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8:5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臵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而对土地(机动地)、“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少数村干部不明“家底”,也不想弄清“家

底”,并因此以权谋私,送人情,搞暗箱操作,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3、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村干部担心自己的岗位报酬不能到位,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会计服务中心只能被动记账;二是有抵扣、结算现象,主要是对税改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在一些地方以抵扣方式结算,造成村级运转艰难;三是返还收入不交会计入账。

4、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6、强占强霸集体资产。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狠人”强占强霸,随意侵占集体资产,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东兴区采取的办法和对策

针对“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东兴区除了认真开展开展过清产核资,摸清“三资”底数;全面实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还在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思想素质、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上狠下功夫,较好的解决了“三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机制。一是明确工作重点。每年制发了《东兴区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了建设的目标、要求和责任。在全区广泛开展“勤廉双优”争创和“勤廉双优之星”评比活动,提升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不断探索有效载体。以“围绕发展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发展”为目标,继续强化田家镇正子村、双才镇十字村、柳桥乡斑竹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示范点工作,重点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三是狠抓阵地建设。东兴区将农村思想政治阵地建设作为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的重点,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了村级“廉政书屋”,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4月初,田家镇代表内江市出席了全省川南片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座谈会,并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2、强化民主监督,着力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确保“九大民生工程”和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我区于2010年6月底在全区启动了“民生工程监督员”和“民情信息员试点”工作。“两员”主要从各乡镇(街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群众基础、在当地具有较高威信并比较熟悉各项民生政策的普通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回乡干部教师、离任村社干部中产生。每个乡镇(街道)设监督员2名,主要监督、检查各级各项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收集、反映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宣传各项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加

强针对项目受益群体的宣传工作。对发现的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徇私舞弊等问题,可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反映,也可通过“绿色直通车”直接向区纪委监察局反映。此举既拓宽了监督渠道,又方便了人民群众反映情况。目前,已收到情况反映26条,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该做法被《四川省纪检监察信息》、《内江日报》等媒体刊载,《四川日报》以《设在家门口的信访直报点》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为保证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和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2005年我区就出台了《村级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全区村级组织由村民推选3至5名公道正派的村民、退休干部、教师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并明确职责,对村两委做出的决策和村级财务进行监督,参与对村两委成员的民主评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两委不符合实际的决定,不真实、不合理的开支实行监督,提出建议意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区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在全区614公里的“通畅工程”、“通达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宣传、调解作用,未出现一起重大的上访事件。今年全区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中,由于村务监督员的广泛参与和履职尽责,没有发生擅自截留、挤占、挪用、抵扣补贴资金的行为。

为使国家富农惠农政策透明化,我区制发了《惠农政策明白卡》,将中央和省、市、区涉及民政救助、新农合、教育资助、计划生育、农林畜牧等各项惠农政策进行逐一梳理后,把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依据、标准、享受对象、实施部 4

门等清清楚楚列在“惠农政策明白卡”上,农民群众通过该卡,能及时了解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惠农政策。“明白卡”推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真正做到了“给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川农村日报》、省纪委网站等进行了刊载。

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配合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实施了“劳务扶贫工程”、“阳光工程”、“品牌工程”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了农民致富创业能力;组织相关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和各项涉农项目工程资金落实和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并对乱摊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整治,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

3、落实群众知情权,探索“党群互动式”党务公开。2010年,东兴区在省纪委农村基层党务公开联系点椑木镇探索推行了“党群互动式”党务公开:在规范党务公开基本动作的同时,引入“互动机制”,设立互动热线、意见箱、群众留言板,建立“党群互动党务公开台帐”,由镇党委指派专人负责具体收集、梳理群众需要公开的事项以及意见建议,并按涉及内容落实具体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受理要求公开事项后,对能够公开的政策、法规、重大决策和具体可行的处理结果,及时公开在 “党群互动公示栏”的“民有所呼”(群众关心的问题)和“我有所应”(落实情况)中,实现群众点题公开;对能申请公开的事项,认真回复反映人;对不能公开的事项,则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所有 5

