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平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金平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金平县科学技术局(2012年4月6日)
一、金平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哀牢山脉的东南端,东与个旧市、蒙自县、河口县、屏边县隔河相望,南与越南接壤,西与绿春县、北与元阳县相邻。全县国土面积367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93个村委会1107个村民小组,世居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布朗9(莽人)种民族,总人口37.97万人。境内最高海拔3074.3米,最低海拔仅105米,海拔高差达2969.3米。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香蕉、草果、石斛、八角、花椒、南板蓝根等。多年来,金平县在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由单一政府主导型的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到以政府服务机构为主体,农业、科教部门、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多元化服务体系。目前,金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9类科技服务机构492个,其中有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1个、生态研究院1个、农技推广中心1个、乡镇农科站1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13个、大中小企业31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31个、农村专业合
— 1 — 作组织6 个、农村科技活动室 99个等。
(一)农村科技服务机构
1、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2010年底,政府机构改革后,撤销了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合并为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主要负责指导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新品种实用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以及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协作等工作;负责涉农、涉林、涉水及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生态研究院。生态研究院是新成立的科技局的下属部门,主要从事生物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生物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及培训;举办生物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可扶续利用方面的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
3、农技推广中心。农技推广中心是农业局下属部门,主要是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4、乡镇科学技术委员会。属于科技局的下属部门。全县有乡镇科技助理员13个,均由乡科协专干兼任。主要负责编制各乡镇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各类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与组织实施;协同有关站所推动农村和企业科技进步。
5、乡镇农科站。农科站是农业局的下设部门,全县有农科站13个,共有农技人员48 人,主要负责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项目。抓好良种良法的推广和运用;广泛而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指导等活动。
6、乡镇畜牧兽医站。畜牧兽医站是畜牧局的下属部门,全县13个乡镇均有畜牧兽医站,有技术人员34人,主要负责开展畜禽品种繁育改良工作,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咨询,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和饲草饲料等;做好规模养殖场的协调和服务工作。
7、农业专业合作社6个23户。有白马河石斛专业技术合作社、金平得金农副产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等。主要制订合作社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相关农业项目。
8、专业技术协会31个3825户。有草果协会、石斛协会、香蕉协会、橡胶协会等,协会主要负责农技协会的综合统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组织建设等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协会间的合作与交流、科技培训等。
8、科技活动室99个。在第一轮云省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中在全县93个村委会各建一个科技活动室,部份自然村也建立了相应的科技活动室。科技活动室的建立,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了科技培训、技术咨询、交流学习条件。
(二)农村科技队伍建设情况
1、专业技术员:2011年底,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3821人,其中:高职361人,中职1807人,初职1248人,其它在岗未聘381人,其中:本科以上1047人,专科1671人,其他学历1103人;年龄结构:35以上下的1532人、35—45岁1527人、45—55岁749人、50—60岁13人。
2、科技特派员:全县有科技特派员13人,科技辅导员93人,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主要责任本辖区内的科技指导和科技培训。
(三)农村科技工作取得的成效
1、领导重视、部门合作共同推进体系建设。一直以来,金平各级政府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一是成立了农村科技服务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解决在推进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推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制订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政策和措施,理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三是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分工。
2、加大投入,为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我县本级财政每年按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而且资金逐年增加,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应用等。二是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 4 —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3、营造良好环境,为体系建设提供社会氛围。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推动金平新发展的意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专利申请资助标准(暂行)办法》、《金平科技局关于新闻报道、信息采用奖励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加快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县科技的全面进步,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
4、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近五年来,边疆解“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取得新成效,超额完成了“六个一”工作目标任务;全县有7项科技成果获得县级科技成果进步奖;申请专利13件,授权8件;在产业培植上,全县发展橡胶产业40.23万亩,产量5370吨,产值1.12亿;香蕉产业17.88万亩,产量34.2万吨,产值6.47亿元;草果产业发展到12.1万亩,产量1600吨,产值5600万元;茶叶产业2366万亩,产量486吨,产值580万元;组建石斛组培室两个,完成育苗300万株,推广石斛产业963亩,产量239.4吨,产值6247.8万元;板蓝根面积发展到3.2万亩,产量7800吨,产值2340万元;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取得明显的成效,如:野生三
七、重楼、红豆杉、橡胶新品种“77—4”、“7346”、杂交玉米红单3号、远单1
— 5 — 号等。
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乡镇没有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大大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机制管理混乱,科技服务受影响。由于机构改革后,撤销了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合并为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这样一来,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三)乡镇没有专职科技助理员,给工作的开展带诸多的不便,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三、加快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虽然我县本级财政每年按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而且资金逐年增加,但是资金增加幅度不大,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二)科技机构独立运作。2010年底,政府机构改革后,撤销了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合并为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原科技局只是农林水和科学技术局中的一个科室(科技科),原科技局局长变成了副局长,有些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要大局来做,可是这家推给那家,推过去推过来,最后还是自己来做,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确实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希望能分开独立运作。
