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泰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范文模版)
景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全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100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类资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集聚效应,将县直相关部门管理的投向类同、目标接近、可用于扶贫开发的各类资金,归集整合,合理匹配,集中投入,精准发力,有效解决贫困乡(镇)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脱贫致富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结构合理、投向科学、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机制。
第三条 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依规整合。遵循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定,根据省上资金整合方案,本着“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将整合资金用于全县精准扶贫领域。
(二)统筹安排使用。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年度任务,确定整合资金投向,统筹安排项目。
(三)强化行业监管。县直相关部门全程跟踪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加强协调,有效监督,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规定。
第二章 整合范围
第四条 纳入统筹整合使用的财政涉农资金主要有:
(一)中央资金主要有20项。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3.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5.林业补助资金;6.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7.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9.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10.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11.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2.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资金;13.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4.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15.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16.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17.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1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19.旅游发展基金;20.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等方面的支出)等。
(二)省级资金主要有14项。1.发展资金;2.“两州一市”资金;3.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以工代赈资金;5.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6.山洪灾害防治资金;7.农业专业合作社资 金;8.测土配方补助资金;9.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0.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1.土地开发治理项目资金;12.规模化畜禽养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13.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4.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资金。
(三)市级资金主要有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
(四)县级资金主要有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年度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县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等。
第三章 整合程序
第五条 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由县扶贫办负责,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及各乡镇根据县脱贫攻坚规划、年度脱贫任务及精准扶贫短板和行业规划,编制项目申报方案,不断完善、动态管理脱贫攻坚项目库。
第六条 确定整合资金规模。县财政局根据省级资金整合方案及专项指标下达情况,分年初、年中和年末提出全县涉农资金整合规模及调整意见,报县政府审定后纳入整合资金范围统一管理。
第七条 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年度实施及年中、年末调整方案,由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根据整合资金规模,从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选择项目,拟定整合资金使用方案,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同时,报送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备案。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八条 整合资金全部用于精准扶贫领域,重点围绕落实全县“1+18+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弥补重要民生项目资金的不足,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第九条 整合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发放人员工资补贴(整合项目中需发放人员工资的除外)等,不得用于非农领域,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建设形象工程。
第十条 整合资金需严格按程序报批《景泰县整合使用涉农资金项目用款审批表》后,采取多种方式支付。对农户的补助性资金,通过“一折统”及时兑付;对以贫困户为受益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等,主要采取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先建后补等方式给予支持;基本建设类项目,由相关部门、单位或乡镇按项目建设程序组织实施、验收并报账。
第五章 监管评价
第十一条 按照“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的原则,相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要切实履行资金监管、项目建设的 监管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加强整合资金管理,确保 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 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监管,按资金性质,分类实行专账管理,独立核算,国库集中支付;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实施过程监管;扶贫办会同行业部门负责绩效评价和扶贫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单位具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和实验,并对项目的真实性和资金安全性负责。
第十三条 坚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监督机制。纪检监察、财政、扶贫、审计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加强对整合资金项目的督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第十四条 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以脱贫成效为主要标准,对统筹整合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并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有效期五年,有效期满自动失效。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七条 原《景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景政办发[2016]269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清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清涧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一、总体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精神,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6】84号)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的意见》(榆政办发【2016】117号)文件精神,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安排,化“零钱”为“整钱”,“多个渠道饮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保障我县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范围
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具体按照四个层面划分为:
(一)中央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省级统筹部分)、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工作部分(不包括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二)省级层面主要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果业发展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粮油高产创建资金、设施农业建设补助资金、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现代种业发展资金、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资金、农村水产专项补助资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职业农民培训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一村一品”发展资金、保护性耕作资金、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林业产业发展资金、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林业科技推广资金、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出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以及相应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配套支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饮水工程资金、中小河流治理资金、江河湖泊治理与保护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水土保持资金、农村环保资金、重点区域绿化补助资金、“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资金、防沙治沙补助资金。
