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

时间:2019-05-13 19: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

第一篇: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

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2010年01月21日00:00 金融会计 [欧阳卫民] 访问次数:149 字体:

大中小

票据作为企事业单位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其结算功能和融资功能,能极大节约财务成本、强化财务控制、满足短期融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支付体系日益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日益显现,票据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票据业务的发展又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认识和了解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是正确使用票据、充分发挥票据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一、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和特征

随着电子支付系统的建成运行和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我国非现金交易规模增速远大于现金,已进入非现金支付时代。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主要包括票据、银行卡和贷记转账三类,其中,票据主要用于单位。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发展体现出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一)票据业务量金额稳步增长,但在非现金支付工具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2006年至2008年,全国使用票据办理支付业务的总笔数分别为11.9亿笔、9.8亿笔、8.8亿笔,占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笔数的比例分别为9.2%、6.33%、4.81%;票据结算总金额分别为224.6万亿元、236.5万亿元、251万亿元,占非现金支付工具结算量的比例分别为47.9%、39.88%、39.71%。票据签发业务量具有笔数占比小、金额占比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相对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而言,票据是一种大额支付工具,是单位而非个人常用的支付工具。从其绝对发展趋势看,票据业务笔数呈下降趋势,金额呈缓慢增长趋势;从其相对发展趋势看,其笔数和金额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银行卡跨行交换系统的建成运行以及网银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资金转账速度明显加快、效率明显提高,支付工具总体朝着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对纸质票据的支付功能产生了很强的替代效应。

(二)票据已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工具和重要的融资工具

作为结算工具,票据具有携带方便,可转让流通的优点,而且交易过程中的口头承诺、挂账方式和合同约定等的票据化,使债权债务得以明确表现,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都有据可依。近年来,票据被规范地运用于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延期支付和信用支付,从票据单笔结算金额能得出这一结论。2006年到2008年,票据单笔结算金额分别为18.9万元、24.1万元和28.5万元。从具体票种看,以2008年度数据为例,支票单笔结算金额为27.19万元,银行本票单笔结算金额为104.5万元,银行汇票单笔结算金额为53万元,商业汇票单笔结算金额为88.61万元。这种单笔交易规模是与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契合的,同时票据单笔结算金额不断增大的走势也显现出近年来企业单笔交易规模的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及交易活跃的向好趋势。

作为融资工具,票据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我国一直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企业多通过发行债券或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纯融资性商业本票(Commercial Paper)来融通资金。而在我国,囿于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欠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企业融资渠道仍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从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大客户、大金额的贷款业务,传统的信贷体系主要是为大客户的长期大额信贷业务设计的,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次数多的贷款要求。与贷款相比,申请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费用低廉,2009年第二季度票据融资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95%,而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0%(数据来源:《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申请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的手续也比申请银行贷款简便,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信用记录,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在我国,小企业票据融资占比明显高于贷款占比,票据融资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三)票据使用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资金交易频率和规模是衡量社会经济活跃程度和活跃规模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比较我国不同地区的资金交易规模,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的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始终保持较快水平,其交易规模大于中西部地区。具体到票据使用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六个经济发达省市。以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六省市的票据业务合计分别占全国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40%和60%以上。但在国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各项支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资金交易规模增幅普遍超过东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票据业务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发达地区。

(四)票据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

从结构上看,各票种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支票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呈平稳发展或下行的趋势,而商业汇票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就交易笔数而言,银行汇票和支票的签发笔数呈下降趋势,银行本票保持平稳态势,而商业汇票呈上升发展趋势。就交易金额而言,银行汇票的签发金额呈下降趋势,银行本票和支票呈平稳或缓慢增长态势,商业汇票呈快速发展的趋势。

(五)票据业务呈现电子化和业务多样化趋势 票据电子化处理是指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票据的某些环节或全流程的电子化处理,代表了票据业务的发展方向。近两年,人民银行先后推广运行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开通了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和小额支付系统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实现了部分票据的电子化处理,并于2009年10月28日上线运行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与此同时,不少商业银行在发展行内电子票据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并推出了一系列票据创新产品。

二、各类票据具体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一)支票

支票仍然是我国票据主要品种,是单位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2008年度,全国使用支票办理支付业务8.6亿笔,结算金额233.84万亿元,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97.5%和93%。支票主要被用于单位的日常经济往来,因此支票的单笔结算金额较其他票种相对较低。

支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从而实现了全国通用。2007年,人民银行推广运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实现了影像传输和实物截留,突破支票流通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全国通用。

支票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为规范支票出票人行为,维护支付结算秩序,人民银行2005年发布了《关于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细化了空头支票行政处罚制度,大大改善了支票的信用环境,促进了支票的受理和流通。

开展支票授信业务。支票授信实质上是银行将授信业务与支付结算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业务。目前该业务已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试点,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浦发银行的支票授信业务,一般的透支限额为5万元、透支次数上限为每年4次;对政府推荐的“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中的企业,透支限额则扩大至50万元,透支次数上限为每年12次。支票授信业务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促进支票的使用和流通、减少空头支票行政处罚都有很好的效果。可适时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银行本票

银行本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具有信誉度高的优势,但仅限于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2008年度,全国使用银行本票办理业务574.3万笔,结算金额为6万亿元,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65%和2.4%。

银行本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更为安全、高效。2008年5月,人民银行开通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实现了银行本票业务的电子化处理。与原有手工处理方式相比,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银行本票业务在业务安全性、资金使用效率和权益保障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目前已有27个省级地区开通该业务,业务运行稳定良好。

(三)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具有信誉度高,且能跨票据交换区域使用的优势。2008年度,全国使用银行汇票办理支付业务的笔数为846.79万笔,结算金额4.49万亿元,分别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96%和1.79%。

以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为主。根据使用范围,银行汇票分为全国银行汇票、省辖银行汇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其中以三省一市汇票为主。以2009年第二季度数据为例,三省一市汇票业务签发笔数和结算金额分别占全部银行汇票的75%和78%。

