担和项目的安排上由上至下给予基层农广校多压担子、下任务,勤指导、促质量,在当地农民教育培训这个领域作出成绩、作出特色、多出精品、打造品牌,只有有活干、才会好好干,只有干好了,才会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信任和授予重托。
二、农广校体系建设的原则
针对现阶段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现实需要,建设农广校体系的根本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一)独立自主的原则
强化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独立性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形成具有较强自主性、独立性的工作局面,形成属于农广校体系自身和独立的造血和输血管道,规划、设计和形成符合农广校职能实际,独立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有效解决依附在其他机构和部门,受其牵制的现状,真正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二)自下而上的原则
要努力形成一种良性的由下至上的建设原则,基层农广校是农广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市级农广校是农广校发展的纽带,农广校体系要始终保持一种自上而下的扶持状态和一种由下至上的维护状态,在有关政策支持、项目争取和资金投入上应从中央校、省校等层面上对基层校首先给予支持和投入,使基层农广校能够获得展示和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
(三)各地突破的原则
有效发挥各级农广校的积极性,逐级进行突破。各级农广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当地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和认可,努力成为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打造当地的农民教育培训名优品牌,提高社会知名度。
三、农广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新形势给农广校体系建设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职能的建设;二是能力的建设;三是文化的建设;四是项目的建设;五是体制机制的建设。
在职能的建设中,要明确提出农广校的职能定位,即:运用远程教育培训手段,面向农村,培养中等专业人才;制定农民培训规划、计划,组织指导并实施全省农民培训工作,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农广校的性质应明确是公益性全额事业单位。在能力的建设中,一是要加强条件建设。要根据不同的层级和特点,规划和确定一系列能够满足农广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项目,形成一种常态性、规范性的投入和建设。有骨无肉或有肉无骨,甚至部分基层校基本是无骨无肉的状态,根本无法保持和稳固农广校体系的健康发展,在体系这个词上是不完整的,存在着有名无实的现象;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农广校体系各项制度的完善和推进,建立健全人员、工作、管理、业务开展、项目管理等规章和制度,形成有序的工作环境;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始终坚持“内提外稳”的原则,真正提高农广校队伍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农广校的办学人员和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服务能力,必须建立一支作风硬朗、勤于思考、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办学队伍。
在文化的建设中,农广校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体系工作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有力体现,新时期农广文化的核心,即:品格高尚、行为规范、思想活跃、目标同一,农广文化的提出和发扬是整个农广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项目的建设中,要根据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和实际,设计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和不同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库,做好项目库的储备和建设,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体制机制的建设中,必须注重实效,适应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政策机制;能够激励社会各部门支持和参与的协调机制;能够完善有效保证农广校体系高效运转、自我发展壮大的运行机制;能够调动农广校广大办学人员投身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激励机制和能够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不断走向法治化管理轨道的保障机制。只有不断创新和加强体制机制的建设,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
四、农广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1、做好职能定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这标致着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已经开始,作为农广校系统要自上而下拧成一股绳,明确职能和定位,确定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不动摇。
2、加强条件建设。条件建设是体系建设中的骨架和基础,要从基层进行推进,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对农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加强县级农广校的各项基础条件建设、充实设施设备、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改善教学培训条件。同时要成立和加强乡镇、村级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力量,提出量化的标准,有重点的进行建设,主要建设到三个地方,一是建设到农业专业合作社,二是建设到农业企业,三是建设到大型的标准化农村社区。突出农广校办学特色,加强基层校“农民科技培训直通车”的配备和补充。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在各地搭建和设臵农民教育培训专门广播和电视频道。
3、提高队伍素质。要根据教育培训任务的需要,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较高、数量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师的需求量和专业结构,制定出农广校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和长远规划,确定“对内抓提高、对外搞引进”的队伍建设思路,对专职办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知识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深造,同时按照办学任务的要求,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高水平教师、农村能工巧匠、农村土专家等充实到农广校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同时,通过集中培训、座谈交流和评选优秀校长,再由优秀校长现身说法等形式,促进和加强校长队伍的能力提升。
4、进行项目储备。职业农民的教育,要重新挖掘“绿色证书”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针对农民对学历证书不需要的现实情况,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形成适合农民需求、具有农广校教育特色教育形式;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农广校要在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普及性培训三大培训工程中寻找突破口,分层次、分领域进行农民培训项目的编制和设计,组织、筹备和实施各地的农民技能大赛。
5、开展各项活动。要依靠开展和组织各项活动为载体,确定和开展主题年活动,在体系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交流活动,拉动体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成为摆在农广校面前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中央一号文件对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于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因此,应把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
