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内民主建设视野中的党务公开
党内民主建设视野中的党务公开
潘伯祥
【原文出处】《湖北社会科学》(武汉)2010年10期第27~30页
【作者简介】潘伯祥,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23
潘伯祥(1948—),男,武汉市委党校教授。
【内容提要】 发展包括党务公开在内的党内民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性要求,实行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内容。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视野观照下,在推行党务公开上,存在着党内民主意识匮乏、党员权利虚置、制度体系欠缺等障碍性因素。我们必须坚持以强化党内民主理念为核心,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建设一个民主理念科学、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制度体系健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
【关 键 词】党内民主建设/党务公开/科学体系
发展包括党务公开在内的党内民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视野观照下,厘清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务公开的本质联系,对于提高全党推行党务公开的自觉性,排除当前推行党务公开的理论、观念、制度等方面障碍性因素,构筑促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党内民主的实质、特点及评价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以党内民主建设理论为指导,健康有序地推进党务公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党内民主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质。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党员个体照党章的规定,拥有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和义务。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党员是党的主人的民主理念,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的活动实践中,通过观念创新、目标定位、制度安排、运作机制等途径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新世纪以来,在党内民主建设上,我们党坚持以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理念,把实现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党在党内民主建设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党在新形势下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长期以来,我们发展党内民主的价值取向是“组织本位”或“领导本位”,把重点放在各级领导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建设上,而内容则主要是“民主精神”、“民主作风”。这就使党内民主大多停留在“让人说话”、“让人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阶段,而广大普通党员有意或无意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客体,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第一次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发展党内民主,“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1](p50)在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党员主体地位”的科学范畴,揭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就开始了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体从领导层面向普通党员转变,重点内容从“精神”、“作风”向“制度建构”、“党内生活”的转变,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理念,以保障党员的权利为根本,全面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
2.党内民主的特点。
党内民主是非国家形式的民主,是民主的特殊形式。它既有民主的一般属性,同时又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准确地把握党内民主和一般民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我们既要防止简单地把一般民主等同于党内民主,以一般民主的方式指导党内民主建设,从而避免导致政党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异,坚持党内民主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我们又要防止以党内民主的特殊性来否定民主的一般原则对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指导意义,从而避免固守传统党内民主建设的模式,坚持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党内民主是高于一般民主的现代民主形态。中国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价值取向的先进性政党,这就使得党内民主具有高于一般民主的现实形态。具体表现在:在民主理论上更符合人类社会民主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民主的精神实质;在民主制度安排上更加完善、规范,实现规范性和实质性的统一;在民主生活实践中更公正、合理,充分释放全体党员的活力。
(2)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党的活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3)党内民主赋予党员的权利具有特定的政治规定性。“权利”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获取正当性利益的法定身份、资格。[2](p19)在国家生活中,公民权利的获得主要取决自然因素,即依据血统和出生地原则而自动获得的,不受个人信仰的限制。而党内民主赋予党员的权利是有特定的政治规定性的。社会成员加入党组织,必须认同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念;党员在享受党员应有的权利时,也必须让渡部分的权利,并忠实履行义务。这种党员权利的有限性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尤为突出,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规定的政治本质属性。
(4)党内民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作为保障。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在13亿人口、幅员辽阔的大国执政的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的价值理想而奋斗,对组织的严密性和纪律的严格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3.党内民主的评价标准。
从本源来说,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相应的政治制度保障。评价党内民主发展的标准,就是以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的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及其相应的民主政治体制、机制的建设状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①党员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发育状况,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性质、程度的一个前提性标准。②党员各项权利的实现状况是评价党内民主发展的核心标准。③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体制机制建设状况是评价党内民主发展的关键标准。④合理的党内权力结构及有序运作机制是保障和实现党员权利的条件,也是评价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党务公开与党内民主的互动关系
党务公开,就是各级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根据《党章》和有关党内法规,将党员和党外群众普遍关注的党内事务和党的活动情况,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使党员和党外群众更好地了解党内事务,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党内事务。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身兼领导党和执政党于一体,党的决策、各项重大活动不仅关系到党的建设成败,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进步状况,因此,党务公开就不仅是党内事务,还是事关全国人民的大事。
1.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性要求。
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党员是党的主人,是权利的主体,全体党员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的根本来源。党员有权全面地参与党内事务和各项活动的管理,有权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有权选举党的领导人,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监督。党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应该也能够实践最广泛的民主原则,发展世界政党史上最广泛的党内民主。正如列宁指出的:“每一个人大概都会同意‘广泛民主原则’要包含以下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并且这种公开性还要不仅限于对本组织的成员。”[3](p131)这里,列宁明确地指出,党务公开是党实行广泛的民主原则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标志。