处理和回复情况录入“党群互动党务公开台帐”,实现“互动公开”的规范化。同时,在党务公开过程中,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主旨开展了“三联三为”主题活动:部门联村、村企联姻、富村联贫,党员要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随着该活动的开展,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巩固。“党群互动公示栏”设立以来,已收到群众需求11件,均进行了及时处理和回复。目前,“党群互动式”党务公开已成为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群众了解政策、进行监督的新渠道。被《廉政瞭望》、《内江日报》等媒体刊载。

4、注重实效,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坚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建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联席会议制度,并将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发了《东兴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规范和细化了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乡(镇)及村主要领导“勤廉双诺双述双评”、乡村干部行为准则、村级组织民主决策程序、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并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党风廉政目标考核,由区委、区政府和乡镇(街道)、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目标考核责任书》,年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奖惩依据之一。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开通“绿色邮政通道”,实施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通过直

接查办、专项督办等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为政不公等进行了及时查处。

为切实解决当前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支农项目没有很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程度很低;农民建设项目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产权不明晰、管护责任不清楚,项目的长期效益难以发挥;农民出资出劳没有很好地落实,造成部分项目“缩水”等新问题,进一步发挥支农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民办公助推动项目实施,构建“投、建、管”三位一体的支农项目建设机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东兴区制定了《内江市东兴区民办公助方式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内江市东兴区民办公助方式实施财政支农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工程建设的申报、审查、实施、验收、资金管理和项目管护等环节,目前,该管理办法正有条不紊进行当中。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本质是民主,监管是手段,关键是机制,宗旨是效益。要不断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根据《关于报送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情况的通知》精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设臵固定资产明细帐,没有进行定期盘点。二是资产、资源管理不到位。资产、资源的购臵、建造或变卖、报废处理没有经过村民议事机构讨论决定,导致资产、资源浪费流失,造成账实不符。三是经济合同管理不清。大部分村经济合同管理意识不强,经济合同多采取口头形式或者合同内容不规范。四是缺乏有效监督。村级监督组织相对不独立,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督不到位。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具体做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诱发农村干部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历来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海州区针对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服务经济为目的,全面推行“三会村治”新模式,切实加强村务公开工作,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村级财务混乱、经济合同不规范、集体资产流失等现象,预防了腐败问题的发生,有力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2008年,我们在村一级设立了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与现有的村民委员会一起,分别行使村权(村民自治权)中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形成“党支部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村治新格局。在“三会村

治”模式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得到了有效加强。

1、实施“五事三公开”工作法,强化农村集体“三资”自我管理

“五事三公开”工作法即在“提事、理事、定事、干事、监事”方面,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公开。一是村民提事。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联名都可以提请召开村民议事会,研究票决本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处臵、变更等专项村务。二是两委会理事。村务提出议事会主席统一受理后,由村委会开会研究拿出专项村务的具体实施预案。村党支部根据需要可召开党支部会议或党员会议进行研究论证。三是议事会定事。村民议事会由村党支部成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从村民代表中选举的若干成员合并构成,议事会主席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大额开支以及资产、资源购臵、变更、处臵等村务必须经过议事会开会票决通过,方可实施。村党支部以议事会为载体,领导、组织村民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保证村民利益,协调村委会和监事会关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现领导的具体化。四是村委会干事。村委会负责落实议事会票决的事项和日常村务管理,按照村民意愿支配村集体资金,处臵村集体资产、资源。五是监事会监事。村民监事会由村党支部推举的支部委员1人和村民代表会议从村民代表中推举的2人组成。监事长由村党支部推举的支部委员(支部副书记)兼任。村民监事会列席村民议事会会议,对会议程序及村委会执行议事会决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村委会的财务支出必须经过监事会中至少两人签字方为有效。

2、发展基层民主,强化农村集体“三资”民主监督 一是保障村民知情权。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旁听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向村民征集意见和建议等形式,促进村

