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企业家的失败融资案例
成功企业家的失败融资案例 张京利 袁建伟
很多企业家创业、奋斗之后,因股权融资的错误,没有了“企业”,光剩下了“家”。不是他们请不起投融资的专家,也不是他们没有学习投融资的专业知识,而是忽略了投融资的基础常识。
融资,不是钱的问题,是出钱人的问题。融资的成功,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出钱人!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标杆企业家的失败融资案例,希望大家明白,融资,是人的合作,是企业家自己的事,不要陷进专家、专业、资金的黑洞。案例一:联想,柳传志 柳传志再度出山
65岁的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 2009年2月3日,面对媒体的柳传志神情凝重,言语间充满恳切:“联想就是我的命,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对我而言,义不容辞。” 联想亏损
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集团净亏损达9700万美元。
2009年3月31日的第四季度销售额下降25.8%,达到28亿美元,由此造成的亏损达2.64亿美元。
2009年5月21日,联想公布年度财报,创下了2.26亿美元的最高亏损记录。
有两个数据,让全年亏损2.26亿美元不是那么真实 需要分析。一个是2009年1月公布的联想全球资源重组计划,其1.46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在这个财年扣除;另一个也是与此相关的一笔7100万美元的一次性项目扣除。两个数据加总就达2.17亿美元。几乎与这个亏损相当。
中科院救子
2009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科控股”)将其所拥有的联想控股29%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27.55亿元。
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了联想控股,经过多年转型,联想控股初步形成了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旗下公司共五家: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和弘毅投资。
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入股联想控股,成为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柳传志当选为联想控股新一任董事长。此次股权转让后,联想控股新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36%仍为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中国泛海占29%,泛海集团成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外界对联想控股本次股权变动有套现“救子说”,分析认为,目前联想控股子公司联想集团业绩不佳,联想控股需要资金来帮助联想集团。危机源头
IBM公司2004年12月8日宣布,同意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的竞争对手联想集团,交易额12.5亿美元,联想集团将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以及6亿美元股票,即联想集团18.9%的股份,此外,联想集团还将承担IBM的5亿美元债务。
实际上,由于联想规模不及IBM,手上只有约30亿元人民币资金,所以另外20亿元人民币则要透过借款及发行新股集资。
大部分机构投资人都不看好这次交易。麦格理证券认为联想将要面对执行及员工流失的风险,管理层亦要应付不稳定业务策略;野村证券认为由于联想缺乏海外专业人才,加上缺乏管理庞大分销网络经验,所以未来将要面对相当大的挑战;花旗美邦指出联想管理层缺乏国际经验,难以保留IBM员工。要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专业人才,可是从联想业务的区域性可见联想的人才主要从事本土业务。对此,柳传志亦曾表示:“尽管我们吸收了许多有海外业务经历的同事,但是我们的骨干员工主要是在本土发展、培养起来的,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吸取中国到海外念书、做了工作回来的一些同事,但是离国际化的人才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由此看来,联想在人力资源上并没有作好充分准备,其国际化经验不足的员工能否胜任处理国际化业务,将变成一个很大的疑问。引狼入室
联想与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泛大西洋集团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达成协议,三公司向联想集团提供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9亿元的战略投资,当中约1.5亿美元将用作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余下约2亿美元用作日常运营资金。美国三大财阀至此一举拥有联想12.4%的股权,并将占据联想董事会的三个席位。
3楼
最后一点,也是最不愿意说的是人的问题。元庆是一个难得的商业运营奇才,刻苦认真,执行能力强。可以说不逊于任何国际CEO。但是人都有弱点。元庆的软肋在战略。麦肯锡的团队和元庆合作,表面上当然对客户毕恭毕敬。但私下里对元庆的战略方面的评价一致认为只有一个词“一塌糊涂”。这种弱点可以说是基因水平上的,根本无法改变。但是元庆根本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这点。遇到问题,永远强调是战略执行不力,而战略则永远没有问题。古希腊的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但这是最难的。