(三)配备专职科技助理员。全县13个乡镇没有专职科技助理员,也没有编制,科技助理员均由科协专干兼任,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希望给各乡镇配齐科技助理员,使工作正常运转。
金平县科学技术局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动农村科技力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厅于2008年9月开展了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找出我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及措施。
一、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一)广西涉农单位科技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5年底,全区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45905人,具有硕士以上的占全区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1.4%;大学本科占18.4%;大专以下占80.2%;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区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4.5%;中级占29.2%;初级以下占66.3%。
表
2.专业结构。2005年底,广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中有农业类专业科技人员14022人,林业类6619人,畜牧类6441人,水产类1532人,生物类305人,农业机械类2949人,其他专业14037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一是政府主导服务型(官办),即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二是政府引导服务型(半官半民),主要由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其企业构成,其服务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资金来源主要是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政策性投入、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资金、有偿服务和经营收入等;三是自发组织合作型(民办),主要是由民间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资金来源主要是收取会费、有偿服务和自主经营。
1.政府主导服务型(官办)
政府系列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至今还是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市、县、乡三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的主管部门管理。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在原基础上,乡镇一级将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有些地方是全部合并,有些是将其中的部分站合并,但多数地方是将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合并,畜牧、水产单独建站,也有的地方将农经、农机单独建站。农业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均由乡镇管理,县(市)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单独建站的仍按以前管理体制。推广方式主要是贯彻执行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实施引进、试验(选育)、示范和推广农业科技项目;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统防统治;为农民提供科技情报和市场信息等公益性服务。这一推广服务体系曾经是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开展农牧良种繁育推广、发展特色果业、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等科技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农民增加收入发挥了显著作用。
2.政府引导服务型(半官半民)
(1)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它通过聘请一批科技专家、建成一个科技培训基地、孵化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实现科技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活力。
目前,广西经认定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有27个,到位技术人员35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5人。近年累计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6项,建立示范基地约14.3万亩,覆盖农户近27.5万户。
(2)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研发力量,建立稳定的研发组织,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新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形成研发、生产、销售良性循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4个,在职科技人员7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5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近11万亩,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96项,带动农户8.5万多户。
(3)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建立的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把在实验室里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熟化、开发、配套、组装、示范、推广等后续研发活动,将它们传递给农民和企业,对科技成果的使用者提供服务。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个,拥有科技人员57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5人,建有示范基地7.4万多亩,覆盖农户近66万户,引进、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31项。
(4)农村信息化基地
农村信息化是结合星火农村信息化工作,大力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成通达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农村生产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和农村社会信息发布、咨询等服务。整合并集成有关信息资源,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支撑平台建设,在试点区内建成连接主要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互动式信息终端。建立农村科技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广西获得认定的农村信息化基地有85个,专业技术人员6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9人,覆盖农户52万多户。
(5)农民科技培训学校
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主要是部门为主,联合办学,在教学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函授与自学相结合。以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村种养技术培训、科普知识为重点培训内容,经费有政府财政经费支持,也有市场运作来解决。目前,广西共有农民培训学校129家,教职员工183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的468人。
(6)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是一种源于农村基层并在政府积极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是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导向、机制创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活动的方式。
2004年11月,科技部将广西列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区。之后,广西通过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已取得通过科技特派员,把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推广服务效益的初步成效。目前广西共下派科技特派员997人常驻农村,覆盖9市43个县。由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协会或合作社158个,支持项目225项,农民人均纯收入3008.9元,农业生产总值增幅1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1%。
3.自发组织合作型(民办)