因此,实行党务公开是实现党内民主的要求,即使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时期,由于反动的专制统治,党内事务和党的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完全的公开。但是,党也在不影响党组织和党员的安全的前提下,尽力实行党内事务公开。那么,现在在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政权而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党内事务和党的工作更有必要逐步实行公开了。
2.实行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内容。
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即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而党章赋予党员的一切权利都是以党务公开为前提和条件的,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内容。否则,这些权利就成了空中楼阁。
首先,推行党务公开,为保障党员的知情权提供条件。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知情权是党员作为党的主人参与党内事务,实现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广大党员只有在实际上享有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才能充分激发其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
其次,推行党务公开,为保障党员的参与权提供条件。参与权是广大党员在纪律约束的范围内参与讨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决定各项党内重大事务的权利,是在间接民主制条件下,党员作为党的主人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具体实现形式,构成了党内民主不可或缺的一个必然环节。广大党员只有充分了解党内事务以及决定党内重大事务的程序,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自由地充分发表意见,以参与和影响党内重大决策的过程。
再次,推行党务公开,为保障党员的选举权提供条件。选举权是党员作为党的主人授权于党内权力机关的核心权利,是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起始环节。只有实行选举政治公开,使广大党员充分了解被委托人的政治意识、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的信息后,才能依据一定的程序从中选择最能代表党和党员利益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党内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负责人。
最后,推行党务公开,为保障党员的监督权提供条件。监督权是党员对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及其展开的各项党务活动进行监督制约的权利,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而要实施对权力的监督,一个根本条件是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广大党员只有充分了解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总之,只有在推行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保障和落实党员的其他权利,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三、党务公开在发展党内民主进程中面临的障碍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以来,各地加快了对推行党务公开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推进党务公开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党内民主意识匮乏、党员权利虚置、制度体系欠缺等障碍性因素。
1.党内民主意识匮乏是制约党务公开的思想根源。
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党内民主意识和现代民主意识,不能把党务公开看作党的民主价值理想在党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离开了党的民主价值理想的支撑,再兼之以制度的不完善,党务公开在某些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手中就降低为工具性的纯技术工作。在实践中,表现出以下几种态度。一是拒斥公开。部分领导干部过于宽泛和随意地确定党内机密的范围,以保密为由,拒绝推行党务公开。特别是在向党外适度公开的问题上,更是举步维艰。二是恩赐性公开。在部分领导干部看来,公开党务信息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而是一种向党员以及党外群众的施舍,在权力的傲慢之中,显露出对党员、群众权利的漠视。三是选择性公开。有的地方党组织热心公开无关轻重的问题,而对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则讳莫如深。这就实质上否定了党员是党的主人的地位,使广大党员在党务公开中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侵犯了党员的知情权。
2.党员民主权利虚置是制约党务公开的政治根源。当前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党员权利虚置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党务公开的进展。党章以及有关条例从党内民主的应然角度,赋予了党员诸如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权利,但是,在现实的党内生活中,党员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有些单位和部门,甚至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当党员的民主权利在党内权力运行中得不到充分体现时,不但无法制衡权力,反而会转化为少数人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制约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
3.制度体系欠缺是制约党务公开的制度根源。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视野中,所谓“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具有约束、调整、规范作用的行动规则、程序,从而形成一种以某种价值理念为支撑的社会交往“结构”,又是一种受到一定权力机关强力保障的规范化、定型化了的行为方式。[4](p26-27)所以,制度化是政党的价值理念转向现实存在的中介,也是政党的政治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普遍认同的稳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是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致力于发展党内民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要把党内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把党内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安排。包括党内民主的价值理念、党内民主生活的制度文本、实施制度文本的组织体系以及激活制度文本的机制等。可以看到,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制度化的四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状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如党内民主理念的匮乏、制度文本的可操作性欠缺、实施制度文本的组织体系不健全、激活制度文本的机制乏力等,都严重地制约了党务公开的发展。
四、建构促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
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推动党务公开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强化党内民主理念为核心,以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建设一个民主理念科学、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制度体系健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
1.牢固树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理念,提高推进党务公开的自觉性。
牢固树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理念,是推进党务公开的根本性思想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5](p570)在党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党内民主”提高到与党的生命相依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党内民主的价值和发展规律,进而对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和发展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性自觉。这一论断从“生命”这种最深刻的意蕴中,空前地提升了“党内民主”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生命”意味着某种东西的“活性”所赖以存在的依据。我们只有把握了某一事物的生命本性,才可能理解它的全部活动。因此,我们在深刻理解党内民主意识对于推行党务公开的价值支撑的意义上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在把“党务公开”从理念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则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以此作为校正在推进党务公开中的工具主义倾向的价值尺度,统领党务公开的全部工作,才能保证推进党务公开的正确方向和取得实效。