集体“三资”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保障村民参与权和表达权。村民代表会议每年集体听取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工作报告(重点是农村集体“三资”方面),并实行勤廉双述制度。村委会成员、村议事会主席和村监事会监事长每年一次向村民代表会议述职述廉。广大村民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直接与村干部报酬挂钩。同时,村民还可对“三会”成员提出质询,确保村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三是保障村民监督权。监事会专门负责村务监督,监事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非议事会、非村委会成员,以体现监督的公正性。行使监督权时,每月定期将监督结果,特别是财务支出、资源资产处臵情况等向村民公示,体现监督的公开性,确保村民的监督权。

3、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便捷途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切腐败均滋生于暗箱操作,如果没有公开化、透明度,农村集体“三资”必然疏于管理。坚强村务公开工作,增强农村集体“三资”运行透明度是促进“三资”有效管理的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率的便捷途径。我们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村民自治章程》,明确细化公开内容,村里的村务事务,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处臵等都全面、真实、及时地向群众公开。在公开栏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村务公开网站,将全区所有村“三资”统一登记并上网公布,并建立网上投诉、举报机制,在线受理村民投诉。

三、对起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建议 目前,有的地方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俗称“村账乡管”,有的乡镇还采取各种形式对村级资产、资源进行了代管,这些做法在短期内对避免村级滥开支、集体资产资源流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做法有悖于村民自治基本精

神,有悖于宪法和相关法律的基本原则,从长远看不一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它模糊了农村村级财产产权主体,为乡镇侵占村级资金提供了条件。二是它弱化了乡镇同村级的指导关系,强化了传统的领导关系。三是它不利于乡镇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四是它客观上是一种事后监督,达不到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有效监督的目的。

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性文件,出台具体管理措施要回答农村集体“三资”谁来管、怎么管两个基本问题。农村“三资”的主体是村集体,管理者应是本村村民,方法应是“由民做主”,措施是制度保障。制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类措施应围绕“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总体思路,在村级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开透明运行。

第三篇: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集体“三资” 的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三资”)的管理不仅是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那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就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农村“三资”不仅是国家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弘扬农村基层廉政风气的重要建设方面。因此,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规范农村经济的管理秩序,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省农村的“三资”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云南省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集体“三资”的概念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其中,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有价证券;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主要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等自然资源。

(二)云南省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按照先行试点、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探索“三资”管理新途径和新方法,初步形成了“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新体系,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云南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全面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98.75%的乡镇(区)实施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有1137个乡镇会计代理服务机构推广了会计电算化,电算化率达到83.85%。代管村集体资金总额达148.28亿元。2013年,云南省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通过清理,全省农村集体资产为535.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43.7亿元,资源总量2864.79万公顷。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强化集体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2013年末全省实行财务公开的村委会达到1.34万个,占总数的99.8%,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并开展活动的村委会达到1.32万个。

三、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尽管云南省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制度不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

一方面,云南省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比较侧重于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而对于资产和资源来说,比较缺乏管理,导致资产、资源的相关制度较资金制度而言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流失,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但云南省各乡镇对其的执行力度比较薄弱,不能充分的运用其相关政策制度,主要表现为有的乡镇财政开支不合理,白条入账现象严重,造成库存现金余额较大;有的乡镇使用的报销凭证不规范,且审批手续不健全;有的乡镇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职能等。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管机构虽然是依托镇农经站,在原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但实际上其“三资”是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农经站只是起到了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导致其职权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同时,由于各乡镇“三资”管理相关部门的机构编制未落实,且部门人员缺乏,对于“三资”的管理,有的乡镇只是由几个干部就进行决定,资金、资产和资源处置、管理的随意性大,缺乏民主监督,使得其不能很好地开展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

(三)台账登记不完整,管理不完善

由于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的涉及面较广,且相关项目较多,各乡镇对农村集体的资金报账不及时,资产和资源的清查不到位,造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的账实、账账不符。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多年没有按规定进行资产的清理和清查,导致乡镇所登记的台账内容不全,不能真实反映出其具体的资产存量。其中,还有部分乡镇未在村组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不能及时反映各村组的资产情况。

(四)合同管理不全面

对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转让等,在交易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政策制度的要求签订相应的书面合同协议。但云南省大部分乡镇或村组在出售、转让、承包或租赁农村集体资产时,往往是口头协议,规范签订书面合同的较少或签订的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确,从而导致权、责、利不清,若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使得集体利益受到损害。