自发组织合作型的服务组织主要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其功能划分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技术交流型,以协会内专业技术和信息交流为主,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这一类型约占全区协会总数的60%;二种是技术经济服务型,在对会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同时,为会员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产品运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这一类型约占35%;三种是技术经济实体型,其特点是技术服务与经营活动紧密结合,构成经济实体,为会员提高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加工、销售的收益,这一类型约占5%。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以技术经济实体型协会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效果明显,如容县松山镇鸿大种养业协会以重点龙头企业鸿大绿色饲料有限公司为核心组成,以种养大户为骨干,联手开拓生猪市场,2005年销售生猪等农产品收入48043.8万元,会员人均比上年增收1640元,辐射带动农户8940户,户均增收450元。企业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联姻,结成相互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了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即使企业有了质量稳定、可靠的原料源,同时又解除了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广西目前获得认证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发展到205个,入会农户近12万多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全州县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在推广葡萄新品种、新技术方面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信贷、统一包装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提高了会员的整体生产经营水平,每户会员亩纯收入达9000多元。
二、广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科技服务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运转机制不活
我区乡镇机构改革后组建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为辅的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致使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一切工作安排必须服从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难以独立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等业务。目前我区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大多数农技人员以参加乡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有些甚至被长期抽调从事计划生育等“份外”工作,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服务功能得不到发挥。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导致了我区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出现严重脱节,服务体系发生断裂。农业服务中心内部的农、林、牧、渔等互相独立,仍分属不同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仍是“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方式,缺乏协调配合。同时,由于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科技服务人员没有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服务职能受到削弱,科技服务人员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处于 “人散、线断、网破”的局面。
(二)农村科技服务人才匮乏
从技术研发方面看,大部分是从事基本的技术推广等常规工作,懂技术、会管理、能科研、善经营的综合性人才较少,难以满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农技推广方面看,农业科技人员占农村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且高中级技术人员大都集中在市、县两级,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较少。从技术服务人员方面看,近十年我区基层服务机构都无法招收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年龄45岁以上的占90%以上。同时,由于本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加上多年未参加过任何专业学习培训,导致专业单一,知识老化,不懂得网络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靠经验从事经营和服务,无法提高服务质量。此外,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乡镇科技服务队伍不够稳定,在编不在岗的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三)科技服务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仍然偏低。部分县乡由于财政困难,每年安排给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事业经费,扣除职工工资及其他非业务性支出外,用于科技服务的资金非常少,有的每月只有50元,有的甚至连农技人员基本工资待遇都无法保障,造成人心不稳。由于经费不足,有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以经营农资产品为主来弥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用于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时间非常有限。同时,经费缺乏还造成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的落后。调查发现,我区不少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普遍缺乏电话、电脑,以及农残测试仪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大量的技术工作靠农技人员“手摸、眼看、鼻闻、尺量”的原始手段进行,更谈不上现代办公设备,致使服务不能及时有效。
三、国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及特点
(一)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由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率先创办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以及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的旁边有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了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市政府给每个大院建设投资15万元,每年给每位专家科研经费和旅差补贴费5000元。
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专家大院已经形成了三种运作方式:一是产业龙头型专家大院,如布尔羊、高产奶牛、秦川肉牛、果蔬加工等专家大院,通过专家技术入股等形式,形成了“专家十龙头企业十农民”的运作方式;二是科研开发型专家大院,如辣椒、小麦育种等专家大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专家十技术推广单位十农民”的运作方式;三是技术推广型专家大院,如“万元田”、柿子专家大院等,通过科技服务有偿化,形成了“专家十中介服务组织十农民”的运作方式。
宝鸡市的实践表明,农业专家大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促进了农业产品的开发,加快了农牧业良种繁育的步伐,提高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温家宝同志曾经充分肯定这一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个创举,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2003年8月科技部启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列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加以推广。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仅2004年,各地就引导发展了540个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
(二)科技特派员
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从1999年初开始,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入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是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一般任职时间为1~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在农村,为农民提供包括示范、培训、咨询、合作在内的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打造一个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实现科农携手的良性循环。
