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
法政学院、读书报告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班 级: 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 20091104133 姓 名: 王天放 指导教师: 王永明 读书时间: 2011年7月10日--20日
2011年 8 月 10日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一、作者简介:
黄仁宇(英文名:Ray Huang,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动员戡乱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macro-history)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黄仁宇娶美国人盖儿(Gayle)为妻,并育有一子杰弗逊(Jefferson)。
二、内容概要: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三、作者的主要观点: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四、读书心得:
阅读《万历十五年》是在2011年4月,原以为会充斥着完全理论化的学究气息,可细细读来,却另有一番滋味,读历史的方式千千万,偏偏我更喜欢黄老爷子这样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之中丝毫不减学术水准,反而给人一种温和的气息,正如本书的主角,那些万历时代的官僚们。
而今天我确是要有感而发了,《万历十五年》留下了些什么宝贵的学术遗产给我们,学生尚不敢大言不惭,但读后又确实有动过脑筋,思考过一些浅显的问题,且请让我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解读属于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奇怪于本书很少正面提及的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而上来不过寥寥数笔即到了张居正大学士溘然长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然,相较于本书的几位大人物而言,张大学士的去世不仅对他们,也对整个万历时代的
历史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正是本书所要阐述的重点,所以我的读后心得也要从1582年张居正不在人世谈起。
1582年的张大学士的离开,往小了说,我们年轻的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悲喜交加(当然悲是占多数的),悲自不用说,喜必然是再也不用束缚于张大学士的言传身教,自己终于可以独立些了。往大了说,整个文官集团的清算计划已经和盘托出,张居正时代得宠的官僚们正在享受着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申时行的阴阳之道
申时行一辈子也绕不开的阴影正是他的前任张居正大学士。对于这一人物,我个人觉得黄仁宇先生应该来说是最为肯定的。在描述其整个政治生涯的过程中也是处处和张居正作比较,申先生对于他在位时期的政治规划也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首辅申时行>一章中,作者不仅对申阁老在位时期的政治生涯做了详尽的叙述,更为重要的是借申之口描述了万历时代官僚社会的本质属性以及朝代衰落的深层次原因。这一点我想放在最后单独出来详细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一个没有详尽法律制度的时代,读书人的道德操行决定了自己朝代的未来。申阁老显然对于文官的双重性格洞若观火。申时行在大学士这个职位上其实非常难做,前有张居正的悲剧下场(皇帝的信任会重新在自己这里恢复吗?),后有百官僚对自己施压(文官们还会对首辅持有敬意吗?),使自己夹在这样的凶险时局之中,阴阳协调也有其必然性。而他的阴阳协调论不仅在政治领域发挥了作用,在其后养生方面也确乎使自己长命百岁。
我在这里所要谈到的更多的是申时行的为官之道。从个人角度来说,一言以概之,即:保全自己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申时行一贯以老成持重著称,他的这种“老成”来自于他对帝国文官习性的深刻了解,但了解并不代表成功,张居正也很了解文官的习性,却最终换来文官们的唾弃。申时行与张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待文官的态度。
同为万人之上,张居正务实却忽略了文官的习性,不顾帝国文官的共同利益强力推行自己的税收制度即是一例;张居正行政效率优先忽略文官双重性格,引用私人提高行政效率即是一例。他所看到的是文官贪利的一面,却恰恰忽视了文官自我牺牲的一面。
而申时行在对待文官时却又是另一副模样。申阁老深知自己的尴尬处境,虽位居高堂,权力和人际远没张先生之强势,加之欲与其划清界限尚不能自已。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帝国里,申阁老欲有所作为,唯一能依赖的就是与全体文官的合作。全面概括的简单,但真切这个“合作”又何其艰难。
为此申时行提出了自己的“诚意”并且付诸实践。诚意是为合作服务的。申时行最为成功的诚意在自己担任首辅时的人事考察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京官的考察是所有文官最为战兢的。申阁老此时深知自己的处境,这也正是求文官合作的展示自己诚意的绝佳机遇。诸如申时行的这一系列行为也确实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巩固了自己的首辅地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申时行表现诚意的过程中,对于参劾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建议晋级,这一行事方式既表现了自己的大度同时又笼络了文官对于自己的信任,一举两得,实在妙哉。
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在这个衰落的帝国里各自完成好每个人的职
能,他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恕道解决文官内的矛盾,以限制不至于事态升级,最低限度的维持着帝国的运转。