2.着力解决党员民主权利虚置的问题,落实和保障党员各项权利。
解决党员民主权利虚置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在党内进行普遍的民主意识的学习教育外,还要着重解决党员主体意识、党内授权机制、党内权力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为把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到实处奠定微观基础。
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党员对自身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理性认知。在党内民主建设进入权利本位的时期,主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权利意识。它既包括党员对权利现象的理性把握,也包括对权利范围、规范要求和实现手段、途径的认知。只有这样,党员才能作出争取和维护权利的作为或不作为。由此可见,党员的权利意识是使党员的个体价值在党内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主体性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臣民意识的影响,计划经济高度集权在党内生活中的反映,一部分党员缺乏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不能或不敢行使和维护自身的权利。这种完全排斥主体意识的现象是与“党员是党的主人”的马克思主义论断格格不入的。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党内民主政治的实践,积极倡导党员的主体意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党内民主意识内化于党员的心理结构中,使之成为党内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从完善党内授权机制入手,理顺党内权力结构,营造鼓励党员行使权利的政治氛围。合理的党内权力结构及有序运作机制是保障和实现党员权利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在继续建立和完善权力制衡权力机制的同时,启动权利制衡权力机制是当前发展党内民主的又一必然选择。这里包括两项关键性的工作。一是逐步地改革和完善党内授权机制。党内授权机制是党内权力运行状态的起初点,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由谁授权、授权是否科学民主、授权结果是否得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内权力运行的民主质量和绩效。近年来,党内授权机制的改革在委任制的干部选拔方式上有了突破和规范,而在选任制的干部选拔方式方面进展不大。委任制的实质是以领导干部或党组织的权力配置干部资源,而选任制的实质是主要以党员的权利配置干部资源。因此要解决党员民主权利虚置的问题,首先就要在党内授权机制的关键环节上,逐步扩大选任制的应用范围,加大力度探索其规律,这对于建立健全以权利制约权力,落实党员各项权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以建立健全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为突破口,破解党内权力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使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真正建立在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内形成了由上而下的、高度集权的权力运作模式,再加上非常任制党代会在其五年期间党代表大会的缺位,致使一些地方党委的党内权力关系沿着党代表大会、党委会和常委会的单一方向集中在常委会,甚至集中在党委一把手身上,代表全体党员意志的党代表大会的作用被淡化或虚化了。这不仅直接违背了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而且从根本上压抑了党员的民主权利,这是党员权利虚置的一个组织结构上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授权机制为起点,以建立健全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为依托,切实解决党内权力关系倒置的问题,在党员授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授权与被授权、监督与被监督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党员权利虚置的问题。
3.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使党务公开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以来,有关党务信息公开的制度设计及执行情况,远远不能满足党员及其群众日益提高的“知情权”要求。我们必须以党内民主的理念为指导,借鉴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等经验,探索党务公开的规律,建立刚性的制度和程序,来确保党务公开的顺利推行。
首先,牢固地确立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务公开制度安排的灵魂。离开了党内民主的价值理念,离开了党员是党的主人的本位价值,离开了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根本宗旨,党务公开的制度设计就会走偏方向,或者沦为形式主义的政治作秀,或者成为实用主义的工具,最终会败坏党的形象,在党员和群众中失去公信力。
其次,科学地制定党务公开的制度文本。一是科学地确定党务公开的范围。从宏观层面看,党务公开包括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两个层面。一般地说,这两个层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党务信息的不同内容确定公开的范围。有些党务信息只能在党内或在一定层次的党组织内公开;有些党务信息可以先在党内公开,然后再向社会公开;有些党务信息则可以同时在党内外公开。二是确定党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根据依法公开、真实具体的原则,对于党章和有关条例要求公开的内容,特别是群众关注的党内外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容易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原则上都尽量据实公开。具体包括:党委讨论决定的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委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领导干部选举、任免的规则、过程和结果;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党员、群众反映的干部问题及处理情况;党员交纳的党费及其使用情况;有关党的历史档案的逐步公开等。三是规范党务信息公开的程序。党务信息公开可分为例行公开和例外公开两种情况。例行公开是由制度规定必须公开的常规性内容,可由设立的日常工作机构向有关部门征集,经由党委或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以后定时公开。例外公开,通常是指突发事件、偶然事件或党员、群众主动询问的党务信息,经由党委或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日常工作机构发布或组织有关部门发布信息。四是明确公开时限。坚持常规性、动态性的原则,对于常规性党务信息实行定期公开,临时性信息及时公开。
再次,建立强有力的推行党务公开的组织体系。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推行党务公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强有力的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构建党委(党组)总揽全局,以组织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党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最后,设计并激活制度文本的机制。坚持“严字当头、严格标准、严格要求”的原则,建立健全一系列激活制度文本、使之进入实际运转状态的机制,切实解决党务公开形式主义、走过场的消极现象。建立学习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员群众推行党务公开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建立党务公开领导责任制,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党务公开的领导主体、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方式及结果,确保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高度的责任心坚持不懈地推动党务公开工作;建立监督机制,启动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对党务公开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把落实党务公开的实效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和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落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二篇:实行党务公开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实行党务公开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自成立公司支部以来,我公司支部一直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作为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统一思想,增强认识