(三)市级层面主要有: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该资金包括: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现代及传统特色农业发展资金、生态建设绿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精准扶贫(苹果产业)专项资金、精准扶贫(振南)专项资金、畜牧发展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农村安全饮水市级配套资金、小型病险库除险加固市级配套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等。
(四)县级层面主要有: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是县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
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应体现县委、县政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向和重点。项目规划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项目申报要围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类专项规划,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以脱贫攻坚作为整
合涉农资金的重点投向。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中要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在项目规划、立项报批、方案制定、预算编制和项目实施等过程中,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审批和全程监控。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农业发展各项政策。各涉农部门和单位要规范项目资金支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财政涉农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推进涉农项目资金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体现财力集中的优势效应。
(三)要严格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和每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四)要严格坚持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统筹安排。立足全县实际,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整体推进。
(五)要严格遵照预算法规定的管理体制进行操作。按照“渠道不变、优势互补、统筹安排、成果共享”的原则,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变、检查验收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打破行业界限、集中统一,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统筹安排项目,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整体效益。
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涉农项目整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通报涉农项目整合推进情况,研究下一步涉农项目整合措施,加强各类涉农项目整合力度,突出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尽快形成项目归并合理、安排科学、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管理机制。整合的涉农项目在项目设计、财政评审、工程招标等环节,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满足项目的条件和要求,以利于项目的实施和验收。
(二)编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每年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扶贫办)牵头,分析中省市涉农项目的投资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县脱贫攻坚规划,提出申报项目方向和领域,列出相关部门申报争取项目的指导目录,编
制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相关部门应围绕指导目录和确定的全县脱贫攻坚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编制本的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整合资金按照全县脱贫攻坚规划编制。
(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审批程序。整合的涉农项目,其规划、立项、方案应包括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时间、投资规模、资金来源、项目用途、预计效益、项目的责任人等内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的审批程序:依据县脱贫攻坚规划和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项目资金来源部门和财政、扶贫会商,由扶贫办整理汇总后,提出整合项目初步方案,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审阅后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核批复。经批复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依据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放到项目实施主体部门。每一个项目根据技术要求、资金筹措、环境保障等实际情况确定主管部门或所在乡镇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涉及第二次分配资金的项目,应经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报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财政与相关部门方能出文下达资金项目。
(四)加强资金管理。通过整合后涉农项目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本渠道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要建立统一的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项目公示制;强化约束机制,严格实行工程招标制、物资集中采购制和县级报账制(县财政农业资金报账专户);已确定的项目责任部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根据行业规范及要求实施项目和使用管理资金并对资金绩效负责,县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依据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完善监管机制,实行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监督跟踪制、监督抽查制。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计划的建设任务,在批复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短缺问题。
五、强化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监督检查与统计监测
(一)强化监督检查。财政、监察、审计和扶贫办要加大对整合涉农项目的监督和检查,进行跟踪问责。扶贫、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评价和考核结果要在全
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对有关部门不按规定擅自向上申报涉农项目,或擅自改变项目实施地点、用途等行为,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统计监测。扶贫办要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整合涉农项目的动态、信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正确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各涉农部门要认真做好涉农项目的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的统计工作,全面跟踪整合涉农项目在资金筹集、使用、项目进度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把关,确保统计报表填报数据的及时、真实、准确。
六、责任考评
(一)落实目标责任。将涉农项目方案编制、项目整合、资金管理、实施效果、组织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列入各相关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保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实行绩效考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每年对各部门涉农项目整合及资金到位情况进行统一考核,并对整合涉农项目管理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开展绩效考评,建立起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应整合而不按规定整合或拒不整合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问责。
第三篇:区县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区县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
一、为了进一步聚集力量,优化涉农资金安排,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XX及省市县关于做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在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指导,总体负责,下设整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办公室设在财政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三、整合资金安排的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遵循“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的权责匹配原则。
四、整合资金安排的项目实施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预算审核制、竣工结算审计制、工程监理制、公示公告制、政府采购等法规制度。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对项目档案资料统一管理,建立台帐。
五、整合资金要遵循提高效益、公开透明、依法监督的管理原则,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六、要积极创新整合资金的使用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模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整合资金使用效益。
七、资金整合的范围:根据中、省、市文件规定,中央层面18项、省级层面38项、市级层面9项及县级安排用于脱贫攻坚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
八、整合资金的支出范围
