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时间:2019-05-13 19:3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第一篇: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附件2: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一)政策分析

1.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

分析现行国家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管理规定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继续教育政策和规定的分析

分析当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政策、规定、实施办法(包括政策、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及政策滞后、缺失等),并提出建议。

3.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分析

分析行业政策、规定及相关措施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包括导向与制约等),并提出建议。

4.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政策等现状分析,并提出建议(1)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的发展定位(2)学校是否将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非学历培训等纳入学校统一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

(3)继续教育开设的主要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

(4)学校师资、设备、教学场所等教学资源是否用于各类继续教育(5)学校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的教学、科研、教材、资源建设等是否纳入学校的统一考核、奖惩和职称评定等管理范畴

(6)继续教育师资情况(从事继续教育的师资)(7)继续教育管理人员情况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招生、收费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招生与入学情况。

(2)函授、夜大学生源结构分析。应届毕业生/在职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分析;生源从业情况分析;生源年龄结构分析

(3)招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函授、夜大学收费情况的现状分析

(1)函授、夜大学的收费政策、标准及存在问题分析

(2)函授、夜大学学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分析,重点调查函授站的分配比例和使用情况

(三)函授、夜大学重点问题分析

1.开设的专业是否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开设专业的审批备案情况 2.开设的课程和全日制普通教育同层次同专业课程的比较分析

3.函授、夜大学师资情况和教师施教情况分析(重点调查函授教育中主办学校派遣教师占面授教师的比例,每门课的面授学时数是多少)

4.函授、夜大学教材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校内图书资源、实验资源的情况

5.函授站依托设置单位性质

6.函授站在教学过程中职责落实情况

7.函授教学模式及实施情况调查和分析,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教学环节控制及落实(自学、面授、辅导、实验和实践教学、学习小组活动、作业、考试、毕业论文等)。

8.夜大学教学地点的分布情况分析:校内/校外;本地/外地 9.毕业条件、学位授予条件以及毕业、学位授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四)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

2.学校非学历培训项目的来源分析(含学校自己开发项目、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发项目和学校接受委托项目等)

3.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层次及培训对象的结构情况。知识普及型、服务型培训、专业技术技能型、高层次继续教育等

(五)中外(境内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1.项目类别、项目主导权及证书的性质(学历/非学历/国内非学历、国外学历;中方主导/外方主导/外方代理人主导)

2.项目批准机构

3.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外教为主/中方教师为主/中外教师混合教学;全脱产/业余等)

4.学生来源分析(应届高中专毕业生/往届高中专毕业生/在读高中专学生/

在读高校学生)

5.与国内其他教育形式兼读情况 6.学制、学费及分配情况

(六)需求调研

基于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本校未来三年的需求情况 1.未来三年学历提升教育的需求

2.社会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人才结构变化等带动的本校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3.普通高校为适应新的需求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思路、规划、改革创新举措 4.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及社会关注问题分析未来继续教育发展的走势

第二篇: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

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十二五”规划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一切为了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需求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特色、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求生存”的继续教育办学理念,把握未来五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主动树立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形态转型提供急缺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补偿教育为辅的社会服务价值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内涵建设,将继续教育教育学院建设成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

二、发展目标

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以增加教学投入和规范管理为办学基点,把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基层作为办学目标。坚持稳定增长保质量,注重转型求发展,服务社会、创亮点的工作方针,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多种教育类型,专科、联办本科、联办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层次,以及岗位培训与技能培训等多种项目内容的校内外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稳步推进成人学历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次学习机会、多样学习途径和多种成才路经。

1、学历教育稳步增长。为扩大学院影响,延伸品牌优势,发展学院多种办学模式,到“十二五”末各种非统招学历的在籍在册学生达6000人以上,并稳定在4000人以上的规模。

2、非学历教育快速发展。加强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提升培训项目的社会需求分析和研发的能力,不断开发出优质的适合企业和个人的培训项目。到“十二五”末,打造有学院自主产权的3个“精品”培训项目,使利润每年递增5%以上,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积极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求,努力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积极打造四个“中心”。努力把继续教育学院打造成中国光谷的“学习中心”、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心”、各类考试的“服务中心”,各级各类考试年平均考试量达1万人以上的人次规模。

三、主要措施

根据继续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并重发展,学历教育由外延式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式质量提高型转变,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将不断走向融合,向着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方向发展的趋向,高校继续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甚至核心的趋向加速,继续教育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更趋明显等发展趋势和学院继续教育发展整体目标,特制订如下措施。