如果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明代首辅的职位恰与当今一国总理或者某一商业帝国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相当。抛弃申时行最后淡出文渊阁的带有些运气成分不谈,申时行的为官之道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八年执政生涯可以说一直在不断的周旋于文官和皇帝的矛盾之中,孔孟的恕道被发挥到了极致,申时行可以说是在牺牲自我原则的基础上达成文官与皇帝和衷共济的愿景。首辅申时行的存在为这个已经步入暮年的王朝增加最后的缓和机会,看似没有丰功伟绩的八年却大大延缓了帝国内部的矛盾,直至万历的驾崩。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者——戚继光
戚继光这个响亮的名号如今在中小学课本里早已被学生们熟记于心。可是如此民族英雄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光彩。戚将军作为帝国武官,在战场的威武是耳熟能详,倭寇亦是闻风丧胆,但同时在政治上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其中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站在他的背后扫除来自内部文官的压力,这个人就是张居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居正之于戚继光,我觉得完全可以用这个典故加以概括。
在16世纪末的这个衰落的庞大帝国里,戚继光的种种扩张军备的行为与早已达到鼎盛时期的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相抵触,这样的结果不言自明。但在黄仁宇先生的叙述中,他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感的聪明将领。与海瑞相比,他更能保全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尽可能的实现。这里面有一样很有价值的智慧就在于戚继光的现实感,他看到了所处时代是不可能达到他所要求的先进,更确切来说是他的善于妥协。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找寻出路。依靠张居正的力量,戚继光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出任蓟州总兵,并得到了武官所能得到的各种荣誉,这就是一例。
戚继光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是十分明智的,在如今的官场职场,很多想法是制度所不允许,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妥协,然后找寻除制度以外的其他出路。妥协的智慧贯穿了整本书,前面所谈到的首辅申时行可以说是与戚帅在妥协的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的信仰
在中学课本里,一个为大家铭记的一条知识就是:2000多年封建社会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可是在黄仁宇先生这里,我们看到是符合这一知识的另一番景象。
张居正作为首辅之时,尚能通过亲信呈递奏折转而利用自己的特权票拟成为皇帝的命令,而年少的万历也尚能对张先生无以复加的信任。这是张居正的智慧,但这种智慧只能由他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才能担当,一旦本人有所伤害,这样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张居正的离去就是很好的验证。张大学士的离去对于年少的万历皇帝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不计较张居正后来被清算,相较于之前的年少经历,世间已无张居正的岁月更加煎熬。
皇帝是整个帝国所有文官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他是所有文官的信仰所在。而文官们又是以孔孟以来的伦理道德为做官之本,万历的废长立幼之举显然是违
背文官们道德观念的行为,自然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抵制。信仰与道德的冲突由此显现出来。这是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按道理来说,两者不可兼得,只能取其一,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文官集团对于皇帝的直谏,这不是对于信仰的质疑吗?恰恰相反,文官集团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于自身信仰的保护,皇帝的一切行为应当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于还充满理想的万历来说无不悲惨的事实:皇帝不过是个木偶,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的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看到了一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首先,对于东林党的失败,黄仁宇先生认为其最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皇帝那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权威,从另一个侧面也阐释了皇帝对于整个文官集团的重要意义,即他在废长立幼问题上的拖延使文官集团采取了近乎分庭抗礼的严厉。万历皇帝也在这个问题上认清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即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面对文官。这无疑是个致命的做法,万历皇帝的这一态度且不说会伤害文官的积极性,文官性格的双重性即可显现出来,一部分人自我牺牲的精神越加强烈,甚至到了死谏的地步,但同时另一部分本来为官态度就比较暧昧的人则选择彻底放弃操守。这样的两极化愈演愈烈,申时行之后的努力也随之付诸东流。
皇帝与文官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这期间谁有过之?依我看这不过是历史的趋势罢了,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一生戎马,完全不顾文官朝政,可依旧逍遥自在,如若放在万历年间,恐怕文官早已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万历皇帝的悲哀,他的前辈们已经把矛盾积累到了顶峰,由不得万历本人再做出任何违背成宪的事情了,他的消极怠工有历史的必然。
皇帝既不愿妥协,只能如此耗下去,御宇四十八年之后,终于解脱。从内心里我很同情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能够看清事实却无力改变。对于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而言,他是极其可怜的。黄仁宇先生的叙述也使我对真实的皇帝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非从前所想,为所欲为,至少万历是个例外。
