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巉口镇两基实施方案
安定区巉口镇
“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1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对甘肃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进行检查验收(以下简称“两基”迎“国检”),为确保我镇“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水平,根据安定区人民政府《定西市安定区“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实施方案》(安政办发„2011‟18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为工作方针,把“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推动巉口镇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落实各校的教育工作职责为重点,巩固提高全镇“两基”水平,使全镇“两基”相关指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
三、工作任务
根据安定区人民政府《定西市安定区“两基”迎国检工
第二篇: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2012
巉口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村委会:
现将《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镇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旱作农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镇农业生产实际,科学规划,细化任务,制定了全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全镇旱作农业项目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有限的降水资源利用率和光、热资源潜力为核心,按照“地膜覆盖+良种应用+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统防统治”模式,组装配套推广应用成熟、适用的旱作农业综合栽培技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推动全镇旱作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本要求
(一)主要农作物全覆盖。近年来,旱作农业种植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使我镇马铃薯和玉米亩产量和产值有了大幅度提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应用为雨养旱作农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破解了长期以来旱作农作物因旱欠种、减产、绝收的难题,充分调动了我镇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全镇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将实现地膜种植全覆盖。
(二)连片轮作倒茬。重茬连作同一科农作物导致土壤中根系释放的毒素增多,遗留的病菌虫害增多,也易造成土壤中的主要微量元素不足,土壤养分失衡,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各村要结合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玉米、马铃薯连片规模化轮作倒茬,优化作物布局,平衡土壤肥
官兴村田湾社公路沿线)建立1万亩示范片带2个。通过示范区带动,使全镇旱作农业连片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其中:全膜玉米万亩片带1个,地膜马铃薯万亩片带1个)。
(1)全膜玉米万亩示范片带主要包括三十里铺的苏家庄、马家庄、朱家庄、大堡子、窝窝店5个社,巉口村红崖、蔡家庄、黑庄、东街、北街5个社,康家庄村旧城、西川2个社和赵家铺村。
(2)龙滩村老庄坪社至官兴村田湾社旧312线建立万亩全膜马铃薯示范片带,主要包括龙滩村老庄坪、阳山、白家湾、塘窑4个社;胜利村朱家店、屠家山、大泉湾3个社;联星村道槐沟、花河、香炉台3个社;新坪村段家窑、何家沟2个社;上岘村下岘社、上岘社、庄科坪3个社;官兴村堡子坪、车道岭、阳湾、杨顺岔4个社。其他各村都要建立1个500亩的全膜马铃薯示范点。
五、主推及配套技术
马铃薯种植主推黑色全膜双垄垄侧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主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通过组装配套良种应用、种子处理、配方施肥、土壤处理、机械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形成综合抗旱技术体系。
(一)良种应用。黑色全膜马铃薯应倡导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全镇重点推广新大坪,搭配种植大白花。玉米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块,以豫玉
22、沈单
16、承单20等中晚熟品种为主;在海拔2000—2300米地块以吉单261、承单3359等中早熟品种为主。
(二)种子处理。马铃薯种子在播种前,每亩种子用稀土旱地宝100克兑水5千克浸种,提高抗旱抗病能力,重点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玉米种子要求全部使用包衣种子。
2012年12月—2013年3月:结合冬季农村“小三讲”宣传教育和春耕备耕活动,深入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开展顶凌覆膜。
(三)播种及田间管理阶段
1.2013年4月—5月上旬:完成全膜玉米和黑色全膜马铃薯种植。
2.2013年5月中旬—9月:田间管理。苗期重点是保全苗,促壮苗;中期搞好除草、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马铃薯后期喷施膨大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控制地上茎叶徒长,促进地下块茎膨大;玉米后期防早衰,增产量。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镇上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行政领导小组重点负责组织协调、统筹资金、调配物资,督促检查项目执行情况,解决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规程、试验研究方案、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总结项目实施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实施要求,组织骨干力量,将推广任务、责任、目标、效果落实到人,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旱作农业任务。
(二)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配套物资。各村要在充分认清今年秋覆膜任务面积大、资金缺口大的实际,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的同时,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筹地膜、农机具、肥料等生产资料。按照“省上支持、区上扶持、乡镇统筹、农户自购”的要求配套地膜、农机具,将地膜、农机具配套资金统一集中后,由镇农机站负责配套调运,确保地膜、农机具质量。对到位的地膜和农机具,各村要确定专人,与镇农机站配合,确保发放到村、社和户上。镇上将根据镇上配套
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实行单项考核。
附件:1.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行政领导小组
2.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3.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示范推广任务分解表
主题词:旱作农业
实施方案
通知
巉口镇人民政府 2012年9月24日印发 共印25份
附件2:
巉口镇2013年旱作农业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组 长:卢贵玺 镇科技副镇长 成 员:张凤军 镇农机站站长
赵军平武国庆 苏 进 刘佳伟 李新川 李文炳 梁 强
亮
海
张佩尧 巉口村包村干部 康家庄村包村干部 三十里铺村包村干部 赵家铺村包村干部 大柏林村包村干部 小柏林村包村干部 石家岔村包村干部 松川村包村干部 冯家岔村包村干部 学房村包村干部 盐沟村包村干部 龙滩村包村干部 胜利村包村干部 上岘村包村干部 联星村包村干部 常川村包村干部 官兴村包村干部 新坪村包村干部 镇农业服务中心干事张祖杰孔德胜苏金涛张建三杨胜海朱克正王苏卢国龙杨炳文张志新
