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

时间:2019-05-13 19: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

第一篇: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

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

一、村委主要领导要对本村教育宣传活动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本村反邪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听取反邪教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要把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摆在村委的议事日程,建立议事制度,定期不定期的召开研究分析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专题会议,并做好记录。

三、各村和领导要按照部门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四、成立由村支书记负责的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必须有一名人员主抓反邪防邪工作,具体负责好各村小组工作。

五、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责权明确,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担负起反邪教工作的政治责任。

六、村委书记是防范与处理邪教问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实行责任倒查,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的严峻性,克服麻痹思想,增强政治责任感,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特别是节假日和社会重大活动期间的平安和稳定。

反邪教监控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立、健全本村邪教人员档案,做的底子清、情况明。

二、熟悉掌握本村重点人的有关详细资料。

三、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并积极与警区民警联系,做好妥善处理。

四、负责建立重点监控人员的秘密监控网络,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

五、对重点人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监控方式,确保不失控。

党员义务反邪教职责

一、中国共产党员,应遵守党的纪律和章程,不参与宗教信仰活动,起到表率作用。

二、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自觉抵制邪教侵袭的模范。

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划清无神论和有神论的界限,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在思想行动上摆脱宗教的影响。

四、不仅要做到不信、不传、不从,而且要对发现的邪教问题坚持反对,及时抵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五、教育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为振兴中华努力贡献。

六、帮助群众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吉凶祸福以及世俗偏见等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七、坚定信念,绝对忠诚,无私奉献,反对邪教,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反邪教工作制度

一、经常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进村入户、面对面”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开展一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专题宣传展览;所在学校至少要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共创无邪教村的主题活动;村内警示教育工作要深入到村委各小组。

二、定期研究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研究安排一次反邪教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反邪教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经常开展摸排检查,实行基层信息员队伍分片包干责任制,严防“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

四、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同各类邪教犯罪活动作斗争,对举报邪教犯罪活动的,一经查实,给予奖励。

五、经常开展巡逻防范,对发现的邪教组织配合公安机关给予取缔和打击;对邪教人员耐心进行帮教转化,对屡教不改的骨干分子依法进行打击,同时做好刑释人员的教育巩固、回访工作。

邪教的特点及危害

特点:(1)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2)神化邪教头子,进行精神控制。(3)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活动时大都偷偷摸摸,选择偏僻地点。有的邪教组织规定其成员一律不准使用真名;要互称“灵”名,暗号联络,不准打听对方的真名、籍贯;活动时,不准携带任何证件。(4)不择手段地骗敛钱财。(5)反对政府,仇视社会。(6)宣扬“末日来临”。

危害:(1)破坏家庭;(2)骗取钱财;(3)破坏生产;(4)奸淫妇女;(5)残害生命;(6)毒害青少年;(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8)危害农村基层政权。

反邪教工作职责

一、全面负责村委有关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组织问题的调查研究、形势分析、经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为村委当好参谋、助手。

二、负责了解、掌握本村委邪教活动的动向,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向乡镇党委反馈情况,协调和指导村委有关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及对“法轮功”违法犯罪分子的依法打击。

三、承担村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与协调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

四、完成村委和上级部门交办的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负责村委有关处理“法轮功”及其他邪教和对社会有害的气功组织问题的协调、指导、督促和责任追究工作。

邪教和宗教的主要区别

一、宗教中的神与人有区别,包括神职人员在内的现世之人,不论权势有多大都不能自称为神;邪教教主都自我神化或自称为神。

二、宗教与社会协调,推崇道法,遵守法律,不与政府对抗;邪教则反社会,反人类,蔑视法律,对抗政府。

三、宗教依法公开活动:邪教则秘密结社,非法传教。

四、宗教不允许神职人员个人敛财和行骗;邪教则用各种手段骗财、骗色,甚至胁迫信徒屈从。

五、宗教有自己的经典教义;邪教的所谓教义是危言耸听的歪理邪说。

反邪教专管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反邪教工作的调查摸底、形势分析、经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为村委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二、负责了解本村委邪教问题动向,收集有关信息。