可爱的和谐社会范本
在写下这篇读书心得的同时我也重新仔细阅读了相关篇章,从中发现了一些与当下社会或交叉或相似的共同之处,这里我想更进一步加以阐述。可能在段落逻辑上有些分离,但都是我本身所想到的一些从书中延伸出来的问题。
首先,张居正与海瑞之间的差异。两人离世相隔近5年,从两人的从政经历来看,几乎都是争议缠身,相同点自不必多说。从两人的离世开始,双方可以说是遭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一方遭到清算甚至全族受到牵连,而另一方则受到追捧,得到大部分人的标榜。从历史的贡献来看,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会发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这里显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奇怪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衰落的帝国社会所投射出来的阴影。
从二人的执政生涯我们可以发现的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张海二人在处理政治性事件时的手段完全不同,一般海瑞十有八九一定是以身作则,以下犯上,自我牺牲。而张居正则“聪明”许多,他与皇帝的关系以及他大学士的地位给了他很大的特权,但他并不直接强压,而是大打软牌,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输出自己的意志。
这两种手段即体现出了二人的价值观念,海瑞显然充当了一把孔孟圣贤的化身,他企图以自己的道德之长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他不具有文官集团的双重性,但在信仰和伦理道德则可以说是文官的领袖,无人敢质疑他的清正廉洁。轮到张
居正,虽然他对文官习性已有认识,但他以私人行政措施为手段显然与求“和睦共处”的“文官社会”相抵触,而且多次触及文官集团的利益,这样的进步在文官集团眼里不要也罢。首辅张居正的对于引用私人提高行政效率依赖本质上与文官集团的孔孟伦常治国精神背离,这也是他最后悲剧下场的重要原因。
从这两个人一生的经历,我不禁想到当下社会的一些焦点人物的影子,从张居正的身上我可以隐约看到朱镕基总理,大刀阔斧的政策落实,但结果却并不怎么在中国官员中讨好。
海瑞的影子在很多人物身上也有体现,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都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而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与其叫做时代榜样,不如叫做为人民服务。这一点虽然与海瑞的信仰与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迥异,但从本质上都是问心无愧,不具备文官双重性。这样的人依旧讨公众的喜欢,但实际的生存空间又极为狭隘,只有死后才能得到公允的评价。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人就是申时行,他对文官双重性有一个露骨的判断:名为公仆,实为主人。这一论断恐怕至今无人质疑,而在400年前的这位伟大政治家早已看穿。若以当下与万历朝代做一个类比,也许我们的“海瑞”们还没有400年前的万历皇帝时期的遭遇好太多。
当下对于信仰的缺失我觉得并不是腐败的根本原因,相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法制的力量。可是我们在这一点上的处境并不好过万历朝代。
“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里,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则依靠文牍。道德可以指导行政,更可以替代行政。技术问题最终回归为道德问题。明代的这种以儒家四书为最高行政标准的管理方式。”
当前的法制仍旧很不完善,文官的双重性从未离开过中国人的灵魂,而信仰的缺失不过是这个深渊的基座,我们还没来得及加高加固,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官们”其实仍在统治着我们的人民,掌控着我们国家的未来。这不是西方制度在短短100年内就能拯救的事实。
中国的和谐社会,我觉得倒很像申时行的阴阳治国论。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相较于我们今天的成就,如果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多数人是愿意穿越回这样一个朝代的。那里更像是今日中国之和谐社会的范本,且它更为可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通俗的史书,这与我在阅读之前的想法大相径庭,我并不是一个历史文化专业的学生,也无权过多评价中国研究历史方面的各类书籍,只是站在一个大学生的立场,我想这样一本通俗且客观的历史书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在本书中得到充足的发扬,即使是我这样少读书之辈也深有体会,读毕,我觉得黄先生的书可以让我们这些热血于祖国的青年人对于我们的当下的社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原来,我们的
社会从未断源,从古至今,一直传承,如同硬币的两面,我们都无法回避。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摘要:本书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情和一些人对从前和现在展开详述,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的结局来推导出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总结出中国2000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是这个庞大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本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并就这七章以及整本书谈谈中国明代是的政治机制是如何运转,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制度缺陷以及导致这个中国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道德 法制
制度 文官集团