(五)村级报账不及时,财务不够公开

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据数据显示,2013年末云南省实行财务公开的村委会达到1.34万个,占总数的99.8%。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地区、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村级会计人员往往报账不及时,导致账目混乱不清,有些科目并未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登记入账。对于财务公开,个别乡镇或村组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比较淡薄,对村级财务公开不重视,使得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等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细致,甚至有的村组在财务公开方面只是走一个过场,并未进行财务公开。

(六)会计人员不稳定,且文化水平不高

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管机构依托镇农经站,那么,农经站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是村级财务管理和审计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由于乡镇农经站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等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人员较少,导致其无法兼顾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且乡镇的会计人员调动频繁,会计工作交接不规范,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负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人员大多数业务水平不高且缺乏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大多数人员无证上岗,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解决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对目前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位

针对云南省各乡镇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规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让各乡镇有法可依。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依托“村账委托代理”,严格保管现金的收支情况,并制定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定期进行资产的清查工作,严格的执行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在资源方面,要制定出资源承包、租赁等的合同制度,严格管理资源。同时,有关部门的领导要根据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和管理,加大执行力度,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加强组织机构的组建,配备相关工作人员

为了做好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各乡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应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任务等做出明确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来管理农村集体“三资”,避免造成人员混乱,难以进行管理和编制。

(三)建立和完善真实准确的“三资”台账

各乡镇要积极督促村组及时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情况调查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台账进行登记管理。在台账中,要详细登记资产资源的数量、价值以及使用情况等,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规范资产、资源管理,做到账账相符;每年至少要对资产进行一次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指派专人进行核算,并将资产、资源使用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开,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可利用的资源要进行登记立册,建档立案,逐项登记,对资源管理实施全程监督,便于随时查询。

(四)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针对云南省各乡镇“三资”合同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在进行农村集体“三资”的出租、转让时要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协议,避免口头协议现象的发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的内容、要素、条款等,便于人们在签订合同时有一定的标准作为参考;最后,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台账,通过台账可以掌握各村组签订的合同的基本内容、合同金额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等,及时发现违纪违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也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五)做到及时报账,村级财务公开透明化

要想强化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就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及时将农村集体“三资”的使用和收益向全体村民进行公开。一方面,村级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采用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账目登记和管理,防止账目混乱,难以查询,报账时要做到及时性,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报账,要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不能不了了之;另一方面,要按照统一公开表格、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填写格式、统一结算时间、统一规范要求的“五统一”标准来规范、明细财务公开的相关内容,深入开展财务公开检查,对不符合财务公开要求的进行纠正和监督改正。

(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要想促进云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大力发展,提高对“三资”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培训。一是将一些爱岗敬业、文化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选拔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岗位上来,稳定会计人员,不频繁变动,便于管理,并有计划地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二是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培训,努力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多学习专业知识,使账簿、账目的登记和管理更加合理、规范。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使用财会软件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兴向.云南省五合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及思考[J].北京农业,2014(03).[2]汪雪梅.浅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2).[3]李晓云.浅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4]夏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研究―以双流县大林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4.[5]张春霞.加强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6]徐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7]赵春永.做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六个关键[J].商业文化,2011(06).(作者单位:张玉萍、王汝良,通海县河西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岳从俊,通海县杨广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第四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而对土地(机动地)、“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如王港村对矿山、鱼塘、荒山、荒沙和机动地承包租赁合同没有存档保管。通过清理,该村承包租赁矿产资源等项目48个,其中签订正式合同34个,以收据代合同4个,未签正式合同10个。应收承包租赁费119.23万元,仅收98.22万元,下欠21.01万元无账面反映。沙洋镇洪岭村发包渔池134亩,4年来既未向承包户签订承包合同,也未收取承包费,村里没有任何记录。少数村干部不明“家底”,也不想弄清“家底”,并因此以权谋私,送人情,搞暗箱操作,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3、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村干部担心自己的岗位报酬不能到位,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会计服务中心只能被动记账;二是有抵扣、结算现象,主要是对税改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在一些地方以抵扣方式结算,造成村级运转艰难;三是返还收入不交会计入账。如在清理中发现,洪岭村固定资产账面总额170.1万元,有效资产151.4万元,账实不符达19.5万元,大多数为管理不规范造成。