1、加强认识,切实保证继续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急剧的变化。围绕经济转型期,继续教育在构建人力资源强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与服务功能。对学校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能仅以为学院创收和简单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目的,要真正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对继续教育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自身的发展,以保障继续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促使其有良好的健康发展。

2、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进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观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在宽进严出机制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手段,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前作好准备。

鉴于今后的五年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自考教育主要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的定位,继续教育更应坚持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既要以继续教育机构在目标定位、组织机构、办学条件、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有质量监控的科学依据,也要完善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特别是社会评价为主的原则。

3、积极开拓培训市场,大力转型非学历教育

配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2大工程),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并以“六类人才”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培养

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对象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与行业管理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依托学院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培训。依照政府颁布的紧缺人才目录、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依托中国光谷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对不能马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培训转变成大量高学历的高技能劳动者的偿试。偿试与国际优秀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尤其是社会稀缺的高层次国际金融、商务、财会、法律方面的国际通用人才的培训。积极调研、研发和大胆实践,打造有学院自主产权的3个“精品”培训项目。

4、加强继续教育的教育资源建设

发展网络教育已成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院在新的五年内要做好开展网络教育的准备,启动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筹备工作,积极发挥学院资源优势,坚持名师主导,用政策和经济手段吸引更多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参与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主动用信息技术改造函授教育,逐步结束网络教育和函授教育并存的局面。并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研究工作,逐步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

5、规范过程管理,提高办学声誉

进一步加强对招生、收费、注册、教学、毕业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做到不违章、不违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过程,提高办学声誉。

6、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继续教育学院制度建设,构建自己标准化管理流程,形成自己的一套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打造出一支热爱继续教育,事业心强的专业化继续教育管理、教学、服务队伍,强化创新意识,加强社会调研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项目设计、管理能力、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能力、以及广泛社会交往能力的建设,以形成专家型的管理、服务队伍和专业型的教师、导师队伍。同时,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升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努力追求更高的管理、服务和运营质量,确保品牌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以形成良好的声誉。在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努力开拓培训市场。为社会经济的转型、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学习型组织和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第三篇: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如何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普及高中教育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围绕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加快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百姓满意、特色鲜明的职教发展之路,是关系到我县教育发展格局的重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2002年国务院下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2005年国务院再次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还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二、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学校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比较规范的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阅览室,建有40座位的学生微机室两座、教师电子备课室一座,学生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多功能餐厅,建有5000多平米的教学综合楼和2000多平米的学生公寓楼各一座。

职教中心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60人,其中外地学生241人,生源来自全盟十个旗县市。学校有教职工109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9人。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计算机等八门专业课,其中农学、机电、建筑为盟级重点骨干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盟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盟级“重点职业中学”,是花园式学校。目前正在积极创建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

三、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几年来,我县充分把握国家、自治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倾斜和扶持的有力机遇,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就业为目标,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部管理,在学生升学、校企联办、校外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一)加大宣传力度,完成招生工作。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为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学校专门派人到县内外多所初中调查、了解、宣传,鼓励学生报考职教班、联办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生成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特长的专业。号召每名教职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每人至少招录一名线下学生。学校与联办学校联系,2007年邀请150多名学生与家长免费到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北京黄庄职业高中等地进行考察。每年的4月-7月,我们通过开展职教宣传月、交流会、校园艺术节等专人进行设点宣传,通过电视图文广告连续十天滚动播出招生简章。由于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我县职业教育05年完成招生560人,06年完成招生580人,07年完成招生640人。连续三年招生突破500大关,在全盟率先实现并突破职普招生比例1:1的目标。

(二)加强联合办学,实现订单培养。我县职业教育在04年尝试与北京电子工业技工学校开展“2+1”模式联合办学。在总结两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我们又慎重选择了与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进行联合办学。2007年继续加大联合办学力度,与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学校、青岛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韩国大宇(烟台)造船厂开展联合办学。联办班学生在我县职教中心学习1-2年的文化基础课及部分专业基础

课后,以直通车的形式直接进入联办校,进行1-3年的专业师训课学习后,联办校安排带薪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后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并推荐就业。随着我县工业化快速发展,2006年职教中心为大唐多伦煤化工订单培养学员100人,为伊利奶粉项目培养学员142人。

