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科学控制机构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科学控制机构编制增长
许昌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多年来管理规范,严谨有度,没有出现过机构编制和人员泛滥增长现象。我们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机构编制管理要出成效,就应该既要严格控制,又要动态平衡;既要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要有各个单位的理解配合;既要发挥编制部门宏观管总的作用,集中管理,又要发挥财政等部门的约束作用,共同管理。多管齐下,各方配合,才能有效管理好机构编制。回顾我市近几的管理经验及成效,我就如何控制机构编制增长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管理体制上做到“重重把关”。许昌市委、政府领导一直十分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党政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机构编制事宜。许昌市编委主任由市长担任,其他相关市领导和组织、人事、编办、财政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由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是编委成员,使编委会的决策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强。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编委会的“智囊团”作用,坚持集体审议制度,按照审批程序进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了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强化了编委决策机构的重大作用。对各单位呈报上来的机构编制事项,编办在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后,先要逐层常务副市长、市长汇报,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综合意见,再提交编委会议集体研究。经过编委会议研究的重大机构编制问题还要提交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多重把关,充分民主,防止了机构编制随意增长现象。
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在管理秩序上做到 “井井有条”。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工作思路,主动适应机构编制管理的新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完善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上不断地做文章,动脑筋。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最新的机构编制管理精神,以市委、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控机构编制的通知》、《许昌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许昌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和《市直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结合上级精神,将机构编制管理权限、管理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形成制度,要求各单位严格遵守。文件下发后,各单位对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人员编制管理程序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机构编制报告不先送编办便直接呈送市领导,事无巨细都去找主要领导汇报,机构编制事项未经编委会研究便直接上常委会讨论等不规范现象。二是创新管理手段。在坚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了《机构编制证》管理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信息以证件形式发放到个人,实行机构编制管理系统数据库、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和个人《机构编制证》“三对照”管理。在推行机构编制证过程中,组织专人对人员信息进行核查,核销在编不在岗人员212名,提高了实名制管理的效果。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在编办单设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机关内部管理进行了规范。制订了《公务接待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印章使用管理办法》等十五项制度,对办事流程、值班考勤、公文处理、学习制度、财务管理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了工作流程,强化了制度约束,明确了人员责任,使编办在人手少,事务多的情况下,工作有条不紊,效率全面提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着眼总量,盘活存量,在管理方式上做到机动灵活。近年来,由于长期实行总量控制,一些职能增加、工作量加大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出现较大的人员编制矛盾,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特别迫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管理机制、管理办法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动态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结合相关改革,及时对相应的机构和编制进行核销。例如,按照上级改革精神,先后核销了公路局工程处、公路科研所、科技情报所、勘察设计院、疾控办、房管局等30多家事业单位,收回编制1900多名。二是适应需要实行动态管理。例如,我们结合教育布局需要,先后将市一中与市十一中、市二中与市五中、市五高与市二高进行了合并,促进了基础教育发展。由于信访工作量逐渐增大,我市信访局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我们给信访局适当增加了编制,并在军转干部中择优选拔分配到信访部门。在2010年的机构改革中,对部分单位人员进行了带编调整,充实了相关部门的力量。三是适应形势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一些形势发展需要增加机构和编制的工作,政府应该加强的工作,坚持该设机构的设机构,该增编制的增编制。例如,为加强城市公用行业管理工作,提高公用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成立了许昌市公用事业监管服务中心。适应城市管理信息化、网络化需要,成立了数字化城管中心。根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关精神,对禹州市、长葛市等地的产业聚集区管理机构进行了批复。通过这样控总量、管结构的方式,既保持了编制总量不变,又推进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相关单位的用编需求,发挥了编制管理的调控作用,真正做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四、加强协调配合,在部门管理上做到“环环相扣”。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一家之力是难以应付的。部门配合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历年来,我们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合力。一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约束的关系。将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经费约束结合起来。经费跟着编制走,财政局依据各单位编制台账编制财政预算,并规定单位超编一名,扣减5000元办公经费。新进人员没有机构编制部门的《编制使用通知单》,财政不予拨付经费。由于财政部门严格执行了这一系列规定,极大地增强了编制部门控制的力度。二是组织、人社部门密切配合。组织部门严格按照核定的领导职数配备干部。人社部门依据编办的《编制通知单》办理人员调动,没有编办认可的人员身份就不发放各项保险。特别是在进人方面,机构编制部门与人事部门配合十分融洽。人才引进、军转干部、城镇退伍兵等政策性安置人员,均由编办先核定是否还有余编,满编或超编单位坚决不许进人。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须由编办、人社部门共同把关后,方能进行招聘。通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严格控制,有效杜绝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的非理性增长,编制龙头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六、加大检查力度,在日常监管上做到“时时提防”。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机构编制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了对违反机构编制纪律问题的举报受理制度,加强了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我们每年对市直和县直、乡镇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各单位在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我们还借调研之机经常性到各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大到机构设置、职能履行、人员使用,小到门牌印章,我们都会认真核查,防患于未然。对顶风作案、目无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置,毫不手软。由于监控严密,近年来我市极少出现大的机构编制违规现象。
