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老龄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思索
加强老龄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思索范文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党员逐渐步入退休、老龄阶段。对老龄党员的组织设置,随着单位制的式微,由一以贯之的单位管理模式向属地化社区型转变,中心城区各个社区成为老龄党员的聚集地,大量单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牵到社区。随着老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结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思想状况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老龄党员队伍已逐渐成为党员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员“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软肋”所在。因此,如何做好老龄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老龄党员的社会余热,造就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合格、本领过硬、充分体现先进性的老龄党员队伍,已成为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浒山街道老龄党员队伍现状
1.党员老龄化程度明显。据统计,截止2010年10月底,浒山街道共有党员3320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302人,占党员总数的39.22%;70岁以上党员643人,占党员总数的19.37%;80岁以上党员172人,占党员总数的5.18%。据粗略估计,参加社区活动的人员将近70%是退休人员,同样在社区党组织活动中经常参加活动的是老党员为主体,从今后几年发展趋势来看,老龄党员的绝对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2.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从街道老龄党员队伍构成来看,绝大部分来自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企业下岗人员及原有居民,来源结构较广,结构复杂。退休党员进入社区,以整体素质优势带来了社区治理的资源规模和人才存量,但同时退休党员是个动态增长并趋向老龄化的群体。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从心理上认为退休了单位不要自己人,有种失落感。企业下岗党员对党组织怀有较大的成见,认为组织亏欠他们较多。而且从老龄党员文化程度来看,绝大部分老龄党员文化程度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居多。其中小学学历老党员476个,占老党员总数的37%;初中学历的550个,占42%;高中学历211个,占16%;大专以上学历的65个,占5%。同时老龄党员类型较多,大致可分为:体弱多病,无法参加党组织分配的一些社会工作和学习;继续发挥业务专长,被外聘务工经商的党员;在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各种工作的党员;“看孙子、烧炉子、提篮子、摸棋子”的老党员;闲居在家的老党员。
3.教育管理难。由于老龄党员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对其教育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居住分散,组织活动开展难。由于老龄党员大多已退出社会岗位,社会关系减少,转而以个人家庭为主,加之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闲居在家,或与子女同住照顾,流动性较大,居住分散,人员较难集中,组织生活出勤率低。二是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管理周期长。老龄党员由于年龄偏大,长年来已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一般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加之,信息来源减少,对国家一些新政策、国内外新形势等认识上存在偏差,对社会关系、身份转变带来的新的管理方式存在不理解。三是宗旨意识有所下降,自我要求出现放松。随着老年党员学习能力减退,思维形成了定势,因此在思想观念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部分老龄党员随着年龄增大,劳动能力减弱,经济来源减少,更注重个人利益的满足,逐步放松了自我要求,政治信念有所动摇、组织观念有所减弱、服务意识有所淡化,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不愿参加党的活动,甚至做出与党员身份不符的言行。
4.生活需求增加。老龄党员由于离岗,业余时间增多,迫切需要填补精神生活的空白,希望能够通过基层党组织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能结识新朋友,实现新价值,以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同时,老龄党员由于年龄偏大,对死亡、疾病等存在恐惧感,心里容易出现失落和孤独,害怕被社会遗弃。加之,经济来源减少,生活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需要党组织在生活上、思想上的关爱和服务。
二、当前老龄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陈旧落后。一是教育管理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在老龄党员的教育管理中,部分党组织为了省事,将在职党员和老龄党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合在一起,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没有本着发挥最大实效的原则,从辖区老龄党员的组成结构和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分类施教,个性化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缺乏吸引,使部分老龄党员感到乏味,难以激发老龄党员的学习热情。二是教育管理方法单调,缺乏灵活性。部分党组织仅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开会等固定的教育管理模式,忽略老龄党员的实际情况,对不能参会的老龄党员也不闻不问,缺乏与老龄党员的联系沟通。不善于联系老龄党员实际,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灵活性教育。三是教育管理内容陈旧,实效性不强。当前,缺乏对当今党的新路线、新方针、新政策的学习和对国内外、省、市、区新形势、新部署的学习,不注重学习内容的更新和活动载体的创新,不注重教育内容与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结合,不能发挥老龄党员的社会作用,实效性不明显。
2.关爱服务机制有所欠缺。老龄党员由于其身体、周围环境变化等原因,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待遇等问题,对有病能否及时治疗、各种老年待遇政策等非常关心,迫切需要党组织的关心。因此,党组织的关心与否直接影响到老龄党员与我党的感情,做好老龄党员的关爱和服务是做好老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但是,部分党组织没有认识到老龄党员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管理机制不到位、服务渠道不畅通,老龄党员的权利得不到维护、困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部分老龄党员对党组织失去信心。
3.老龄党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老龄党员,尤其是离退休老干部党性觉悟较高、工作作风过硬,退休后仍有工作热情,有奉献意识,希望能够继续融入社会,贡献力量。此外部分老党员工作经验丰富,仍有技艺在身,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没有被基层党组织重视,没有发挥社会余热。
三、浒山街道探索老龄党员管理的一些粗浅做法
1.开展有亲和力的组织关系接转。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和便于活动的要求,及时接转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社区干部及时家访了解情况。同时按照有利于老龄党员管理的原则,以职业特点、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为纽带,设置各种类型党组织和党小组,使到社区的老龄党员有“家”的感觉。