三、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邪教组织、邪教违法犯罪分子的依法打击。

四、承担本村反邪教警示教育、社会宣传、无邪教村创建工作。

五、负责与督查本村委村民签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责任书”。

六、负责本村反邪教工作的安排、总结。完成上级部门和乡镇党委交办的其他反邪教工作任务。

反邪教宣传员工作职责

一、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科普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全面负责本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工作。

三、组织开展反邪教宣传资料、挂图、图书、年画、音像制品到户发放工作。

四、利用村集市、庙会开展反邪教挂图展览活动,开展反邪教宣讲警示教育的工作。

五、负责在本村开展大型文娱活动,安排反邪教方面的文娱节目和活动内容。积极参加县、乡镇组织的反邪教知识培训。

六、负责村内刷写固定标语和板报、专栏宣传工作。

创建“无邪教村”的标准

反邪教工作组织领导有力、宣传教育深入、防范意识增强、打击处理及时、生产生活有序,实现“四有”“五无”目标。

组织领导有力,就是反邪教工作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有章可循,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宣传教育深入,就是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反邪教知识家喻户晓,“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社会氛围浓厚,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防范意识增强,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抵御邪教的意识较强,对邪教的非法活动“不听、不信、不传”,并能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处置邪教有关工作。

打击处理及时,就是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对构成犯罪的依法及时严惩。

生产生活有序,就是各项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正常有序,人际、邻里关系和睦和谐,社会秩序良好。

实现“四有”“五无”,就是村反邪教工作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活动;无新发现邪教组织人员、无未转化“法轮功”人员、无邪教人员聚集滋事、无邪教人员违法犯罪、无有害气功人员公开聚练活动。

反邪教帮教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立本村邪教人员文字和电子档案,对帮教对象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做到组织、人员、措施三落实。

二、对帮教对象定期回访、谈话,对转化人员要继续做好后续帮教巩固工作,对未转化人员要重新落实帮教措施和责任,直至彻底转化。

三、协调有关村组和单位对帮教对象给予生活出路或重新就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对重点帮教对象进行跟踪帮教,并将帮教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反馈。

五、做好帮教谈话记录和回归工作笔录。

六、做好敏感日、重点防范日的监控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创建“无邪教村”目的、意义

全面开展创建“无邪教村”活动。目的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对反邪教工作的领导,把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进一步夯实反邪教基层基层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筑群防群治的社会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反邪教工作格局,把邪教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意义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平安乡镇”、“平安靖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举措;是全面落实反邪教各项任务的有效途径。

反邪教信息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反邪教的基本知识,提高识别能力,负责村反邪教工作的信息报送工作,定期向乡镇党委报送反邪教工作动态信息情况。

二、坚持每月召集村组长、中心户长会议。了解掌握邪教组织的活动的情况。

三、发现“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反动传单、反动言论和音像出版物等及时向辖区公安派出所报告。

四、深入村组(居民)家中,了解掌握本村邪教组织、邪教人员活动的信息,主动、准确、及时向辖区公安派出所和乡镇党委报告,并积极配合依法打击,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反邪教工作任务。

反邪教巡逻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本村内的治安巡逻工作。

二、熟悉掌握本村的治安状况。

三、经常向群众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

四、发动和组织群众做好村的治安防范工作,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五、维护好本村秩序,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上报。

六、对违法犯罪的现场进行保护,并及时报告警区民警,并协助破案。

七、在巡逻工作期间做好巡逻记录,不准擅离岗位。

第二篇: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者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对公司发展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领导的追究与处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党政副职以上、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

第四条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3、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4、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5、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第二章追究范围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班子成员责任:

1、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生政策性偏差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2、违反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