一、本书的内容概要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则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则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接受。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发现虽然身居九五之位但是自己的个人意志确无处不受着文官集团的制约,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社会在发展,这种做法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武官地位极其低下,军队的人才,运输以及补给制度存在严重问题。重文轻武导致国家的军队战斗力极其低下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整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军事。第七章主要讲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二、制度的落后
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政治上以道德代替法制,以道德为一切事物的根基。中央集权过度,下层行政效率低下。财政上死板混乱与缺乏控制,财政的税收与预算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给与官员的俸禄微薄道不合实际致使许多拥有行政权力的官员大肆滥用职权收取税费不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司法层面以道德代替法律,以饱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军事制度方面武将领兵作战和文官集团施政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并且在朝廷中重文轻武,武将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也没有专门的军训军令,无固定的准则,组织和装备落后,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
同时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践,实施后能否成功,全靠它与全体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便难以实行,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便不可避免,只是时间长久的问题。
三、以道德为根基
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四、文官集体力量的庞大
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诗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原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俸薪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形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污腐败找到更合理的借口。这些官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也被潜规则打破,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阳奉阴违。
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很多人立志于做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知道自己贪污腐败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你想要在这个圈子里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污,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文官则只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都不鄙视海瑞,甚至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五、儒家思想为指导
儒学发展到明代,已愈益保守僵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形地统治着这个社会。皇帝朱翊钧原也有励精图治的愿望,但最终意志消磨,听天由命。作为封建专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名义上的绝对权力无形中被各种各样繁琐的礼制规定抵消了,一方面,他要实行一种有效的统治,就必须以儒家礼教作为法理基础,另一方面,对儒家礼教的任何背离、突破和改变,势必遭遇到强大的抵制,而其中大部分抵制是潜在的、无形的、软性的,如在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等问题上就是如此。正如书中所说:“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 自1587年之后,朱翊钧除1589年短暂出行过一次,此后30余年居然未迈出紫禁城一步,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儒家从根本上混淆了私德与公德的界限。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治国如治家,治家先修身,修身则以孝为本。因此儒家的以德治国又是典型的人治。“为政在人,则其政举。”“为政在于得人。”
儒家礼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内圣外王”。其荒谬性并不在于其中一目了然的不切实际的空想性或乌托邦性,也不在于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而在于不承认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领域。把二者等同起来,把政治道德化,这使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个人自由因此荡然无存。
