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以美育人,德育一体化”课题下的教工大课间活动
探索“以美育人,德育一体化”课题下的教工大课间活动
袁丹峰
一、摘要:学校体育是最得民心的工作,加强教职工大课间活动,是使教职工有机会、有方式、有组织的健身,努力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带给教职工一个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乐观的态度和自信的品质,体育的多重价值,让我们收获了惊喜。
二、研究对象:教职工。
三、关键词:教职工、健康、大课间、活动。
四、数据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健康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但每年教职工体检数据显示,我国教职工健康状况堪忧,早已亮起了红灯。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据xx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统计:XX年该院参检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教职工)总人数:xx人,其中血脂偏高:xx人,轻度脂肪肝:xx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xx人,尿酸偏高:xx人,脂肪杆:xx人,尿常规异常:xx人,T波改变:1435人,血糖偏高:xx人,高血压:xx人,高脂血症:xx人…体检结果异常者约占总人数xx%。
五、坚守我们的信念,开展教职工大课间活动
(一)从实际出发,倡导教职工大课间活动。
针对目前现状,对于教职工亚健康问题,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予以倡导“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要为教职工设置简单、专业的健身方式,政策上规定教职工每天锻炼半小时。健身方式上,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方面的宝贵遗产,借鉴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的形式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快体育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化。
学生大课间活动,目前在我市已经全面开展,各校挖掘各校自己的特色,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方式接近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大课间活动都能得到锻炼。我们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在“以美育人,德育一体化”的过程中,谋划在教职工中教学太极拳,让每个人都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并进行严格的考核,经过考核我校教职工全部通过。本学期起,每天学生大课间期间穿插教职工大课间活动,也就是在学生分组活动期间,教职工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半学期来,教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观,精神气足了,身体健康了,工作、生活游刃有余。
(二)在教职工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校园网、橱窗、专家讲座等,针对职工性别、年龄的特点,结合常见病、多发病的趋势,学校要广泛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增强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很多人具有健身意识,也知道健身的好处,往往缺乏健身的知识,运动量和运动负荷不科学、不专业的健身行为比比皆是,这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学校要通过各场合的倡导,提供专业化的健身指导,通过网络互动等,使教职工健身真正地“全民化”、“科学化”,起到切实增强教职工健康水平的作用。
(三)在教职工中宣传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
学校要在职工中宣传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通过宣传栏、网站、专家讲座等方式,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观念深入到每位职工的心中,引导大家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乐观向上、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
(四)推广简便易行、能全面锻炼身体的体育健身方法。
目前,我校在教职工中推广普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下一阶段,我们还将成立一支科研团队,挖掘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为教职工编排一套十节左右的广播操(或简便易行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天学生大课间期间,将教职工集中到操场等,打一套太极拳,做一套简单的广播操等等。
总之,教职工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育体,还可以育美、育心、育德,对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核心价值。体育活动的价值是宽广、深厚的,需要我们努力开发。
第二篇: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以美育人构建智慧德育的“立交桥”
日前,嘉兴五高召开2012学年第二学期结业典礼,结业典礼上全面回顾一学期以来,学校确立“以美育人” 教育的观念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抓好教育基础常规,从严治教,管理到位,使嘉兴五高的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尚美”教育。
一、构建“尚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开展构建“尚美”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创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工作,构建多样化“尚美”课程体系与内涵、创建特色以及创建成果等内容。学校从培养具有“阳光心态、优秀学业、明显特长、国际视野”的尚美现代公民出发,分别开设“身心意志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阳光心态;开设“求真智慧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优秀学业;开设“个性特长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明显特长;开设“开放包容美”系列课程,培育学生国际视野。2013年第24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二年级有24人获大市级以上奖,其中张婧嫣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徐勇、金佳华、周群、王超、陈磊、杜诗鉴、龚颖超、吴家军、冯磊、李赵晨等获大市一等奖。高一年级有27人获大市级奖,其中梅家豪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温美娟、金云云、陈叶磊、庄伟成、张余辉等获大市一等奖。我校新一届高一招生工作也获得了圆满成功,又有560多个新鲜血液注入到我们五高的大家庭中来。
二、狠抓常规管理,加强检查督促
为了抓好学校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师生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检查监督。同时,又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确保评比的公正、公平、公开,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在具体操作上,德育处、学业指导中心、学生会加强督查,发现有违纪行为,及时批评教育、通报扣分。最后以班级常规管理积分作为评比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依据。
三、学生公民教育措施得力,学生自主管理成效显著;
1.高一13名政协委员助理走进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6个讨论点,旁听政协委员们的讨论,真切感受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氛围。开学初《浙江日报》报道“中学生关注社会 嘉兴五中设立联系点”介绍民盟嘉兴市委参政议政联系点正式落户嘉兴五高。2月26日,学校开学始业教育时,我校将第一堂课定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课。“光盘光荣,浪费可耻!”“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勤俭节约、低碳生活”宣传。开学初,我校学生志愿者们来到了嘉兴市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基地,和孩子们结成一对一爱心对子,在一起画画做游戏中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送去了学习用品。