海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是1990年,实行与海南省农业干部学校、海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三位一体”的形式开展工作。目前在职人员3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人。在省内曾设有市县级分校友会8所(始设在农业局)中专学历教学点47个,其中农学、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点各18个,林学专业教学点11个;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省校教学点心个,琼海、五指山、昌江、保亭等市县级教学点4个,目前正在进行市县级保点建网工作。
学校拥有省校卫星接收站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1部,基本满足与中央校同步开展教学培训、举办业务会议的要求。每所市县级分校都拥有录象机及电视机各1台,每个中专后继续教育教学点则配备了VCD机与电视机各1台,初步满足了教学需要。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依靠省财政资金支持,于2001年投资创办了试验示范农场,农场内种植了香蕉、菠萝蜜、珍珠石榴等多种名优特热带水果,长势喜人,部分已进入采摘期。学员有了实质性的实习试验示范场所。海南省农广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成立于1999年,主要负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开发应用。作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最年轻的集体,在农广校体系和农民远程教育培训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青年集体是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2004年8月被命名为农业部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他们成功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人才机制健全,集体凝聚力强
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技术含量高,人员流动性强。根据这一工作特点,该处室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人才机制,留住、用好人才。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年龄最大 41岁,平均年龄 30.9 岁,其中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2人。在有效的管理机制下,每位留在这里的技术人才都有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领导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实行责任到人激励保证机制,明确每位成员的岗位责任,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同志,给与相应的奖励。促使处内全体成员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青年集体成员争先创优,不断提高、进步,形成了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同时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把懂技术、善管理的同志选拔到管理岗位,并先后派多人次参加各种初、中、高级等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几位大学毕业生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分别担当了网站管理、卫星培训主管和项目负责人。
思想政治过硬,职业操守一流
该青年集体近几年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狠抓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党、团组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督促全体人员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并邀请有关同志给体系建设处的同志介绍农广校事业创建、发展的历程,帮助大家深刻理解艰苦创业、不断进取、改革创新的农广精神,增强对农广校事业的热爱,并定期进行工作思想、经验的交流,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
在狠抓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放松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处里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要求和纪律。处领导班子带领广大青年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把农广精神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在提高青年团组织的战斗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团队精神培养的同时也尊重年轻人的个性,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领导鼓励年轻同志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在处内开展了积极向上的电脑游戏比赛、篮球训练等活动,为年轻同志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工作成效显著,发展定位明确
1999年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成立之初着手制定互联网网站建设方案,克服各种困难进行筹备和建设,“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网站于2000年5月由陈耀邦部长点击正式开通,在2001年国际农业信息研讨会全国优秀农业网站的评选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教育网站”。2003年制定了统一冠名和规范英文域名、统一整合和分配网络资源的全国农广校互联网网站建设方案,至2003年9月,在全国31个省(市、区)建设了60个卫星远端接收站,配套建设了远端培训教室。利用已建卫星网络,与世界银行学院、FAO等国际组织和部办公厅、科教司、农学会等单位合作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4年初,全体成员利用短短的2个月时间,高效优质完成了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主办的政府网站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工作。该网站于2004年4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由张宝文副部长点击开通,成为指导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沟通政府与农民、企业与培训单位的阵地和桥梁。
面对信息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民教育培训新阶段的要求,体系建设处(网络中心)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农业远程教育的巨大意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他们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新思路。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在瞬息万变的网络发展中寻求到适合农广校体系网络发展的契机,为推动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远程教育手段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教育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农广校体系开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争做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领军力量。
近日,安徽省农广校在合肥召开工作会议。全省85所农广校校长和省农委领导及委科教处负责同志、土肥专家共106人参加了会议。