第三篇:安定区巉口镇扫盲汇报材料
安定区巉口镇
扫 盲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扫盲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镇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我镇“十二五”期间的扫盲工作,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规划,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农业技术培训与制止辍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下面,就巉口镇2006年至2010年扫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以农业为主,全镇辖24个行政村,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生产合作社116个,农户6812户,总人口26486人,其中女12448人,农业人口占了20508人。分布零散,大部分人口居住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二多三大”的特点。“二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镇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镇文盲的一半以上;“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扫盲工作的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镇按照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等12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甘肃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教基[2008]62号)精神,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有各类学校23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巉口中学),独立初中1所(景泉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中心小学2所,完小13所,教学点2所(其中张家庄小学为赵家铺学校教学点,西坪小学为上岘小学教学点),幼儿园2所。在职教师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5人,县内招聘教师10人,工人4人。现有教学班145个,其中高中19个班,初中28个班,小学94个班,学前、幼儿园6个班(包括苗苗幼儿园)。在校学生为3899人,其中学前幼儿197人,小学1170人,初中1462人,高中1070人。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开展成人教育的学校及培训机构主要有:中小学校16所,有村农科教中心(农民技术学校)15所。
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镇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形成了“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从科教兴国、科教兴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扫盲工作,首先在党政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把扫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扫盲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考核、同总结,切实抓实抓好。同时通过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教育,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扫盲工作中切实做到步调一致,认识统一。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克服扫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扫盲的合力,加大扫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方面重视、关心和支持扫盲工作的氛围。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和成立扫盲领导小组,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教育(学区、学校)、妇联、共青团、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扫盲工作领导机构,下设扫盲办公室,并制定工作日程、安排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同时各村也及时、相应成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将区政府与我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后,镇与村、村与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计划,明确职责。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实行镇政府和学区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政府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学区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将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列出扫盲人员名单,先进行宣传动员,然后向文盲人员下达《扫盲学习通知书》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教学人员、脱盲时间和奖励办法。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绩效考核的依据。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扫盲工作机制。做到有一个脱盲一个,杜绝新生文盲。真正做到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使扫盲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快上农技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各村委会、中小学加强领导,及时调整充实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责任、广泛宣传,激活载体,在辖区显眼处设置一幅固定标语,向群众发放一份扫盲工作宣传资料,营造扫盲工作积极、主动、合作氛围。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
(五)、深入核查,建立真实可靠档案。根据我镇各学校负责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主干、教师深入各个家庭,对所在施教区内15-50周岁的青壮年,核对户口、核对文盲身份并签字,特别是对其中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新增文盲要加强核查,建立真实可靠的文盲人员档案,(填写《安定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摸底调查表》)。进一步完善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八表七册一卡”纸质档案,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专柜存放存档,并建立扫盲电子档案,形成完整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为今后一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扫盲工作打好基础。