三省一市汇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更为安全、高效。三省一市汇票业务自1987年开办以来,为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的经济发展和银行结算服务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优化业务处理模式,人民银行于2008年12月开通了小额支付系统三省一市汇票业务,与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类似,该业务较原有处理模式,同样具有安全性、效率性更高,权益更有保障等优势。同时,三省一市汇票还扩大了原有签发机构范围,签发主体由原来的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放大到各类银行机构,由此畅通了中小金融机构汇路,推动了银行间的公平有序竞争,受到中小银行的欢迎。

(四)商业汇票

与其他票据不同,它是一种远期付款工具,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

它不仅是社会经济主体常使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更是货币市场重要的交易品种,企业的融资工具,是传导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载体。

商业汇票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体。2008年度,全国使用商业汇票办理支付业务775.3l万笔,结算金额6.87万亿元,分别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88%和2.73%。在商业汇票业务中,90%以上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极少。商业承兑汇票推广不开,主要是因为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认识了解不足以及商业银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带来的问题是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信用,票据风险过分集中于商业银行,票据市场交易品种过于单一,也不利于企业信用的提高和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建设。针对商业汇票结构失衡的问题,人民银行于2006年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按照政府推动和市场激励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促进发展和风险防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具体措施。另外,人民银行正在建设支付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夯实票据业务发展的根基,为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从纵向发展看,2001年一2008年商业汇票年累计承兑量由1.2万亿元增加到7.1万亿元,年均增长29%;贴现量由1.4万亿元增加到13.5万亿元,年均增长41%。

从横向比较看,2008年,票据贴现量13.5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股票市场交易量(26.71万亿元)的50.2%,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16万亿元)的89%。2009年上半年,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也出现大幅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达4.58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1.48万亿元,占32.3%;第二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为2.79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0.22万亿元,占8%。如此大的业务增长量和占比,一方面是基于正常的需求和增长动力,满足了经济活动的需要。因为比之于贷款,票据融资具有门槛低、手续简便、获批时间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选择签发和贴现商业汇票作为短期资金周转的首选途径,而银行也因票据融资业务的低风险将其作为调整信贷结构、做大信贷规模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欺诈、套利以及违规获取银行资金在票据融资异常增长中的作用,如某些企业提供虚假交易资料申请商业汇票的签发和贴现来套取银行资金或获取利差收入,而银行也存在放松审查以实现“存贷双增”、做大信贷指标的现象。

商业汇票业务隐含的信用风险有放大趋势。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行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票据到期无钱支付的可能性增大,商业汇票的信用风险增大。2009年第一季度,银行承兑汇票的逾期垫款达到108.58亿元,环比增加16.2%,第二季度垫款为112.84亿元,环比增加3.9%,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三、建设电子商业票据系统,促进商业汇票业务和票据市场的发展

在我国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我国目前使用的商业汇票市场处于纸介质阶段,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的票据流转和交易的电子化处理平台。这导致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商业汇票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由于纸质票据处理环节较多,处理手续繁琐,效率低,在传递过程中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二是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商业汇票的纸质载体、手工交易方式,票据交易范围有限,交易信息不畅、不集中、不透明,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统一控制票据风险的手段,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区域性和全国性票据市场,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连通和发展。三是假票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商业汇票和其它纸质有价证券一样,在其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案件。

为了解决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现有的弊端,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行为,支持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人民银行于2008年作出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决策,为推出电子商业汇票提供基础保障,以满足各类经济交易对安全高效的电子票据支付结算与融资服务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票据市场交易方式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等问题,使我国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定位于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等相关的业务处理服务功能,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功能及商业汇票公开报价功能的业务处理平台。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运行后,对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金融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促进商业票据的流通和使用。由于电子商业汇票跨行、跨地区流通的便利,以及消除了纸质商业汇票记载事项不全、不合规、丢失、被盗、伪造、变造、克隆等操作性风险,使商业汇票的信用度大大提高,流通使用安全、便捷,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融资等行为也将更为活跃,使用量预计将大幅增长。第二,增强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通过设置人民银行对商业汇票的灵活买入和卖出功能,并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实时调整再贴现利率,将增加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和便利性,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三,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的理想工具,商业汇票市场成为企业、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公众投资品。

第四,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所有电子商业汇票集中登记托管,能够实现对商业汇票支付、融资行为的全面、及时、准确统计,能够通过对票据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票据市场报价的统计监测,及时了解票据市场利率的走向,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第五,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品种和服务能力。目前商业银行的网银系统一般只有功能较为单一的账户管理和资金汇划功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立后,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功能将从单一的贷记指令处理向票据类信用支付工具领域拓展,并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新型电子增值服务,这为电子银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平台。目前,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顺利运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也已正式发布,第一批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有20家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电子商业汇票的推出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是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是支付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对银行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将对改善我国融资结构,增强企业融资的主动性和能力,促进利率市场化,培植竞争性金融市场,形成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等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我国商业票据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发 布 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28 浏览次数:498 [大] [中] [小]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商业票据业务作为货币市场上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和信用工具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近几年,在中央银行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尤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大幅度下调,与再贷款利率的差距明显扩大的条件下,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末,全国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余额达6468亿元,是1999年的2.2倍,1995年的4.8倍。从业务发生量看,2000年票据市场三项业务累计发生额为16559亿元,比1999年增长90%,是1995年的3.5倍。商业票据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2.商业票据种类增加

长期以来,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我国商业票据品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企业承兑汇票的数量很少,商业票据业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2000年下半年,在人民银行再贴现等政策手段引导下,各地在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积极拓展商业票据品种,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改变了企业过去完全依靠银行进行融资的局面,出现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并举的可喜局面。

3.商业票据经营机构大量增加

由于再贷款和再贴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差,各商业银行充分认识到发展票据市场业务所能带来的好处,纷纷开展票据市场业务。截至2000年末,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均开办了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部分农村信用社经人民银行批准,也开办了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票据业务的经营机构大量增加。票据业务在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中占主要地位。

4.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商业票据市场

随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其中心城市分支行的票据承兑、贴现授权,一些商业银行还建立了专营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部门或分支机构。2000年11月份,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筹建了全国首家专业性的票据营业部,大大促进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发展,使各中心城市票据业务发生量不仅在全国占比高、增长平稳,而且操作规范,票据背书转让比例和融资功能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据统计,截至2000年8月末,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重庆、郑州、天津、沈阳和大连十个中心城市的票据签发。贴现和再贴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32%、49%和51%。