儒家思想混同国家与家庭的界限,治国如治家,其本质上的宗法性与技术上的幼稚性自不待言。从这点上来说,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中国跟当今一些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极为相似。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道德判决的力量远远大于法律判决的力量,或者说,道德判决具有准法律的效力。因此政治斗争往往在形式上转化为道德之争。由于道德的衡量标准又是一套固定的礼仪,于是道德之争又往往体现为礼仪之争。正如作者黄仁宇所指出的:“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最终以这种道德为依托只能导致灭亡。
六、启示
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或把社会的发展都归结为制度变迁都未免有失偏颇。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创造制度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从思想转化到制度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制度的大厦要想建得牢固一点,而不是立在流沙之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以法律为基础去统治这个国家国家的各项秩序才不至于被打乱,各个领域才会高效的运转。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10201021茹超
读了一部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感觉他和之前别的历史书不同。他是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了中国的历史。虽然我更喜欢看那种流水账形式的历史书,它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不带个人感情的去了解历史上的事情,有他的趣味性,但是我也觉得从自然地理,技术和人物的心理去学习历史也是有很大的裨益。所以趁热打铁,我就接着读了一下他的另一本著作,《万历十五年》。
1976年的夏天,五十八岁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198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其后被欧美学校作为教本,成为国外学子了解中国传统晚期社会结构及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参考。其中文书名《万历十五年》,1979年5月经本人亲自译写为中文后交中华书局并于1982年5月出版。该书在中国出版的时候距成书已有6年,乃由成书时中国仍处于“四人帮”执政时代,国内情势复杂,而且书中涉及到的政治及思想问题在当时估计难以容于国内,就算是在当下也不得不说那些观点对于国之治理和社会之发展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也极具前瞻和挑战性。
书中一开始提到了1587年是平凡的一年,但是却提到了西班牙舰队出动征英这一事件。这似乎与中国没什么联系。我想作者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西班牙与英国之间的战争,是英国崛起的真正起点,也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的起点。我们都知道,西方崛起的这段历史,是由英国带动的,这是近代西方封建社会向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关键一年。对比之当时的大明王朝,依然是处于封建制度的加深和社会制度没落的状态,虽然有点似乎想资本主义思想的东西,但在强大的封建制度下,被生生的扼杀在摇篮里。
书中一开始先提到了发生在3月2日的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就是众多的官员以为皇帝要召集午朝,众相赶往皇宫。守城的禁卫军也没有详加盘问,都以为是皇帝要召集午朝,结果是皇帝根本没有召集午朝。这样的事情拿到现在,就好比是大家竞相赶往大会堂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结果是子虚乌有。结果只是皇帝责罚了相关的机构和部门。这里我们不禁心生疑惑,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去探查这件事的真实性。我想原因应该是这样,大家已经习惯了皇帝临时召集上朝。那为什么最后没有查出真正的造谣者?我想可能是司法部门没有用心查,或者说是大家
觉得即便是查出了造谣者,自己岂不是也成了帮凶。
我对万历皇帝的品行还是比较认同的。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他不是一个残暴的人。他自己也比较用心,学习也很努力。做皇帝本就有做皇帝的无奈,至少他维持住了自己的统治。而对于张居正,有很多人认为他阳奉阴违。他教育万历皇帝要勤俭节约,而自己却非常奢侈。我却觉得,这不过是他做人的风格而已。张居正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丞相。既然皇帝可以住非常奢华的皇宫,那在一人之下的他为什么就不可以住好房子,坐大轿子。从臣子的角度出发,辅佐好君主就可以了,而他当时做的也很好,他的谋略,稳固了万历的统治地位,也尽到了作为老师的义务。虽然说百姓是统治的基础,但是官员的努力,实则并不是要造福百姓,而是尽力维护好现在的统治。
我会继续思考下去。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平淡历史的背后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一、平凡而神秘的一年
公元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关紧要的一年,甚至在明代的历史上,万历年间的历史上,都不是引人注目的一年。除了气候有点反常这种司空见惯的小灾小患之外,并无特别之处。总之,万历十五年,是平凡,平常而且平淡的一年。正如黄仁宇先生英文原著的书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即《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是,作者独选这一年作为切入点绝不会是无的放矢,正如作者所说一些易于忽视的事
①件,“看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诚然,平静的海面下,却涌动着神秘的波涛。
简单来说,这一年确实平凡,也就是“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②。所谓两件大事:就是两位明朝的名人在这一年去世,一是名将戚继光,而另一位则是著名的清官海瑞。所谓生老病死,人之常态也,之所以是大事,也只是因为这两位名气太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的主角人物。而另一件貌似并不起眼的“小事”,才是一切的关键。这件小事就是万历的怠政,从此这位仁兄照着他的祖父嘉靖的方向发展,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也就是从万历的怠政开始,明朝甚至中国封建社会已然发生了悄然的改变,而1587年,这一平凡而又神秘的年份,也成为了明朝甚至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可以说,这一年平凡的背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后来明代的衰落甚至封建社会的破败起着不小的作用。而万历皇帝为何会突然的怠政一直是历史上的谜团,这一谜团的背后隐藏着衰落的秘密。