(三)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稳定高考升学率。我县职教中心生源质量较差,但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教学体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对口升学考试一直名列前茅。以2006年为例,在国家缩减职高招生计划的情况下,仍有8人考取了西北农林科大、中国矿大、内农大等重点本科院校。

四、职业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县在“工业立县”的大背景下,各项事业发展迅猛,但职业教育还没有进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开设农学、机电、建筑、化工、财会、旅游、美工等专业,但没有相应的师训基地和实验室。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专业课可操作性不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少,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大,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力不强。

(二)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双师型”教师。而我县职业教育的建筑、机电、化工等很多专业还没有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农学专业教师较多,但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师训基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差。专业教师队伍的明显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是影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学科建设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县职业教育质量继续提高的瓶颈问题。

(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国务院两次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但我们还没有发动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宣传,职业教育的性质、办学方向和目标还不为许多学生和家长所熟知。一些家长和学生仍以普通教育的尺度和单一的升学率来衡量、判定职业教育的好与坏,甚至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目前还不能吸引相对优秀的生源。

(四)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由于我县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实际经验不足。职业教育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现象。学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所应具备的实际技能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量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五)职业教育面向社会的培训体系还不健全。我县各类培训项目繁多,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其中城镇职工在岗转岗培训;城乡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城镇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隶属于职业教育。教育部2008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的“四大工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培育新型农民。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以上项目的培训都应该归口于县职教中心,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六)职业教育办学与县内各大企业用工存在分歧。经调查,县内各大企业当前和今后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主要有:机修工、电焊工、水电工、叉车工及旅游餐饮服务接待人员等。一方面存在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限于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和师训设备短缺,近期内尚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一些大企业核心的管理和技术岗位普遍需要的是经过正规院校专业训练的较高学历层次的人员,这些也是中等职业院校难以完成的。

五、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在我县全力打造化工大县及由此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距离更近,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培养出社会上急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大宣传、加强引导,保证职业教育有充足生源。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特别是要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职教生源既要纳入市场又要做好宏观调控,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盟下达的招生任务。在招进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管理。重点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才观。要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要把学生招进来、留得住、学得好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落实。

(二)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吸收民间资本、学校筹资融资等多种形式加强骨干专业和师训基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抓住国家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县级职教中心的规划,加大向上跑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或自治区师训基地项目支持,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标准较高的实验室和师训基地,把职业教育办成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职业学校本身也要加强造血能力,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主动寻求县内企业或县外企业的资助和委托培养,增强自身造血和输血能力。

(三)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科学进行专业配置。一是要尽快引进热门学科的专业人才,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

伍。聘请一些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一些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举办讲座、指导学生实践等。二是要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现有专业进行审核,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三是注意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建立专业教师离岗学习和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继续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走复合化办学路子。职业教育单一化办学注定是行不通的。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重、联合办学与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并重仍然是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职业教育要牢牢抓住升学、就业、培训这几个环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做大做强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办学知名度,实现办学双赢。一是要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所具备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大联合办学特别是与著名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和方式,要合理安排学生就业,要抓住高就业这个点做好宣传,把联合办学做成职业教育对外宣传的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要制定职业教育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和预测现有人才以及未来五年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情况,制定我县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融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同呼吸、共命运。三是要加强与县内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设置专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煤化工及下游产品用人需要,考虑到我县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相统一,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四是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找到企业与学校利益范围的平衡点,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培养前途,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市场。五是职业教育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走出去”的方针,扩宽服务范围。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开展上岗或转岗职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教育富民惠民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和“经济发展的柱石”。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紫阳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同样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造就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紫阳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此,紫阳县统计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县内企业、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县职业中学、部分初级中学、部分学生家庭,通过座谈研讨,走访调查,查阅资料,问卷征询意见等形式,对紫阳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结论。总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职业教育前景广泛,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具有与普通高中教育并驾齐驱的发展大趋势。通过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紫阳已初步形成了政府量力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共同配合的面向紫阳经济的多元化职教格局雏形;忧的是紫阳职业教育发展30年,经历了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撞击与阵痛,其结果是从当年的辉煌跌入了低谷期。怎样从低迷中彻底走出来,改变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合理现状,进而解决一方面市场技工需求紧缺,另一方面大批学生就业难的不协调现象,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第四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调研项目指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调研项目指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项目)