该项制度实施,对南平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组织实施科技开发项目,对改造农产品品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南平市统计,有特派员下派的村,农业结构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地方。二是增强了农民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科技特派员带动了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当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推动了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重构,促进了科技人员及相关人员工作方式的转变,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政府、农民与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重新合理定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南平市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宣传推广这一模式。据统计,目前在全国21个省的577个县示范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仅2004年全国试点示范地区就选派科技特派员达到139971人次,人均年下乡时间超过180天;培训农民41万人,发放技术资料59.74万份;实施科技项目4502个,引进7123个新品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311项。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农技“110”
1998年底,浙江衢州市针对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多方面的需求状况,总结实践经验,建立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之后在全市139个乡镇先后建起了农技“110”信息服务机构,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技“110”网络体系。农技“110”利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以及行政体系,借助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上联全国各专业网站、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下联农村千家万户,采用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主动下乡服务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满足了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技术信息的强烈渴求,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全天候、一体化的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全市数以万计农户通过农技“110”咨询获得效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印发的关于衢州农技“110”调研报告上曾批示:“这是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建立农业信息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农技“110”作为新兴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模式,显示出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已有20个省市建成了188个各级农村“110”服务中心,农民可以通过远程卫星接收、互联网、视频、电话等多种终端方式直接得到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农技“110”模式克服了时空限制、互动性弱等因素的影响,更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农技服务需求,为实现农业与农村科技信息的便捷、实用、有效、实时地传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
(四)农村科技服务港
北京市科委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科技服务港”建设,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探索建立一个科技成果供给与科技需求衔接的有效机制,整合、协调首都科技资源和优势生产要素,拓展农技推广服务的渠道,实现各种要素和资源在农业和农村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效率,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基础性建设和能力提升服务。服务港建设启动以来,初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点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三个对接”,“四个通道”等典型模式等。
实施“三个对接”:一是做大服务港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对接。拓宽服务港与科技成果提供者(高校、院所)的接触面,丰富服务港的科技资源;二是做好服务港与郊区县科技工作的对接。围绕区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引导服务港所联系的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进入区县,促进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三是做实服务港与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对接。根据各类服务组织的个性需求,提供信息、咨询、规划、技术成果及培训等多样化服务,促进其成长壮大。
拓展“四个通道”:一是拓展以政府推广部门为骨干的服务通道。服务港通过项目引导,拓展形成“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区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乡镇农业开发服务中心—村农技协理员”的技术推广途径,形成喇叭型推广渠道,以发挥公益型推广机构的作用;二是拓展“区县科委+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型服务通道。以区县科委为资源协调节点,与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连接,把技术、信息、人才等传到各个合作组织中,帮助组织发展,建立区县优势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三是拓展以市、区行业协会为依托的服务通道。农产品行业协会是一个规模产业中企业、农户、科研单位以及其他产业介入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主要协调者,通过它提供公共科技服务,是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四是拓展龙头企业支撑型推广服务通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龙头企业利用自身技术和独特的推广方式,面向农户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通过大力拓展这些通道,“农村科技服务港”畅通地将科技资源和服务传到农村最基层。
此外,还总结推广诸如中介机构培育型、示范基地带动型、企业自主创新型、科研院校领办型等行之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典型模式。
(五)农村科技合作社
农村科技合作社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造的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1993年当地知识型农民王运芳在双峰县锁石镇创办青年科技服务所,1999年发展成为双峰县青年科技服务总站,2004年又创建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村科技合作社是一种全新的农村科技合作组织服务模式。把与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目前,双峰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以及六大产业开发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在850个村设立了村级科技推广业务代理员。每建立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技术承包的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上述我国几种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创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各类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在更大范围凝聚、吸引科技资源,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了农村科技服务的环境。这些创新模式也充分体现了蕴藏在基层的巨大创新潜力,展现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美好前景。
国内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典型经验的几点启示:
1.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当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协调各部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2.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渠道,不断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增强其服务功能。
3.要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来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涉农机构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深入基层开展农村科技服务,同时开展乡土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水平。