5.票据市场业务经营机制逐步健全,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为进一步防范票据风险,改善票据融资环境,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强商业票据业务的经营管理和制度建设。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将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根据中央银行的规定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票据业务的操作规程,加强了对票据承兑和贴现的管理;在银行内部设立票据中心,通过票据中心集约经营方式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防范了票据风险,提高了效率,健全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织机构;制定并实施了异地承兑银行无理拒付和承兑企业逾期转贷款的通报制度,实行了商业汇票一体化管理;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业务考核制度,开拓了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6.再贴现工具逐步成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再贴现是各国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商业票据市场业务的发展,使中央银行能通过再贴现工具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2000年以来,再贴现工具日益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在:一是为加快我国票据市场的建设,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票据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的通知》。逐步降低了再贴现率,将再贴现月利率由原先的3.3%下调至目前的1.8%。,同时放松了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浮动的限制,以刺激商业银行拓展票据市场业务。此外,人民银行还运用再贴现政策手段进行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开办合格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促进企业承兑票据的发展。二是运用再贴现工具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2000年,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再贴现、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三大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其中利用再贴现工具增加基础货币投放758亿元,占当年发生量的30.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有效地调控了货币供应量。三是初步形成了以再贴现利率为基础,以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贴现利率。从2000年全年贴现利率的走势来看,5月份以前,由于贴现业务刚开始大规模启动,贴现利率大约在月息4‰~4.5‰之间。5月份至11月份,随着各行大力开展票据市场业务,票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贴现利率大幅降低,一些地区一度降至月息2.6‰左右,后上浮至月息3‰-3.3‰之间。2000年未,由于商业银行资金趋紧,贴现利率又上浮至3.5 ‰-4‰之间。从总体上看,我国2000年的贴现率是由票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的利率。

二、我国商业票据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业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商业票据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1.市场规模仍然偏小

尽管近年来商业票据市场业务的开展逐渐受到中央银行及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企业办理票据结算和融资业务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从目前情况看,票据市场的规模仍比较小,交易品种较单一。2000年末,未承兑的商业票据余额与贴现余额之和为5212亿元,仅占同期贷款余额的5.2%,再贴现余额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也仅为3.6%,商业票据的规模仍然偏小。

2.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

从商业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于风险较大,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市场中不容易被接受,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

3.企业、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还没有真正地把商业汇票作为融资工具,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反映,该市十家商业承兑汇票试点企业,2000年累计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仅占其年末银行贷款余额的3%,生产资金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从银行看,目前贴现率与再贴现率利差较大,许多商业银行并没有真正地把商业票据业务作为其资产经营、流动性管理和改善金融服务的手段,而是利用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利差,把票据市场业务作为从中央银行获取短期经营利润的一种手段。这种经营观念一度造成了商业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贴现率不断下降,有时甚至低于其筹资成本。商业银行过度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形成了通过中央银行再贴现投放基础货币的倒逼机制。

4.缺乏全国统一、完善的商业票据市场

首先,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市场,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完善的市场。其次,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各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出发点是盈利,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等方面问题时,往往是将已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是再贴现。此外,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大区行分配指标的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在再贴现指标较紧的情况下,各地人民银行一般优先办理本地的票据贴现,而对外地转贴现票据进行了限制办理,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5.商业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困难

票据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真假汇票问题二是票据背后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易问题。目前由于各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各金融机构之间没有跨系统的票据信息查询网络,同时也缺乏对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是否具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的信息查询系统,使银行具体操作人员难以核实票据的真实性,特别是社会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克隆”汇票的出现,更加大了对票据真伪辨别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票据市场业务的风险。

三、进一步拓展我国商业票据发展的思考

商业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和企业资金融通和头寸调剂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整个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1.积极扩大交易品种和投资主体,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

丰富多样的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是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是在继续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基础上,中央银行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和鼓励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使一些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发展商业承兑票据进行融资,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防范商业票据风险的前提下,减少企业利用银行信用融资的比重,对资信良好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进行支持。此外,还可逐步尝试使用银行本票、商业本票等票据市场业务,积极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路子。二是适当放宽对市场参与者的限制,将所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大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纳入到这一市场中,扩大市场的交易主体,逐步实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化和多元化。

2.改变企业与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业务的认识

票据业务不仅是一种支付结算工具,更是一种融资工具。因此,中央银行一是要加大对票据业务的宣传和政策引导,把企业和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观念中解放出来,使其充分认识到商业信用票据化对生产经营所起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增加对企业签发票据融资的数量,改变企业融资严重依靠银行贷款的情况。三是要适当提高再贴现利率,缩小目前贴现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利差,改变一些商业银行把票据市场业务作为从中央银行获取短期经营利润手段的错误经营观念,使票据市场业务真正地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产经营、流动性管理和改善金融服务的手段,遏制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的恶性竞争,减少商业银行对央行再贴现发放的过度依赖。

3.建立专营商业票据业务的机构,实现票据业务的规模化经营

随着票据市场业务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票据市场的交易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的扩大,对票据业务专业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由于票据业务参与主体所处的地域、行业差异较大,在信息搜寻。信用评估、违约监督等活动中,如没有专门的票据经营机构提供上述服务,市场的运行成本会相对较高,其机会成本也难以估量。商业票据业务专营机构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经营,可以实现票据业务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以及再贴现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减少市场运行成本。从国外情况看,票据业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也是大势所趋。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性票据市场

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市场发展缺乏较好的规划和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不通,交易成本过大,市场风险骤增。针对这些问题,中央银行应积极利用目前中心城市票据业务发展迅速和制度建设规范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建立,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并在适当时候取消再贴现的规模分配方法,由市场供求决定再贴现数量;增加商业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统一的商业票据市场,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导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在建立、完善区域性和全国性票据市场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监督机制,加快全国性票据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将市场参与者的资信、资产负债情况、签发的票据票样、贴现或转贴现的利率等信息输入到网络中,以方便各市场参与者查询票据信息,更好地促进票据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