1.主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主要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用于扶持农业生产发展方面资金应不低于60%(含生产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突出脱贫成效。
2.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中的中省投入部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受益对象为全县的行政村和农户。市县整合资金除可用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和提高贫困户能力建设之外的其他扶贫方面支出,需经领导小组审批后,纳入当年整合工作方案后予以安排。
九、整合资金禁止的支出
1.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包括接待费、招待费、餐费等违规支出。
2.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包括各类加班费、下乡费等变相的个人福利补助。
3.弥补企业亏损。
4.修建楼、堂、馆、所及贫困农场、林场棚户改造以外的职工住宅。
5.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6.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7.购买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9.企业担保金。
除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规定用途的资金外,不得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方面支出。
十、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整合办:负责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日常事务;建立整合资金项目库;组织编制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根据领导小组审定下达项目批复;对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管。
财政局:负责整合资金调度工作,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进行集中归并和统一管理,建立资金收支台账;根据整合办下达的整合项目批复及时分配下达资金指标;配合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参与项目检查和监管;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向上争资工作;配合整合办建立整合资金项目库,对各镇(街道)上报的整合项目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绩效目标进行充分论证、筛选把关;对项目管理使用和资金安全负主责,要依据项目批复组织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检查验收、财政资金报账、资产移交等工作;全程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负责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档案资料整理装订(包括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合同、项目实施前、中、后施工照片、公告公示、工程结算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反映项目实施全过程资料);对竣工项目绩效情况进行自评;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和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各镇(街道):按照整合项目使用方向及镇(街道)相关规划,确定遴选项目,报相关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做好项目申报工作;配合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做好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
审计局:负责涉农整合资金项目审计监督工作;参与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工作。
纪委监委:负责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督查督办工作;参与涉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工作。
十一、项目编制:由整合办组织,按“镇村申报→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整合办汇总→报领导小组审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分建立我县整合资金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按“轻重缓急”逐年滚动实施。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围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脱贫攻坚任务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涉农整合资金使用方向,结合行业规划和本部门职能特点,精准指导和把关各镇(街道)高标准申报整合项目。
十二、创新模式:产业发展项目要突出创新,紧紧结合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充分发挥整合资金效益。整合资金可补助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村集体资金直接投资建设或参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整合资金形成资产可折股量化给村集体和全部村民(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资产只能折股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结束后,折股量化以村集体为主。
十三、领导小组结合脱贫攻坚任务、整合资金使用方向、整合资金额度,按分轻重缓急的原则,从项目库中研究审批需实施的整合项目;整合办负责分批下达项目批复文件;财政局负责分批下达项目资金文件。
十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并对项目规范管理、资金安全、扶贫成效具体负责,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责任到项目。在接到项目批复文件后,要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及资金规模,及时编制可研报告、实施方案,要突出整合资金精准用途、扶贫成效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等要素;抓紧组织项目招投标等程序,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快速组织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拨付,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原则上不得随意调整项目计划,确需调整的,按照“报整合办申请
→整合办审核→领导小组批准→整合办下达项目调整批复文件”的程序进行报批后,再开工实施。
十五、属于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范围的项目,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村级实施的数额较小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可参照农村公益设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方式管理。
十六、整合资金拨付坚持“先检查进度、后报帐拨付、比例相一致”原则,项目开工后,可预付一定比例资金,再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及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同比例拨付。如需预留质量保证金,原则上按不高于项目投资概算中财政资金的3~5%预留,待满一年后无质量问题时一次性拨付质量保证金。如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可将质量保证金转作维修费用,并按项目实施合同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十七、项目检查程序:按照“深入现场、统一验收、出具结论”的程序,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县级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相关镇(街道)参与,经检查人员签字确认项目真实性和进度,填写《
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建设项目进度(竣工验收)检查表》(见附件1),并履行报账程序。整合办、财政部门做好项目进度检查、监管和督办工作。
十八、整合资金用于农户直接补助项目的,按照“村组→镇(街道)→县级主管部门”的申报程序,进行村级公示、逐级申请、逐级审核,确定补助对象。各镇(街道)负责逐户检查、对项目真实性负责,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抽查,镇村盖章后的花名册,作为检查验收和报账的依据。
十九、整合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部门报账制,由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落实。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工程进度分阶段及时报账,并对所提供的报账资料真实性严格审核把关。
二十、整合资金的拨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由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将资金直接拨付项目建设单位或服务供应商;对个人补助类项目资金,通过财政惠民“一卡通”直接支付。
二十一、项目实施单位和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项目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抓好项目计划、建设、验收、报账和财务核算等相关工作。为加速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创造必备条件,项目批复下达后,财政部门应在5日内下达预算文件;项目实施单位部门提出用款申请后,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分别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和资金拨付工作。
二十二、根据项目进度和报账实施情况,由项目实施单位按项目建设进度,填写《X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建设项目资金拨付审批表》(见附件2),经负责人签字,报县级项目主管部门核实后,报财政局、整合办领导审批,作为整合资金报账、拨付的依据。
二十三、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督促资金使用部门及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对已下达预算15个工作日以上仍未执行的,要由专人催办;3个月以上的,将进行督办;6个月以上的,由财政部门直接收回并调整用于当年其他扶贫项目;因项目跨执行等原因造成结转结余1年以上的,财政部门收回统一纳入当年涉农资金整合范围统筹安排使用。
二十四、整合资金实行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整合办、财政局、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将资金整合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整合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信息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实施前后都要在项目所在村或实施地进行公告公示,公告公示位置要醒目、时限不少于7日。公告公示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负责人、监督举报电话等。