在认真总结工作基础上,会议表彰了农广校系统2004年在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材发行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主要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安庆市农广校等24个先进单位;部署了2005年学历教育,科技入户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省农委许伟副主任、委科教处赵熙玲处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农广校系统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会议启动了全省农广校系统测土配方施肥(补钾工程)项目,举办了测土配方施肥校长培训班。会议还就农广校发展与改革思路组织了研讨。
许伟副主任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省校新的领导班子所做的工作,他指出,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新的成长期,发展机遇难得。要求各级农广校在工作中和即将开始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拓宽工作职能,以为争位。一要紧紧围绕农村中心工作,紧抓学历教育不放松,积极做好远程教育、绿证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认真实施好“阳光工程”,要与劳动力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二要明确工作对象,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各类用工企业开展教育培训,以适应农村市场主体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变化。三要不断提高农广校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争取支持和竞争,做好测土配方、科技入户等项目的培训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解放思想,各级农广校可以通过以训招商、以学招商、以校建企、校校联营等方式配置资源,抓好技物结合,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打造教育培训品牌,努力创新机制。四要不断加强体系建设,要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天长市农广校这个标杆,加强宣传,宏扬“和谐农广人”的奋斗精神,同时还把体系项目建设实施好,要加强工作研究,通过项目建设,传播信息,传播技术,增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实力。委科教处赵熙玲在讲话中总结了2004年全省农广校积极配合农委科教部门在“四个一”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与监管等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赞扬农广校是农委科教部门的有力助手。她阐述了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广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快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农民培训项目监管工作,认真完成好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百万中专生”计划等教育培训任务。
会议要求,各位与会校长要将此次会议精神向主管部门汇报好、贯彻好。在2005年工作中,各级农广校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拓宽职能领域,以典型引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拓宽职能领域,以典型引路,加快发展,积极探索技物结合、校企结合、校校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注重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积极参与农民培训项目监管事务,认真完成好各项农民教育培训任务。
各县区农业局:
为进一步加强农广校办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适应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需要。现就加强全市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建设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乡镇教学班是农广校五级办学的基础,承担着农民教育培训组织、教学环节落实,指导学员生产实践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的重要任务。乡镇教学班作为农广校实施科教兴农的前沿阵地,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各级对新型农民培训规模逐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内容的重大调整,部分县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的基础设施、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各县区农业局要站在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高度, 增强加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把加强乡镇教学班建设纳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切实抓出成效。
二、借助各类农业项目的实施,加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的基础建设
农民教育培训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我市有4个县被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5个县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12个县区全部承担了阳光工程培训任务。这些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都要求要健全完善包括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内的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各类农民培训的承载功能。各县区农业局要积极争取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对已经成立乡镇教学班的,要及时配备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教学班班主任;对尚未成立乡镇教学班的,通过在农技部门内设、联合等不同形式,加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机构建设。要结合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社区、大村庄、重点村等抓好村级农民教育培训服务点建设。市农委将把各县区农业局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建设情况,作为今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要考核内容之一。真正通过完善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基层教学培训服务点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三、认真履行职能,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1、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是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农民教育做为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农业局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做好乡镇教学班班主任的选聘工作,要把农技推广、新型农民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实施中责任心强、工作主动,热爱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熟悉农民教育特点和农技推广工作的优秀农技指导员、农民辅导员、项目技术指导员等,选聘为农广校兼职乡镇教学班班主任。各县区农业局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管理办法》规定,明确乡镇教学班工作职责,制定班主任管理办法。班主任要自觉接受县区农广校的业务指导,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农广校培训学员宣传组织发动、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班日常管理,确保完成承担的各类农民教育培训任务。