四、构建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面向“三农”,以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区域性科技服务中心。在全区14个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村村有科技特派员。建立完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实现“县县有学校、乡乡有课堂,村村有科技带头人”,每年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农民技术骨干20万人次。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星火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组织和机构,建成星火专家大院25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80个、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35个。建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农村服务信息网络,“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覆盖全区14个市的60个县、600个乡镇、1200个村。
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一批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实现农村科技的零距离服务,形成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服务手段先进、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五、构建广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具体政策和措施,理顺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其服务功能。
(二)加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
一要争取国家的支持。积极策划构造一批项目,争取国家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二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自治区本级财政从2009年开始,每年按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的3%的比例安排专项,支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等。市、县(区)、镇(乡)财政也要适当安排匹配经费。三要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发挥县乡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现有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每年通过自学、参加培训、到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等方式,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农村技术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二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各级涉农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村科技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三要逐步壮大广大乡村干部、乡村能人、农村星火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等乡土科技服务队伍,通过加强“传帮带”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发挥其技术“二传手”的作用。四要积极引进区外科技人才,特别是符合我区农村发展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提升我区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水平。
(四)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制定有关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制度。由科技、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制定选派、管理及奖励办法,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二要鼓励涉农单位和个人以技术入股、参股的形式与基层农民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创办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三要明确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四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设立专项岗位津贴,实行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挂钩,按岗定酬、以绩付酬。
第三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10-06-29 18:30:4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乡政府根据“三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12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由各村推荐的5-10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100人的科技服务队。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服务中心还挑选了85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核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中心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乡为发展核桃产业,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聘请区林业局核桃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百里核桃产业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建设一个科技示范基地,让农民有了学技术的样板。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紧密合作,建立**优质高产核桃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0亩,林果所负责基地的全面技术指导和培训,乡政府投资为基地进行节水灌溉配套,龙门台村严格按照林果所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先后在基地推广了“核桃嫩枝嫁接技术”,“良种核桃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干旱、半干旱山区核桃丰产技术”等系列技术,良种核桃3年开始结果,2004年总产量200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
乡党委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统筹协调考虑,摸索出了“支部搭台、协会唱戏”的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农技推广模式。
**乡党委在大力建设公益型技术服务
组织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引导5个经济发展中心区成立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农民有序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农民自觉投入到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各个环节当中,协调各自然村之间、专业户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利益平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由市场波动给农民带来的风险。两种技术服务模式的不同优势
**乡构建的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技术推广方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链条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更广,渗透性更强。其次,**乡通过整合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来组建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创新性的做法,打破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战的状态,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发挥综合优势,做到有机统一地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提供持续的、动态的科技推广服务,同时也可以清晰的定位各部门、人员、资源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配置,摆脱了传统的各部门齐抓共管,职责混淆不清的状况。再次,政府主导可以发挥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最后,强调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辐射效应,特别是将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的“让农民教会农民”的方式切实做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以重新整合配置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为着眼点,**乡党委、政府将自然经济资源、村党组织资源、科技服务组织资源统筹协调整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区域经济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三统一”,加强了农民专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推动作用。
**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乡是京郊的一个深山区乡,虽然在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独特性,但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 的经验和模式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在此,总结几点调研思考,供郊区乡镇在推广体系建设中参考:
1.强化乡镇党委、