案例二:蒙牛,牛根生 牛根生“万言书”表明的困境
股价暴跌,导致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的股票也面临被出售的危险。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方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
能不能及时筹足资金,撤换回被质押在外国机构里的股份,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蒙牛股权脉络 1999年1月,牛根生创立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后更名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乳业”)。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同年10月,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以认股方式向开曼公司注入约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取得该公司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也变更为合资企业。
2003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与蒙牛乳业签署了类似于国内证券市场可转债的“可换股文据”,未来换股价格仅为0.74港元/股。通过“可换股文据”向蒙牛乳业注资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可换股文据”实际上是股票的看涨期权。不过,这种期权价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蒙牛乳业未来的业绩。如果蒙牛乳业未来业绩好,“可换股文据”的高期权价值就可以兑现;反之,则成为废纸一张。
为了使预期增值的目标能够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与蒙牛管理层签署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2003年~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2004年6月,蒙牛业绩增长达到预期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可换股文据”的期权价值得以兑现,换股时蒙牛乳业股票价格达到6港元以上;给予蒙牛乳业管理层的股份奖励也都得以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蒙牛乳业的业绩对赌,让各方都成为赢家。
牛根生困境源头
2004年6月10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319.HK)在香港成功实现IPO,当时风光无限,只可惜牛根生的赌注下得太大。
在蒙牛上市之前,与大摩有一个对赌协议,其中牛根生承诺,10年内,外资系随时随地可以净资产价格或者2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总作价中较高的一个价格,增资持有“蒙牛股份”的股权。这样,即使牛根生准备对抗外资系,外资系也可以轻松地增持“蒙牛股份”的股权,从而摊薄牛根生对蒙牛的控制力,架空牛根生。只是小股东被动搏命的牛根生
牛根生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万言书中如是写道:“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一语道破天机,这是因为牛根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控制权,充其量只是“代理人+小股东”。
牛根生在万言书中的感激
得知蒙牛所处的窘境,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柳传志总裁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小时之内就将户上。
新东方俞敏洪董事长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董事长也为老牛基金会 中海油傅成玉总经理打来电话,中海油备了2.5亿元;同时派人来企业了解情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 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等都打来电话,随时随地可以伸手援助。
香港的欧亚平联系境内的王兵等长江商学院的同学,还买了许多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股价。
理事们、同学们的高度信任,说实话,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在此,我也提醒各位理事、同学,一定要至于蒙牛(老牛控股),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也绝不愿被外国人买走。在这里,再一次向大家鞠躬致谢牛根生
二OO八年十月十九日
牛根生正确的融资选择
牛根生:我回答一下为什么要选择中粮,蒙牛是一家比较特殊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股权公司,股权极为分散东几乎没有,我们在信托下面的股东上千人,每个人零点几,到去年推到28的时候,按照国际上低于25是线,去年我们股权把境内的股转到外面保证不低于25%。每年的八九月又到了股东卖股的时候了,登记的数于就可能被恶意收购,谁知道是谁我们不清楚,要么就选择一家能够长期进行战略合作的伙伴,不进行买卖使更多的消费者受益。这样的话中国第一品牌中粮就被我们选择,宁总我也很熟悉,其他的人也不熟悉,谈是怎样为国家创建百年品牌,为民族怎样建设一个百年老店,这是我们都向往的事情。