2、强化工作考核。各县区农业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对考核成绩优异的乡镇教学班班主任,要优先推荐参加各级乡镇优秀农技人员评比,优先安排承担农业推广项目。市、县农业部们要加强农广校乡镇教学班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中的典型经验宣传,对作出优异2008年,地区农广校在农业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发展目标,结合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历教育和农牧民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我校根据自治区校工作要点及地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学习,注重教育,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国办32号文件精神,以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根本,认真组织干部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动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观看电教片、听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在今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单位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的局面;同时,单位还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类理论知识及业务考试,今年七月,在单位积极鼓励下,全体干部参加了地委组织部组织的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考试,通过考试进一步检验了学习成效,有效的促进了干部学习积极性,单位上下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热情高涨。
(二)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多形式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2008年农广校系统继续依托地区实施的“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工程”、“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程”、“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等载体,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及就业技能,通过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了农牧民掌握科技知识、运用现代技术科学致富的水平,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发展农牧业生产、进行生产管理和农产品经营,实现增收致富。体系内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达21236人次;农牧民党员培训1139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致富技能培训等项目培训达3800人次;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培训达6001人次,科技入户及三进村工作已下派教师139人次,入户1563户,咨询人数10462人次,指导天数达102天次;发放明白纸、图书资料5501份(册)。其中地区农广校完成实用技术培训达3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50份册,开展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301人,发放资料1000份册,科技光盘100盘。
一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各县(市)校组织专业教师与农口部门的农技人员配合,积极参与 “科技之冬”、科技入户“三进村”等活动,组织并下派农业专业教师开展科技入户“三进村”工作,派专业教师认真作好对示范户的入户调查了解工作,征求农户的技术需求,掌握农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造册,收集第一手资料,解决了生产当中的技术难题,全年共培训农牧民21236人次。同时各分校克服无财政投入的困难,根据当地实际,投入38250元资金,选购科技光盘、书籍及编印技术资料等,补充到科技书屋,供农牧民闲暇之余翻阅学习。
布尔津县校为了增强农牧民培训效果,巩固培训知识,便于农牧民在整个生产周期中随时学习和掌握知识,在无财政投入的情况下,自筹资金20000元,聘请专家把关、审核、编印了当地实际的农牧民科技教材2500册,用于充实农民科技书屋和培训时免费发放。
阿勒泰市农广校积极承担全市小麦种植技术培训的工作任务。组织本校专业教师,并聘请地区农业专家为各乡镇的十几个村讲授了小麦科学种植技术、实用技术,并发放资料。共培训700人。
吉木乃县农广校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示范表率作用,根据《吉木乃县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三年规划》的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成了以农广校校长为主编、农广校兼职教师为主体的《吉木乃县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教育读本》编纂委员会,在县直各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投入经费13000元,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编制完成了10万余字的《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教育读本》。该读本分汉、哈两种语言版本,印量总计1000余册,内容涵盖部分党的农村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等,全面细致,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体现出了吉木乃特色,为使全县农牧民党员率先成为“知法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培训资料。
哈巴河县校结合地区校年初下达的工作指标,在以往对示范户科技扶持的基础上,增设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示范村(博旦拜村)1个、巩固扩建“三进村”示范户10户。通过重点对示范村、示范户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使示范村村民及示范户自发地成为先进实用技术的宣传员,起到了以点带面、以点带线的辐射效果,不仅发挥了农广校的科技教育作用,同时为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添砖加瓦的效果。
青河县校为了进一步抓好加勒特塔斯村音像资料库、农民科技书屋建设的建设工作、配发价值1000余元的科技资料。针对哈语种植养殖实用技术资料短缺的问题,根据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和薄弱环节,及时为该村刻录了哈语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光碟,帮助农牧民解决了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派骨干教师对该村建设蔬菜大棚进行技术指导,确定4户哈萨克族农民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目前蔬菜大棚正在建设中。同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全县五乡两镇农牧民进行了灾后重建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8场次,培训农牧民达890余人次。
二是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2008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及地区农业局的有关文件,在抓好各县(市)校学历教育及其他培训工作的同时,地区校又积极与多部门联合,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中旬,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针对旱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地区校专门聘请农业专家到该乡举办了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在全乡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培训采取了多媒体授课,专家现场解答等形式,共有78人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参加培训,发放节水灌溉资料300 余份,通过培训对膜下滴灌技术有了更深了解,增强了节水种植意识,为今后推广节水灌溉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各县市农广校组织专业培训力量,与相关单位部门合作、与地区内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专业有烹饪、计算机、电焊、汽车驾驶、农机修理、美发、阿魏菇栽培、针织刺绣、装卸工、宾馆服务员、缝纫技术及村干部学历班学员农艺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已培训5754人。富蕴县校开展电焊工培训人数585人,电工培训44人,中式烹调231人,计算机操作218人,客房餐厅服务19人,汽车驾驶41人,美发18人。