2.充分发挥退休党员作用。成立老党员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治安巡逻、保障服务、卫生绿化、文明宣传等工作,使退休党员成为社区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在各社区建立“老年党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讲解时事政治、社会保险、市民基本道德规范等知识,聘用部分优秀退休党员为文明劝导员、业主委员会、居民小组长等职务,特别是在2010年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中起到了宣传者、劝导者、监督者和评判者的作用。
3.完善退休党员关怀机制。实施老龄党员关爱工程,“春节”、“七一”期间开展上门走访慰问老龄党员活动和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为那些特别困难的老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建立老龄党员“政治生日”档案,对党龄30年及以上的党员,逢10年过“政治生日”时对其送上贺卡和一份小礼物。
4.丰富退休党员生活。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组建以老龄党员为主体的文体团队,组建了老年门球队、秧歌队、空竹球健身操队、民族舞蹈队戏曲小组文艺小组等文体队伍。组织了多场“夕阳美”文艺演出,保龄球比赛、健身操比赛、钓鱼比赛、健康知识讲座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大增强了老龄党员的社区归属感。
四、进一步加强老龄党员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在老龄党员教育管理中,要突出“组织建设”这一重点,按照便于活动、便于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就近、就地建设好老龄党员之“家”。对进入社区退休党员数量较多,居住相对集中的,要单独建立退休党员党支部;对老龄党员数量较少,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要单独建立党小组,编入社区党支部管理;要选举党性强、威信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退休前职务高的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还可以就近就便地建立退休党员协会、院落楼栋老党员互助小组等,确实形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退休党员为主体的社会化教育管理组织网络体系。通过扎实工作,打牢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基础,促进老龄党员思想认识的转变,使他们切实感到社区建设变化的成效,主动融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同时建立健全各种不同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对丧失活动能力、体弱多病老党员的上门服务制度。二是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三是对闲居党员要实行“三上墙”(参加活动、交纳党费、党员评议)、“二固定”(时间、地点)的办法管理。对那些长期不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教育、不服从管理的党员该除名的除名,该清退的清退,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丰富形式,提高教育管理效果。一是以更新观念为起点,加强老龄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要通过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交心谈心、外出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老龄党员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尤其要加强当今形势政策的教育,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决策部署、最新工作要求,号召其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促使老龄党员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与党保持一致。二是以再现人生价值为目标,鼓励老龄党员老有所为。充分发挥老龄党员资历深、业务熟、经验多的优势,激励老党员“自强、自信、自立”,坚持在“自愿和量力、社会需求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有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地搭建老龄党员工作新平台。充分发挥老龄党员的政治优势,组织他们经常参政议政,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参与考察干部、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关心下一代成长等工作,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员;充分发挥老龄党员的经验优势,由于老龄党员敢讲真话、动真格,积极引导老龄党员参与当地公共服务、美化环境、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等工作,做好督查员;充分发挥老龄党员的威望优势,老龄党员威望高、经验丰富、群众信任度高,发动老龄党员在推进城市化建设、查处违章、拆迁建设、劳资纠纷处理等工作中主动起到模范引导作用,帮忙出点子,带头做工作,做好协调员。三是以充实精神生活为内容,丰富老龄党员业余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同志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更渴望精神生活的充实。因此,要充分利用老年大学等老龄党员活动娱乐场所,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老龄党员身心健康的活动项目。如成立老龄党员艺术团、志愿者服务队、体育活动组等。此外,根据老龄党员的业余爱好,还可以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学电脑、学书法、学摄影等兴趣班,使他们老有所学。
3.加大关爱,建立服务网络。在老龄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到将老龄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与解决其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老龄党员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党员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以老龄党员“所思、所缺、所急、所难”为重点,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一是建立健全老龄党员联系沟通网络。党组织要做到与老龄党员常联系、勤沟通,除了定期开展组织活动外,也可采取主动上门走访、电话拜访等其他组织活动方式,及时掌握老龄党员生活、思想现状。二是建立健全老龄党员档案管理网络。党组织要为老龄党员建立专门的养老档案,详细记载每位党员的个人社会关系、工作履历、生活状况、思想状况以及健康状况等多项内容,以确保基层党组织对老龄党员现状一目了然,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三是建立健全老龄党员医疗救助网络。为保障老龄党员“老有所医”,党组织更应该伸出服务之手,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设“老龄党员医疗服务窗口”,让老龄党员可以就近就医。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龄党员,可以开展预约上门诊疗、送药到家服务等。通过对老龄党员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不定期开展保健知识讲座等,满足老龄党员保健服务需求。四是建立健全老龄党员居家服务网络。针对老龄党员居家时间较多的实际情况,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主动帮助老龄党员料理日常生活,逢年过节、寿辰之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第二篇:老龄办党员自我剖析
老龄办党员自我剖析