党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力的有效形式。为将党务公开工作宣传到位、我公司认真贯彻上级党委的要求,广泛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公司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有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加强领导,规范操作
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公司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员同志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以此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同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务公开的形式、内容、程序、时限,确保了党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公开形式上,坚持注重实效。我们根据“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确定公开形式。我们主要采取通过公开栏和会议通知的形式进行党务公开。在公开程序上,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党务公开的项目、形式、方案和内
容由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在公开内容上,力求全面真实。党务公开的内容有相对固定的,也有阶段性的和临时性的,我们在把握公开内容时,力求做到全面、真实、具体、合法。凡是群众和公司员工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和重大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进行公开,其中突出了三大重点内容:企业发展情况;企业双评情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情况。
在公开制度上,确保机制完善。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研究制定了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制定了党务公开制度。党支部书记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公开方案、公开内容、公开的组织实施负具体责任,由党务公开工作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二是建立公开工作基础台帐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党务公开台帐,并及时归档。
三、立足实际,持之以恒
党务公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我公司在推行党务公开过程中注重和把握了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积极稳妥推进。开展党务公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为了使这项工作稳步推进,我们本着积极稳妥、结合工作实际,既大力推进,大胆创新,又科学安排,规范操作,有序推进。
2、与厂务公开相结合、协调运转。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整体。开展党务公开的过程中,我们
注意结合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科学选择党务公开的有关内容,突出党务公开应有的特点;积极借鉴、总结厂务公开的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党务公开在高起点、高标准上运作。在推行党务公开过程中,对厂务公开中重大决策事项在党务公开中必须体现;注意防止党务公开大包大揽,削弱厂务公开应有的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动推进、互为促进的效果。
3、精心组织、分段实施。我公司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工作要点都比较明确,对这项工作的实施步骤和工作重点安排都早有准备,制定了详实、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做到早安排、早行动、早见效。
通过开展党务公开,不仅增加了党建工作和党内事务的透明度,扩大了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还拓宽了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党内外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党内外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第三篇: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支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即“党内上情下达制度”,是(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通报党内情况的制度。坚持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可以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加强党内监督的积极性。
1、通报主体及对象。党内情况通报主体是党员大会和本级党支部委员会,当年情况的对象是全体党员。
2、通报内容
(1)党务工作方面通报的主要内容: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工作指示情况、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党支部委员会议决事项,工作计划、重要党务、政治活动进展和完成情
况,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情况和整改措施,干部的调整任免、党员干部的奖励和惩诫,党组织调整选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及党费收缴、使用、管 理情况等。
(2)与党员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通报的主要内容: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部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的执行,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的处
理结果,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处理等。
(3)其它应通报的有关情况。
3、通报的形式及程序。通报采取召开专门会议和发文、公示等形式进行。党内情况一般每半年通报一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党支部每半年向党员大会报告一次。通报和报告的具体工作由党支部负责。属于党内秘密,涉及个人隐私,不宜立即公开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案件等免予通报。
XX局
年 月 日
第四篇: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xxxxx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为了加强党内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实现对党内事务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内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
(一)党委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
1、固定通报的内容:
(1)党委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置、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干部队伍情况;
(2)党委的主要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规划及实施情况、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及整改落实情况;
(3)党委班子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年终评议、实绩考核情况;
(4)党费的收缴、使用、管理情况。
2、即时通报的内容
(1)基层党委做出的重大决策、出台的重要政策及讨论决定的应公开的主要事项;
(2)党委班子的分工、联点情况;
(3)重要干部任免、干部奖惩和基层组织、党员表彰情况;
(4)党风廉政建设情况;(5)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6)其他需要通报的内容。
(二)基层党支部情况通报的内容包括:
1、党内基本工作制度;
2、支部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党建工作规划及实施情况,党支部负责人述职述廉情况;
3、发展党员情况;
4、落实党员管理定期培训、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内救助制度的情况;
5、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员受表彰及处置不合格党员情况;
6、党员参加所在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情况及缴纳党费情况;
7、党员完成党组织分配工作任务情况;
8、党员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情况;
9、其他需要通报的内容。
二、通报时限、方式及程序
(一)通报时限:
固定通报原则上一年一次,即时通报按照工作进度及时通报。
(二)通报方式:
1、会议通报。主要适宜在党内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 向党员传达的情况,原则上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党代会或党员大会。
2、文件通报。主要是党内重要文件、涉及党组织或党员群体的主要事件等,必要时可以将文件印发到党员个人。
3、专题通报。主要是涉及党内重大活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针对部分群体、个人或者部门进行专题通报。
4、其他通报。主要是适宜向社会公开的日常性工作会党组织、党员基本情况等。可采取党务公开栏、简报等形式进行通报。
(三)通报的程序:
1、承担党务工作的工作部门或工作机构提出拟通报的事项,报党组织书记预审;