三是积极承担阳光工程培训工作。2008年农广校系统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600人,有阿勒泰地区农广校、阿勒泰市农广校、富蕴县农广校、哈巴河县农广校、青河农广校、布尔津农广校分别承担培训任务,占地区总任务的53.3%,农广校已成为地区“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主力军。一年来,能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规程开展培训工作,完成了1601人,完成计划的100%。地区农广校2008承担的300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并且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培训,培训专业为装卸工、餐饮服务等,共培训301人,完成计划的100%。布尔津校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开展餐饮旅游服务类专业培训,为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富蕴县农广校结合本地实际在五乡两镇启动了“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严要求,高标准,按照“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狠抓培训质量,落实文件精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农牧民党员培训工作超额完成。农广校体系根据地委启动的“万名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工程”工作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将“农牧民党员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大力开展农牧民党员培训,全年完成1139人农牧党员培训,超额完成计划的330%。党员能力建设工程的实施,不断提高农牧民党员致富就业能力和党员的 “双培双带”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和基层优秀领导者。
(三)大力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强学历教育培训力度
2008年,我校继续落实自治区校“百万中专生计划”,进一步争取各级部门支持,在各县(市)分校共同努力下,较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招生、教学任务。全年实现招生人数786人,其中春季招生220人,秋季招生566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招生任务的196%。
1、努力扩大招生规模,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2008年我校认真借鉴07年招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以“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工作重心下沉”的办学思路,加大中专班招生宣传力度,多次召开招生会议研究部署招生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宣传,通过落实行之有效的招生措施、激励政策、目标责任制,多种手段并举,组织动员了一大批农村党员、村干部及社会学员参加农广校学历教育,确保了学历教育工作的圆满完成。一是村干部招生工作有新突破。今年村干部招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已圆满完成地委组织部下达的三年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各县市分校又抓住今年“两委”班子换届之际,仍有部分村干部没有取得中专文凭,积极向组织部汇报工作并提交了村级两委班子学历教育培训计划,得到了组织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继续执行前三年的办学政策,村干部招生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全年共招村干部332人。二是社会招生稳步开展。面对社会招生生源的逐步缩小的严峻形势,为使我区各行业各领域干部全部具有中专以上文凭,我校积极想办法,不放弃任何机会,继续采取广播、电视、短信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确保招生宣传不留死角,同时还利用首批社会学员圆满毕业所产生的影响力,积极组织动员,形成了良好的招生宣传氛围,社会招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全年共招学员360人。三是努力拓宽办学层次。在抓好中专学历教育的同时,地区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分校开展联合办学,今年福海县分校与电大联合开办大专班80人,同时还争取到“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任务,共招乡村经济管理大专班43人,为农广校学历教育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2、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环节的落实
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维护学校信誉的保证。今年我校仍把教学管理作为办学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落实教学环节,切实搞好教学管理,保证了教学质量;目前农广校体系有在校生1761人,42个教学班,其中村干部729人,因此抓好在校生的教学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今年针对教学管理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严格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自治区校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制定了我校教学实施计划,全面落实教学环节,加强考试考核管理。根据自治区校2008级中专教学日程与考试日期安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我校及时对二个语种、6个专业的春季、秋季中专教学日程与考试日期安排,对各专业、各语种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二是以第三个教学质量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对制度的落实、教师的聘任、教学计划安排、学员出勤率、教学硬件建设等内容严格把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认真落实,同时我们进一步抓好学员自学、辅导、考试关,由于我们学员大部分是在职干部,为使学员不耽误工作,都能按时参加辅导,我们利用每一个周末对学员进行面授辅导,保证辅导质量。三是及时征订教材。按要求征订和上缴教材款,做到人手一套,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四是严把考试质量关。我校每次考试都派有专人进行巡考,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设置要求,做到单人单桌、对号入座、密封运行,坚决杜绝考试作弊和违规评卷现象。五是做好毕业生毕业工作。为保证学员都能顺利毕业,我校通过近一个月时间,完成了2006级村干部班及2006年会统、汽修等专业,14个教学班473名学员的毕业生照片采集、电子信息核对上报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使学员们都能够圆满毕业。
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促进体系健康发展