二十五、财政局要建立整合资金收支台账;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要设立整合资金专账,按照中、省、市、县分级、分项、分账核算,确保资金运转轨迹清晰,资料真实可靠,管理规范有序。
二十六、整合资金的使用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除公告公示外,要主动吸收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贫困户代表参与项目的管理监督。
二十七、项目完工后,县级主管部门要建立整合资金扶贫项目建设台账,基本情况要有图片、影像、文字等反映项目实施全过程资料,要整理存档,专人保管。
二十八、审计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开展专项检查审计。必要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二十九、严肃财经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整合办要组织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资金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十、财政局负责资金整合相关的数据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报送、上下衔接、配合检查等工作。
三十一、财政局、县级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上级相关精神,积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以领导小组名义通报,并实行奖优罚劣的奖惩制度。
三十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兼顾《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第四篇:大通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大通县2017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
为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推动权力下放和制度松绑,做好“放、管、服”工作,履行好我县扶贫主体责任,实施精准扶贫,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青发„2015‟19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6‟123号),青海省财政厅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青财农字„2017‟26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年集中攻坚,二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用好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自主权,建立以县为主体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我县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精准扶贫为引领,以脱贫实效为导向,鼓励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建立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现状,集“零钱”为“整钱”,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司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优化各类财政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形成部门协调配合,良性互动工作机制,集中支持116个贫困村的重点项目。
优化配置、强化监管。在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的基础上,对纳入统筹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接管好,使用好、由县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政策制定、资金下达、指导检查和监督考核,强化激励约束。
县为主体、落实责任。我县作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实施主体,整合工作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全面落实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责任,切实发挥涉农资金整合聚集效应。
精准发力、注重实效。我县要依据脱贫攻坚规划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三、目标任务
2017年在我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探索解决长期以来资金使用“碎片化”等问题,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
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制度机制的基础上,2017年在全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切实增强我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四、整合资金范围
(一)中央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除外)、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资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经费、旅游发展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大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二)省级资金。农牧业发展资金、草原植被恢复费、水利发展资金、水资源费、林业发展资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扶贫开发资金、供销改革发展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牧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供销社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新农村现代物流服务网络)、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等。省级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完善资金安排使用机制,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三)市级资金。省级安排下达到市、由市安排下达到县的涉农资金,市本级财政补助到县的涉农资金。
(四)县级资金。县级财政安排的各类涉农资金、发达省区援青涉农资金、通过政府性融资平台取得的涉农贷款。
五、涉农资金整合和使用
(一)涉农资金整合情况
根据青海省财政厅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青财农字„2017‟264号)文件,允许试点县(市、区)根据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下达情况对方案的资金规模在相应调整,原则上只允许年中、年末各调整一次并重新报备,年末调整数为最终数。我县2017年初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79157.98万元,其中省级62087.91万元,市级2460.77万元,县级14609.3万元(含融资4700万元)。
1、扶贫开发资金:10909万元;
2、农业发展资金:10336.34万元;
3、水利发展资金:16444.12万元;
4、林业发展资金:1217.85万元;
5、农村综改资金:3572万元;
6、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741.8万元;
7、教育发展资金:15329.64万元;
8、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资金:540万元;
9、社保资金(危旧房改造):2100万元;
10、医疗卫生资金:293万元;
11、农村老年之家资金:184.23万元;
12、农村公路建设项目:4700万元(融资资金);
13、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60万元;
14、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资金:1192万元;
15、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420万元。
(二)统筹整合资金使用情况
1、扶贫开发项目:10909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产业发展和资产收益项目:7423.3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实施75个贫困村、42个非贫困村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购置商铺等)。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旅游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15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依托“花海农庄”,带动周边贫困户挖掘乡村特色手工、餐饮、民俗文化等产业。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文化科技和旅游体育局、朔北乡人民政府。
(3)乡村旅游扶贫项目:9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立足项目村资源禀赋,在向化乡将军沟村、斜沟乡下窑村、逊让乡尕漏村打造集休闲旅游、农家餐饮、民俗游等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文化科技和旅游体育局、向化、斜沟、逊让乡人民政府。
(4)“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3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1500名贫困劳动力实施短期技能培训。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5)贫困家庭大学生、两后生补助:485.6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就读于中高职和中高等院校的850名贫困学生进行补助。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教育局。