本文主要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的危害及原因分析;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
在履行岗位职责上,本人个体力量发挥的好一些,动员老龄委成员单位力量发挥的差一些、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对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等素质抓的紧一些,对实践能力素质抓的松一些、在开拓创新上,对依赖客观条件成熟的想多一些,对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思考的少一些、工作责任感不强、争先创优动力缺乏、学习抓的不紧、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增强敬业勤奋意识、增强严于律己意识、增强同舟共济意识、增强开拓创新意识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我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创优争先。现汇报如下,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履行岗位职责上,本人个体力量发挥的好一些,动员老龄委成员单位力量发挥的差一些。一年来,我不遗余力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无论是民政局工作,还是老龄办工作;无论是开展老龄活动,还是为老年人搞好服务,我本人是竭诚尽智,全力以赴。但是如何密切与老龄委成员单位的联系,共同策划,营造关爱、重视、支持老龄事业的社会氛围做的不够;如何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络,推介竹山老龄工作,全面展示竹山老龄工作的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等方面做的还不够;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以争取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做的还不够。
2、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对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等素质抓的紧一些,对实践能力素质抓的松一些。一年来,我认为自己能够坚持理论学习,在重大问题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言行上和局领导保持了高度一致。能够用道德、法律约束自己,塑造了良好的民政干部形象。但是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尤其是独自组织开展某项具体工作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锻炼。
3、在开拓创新上,对依赖客观条件成熟的想多一些,对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思考的少一些。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时候,本人也想不断增添工作中的亮点,但在筹划亮点的“实施计划”时,因财力、人力有限等原因而产生为难情绪,致使有些工作计划落空。有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完成了某项工作,但总觉得欠情太多,自己不堪承受,进而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担心老龄工作没有长效机制作支撑,对未来信心不足,工作缺乏长期性,有短期应付思想。
二、存在问题的危害及原因分析上述问题的存在,势必对个人潜能的开启、对肩负工作职责的履行、对党员形象的树立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认真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作所为,我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工作责任感不强。虽说自己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比较好的履行职责,但与面临的形势任务比,自己缺乏的是工作责任感。制定计划、推进工作,没完全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却缺发在其位,履其职,谋其绩,求其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够强烈。
2、争先创优动力缺乏。精神状态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工作热情时高时低,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安于现状,争先创优的意识还不强,大胆工作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
3、学习抓的不紧。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更新与培养,忙于具体事务。在理论学习上还不够系统,理论素养还比较浅薄,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学的多一点,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学的少一些,还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研究思考问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增强终身学习意识。
今后要勤于学习和思考,多读书少应酬。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胡锦涛同志一系列关于关注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要认真学习国家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紧迫感。增强敬业勤奋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是注重工作质量。
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摸清情况,把握规律,明确职责,区别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完成任务做到迅速扎实,准确无误,高效快捷,不拖拉松垮,推卸责任。增强严于律己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各项纪律。服从分配、服从安排;遵守作息时间、外出请假等具体规定;遵守各项财务制度,经济上清清白白;八小时以内严格要求,八小时以外同样严于律己,少打牌、不赌博,不去不该去的地方。增强同舟共济意识。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从事基层老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切实的强化宣传,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督查与指导,努力提升基层老龄工作水平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第三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不断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教育理念
要始终以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认识,坚持党建工作围绕、贴近、服务于中心工作来开展,摆脱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在教育内容上,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教育引导党员自觉为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引导党员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面向未来振奋精神,立足当前摸实情,说实话,干实事,把做好现实工作同实现崇高理想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应联系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摸准党员的思想脉膊,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区别不同情况,提出教育的不同侧重点,采取更易于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的方法。要将党建工作放到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必须从观念创新上做文章,把党建工作和整个大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跟单位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素质,形成合力,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改进方式方法,创新活动载体
