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9: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全省卫生工作暨卫生系统

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张建欣

(2011年2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规划开局起步、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对于全省卫生系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十二五”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一年,是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年,也是我省医药卫生事业以医改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的一年。总结去年的工作,我感到有三个方面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有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在2009年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大力加强“建设标准化、资质合法化、管理一体化、考核制度化、服务规范化”等“五化”建设,使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面,全省已有67%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超过了国家和省政府年初确定的60%的标准,基本药物平均降价幅度达到40.72%;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面,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城乡扎实开展,农村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率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

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万元,在86.96%的涉农县开展了门诊统筹,基本实现了既保大病、也保小病的目标;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高平市和平鲁区试点在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二是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山西大医院主体建筑工程提前半年封顶,在去年一、二、三季度重点工程考评中,均获省城十大重点工程第一名;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医德考评、医德查房、出院患者回访、医疗行业有奖举报等制度有效实施,受到群众好评,得到卫生部的充分肯定;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不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启动实施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大力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障了群众饮食和医药安全;圆满完成了玉树抗震救灾、“3·28”王家岭煤矿特大透水事故、“6.3”晋煤集团天安郊南煤矿事故和榆社化工厂爆炸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充分显示了我省医疗卫生队伍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值得尊敬和信赖的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打得赢的队伍。三是妥善处置了几起重大突发事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我省社会政治稳定。去年年初发生的“疫苗报道事件”,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卫生系统迅速反应、积极应对,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认真组织开展了“疫苗报道”事件中有关儿童的调查核实工作,努力化解不良影响,为事件的妥善解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下半年发生的4起问题乳粉案件,各级卫生部门从自身的职能出发,全力配合有关部门,查找事故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了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扎实工作、无 — 2 —

私奉献的结果。对此,省政府是满意的,也是充分肯定的。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全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随着 “十一五”的圆满收官,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我省顺利起步,我省加快发展、向好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是,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虽然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转型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还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卫生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

当前,我省卫生事业发展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从机遇方面来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发改、财政、社保、编制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大力支持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总额达到5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0.24%,今年还将继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的力度,这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省卫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全省覆盖城

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全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持续改进,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从挑战方面来讲,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健康威胁因素逐渐增多。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食品药品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健康威胁因素,重大新发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多重威胁,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二是健康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卫生投入较之教育等其他社会事业还比较少;卫生资源特别是优质卫生资源同发达省份和邻近省份相比,还十分短缺。三是健康公平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全省一半以上三甲医院集中在省城,朔州市迄今为止连1所三级医院也没有。基层医疗卫生薄弱,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村卫生室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人员老化、队伍不稳的问题仍然存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四是卫生发展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转变。目前我省卫生事业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机制转化,重高端技术发展、轻适宜技术普及,重技术服务、轻人文建设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全省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务必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高度出发,从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抓住机遇,勤奋工作,正视问题,迎接挑战,全力以赴 — 4 —

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卫生工作,不断推动我省卫生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今年的工作部署,高国顺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已讲得很详细、很具体,李双才同志对加强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也做了专门安排,我完全同意。我考虑,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总体要求,从今年开始,我们就是要把“健康山西”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作为一项重大系统工程来抓。省卫生厅要以“健康山西”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各项卫生工作;要坚持“防病与治病一起抓、改革与管理一起抓”,并把它作为“健康山西”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把“健康山西”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统筹部署实施。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真正实现发展经济与增进健康的有机统一,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围绕“健康山西”建设的总体目标,今年的卫生工作要在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的同时,实现各项卫生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希望各级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这次会议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下面,结合我省卫生工作实际,我再重点强调三个问题:

一、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

2月15日至1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深化医改是事关十几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凝聚共识,准确把握医改的整体思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要攻坚克难,把医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

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医改工作,确保医改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这次会议强调,2011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之年,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提出了17项主要任务、67项具体指标,其中由卫生系统牵头的46项、配合的18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强化考核,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为了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我省也将很快召开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并结合我省实际,对2011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和安排,希望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医改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在学习外省先进经验,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在全省探索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并将其作为推进医改的重要目标任务,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涵盖了医改五项重点的全部内容,这项改革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问题,确保实现“每个县都要有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医改目标。为此,今年的医改工作,就是要以这项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医改五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完成好以下目标任务:

(一)继续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率均要提高到90%以上。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要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在全省开展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 — 6 —

卡通”试点,探索一条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的新路子。要着重从三个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要达到70%左右,提高10个百分点;最高支付限额要从今年的4万元提高到5万元;二是要继续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三是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推行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提高医保统筹层次。

(二)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全覆盖。一是在去年完成67%的基础上,今年要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新构建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行以省为单位、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双信封制等新的招标采购制度,保障基层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和供应及时。三是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落实好政府投入,建立长效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解决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双轨制”现象;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建立体现绩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今年,省政府决定要在村卫生室也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明确对村卫生室进行每人每年4元钱(省2元,市、县各1元)的零差率补助,省医改领导组已经原则通过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1+10”的方案,相关部门正在陆续印发各项配套文件。各市一定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本地的实施办法,落实补偿资金,认真做好绩效考核、人员分流等工作,以确保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发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机构要认真借鉴甘肃等省的成功经验,加强政策措施研究,积极提出支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

— 7 — 的意见,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完成既定的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任务。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年内省卫生厅要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要出台全科医生制度文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在职教育、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力争两年内实现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四)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在这一方面,我省2010年的工作比2009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九类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开展,一些工作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地区间和项目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霍州、离石等个别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九类服务项目之间进展情况不平衡,像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等工作相对较好,而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管理就相对薄弱。二是经费保障问题,运城市、霍州市至今没有落实2009年本级配套资金,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缺乏开展培训、督导、考核经费,致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指导、管理较少,影响工作开展。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数量少、不稳定;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缺乏必要的公共卫生知识和相关技能,服务内容不完善、不规范。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提高到人均25元,各地要认真落实好各项经 — 8 —

费保障,确保配套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同时要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指导作用,加强乡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合理界定责任分工,建立起责任分工明确、任务分解合理、服务规范有序、组织管理高效、绩效考核严格的一整套制度,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改的实惠、分享到医改的成果。

(五)加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要首先选择几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试点,同时,结合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各市要选择1至3个县作为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试点。各市要认真组织,大胆实践,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上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各试点县的改革要由主要领导负责,发改、财政、人社、编办、卫生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扩大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改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落实鼓励社会办医政策。

总而言之,各市、县,各级卫生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整体推进医改,同时结合各地实际,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解决,坚决、圆满地完成好医改三年、五项重点任务,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下大决心、下大功夫,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领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抓好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既是党和政府的一贯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0年,全省卫生系统以建立健全卫生行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大力加强领导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推进源头治理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扎实推进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工作,保障了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我省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对医德医风有较高的期望。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端正工作态度,也是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卫生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要以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通过抓好医德医风建设,扎实推进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

2009年6月,根据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评议排名的情况,全系统召开了“医德医风建设工程”推进会,组织开展了“送温暖、送真诚、送医术”主题实践活动。2010年省级行风评议的结果还没有揭晓,但从目前各市的情况看,行风评议第一名的有长治和忻州两个市,进入各市评议前三名的有8个市,据此判断,省级行风评议的排名会前移。这说明,我们2009年开展的集中整顿是有效果的,也说明,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集中整顿,是解决医德医风问题的有效形式,— 10 —

它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医改两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很大财力,各级卫生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好的医德医风,我们的改革成果群众不认可,医改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医改与医德医风同时抓,两手都要硬。省卫生厅今年要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突出“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继续在全系统开展医德医风活动,进一步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具体来讲,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医德医风宣传教育。要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强化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开展预约门诊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注重群众的看病就医感受,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与监管,增强医务人员努力为群众看好病的意识。要结合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医风教育,把道德原则转化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形成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要树立优秀典型。去年,我省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院防疫员王元林同志被卫生部树为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宣传的重大典型,我们要发现、树立一批像王元林同志那样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奖励,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真正在广大医务人员中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在全系统形成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行医德考评制度,将其作为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不断完善考评手段、方式、方法,提高实施效果;要在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医德考评制度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工作,以此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除在医院内部建立监督体系外,还要面向社会,接受监督。要设立院内、院外行风监督员和举报箱、举报电话,畅

