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浦区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计划
黄浦区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落实并指导本区开展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明确目标,细化工作要求,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规划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规划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市整治办制定的《上海市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细则》,经黄浦区规划和土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领导小组)研究,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开展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近年来开展规划和土地管理专项治理的基础上,重点查找规划审批、实施、合同监管、闲置土地问题和违法用地等问题和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优化空间。
具体目标:对前两年开展的规划和土地专项治理、闲置土地清理、违法用地清理的结果及其整改要求进行检查,对新产生的违规案件进行梳理,提出整改意见。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有关管理制度、法规政策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二、整治内容
本次专项整治的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三大类11小项),首先是按照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分为对出让项目的整治和对划拨项目的整治,另外是检查对新增违法用地的处置情况。
合同分期开发建设的,只要有一件《建设工程许可证》位于上述时间段内,则此合同用地范围内所涉及的全部建设项目均属本次检查的对象。
(二)划拨土地项目
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取得划拨决定书的建设项目。
(三)新增违法用地情况
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新发生的未批先用的情况(历史违法用地情况按市规划土地执法部门已清理要求执行)。
四、机构职责
在区规划土地局设区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区整治工作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以下简称“区整治办”),受市整治办和区领导小组领导。
区整治办的职责为:在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配合做好互查和抽查工作,对存在问题的案件进行初步梳理,并报区领导小组初审,每月向市整治办报告有关工作动态。
五、整治计划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分3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1年3月~4月)
1、组建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11月配合市整治办提出整改意见。
12月根据市整治办报经市领导小组批准的整改意见,提出具体整改办法和进度安排。
六、几点要求
(一)要结合实际,细化专项整治工作计划
在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本区实际情况,结合近年规划和土地管理专项治理成果,细化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对本区域内规划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加强规划引导,严把土地闸门,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把握节点,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质量
根据市整治办部署的各阶段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按照《上海市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细则》的要求,做好有关信息收集、汇总及报送工作,准确、规范填写相应表格,提交自查成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专项整治工作。
(三)要严肃纪律,落实专项整治工作职责
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实准确地反映事实,不得篡改、隐瞒、虚报事实,如在检查中发现此类问题,将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未经市领导小组审议的事项及有关案卷材料、信息数据,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发布。
区规划和土地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组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某县土地整治规划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编制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和《某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1]12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中省关于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进一步围绕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合理确定全县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活动,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关系,为土地整治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某县土地整治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结合全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稳妥实施移民搬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做到省、县、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二)编制某县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依据:
1、《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有关土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政策文件。
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某省土地整治规划》、县级以上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部门与行业的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
3、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关于推进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总体安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方案》、《某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1]129号)和其他涉及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策、规定。
4、省政府批准的《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三、规划编制目标和任务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 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以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确保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客观评价上一轮全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 全面总结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已实施的重大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二)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按照我县自然区域的特点,分别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以及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三)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围绕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与移民搬迁、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四)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 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和重点区域范围和项目区。
(五)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一业带三化、实现四个新突破”发展战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移民搬迁整治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六)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七)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实现规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规划期限及重点
(一)规划期限
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二)规划重点
1、认真实施省、地确定在我县范围的农田整治重大工程; 依据《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2、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以移民搬迁为突破口,以土地整治项目为牵引,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整治;加强集约化经营特色农业基地的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3、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做好矿山用地整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五、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配套规划,是今后经济发展用地落实占补平衡的政策依据。根据时间安排,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六个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9月20日-10月31日)。
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经费,考察学习先进地区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收集相关规划编制的文件、规程和标准,切实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创造良好的规划编制工作范围。
(二)落实编制队伍和资料收集(2011年11月1日-12月15日)。
按照省厅要求,考察和落实规划编制作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收集与规划相关的有关资料数据,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基础资料。