第四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区**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目前,**乡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具有一定雏形,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技术服务队+示范户+农户;另一种是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两种模式在推广主体,服务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优势。
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角,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技术推广的主体。**乡政府根据“三乡”发展战略和产业建设要求,加强乡域内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投资12万元,整合了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组建了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由乡财政全额拨款,配置仪器设备,稳定技术队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执行全乡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技、物一体化服务,管理科技服务队伍,与科研单位和相关业务部门联系,收集信息,开展各种培训等。
在运行机制上,主要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农民技术服务队为载体,发挥示范户与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为此,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了“三个一”方法把农业技术输送到每一户农民。
组建一支农民技术服务队,让农民教农民。由各村推荐的5-10名中青年农民,组成一支100人的科技服务队。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和管理,进而为全乡林业种植户提供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服务中心还挑选了85个专业种植大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给予重点扶持,免费为其提供核桃良种苗木、专用肥、农药等。中心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果树修剪,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培训,通过他们带动周围农户,实行“百户带千户”活动,提高更多农民的核桃管理技术水平和种植积极性。
依托一个科研单位,让山乡获得科技外援。**乡为发展核桃产业,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聘请区林业局核桃专家进行施工前技术培训和施工中现场指导,使该乡百里核桃产业带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建园要求。
建设一个科技示范基地,让农民有了学技术的样板。与市农科院林果所紧密合作,建立**优质高产核桃示范基地,基地面积1000亩,林果所负责基地的全面技术指导和培训,乡政府投资为基地进行节水灌溉配套,龙门台村严格按照林果所技术要求组织实施,先后在基地推广了“核桃嫩枝嫁接技术”,“良种核桃丰产栽培配套技术”、“干旱、半干旱山区核桃丰产技术”等系列技术,良种核桃3年开始结果,2004年总产量200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
乡党委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统筹协调考虑,摸索出了“支部搭台、协会唱戏”的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即:“支部+协会+农户”农技推广模式。
**乡党委在大力建设公益型技术服务组织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引导5个经济发展中心区成立农民专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农民有序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农民自觉投入到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各个环节当中,协调各自然村之间、专业户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利益平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由市场波动给农民带来的风险。
两种技术服务模式的不同优势
**乡构建的政府主导型技术推广服务链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技术推广方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链条式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范围更广,渗透性更强。其次,**乡通过整合农、林、水、科技等乡政府职能部门来组建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创新性的做法,打破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战的状态,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发挥综合优势,做到有机统一地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提供持续的、动态的科技推广服务,同时也可以清晰的定位各部门、人员、资源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配置,摆脱了传统的各部门齐抓共管,职责混淆不清的状况。再次,政府主导可以发挥其他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最后,强调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辐射效应,特别是将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的“让农民教会农民”的方式切实做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支部支持、农民主导型技术服务模式以重新整合配置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为着眼点,**乡党委、政府将自然经济资源、村党组织资源、科技服务组织资源统筹协调整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区域经济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三统一”,加强了农民专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推动作用。
**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乡是京郊的一个深山区乡,虽然在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发展方面有独特性,但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模式是有一定普遍性的,在此,总结几点调研思考,供郊区乡镇在推广体系建设中参考:
1.强化乡镇党委、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明天。近年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我市总人口792.62万人,其中18周岁以下儿童183.11万人,占总人口的23.10%。现有农村留守儿童 42 万人,占儿童总数21.88%。10月衡阳市妇联调研组深入**县、**县、**县,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成长环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市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二五”以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安排了专项补助资金,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启动留守流动学生动态调查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金秋助学”及“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等结对帮扶活动。社会保险制度逐步由城镇向农村扩展,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已有10个县市区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争取乡镇卫生院、重大疾病防控、农村学前教育、卫生监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127个项目资金,争取中央投资21.98亿元,建成了一大批妇女儿童事业项目。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儿童免费开放。全民健身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显著增加。从总体上看,我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留守儿童上学、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情感关爱严重缺失、人身安全堪忧等问题仍然突出。在情感关爱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监护的占80%以上;寄养监护的约占15%;“以大带小”无人监护的约占5%。青少年时期是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几个月或是周岁后就外出务工,有的一年甚至多年难得给孩子打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在**城关一小“留守儿童之家”之“爱的诉说”——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张贴栏和心愿墙上,我们看到95%以上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是父母能多陪伴自己。这种生理和心理上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年幼的留守儿童都有孤单无助感和对父母强烈的思念,长年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抑郁等特征较为明显,甚至导致亲情失落,心理失衡,怨恨社会,成为违法犯罪的“问题少年”。在人身安全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意外事故等尤为突出。由于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有近有远,父母外出务工,小孩上下学有的由校车接送;有的监护人接送,有的无人接送。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导致遭遇交通事故、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的机率增加,被操纵、唆使而违法犯罪的危险系数加大,也容易成为拐卖、性侵等刑事犯罪的对象。