(6)金融扶贫贷款贴息:3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农业发展资金:10336.34万元(省级财政支农资金)。(1)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13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全县289个村推广全膜马铃薯11.33万亩,每亩补助120元地膜和马铃薯专用肥(其中:93个贫困村推广全膜马铃薯3.62万亩)。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2)优质饲草产业基地建设:14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在全县289个村(75个贫困村6.2万亩)种植优质饲草,补助饲草种子。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3)救灾补助资金项目:23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在受灾村对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种子进行救灾补助。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4)露天蔬菜补贴项目:665.7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规模种植露天蔬菜进行补贴。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28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在40个贫困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10名。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6)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16个家庭农牧场进行奖补,其中涉及9个贫困9个家庭农牧场。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7)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500.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对全县耕地进行补贴。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8)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培育:57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扶持10个省级示范社,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牧场。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9)牲畜暖棚建设::2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全县新建牲畜暖棚600栋。责任单位: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3、水利发展资金:17814.1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5460.4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12.6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141.02万元)。
(1)大通县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工程:1209.0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88.1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20.9万元)。解决青林乡、青山乡、宝库乡、极乐乡、逊让乡、桦林乡、黄家寨镇、多林镇、东峡镇、长宁镇共10个乡镇16个村的3521户,16918人,24700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问题。其中涉及贫困村10个,一般贫困村5个:龙卧村、水草滩村、卧马村、甘沟门、陈家村,重点贫困村5个:生地村、下和衷村、后拉村、大哈门村、克麻尔。其中涉及贫困户及贫困人口共计463户,1667人。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2)青海省大通县中岭水库灌区干渠改造项目县建设项目: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2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10.72万元)。在景阳镇中岭水库衬砌渠道5条,总长22.814公里,新建和维修各类渠系建筑物246座,量水设施68台(套)。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3)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康乐三村、仙米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229.2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引水口2座,新建输水干管长16.22km;溢流管、排水管共0.95km。各类阀门井29座,镇墩31座,防冲坝6座(共193m),修建20m3蓄水池1座。可解决3个村935户共4934人村民及4067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4)大通县朔北乡马场村人畜饮水维修改造工程:18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共埋设管道28.056km,其中:引水管道5.705km,供水主管道4.839km,供水支管道3.572km,进户管道11.94km,排水管道1.0km,溢水管道1.0km.修建各类建筑物21座,其中,50m3集水池1座,100m3蓄水池1座,检查井17座,排气井2座。解决1660人,548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5)青海省大通县43村人畜饮水工程水厂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91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26.2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91.72万元)。主要用于(1)水厂厂区内改造配套消毒设备及自动加药设备;(2)水厂厂区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进出水水质监测及采暖设施;(3)管网供水点检测仪表的电气及自控设计。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6)大通县桥头镇窑庄村人畜饮水改造工程:48万元(县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更换管网6.8公里,新建蓄水池1座。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7)大通县景阳镇什家村人畜饮水水源补充工程:25.6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更换供水管网1.7公里,新建引水口1座,蓄水池1座,检查井4眼。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8)大通县景阳镇中岭村人畜饮水水源补充工程:35.84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更换供水管网2.8公里,新建引水口2座,蓄水池2座,检查井4眼。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9)大通县东峡镇多隆新建水源井工程:30.26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水源井1眼,埋设管道0.5公里,管理房1间,检查井1眼。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0)大通县长宁镇红崖、上鲍、鲍西三村人畜饮水维修改造工程:43.1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100m?蓄水池3座,埋设管道650米,检查井3眼,涉及长宁镇红崖、上鲍、鲍西三村。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1)大通县朔北乡永丰村,向化乡将军沟、上滩、流水口村人畜饮水改造工程: 49.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蓄水池5座,引水口1座,埋设管道2620米,检查井7眼,涉及朔北乡永丰村,向化乡将军沟、上滩村、流水口村。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2)大通县逊让乡逊布村、八里村,城关镇沙巴图村、石山乡冰沟村人畜饮水维修改造工程: 41.81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蓄水池2座,引水口2座,埋设管道2300米,检查井5眼,逊让乡逊布村、八里村,城关镇沙巴图村、石山乡冰沟村。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3)大通县极乐乡上和衷村12户人畜饮水安全工程: 34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新建进水口1处,泵房1座,埋设管道1360米,蓄水池2座,涉及极乐乡上和衷村12户。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4)大通县石山灌区(老营庄、毛家寨)田间渠道配套及石山干渠斗门改建工程: 18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防渗衬砌斗渠9条,总长7.95公里,农渠75条11.406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711座(其中便涵135座,跌水87座,农口75座,毛口30座),改建石山干渠斗门30座。改善灌溉面积1364亩。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5)大通县东风电灌站引水渠维修改造工程:92.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衬砌动力渠378米。改善灌溉面积约6300亩.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6)大通县长宁镇后子河东村渠道维修改造工程:84.03万元(县级财政资金)。衬砌农渠20条,总长6.35km.新建各类建筑物382座,其中跌水2座,便桥80座,毛口300座。改善灌溉面积约1000亩。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7)大通县东峡河流域农村人饮工程水源地保护项目:
153.93万元(县级财政资金)。修建网围栏9.23km,设置警示牌13个、修复生态工程18.8亩。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8)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青海省大通县多林镇一条沟项目: 17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4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350万元)。对口子庄、吴什庄、马场庄、哈州4个行政村进行坡改梯建设,“坡改梯”面积800公顷,修建田间道路25公里。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19)大通县青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90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34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72万元)。在青山乡贺家庄村、红泉村、沙岱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2平方公里,其中水平梯田建设218.15公顷,水保造林131.33公顷,封禁治理1462.24公顷。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20)大通县黑林河河道治理工程(二期): 313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治理河道8km。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21)大通县瓜拉河河道治理工程: 313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治理河道8km。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22)大通县马圈沟沟道治理工程:1848.0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治理河道5km。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4、林业发展资金:1217.8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大通县2016年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53.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128名贫困护林员2017年护林工资。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2)大通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6年森林管护:1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150名贫困护林员2017年护林工资。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3)大通县2016年新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资金:325.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271名贫困护林员2017年护林工资。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4)2016年新农村绿化工程管护费:17.0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31名贫困护林员5个月工资。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5)2016年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54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650名贫困护林员10个月工资。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6)2017年林下产业发展项目,2017年新农村绿化项目:项目已上报,目前与省林业厅衔接,等待批复的下达。责任单位:县林业局。