(三)补充调查和专题研究(2012年12月16日-1月15日)。
按照规划编制规程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开展补充调查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等专题。
(四)编制规划成果(2012年1月16日-2月30日)。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数据库等其它规划成果。
(五)规划成果评审论证听证(2012年3月1日-3月30日)。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查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完善规划成果,组织规划成果听证。
(六)规划成果审查上报(2012年4月16日-4月30日)。
土地整治规划成果论证修改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完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六、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和规划附件等组成。
(一)规划文本:《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重点阐述土地整治的条件和要求,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土地整治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二)规划说明:《某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说明规划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确定的依据,以及规划方案拟定、论证、确定的情况。
(三)规划图件。包括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土地整治规划图,以及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图、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增减挂钩等规划专题图。以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相一致。
(四)规划附件。包括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评审论证材料等。
(五)规划数据库。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拟成立某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国土资源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牧科技局、县环保林业局、县民政局、县统计局、县扶贫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并指派一名同志作为工作联络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并审定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成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事务,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落实规划工作编制人员,解决编制中的技术问题,组织规划评审,开展完成县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二)经费保障。
根据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要求,本次规划编制经费由县国土部门按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解决。
第三篇:土地整治规划名词解释
土地整治规划
名词
1.土地整治
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或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2.农用地整理
在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活动。4.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
对低效利用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改进,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进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5.土地复垦
对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政治措施,使其恢复可利用状态的活动。6.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采取整治措施,增加耕地面积,还剩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7.土地整治潜力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对低效的城镇工况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起来农用地面积和节约的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质量提高的程度。8.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政治活动。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政治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土地复垦和调整利用,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不扩大,布局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
第四篇:土地整治规划文本要点
规划文本是规划决策结果的表达,是规划实施的法定依据。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前言:规划目的、任务、依据,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等;
b)规划背景: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土地利用基本情况,上轮规划
实施及相关工作情况评价,规划期内土地整治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等; c)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各类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及
分级等;
d)规划战略与目标:土地整治战略、总体目标、主要调控指标、区县土地
整治安排,规划期内应遵循的基本政策导向等;
e)市域土地整治规划:土地整治战略分区与布局、基本农田建设与农地整
治、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与整治安排、土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土地整治基础支撑体系构建等;
f)中心城区土地整治安排:农地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城乡空间统筹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以及土地集约利用与空间储备等; g)重点工程及示范项目安排:分别阐明市级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示范项目,其中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类型、范围、规模等;
h)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土地整治的投资规模、筹资能力及渠道; i)近期规划:近期土地整治内容及要点;
j)规划实施影响评价: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及环境影
响;
k)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实施规划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措
施;
l)文本附表。要求参见附录E。
第五篇: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交通运输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行责任不力、腐败问题、作风问题等方面问题,认真开展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领导责任,坚决贯彻中省市县扶贫工作政策
局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定期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对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人员保障、计划安排、项目支持、资金落实和检查督办等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要求开展专题调研,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选派一名讲政治、业务强、能吃苦的干部,担任凤凰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扶贫。局党委加强干部驻村扶贫日常管理,落实驻村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有关待遇,建立完善扶贫工作制度,按制度落实责任、兑现奖惩。
二、紧盯项目进度,把脱贫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一是加快推进县乡道提升改善工程,龙两路硬化工程、落可路大楠段改建工程、大桥至落孝路连接线完成投资 1***万元。二是完成通村路窄路加宽 52 公里,“百里茶桑产业环线”东线云黄路项目、西线林湖至前哨项目。三是加快推进道路养护工程项目,安装村道波形护栏等综合安防设施 75.4 公里,开工建设县机械化养护与应急中心。四是加强督促实施交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道路重点项目共***个57公里,已完成项目3个,在建项目6个,其他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为
脱贫攻坚提供交通基础保障。
三、紧盯关键岗位,合法合规划拨使用扶贫资金
把财务和工程列为扶贫攻坚关键岗位,进一步完善工程款划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村道公路建设及村道公路质量控制及验收等工作流程,明确责任监管,监督落实好扶贫带帽资金划拨使用。通过自查,我局涉及的扶贫项目如期推进,扶贫带帽资金及时划拨,不存在违规使用扶贫资金问题。
四、纪检跟踪留痕,全面履行监督责任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局纪检组紧盯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项目资金不放,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全面自查自纠。由分管领导牵头,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按期逐一整改。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每季度开展 1 次专项督查,坚持“见人、见项目、见资金”,保持专项督查常态化、长效化和逐步全覆盖。重点督查各单位发现问题和督促整改的情况,坚决查纠专项督查应付了事,搞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加大对扶贫领域问题的问责问廉力度。三是及时通报曝光,实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制度,凡是涉及扶贫领域典型案例,一律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四是严肃追责问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采取批评教育、约谈、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严肃问责。对推进脱贫攻坚不力,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搞形式、搞变通、弄虚作假的,一律问责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