2.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嘉兴五高高一(2)班开展了一堂以“积聚正能量,雷锋精神传承中”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学生和家长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通过盘点身边的“活雷锋”,讲述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学生对弘扬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一(10)班等近60名学生来到英雄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在告慰先烈英灵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了“放飞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在纪念碑下立下了“超越自我,用奋斗放飞希望;永不言弃,用信念实现梦想”你我共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铮铮誓言。
3.《嘉兴日报》报道:“嘉兴五高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介绍民盟界别的浙江省政协委员一行11人,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民盟浙江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徐向东的带领下,来到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实地调研全国第一个中学生参政议政联系点——民盟嘉兴市委嘉兴五高参政议政联系点开展“学生政协委员助理”活动的情况,对我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做法予以高度肯定。
4.《南湖晚报》报道:“高中生选修课里问民生”,介绍我校选修了这门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政协委员,就当下热点民生问题提建议,然后由另外的同学扮演部门领导予以现场答复。《南湖晚报》报道:“高中生提的建议 成提案热门话题”介绍我校政协委员助理社的高中生们,向市政协委员提出了重视和保护嘉兴方言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经写成提案后,受到了各方的热切关注。日前,市政协专门在嘉兴市档案局召开了提案办理协商会,市档案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等相关单位就嘉兴母语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建议。开展了www.xiexiebang.com 以“实现自我、赢得人生”为主题的第五届心理健康活动月。依托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位高三考生参与其中,享受心理健康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放松。前期,嘉兴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桥牌比赛决赛在嘉兴市少体校体育馆开展,我校派出的代表队并取得可喜成绩,高一(1)班刘茜茜同学获得第二名,高一(1)班彭浩同学、罗聪同学并列第五名。由210班严勤、202班李琴、俞李清、209朱思怡、207班陆稚华、211班胡翼琦、107班张译之、113班罗杰组成嘉兴五高健美操队荣获嘉兴市属高中第八届健美操大赛一等奖。5月末,我校为即将参加2013年高考的高三学生,举办浙江交响乐团的专场音乐会。这是学校在高考临近的时候,为同学们集体进行的心理减压。
5.第九届“科技读书节”活动内容之一开展“我喜爱的图书”推荐活动。充满活力的文学社团——端阳文学社的诞生。6月20日学校组织同学观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感受航天知识 见证祖国辉煌成就。我校第一届德语DSD毕业班举行了简短的证书颁发仪式。共有8位同学取得了B1语言证书,5位同学取得了A2语言证书。期末测试中,有的同学取得了好的成绩,希望你们不要骄傲,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的同学可能没有考好,我送你们几句话:一个人最可贵的就是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即使暂时落后,或者是偶尔失败,也应以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去奋斗!而最可悲的则是自暴自弃,甘愿拜倒在他人的脚下,去哀叹自己的无能与渺小,去羡慕别人的能耐和伟大!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想在新的学年里,同学们会有更多的进步。
在学习成绩取得的同时,我们更获得了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一学期来,全校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的事迹不断涌现,105班薛鑫婷、207 班陆稚华、311班吴美燕等21位同学拾到钱物主动上交,同学们拾金们不昧的行为,反映了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二(14)班周悦同学拾到钱包主动交还失主,失主写来感谢信,感谢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体现五高平凡学生的身上,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温润而感人。充分就明了一个人的美丽,不仅体现在他的外表,更体现在他的心灵。
为了确保不让一名经济困难学生辍学,学校开展了“情暖学子、爱满五高”活动,这学期里,我校共有216人次同学享受了市属学校助学教育券和国家助学金192745元。
一学期来,在课堂上勤勉上进,在舞台上展示魅力,留下串串足印。我们相信,在众多优秀的嘉兴五高的学生中,也许只是平凡的一个,但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我们相信,明天的嘉兴五高学子会更加努力,更加刻苦,更加懂得把握自己,塑造自己,为老师和家长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德育科研规划[最终版]
哈密市彭德荪希望小学“以美养德,以美育人”小学育人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2013年12月10日)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和自己的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小学育人模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我校提出探究实践“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小学育人模式课题,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我校地处哈密回城乡西戈壁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天山乡、白石头乡搬迁的农牧民较多,因此,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等不“美”的地方较多。所以,我们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作为我们的育人模式,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二)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也就是一种美;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都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都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研究的范围大都只是论及到了教学的艺术问题,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1989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