5.加强票据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克隆”票据分子的不法行为,依法有效地保护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从法律上给市场参与者构建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使市场的参与者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以促进我国商业票据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二篇:我国投资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

我国投资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 就中国现状来看,理财业务的发展仅仅局限在商业银行里,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受到限制。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是:产品品种单一,同质性强,服务对象面向大众,没有差别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借鉴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加强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同时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理财业务。

关键词:注册理财规划师(CFP)理财产品信用制度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居民家庭的财产数量日益增加,投资意识、理财意识逐步增强,理财业务正日益受到追捧,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市场竞争焦点。竞争推动创新,国内个人理财服务也在竞争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国内市场的投资理财业务过于单一,且质量欠缺,面对日后逐渐想世界开放的中国金融领域来讲,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一、我国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理财业务是金融机构向社会个人或家庭提供的一种金融业务。它强调财富管理能力,通过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确保个人资产保值增值;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浓度和广度,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与专业化的理财服务与产品,设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特定理财需求;注重个人关系、客户财富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每个理财客户都配有一个客户经理为其提供个性化和保密性的理财服务;强调以客户为核心。该业务的根本在于了解客户,成为客户信赖的理财者,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一)银行提供的理财业务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招商银行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这是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此后,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在国内银行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客户只要在私人银行部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能享受该行的多种财务咨询。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以及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短短几年间,所有银行都在开拓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服务出现了越来越红火的局面。银行的理财服务以在银行存款达一定额度的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可提供个人投资理财咨询、储蓄存款组合、储蓄存款约定转存、委托

扣款、代领工资、代理保险、保管箱业务等系列个人理财服务。由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都有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储蓄网点,而且目前个人财富绝大部分都以储蓄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银行,所以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上一直呼声最高,不同银行提供的理财品牌也是种类繁多。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业务

1.证券公司

券商所进行的理财服务首先起源于机构的委托理财,之后才逐渐有了面向个人客户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但券商的理财服务一直受证监会有关条例的制约,其理财服务的对象一般是定向客户,没有广告宣传,大多游离于政策之外,因而不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同。但是, 2003年l月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招商受托理财计划”受到市场的广泛追捧。2003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新的《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并宣布从2004年2月1日起生效,符合资格的证券公司将被允许面向社会设立形式多样的集合受托理财产品。自此,证券公司集合受托理财业务正式启航。券商正式加入个人理财的机构队伍增加了这个市场的竞争性,也为居民拓宽了更多选择的渠道。券商理财有许多的专家资产管理的优势,其提供的投资收益和回报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但相对银行而言,证券公司在客户拥有量上还相差很远,在市场的开拓上也要艰苦的多。

2.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理财服务从概念上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强调的有所不同。其中保险公司首先强调的是所提供服务的“保险”作用,但附加的理财功能却一再吸引大量的投保人。其中最明显的是保险市场上先后出现了两个新险种———投资连结保险与分红保险,引起百姓的普遍关注。保险理财除了具有保障功能以外,还具有以下优势:(1)利润合理。在投保之前就明确知道保费的预定利率,它是固定的,不会随银行利率的调整而调整。(2)税法上的优惠。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任何保险金所得都是免税的。(3)安全性。即使保险公司倒闭,但因保险公司对客户所缴的保费要提存责任准备金,人寿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对责任准备金有优先受偿权。

3.信托机构

信托理财的最大作用是使投资者的财产增值。信托理财的性质不是信托公司吸收投资者的存款,或面向投资者发行债券,而是按照实际经营成果分配。信托产品的发行,不需要像股票那样的严格审批,大大方便了信托公司发行,投资者认购比较灵活。信托理财的期限一般较短,属于短期理财。但是信托理财的门槛比其他金融机构的更高。资产至少在100万以上的富裕阶层才是信托公司客户,在1000万以上才能成为核心客户。随着我国信托机制的不断完善,关注信托理财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通过对特定客户群体运作资金,给客户以满意的回报,必将使信托机构在个人理财业务上获取更大的空间。

就中国现状来看,理财业务的发展仅仅局限在商业银行里,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受到限制。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是:产品品种单一,同质性强,服务对象面向大众,没有差别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借鉴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加强复合型金融

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同时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理财业务。

二、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数

目前,理财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已经十分成熟,在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理财业务在内地的发展还处在萌芽期,理财业务发展缓慢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环境来保证业务各方的利益、保障业务的规范与高效运作

我国金融市场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尽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各自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本领域中理财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指导,但必须看到,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还处在初期阶段,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各行业领域的理财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理财业务涉及金融市场的多个领域及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如果缺乏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的界定,第三方理财业务要取得快速发展将非常困难

(二)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缺乏

理财业务对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的人才不但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安排。金融行业内部的分割使得国内理财领域的多数专家仅具备单个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综合理财的经验和能力,从而对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信用制度缺乏

信用是双向的,不仅包括理财机构自身的信用,还包括客户自身的信用。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健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针对理财机构的信用制度建设刚刚起步,针对客户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还处在空白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理财业务变质为理财产品的销售

鉴于目前能给投资者提供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还是以银行为主,造成保险公司这个理财业务的鼻祖失去了其应有的市场份额;专业性、研发型和实用性最强的基金管理公司甚至无法在理财业务市场中占一席位,这也是造成一直以来呼吁基金公司能拓宽专户理财业务的原因。不仅如此,由于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业务的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加上在理财市场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垄断性”,造成传统意义的理财业务的缺失,反而是成为推销理财产品的工具,所谓的理财业务变质为销售业务。

三、国外的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一)美国

美国最早提供该服务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保险营销人员。当时他们对客户进行一些简单的个人生活规划和综合资产运用咨询, 由此成为如今个人财务策划师的前身。1969 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理财团体——国际理财协会。从 1970 年开始, 随着理财行业的发展, 美国理财师相关资格认定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成立了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为了取得理财师资格, 必须修完理财资格鉴定委员会规定的课程, 并且经过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严格考试。1972 年成立了注册理财师协会, 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财行业的社会地位, 使人们承认理财师资格鉴定。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来规范会员的伦理道德。随之美国个人理财业也进入了成熟稳定发展期。