(六)、严把入口关,杜绝新生文盲。切实提高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证不再产生新的文盲。重点在“堵”字上下功夫,学区严格执行省、市、区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建立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制度,鼓励帮助残疾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学习,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失学,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及“就近、划片”入学制度,严格学籍管理,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每学年开学初,全镇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课余和双休日等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每户居民家中调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特困生的书本费。特别是党的惠民政策的实施以来,极大的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问题。这些举措彻底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
(七)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自2005年以来,我镇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镇村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自学与包教结合、学文化和学实用技术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因人制宜,努力为文盲学员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扫盲工作中注重与扫除法盲、科盲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效果,镇上及时将扫盲教材发放到了扫盲对象手中,保证每个学员人手一册教材,并责成各领导小组督导员,合理安排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地点,确保学习时间不得少于规定要求。同时认真聘任扫盲教师,由驻队干部、基层干部、退休老教师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担任扫盲教师,切实做到了扫盲工作“时间、人员、教材、场地”四落实,确保扫盲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利用农闲时间,在镇所在地的学校集中开办扫盲班,学校教师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学校代办农技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学习采用定点集中与上门教学相结合,一般农闲时间每周2次,每次3小时,保证每期学员学有收获。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我镇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增产技术(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农药的配制与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五年来,全镇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3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八)确保学习质量,全面完成扫盲工作任务。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我镇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青壮年文盲参加“扫盲”学习,镇政府领导亲自做动员,安排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在扫盲工作中结合本镇实际,以村民委会为单位,以就近分班、方便群众的原则集中开办扫盲班,对15至50周岁的文盲进行逐个扫除,5年来,共办文化知识学习班157班次,农民技术培训班140班次,执教人员188人次。特别重视了妇女文盲的扫除工作,巉口镇239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146人,占文盲总数的66.1%,镇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镇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成立妇女脱盲班103班次。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如文盲妇女梁晓玲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很多字,不但能读懂一些实用技术的书籍,还开了一家小书屋,既帮助了左邻右舍的大姐大嫂,又使使 自个家庭步入了小康,生活越过越红火。
(九)、扫盲成果。“梅花香自苦寒来”。巉口政府全力以赴,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广大干部、教师呕心沥血,自2006年以来,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239人(不包括丧失学习能力的41人),其中女146人,非文盲率由2005年的87.4%上升到99.0%,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文盲率下降到1.0%,其中女非文盲率为98.4%,文盲率下降到1.6%,达到国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工作提高了公民的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巉口镇贫困人口下降到94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3元。
三、落实经费,保证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镇政府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增大对扫盲经费的投入,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扫盲教育人员和资金援助,特别是教育、待分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到扫盲工作中,弥补了扫盲经费和扫盲教师不足的问题。妥善安排村和学校的扫盲工作经费,保证书本、教学用品、取暖照明和教师超课时补助等扫盲教学工作经费的足额到位,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年来,扫盲经费总开支58437元,其中财政拨款37277元,自筹21160元,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奖励学员、培训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对《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工作。从调查资料看,当前扫盲工作对象80%是妇女,大多数居住在山岭地区,交通不便;从思想状态看,她们只顾眼前利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不愿参加扫盲学习,困难较大。
(二)我镇学员居住分散,群众外出打工,办事等频繁,集中组织学习难度较大。
五、今后设想和建议
1、完善“以区为主”体制下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由区政府出面,协调财税部门直接参与,推进扫盲工作有效展开。
2、整合农业、教育、科技部门在农村实施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力、物力资源,重视教育培训过程,扎实富有成效地完成新的扫盲工作任务。
3、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在稳固乡镇成教干部和农技校长的基础上,建议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增强农民学习的动力。扫盲工作是迎接“两基”国验之一,通过这次督导检查后,我们坚持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统揽教育工作,坚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这一观念不动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手段,把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科教兴镇”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农技培训作为富民强镇的基础工程。
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我镇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新的文盲人员扫盲工作和对已脱盲人员的加强和巩固,力求做到“工作不停、力度不减、人员不散”,以使我镇扫盲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新的成绩。我们将努力推进我镇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二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第四篇:巉口镇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