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办理患者投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要把党组织的监督、纪检和纠风机构的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媒体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同时,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通过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推动全系统医德医风实现根本好转。

医患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当前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提高的本领。医疗行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性、高劳动强度的行业,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不顾身心劳累,不分昼夜节日,不怕脏病风险,工作确实很辛苦,理应得到患者的尊重和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肯定。所以,我们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医学科学、医学规律,大力宣传德艺双馨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建设的成效,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尊严、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良好氛围。各级各类新闻宣传机构和媒体,都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做和谐医患关系的传播者、促进者。各级政府要注重关心解决好医务人员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要解决好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待遇问题。要旗臶鲜明地打击医闹和损毁医务人员形象的行为,维护医疗卫生人员的尊严,维护安全稳定的执业环境,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激发医务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增进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构筑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要强化整治、完善机制,扎实有效地继续抓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

去年我省发生了4起较大的问题乳粉案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这几起案件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查处的 — 12 —

干部也主要是地方政府和质监部门的负责人,但卫生部门作为综合协调部门也必须引以为戒,要从这几起案件中举一反

三、汲取教训,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堵塞漏洞,改进工作。

今年,在食品安全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要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工作,重视风险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建立畅通的风险信息、监测建议的通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加大对重点品种、风险隐患较大的企业,如乳及乳制品、肉制品生产企业的抽检频次。要加强监管力量的建设。各市要采取培训考核、保障经费,充实人员、充实技术装备等多种措施,切实强化监管力量,并在人员装备上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各市要全面掌握企业底数,实行分类建档,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要制订和严格落实食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有效监督检查,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要深入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进一步制定畅通举报渠道、奖励举报线索,保护举报人,建立与新闻媒体的内部联系机制,发挥好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是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和重点领域的整治工作。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即将结束,国务院将在3月份对各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评估考核,省政府也要在本月下旬对各市进行考评。各市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自评,仔细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措施,尽快整改。要继续引深整治工作,巩固问题乳粉清查清缴工作的成果,继续做好“地沟油”、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加强对“注水肉”的监管检查,坚持“严”字当头,实行“网格式”监管,切实把工

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食品生产经营者。近期,要重点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管理。各市要立即组织对本辖区内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在食品调味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及超范超量使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对涉嫌造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对失职、渎职的监管人员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确保我省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问题。新一轮政府体制改革以来,我省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设臵和运行模式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为进一步理顺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保证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实际和中编办通知精神,决定在未实行市局垂直管理的县(市、区)单独设臵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作为当地政府工作部门,近期将以省编办文件形式下发执行。省编办文件下发后,各地要抓紧落实、必须成立,保证做到机构、班子、队伍、经费四到位,确保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确保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各地在抓卫生工作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时候,要自觉树立“大卫生”的理念,将两者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协调部署,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两个机构在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2011年的卫生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级政府义不容辞,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责无旁贷。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推动医改五项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推动医德医风、食品安全监管等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全力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 14 —

为实现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对世界、对中国、对吉林、对卫生都是令人难忘的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四川汶川地震、三鹿事件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化危为机,迎来了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们与全省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在抗击汶川地震、处置三鹿事件、保障奥运卫生服务、预防控制重大疫病等方面表现突出,全省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管理、服务都取得新的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一年,我们国家、我们省的发展和改革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同样,新的一年,卫生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应该说,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拉动内需的大环境,关注民生的大政策,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及全社会生命和健康意识的迅速增强,为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一定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卫生事业、谋划卫生事业、推进卫生事业,实现吉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跨越。