中粮联手厚朴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投入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
案例三:汇源,朱新礼 汇源被卖**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1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正式送交商务部审批。
中国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朱新礼为什么收购协议上签了字
在可口可乐收购之前,达能、华平基金和朱新礼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备忘录。按照备忘录,三方将一起捆绑三方一致行动。当有一方反悔,反悔方必须承担相应损失。如可口可乐报价12.20港元,如果一方不同意,额数字,而就是这条惩罚性条款,让朱新礼最后在收购协议上签了字。
朱新礼的压力
早在汇源果汁上市之前,朱新礼实际控制的6.1亿股股份(占上市后的41.53%),已有超过一半处于“代管”状 根据2007年2月5日,朱新礼与达能、华平等订立的协议:中国汇源控股(由朱新礼全资拥有)将会委托imited(独立第三方)代管合共3.25亿股股份,以支持“朱新礼就汇源果汁的财务表现所提供的表现保证及内部 这一类似“对赌协议”的“保证”,与汇源果汁2006年6月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主要持有人为华平、香港惠承诺,若上市公司的业绩达不到预设的标准,或债券的内部回报率少于10%,则朱新礼需以股票或现金的方 而此等“保证”的最终受益人为达能。根据2006年9月23日,达能与各债券持有人订立的协议:6个月的市公司66%股权前,各债券持有人若欲转让,则达能享有优先购买权。
对于朱新礼来说,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风险,始终存在。2007年2月23日,汇源果汁于香港上市之后,朱新礼便生存在这样的压力之下,直至最终卖掉汇源。朱新礼的融资路
汇源控股公司在2006年通过一系列金融交易引入多家财务投资者,这包括:1)向DPF、VPL等2家财务投资者发售总值2000万美元的可换股债券;2)向华平基金总值1.325亿美元可换股债券;3)向达能亚洲发行可换股股份融资1.3725亿美元,其中1.215亿美元用于偿还汇源与统一合资中的对方付款,汇源果汁(1886.HK)2007年2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值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六,成功融资24亿港元。案例四:太子奶,李途纯
借力财务投资者、走上市融资之路是太子奶多年的梦想,全球亦先后有30多家投行与李途纯有过接触,但发生实质性的转折是在2006年下半年。这一年,李途纯遇上了曾帮助蒙牛上市的英联,而英联也正在中国寻找“下一个蒙牛”,双方一拍即合。
2006年11月,太子奶引进英联、高盛、摩根三大投行共同注册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三大投行联手注资7300万美元(英联4000万美元、摩根1800万美元、高盛1500万美元),根据协议,新公司股权比例大致为李途纯61.7%、太子奶研发人员7%、三大投行31.3%。
同时,李途纯与这三家投行签下“对赌”协议:在收到三家投行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在三大投行的推动下,2007年9月,太子奶又获得以花旗为首的国际六大财团5亿元的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息贷款,李途纯以个人名义对此笔贷款承担无限责任。
这两起里程碑式的融资事件——前者是国际三大顶级投行在中国“联手”投资的首家企业,后者是中国全面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后,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最大一笔贷款,李途纯俨然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的一位旗手。
太子奶集团2008年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株洲市政府派出的工作组调研之后,认为“太子奶必须救、可以救、能够救”,遂组建国资背景的高科奶业有限公司,2009年1月20日与李途纯和英联、摩根、高盛三大投行签署租赁协议,托管太子奶集团的运营。
面对整理出的案例,我很心痛。大家学习的榜样,为什么在融资时不冷静。他们面对消费者,可以研究很透;面对资金背后的人,却。。他们完全可以向国内企业家融资,牛根生的万言书换回了多少资金?3—5年的对赌,不是百年企业的所为!
第二篇:项目管理成功及失败经典案例
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
古代有一个最成功的项目团队,那就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
背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唐僧作为项目经理PM,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有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放荡,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项目经理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孙悟空毕竟是牛人,承担了取经项目中的赶妖除魔的绝大多数重要任务,虽然是个难于管束的主,不能只用手段来约束他,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出来了,在孙悟空苦恼的时候,上司不能得罪,沙和尚这种老实人又不好伤害,只好通过戏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在取经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自己的艰辛劳动外,这个团队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领导汇报(主要是直接领导观音),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帮忙(从哪咤到如来佛),以搞定各种难题。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有没有靠山真的很不同,君不见象白骨精这种没有靠山的妖魔都会死得很惨;只要有靠山的,这个妖魔就算犯了天大的事,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后台跳出来搭救。