(二)日本

日本最先引入理财的是国际证券株式会社前身之一的野村投资贩卖。野村投资销售部门在 70 年代前期设置了理财中心。但由于理财观念超越了人们当时的思想意识, 以至于理财观念在当时没有确立下来。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个人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制度的改革以及股价和地价的飞涨之后, 在 80 年代后期, 人们对理财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开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资产, 如何节税。另外, 遗产继承与事业继承问题也开始突出。此时, 人们开始寻求理财师的帮助。由于 90 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 理财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由于对理财的需求不断提高, 日本理财协会也应运而生。从此, 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的金融机构对理财业务的关注提高, 接着各公司也相继引入了理财系统。

(三)欧洲

1957 年, 法国成立了理财师协会, 理财师协会成员约500 人。虽然协会成立的历史悠久, 但由于该协会对会员入会要求很严格, 没有协会要求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经验、业绩等, 就不能成为法国理财师协会的会员。因此, 理财行业发展缓慢。1987 年, 英国成立了理财师协会。英国理财师协会的资格认证从初级到高级共分为 6 个阶段, 采用教育与实务相结合, 择优录取。意大利于 1978 年成立了理财师协会。大约有 15000 名专业理财师, 其中约有 6000 人加入了意大利理财师协

四、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理财业务发展和有序进行的保证,可以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约束框架和法律保障,有效保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传统理财业务的规范和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如《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以及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为理财业务

各方利益的保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及不适应发展的地方,因此,加快立法建设,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参与主体各方的权益是促进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

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培育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加快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认证体系的全面启动。早在2001年10月,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以及保险业协会就决定组建我国CFP协会,由央行作为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但是国内首批注册理财规划师直到2005年11月才诞生。为顺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相关的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加入注册理财规划师行列,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乃至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特别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组织建立的国家理财规划师考试,奠定了我国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走向职业化的良好基础。

(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促进第三方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事实上,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果出现信用危机,在物质利益面前,即使是以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行的法律也难以顺利执行。社会信用制度不可能靠民众自发形成,而必须靠政府来制定和推行。政府在制度实施和组织成本方面有优势,可以凭借其强制力克服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力。

(四)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

国外商业银行已实现从出售产品向出售方案转变,客户不再是银行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是银行提供方案的订购者。银行也不仅为客户提供单项产品和服务,而是客户的长期支持者、伙伴。因此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必须把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转变为理财方案销售的转变。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改善和发展理财业务,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发展和改善客户结构,有助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也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从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前景来看,证券化率和直接投资比重将不断上升,投资机构化将持续发展,金融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不断改进,金融自由化步伐逐步加快,投资产品日益增多,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这些都为理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新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司徒大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4,(1)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J]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7)

[3] 刘华.现代商业银行.[J]2003年9期.(2)

[4] 尹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05,(5)

[5] 张纯威.金融理财.[M]中国金融出版社,(9)

[6] 那美洲.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再造的思考[M].海南金融,2003,(1)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本文首先明确了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意义,在对目前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关键词:理财业务 现状 创新 风险建议

一、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产品。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是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步。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着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代理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

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分层次服务是指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它有利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

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六)营造正确的监管引导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监管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银行的产品创新,规范业务管理,从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我国信托公司以及信托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信托业和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信托业和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2001年1月10日,人总行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标志着自1999年启动的我国金融信托业第五次整顿工作接近尾声,截至目前,全国239家信托投资公司,应彻底退出信托市尝摘去信托机构牌子的有160家左右,已对外公告摘牌的公司达118家;剩下的80家左右将合并保留为60家左右,其中50家已经经过人民银行总行重新审核登记。当前我国信托业的发展进入关键的转折时期,过去严重偏离主业的信托业务正在完全放弃,新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信托投资业务正在兴起。信托投资公司通过清理整合,业务回归本位,朝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方向发展。然而,信托投资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一法两规”的规范下,如何找准信托投资公司定位和确定业务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我国信托业的起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简称《信托法》)于2001年4月28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信托法》从制度上肯定了信托业在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为我国信托市场(即财产管理市场)构筑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将信托活动纳入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轨道。按照《信托法》第一章第一节对信托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在国外已有3800年的历史,因为它一头连着货币市场,一头连着资本市场,一头连着产业市场,既能融资又能投资,被誉为具有无穷的经济活化作用。用美国信托权威思考特的话说,“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以和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在国外将个人财产及金融资产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托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信托是来源于公元前2548年古埃及人写的遗嘱。但具有原始特性的信托,则起源于英国的“尤斯制”,英国是信托业的发源地。但英国现代信托业却不如美国、日本发达。开办专业信托投资公司,美国比英国还早,美国于1822年成立的纽约农业火险放款公司,后更名为农民放款信托投资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的信托业始于20世纪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专业信托投资机构——中国通商信托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托总局。新中国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托因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信托没有能得到发展。1979年10月,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从中央银行到各专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到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占到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信托投资公司主要从事的与银行类似的业务,真正的信托投资业务也有开展,如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发行的浙江省内第一只共同基金“金信基金”,1995年8月推出的“个人特约集合委托存款”业务。但是由于缺乏法律上的规范和信托投资公司的管理经验,在1999年人民银行对信托业进行第五次整顿前,信托投资公司仅剩下239家。从1999年开始,人民银行就对原有的239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拟合并保留60家,目前,已有50家经过了重新审核登记。此次清理整顿采取的方式是:一方面改变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的企业性质,并让其彻底退出信托市场,另一方面通过资产整合和进行股份制改造,重新审核登记了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在中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全行业先后经历五次清理整顿。在历史跨入新世纪之时,伴随《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信托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的信托业也必将为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市场经济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信托业的五次全国性清理整顿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并称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其本来含义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然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却造成了信托业的先天不足,一直陷于“发展-违规-整顿”的怪圈,自1979年恢复业务以来先后经过五次较大的整顿。在具体业务上,信托公司其实一直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可谓“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综观信托业24年波动徘徊的历程,其症结可以用“不务正业”四个字来概括,换言之,功能定位混乱、主次业务颠倒是信托业不断出事儿的根源。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几起几落有其客观原因。首先,信托业诞生时缺乏信托基矗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矗“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功能,因此信托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财”可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高积累、高投资、低工资、低收入的政策,民间基本上无可理之财。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基矗信托“以信任为基幢,信任关系的确立和稳定是信托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社会信用关系尚缺乏刚性,信用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总体而言,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其次,信托制度建设滞后且极不完备。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我国的信托制度才初步确立。在此之前没有一部专门的信托法,也无其他明确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使信托机构的活动长期缺乏权威的基本准则,令信托业的发展陷入歧途。这些年来,信托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业务和实业投资业务,没有集中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