在这些年的机构编制管理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订了一套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运行机制,营造了一个良好工作氛围,成功地控制了总量,盘活了存量。但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我们将认真接受省编办的指导,虚心学习各兄弟市的做法,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努力把许昌的机构编制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东岳乡为了改变机关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坚持用制度管人,从而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东岳乡机关管理制度》经过了为期两个月的职工反复讨论修改,乡党委会多次研究后提交职工会上表决同意实施后形成。包含15个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用餐制度、值班制度、机关用车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文书办理制度、保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驻村干部工作职责、撰写信息调研文章制度、奖惩制度)。制度执行后,全体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履职。
二、逗硬奖惩,提高效率
公务员津补贴实施后,干部存在不好管的现象,而事业单位人员也在等、观、看。为了让职工有事干、能干事,《东岳乡机关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奖惩依据,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5日前结算,这激励了职工干好工作的热忱,使他们服务质量明显改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东岳乡李小
菊)
第三篇: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2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
20.2.1继续教育
(1)目的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对职工进行培训,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培养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适应预防医学事业的需要和发展。
(2)内容与方法
a.地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继续教育管理组织,县级应有专人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b.组织、审核本单位申请上报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c.组织参加经有关部门认可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d.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e.根据本单位各类业务人员实际情况,制订各类人员继续教育或培训计划,建立人员培训档案。
(3)结果与评价
a.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和总结等资料;
b.业务人员继续教育或培训档案。
20.2.2大学生规范化培训
(1)目的对新毕业的大学、专科毕业生,通过规范化培训,使其达到主管医(技、检)师的基本条件。
(2)内容与方法
a.制定大学、专科毕业生规范化的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b.毕业生所在科室负责专业理论、技能的培训及日常考核。
c.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组织阶段考核。
(3)结果与评价
a.规范化培训规划、计划、总结;
b.培训对象登记资料包括培训内容、考试成绩、证书;
c.规范化培训工作检查和考核记录。
20.3指导基层
(1)目的通过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的培训、指导,提高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
(2)内容与方法
a.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要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计划下发专业工作计划,召开专业例会。
b.指导和协助处理重大灾害、事故、事件、疫情等。
c.指导基层单位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帮助基层解决疑难问题。
d.结合重点工作和新的工作项目,培训基层工作人员。
e.编发各种信息资料。
f.组织综合性的业务工作考核。国家级对省级每5年一次,省级对地级每3年一次,地级对县级、县级对基层预防保健机构每年一次。
(3)结果与评价
a.检查内容与方法中所列的相关资料;
b.对基层单位检查、考核资料;
c.基层单位满意度调查的结果。
20.4法规文件
(1)《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卫生部1991
(2)《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人事部1刃5
(3)《关于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教育委员会等六部委1987
第四篇:养老机构安全应急预防与控制规范
养老机构安全应急预防与控制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要求、安全管理体系、危险源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 032-201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DB34/T 2476-2015 养老机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突发事件 emergency events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投毒、各类恐吓及由于人员骤然聚集引发的可能致人员伤亡的秩序混乱事件。
3.2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GB/T 28002-2011,定义3.6] 4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要求 4.1 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4.1.1 应依法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由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者、相关部门和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组成。
4.1.2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包括: a)负责本机构安全事项的决策;b)负责安全事项的协调和落实。4.2 人员及职责 4.2.1 人员要求
4.2.1.1 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身体健康,具备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处置能力。
4.2.1.2 300 人以下(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总数)应至少配备2 名专(兼)职安全工作人员,300人以上应至少配备5 名专(兼)职安全工作人员。
4.2.2 人员职责
4.2.2.1 安全责任人职责包括:
a)对本机构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b)依法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组织(含义务消防组织);c)保证本机构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d)审查批准安全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e)负责各类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及管理工作;f)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事故;g)定期研究安全问题。4.2.2.2 安全管理者职责包括:
a)对本机构的安全工作负主管范围内的责任,应定期向安全工作责任人报告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报告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b)制定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c)制定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d)制定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e)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f)组织实施对本机构设备、设施、灭火器材和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g)组织管理义务消防组织;h)组织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i)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加强协调沟通。针对存在问题,确定解决办法。安全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j)安全工作责任人委托的其他安全管理工作。4.2.2.3 安全工作人员职责包括:
a)在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者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作;b)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按照操作规范提供服务;c)开展日常安全工作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d)实施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救护工作。5 安全管理体系 5.1 安全管理制度
5.1.1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
a)安全责任制度;b)安全教育制度;c)安全操作规范或规程;d)安全检查制度;e)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f)危险源管理;g)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考核与奖惩制度。
5.1.2 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要求,应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范。5.2 安全教育培训与要求 5.2.1 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a)安全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b)本部门或岗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或规范;c)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知识;d)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急救和自救知识;e)应急预案的演练;f)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5.2.2 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包括安全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职工。
5.2.3 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实施要求:
a)养老机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国家发布的安全标准的教育;b)安全责任人应负责安全管理的培训,使之全面掌握养老机构安全监测、控制、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指导实际工作;c)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之掌握安全知识和相关安全技能,应对老年人进行重点安全问题预防知识教育;d)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培训;e)应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6 危险源管理 6.1 养老机构应按GB/T 28002-2011的规定,结合养老机构内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识别。
6.2 识别后的危险源应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物理性危险、心理、生理性危险、行为性危险、环境性危险、生物性危险。
6.3 识别的应进行风险评价。6.4 识别的危险源应制定控制措施。6.5 危险源管理可参照DB34/T 2476-2015 7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7.1 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责任
7.1.1 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为应急管理部门。7.1.2 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人担任应急处置责任人。
7.1.3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信息汇总上传和综合协调工作。
7.2 应急预案
7.2.1 养老机构应制订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处置专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宜包括火灾处理预案、食物中毒处置预案、传染病处置预案以及机构认为有必要制订的其他预案。
7.2.2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a)组织机构;b)职责分工;c)处置原则;d)预案等级;e)处置程序;f)工作要求。
7.2.3 养老机构内全体工作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内容并履行应急预案规定的岗职责。
7.2.4 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7.2.5 各类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7.3 运行机制 7.3.1 监测与预警
7.3.1.1 应建立统一的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7.3.1.2 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做好应急准备。
7.3.2 报告
7.3.2.1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应按照突发事件报告的相关规定逐级报告。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相关规定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最迟不得超过 4 小时。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7.3.2.2 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应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不应阻止他人报告。
7.3.3 信息发布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7.3.4 应急处置
7.3.4.1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评估,由安全责任人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规定,依级启动预案。
7.3.4.2 重大级别以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本机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要及时报请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7.3.4.3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事态平息后,经组织专家论证后,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终止预案。
7.3.5 备案
评估与改进应急处置结束后,养老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对原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修订后的预案应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篇: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政务工作水平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政务管理工作水平
近年来,厅办公室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厅机关高效协调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政务工作:
一、围绕“一个目标”挖潜力,着力提高信息服务决策的水平。在工作中,我们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夯实信息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立信息约稿制度、按月通报信息报送情况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夯实了信息工作的基础,调动了各地财政部门和厅机关各处室各单位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实现了“信息制度规范化,信息队伍专业化,信息质量精品化,信息采编网络化”,信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和今年以来我厅的信息报送工作在自治区政府系统一直保持第一名,在财政部和自治区党委系统名列前茅,多篇信息引起了国务院和自治区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为各级领导了解和掌握财政经济情况、作出决策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推动了工作的开展。紧扣领导决策需求,提高财 1
政信息质量。在信息工作中,我们注重引导厅机关各处室各单位立足财政职能,加大调研类信息的开发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入挖掘基层财政工作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典型经验上,努力提高财政信息服务决策的参考价值。我们在下达各地财政部门和各处室各单位财政信息报送任务时,将问题建议类信息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安排专人建立信息工作台帐并督促报送。2009年各地各部门报送信息9800余条,其中问题建议类信息1200余条。
二、强化“两项职能”抓落实,着力提高督查协调工作水平。近年来,办公室充分发挥政务督查职能,加大综合协调力度,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强化督查职能,确保政令畅通。办公室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法,严格督查程序,提高了督查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有效推动了厅党组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制定了交办件督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材料报送制度等八项督查制度,通过对发布督办通知、办理、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机关办文办事更加顺畅,上级部门对我厅的催办事项明显减少。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对重点建议采取多种方式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当面沟通,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好评。创新决策督查方式,加大对工作责任分解和阶段性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坚持每两个月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按季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财政厅所负责工作完成情况。创办《财政工作专报》,将向自治区领导的工作汇报材料归口办公室,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是加强综合协调,理顺工作关系。首先,强化协调意识。工作中,我们一直强调,办公室作为机关政务运转的枢纽,要敢于协调,善于协调,越是突发事件、复杂问题,越要靠上去、顶得住,勇担当。其次,完善协调手段。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制定领导干部外出、重要来客和会议等事项的报告制度,统筹兼顾安排领导会议和公务活动。注重与财政部、自治区党委、人大、人民政府、政协办公厅相关处室加强联系和沟通,与各新闻媒体建立通联制度,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争取理解和支持。
三、推进“三个建设”打基础,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办公室注重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提高干部素质,改善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推进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建立了秘书学习制度、综合材料写作制度、厅长办公会值班制度等,加强对秘
书人员文字综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要求秘书人员经常参加厅长办公会、厅领导碰头会,以及厅机关一些综合性、全局性的会议,为秘书的学习进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按照工作需要和办公室长远发展的要求,实行对秘书人员的AB角管理,对年轻秘书进行“传、帮、带”,鼓励秘书队伍的成长进步,让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觉得有干劲、有奔头。
二是推进办公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务运转效率。努力实现政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利用金财工程建设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FOA系统,厅机关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会同厅信息网络中心(金财办)建立了公文管理系统、财政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电子大屏信息发布系统,公文处理、信息采编等工作均通过网上进行。开通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财政厅对各地财政部门的非涉密文件均通过网上传输。实现了网上答复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这些工作都走在了自治区各部门的前列,提高了厅机关政务工作的效率。
三是推进机关政风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制定财政厅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有效、完整准确地公开财政信息。加强财政厅门户
网站建设,开办了《厅长信箱》《在线咨询》《在线投稿》《行风测评》等互动栏目,充分发挥网络问政平台的沟通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四、健全“四项制度”强管理,着力提高政务基础管理水平。一是规范公文处理,提高公文质量。科学规范公文运转流程,完善了公文起草、审批、印制、收发和存档等公文流转环节的工作制度。规范机关公文写作,建立秘书核稿制度,及时发现解决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建立厅机关各处室综合人员经常性的联络、交流、学习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信息写作能力,我们还邀请自治区党委信息处领导前往我厅授课,派办公室秘书人员加强对各地公文和信息写作的指导与培训。
二是加强保密管理,完善保密制度。建立了“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完善了岗位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制度、互联网接入管理办法、电话保密管理制度等。积极配合厅信息网络中心(金财办)加强办公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保密管理,对办公电脑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定密”,实现了内外网数据信息的物理隔离。加强密级文件资料的管理,严格密级文件的制、收、办、发、归档、销毁全过程的管理,对密码文电和秘密文件专人收发,专人传递,单独归档。
三是健全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按照“畅通信访渠道、热情接待来访、尽力解决问题、耐心化解矛盾”的原则,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根据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建立群众来访接待、群众来信办理、来信来访登记报送和结果反馈等制度措施,规范了信访工作程序。对来信来访事项按季度进行分析研判,从财政角度探索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务纪律。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机关会议费、差旅费、印刷费、接待费、设备购置费、车辆交通费等管理办法和财务报销程序,严格会议定点和公务活动接待标准,强化培训、会议、接待、考察等经费管理,提高了厅机关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财务管理自查自纠,撤销和归并了多个银行账户,规范了支出管理,使机关财务开支既保障厅机关正常运转的需要,又节俭有方,用财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