5、农村综合改革资金:357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92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5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780万元)。
(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357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92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5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780万元)。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村庄绿化亮化、小型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及人行道路铺装、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责任单位:县新村办、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6、农业综合开发项目:4741.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470.8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54.1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16.77万元)。
(1)土地治理项目:382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603.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3.68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31.84万元),主要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建设。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2)产业化项目:919.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67.2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0.51万元、县级财政42.05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种养殖基地带动农户。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7、教育发展项目:15329.6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248.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8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792.24万元)。
(1)长宁镇汪家村等8个幼儿园:3600.6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881.4万元、县级财政资金719.24万元),主要用于长宁镇汪家村等8个幼儿园:建设幼儿活动用房及辅助用房、购置玩教具等。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2)一中普通高中工程:32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6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650万元),主要用于教学用房及及三合土操场。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3)闇门滩中心学校等33个改薄项目: 696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5737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230万元),主要用于教学用房及辅助生活用房,给排水、电、暖、三合土操场改造、铁艺校门。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4)一中三中教师周转房项目:103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一中、三中教师宿舍2100平方米。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5)良教沙布和兰龙走教点项目:482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89、县级财政资金193万元),主要用于两个村走教点给排水、电、暖、三合土操场改造、铁艺校门。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8、村级活动场所项目:3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2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
(1)村(社区)办公及综合服务用房项目:3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2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社区办公及综合服务用房。责任单位:民政局。
9、社保资金(危旧房改造)项目:21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84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26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26万元)。用于农村危旧房改造。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0、医疗卫生项目:293万元(省级财政资金8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08万元)。用于新建贫困村卫生室。责任单位:县卫计局。
11、农村老年之家项目:184.23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28.96万元、县级财政资金55.27万元),主要用于农村老年之家。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12、车辆购置税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公路):4700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和拓宽。责任单位:交通局。
13、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16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20、县级财政资金40万元),村级综合服务社项目主要用于新建4个综合服务用房、地坪等。责任单位:县供销联社。
14、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项目:119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湟水北干一期(三、四支渠)扫尾工程项目: 137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92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78万元)。对吕顺、阿家沟、官巴、兴隆、大庄、七棵树、峡口、泉沟等村进行坡改梯田建设。“坡改梯”面积610公顷,修建田间道路25.2公里。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
15、美丽乡村建设项目:742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9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3520万元)。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村庄美化、村庄绿化亮化、小型水利设施、村庄道路硬化及人行道路铺装、环境卫生整治等。责任单位:县新村办、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合计:79157.98万元。
六、项目资金监管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落实主体责任,统筹项目实施与资金管理,建立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深度参与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机制。项目批复后,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及时组织乡镇、单位、经营主体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项目建成后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确保项目尽早发挥效益。县涉农部门要加强沟通衔接,定期、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情况检查、督促和指导。涉农部门要强化对试点乡(镇)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涉农项目重点检查,对项目监管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财政部门负责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行日常监管,要定期、不定期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县财政局会同涉农部门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对重点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
审计部门加强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施审计监督,对影响试点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度缺陷、管理漏洞提出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和强化管理的建议。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涉及资金种类多、数额大、范围广,触及部门利益格局的调整。各部门要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上下衔接、齐抓共管,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二)注重规划衔接。发展改革、扶贫部门要科学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脱贫攻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扶贫攻坚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保障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部门专项规划与扶贫攻坚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区分具体情况研究处理,原则上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准。
(三)调整完善制度。统筹整合资金中,调整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的,要按照调整后的资金类别执行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对整合工作中资金管理制度欠缺的,财政部门要及时制定完善;对不适应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要求、不符合当前实际的制度规定,财政部门要及时废止和修订。