1、第一次清理整顿是1982年,国务院针对当时各地基建规模过大,影响了信贷收支的平衡,决定对我国信托业进行清理,规定除国务院批准和国务院授权单位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以外,各地区、部门均不得办理信托投资业务,已经办理的限期清理。

2、第二次清理整顿是1985年,国务院针对1984年全国信贷失控、货币发行量过多的情况,要求停止办理信托贷款和信托投资业务,已办理业务要加以清理收缩,次年又对信托业的资金来源加以限定。

3、第三次清理整顿是198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的文件,同年10月,人民银行开始整顿信托投资公司。第二年,国务院针对各种信托投资公司发展过快(高峰时共有1000多家),管理较乱的情况,对信托投资公司进行了进一步的清理整顿。

4、第四次清理整顿是1993年,国务院为治理金融系统存在的秩序混乱问题,开始全面清理各级人民银行越权批设的信托投资公司;1995年,人民银行总行对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重新审核登记,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与所办的信托投资公司脱钩。

5、第五次清理整顿是1999年,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对现有的239家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全面的整顿撤并,按照“信托为本,分业管理,规模经营,严格监督”的原则,重新规范信托投资业务范围,把银行业和证券业从信托业中分离出去,同时制定出严格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条件。

(三)我国信托业的现状经过第五次清理整,重新登记发牌的信托投资公司普遍经过了资产重组,卸掉了历史的债务包袱,充实了资本金,改进了法人治理结构,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革新了市场经营观念,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夯实了发展的基础,提高了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以诚信为前提条件的信托业必将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

1、我国信托业目前的政策支撑进入2001年,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信托业基本结束了长达三年的“盘整”格局,跃出谷底,步入规范运行的轨道。2002年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2002]第5号令,根据《信托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再次对《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其内容较原《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对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开展的可操作性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使信托投资公司在发起设立投资基金、设立信托新业务品种的操作程序、受托经营各类债券承销等方面的展业空间有了实质性突破。按照新《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信托投资公司可以直接作为投资基金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而无需先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设计信托业务品种可完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而无须向中国人民银行报批核准。《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于2002年6月13日正式颁发,并在7月18日正式实施,进而为信托投资公司开展资金集合信托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撑。至此,由《信托法》、新《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文件和规定构建起来的信托公司规范发展的政策平台已经趋于完善。

2、信托投资公司的整合保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全国批准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为六十家左右,原则上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保留一至两家,到2003年4月份之前,已有五十余家信托投资公司完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重新登记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中煤信托、上海国投、华宝信托、重庆新华信托、大连华信、山东英大、爱建信托、陕西国投、中海信托、北京国投、西藏信托、重庆国投、深圳国投、厦门国投、平安信托、中泰信托、吉林信托、山西信托、东莞信托、浙江信托、金新信托、金港信托、金新信托、甘肃信托、西安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山东信托、伊斯兰信托、黔隆信托、苏州信托、外经贸信托、庆泰信托、西部信托、江苏信托等。获准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均已领到“准入证”,具备了全面开展规范化信托业务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信托业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洗礼、重组、整合之后,主要体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1)相关法规的滞后性与外部环境趋于完善并存。尽管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信托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相对信托实际业务的需求仍显滞后,如日本除基本法中设有《信托法》、《信托业法》、《兼营法》外,还设立了种类齐全的信托特别法,主要包括:《贷款信托法》、《证券投资信托法》、《抵押公司债券信托法》等等。但应当说当前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起信托业发展初期,已发生了明显改善。首先是法律环境的改善。除2001年分别正式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信托法》之外,同年还制定出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并在2002年5月再次对该管理办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同时《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其次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全国保留的六十家信托投资公司已大部分完成重新登记,重新登记后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内控制度、资产质量、专业人才队伍都进行了重大重组和整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我国入世后,伴随着经济环境全球化的趋势,信托业的国际竞争与合作日趋显露,信托业的发展空间得以巨大拓展。与此同时,我国连续十几年创造经济增长率7%以上的奇迹,GDP总值2002年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财产积累和可支配主体多样化,各类发展基金和公益基金的日益增加,居民个人的货币拥有量(居民存款已达10万亿人民币)及金融性财产快速增长,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加以改革。这一切均要求迅速建立和完善一个以法人信托市尝个人信托市场以及公益信托市场共同构建的信托市场体系,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托理财机构和理财专家队伍,提供种类齐全、多元化的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信托品种和相关服务。一个信托业强势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2)传统业务的局限性与信托品种不断创新并存。传统的信托业务实际上大部分基本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信托范畴,不仅容易产生运营中的不规范,而且也很难为信托公司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托。虽然在当前特殊和转轨期,还有部分信托机构较大程度的依靠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委托贷款等传统业务维系,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充满希望和挑战回归本业的信托市场空间已经打开,一大批观念超前,按市场化规则运营的信托公司,运用全新的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开发出大量的创新信托产品,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信托、教育信托、房地产信托、土地开发信托、MBO资金信托、租赁信托等等,从而使得信托业亮点频频,真正具备了金融支柱的态势。(3)总量规模的控制性与信托机构相对稀缺并存。中国的信托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峰时达一千余家。经过最近一次的重组整合之后,只保留了六十家,从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缩减,从业态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度上表面看似乎有所减弱,但与之相伴而至的是信托机构作为一类可以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具有了资源的稀缺性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2]第5号令,《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信托业,任何经营单位不得在其名称中使用“信托投资”字样。面对我国巨大的信托市场需求,现存的信托机构无疑面临着一次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4)分业管理的专业性与信托业务多元化并存。我国目前采取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在对信托业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对信托业“金融超市”的特色带来一定约束,但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也同样具有约束效应。相比之下,信托业由于其经营范围的广泛性,产品种类的多样性,经营手段的灵活性和服务功能的独特性,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市场需求和服务对象,通过信托品种的创新设计、组合运用,对信托财产和自有资金采取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具有极明显的综合优势。