二、别出心裁的历史书写
黄仁宇先生通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对这一谜团进行了探究,并以此进入对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的分析。
黄仁宇先生以1587年为切入点,不同于以往纵向叙述,从横向切割,通过横向解剖这一年中各位著名人物的经历、悲剧结局,展现明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问题,从而分析问题的症结。本书分为7章,通过各方面人物的经历,有天子,有首辅,有名将,有清官,还有追求自由的名士,他们经历苦闷、坎坷,最后或身败或名裂,无一善终,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是“时代的悲剧”③。从中,作者得出了“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④这一结论。
全书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形式,深刻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社会问题的症结,①
②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1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朱翊钧篇第十二章:谜团
③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P4
④ 同上
从一些小事入手,透过事件的表面,以流畅的文笔,将问题和“以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因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悲剧人生的症结
本书中,作者以不同于以往的观点来审视明代甚至封建社会衰落的症结——从道德的角度。
史学界对于封建社会的衰落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正统的史学观往往是从经济,生产力,政治,文化等等角度来说明。比如最常见的观点认为封建社会的衰落因为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不适应其发展,所以衰落了。而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很难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资本主义是一种“货币——商品——货币”⑤的流通方式,而明代显然未达到如此,全国仍是以农业为主,连张居正想搞个“一条鞭法”以银代实物税,也因其去世而夭折。而西欧的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积累,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形成的。反观中国,既无组织能力,也绝不会让私人资本至干预政权的局面,明初的沈万三就是实例。而在这种环境下,所谓的“萌芽”恐怕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萌芽了。再说封建制度的衰落,我记得高中历史上从很多方面给予了分析,如皇权废除了相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从而走下了滑坡,思想文化上的专制,八股取士,束缚人性等等。
从黄先生的书中看来,这种现象恐怕也是靠不住的。首先说“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之一论断,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很不理解,既然达到了顶峰怎么能会衰落啊?当时我被告知是“物极必反”。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所谓顶峰,那么就是说皇帝基本上是无敌的状态,没有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我们就万历一朝来看,万历皇帝在前十年中呗张居正管着,除去张居正之后仍然受群臣(文官集团)约束,想立个太子争了几年,最后还是妥协立了不喜欢的长子;想封宠信的郑妃为皇贵妃,也要为群臣所批评;想保住自己信任的申时行,最后申时行却不得不黯然离去;专制的皇帝专制到这个份上,我实在看不出皇权怎么就达到了顶峰。真如当年明月在书中所写的“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丞相的权力还要大,连皇帝的家事都要管”。可以看出,在朱元璋那皇权对相权确实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相权的消失,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恰恰相反,从黄先生的书中我们能够发现万历皇帝受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言官可以骂他,首辅可以管他,礼制能够束缚他,而他从小就被教育“他之所以能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在于人和”,因此要以德行来统治国家,也可以说是按照文官的意愿来统治国家,而万历皇帝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不愿被文管所摆布,但又缺乏反抗的勇气,因而也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报复这些文官,正如黄先生所称他不过是“活着的祖宗”⑥。因此所谓的“皇权专制加强”恐怕不能是封建制度衰败的原因。
至于说“八股取士”,束缚人性的论点,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能说这是明代甚至封建社会衰败的症结,毕竟在科举中也有向张居正,高拱,徐阶这样的大政治家,改革家。与其说“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人性,不如说让其更为圆滑,形成派系,形成了文官群体,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影响反而更加重要。