一、更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改革中一些关键环节如何把握,直接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一要坚持公益性质。医药卫生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业产品,具有公益和产业的双重属性。3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走了不少弯路,主要教训就是公益性让位于产业性。多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卫生的支出占GDp比重和公共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都处在较低水平。政府投入水平低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过度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以药养医的政策,这些在客观上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如果一个家庭总的自费医疗支出超过了非生存必需支出(即家庭总支出减去食品支出)的30%,就意味着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照此估算,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有病不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一种“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就有义务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即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也始终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必须看到,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创新很多但也积弊不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把本该承担的很多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给了市场,造成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扭曲。新医改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不是排斥市场机制,而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政府保障公平,让市场确保效率;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也不是实行政府包办,而是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格局;我们坚持政府主导,更不是政府只管不办,而是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救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责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三要坚持人人享有。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医学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千年,而有组织的医疗卫生制度才出现100多年。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是重要社会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而能否让国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衡量这个制度好坏的重要标志。我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它既包括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也包括采用基本药物、使用适宜技术、按照诊疗规范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医疗服务。“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要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对此,我们必须坚决落实。

二、增强机遇意识,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加快发展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机遇是发展的加速器。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看卫生,还要学会从经济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民生的角度看卫生,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从更高起点上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快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医改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年内,各级政府将为此投入8500亿元。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超前谋划,主动工作,竭尽全力地争取国家支持,千方百计地用好政策、管好资金、建好项目。要围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开展工作。加强组织推动,使我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的支持资金。要围绕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工作。积极准备参加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的招投标,争取有更多的吉林医药产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围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工作。对全省县级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排队,按照国家确定的标准,抓紧提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大力加强各类传染病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业医院建设,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要围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开展工作。认真开展疾病预防、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职业卫生、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流感、狂犬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管理。要围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试点,争取项目投资,争取扩大财政预算基数,享受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优惠政策,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探索新路。

三、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防治并举、城乡统筹、中西医结合、医教研衔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着眼让老百姓“少得病”或“不得病”,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从“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五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对改变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落后的卫生面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中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今天,我们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进行一种全新的建构。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高卫生投入绩效的最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及时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

二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大力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要合理布局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强化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要搞好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衔接。逐步实现农村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县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心医院的资源共享、有序衔接,鼓励患者使用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符合需求的医疗设施。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养。更加注重对乡村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培养,积极引进、吸收乡村和社区“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型人才。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问题,建立同公益目标相适应的医生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

三要着眼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努力解决“看病贵”。要继续完善由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努力降低医药费用负担,实现群众基本用药的公平可及和安全有效。

四要着眼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卫生部门要认真负起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大卫副省长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2008-04-09

同志们:

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刚才,李庆瑞同志的报告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回去后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四市发言中总结了很好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五年来环境保护工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重大转折,迈出了历史性转变的坚实步伐。环境保护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了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比较突出的重要领域。

(一)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时期环境保护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紧紧融为一体,成为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五年来,我们围绕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在环境保护如何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做文章。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环境保护这个抓手,五年来全省共关闭取缔重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5168家,否决了234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对132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8个市(县)实行区域限批,同时支持新上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2007年全省各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标率比2002年分别提高37.0、26.5个百分点,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平均达标率连续3年保持100%,比2002年提高16.8个百分点,全省环境质量达到了10年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是2002年的2.5倍;人均生产总值1.6万元,是2002年的2.4倍,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环境保护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

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工作目标,是国家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指标,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五年来,全省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制定配套经济政策等综合措施,强力推动这项工作落实。我省在实施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开展结构减排的同时,下大力气克服财力不足的困难,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40.7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目标,形成日处理污水591.8万吨、年削减COD50万吨和日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89万吨的能力;全省建成1466万千瓦现役燃煤电厂脱硫治理工程,形成年减排二氧化硫能力约35万吨;全省累计投入资金6.68亿元,对2700多家企业进行深度治理,使其达到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排污限值。五年来全省还累计投入资金3.23亿元,相继建成了38个跨市界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70个大气自动监测点位、565个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和全省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并为18个省辖市、108个县(市)配备了必要的执法车辆和监察、监测仪器设备,提高了省、市、县3级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确保了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减排效能。2007年,全省COD和二氧化硫分别较上年减排3.76%和3.7%,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了双下降。污染减排腾出了环境容量,为我省新上先进产能提供了发展空间。与“十五”末相比,我省造纸企业由1360家减少到308家,产能却由355万吨提高到800万吨;淘汰所有水泥机立窑产能55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由2670万吨达到7300万吨,占全省