二、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典型模式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为民之策、惠民之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关键是以政府为主导,努力探索构建留守儿童政府主导定位、父母监护到位、学校教护换位、社会管护补位的“四位”系统网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关心留守儿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调研组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方面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化关爱服务。
1、政府主导定位不错位。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体,承担着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做好顶层设计,着力完善领导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考核机制,从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福利和就业服务等方面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我市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9月召开了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会,举办了衡阳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培训工作会,把全市农村18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在6个月以上的儿童均将纳入此次统计对象范围内。在2015年1月31日前将建成数据覆盖率100%、录入准确率达95%以上的全省首个由市州政府妇儿工委、妇联自主建立的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实行政府部门联动、资源平台共享、动态数据对接管理、后期项目支撑模式。**县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考核内容,并自2014年起增加团县委和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预算经费各48万元,用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阵地建设,开创了政府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投入专项资金的先例。
2、父母监护到位不缺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监护到位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指导,倡导、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尽量留一人在家抚养和教育子女,或返乡就近创业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另一方面强化父母责任意识,逐步树立重视家庭教育、榜样示范、情感交流和行为纠正的科学教育观。如**县突出父母监护的主体地位,搭建亲子交流平台,设立“亲情关爱日”,指导留守儿童给家人每月打1次亲情电话;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2次家长会,进行3次家访,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帮助家长全方位参与、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成长,让亲情关爱无处不在。**县成立“代理家长”队伍,建立留守儿童代理家长档案,加强“代理家长”的交流管理,定期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3、学校教护换位不逃位。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弱化问题上,学校要主动挑起教护之责,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拓展城镇中小学容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农村教师编制,鼓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和营养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县城关一小建立五项关爱制,即信息卡制、留守儿童辅导制、留守儿童教育代理制、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制;每学期初对“留守儿童”开展细致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等;成立“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亲子交流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配备了电话、电视、dvd、电脑、图书、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地,定期开通亲情电话、亲情视频,开展心理咨询、情感教育等活动。
4、社会管护补位不越位。加大文化建设和媒体宣传力度,引导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精神支撑,营造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广泛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实质性关爱和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共财政资源的不足,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共同构建社会管护体系。如**县依托电视、报纸、网站等各大媒体,制作留守儿童电视短片,纪实报道困难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全方位展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关注。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招募“关爱使者”,组建了“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等志愿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和爱心捐助,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温暖大社会环境。2014年5月**镇**村**组一对爱心夫妻针对留守儿童创办了“**书香院”,把书院开支纳入其家庭企业预算,动员热心人士主动赞助、乡亲共同参与,通过聘请老师施教辅导,开展励志文体活动,建成了一个集中学习辅导、阅读求知和健康娱乐的公益平台,开创了一条民间个体组织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新路子。
三、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法规政策不健全。留守儿童问题虽早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实施保护。现有的法律法规也只是通过个别原则性条款和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缺乏针对性,难以保障相关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政策规定散见于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等规定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刚性,不易落实。二是工作协调统筹不够。整体上看,各级都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组织,但对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各部门单打独斗、未能形成合力.如妇儿工委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部门,在整个运转中缺乏实际话语权;妇联等群众组织自身职能存在局限性,缺乏人员和经费保障;其他民间组织也受人力、物力和财力限制;加之有的部门履职不充分、落实不到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人人喊管人人都管,却又呈现管理主体缺位,各地留守儿童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三是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当前,除了一些社会儿童基金外,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中还没有设立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项经费。有关部门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也没有直接的工作经费来源,只有挤占办公经费,或是募集爱心捐款。目前,已建成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也由于缺少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普遍存在设施单