2、党组织书记负责通报内容的审核工作,有必要的报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3、具体承办部门将审核后的通报内容,按照规定程序按时进行通报。对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应采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通报,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
本制度由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五篇:人民民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
人民民主建设
2011年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构成。这些民主制度,不仅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关系。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功能和优点是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使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保证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使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判断一国的民主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1年面对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广西宜州,一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边远古城,却有两件事足以使当地人备感自豪。其一,宜州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二,这里曾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1980年2月5日,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源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天津、武汉等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居委会和居民组等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原来由“单位”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职能逐步转移到社会,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变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是在这样一种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更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政社合一、集中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并在全国迅速推开。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此后,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加强农村管理、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与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20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大厦的重要支柱。基层群众自治不仅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征程中,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是关乎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将人民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民主形式各自的功能和整体合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升。适应新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群众自治,关键在依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具体进程看,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说是先尝试、探索,然后再规范、推广,因此,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而是需要根据自治实践的经验不断完善。例如正在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存在某些条文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对村委会直接选举中贿选的界定、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细化等。这些都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在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目前主要集中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领域,涵盖面还不够宽广,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治范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如何扩大这些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和群众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日益成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迫切任务。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作用和保障作用;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财务管理、村(居)务公开等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权力与群众自治权利的关系,是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例如,一些街道和乡镇政府将居委会或村委会当成自己的行政下属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下达种类繁多的指令性任务,使居委会和村委会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基层自治组织“村务”、“居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妥善处理乡(镇)村关系、街居关系。基层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支持和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广大群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就不可能调动起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首位,从制度上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来看,当前应着力保证自治组织在群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从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不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党内民主建设
2008年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
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进展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2008年4月12日,济南市中区七东社区举行党员大会。经过公推直选,社区全体党员投票选出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党总支委员,这是近年来各地推进党内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强调要建立健全党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责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从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民主实践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建立健全党代表任期制的决策,表明了我们党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领导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探索,必将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和团结统一,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