对应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在科举中,打破了原来的门阀豪族,取而代之的是寒门士族,这些士子通过寒窗苦读,成为了国家的官僚,而他们同样通过科举这一纽带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自己的集团,即文官集团,从而得到了帝国的统治地位。要知道,明代的科举考察的是理学,以朱老夫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为指导思想,主张道德至上,礼制至上,正如书中⑤
⑥ 马克思《资本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四章
写的,“政事千头万绪,其要点不过礼仪和人事两项”⑦,可见,礼仪道德在明代甚至封建社会的影响如何之深!有时候可能犯罪未必会被处罚,而触礼仪则不仅死罪难逃,甚至还会牵扯身后之名(如张居正的“丁忧”“夺情”),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道德代替法制”,因为很多从底层的寒门士子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就自然会正直守法”,而道德也是文官集团拿来控制权力,约束他人最好的利器,因而法律成为道德的附庸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要看到,本来以德治国并无什么不妥,今日我们也是强调道德的作用,然而,如书中所说“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其不能代替法制”⑧,更何况当时的文官集团并非都是善男信女,他们都是从研究道德起家,而他们却未必遵守道德,正如首辅申时行所说的那样,文官的道德中是有阴有阳的,一方面想实现抱负,提倡仁义礼仪,但另一方面,却又有那么多的诱惑想要去抓取。而道德的阴阳,无疑就造成了不平等,官员与百姓的不平等,清官与贪官之间的不平等。同时,道德的阴阳也导致了文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不信任,更导致了百姓与官员间的不信任。比如张居正,曾经多次被自己的学生,下属所参,像开始参他的刘台,“丁忧”时的吴中行、赵用贤,乃至后来他的接班人张四维(可以说张居正就是被他清算了),而官员间也形成党争,清党浊党,互相攻击,关系极其紧张;而皇帝认为大臣的进谏是“汕君卖直”⑨,为了沽名钓誉,为了“陷害”自己入昏君的行列,因此皇帝对一切都感到怀疑,对一切都不再感兴趣,也就形成了消极的怠政。
以道德作为统治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却又是不明确的,因为道德是什么不是由百姓说了算的,不是由皇帝说了算的,甚至也不完全是由道德的制定者朱熹老夫子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文官集团来解释的。正是因为道德标准的模糊,导致了文官们可以攻击约束任何人,甚至本身之间也互相攻击以达取政治目的。从万历朝来看,万历皇帝生前被大臣约束,被言官骂,死后更被扣上了“昏庸”的帽子;张居正为了改革呕心沥血,算是有功臣了,死后不到半年,就被清算,抄家,差点灭门;申时行企图调和阴阳,引导万历成为尧舜之君,却被同僚认为先是张居正的余党,后来又认为是和事老,在“皇储之争”的时候更被扣上了皇帝奸细的帽子,后来荣获“首鼠两端”“无能”之称号。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也未能幸免,海瑞希冀恢复祖制,被参弹劾,看成是官场的古怪人物,最后在郁郁中死去,而戚继光更是因为张居正的倒台而遭殃,最后在贫困中死去。而自相矛盾的李贽也是追求自由而不得,在监狱中自杀而亡。正所谓“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人的遭遇并不完全相同,虽然都以悲剧结束,但具体原因也不尽一致,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因为得罪了文官集团,因为想要打破那个体制,因为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而惨遭不幸!所以在那个时代中,“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⑩。
道德背后的思考
虽说“道德”对于明代甚至封建社会来说可能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情况是有特定的原因的:首先,封建社会的问题在于全部依靠礼仪道德,将法律完全沦为道德的附庸,几乎将所有的制度和法律都视为摆设;其次,帝国的道德标准并不唯一,就好像原来西欧的不成文法一样,都是由贵族来解释的,帝国的道德标准则完全由文官集团来解释;最后,文官们并非都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廉正,而是有自己的私心的,用今天的话说,他们都是有文化的“政治流氓”,为自己的利益而阴用道德。⑦
⑧ 同上P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
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65
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P4
如作者所言“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可以说,道德对于人确实有着独特的教育指导作用,对人性有着向善的引导。像西方的宗教思想其倡导的道德中,有公平正义,不仅仅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发展,西方人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社会保障等制度也有着指导作用。
但是仅仅依靠道德是远远不够的,道德需要统一的标准,需要一视同仁,这就要用到法律和制度,有了法律,可以规范统一,可以让人们看清什么事阴的行为,什么是阳的做法,而制度确实保证法律有效执行的途径,只有依靠严密的法律,严格的制度才能保证阴阳清晰,公平正义,才能避免明代甚至封建社会的传统问题。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暴露出了道德的问题,揭示了封建社会衰落的本质,但这不仅仅是为了揭露明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弊端,这种暴露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指出问题,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现在乃至将来的借鉴。书中的观点不仅仅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同时对我们的今天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 读书报告