(四)创新投入方式。要以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为契机,积极探索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新机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信贷担保、融资贷款、贷款贴息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脱贫攻坚。
(五)推进信息公开。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将涉农资金政策文件、管理制度、资金分配、工作进度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县人民政府要在本地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并在实施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接受社会和贫困群众监督。
(六)健全考评机制。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纳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作为对下目标考核主要内容。县财政局和扶贫办要结合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健全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考评,评价结果进行通报。
(七)落实工作责任。县人民政府作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责任主体,承担资金整合具体工作和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具体责任。
各涉农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整合工作的督促指导。县涉农部门在统筹做好本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同时,对工作薄弱的乡(镇)分工进行重点督导,确保我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顺利推进。
(八)严肃整合纪律。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县级统筹整合使用资金工作的监督执纪问责。对假借整合资金名义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权钱交易、骗取财政涉农资金、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对不经集体研究、违反民主决策程序、个人说了算、造成决策失误、资金损失浪费的,要追究党政“一把手”责任;对整合工作推进慢、措施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别是以各种借口干扰阻碍统筹整合资金的,要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问责,对情节严重的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确保整合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附件:1.2017年大通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情况汇总表 2.2017年大通县涉农资金整合分项目情况表
第五篇:2018年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2018年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的实施方案(调整版)
为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省定连片特困地区县开展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7‟60号)精神,全面做好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精准安全高效,实现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
(二)总体目标
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瞄准制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现象,带动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和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同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综合考虑我市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确定资金整合规模,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同时兼顾整合的深度和质量,持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上。
二、整合资金范围
整合资金包括按照文件规定可统筹整合的省级资金和州、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及扶贫等方面的资金。其中,可整合的省级资金包括: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防灾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资金除外);畜牧业发展资金(用于动物防疫、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贴息、畜禽品种培育、秸秆养畜实验、青贮玉米种植实验方面资金除外);林业保护与发展资金(林业产业发展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维护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水产项目补助资金、地方水库移民扶持资金、山洪灾害防治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部分)、农村厕所改造补助资金、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三农”建设部分(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重大工程、跨界河流开发治理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 — 2 — 水闸除险加固、生态建设方面的支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补助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解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特殊困难资金部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旅游景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部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县市国有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部分、发挥防洪防汛作用的农田基础设施补助资金部分)、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助资金、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省级配套资金。
三、资金使用要求
按照《图们市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计划,围绕行业扶贫、产业脱贫、满意提升等重点工程任务,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标退出指标,瞄准脱贫目标的“坚之所在”,排出轻重缓急,有侧重、有目标地落实在整合使用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安排,积极开展市、镇、村“补短板”工作。同时,坚持优先保障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突出“扶志”“扶智”并举,积极谋划推进一批贫困群众参与度高、带动性好的扶贫产业项目,持续激发、释放其内生动力。
四、工作流程
由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会议,结合实际,研究确定整合项目总体规
划和阶段性计划,分量、分期、分批适时下达整合任务,实时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并负责总结涉农资金整合实施工作开展情况。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整合办)严格按照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指导项目主管部门做好涉整资金、项目的管理。同时,积极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其参与扶贫项目前期选择、中期实施、竣工后期管理等程序,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一)项目准备阶段。贫困村、贫困户项目以村为单位上报,由经镇党委、政府共同审核、研究后报至市整合办,涉及行业部门单位的项目由责任单位负责上报,市整合办对各镇、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项目申报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建设性质、实施地点、时间进度、责任单位、建设任务、资金规模和筹资方式、受益对象、绩效目标、项目可研、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等情况。
(二)项目审批阶段。根据年初扶贫攻坚计划,按照轻重缓急梳理上报的项目,由整合办、脱贫办、项目负责单位对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列入项目库,根据整合资金额度从项目库提取项目。对通过评审的项目由整合领导小组或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具项目批复文件,并将下达项目批复到相关责任部门。
(三)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计划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应按项目建设程序履行项目变更手续,经审批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按批复 — 4 — 实施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及行业部门要主动承担项目管理与协调责任,严格执行公示公告制度,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对项目运行程序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痕迹材料予以整理归档备查,确保项目全过程管理可追溯。
(四)竣工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工作,由市整合办、财政、审计、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工程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向整合办提交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接到竣工验收申请后,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不能补救、又无法返工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相应处理。
五、整合资金项目计划实施情况
2018年全市计划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为7170.7万元,拟全部用于脱贫攻坚涉贫行政村整体功能改造及提升工程。
(一)贫困人口房屋风貌改造提升
建设任务: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5户,所需资金合计156.8万元。