——《教育美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钟以俊、焦凤君、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课堂美学初探》(周继尧、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办中小学的特点,侧重“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行为实践研究。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以美养德”的内涵之列。“以美育人”,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总结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学校美育工作之所以薄弱,一方面是因为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作用理解不深;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行为上,对美育的多元化执行不力。我们认为,所谓学校美育的多元化,一是指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原本都包含美育,二是指学校原本就应该全员参与、全局实施、全程贯穿美育。“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育人模式的实质,就是以美育的研究和实践带动学校教育的整体运作,树立学校美育多元化的新理念,提高美育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学校的美育结构,强化学校的美育功能,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五)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新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六)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成为师生的习惯和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通过对“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的研究,构建小学育人新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看事物的途径和方法,用校园文化之美熏陶学生、培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准备与启动阶段通过该方法,掌握国内外校园美育的研究动态,广泛学习古今中外著名教育专家的固有经验,分析我校美育基础,确定可移植的他人的理念、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
(二)问卷调查法,包括调查、观察、测量、访谈等等,主要了解当前学生的课堂、课间活动方式和审美观的状况,了解学生对校园美育文化、对本课题研究的认同感、期望和收获。
(三)行动研究法
1、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在审美教学互动和审美活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内涵,培育师生的内在美德。
2、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有效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调整研究计划,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形成“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教育方式的机制。
(四)个案分析法。收集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挖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五)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归纳和总结本课题在学校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3月)
本阶段重在开展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及文献研究,从图书著作,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中,收集有关美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育人关系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并聘请专家担任本课题的顾问,咨询课题研究的方向及重点。形成调查报告:
1、完成《学校教师、学生对学校美育文化了解程度现状的调查报告》;
2、完成《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建设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月3月――2017年9月)
按照方案开展课题具体内容的实践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开展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育人模式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积累相关研究素材,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1、每年举办一次“趣味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活动,让学生感受美;
2、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成立合唱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篮球队、书法俱乐部、科学实验社团等,让学生创造美;
3、探索在主题班会、专题活动、团队、社会实践等德育活动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
4、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等,创设一种优美、高雅的学校文化氛围,以利于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
5、探索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美育的途径与方法,形成相应教学模式;
6、收集整理老师的原始教学案例、课件、心得体会、学生活动的原始资料,影像资料等;
7、定期开展学生形象设计,班级文化评比等主题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细节,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8、设计并完成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9、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汇报展示活动,请专家顾问组指导。
(三)总结提炼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
1、验证课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2、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并汇编成册,写出结题报告,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五、实施过程
(一)构建美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阵地,因此需要我们构建美的课堂。构建美的课堂,首先要搞好艺术课的教学,这是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但是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美育,美育具有自身的更广泛的内容。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所以,我们在所有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科科能审美”。学校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把学科组的主要功能放在“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上。研究的方向是: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时机和做法。要求教师:
1、备课时要从审美的意识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研究确定施教过程中的美育手段;
2、上课时要以美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讲求语言美,声音美,情境美,板书美,把简洁的内容和美观的形式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材中美的因素丰富多彩如:
语文—— 社会美、人物美、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 数学——科学美、对称美、简洁美、构图美、社会美 英语——艺术美、语言美、形象美、情景美、社会美 音乐——韵律美、节奏美、形象美;
美术——线条美、构图美、色泽美; 体育——平衡美、竞技美:
科学—— 包含了自然方面和人文方面丰富多彩的美育素材
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学科中固有的美育因素,有选择的引入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自然美的内容和具有内在联系的材料,进行整体设计,使之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必能收到“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功效。
(二)开展美的活动
“美的活动”是学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策略是:
1、在班级、年级、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中要突出美的教育;
2、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各种艺术课外兴趣活动班或小组;
3、举办摄影爱好者、棋类俱乐部、球类协会、文学社团、主持人之家、少年科技学院、自然爱好者等学生社团
4、各课题组成员要有计划地结合自己的课题开展美的教育专题活动:
5、学练武术操、麦西来甫、国学操等在这些活动中,重美感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兴趣,尤其是重视对学生美的心灵的启迪和美的行为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学校要开展全校性的美育活动,要举行“课堂立美”教学竞赛、学生讲美育故事比赛、美育活动课公开教学、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展评、书画现场比赛、校园十佳歌手评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美育活动。学校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美育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三)营造美的环境
环境美是人的本体美的扩展和延伸。环境的面貌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在实施美育中,我们要把校园自然环境美与人文环境美和谐统一起来,富有美感韵味,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为了营造一个美的育人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布局,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科学规划,艺术性地进行改造,使之体现自然美;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加强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务实、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的学风。
(四)塑造美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美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是自己成为一个美的教师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形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美的影响力,以教师的美影响培育学生的美,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敏锐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教师应经常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美的示范,力求做到具有
1、形象吸引力:教师的形象包括其着装朴素、外貌修饰大方、言谈举止潇洒有风度,使学生易从整体上对教师产生好感或美感。
2、情感吸引力: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要能关心、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师生之间应关系融洽,对待学生应亲近、宽容,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拥戴你。
3、学识吸引力: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4、品德吸引力:这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一种吸引力。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最深,影响时间最长,有的甚至影响一生。
(五)练就美的领导全体领导首先要牢牢树立以美立校的意识学校的工作主要是由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两方面构成的。教育活动是育人的核心,管理活动是育人的保障体系。学校管理的关键是领导,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办学模式,要求学校全面工作都体现出美育的特点。在实施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全体行政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曾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育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以往人们在理解学校教育的功能时过多地强调社会功能(政治、经济、道德等),而忽视了人本功能(身体、心理、审美等)。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下降,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工作的战略方针。
2、完善自身的审美修养。
马克思曾说:“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实质是按照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来建造客观世界。全体领导完善自身审美修养,第一是确立科学决策的思想。第二是依靠教师。第三是服务师生。
(六)培育美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
1、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课堂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迁移审美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发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后,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学习接受,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审美欣赏过程。正如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麦田荷塘之类的自然物和赵孟俯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春江花月夜》„„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对学生来说,各种形态,各个领域的美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得到体会。
2、引导学生在课余自学中体验美:科学认为,人的感官与动物的感官不同,动物的感官是纯粹生理性的,而人的感官则具有社会性。特别是视觉与听觉“人化”程度更强些。学生课余自学中有很强的美感体验,如读了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你会感受一种崇高;读了《红楼梦》中黛玉烧诗稿,宝玉哭灵等,你会感受一种悲痛;读了《山中访友》你会感受一种欢喜;看了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的美等描写你会感受到心情舒畅、胸怀宽广;看了月光幽静、杨柳依依的场景描写你感到温情脉脉,心旷神怡……
3、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美: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劳动,因而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围绕这一要求,学校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唐艳红
课题组核心成员分工:宋立颖、谢珍华 主要职责:审核方案过程管理和提炼成果管理 刘东晓、迪里努尔:
主要职责:实践操作、积累资料、收集信息、总结经验、提炼成果
课题组其他成员:玛依拉•加拉丁、陈卫敏
主要职责:实践操作、积累资料、收集信息、总结经验
七、物质保证
宣传用摄像机、校园和班级所用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类展板。
哈密市彭德荪希望小学
2013.12.10