一.调研工作说明

根据刘延东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讲话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开展新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项调研工作,全面总结成绩和经验,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国际发展趋势的跟踪分析,提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和具体对策,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专项调研工作应进行现状的调查分析,梳理和总结存在的问题,以近5年来学位办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组织开展的重点课题研究(见附录)为参考,采用历史的、比较的、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进行,针对相关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提出专项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5年内的发展战略和具体对策。调研成果要能引导相关研究计划和重点工作的推进。

二.调研内容和要求

以延东同志讲话涉及的问题为主要调研线索分为以下六个调研项目:

(一)增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主动适应性的研究

主要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入手,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人才类型、区域布局等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确保研究生教育的宏观质量,结构问题不局限于结构本

1身,要与如授权体系、管理体制、培养机制等相关改革联动。

(二)完善研究生培养目标、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和机制的研究

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研究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包括如何确定不同类型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合理规划学制,如何完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考试、考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以及如何加强导师作用;要把创新产学研用结合、联合培养的机制,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作为重大改革突破,深入研究。

(三)加强质量保障的文化和制度建设研究

从观念、制度和体系建设、质量文化营造的角度,探讨摆脱人情文化的束缚,建立淘汰机制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学风和学术诚信研究

侧重于科学伦理教育和学术道德建设,调查现况和问题;探索保障学术诚信的长效机制;提出完善教育和监督制度的方案。

(五)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状况和经验研究

主要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包括出国留学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政策、状况、成就和问题。主要围绕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培养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与潜力;不同层次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的效果研究;如何有效吸取发达国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经验,全面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国家战略等问题;分别从院校和国家层面为开创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新局面,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出应对之策。

(六)国外研究生教育法律法规搜集整理与比较研究

搜集、整理世界各国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法律、法规。搜集、整理世界前500所大学和各国主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含学科设置、课程设置等)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办法(含标准)。进行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

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比较研究。

要求:建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法律、法规资料库。并进行后续比较研究。

三.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调研组织

1.成立以学会会长赵沁平教授为组长的调研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位办正副主任、牵头专项调研的学位委员会委员。

2.申请组织专项调研的项目负责人应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所在单位为专项调研的主要承接单位,项目负责人从本单位以及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的单位组织专门研究力量,成立专职调研工作组,完成专项调研。

3.学会学术委员会对所有申请书进行评审,推选出专项调研的主要承担单位;学会会同学位办领导确定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后下达任务委托书和经费。

(二)研究方式和方法

对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献和成果,相关国家的资料和数据。采用历史的、比较的、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包括:以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部分用人单位进行访谈;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国际比较、历史分析、地域比较、统计分析等。

(三)成果和时间安排

各组完成各自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时间从合同签订起3个月完成。学会组织交流会各组向赵沁平会长和学位办汇报成果和提交报告;学位办验收后将调研报告集中报送延东同志。

(四)经费

每个调研组根据工作内容申报所需经费,申请经费最高不超过50万元。

附录 已有课题研究基础

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学位办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上述领域内已经开展和在研的多项相关的课题研究,重大项目主要有:

1、2007年开始并完成的《博士质量分析报告》研究工作,是迄今国内外关于博士质量最大规模的调查。

2、2006年开展至今的“学科目录管理与修订”研究;

3、2007年开始并完成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及其实施研究”; 4、2007年至今,延续进行了“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的研究;

5、2007年开始并完成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工作”;

6、2008年开始并完成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7、2008年开始并在研的“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质量分析报告”,“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研究”;

8、2009年开始进行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研”;

9、2009年9月,开展了“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

10、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开展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重点问题研究:

(1)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

(2)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与对策;

(3)博士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建设研究;

(4)学位点授权现行机制利弊分析及改进方案研究;

(5)国际合作现状与发展研究。

其中,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质量等问题的前期研究,主要就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位授权点的分布、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状况、研

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学位类型与层次结构等方面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基本原因、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师资条件、课程设置、制度环境、学术氛围以及辅助条件、科研经费等进行了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内涵、评价视角以及评价标准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五篇:城关一小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宕昌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城关一小2010年5月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根据《宕昌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方案》,我校广泛发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调查,形成本报告。

调研的内容:

1、控辍保学问题;

2、当前状况下,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

3、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4、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

5、学区改制;

6、绩效工资;

7、教育评价,包括教学评价、教师评价。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根据一线教师的反馈信息,作了详细的分析,对各个问题逐个予以总结归纳。