3、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及评价(1)现状我国信托机构的经营规模,无论总体还是个体,都是比较小的。目前我国信托资产总规模只有5500亿元左右(含未登记的信托公司资产),只占金融业总资产的1/10。管理的信托资产近70亿元。信托业是我国唯一能同时涉足货币市尝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行业,相比其他金融企业,信托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打通了金融领域的多个行业,还涉及实业投资和证券投资领域。这种特性使得金融信托业成为三个领域资金交流的桥梁。信托业由于其经营范围的广泛性、产品种类的多样性、经营手段的灵活性和服务功能的独特性,通过信托品种的创新设计、组合运用,对信托财产和自有资金采取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目前,我国信托业的市场主体是信托投资公司。1998年10月,央行关闭广国投拉开了第5次信托业整顿的序幕。3年多之后,2002年6月,信托投资贵族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的轰然倒地,则被视为这次历时最久、“推倒重来”式的整顿走向尾声的标志。(注: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曾经是证券市场的“大腕”级机构。“中经开”最早扬名于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半年后,“中经开”又因在长虹配股事件中严重违规而被证监会处罚。“中经开”最后盛宴是著名的问题股———东方电子和银广夏。这两只问题股飚升的背后都有“中经开”的身影。)2002年9月,人民银行非银司宣布信托业第5次整顿年内基本完成。经过这场以信托巨子的倒下为结束的整顿,信托业起初躁动不安,既而顾虑重重,最终在市场的高度注视之下迈出了表情复杂的第一步。整顿的幸存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资金信托为开局利器,以至于在公众眼中,资金信托已成为信托的代名词。仿佛一夜之间,久经风雨的信托业恢复了往昔的自信:自2002年7月18日上海爱建信托推出“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之后,上国投的“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北国投的“北京朝阳区CBD资金信托计划”、平安信托的“卓越、联合汽车贷款集合资金信托”„„短短两个月里,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推出近10个信托产品,销售金额高达30亿元。虽然这些产品多属贷款信托的范畴,号称“应用范围可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的信托业尚未及发挥其想象力,但其野心勃勃的昔日形象隐然重现,盎然生机,市场为之侧目。质疑随之而来。学者和法律专家从这些项目中看出了纰漏:利用媒体造势、分拆项目以绕过200份的信托合同上限、变相异地销售等等,让人们在欣赏信托业活力的同时又担忧其公募倾向的杀伤力。央行反应迅速。继2002年9月1日央行非银司在厦门会议口头传达央行对信托业严控风险的精神之后,央行还于9月5日至8日召集重新登记的38家信托公司老总在杭州召开会议,会议主旨即要求各信托公司深入学习“一法两规”(《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10月8日,央行又下发“314号文件”,即《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申200份合同上限以及其他有关规定。自此,信托开始告别大干快上的宏大开局,逐渐淡出公众视野。2003年1月上海国投推出的“基金债券组合投资资金信托计划”,被普遍视为信托计划进入证券市场的开端。该计划的资金规模达2000万元,50%资金投资于债券,50%投资于基金,因此又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目前已披露的6个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计划资金规模总额接近1.5亿元。3月底,百瑞信托的开放式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在郑州问世,该计划存续期长达10年,开放期为9年,开放期间,委托人可随时加入信托计划,信托资金将投资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常天津北方国投4月7日推出的“伞型信托计划”由4个子信托构成,每个信托品种合同的上限均为200份。如果说投资证券市场的信托计划拉开了信托公司挑战基金和券商委托理财业务的序幕,那么上述两款新信托产品更将信托借力基金市场的创新发挥到极致。人们认为,要想“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信托业仍须发挥其连接货币市尝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独特优势,形成其独一无二的产品链条。对于单一发展资金信托的潜在风险,业内倍感忧虑。尤其眼下不少信托产品仍然有意无意地搭乘了政府信用的担保,让人担心一种独立的经济主体品格能否在先天畸形的信托业顺利确立。然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决非易事。被监管部门痛加整顿的信托业开始真正的“戴着镣铐跳舞”;而信托业自身的管理和技术以及外部市场,也制约着更深层次产品的出现。尽管困难重重,仍有一些公司开始了新的尝试。在资本市场,除了以华宝信托为代表的二级市嘲玩家”,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通过协议受让方式介入上市公司。随着这些信托机构的悄然介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ESOP(员工持股计划)、MBO(管理层收购)等都面临着更多的可能性。solow原创

第五篇: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推出电子票据业务,对降低票据业务风险和成本、促进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丰富支付结算工具、便利中小企业融资、完善利率生成机制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系统(ECDS)上线至今,电子票据面临诸多瓶颈,发展速度较慢。

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自从ECDS上线以来,共处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总数为234209笔,金额 7689.9亿元。从笔数上看,纸票登记业务累计9867001笔,电子汇票占其比例仅2.4%。电子票据推出以来,出票66131笔,金额2014.71亿元;承兑69230笔、金额2115.44亿元;贴现23522笔,金额 945.29亿元;转贴现15453笔,金额998.91亿元;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发生票款对付业务共计10678笔,金额325.43亿元。系统共收到纸票登记业务9867001笔。截至2010年底,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316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246家,财务公司70家。316家机构全部开通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业务,其中232家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占比为73%。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居前。在23家机构排名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居于前列。中信、光大承兑累计笔数分别为14186 笔、10616笔,分居第1位、3位。承兑累计金额上,深发展(000001,股吧)、中信居第1位、4位,金额为 459.489亿元、260.464亿元。电子票据贴现方面,中信、招行贴现累计笔数是8632笔、3016笔,居第1位、3位。中信、招行贴现累计金额是139.142亿元、124.55亿元,列第2位、3位。