第四篇: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校长 王树贵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中小学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效性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传统的德育方式忽视德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以为,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完全可以经过审美化改造,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即是说德育能够变成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东西,如果常规德育实现审美化,那么德育的效果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校试图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探索“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求索德育过程美育化的途径,以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从小知美、懂美、爱美,做美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2050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50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育人方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二)进城打工人子女也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我校地处佛山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审美教育欠缺,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精神风貌等方面不“美”的地方较多。我们提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动中培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宏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问题。因为社会现实是:诚信缺失、浮躁功利、环境污染、精神疾患、艺术低俗、文化枯萎,等等。
微观:把自己的学校搞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绵薄之力。
为了说明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必要提一下鲍姆嘉通和席勒这两个人。鲍姆嘉通(1714-1762)德国人,20岁就发表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也称作《关于诗的哲学沉思》,最早创立美学教育的理论家。他警告人们忽视或弱化审美教养的可怕后果:导致人的贪婪、伪善、狂暴、放荡,最后会败坏一切美的东西。
席勒(1759-1805),德国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美学家,其美育代表作是《美育书简》。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开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治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席勒的这种批判是非常深刻和具有普适性的,即便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1989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教育美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钟以俊、焦凤君、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课堂美学初探》(周继尧、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办中小学的特点,侧重“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行为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以美养德”的内涵之列。“以美育人”,即用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新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五)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三、怎样进行这项研究?
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和管理进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美育,培养师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内涵,培育师生的内在美德。
(一)构建美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阵地,因此需要我们构建美的课堂。构建美的课堂,首先要搞好艺术课的教学,这是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但是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美育,美育具有自身的更广泛的内容。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所以,我们在所有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科科能审美”。学校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把学科组的主要功能放在“以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上。研究的方向是: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时机和做法,要求教师:
1、备课时要从审美的意识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研究确定施教过程中的美育手段;
2、上课时要以美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讲求语言美,声音美,情境美,板书美,把简洁的内容和美观的形式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开展美的活动
“美的活动”是学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策略是:
1、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养成,展示美丽的我。
德育,把人的美丽展示出来。在德育美学观思想的指导下,创设美的德育活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从抓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入手,将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分解为不同阶段目标,让学生每学期自选目标自己养成,学校政教系统督促、指导、帮助。
在班级、年级、学校开展“十好”活动:
(1)从抓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入手,进行“站好队,行好礼,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2)从抓最基本的做人道德规范入手,开展“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交好友,做好人”心灵滋润养育活动。
2、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参与,展示美丽的我。
美就在生活之中。创设美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经受美的熏陶,以此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1)每周开展各类艺术和学科的兴趣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兴趣
(2)利用每天早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精心设计组织全校学生的“歌声满校园”、“彩笔绘生活”、“电脑点世界”等活动。(4)精心设计组织以美为核心的艺体大课间活动
3、从美的视角切入,开展自主教育。用“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学习我努力、我的身体我锻炼、我的活动我参加、我的成长我做主”作为具体操作的切入口,经过几年、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
(1)建立人性化的,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强的学生常规管理规范。(2)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实行“班级自治”,“班规班法”民主制定,“班务承包”落实到人,“自我评比”激活动力,让学生从“被人管理”变为“自主管理”,在灵魂上做自己的主人,在行动上做班级的主人,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做负责任的一员。
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目的是实施主体性德育,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要我做”为“我不要做”。
(3)构建“中小学生系列班会主题框架”,其思路是:
以学校特有的一个学的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不同年级不同教育内容及不同程度为纬线,形成一个年级主题班会内容的网络框架。