3、违反公司人事制度、财务制度、采购制度等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

4、擅自更改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会议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5、失职造成公司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资发生决策失误的;若属方案错误诱导造成的,主要追究方案制定人的责任;

6、失职造成公司财产被诈骗、盗窃、浪费,损失在XX元以上的;

7、连续三个月内因疏于对部下的管理教育,使其发生三次以上严重工作失误的;

8、一般文件送达后1.5个工作日、急件0.5个工作日不批阅,影响后续工作正常开展的;

9、对下属的请示、报告无故三日不答复,影响工作开展每月3次以上的;

10、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财物损害公司利益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责任

1、工作中以权谋私、吃请受贿、接受他人财物、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

2、顶撞上级领导、不服从管理两次(含)以上的;

3、工作中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的;

4、工作不配合、不协调或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

5、工作中拒不执行领导签批或工作安排两次(含)以上的;

6、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失误或重大损失的;

7、工作中不能顾全大局、谋取小团体利益的;

8、工作中不按程序办事且造成失误的;

9、遇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不能及时制止,致使事态扩大的;

10、对到其部门(车间、分公司)办事的人员,态度恶劣、拖延服务或拒绝为其服务;

11、一季度内本职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3次(含)以上未能按时完成,或重大工作任务(一次)未能完成造成不良影响的;

12、越级请示、汇报且不符合事实的;

13、对各类文件不及时传达、执行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

14、不能搞好本部门内部团结,形成帮派影响正常工作的;

15、将工作或其他争执发展为吵架、骂人或发生打架的;

16、违反公司其他规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第七条对安全事故及工作责任事故的追究,按公司相关事故认定和追究办法执行。

第三章责任承担

第八条承办人失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九条审核人、批准人应发现而没发现、应纠正而没纠正问题,追究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十条领导者不负责、故意或指令做出的错误决定,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

3、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4、非主观因素经济损失在100元以下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5、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

1、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2、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3、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4、经济损失在XX元以上且无法补救的;

第四章追究的种类

第十三条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2、通报批评;

3、留用察看;

4、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5、开除;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10000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30%--80%,并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10000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100%,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

第十四条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第十六条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第五章追究程序

第十七条责任追究可由人力资源部、纪委(监察室)提出,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处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落实。处理意见报批前应向处理对象核实。

第十八条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第十九条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非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在本办法制定后,可参考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者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条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对公司发展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领导的追究与处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党政副职以上、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

第四条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3、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4、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5、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第二章追究范围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班子成员责任:

1、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生政策性偏差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2、违反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

3、违反公司人事制度、财务制度、采购制度等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

4、擅自更改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会议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5、失职造成公司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资发生决策失误的;若属方案错误诱导造成的,主要追究方案制定人的责任;

6、失职造成公司财产被诈骗、盗窃、浪费,损失在xx元以上的;

7、连续三个月内因疏于对部下的管理教育,使其发生三次以上严重工作失误的;

8、一般文件送达后1.5个工作日、急件0.5个工作日不批阅,影响后续工作正常开展的;

9、对下属的请示、报告无故三日不答复,影响工作开展每月3次以上的;

10、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财物损害公司利益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责任

1、工作中以权谋私、吃请受贿、接受他人财物、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

2、顶撞上级领导、不服从管理两次(含)以上的;

3、工作中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的;

4、工作不配合、不协调或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

5、工作中拒不执行领导签批或工作安排两次(含)以上的;

6、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失误或重大损失的;

7、工作中不能顾全大局、谋取小团体利益的;

8、工作中不按程序办事且造成失误的;

9、遇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不能及时制止,致使事态扩大的;

10、对到其部门(车间、分公司)办事的人员,态度恶劣、拖延服务或拒绝为其服务;

11、一季度内本职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3次(含)以上未能按时完成,或重大工作任务(一次)未能完成造成不良影响的;

12、越级请示、汇报且不符合事实的;

13、对各类文件不及时传达、执行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

14、不能搞好本部门内部团结,形成帮派影响正常工作的;