一个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然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作为有着7300余万名党员、3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让每一个成员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怎样才能不断巩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根本保证。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指全体党员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决定和处理党内一切事务。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对于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政党,对于发展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主带来团结统一。民主意味着平等。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平等权利,是防止一言堂和独断专行的最有效途径。保障党员在党内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让党员广泛参与党内决策,讲真话、讲心里话,在平等讨论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这样才会有自觉的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团结统一,才能将发展党内民主的成果转化为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民主带来创新活力。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党的创新活力,为实现党的路线、纲领和目标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政党,但是这种生命力的保持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党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党的生命力就会受到威胁。党员是党的细胞,只有细胞活跃,党的肌体才有活力。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保证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民主带来科学决策。民主意味着集思广益。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民主决策程序,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才能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决策。党内民主也是纠正党组织决策失误的有力武器。充分发展党内民主是保证党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最重要的预防机制。有了这种机制,如果决策出现偏差和失误也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民主带来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优良的党风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做好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形成良好的党风,必须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民主氛围的形成,能够给党员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进展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党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党内民主建设理论取得重要成果。根据党内民主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一系列新观点充分反映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期盼,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民主需要制度作保障。近年来,党内民主不断完善,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适当扩大党内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例如,十七大代表选举,差额比例一般都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增加了5个百分点,扩大了选举人的选择范围,在推荐提名阶段也普遍做到了差额推荐。
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广泛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地、各部门和民主党派等各方面的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实行听证、公示等制度,集思广益,集中民智,使决策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使决策更加科学化。
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更加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考察预告、任前公示、试用期和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等制度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比以前更加透明,干部考察更加全面深入。近年来,江苏、云南、四川、重庆、吉林等地在干部选拔上进行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差额直选”等改革试点,探索了一些积极可行的做法。
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中央把党内监督的重点明确为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为开展党内民主监督提供了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央和省一级党委陆续建立并实施巡视制度。各级党组织把民主生活会作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作用,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使领导干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同时也是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得到较好发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走弯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广大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党群干群关系以及人民民主建设。
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作主。党员基本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只有这些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地方党员的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因此,必须建立操作性强、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党员各项权利得到真正落实,确保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得到有力惩处。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有权讨论和决定党内一切重大问题。要确立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威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案制度,完善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从机制上理顺和规范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选举制度,首先需要健全选举程序,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办法。同时,有步骤地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对选举的监督。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介绍办法,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采用“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等办法,效果较好,有进一步完善推广的空间。
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之外的党务工作、党内活动,包括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事务和组织活动的重要事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的事项等等,都应对党员公开,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当前,要在试点中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制度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
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防止个人专断;又要加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极端民主化倾向。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民主与监督紧密相连,没有有效的党内监督,就不可能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完善的监督制度,也是各种腐败的天敌和克星。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和派驻、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询问、质询和问责、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制度。如何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等问题,都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经验,不断完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党内民主旋律的唱响,党内民主春风的劲吹,党的肌体活力日益增强,必将更好地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