我校自“两基”攻坚以来,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远程教育设备使用正常,教师备课随时可以查阅资料,而且我校规定每个教师每学期都要运用远教设备讲公开课,并且纳入教师考核。图书室每天都定时开放,班级开设了小图书柜,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得益不少。班主任老师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大量图书放在班级图书柜中,以便于学生随时阅读。实验室是在“两基”攻坚中建设的,也在正常使用中,药品储备、储藏等都尚未出现问题。

关于控辍保学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不是单纯的学校问题,从教师的调查来看,学生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原因。其中,占比重较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家庭因素,学生学习因素,教师学校因素。其中关键点在于后两点,学校教学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快乐和充实,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无望。针对性地解决方法,从学校方面看,着力点有两点:

1、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让学生在学校有事可做,乐于在学校跟随老师一起做事。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更重要的还包括课堂教学之外的“学校第二课堂”。关于学生的第二课堂,也要教育部门给予物质资金的支持建设,和相关人员的配备。

2、提高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感到学习有乐趣,从学生自身根本降低产生辍学的念头概率。

3、从社会角度去看,不断提升相对高学历者的待遇,如优先相对高学历者的就业等,让社会百姓看到上完学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关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教育管理者、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提高有助于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育的管理要有前瞻性,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基础教育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小学教育重在习惯培养和基础知识的识记,中学教育在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自学能力训练,二者各有侧重点,对于教学的评价也应于此相对应。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提倡学者型教师,给与教师宽松自由的环境。给与教师更多开阔视野的机会。让教师热爱教育行业,愿意在教育行业工作,感觉在教育行业做教师比做管理者更

有乐趣。让教师愿意在教师能力上下大功夫,将自己培养成教育能手,教育专家成为教师不断奋斗的目标,而不是削尖脑袋进管理层。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尽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要踏踏实实的干一些事情,不要口号喊得高,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干!

关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和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此放在一起论述。学校的管理,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实际操作,就是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执行。有好的评价体系,并且执行的好,那么这个学校的管理就是成功的。学校管理要“去行政化”,不能官本位,要以人为本,将教师遇到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一开始就归咎于教职员工的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上,要将问题视作整个学校的事,等到事情清楚地解决了,再论教职员工的失误或者渎职,在管理的理念上,首先要端正,从尊重教师出发进行管理。其次,好的管理要有好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对行政人员分别考评,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综合考量教职员工。

评价体系的建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只提供简单框架。着眼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关键,对于教师的评价,教学成绩量化考评为主,其余工作为辅,如班级管理、学困生转化等。对于行政人员的评价,以定性为主,从服务于教学的管理理念出发,对于行政人员评价,以教师对行政人员的服务满意度为标准,可以全校教师无记名投票方式,可以推选等。

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就我校状况而言,人事制度改革亟需完善,教师应该六年一聘,频繁的教师聘任工作(每年一聘甚至一年两聘),首先给学校增加了工作量,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聘任制还要公开透明,杜绝裙带关系和走后门。

关于绩效工资的发放,应坚决杜绝平均主义,切实让这部分钱起到鼓励教师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作用。从一个学校讲,绩效工资的发放取决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合理公正地执行,绩效工资的发放就不会成为问题。从整个县教育实际情况看,绩效工资的发放还应该具有更多的作用,针对本县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的差异,大多的教师流动趋向物质利益的更优选择,而绩效工资正可以作为调节的手段,用经济手段调控教师流动,边远山区学校相对基础弱于城区学校,绩效工资比重可以倾向于边远山区学校,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留住更多优秀的教师。而且绩效工资到现在为止,尚未兑现!

关于学区改制,实际上是本县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重新分配。将一个县或者一个学区的教育资源再分配,重新优化组合,教育公平是首要原则,其次应当关注方便于民的要

求和实际可行性要求,还有经济节省的要求。基层学校的撤并,方便学校综合建设,从本学区师资看,师资力量薄弱,学区改制能够优化师资,集中优质资源办优质教育。

城关一小

2010-5-31

下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二、高等教育 《纲要》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到了以下几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2008年6月28日下午,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富林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专题会议。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洲燕,县人民政府副......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单元 综合练习一 (1-4章)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

    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究大全

    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究 论文简要:论述了当今农村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还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展望。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其希望都寄于教育,而教育的......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课堂中角......

    关于开展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

    关于开展全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 专题调研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各相关委员: 根据县委要求和《政协2009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就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开展一次......

    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交流材料

    全省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场推进会议交流材料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交流材料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前提,千方百计抓质量,全校教职工......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一、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1.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水平低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初级职称教师多,中、高级职称教师少,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