相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工行、建行承兑累计笔数6388笔、2123笔,金额335.069亿元、92.589亿元;贴现累计笔数3654笔、1907笔,金额283.780亿、68.284亿,各指标居同业前五。中行、农行承兑累计笔数和金额,贴现累计笔数和金额排名10位左右,这与其资产规模并不相称。

影响电子票据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缺少价格优势。与纸票相比,目前电子票据在流程上并没有得到简化,各种程序依然一个都不能少。在企业支付的承兑费用上,电子票据与纸票一样都是0.05%,没有价格优势。企业没有动力做电子票据,没有承兑源头,电子票据就难以推进。

(二)电子票据参与范围不广。农信社、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并没有进入电子票据市场。纸质票据的主体是这些中小机构,没有他们参与,电子票据就少了依托。中小银行不积极主要缘于抵触票据透明化,其操作纸质票据业务基本都是“打包”性质的,没有单笔业务的贸易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的信贷规模调控。

(三)电子票据流动性不高。一是电子票据业务须依托各家机构自身开发的企业网上银行和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因而当一家机构在贴现所承兑的电子票据或将贴现后的电子票据转贴现给其他机构时,可能会因为各金融机构网上银行或内部电子票据系统开发设计模式以及操作使用流程方面的不一致,影响到电子票据同业流通的交易效率和意愿。二是中小金融机构因自身科技实力等条件限制,在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开发建设方面较为滞后,与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四)对电子票据难以定价。首批上线机构数量较少,有效的转贴现市场和利率报价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难以对其准确定价。电子商业汇票付款期限由纸质票据的最长6个月提高到1年,这将对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银行开出的电子票据期限大多在6个月以内,与纸质票据无异。这是因为各行都不知6个月到一年期的票据如何定价,尝试的风险较大,不如退守。

(五)社会认知程度较低。调查发现,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高管人员、财务人员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认知程度不高,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积极意义、办理流程及风险控制等了解不够,对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安全、快捷、便利的功能掌握不到位,导致有关人员对电子商业汇票不信任、不放心,仍偏重于纸质商业汇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宣传推广任务艰巨。

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分析

(一)调整资产结构,加快票据周转,提升中长期贷款比例,防止利润受到冲击。一是要在大力开展票据业务的基础上,做大直贴,实现以量补价,依靠同业渠道建设,提高贴现资产的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增加利差收入。特别是在电子票据系统上线之后,直贴与转贴的交易成本显著降低,业务效率大幅提高,要做大直贴,加速转贴,在占用同等资金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收益。二是要适当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防止一般贷款规模受到过大影响,将电子票据对短贷造成的冲击降至最低。

(二)加快流程改造,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一是电子票据系统上线之后,业务本身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当前的业务流程成为限制效率提高的主要瓶颈。二是纸票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银行贴现业务处理速度的要求持续提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流程改造,尝试设立票据贴现专柜,实现专人录入资料、专人接单初审和专人放款审查,减少客户经理的等待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票据贴现业务的竞争力。

(三)密切关注市场,建立适合电子票据的利率定价机制。由于电子票据中期限为6-12个月票据贴现为新的业务品种,且对短期贷款有较大的替代作用,因此,其贴现利率应该在短期贷款利率与票据贴现利率之间。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同业,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定价。在业务发展的初期,电子票据容量有限,未形成有效的转贴市场前,长期电子票据的报价可能更多地参考1年期贷款利率,以此作为突破基准利率下浮10%限制性条件的工具吸引客户。随着市场电子票据量逐渐增加,电子票据的转贴市场逐步形成,电子票据的定价基础应更多地参考同期货币市场利率,在此基础上加上信贷规模溢价。

加快推进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试点开展电子票据再贴现业务。票据资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高流动性资产之一,且电子票据相对纸质票据风险和操作成本均较低,是理想的再贴现业务操作载体。如人民银行试点开展电子票据再贴现业务,不仅可以丰富其货币政策操作手段,而且可以提高电子票据的流动性,引导各商业银行对不同期限电子票据转贴业务(尤其是6个月以上转贴业务)进行合理报价。

(二)建立电子票据转贴现报价体系,完善利率定价机制。转贴现市场的活跃对电子票据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票据的最长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年,故纸质票据的转贴现价格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电子票据。建议人民银行结合市场情况,制定再贴现业务的基准价格,各家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调整,形成电子票据转贴现业务的报价体系,并在转贴现价格基础上形成直贴业务价格体系,完善利率报价机制。

(三)提高电子票据的社会认知度。切实发挥银行机构的个体优势,细分客户市场,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已开通业务核心客户的示范效应,向其上下游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推介、市场营销,确立重点发展对象,有效解决企业加入电子票据系统的具体问题,提高电子票据签约客户量和使用率。通过培训班、研讨会、银企座谈、产品推介等形式,对电子票据业务处理流程、注意事项、电子票据的优点及条件等进行系统讲解,增强业务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完善电子票据安全运行体制,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一是要成立权威认证机构,对银行网上业务的准入从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安全鉴定和认证。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客户自身的信誉度进行评价,防止恶意侵占银行资金的行为,把好入市关。二是要建立健全网上银行安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票据进行金融犯罪的行为。三是要加强对网上银行日常业务的监督,督促网上银行切实遵守有关法律制度,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运行。四是要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维护电子票据业务安全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在出现风险时银行与客户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下载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传统纸质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传统纸质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 在2009年11月人民银行建成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之前,我国传统的纸质票据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本文转载自 合时代 一是商业汇票的恢复......

    我国远程教育现状与发展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经常上网人数已达3000万,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已进入到了可以通过宽带上网的......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吴莉云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票据市场是以商业票据为金融工具,主要从事短期融资交易或融资业务的金融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摘要:证券市场的改革关系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公平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我国的证券市场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并且......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范文模版]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危机和公共意识危机逐渐为公众重视。为缓解或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应运而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食品安全是目前全国上下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今后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该制定完......

    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

    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 崔玉川 (太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 傅涛(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1 城市给水现状与规划 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我国城市给水工程建设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