一、缺少后续运行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开放时间较短、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开展的关爱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机制,不能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四是关爱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各地、各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大多以节庆日为契机,集中在春节、儿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走访慰问和一次性捐助,对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关注解决的还不够,存在短效、小面、浅层的特点,不能长时效、广范围、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各方监督力量关爱工作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密切衔接的管护服务网络,出现了监护空白现象。五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易建难管、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市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服务工作的阵地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集中提供学习、心理、健康等关爱服务。另一阵地就是在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当然,也有部分学校也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是,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如**县城关一小教师现有教师131人,41个班级,学生3389人,最大班额99人,最小班额72人,每个教师平均要教26个学生,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学校背负应试教育、社会舆论和家长责任的三重压力,在其自身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教师无法做到对所有留守儿童的周到照顾。而村、社区的关爱服务更为有限,没有较为固定的关爱志愿者,志愿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没有资金保障,阅览室、科技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等基础配备严重不足,等等,都导致学校和“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发挥受限,导致农村学校师生活动空间狭窄、课余生活单调、活动场所简陋、活动内容单
一、活动频率稀少。六是民间关爱服务机构缺乏政策体制支持、难以持续发展。多数的民间组织都是爱心人士自发组织,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进行助学、助困、助残、助教、社区服务、贫困救助、交通和消防安全、环保、医疗救助、青少年帮教、义卖募捐、公益性文艺宣传等爱心活动,这些民间组织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然而,诸多本着公益为民的组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却面临很多问题,既存在组织内部规范不够健全,如组织>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虽有完善的制度,但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其目标和宗旨难以有效实现;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国家目前对民间组织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设计,这种设计造成民间组织进入社会的门槛过高,使许多具有“合理性”的组织无法取得“合法性”外衣而游离在制度保护之外,影响了民间组织的设立和作用发挥;大量社会需要的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而且,民间组织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在税收优惠、财政资助、人事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缺乏健全的政策规定,面临注册难、定位难、信任难、参与难、监管难、吸引人才资金难等难题。
四、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是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亟需探索、解决的新课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家庭是关键,学校是依托,社会是支撑,政府是主导,为此,我们建议:
1、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一是在修订法律法规时增加保护留守儿童的具体条款,完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权、监护和委托监护等规定,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明确儿童享受父母亲情和关爱权益,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不让“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
二是建议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维权和守法意识,强化家长履行对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意识。三是建议畅通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建议加大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减低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比率。
2、彰显政府主导地位,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一是建议政府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原则,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明确工作需求,强化责任担当。二是建议强化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能,赋予考评话语权。通过实行目标任务分解和督查考核的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督促考评结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的目标管理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解决突出问题,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各项措施取得实效。三是建议地方政府加快改革步伐,出台优惠政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另一方面加快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制度改革,放宽落户、入学、就医等条件,支持农民工举家转移,让“留守儿童”变成“随行儿童”。
3、坚持“两条腿走路”,形成关爱合力。一是建议设立农村留守儿童专项资金,保证经费投入。一方面依据留守儿童群体规模,将工作协调机构、相关部门的办公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多渠道筹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资金,把政府和社会财力结合起来,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专职人员队伍、阵地建设、专项活动、家庭教育指导等专项经费的落实。二是建议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机制,探索有偿代管新模式。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整体纳入政府民生工程,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公共服务产品,建立政府与妇联组织、妇联组织与社会民间组织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赋权的合作关系,按照市场化、项目化、社会化的运作手段和“政府委托、妇联指导、社工承办、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以规范化的管理和长效的服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议充分发挥社会群团组织的优势,壮大留守儿童关爱队伍。一方面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拓展城镇中小学容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农村教师编制,鼓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适当配备心理、生活教师,针对留守儿童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帮扶。同时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大“爱心妈妈”、“知心姐姐”、“爱心代理家长”等关爱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力度,壮大关爱队伍,强化培训管理,根据就近原则,规范和深化“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民间关爱组织、志愿者团体的管理、指导和支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兴办托幼、文化补习、暑期托管、文化娱乐等适应农村特点的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