这个“中小学生系列班会主题框架”的意义在于能为我们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一个思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营造美的环境
环境美是人的本体美的扩展和延伸。环境的面貌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在实施美育中,我们要把校园自然环境美与人文环境美和谐统一起来,富有美感韵味,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为了营造一个美的育人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布局,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进一步合理科学规划,艺术性地进行改造,使之体现自然美;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加强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务实、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的学风。
(四)塑造美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美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使自己成为一个美的教师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形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美的影响力,以教师的美影响培育学生的美,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敏锐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教师应经常博览群书,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美的示范,力求做到具有
1、形象吸引力:教师的形象包括其着装朴素、外貌修饰大方、言谈举止潇洒有风度,使学生易从整体上对教师产生好感或美感。
2、情感吸引力: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要能关心、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师生之间应关系融洽,对待学生应亲近、宽容,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拥戴你。
3、学识吸引力: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4、品德吸引力:这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一种吸引力。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最深,影响时间最长,有的甚至影响一生。
(五)练就美的领导
全体领导首先要牢牢树立以美立校的意识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由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两方面构成的。教育活动是育人的核心,管理活动是育人的保障体系。学校管理的关键是领导,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育人方式,要求学校全面工作都体现出美育的特点。在实施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全体行政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曾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育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以往人们在理解学校教育的功能时过多地强调社会功能(政治、经济、道德等),而忽视了人本功能(身体、心理、审美等)。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下降,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工作的战略方针。
2、完善自身的审美修养。马克思曾说:“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实质是按照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来建造客观世界。全体领导完善自身审美修养,第一是确立科学决策的思想,第二是依靠教师,第三是服务师生。
(六)培育美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
1、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课堂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迁移审美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发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后,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学习接受,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审美欣赏过程。正如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麦田荷塘之类的自然物和赵孟俯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春江花月夜》„„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对学生来说,各种形态,各个领域的美在课堂学习中都能得到体会。
2、引导学生在课余自学中体验美。科学认为,人的感官与动物的感官不同,动物的感官是纯粹生理性的,而人的感官则具有社会性。特别是视觉与听觉“人化”程度更强些。学生课余自学中有很强的美感体验,如读了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会感受一种崇高;读了《红楼梦》中黛玉烧诗稿,宝玉哭灵等,会感受一种悲痛;读了《山中访友》会感受一种欢喜;看了奔腾的江河一泻千里的美等描写会感受到心情舒畅、胸怀宽广;看了月光幽静、杨柳依依的场景描写会感到温情脉脉,心旷神怡„„
3、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美: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劳动,因而也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围绕这一要求,学校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这项研究的预期成果与保障条件
1、编辑教师关于美的论文
2、编辑教师爱务工子女的故事集《东方育蕾》和务工子女成长的故事集《东方花开》
3、结题报告
我校是纯民办学校。董事长黄国宏先生钟情于教育,愿意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大力支持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双重提高的引擎。
第五篇:以活动促养成 探索德育新路
以活动促养成 探索德育新路
--------临南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走“以活动引领促养成教育”的德育工作之路,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让学生真正“学会为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提高学生德育素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认真开展礼仪主题活动,强化落实学生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从小就开始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一个健全人的最基本的基础要求。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夯实,我们认真开展“六个好”工作,把“升好旗、扫好地、唱好歌、做好操、读好书、写好字”作为日常工作,作为德育的主旋律。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新学期伊始我校掀起以“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浪潮。这次主题教育主要包括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四部分内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认真组织好“七个一”活动。
1、认真开好一个动员会。开学前期(8月底),我校召集全体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会,会上李校长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了县教育局下发的《教师礼仪规范》、并就目前广大教师在仪表、课堂教学、办公、集会、及与学生、家长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为人师表。会上同时对学生礼仪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认真组织好一次主题班会。开学之初,我校各班组织了以“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会上班主任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集中学习了《守则》、《规范》《中小学生文明礼仪20条》并对学生以前存在的通校生校内骑车、寄宿生就餐不排队、部分同学口出脏语、乱刻乱画课桌凳等现象重点提出警示。号召广大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告别陋习、走向文明”。通过本