巉口镇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位于定西市城市规划的最北端,距城区19公里,省城兰州79公里,总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耕地13.67万亩,全镇现辖1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6706户,28990人,全镇现有学校21所,企事业单位27家。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82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巉口镇安全生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监督、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镇实现了“零伤亡、零伤害、零事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为全镇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现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宣传、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
在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之后,我镇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传达学习了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全镇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在3月6日召开了由全体镇村干部和镇直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与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了2012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下发了《巉口镇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并对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扎实的安排部署。各村各单位相应按照镇上的安排相继召开会议,层层传达各级会议精神,重点安排以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建筑施工、河道治理、重点项目、校安工程等为主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各级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思想认识,形成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合力,全面掀起贯彻落实好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良好势头,为完成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
时刻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1、明确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明确政府镇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镇长为第二责任人,班子成员、工商、学校、派出所等相关负责人员为具体负责人,由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牵头抓好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各村及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通报及有奖举报等制度,完善各村、企业信息档案,并确立了安全生产信息员,负责安全生产监管和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及时准确上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与辖区内18个村委会和27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2012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全镇上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
2、健全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巉口镇交通道路错综复杂、企事业单位数量多、重点行业领域广泛、外来人员复杂等情况,健全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先后印发了《巉口镇2012年安全生产“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工作方案》、《巉口镇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的通知》、《巉口镇2012年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安全生产机制,为防灾减灾夯实了坚强的基础保障。
3、实行包村包企工作责任制。确定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2-3个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联系指导工作,包村干部和村委会负责人对所包村内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全方位安全生产监管,明确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全方位加强排查摸底力度。对全镇的农用车、消防设施、塘坝、采沙场、危险化学品、重点行业领域及烟花爆竹等存在隐患的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备案登记,层层签订责任书,靠实工作责任。
(三)强化宣传,加强教育,营造氛围
为了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充分利用开展培训、发放宣传单、书写展板、张贴标语等形式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题,通过在镇区悬挂宣传标语,组织人员在镇区集中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强化宣传,加强教育,营造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截止目前,全镇共召开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会议90多场次,集中培训3次,培训500多人次,悬挂横幅20条,张贴标语3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6700余份,宣传面达到98%以上。通过大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了更深了解和掌握,增强了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和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强化监督,狠抓落实,限期整改
镇上再全面安排部署的基础上,专门抽调人员,会同派出所、交警、卫生院等单位,对各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台账、消防设备、灾害隐患点监管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加大监管力度。4月份对全镇2处幼儿园及19所中小学校、卫生院、加油站、钢厂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中发现恒升钢厂证件不全,康家庄新农村苗苗双语幼儿园存在无营业执照私自办学情况,存在较大程度的安全隐患,亟需整改。我们坚决责令其立即停办停产,并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所有违规接送学生车辆(特别是无牌无照摩托车)责令其停止运营,切实将校车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到实处,整改率达100%,为促进我镇校园、行业等安全工作及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镇上筹资2万余元,对镇区沿途学校门口设立了安全标识牌,以确保广大师生安全。通过大检查、大整治排除了各类隐患,为广大群众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巩固成果。