资金来源:156.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确保涉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计划2018年10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二)村屯道路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2017年农村公路续建项目,拟建水南-河南(磨盘村)四级公路,路线全长10.611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562万元。二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项目,拟建302国道-头道阳沟屯(长安村)水泥混凝土路面0.985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93.7万元。三是2018年农村公路工程(旧路改造),拟建长安镇兴家村至磨盘村、凉水镇北大村至亭岩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4.0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及桥涵工程,预算总投资221万元。四是间坪屯至集中村农村公路工程,拟建月晴镇间坪村至集中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共7.33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工程,预算总投资1282.77万元(2018拟投资500万元,199.3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拟由地方配套)。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资金1476.7万元,1176万元为涉农整合资金,其余资金拟由地方配套。
绩效目标:进一步完善村屯路网建设,推动当地农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提高道路安全系数,切实保障行车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0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责任人:金星华
(三)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建设任务:建设饮水安全工程85处,包括机井63眼,泵房(管理房)83座,蓄水池24座,水源及蓄水池保护106处,布置输水管线31处,长11001m,输水管线上共布置检 — 6 — 修及控制阀门井6座;供水主管线72处,长40853m,供水主管线上共布置检修及控制阀门井110座,1座排气井;净水过滤器78套,紫外线消毒设备78套。所需资金3816.66万元。
资金来源:计划投入资金合计3816.66万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1130.3万元,其余资金通过东西部援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列支。
绩效目标:落实水源地保护,新上取水、净化、消毒设备,更换老旧管网,解决全市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11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住建局 责任人:秦宝忠、赵晶华
(四)龙城灌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一是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改造1处。二是灌溉与排水工程。原渠道改造2681米(干渠衬砌2221米、支渠衬砌460米),排水沟2039米,江龙沟护岸480米,渠系建筑物5座。共需资金1300万元。
资金来源:13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通过改善项目区域内土地质量,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把旱田建设成为“田成方,能灌溉,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产稳产农田,使上、下龙城村彻底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
进度计划:9月开工建设,12月底完成投资1300万元。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责任人:秦宝忠
(五)月晴镇石建村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石笼网箱堤防500米,共需资金100万元。
资金来源:10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耕地及两岸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完工。责任单位: 月晴镇政府 责任人:金杰
(六)下龙城江龙沟堤防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修建江龙沟河道沿线堤防660米,共需资金96万元。
资金来源:96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下游桥梁、农作物、房屋等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石岘镇政府 责任人:金辉
(七)长岭村四组堤防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堤防140米(双侧),共需资金60万元。资金来源:60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保护河堤沿线房屋及17年新建农桥不受洪水侵袭,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八)凉水镇北大村农桥项目
— 8 — 建设任务:新建一座42米农桥和上、下游堤防各16米,共需资金98万元。
资金来源:98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方便村民过河劳作,保障村民务农、出行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凉水镇政府 责任人:孙光胜
(九)长安镇兴家村二组堤防及农桥项目
建设任务:新建农桥一座及农桥上下游堤防100米,共需资金45万元。
资金来源:45万元全部为涉农整合资金。
绩效目标:解决该河段泄洪问题,方便村民出行、入田务农,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2018年9月底前完工。责任单位: 长安镇政府 责任人:张大志
(十)图们市乡村振兴污水处理项目
建设任务:对图们市月晴镇、凉水镇、石岘镇及长安镇四镇进行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和配套的管网建设,新建DN300污水管网232810m,DN200污水管网29428m,DN150污水管网9735m,新建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136台(套),恢复破坏道路面积54394.60㎡,共需资金27525.15万元。
资金来源:2018年投入涉农整合资金3008.6万元用于贫困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其余资金通过向上争取和地方配套等形式解决。
绩效目标: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 9 —
保护生态环境,为贫困村旅游产业发展打好环境基础,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
进度计划:目前已开工,预计2020年12月完工,2018年11月底前完成2018年工程量。
责任单位: 图们市住建局 责任人:赵晶华
四、职责分工
涉农资金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且复杂,市直各行业单位要按照“简政放权、权责对应”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
市脱贫办(整合办)负责牵头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建立项目库,制定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核汇总,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按项目轻重缓急分批次下达项目计划批复,并及时将项目计划信息在市政府网站或主流媒体向公众公开,负责项目日常监督管理、扶贫政策指导,牵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
市财政局负责测算可整合资金规模,统计全市已到位涉农资金数额,上报图们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资金用途,并按批复的项目计划将涉农整合资金分解下达到责任部门或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
市直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的项目,由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计划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受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主管部门负责,各镇政府配合,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各镇政府负责实施的项目,由各镇政府负责项目的计划 — 10 — 申报、公示、实施管理、验收移交、档案管理,由收益单位进行后续管理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由各镇政府负责,按照项目管理流程上报市脱贫办备案。
市审计局负责对统筹整合资金进行监管,要加大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主管部门要与各镇政府相互配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会同整合办、财政局向对口上级通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情况。
五、绩效评价
项目完工后,由市脱贫办对统筹整合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预期效益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书面绩效评价报告。由市脱贫办按照每个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对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各项主管部门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完善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能。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沟通,密切配合,市涉农整合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财政局负责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组织实施,形成推动统筹整合使用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资金监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定期、— 11 —
不定期开展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和抽查,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加强事前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整合资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监督,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包保单位、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构建多元化资金监管机制。
(三)实行公开公示。实行扶贫项目阳光化管理,推行和完善项目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公告制等管理方式,促进实现资金分配依据科学、分配办法公开、分配程序规范、分配结果公正。建立健全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整合管理使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涉农政策和项目资金申请的透明度,杜绝涉农资金无序申报、重复申报和骗取套取涉农资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