为不断提高农广校体系办学水平和培训能力,加强体系间的沟通与交流,今年我校曾多次到各县(市)分校开展调研工作,加强了教学检查和教育督导。(1)按照第三个教学质量年工作安排,地区校校领导一行四人先后两次对各县(市)校进行调研检查,主要针对当前我体系师资培训工作、教学管理、招生及农牧民培训工作进行调研督查,通过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年建设活动,各县(市)分校的教学培训工作总体得到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水平有一定提高。(2)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通知》要求,我校积极组织,制定评估实施方案,成立评估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对各县(市)校进行督促指导,力求查缺补漏,建全档案,规范管理,并于今年9月通过了自治区校的复评,通过评估,推动了农广校的体系发展,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逐步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3)认真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根据地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结合农广校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由校长亲自带队,前往各县(市)分校进行专题调研,有针对性的对农广校工作做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形成调研报告,对农广校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做了部署和规划。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科技兴农的主阵地。
作好学校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为此我校加大了师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注重教师平时的业务学习。采用集中领学、观看电教片、听课评课等措施,不断充实知识,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二是选派教师下乡锻炼。为使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加了解农村,体验乡村工作生活,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下基层一线,积累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当地农牧民进行技术指导,其中阿勒泰市、青河县今年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下乡锻炼。三是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师资库。我校定期对兼职师资库进行充实,并对兼职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素质,规范管理兼职教师队伍,使之更合适当前各类培训需要。四是组织教师考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今年体系先后有8名教师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农广校第十六期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学习,5名教师到自治区参加业务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借鉴发达省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经验,从而达到自我发展目的。同时地区校利用农广校远程教育培训手段卫星小站,组织教师培训、收看讲座和农业部召开的视频会议共5次,培训人数达70人次。
(五)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双证制”工作跃上新台阶。
2008年农广校系统村干部中专班首次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据要求,我校专门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主要做法,一是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并于4月、6月先后2次出勤达8人次下到基层开展技能鉴定调研工作,并与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使用农业部的鉴定管理软件。三是积极参加了中央校举办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暨考评人员培训班,我区共有12名教师取得考证员证。四是结合有关项目,拓展鉴定渠道,扩大鉴定数量。原计划鉴定人数是199人,实际鉴定农艺工达201人,圆满完成自治区校下达任务指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六)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健全网络体系
2008年我体系积极申报中央校卫星小站建设项目,我区共争取到中央农广校卫星小站项目8个,累计金额达16.8万元,目前小站运行良好,通过“双向卫星小站”不仅能直接参与中央校的各类培训,同时还可以利用小站节目为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充电,收看有关人员讲座和农业部召开的视频会议等,改善了农广校远程教育培训手段,提高了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扩大了教育培训规模、范围,提升了培训层次,卫星小站的培训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地区校利用卫星小站开展培训达4次,培训人员40人次。
(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壮大农广校体系建设 2008年,地区农广校带领各县(市)校紧紧抓住中央、自治区及地区对“三农”工作的扶优政策,抓紧申报各类有关项目,用项目培训工作来促进农广校的发展。全系统积极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600人,争取培训资金共59.2万元;争取建立中央校卫星小站8座价值16.8万元;争取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75万元;同时地区校还积极争取其它各项培训资金达140.3万元,到目前为止,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达291.3万元。
(八)其他工作
1、认真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2008年,地区农广校承担了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克孜勒加克村扶贫工作,一年来单位领导三赴该村摸底调查,逐项落实帮扶计划,解决实际问题。在自己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拿出2万元作为扶贫经费,并为该村购买干骆素机、草鹅等,用实际行动让农牧民看到了实惠,上半年,单位委派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哈萨克同志常驻该村培训、指导农牧业生产,引导农户开展多种养殖,并为该村制定了扶贫培训计划,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印发科学养殖技术、观看科学技术光盘等途径向他们传授技术信息,为他们提供科学技术服务,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自谋出路,尽快就业,真正把“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同时,农广校还积极响应地委、行署号召,积极踊跃,伸出友爱之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先后参与为四川灾区、新疆乌洽县灾区及社区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社区、为帮扶特困户捐款2280元及大量衣物,为四川灾区爱心捐款3350元,全年累计捐款达5630元。
2、加大信息宣传工作力度
宣传工作是加强政策引导、争取领导支持、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领导、更大范围的社会人群,认识了解农广校、支持建设农广校。今年我校加强了信息宣传力度,年初针对信息宣传工作专门下发了阿地农广字〔2008〕02号关于印发《阿勒泰地区农广校系统信息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将上报信息任务与各校年底考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信息上报及采用量,各县(市)上报信息达210篇,其中中国远程教育网、新疆电视台、阿勒泰电视台、阿勒泰日报(汉、哈语言)、县(市)电视台上共播放(报道)新闻达65期次,发表论文8篇;这些信息的及时发送,有效反映农广校的工作动态,赢得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广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事改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年初,我区首次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校能严格按照阿地党办[2008]16号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地区农广校岗位设置方案》及实施方案,事改工作的开展,转换了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合理化、科学化,将有效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单位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4、积极承担小杂粮区域试验工作任务