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提高安全生产成果,落实长效机制,我镇在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各类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检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落实长效机制。在巉口镇区重点区域、道路、金融网点,重点学校门口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22处,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督促各村、各企事业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达到以制度管人,用规范约束人,靠实工作责任抓安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所取得的成果。
(六)集中整治,全面排查,查处隐患。
针对岷县5.10特大泥石流灾害,我镇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全镇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制定《巉口镇防灾减灾工作指南》,建立防汛信息库。实行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班子成员24小时带队值班制度,在镇政府办公室统一建立防汛减灾飞信平台,将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以及各社社长加入飞信系统,由值班领导组织对汛情动态及时播报,同时,全天候开启18个村委会和镇政府天气预报LED显示屏,以
便全镇范围及时准确的掌握气象信息。我们以村为单位对全镇范围内的12个塘坝、2处滑坡、11处地质裂缝、5处沿河砖厂和8处采沙场等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在安全隐患点确定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24小时检测,并将摸底结果及处置预案等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打算
我镇的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全镇范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但放眼全局,着眼未来,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距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系列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抓安全生产的力度不够;二是个别私营企业重发展,轻安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相关制度不健全,消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用电不规范,线路老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四是需继续加强校园周边安全及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五是汛期灾害隐患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管力度,未雨绸缪,加大全方位的整治力度,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查漏补缺,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状态,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为建设“安全巉口、和谐巉口”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巉口镇双联汇报材料
巉口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进展情况汇报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严格按照行动要求,立足镇情,完善机制,创新服务理念。确定了“三个五”的工作措施。第一,对贫困村要落实好“五个一”:一是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按照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各帮扶组利用两周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在种、养、加工和劳务等方面结合贫困村的现状,进行了积极对接。目前,已确定的贫困村结合各自特点就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等都已有了较好的发展打算。二是制定一套帮扶计划。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制定了贫困村的三年帮扶规划和计划。在民生工程方面:计划修建水窖480眼,荒山造林100亩,庭院硬化200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13户;在旱作农业方面:计划扩繁黑膜马铃薯原种4315亩,黑膜马铃薯一级种6585亩;在道路建设方面:计划新修道路10公里,维修道路21公里,硬化道路19.3公里;在畜草产业方面:发展规模养殖户210户,养殖小区6个,新建圈舍160间;在阵地建设方面:计划新建体育场2处,维修更新村级活动场所2处,新建村卫生室2个。三是协调一批项目资金。目前已协调到位龙滩村地膜20吨、投资36万元新建大型养殖场2处、龙滩村户均5000元40户的养殖基地、新大坪原种30吨;上岘村2000亩的玉米籽种、新大坪一级种20吨、洋芋储藏窖改建款30万。四是扶持一个龙头产业。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主抓畜草产业,把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来抓,走出一条“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和“扶持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企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畜草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新路子。五是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充分利用镇劳务培训基地,举办“两后生”和劳务输转人员的培训,邀请市区技术人员进村讲授科学技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二,对贫困户做到“五进五帮”:一是党员干部进帮扶户,帮助找准发展路子。省直单位4个(省人大、代工委、科教文卫、农牧厅)70人联系我镇4个村(龙滩、联星、新坪、上岘)150户特困户;区直单位3个(区人大、区农业局、车道岭林场)64人联系2个贫困村(龙滩、联星)99户特困户,镇干部结对帮扶特困户119户。目前,确定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都已经进村入户,和联系村联系户进行了初步对接,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结束。二是信息服务进帮扶户,帮助确定致富项目。大部分单位正在制定帮扶方案,单位和干部与联系户已全部完成对接。已确定项目8个。三是科技培训进帮扶户,帮助提升致富本领。为了帮助广大贫困户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帮扶人员进村入户,在积极对接的同时,全面开展技术帮扶培训。目前,4个贫困村各召开培训会1次,累计培训农民800多人次,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培训5000多人次。四是利民实事进帮扶户,帮助措办急需实事。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心系群众,大力筹措物资实行对接帮扶,解决群众急需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省人大已帮扶龙滩村地膜20吨、镇干部已送去化肥30袋、地膜6吨、技术服务4类120项。五是文明新风进帮扶户,帮助争创星级农户。镇上借助文化年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培训,使我镇科技型、致富型、新风型农民达到户均一人以上,贫困户中十星级农户达到50%以上。
第三,对干部要求下得去、蹲得住、走得勤、说得来、想得实、做得好,全面落实“五个一线”工作法:一是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掌握民情民意,对接帮扶人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