长期以来,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的传统和经验,如:“三会一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创建文明机关,“争先创优”活动,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好的方式方法。对此,我们既要继承发扬好的传统做法,同时又要努力探索和运用新的党建载体和方法,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探索新载体。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构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平台,让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网上学习和讨论,使更多的人关心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注重新形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更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性和创造性,如进行党的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形势报告会、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开展理论征文研讨活动、进行警示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谈心活动及观看电视录像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一些寓教于乐富有成效的好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党员的从业、职务、年龄、文化、经历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内容,既要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形式,又要有所创新,有所借鉴,增加党建工作的新鲜感,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三是突出新成效。党员教育管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都要把落脚点放到体现成绩和效果上,体现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无论开展什么活动都必须明确一个宗旨,即为什么搞,怎样搞,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动机和效果相一致。要将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一起抓,一手抓支部班子建设,一手抓党员队伍建设,一手抓理论学习,一手抓作用发挥,努力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始终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四篇:党员教育管理
1、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1)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进行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党章》的要求严格规范和指导党员的言行,坚定党员的政治信仰,提高党员的政治第三性和政治责任感。
(2)定期听取党员的汇报,随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和方针政策教育,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全体党员的思想引导到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上来,为改革和建设多做贡献。
(3)认真执行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通过规范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组织观念,保证党员充分履行党章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严治党,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
(5)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党性实践活动,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发挥党员作用。
(6)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综合素质。
(7)做好党费收缴、转移组织关系、党员统计等日常管理工作。
可以开展党员轮训、定期上党课、坚持民主评议党员、严格党组织生活、围绕中队中心工作开展各类活动、多媒体教育和各种社会教育手段。每月开展2个党日进行党员教育,每个党日一班不少于3小时。
第五篇:教育体制改革的思索
试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思索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改革必始于教师终于教师。根据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在施行聘任制的条件下,有可能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人事制度 聘任制 末位停岗
高等学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如何保证这三大职能的实现?必须理清大学的本质、明确大学的价值取向。佛兰斯纳认为,“成功的研究中心不能代替大学”,大学之别于其他“知识性机构的特点之一,即在它还是一个着重于教学的地方,是一个造育人才的地方”。在诸多教育者之中,教师是起关键作用的。教师是学校学术活动、教学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教师是教育之本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要求高等学校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高校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教育人事管理的创新以及教育资源的重组等一系列问题,但这种改革的最基础的单元并不是高校本身,而是高校教师,改革必始于教师终于教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威望极高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由于学生是流动的,而教师整体则相对稳定,因此教师整体也是大学得于存在的根本。没有教师,大学充其量是一个公共学习场所、一个图书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和学生积极性的良好运行机制,达到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
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破除旧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弊端、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其突出学术性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性价值取向、兼顾教育性和社会性价值取向的做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深入一步步挑战高校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高等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他们作为一个矛盾群体出现在各项改革中。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他们自身对改革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期望通过教育改革振兴中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