失败的项目管理案例:
北京的项目经理小黄,最近给我们发了一个案例。他手上有一个项目现在正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着。财务部有一个小刘和他们项目组的一个成员张工关系比较好。有一天在吃饭的时候,这个小刘那就给张工说:你们今后还是多和王副总经理沟通一下你们项目的进展。这样对你们的项目有好处。可是张工认为:我们的项目又不归王付总经理管,给他多汇报做什么?就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当然他也就没有把这个事情呢跟项目经理小黄说。
结果,上个月当项目按计划需要资金购买一套设备的时候,公司财务经理说:目前公司的账上非常紧张。王付总经理刚刚上了一个新的项目,那边占用资金非常大。。。结果小黄他们的项目就处于一个停顿的状态。
这个案例很有是意思的是项目经理小黄全程都按照项目管理的标准流程走的。其中,项目干系人的分析也是重点做了相关分析。那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通过电话沟通后,认为主要问题是在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干系人需要动态管理
我们都知道: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s)包括直接和项目关联的人,另外还包括其权益受该项目影响(受益或受损)的个人和组织;也可以把他们称作项目的利害关系者。除了直接和项目相关的当事人外,项目干系人还可能包括间接的、潜在的和未来和项目有关系的人。在小黄的这个案例里,公司的王付总经理本来不是他项目的重要干系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王付总的项目的起来后要大量占用公司的资金时,王付总就成了小黄项目的重要项目干系人了。因为他的动作直接影响了项目的发展。
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作为项目经理小黄,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自己的项目里,还应该保持和公司上级的沟通,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公司战略层面的调整,及时发现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项目并非是自己做死的,由于战略调整而波及项目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动态地分析项目干系人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项目干系人。
项目干系人的名单在某种程度,在项目团队里应该是公开的,这样他们的需要才能被整个项目团队重视。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小黄已经把王付总放入重要的项目干系人目录,而张工也知道这个目录,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2、项目内部沟通的顺畅性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组成员张工实际上已经从财务部得到了一个风险的预告,由于张工的职位和看问题的角度关系,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但是张工没有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信息顺畅地反映到到项目经理小黄那里,每周的项目例会里增加风险的评估,哪怕是5-10分钟的时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说明内部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三篇:关系营销案例分析(成功、失败案例)
【关系营销定义】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关系营销在服务营销中的地位:差不多是书上64页吧,这个不是很确定,网上也没讲。
【关系营销失败案例】
灿坤跨国集团成立于1978年,作为一家享誉全球的小家电专业制造商,其产品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灿坤电熨斗、煎烤器两项产品的年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咖啡机的年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灿坤集团拥有遍布全球的国际化研发和管理团队,其股票先后在大陆、台湾、美国三地上市的第一家中国公司,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大名鼎鼎的跨国公司,近两年却在中国大陆遭遇了该公司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滑铁卢之败。