水泥总产能的85%;同时,关停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建成了一批电厂脱硫设施,推动火电行业新上了一批大机组,发电总量大幅提高。全省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环境保护成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着力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看环保,和谐社会看民生。五年来,我省坚持以环境保护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针对重点地区环境问题,每年都确定几个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流域区域行业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并列入省委、省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十大实事之一,强力推动落实,促使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热点问题,通过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和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解决了饮食业油烟污染和建筑施工、餐饮娱乐等噪声污染问题。针对农村的环境问题,全省以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载体,建设了一大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同时,投入资金23.7亿元,通过打深水井、自来水通村等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5800多个村庄近7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针对不法企业违法排污危害群众健康问题,全省通过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对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和涉铅、造纸等9个行业等进行专项整治,并畅通举报投诉热线,对群众反映的严重违法问题严厉打

击,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环境保护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融洽了党群、干群、社群关系,成为着力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环境保护工作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已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切实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严格的环保目标责任制,每年将环境质量、污染减排、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指标任务,通过签订政府环保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企业和相关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标准和要求,并配套建立了考核办法,强力推动工作开展;为了确保污染减排任务的落实,分别建立了污染减排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已初步显现成效;为了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逐步建立实施了挂牌督办、黄牌警告、区域限批、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实施环境质量与建设项目审批挂钩、断面水质与财政挂钩、脱硫工程与脱硫电价挂钩等制度,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人大、政协、媒体及人民群众的作用,开展不同形式的监督,有效震慑和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环保部门通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锻炼了一支精通业务、工作扎实、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执法队伍。这些机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这支敢打硬仗的队伍,为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等各项环保目标的实施,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及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五年来,我省环保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一个亮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赢得了主动,在全国树立了河南形象。省政府在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河流污染防治会议上我省介绍了水污染防治的做法,国家环保总局和有关部委对我省环保工作给予重点财政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更得益于全省环保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省环保局和全省环保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思路清楚、开拓进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全省环保工作深入开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敢于打硬仗,不分节假日和双休日,不分白天和黑夜,不怕恐吓、不怕围攻,忠于职守、勤奋敬业,为开创河南环保工作新局面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支持环保工作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曾经分管环保工作的刘新民同志和刚刚离任的王国平同志为环保工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清醒认识当前全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

发现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勇气。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

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我省环保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个别地方领导对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在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仍然走以牺牲环境保护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把环境保护当做软指标、软任务、软措施,在处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时,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政策、规划区域经济布局和引进项目等方面,不考虑环境因素和环境风险,不征求环保部门的意见,不顾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决策失误、项目违法、资金浪费,甚至酿成污染事故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二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持续增大。我省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还不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将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周生贤部长说的好,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产生的是GDP,留下的是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工业和生活污染排放将呈刚性增加趋势,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和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瓶颈制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电力、煤化工、电解铝、食品、纺织等行业所占比例偏大,单位产品能耗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明显,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十一五”前两年我们完成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不到预定目标的五分之二,列入2007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的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我省仅完成了计划的38%。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我省资源能源人均占有量小,目前这种过分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仅使资源能源难以为继和对环境构成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自觉调整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削弱了我们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可能陷入“资源魔咒”的恶性循环,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四是体制不适应、工作不到位削弱了全省环保工作的效果。目前全省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爬坡攻坚阶段,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全省污染减排等环保机构和人员还不适应日益繁重的环保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省、市两级机构人员编制少,县级机构臃肿、素质跟不上;各级的环保财政投入不同程度的存在制度不稳定、渠道不畅通、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到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全省落后产能退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等制度还未建立或不完善;环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的难题依然困惑着各级环保工作者。另一方面,我们在环境监管的具体执法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资源开发中的环境监管还有漏洞,有的对矿产资源进行肆无忌惮的破坏性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全省投巨资、花大力气建起来的污水处理厂有不少运营机制还不科学、管网还不配套、运行还不正常、减排效果还不明显,存在着“晒太阳”和被人民群众骂为“样子工程”的危险;小水泥、小砖瓦窑等一些前几年已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关闭不到位,随时有死灰复燃 的可能;小采选厂、小铁合金等一些明显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因疏于监管而随意上马;贾鲁河、惠济河、卫河等一些主要河流水质达标情况仍不乐观,全省环保工作的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正视问题而不可忽视问题,直面挑战而不可回避矛盾。全省上下一定要知难而进,努力实现全省环保工作的新突破。