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许多同学都对以前的不文明行为有了一个清醒地认识,并下决心努力改正。
3、认真办好一期宣传板报。为配合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班都认真创办了一期和文明礼仪有关的黑板报,为本次活动渲染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4、认真查找出并纠正自身一项不文明行为。教育学生从我做起,正人先正己,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积极加以改正,通过近两周的实践活动,校园内骑自行车的不见了,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的多了,口吐脏语,乱写乱画的少了,同学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到餐厅就餐。校园处处文明之风。
5、认真帮助同学找出并纠正一项不文明行为。“互帮互助、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同学是一面镜子,同学是身边的监督员,有了同学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同学们的进步更快了。
6、认真讲好一个我们身边的礼仪故事。活动中,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九月底,学校各班组织了一次“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故事会主题班会活动交流宣传礼仪心得。
7、认真选出了一批文明标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次活动我校在各班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了30多名文明标兵,文明之风在我校已扎下深根,并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
二、努力打造人文校园,用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素养。
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讲的就是环境的重要性。上学期,我校以武城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观摩学习为样本,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了“我的学校我做主”活动,开展了“绿色班级”活动,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的“三风”(校风、教风、学风)为核 心,以优化、美化环境为重点,努力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把“讲文明树新风”与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开展活动,以“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为内容的经典文化和以“我国古代二十四孝”图解为
内容的“孝”文化为主题,全面营造文化氛围。用环境文化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使学校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乐园。
2、加强班级文化。以班训为主题,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包括以国旗和班训为引领,以班级主题板报评比为阵地,以守则、规范,名人名言警句,及“班级公约”、“ 小巧手”等各种园地板块为依托,形成整洁、愉悦的班级氛围,给学生健康、活泼、向上的班级学习活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文明、欢快的空间学习、生活、成长;大力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并在黑板报、墙报中建立 “读书心得”等栏目,定期举行读书手抄报、读书笔记本评比等活动。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积极打造书香班级。
3、加强食堂餐厅文化建设,把食堂作为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学校文化展示的窗口,通过张贴、悬挂“讲究卫生,文明就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畏艰”等鼓励性、警示性标语警句,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强化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引导学生珍惜一粥一饭,尊重劳动,遵守秩序,勤俭节约。使学生在就餐、用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高素养的文明行为习惯。
4、弘扬节日文化。通过结合传统节日,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文化活动。如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教育。举办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活动等,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愉悦身心、奋发向上的平台,营造积极上进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积极开展“双十双百”综合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开展“双十双百”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牢牢撑好社会综合实践这一支点,开展系列活动,积极落实“双十双百”工程。
1、开展 “学一手,露一手”活动,要求学生学做一个菜,给家长做一
顿饭,并把活动列为双休作业,邀请家长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并进行检查评价;同时开展“我为同学做奉献”活动,要求五六年级住校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餐厅为学生做菜、蒸馒头,班主任老师监督指导,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2、开展“小巧手”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到“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学校 举办以“变废为宝,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小学生手工制作比赛及作品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废旧物品如饮料瓶、易拉罐、泡沫、旧布料、旧报纸、挂历纸、蛋壳、果壳等为主要材料,进行手工创作;在“七·一”建党纪念日,学校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举办小学生剪纸、雕刻、编制等手工制作比赛,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班级开辟才艺园地板块,展示歌颂祖国山川风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学生才艺作品,展现青少年儿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以此激发学生开展技能学习、制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开展“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活动,学校在班级文化中开辟“我认 识的植物”专栏,号召学生走进大自然中认识身边的植物,搜寻植物图片,描述其生态特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植物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学校号召学生双休日、节假日,走进社区,与乡邻交流,要求学生每天写出交流日记,作为假期作业,学校通过检查评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总之,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是重中之重。工作责任的重大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了解学生变化,贴近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20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