2003年6月,灿坤集团在厦门、上海、漳州的5家3C(3C是computer电脑产品、communication通讯产品和consumer传统家电产品的简称)零售连锁店同日开张,宣布灿坤正式进军大陆3C流通领域。在台湾运作的相当成功的3C零售连锁体系引进大陆对灿坤集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灿坤集团希望以此作为其实施“世界工厂+世界通路”战略的起点。灿坤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此后六年时间里在大陆开设1000家3C连锁店,实现1000亿新台币的营业收入。2003年下半年,灿坤在华南和华东地区以每月4家的速度开设新的连锁店,2003年底灿坤在中国大陆的连锁店数量达到了51家,但是,灿坤超常规的发展并没有持续多久,从2004年9月开始,灿坤3C店关店的速度超过了开店速度。2005年7月,灿坤宣布将其在内地的所有门店的固定资产、存货,以1.43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整体转让给永乐家电,这标志着灿坤在大陆的3C零售业务的最终失败。失败的原因
1.未能把关系营销的理念贯彻始终
不彻底的关系营销使得灿坤的营销虽然具有关系营销的形式和外表,却没有把握关系营销的精神实质。灿坤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与顾客的关系,却没有从这种关系中获得应有的回报。灿坤采用的会员制营销本来是关系营销的典型方式,灿坤却将其与价格比拼这样的交易营销手段结合起来,这使得灿坤无法将关系营销的理念贯彻到底。
2.未充分利用最新的关系营销手段
当今最有效的关系营销手段就是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维护与利用好顾客数据库。在灿坤推行的会员制营销模式下,灿坤的绝大部分销售是通过持卡消费的会员实现的,这种销售方式使灿坤可以搜集到大量会员顾客消费行为的数据,但灿坤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却仅仅局限在安排进货方面,从来没有利用这些数据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销售和交叉销售,白白放弃了扩大销售和提高利润率的大好机会
3.对品牌管理不够重视
在大陆拓展3C零售业务时,灿坤巨大的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其面临两大品牌管理问题,其一是全球品牌问题,另一个是品牌延伸问题。前者是指将台湾3C零售的第一品牌灿坤介绍到大陆,后者是指将大陆消费者熟悉的小家电品牌灿坤延伸到零售服务领域。灿坤在主观上希望能采取全球品牌战略,将其在台湾的3C零售模式复制到大陆乃至整个世界,但是,由于大陆和台湾的交流还非常有限,广大的大陆消费者对灿坤在台湾的3C零售连锁业务并不了解,所以,大陆消费者更容易把灿坤3C连锁零售店同自己熟悉的灿坤小家电联系起来,这使品牌延伸成了灿坤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4.忽视员工上岗前培训
灿坤在大力扩张门店的时候,忽视了内部营销的重要性,员工培训的严重滞后致使顾客服务质量一直无法提高,影响了关系营销的顺利开展
5.危机公关处理不当
灿坤不能有效利用公共关系的手段对顾客的疑问做出及时的反应,这使顾客逐步失去了对灿坤的信任,最终导致了灿坤关系营销的彻底失败。
【解决方式】
1.买卖双方的关系被分为三个层次:经济层次的关系、社会层次的关系以及结构层次的关系。灿坤从一开始就把会员的注意力锁定在了对价格的关注上,这阻碍了灿坤与顾客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灿坤可以在会员组织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各种具有社交联谊性质的活动发展同会员在社会层次的关系,但灿坤没有采取有效地
措施将顾客关系的层次向社会层次推进。
未充分利用最新的关系营销手段
2.网络营销可以支持关系营销的开展,灿坤开设零售店的地区都是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开展网络营销有着很好的前景,但灿坤显然忽视了网络营销的巨大潜力。在保持顾客关系方面,电子邮件(包括电子杂志)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具,灿坤虽然在会员登记时收集了会员的电子邮件地址,但灿坤却从来没有使用电子邮件同会员进行联系,更没有发行任何类型的电子杂志,在需要提醒会员光顾门市时,灿坤宁愿使用昂贵而又低效率的电话营销手段也不使用高效而廉价的电子邮件营销手段。当然,灿坤更没有在互联网上开办灿坤用户的虚拟社区,白白放过了利用虚拟社区低成本地发展同会员社会层次关系的机会。
3.灿坤的小家电产品在大陆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这为灿坤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提供了条件。灿坤可以通过有效的营销传播从品牌的核心能力与品牌引发的核心联想方面在灿坤小家电和灿坤3C零售服务建立起概念上的联系。
4.灿坤3C经营的品种大部分属于消费者眼中的高科技产品,顾客在购买决策、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报废处置阶段都要有专业人士的优质服务,而在灿坤经营3G业务时,忽略了这点,导致投诉电话从未间断。
5.当不利于公司的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去挽回影响,这对于关系导向的企业犹为关键,但灿坤在危机公关方面反应迟缓,吴灿坤甚至涉嫌操纵股票,导致公司形象一再受损,最后失去了顾客的信任。
【小组总结】
在反思灿坤失败的原因时,我们不能因为灿坤3C零售业务在大陆的失败,就全盘否定灿坤在营销方面所做的一切。
业界有人批评灿坤在选择门市地址上违背了在繁华商业区选址的原则,其实门市选址只是一个相当次要的因素,将灿坤连锁店中有75%的无效店归结为选址问题是一种简单化的看问题方式。
也有人批评灿坤在广告方面的投入不足是灿坤门市客流量不够的原因,从关系营销的观点看,我们说,大量使用大众媒体做广告宣传本来就是交易营销的特色,关系营销则倾向于使用直复营销这样的比较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所以,灿坤
广告投入低是无可指责的,而灿坤的问题在哪呢?