目前我省环保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是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战略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战略指导。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提出“三个历史性转变”,把环境保护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环境保护摆在了新的历史高度,标志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党全民的共同意志。二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策保证,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基础。中央和省先后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制定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明确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国家把节能减排列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约束性指标。最近全国人大又通过了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五个更加”的工作思路等都直接或间接与环境保护有关;国家开始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新一轮国家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变直属机构为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组成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给予我们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环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具体指导,特别是去年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省环保工作汇报,会议强调指出要从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重视环保工作,为全省环保工作的开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同时,全省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环保的财政投入力度,并着手解决环保的机构编制、配套经济政策等问题;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工作;各级人大、政协和媒体及人民群众对环保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三是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实力增强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河南正实施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强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同时,全省财政实力的逐步增强,为环保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物质支持,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全省上下一定要乘势而上,努力推动全省环保工作取得新进展。

三、要准确把握今后全省环保工作的努力方向和重点

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后三年是我省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关键时期。今年是奥运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本届政府成立的第一年、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首战

之年和我省完成“十一五”目标的攻坚年。李成玉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省的环保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阶段性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协调。

“十一五”后三年和今年的节能减排及环保目标也已明确。今后几年特别是今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全省环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环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牢牢抓住“四个坚持”,努力实现“四个确保”,推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保为全省环保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各级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环境监管的职责。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环保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定期听取环保工作汇报,积极支持环保部门开展工作,着力研究解决污染减排、环境综合整治、环保重点工程以及环保队伍建设、环保投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政府要坚持和严格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刚才,各市递交了今年的环保目标责任书,这里面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表达了各市完成任务的决心。会后,大家要把目标责任带回去层层分解,加强检查督导,跟踪抓好落实。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年终将按照“一票否决”制的程式和内容,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完成环保目标任务、履行职责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对完不成污染减排、环境质量目标和环境综合整治等环保重点工作的,将按照“一票否决”制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今年也是国家实施大部制的第一年,环保总局刚升格为环保部,这说明国家已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加重要位置参与国家综合决策。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把各项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持围绕“又好又快”谋发展,确保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各级政府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树立大环保的理念,努力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要以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发展腾出容量和空间。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超过总量控制、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环境违法的企业,坚决依法实施关闭或停产治理。要以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上市企业环保核查、发展循环经济和严格落实土地、信贷政策等为闸门,从严控制落后和过热产能,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所有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没有经过环境容量置换的项目、未经环评的工业园区和工业聚集区,一律不得审批新建项目;所有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环境违法严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的地

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对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关小上大、新上先进产能的地区实施优先审批和相关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和重大项目引进等工作中,要注意征求环保部门的意见,避免环境隐患和风险。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本辖区的地理特点,加强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的研究,并做好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的衔接,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制定环境准入配套政策。同时,要在现有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行业规划环评、城市规划环评和农村规划环评等,确保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三)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确保以污染减排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确保污染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一是要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强力推进结构减排。各地政府对列入今年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的小火电、铁合金、刚玉、电石等行业落后产能,要按时限和标准确保关闭和治理到位。二是要以环保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工程减排。各地政府及排污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今年要全部建成12.5万千瓦以上机组的电厂脱硫设施,及时开工建设各省辖市第二期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电厂脱硫设施等要实现管网配套、安装在线监测等设施,在线监测系统要与