地区农广校为了达到农科教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2003年起,积极承担了国家小宗粮豆品种区域(芸豆组)试验任务,属国家级试验,每年开展了两轮试验,试验材料共有50份次。并由专人负责,及时观察记载,加强管理,使每年的试验都取得成功。通过区域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芸豆品种,为国家芸豆品种鉴定、登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发展我地区花芸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宣传花芸豆优质、无公害化的生产优势,促进外贸出口创汇提供第一手资料。
5、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使我校的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单位今年连续2次派档案员到自治区参加档案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增强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档案法律法规的理解,规范了档案管理,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农广校办学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农民教育培训的讲授和技术咨询、指导任务,为推广普及农业和农村实用新技术,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缺少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和机制,他们自身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明显滞后。
二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经费困难尤为突出。农广校承担的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非赢利性的事业,必须依靠各级财力的大力支持。目前由于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对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缺乏应有的力度,缺少系统的全面的规划。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哈语教材严重缺乏。由于我区属哈萨克地区,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员,由于没有适合的哈语教材,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及少数民族学员学习积极性;同时,农民教育培训使用的各类培训教材一部分知识老化,整体更新较慢,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要求。
三、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三全会精神,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新思路,新举措。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
2、大力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努力完成自治区校下达招生任务。
3、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培训评估督查力度,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
4、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窗口的作用,传递办学理念,扩大社会影响,争取多方面支持和合作。
5、积极参与并配合主管部门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工作
总结 阿勒泰地区农广校
2008年11月28日印发 成绩的乡镇教学班和班主任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篇:农广校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农广校2008年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今年我校的环境卫生工作在地区爱卫会总体部署下,在地区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为干部营造一个清洁干净,优美良好的卫生环境,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圆满完成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为了
搞好本单位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年初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管理机制,年初单位专门制定了环境卫生工作制度,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是社会精神文明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因此,抓好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环境卫生入手;环境卫生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单位整体利益,今年我校的环境卫生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以爱卫月活动和重大节日为契机抓环境卫生整治;二是加强健康教育,讲究个人卫生,每年组织单位干部进行体检;三是除四害消灭病菌虫源。单位开展了除四害活动,加强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专人负责,在办公楼道、库房、车库进行统一时间、统一投药,讲解用药方法和注意安全事项,彻底消灭蟑螂、鼠疫的繁殖、坚决杜绝疾病的侵入。四是加强室内环境卫生。为确保大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多年来我校一直注重保洁卫生工作,严格执行卫生制度,一日一轮班,要求值日人员对水房、走廊、楼梯进行清扫,保持地上无纸屑、杂物,每周一大扫,擦洗楼道玻璃、门窗等,保持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拖把、抹布洗净拧干挂在指定的地方,为大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五是做好室外环境卫生。我校积极配合农业局做好室外环境卫生工作,每周按时对卫生区进行清扫,保证卫生区干净整洁,同时对办公楼及家属院内的绿化地定时进行修剪、种养花草,为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六是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地委、行署的统一安排,今年我单位先后参加四次植树造林活动,都能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为城市美化、绿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七是分类处理垃圾。为了减少有害垃圾侵害,我校在单位大力宣传,使干部能够及时辨别有害垃圾,并张贴宣传册,设立有害垃圾回收箱,让广大干部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有害垃圾给我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大家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共同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八是及时收集资料归档。
一年来,***农广校的环境卫生工作,从一根烟头、一片纸屑、一口痰抓起,从车房、库房入手,彻底的狠抓并落实到实处,进一步加大单位环境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创建“文明单位”、“卫生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广校