a)结论是:在不做广告的同时也没有进行有效的个性化传播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灿坤3C零售业务在大陆的失败确实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待我们继续去发掘。
第四篇: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
日前,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通过质押其名下的驰名商标“会稽山”,获得了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的8200万元授信额度,以无形的商标换回“真金白银”。绍兴市出台的浙江省首个商标专用权质押办法为企业开拓了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曾经“有点雨露就滋润,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浙江民企,已从一棵棵的小草成长为成片的草原。面对袭来的金融寒流,有了更足的自信,更强的能力。浙江民企就像“八爪鱼”,多条触手伸向更广阔的领域,吸取资金度时艰、谋发展。
向资本市场吸金
“为什么要扒光了衣服坐在玻璃柜里让人看?”绍兴菲达集团董事长舒英钢对民企上市的这一形象提问,是民营企业主最大的疑问。
绍兴33家上市公司提供了肯定的答案。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3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与上年同比增长220%。
一家上市5年的企业老总感言:他用了20多年时间积累了3亿净资产,而上市5年间,净资产从3亿元跳跃到了30亿元。而舒英钢本人早已有明确答案。2002年,菲达集团旗下的菲达环保就在上交所上市。舒英钢的目标很明确:借力资本市场。
上市,这个话题对今天的浙江民企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据了解,目前浙江境内上市公司105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45家,境内上市公司累计中小企业融资614.67亿元。尚有境内拟上市企业114家,其中辅导期企业79家。绍兴上市公司数量已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累计从证券市场筹资132.5亿元。
更多的民企老板把眼光瞄向国际资本市场。浙江宝业集团董事长庞宝根拿出了80%的产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现在浙江宝业市值超过100亿港币,宝业集团现金流已达100亿元,全球500强企业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已成“宝业”的合作伙伴。上市带来的收获,让其对传统建筑业的理解进行了颠覆。“宝业”现在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组织者,“资本+知识产权+人才”成为这家企业的新战略,他们开始以工厂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房子。
09年4月8日,上虞一家叫华程房产的企业在泛欧交易所上市,这是中国首家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地产公司。
向民间资本吸金
浙江民间借贷、拆借业务一向活跃,走在绍兴、台州、温州、杭州的大街上,不时可见挂着“典当”、“投资”等招牌的一些从事金融业务的钱庄。据粗略估计,光义乌一地就有此类机构数十家之多。翻开浙江各地的都市报纸,就会发现很多报纸每天都有接近两个版面的“金融担保公司”关于“贷款”业务的广告。而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民间借贷更是司空见惯。
一项针对民间借贷的调查显示,目前温州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60∶24∶16,转变为54∶18∶28.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企业曾有过民间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据浙江省政府金融办估计,目前浙江民间资本的具体规模应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其中温州约有400亿至500亿元,宁波约400亿元。
然而,近年来,由于“地下钱庄”引发了多起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故广受诟病。2008年6月,浙江省银监局的一份调研报告公布了因资金问题而倒下的中小企业的“死亡名单”。名单显示,在台州市15例因经营失败企业主逃逸的案例中,多数涉及民间借贷。
这些民间借贷纠纷,绝大部分涉及浙江商人们赖以发展的两个金融工具——高利贷和担保圈。据记者调查,民间贷款高的有达月息15%的,换算成年利率就是180%,而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多。
以血缘、亲缘和朋友圈为纽带结成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环担保圈盘根错节,把无数企业的资金链环环相扣地拴在一起。一旦有一家出事,就会影响一片。“这就好比我的引爆导火线装在你身上,你的导火线装在我身上,大家的导火线绑在一起。”一位经历了多起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评论说。
近年来,浙江省一直在不断致力于解决民间借贷“阳光化”问题。即将出台的《放贷人条例》将为浙江民间资金开辟新的空间。
向政府政策吸金
2008年6月,浙江出台了《浙江省股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实施以股权质押的方式拓展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以往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不动产抵押贷款获取资金,而很多企业由于不动产已做了抵押再想进行二次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自物权法颁布实施之后,浙江工商局就开始研究部署股权质押贷款相关措施,并出台了《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
“企业的反应的积极程度超乎想象。”浙江省工商局有关人士透露,去年6月29日相关办法出台仅仅10天,浙江省就办结全省股权出质登记的企业近22家,股权出质数额为16亿股,中小企业融资金额近10亿元。而时隔半月,浙江省工商局再次统计,这组数据已更新为40家、20亿股、15亿元。在参与的企业中,生产制造业企业表现尤为积极,而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行对优质企业的股权更为感兴趣,“手中握有银行、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类企业股权的企业更易获得股权质押贷款。”
09年7月,浙江率先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每个市县设立1至2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要从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当地民营骨干企业中选择,要求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三年盈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以上。
前不久,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从工商部门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这也是浙江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发放的第一张执照。该公司当天就为8家小企业及农村种养户办理了首批小额贷款业务,发放贷款共300万元。刚刚从该公司得到20万元贷款的袁花镇苗木大户李仕民宽心地说:“这笔贷款为我进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宝贵的资金,而且手续便捷。”
而现在,绍兴市又出台了浙江省首个商标专用权质押办法,为当地企业开拓了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据绍兴市工商局、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联合出台的《绍兴市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意见》,借款人可以自有或第三人拥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作为债权的担保,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获得贷款。借款人出质商标专用权,不影响出质商标权所在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对驰名商标及浙江省著名商标申请质押的,贷款人还将优先予以办理。