4、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6、强占强霸集体资产。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狠人”强占强霸,随意侵占集体资产,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对管理好农村“三资”思想认识。“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在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把“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克服极少数乡镇党委不够重视“三资”管理的倾向。

2、进一步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台账。首先要在农村“三资”清理的基础上,再摸底,再公示。建立健全“三资”台账,加强档案管理。

3、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民主公开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要鉴证,统一使用规范文本)、农村“三资”检查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办法、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等。

4、改进方法,强化监督。过去实行“村账乡管”存在思想障碍:一是法律障碍,如“村民自治”;二是财力障碍,现在随着情况的变化,这种障碍发生了变化,村 级资金主体部分由过去自己收,变为了上级转移支付。为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进一步提供了制度和财力保障。因此要以“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监管机制等措施,扎实做好“双代管”工作。加强预算管理,突出资金管理,加强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要通过民主推选,每年一次。

5、重拳出击,严肃查处。要进一步统一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在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纪检、监察、财政、政务公开等职能部门要联合制发“关于违反农村‘三资’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加大监督检查和查处的力度,严格制度管理,严肃处理处罚。

6、建立村干部岗位补助财政直达个人帐户办法,解决村干部岗位补助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

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三资”的底子不清;其次是台账登记管理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而对土地(机动地)、“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如王港村对矿山、鱼塘、荒山、荒沙和机动地承包租赁合同没有存档保管。通过清理,该村承包租赁矿产资源等项目48个,其中签订正式合同34个,以收据代合同4个,未签正式合同10个。应收承包租赁费119.23万元,仅收98.22万元,下欠21.01万元无账面反映。沙洋镇洪岭村发包渔池134亩,4年来既未向承包户签订承包合同,也未收取承包费,村里没有任何记录。少数村干部不明“家底”,也不想弄清“家底”,并因此以权谋私,送人情,搞暗箱操作,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3、村级集体收入管理力度不大,不够规范。一是部分村干部担心自己的岗位报酬不能到位,为了用钱方便,将经手收取的资金不及时缴入收入专户,坐收坐支,报账时只有一堆发票。不管开支是否合规,成了既成事实,会计服务中心只能被动记账;二是有抵扣、结算现象,主要是对税改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在一些地方以抵扣方式结算,造成村级运转艰难;三是返还收入不交会计入账。如在清理中发现,洪岭村固定资产账面总额170.1万元,有效资产151.4万元,账实不符达19.5万元,大多数为管理不规范造成。

4、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公开招标投标;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5、合同签订不规范,集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合同条款不完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等;寅吃卯粮,发包期限过长,指标降低,集体“三资”承包收益减少。

6、强占强霸集体资产。个别地方存在着农村“狠人”强占强霸,随意侵占集体资产,任期内的村干部图安宁,不愿惹;群众敢怒不敢言,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致使集体资产安全无法保证,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对管理好农村“三资”思想认识。“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是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在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把“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克服极少数乡镇党委不够重视“三资”管理的倾向。

2、进一步清理核查,摸清家底,健全台账。首先要在农村“三资”清理的基础上,再摸底,再公示。建立健全“三资”台账,加强档案管理。

3、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行为。具体有:资产资源清查界定、登记台账制度、民主公开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集体资产发包或产权变更的资质评估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要鉴证,统一使用规范文本)、农村“三资”检查制度、保值增值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产权改革办法、集体土地有序流转制度等。

4、改进方法,强化监督。过去实行“村账乡管”存在思想障碍:一是法律障碍,如“村民自治”;二是财力障碍,现在随着情况的变化,这种障碍发生了变化,村

下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调查报告(共5则)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五篇范文]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定稿)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管理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保证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规范我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特制......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三资”清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也是诱发农村干部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农村集体“三资”......

    初探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探我市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