二00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农广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农广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5年我校在农牧业局的关怀支持下,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年来,我们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对本单位职工的法制教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治理好单位和周边环境,使本校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综合全年情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加强综治工作领导,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
我校在今年初,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和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于领导重视,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结合在一起,作为单位头等大事来抓,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充分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参与积极性。
二、强化学习,促进职工政治思想水平提高。
一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保证综治工作顺利进行。我校坚持利用每周二、四的学习时间,深入细致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锡镇委行署有关文件以及普法教育等文件。大力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机关文化月”活动、“读书月”活动等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知法守法观念和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得到加强。全校教职工遵守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和睦,办事公道,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生活之中。
三、加强考核,保证综治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考核管理,是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为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开展,我校制定了机关考勤制度、政治学习制度、财务工作制度、后勤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广大教职工组织纪律观念得到加强,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单位工作秩序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校领导小组平时认真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分别找不同的同志谈心,了解情况,做到了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处理,努力消除隐患,防止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通过一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使我校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单位凝聚力明显增强、工作热情明显高涨,为创建安全稳定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单位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与周边其它各单位的联系,认真抓好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为建设平安大众环境开创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第五篇:2009年农广校工作总结
2009年农广校工作总结
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广校的指导下、支持下,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核心,坚持促进“两转”(劳动力、土地流转)的转移培训和绿色证书制度管理下的各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打造绿色证书、中等专业学历教育证书、劳动技能鉴定证书三本证书,坚持以“
以文化活动吸引农民,以知识讲座提升农民,以科技培训武装农民,以学历教育塑造农民”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四项方针,全面搭建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学员培训、多媒体、卫星电视等五个服务平台、围绕农业产业、区域经济培养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上半年全市绿证共培训6191人,结业4198人,考核发证2382人,中专在校生达759人,毕业生150人;农业行业特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20人,鉴定合格290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深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认识得到提高,信心得到了增强,并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农广校联系自身的业务工作,对晋宁县“三合村”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实现三次跨越的典型案例,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典型案例分析材料,同时对××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分项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大力发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流作用。结合新××的建设,19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水平低的实际,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大发展,创新培训途径,提升培训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和探索,为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制度,我们已逐步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远程手段建立健全全市农民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市农广校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求创新、坚持提高素质强服务。农广校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工作中,一是抓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正责任制,不论是在单位工作或是借出工作的同志都勇于开拓,扎实工作,为单位树形像,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抓岗位目标责任制,今年年初市农广校各处室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全校职工服从分工,认真履行岗位目标,作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积极主动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市农广校在强化对全市农广校系的服务工作中;一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农业局的各项任务的实施作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导向,联系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探索和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法;三是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层次、开辟办学角度。四是整合各方面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增强办学支撑;五是强化现场督促、指导,市县联合办学;六是扩大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管理出质量,质量求发展。
今年的目标任务是:绿色证书培训1万人,中专招生200人,招商引资1000万的任务。年初已把招生任务落实到了各县(市)区,目前已落实1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