15、将工作或其他争执发展为吵架、骂人或发生打架的;

16、违反公司其他规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第七条对安全事故及工作责任事故的追究,按公司相关事故认定和追究办法执行,管理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责任承担

第八条承办人失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承办人责任。

【1】【2】

第九条审核人、批准人应发现而没发现、应纠正而没纠正问题,追究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十条领导者不负责、故意或指令做出的错误决定,追究领导责任。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

3、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4、非主观因素经济损失在100元以下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5、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

1、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2、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3、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4、经济损失在xx元以上且无法补救的;

第四章追究的种类

第十三条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2、通报批评;

3、留用察看;

4、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5、开除;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10000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30%--80%,并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10000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100%,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

第十四条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第十六条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第五章追究程序

第十七条责任追究可由人力资源部、纪委(监察室)提出,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处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落实。处理意见报批前应向处理对象核实。

第十八条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第十九条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非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在本办法制定后,可参考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align=“center”>【1】【2】

第四篇: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正星科技有限公司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完善公司责任型企业文化,强化领导责任意识,优化各级领导队伍建设,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给公司发展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领导的追究与处理。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部门、项目负责人及以上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办事处业务经理、部门经理和各级总监、高层等)。

第四条 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2、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3、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4、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第二章 追究范围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直接责任人外,将启动领导责任机制:

1、违反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

2、违反公司人事、财务、采购、营销等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

3、擅自更改总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会议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4、造成公司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资发生决策失误的;若属方案错误引导造成的,主要追究方案制定人的责任;

5、造成公司财产被诈骗、盗窃、浪费,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产品、服务批量事故、重大安全事故或市场危机发生的;

7、内因疏于对部下的管理教育,使其发生三次以上严重工作失误的;

8、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财物损害公司利益的;

9、遇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不能及时制止,致使事态扩大的。

第三章 责任承担

第六条 承办人失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七条 审核人、批准人应发现而没发现、应纠正而没纠正问题,追究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责任。

第八条 领导者不负责、故意做出错误的指令或决定的,追究领导责任。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1、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2、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纠正措施的;

3、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4、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5、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严或加重处罚:

1、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2、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3、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第四章 追究的种类

第十一条 种类

1、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2、通报批评;

3、留用察看、停职;

4、调离岗位、降职、撤职;

5、解除劳动合同;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30%--80%,并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20%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50000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80%-100%,次要责任人或连带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10%-20%给予经济处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第十四条 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第五章 追究程序

第十五条 责任追究可由相关人员提出,人力资源部、企管中心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人力资源部落实。

第十六条 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总经理审批。

第十七条 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2天内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德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李宽小学德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为确保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到校,成效显著,分工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满有元

副组长:吕建金

组员:杨青龙严兆鹏李宝山

二、岗位职责

满有元:对学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并制定一系列德育共工作的实施方案,检查办法,并负责考评。

吕建金:负责德育教学工作,制定教学方面的计划,检查教案、笔记,负责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

杨青龙:负责教师师德工作,并制定计划,评比办法,并负责考评。

严兆鹏:负责学生德育工作,制定学生德育工作计划、总结及学生养成教育评比办法,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德育活动。

李宝山:负责学生校外时间的德育活动及安全。

下载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邪教领导责任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度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内容精神,现根据我办事处的具体情况,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领......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内容精神,现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领导......

    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强化信访工作责任,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责任分解 所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信访工作负总责,要经常召开会议,专题......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作者:富鸣城投公司 更新日期:2011-12-7 10:21为了明确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五篇模版]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者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责任追究是领导者......

    邮政局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于田县邮政局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为进一步促使我单位领导者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各项治安防范工作,建立重大治安问题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救护大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社会......

    防火安全领导责任制度

    合肥三十八中学防火安全领导责任制度 校长是学校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是学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负责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县消防安全监管部门意见对学校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