绍兴市工商局章国庆局长告诉记者,绍兴的商标资源异常丰富,商标无形资产超过1000亿元。而前些时间出台的股权质押政策,绍兴可盘活的股权资产2700亿元,两者相加就超过3700亿元。这些将有助于企业抵御国际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
“以前贷款质押的都是厂房、土地、设备等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没想到商标这种无形资产也能质押贷款。这大大减少了企业经营风险。” 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祖康对本报记者说。
第五篇:失败案例
失败案例
1997年的6月,A是警卫队本市机械工业生产不景气的状况十分重视,他们决定采取紧急措施,调整该局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力量。原来的领导班子成员,有的调出,有的退居二线,新的领导班子中的主要领导——局长和副局长都是新调进来的,他们都很年轻,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打假工作热情都很高。新旧领导交班时,两位局长请几位前任领导较全面、认真地介绍了情况。在继续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局党委就下一步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形成了一个基本意见。在几天后的中层干部大会上,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他的讲话得到大家的赞许。
之后,新领导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他在下属工厂一呆就是一天,和工人师傅们广泛接触。他还提出领导要提早上班,推迟下班,检查工人的工作情况,但大家认为这是不能长久实行的。
第二,他从调查中了解到有些厂生产上不去是因为缺少某些原料,局长利用自己在其他市的关系,寻找办法。有人统计,仅10月份,局长就出了4趟差。
第三,他最关心的十五年远景规划的实现,为了这个目标,他常带队到外地考察并形容自己“睡不好觉,常吃剩饭,衣服一个月一洗”。
在年终会上,两位副局长谈了对局长的看法。一位说:“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的意图,局长很少在办公室,我们有事找他商量,常常要跟踪追击,可是我们哪有局长的小汽车跑得快啊!”另一位说:“局长常在外考察,交待我们帮他把生产抓一下,可是具体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都没有交代,我们无从下手啊!”上级把这些看法转达给了局长,局长却说:“这两位副局长不得力。虽然他们人不错,但缺乏干劲。”两位副局长知道局长的评价后,工作上也心灰意冷了。
一年过去了,机械工业生产的形式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亏损了3.8亿,比上年同期多0.8亿。
案例分析:
1.局长领导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局长采取的是自由放任式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不注意权力和规章制度、纪律的作用,多下属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容易出现混乱和时空的状况。另一方面,局长又采取事必躬亲的工作方式,在处理问题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没有掌握提纲挈领和“弹钢琴”的工作原则,使得重要问题得不到解决,次要问题太过牵扯工作精力。另外,局长在授权时太过模糊,没有明确界定,下属并没有得到自主的决策权力,不敢行使职责。
2.要调动两位副局长的积极性,就要了解领导激励下属的艺术。一个完善的领导激励行为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洞察需要、明确动机、满足需要、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约束机 制相互补充。具体到案例中,两位副局长最需要的是工作的成就感与领导的肯定与鼓励,也可以说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局长在授权时要规定目
标,权责一致,并在言语上多做鼓励,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和权力,放心大胆、踏踏实实地工作
3.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领导体制的一些弊端:领导权力关系运转不顺,在授权、分权问题上纠缠不清;领导工作方法落后,许多领导者掌握不了领导理论和方法,还是用传 统的家长制那一套;领导程序缺漏,领导活动主要表现为决策、用人、指挥、协调、控制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否则就会出现失误,这种情况依然普遍。针对这些情况,在领导体制改革中,要做到:建立合理、协调的领导权力运转体系,克服过分集权情况;明确领导职能、实现领导职能转变;领导体制应该科学化、法制化。
成功案例—马云与阿里巴巴
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 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 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受影响的评委,还用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 为《赢在中国》官方网站提供平台。《赢在中国》主办人:王利芬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
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褴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提出并实践面向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为互联网商务应用播下最初的火种;他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开创全球首个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并使之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盛会。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Amazon、eBay、AOL 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经济人物奖。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他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他提出并实践面向亚洲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他于2002年3月10日起在中国网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从而在全球首创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使之成为青年企业家交流与成长的平台。2002年成为杭州市政协委员。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在2002年1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的阐述,“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以此来表明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截至2003年5月,阿里巴巴会聚了来自2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注册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150多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
WTO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均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两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从阿里巴巴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著名新闻传媒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