奋斗几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终于被我粗略读完(除去附录中的文言文实在没有耐心看).感觉自打高三以来,已经没有这么集中时间的去看一本书了..这本书在高一时候语文老师推荐看过,相比与那时,经过高中历史政治课的陶冶熏陶之后看的这一遍明显要印象深好多.作为一本介于史书和历史小说之间的写历史的书,鲜有的以某一年的为主线,以传记体的形式完成了整本书的内容,所以,我的这篇读书报告也遵循成书的顺序来小小的写一下我个人的感受.① 关于张居正.书中这么一句话让我看到之后产生很大的感想,却也基本成为了张居正这章的线索:”皇室的友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的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这是赤裸裸的以利益为基础的朝廷关系.任何一个朝代中的官员们都少不了结党营私,这也侧面的反映出在朝野之争之中,要拥有清醒的头脑站对队伍,否则像张居正死后所出现的肃清行动将不可避免的牵连的自己.我个人看来,.历史上的有权有势的官员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功成名就选择急流勇退,这种人以范蠡为首,懂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最终获得的也是一世英名.另外一种是对朝庭做出很大贡献,最终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得不偿失下场不堪.这类人以商鞅为首,显然张居正和和珅是属于这类人.且不说张居正可能是由于死亡的有点突然还没想到自己以后选择什么方式隐退,单是朝廷对于张居正前后的做法就直接体现了一种前类人的选择是有多正确.张居正生气辅佐两代皇帝,尤其作为万历的老师,纵使有千万般不对,若不是他,万历又怎能坐稳这皇帝宝座.俗话说的就是这种---翅膀长硬了.倘若有一点不足之处做的过分之处.生前所有的好处也被忘尽,死后有的没有的都给挖掘出来.完完整整的忘记了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在当时那样的朝廷环境气氛下,张居正的部分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过去清廉如海瑞大家不还是不接受?...必须要说起中国的官员什么的了.小小的收受贿赂没人就算有人也懒得揭发你,毕竟这是个人情社会,也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子,但是做的太过了必然要引起党和人民的不满(这句话好假啊感觉~党和人民…)还有那些像张首辅致力于民生谋福于人民想进行大改革的官员..路真的很难走的.突然间想说:温爷爷加油!
② 关于申时行
以申时行为首的这批文官,除了惯例的结党营私之外,我想说的是一句话:”四书五经,以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以及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明朝的重文轻武,造就了文官政治,也造就了以道德为主的治国方略,此时必然看不到法律的影子了,甚至连理性都没有.体现的最明显的便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他们总期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平衡皇上与大臣,平衡中央与地方,平衡朝廷与人民,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关于万历立储一事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文官对万历的过于严厉,过于压迫使万历这个从小就在极大压力环境下长大的皇帝极度的缺乏安全感.兔子逼急了也要咬人的,万历难以立爱子为储官员又逼迫过紧最终导致了申时行的辞职,这其实在书中正德部分依然显露.正德因为觉得压力过大直接”弃文从武,可惜万历没有这个机会,只得在性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年少时期立志要让国家繁荣昌盛的皇帝果断的连早朝都多年不上.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以及转变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以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方案,皇帝甚至不懂得用自己制定的法律驳斥大臣,哪还能期望有完整的继承法来遵循? “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此所谓个人道德之长无非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当我们缺乏法律这个地基之时.该如何奢望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必须批判一下中国的法律了,bug啊什么的太多了..又不用判例法,一个法官一个样.然后就喊着要以德治国,难怪还有那么多人不敢同意废除死刑啊~
③ 关于海瑞
海瑞在万历十五年这年与世长辞.关于海瑞我觉得大致有两个词:清廉,正直.但这两个字之前都可加个修饰词:过于.清廉和正直固然是好的,但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当时环境下过于清廉招来的是众多官员的不满,过于正直则招来仕途无望.也就是说,海瑞在做人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过于锋利了些.海瑞的执法严格是无可争议的,但他仍旧没有跳出司法判案离不开古代传统道德伦理,当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当时情况司法从属于行政的一元化政治,而行政问题由于一群文官的处理变得简单化以适应政府的无能.海瑞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却犯了急躁冒进不顾实际的错误.必然要想起高中学的各种改革了..太多的不顾实际使结果适得其反..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结果还挺不错的,是吧?恩,是的..司法必须独立于行政,中国现在的司法不仅不独立于行政,连舆论都独立不了了..(完了,敏感词汇了)
④ 关于戚继光
第一反应绝对是抗倭英雄, ,然后不得不提明清时期几乎点好处的海禁.我觉得特别想感叹戚继光的生不逢时.倘若生在现代,又能练兵用能打理政治关系兼长能力突出啊~相比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海上力量薄弱.军队无组织无纪律,就算戚继光有心,在这重文轻武的年代里得不到重视也无力.这种兵力输给努尔哈赤是必然的,至于以后中国的古代社会的没落大约也是从这时候落后于世界开始的吧.戚继光的仕途在张居正的庇护下还算顺利,却也在张居正死后被诬蔑为造反派.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