环保部门联网并正常运行,确保工程发挥减排效能。三是要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力推进监管减排。今年重点查处化工、造纸、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和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环境违法及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设施等重点环保工程不能正常运行问题,同时加强对“十五小”、“新五小”和已关闭取缔企业的环保后督察,严防污染反弹。对严重违法行为,采用经济处罚、控制信贷、新闻曝光、限制项目审批等综合措施,严管重罚、严厉打击,营造良好的环保法治环境。要切实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今年务必取得实效,为全省环保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要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抓手,强力推进农村污染减排。推进农村改水改厕、畜禽养殖和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推广沼气工程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今年要以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行政村为重点,建成200个省级以上生态文明村,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是要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推进污染减排全面落实。要以国家和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为指导,认真落实污染减排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三个办法”,严格工作标准,提高人员素质,做到统计科学、监测准确、考核严格。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求突破,确保全省环保工作向纵深推进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不断完善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开拓创新,确保为全省环保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一是坚持用好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节能减排实施方

案要求,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二是切实开展好中原环保世纪行、环境大接访等活动。要把环保宣传和执法密切结合起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要综合运用挂牌督办、区域限批、环保“黑名单”等手段严厉打击。要进一步发挥好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注意报道总结各地环境监管的先进经验,如济源探索实行环保网格化管理、漯河试行乡村两级环保专职工作人员制度等,对成熟的经验要形成制度向全省推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完善和落实关闭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好企业债务和职工安置等问题。四是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一些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要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摸清各地环境容量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交易平台。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排污权的有偿使用。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交易的管理,逐步形成规范的管理办法。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着手制定能够明确生态补偿费征收主体和客体、征收范围和标准、生态补偿费的使用和管理等问题的可操作性方案,按照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的原则,运用政府财政转移和市场调节等手段,让受益方对保护方实施补偿。五是切实落实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政策。我省要尽早制定与国家政策相衔接的配套措施办法,各级环保部门要及时与金融、保险、证券监管部门和有关机构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环

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严格限制环保违法项目贷款审批,严格控制环保违法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搞好重点行业企业污染保险试点,以严格信贷管理和融资遏制环境违法、支持环境保护,以实施绿色保险降低企业环境风险,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过去五年我省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肩上的担子将更重、面临的挑战将更大。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抓住机遇、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河南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另外,省环保局刚刚调整了新的领导班子,希望新班子加强团结,带领全省环保战线干部职工,发扬敢于碰硬、连续作战的作风,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省环保工作的新局面。“天蓝水清、大地披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要有为实现理想信念而苦苦追求的痴情、为完成环保目标任务而艰苦奋斗的激情、为改善民生造福社会而埋头苦干的真情,不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9800万人民的厚望和重托,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陈文华副省长在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文华副省长在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01月25日 来源:省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 中 小】

发邮件推荐给朋友

(2010年1月15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目的是,总结2009年全省卫生工作,分析当前我省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推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安排,沈骥同志已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统筹,负重前行,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省卫生系统团结一心,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科学统筹,负重前行,各项卫生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是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等文件发布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适时讨论、研究、部署各项改革任务,陆续出台相关的配套文件。制定下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09〕21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工作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川府发〔2009〕41号),明确了全省医改总体目标及3年内5项重点改革的具体内容、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省政府召开了两次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蒋巨峰省长和魏宏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目前,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实施。2009医改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是2009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灾后重建项目与扩大内需项目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全省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做好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灾区医疗卫生秩序恢复良好。积极开展地震伤员康复及心理治疗工作,完善省、市、县、乡、村5级心理干预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地震灾区无大疫成果,法定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

三是全省各项卫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快速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项目顺利开展,重点疾病防治得到明显加强;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妇幼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医疗服务和技术不断提升;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时科学有效,卫生应急经历考验;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卫生宣传有所突破;推进“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医药民族医药惠民工程”,基本实现了中医药、民族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目标。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卫生工作硕果累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卫生部强有力的指导支持,离不开全省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以及全省卫生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我省卫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卫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仍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一是我省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加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卫生事业体制、机制、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尚需逐步改革加以解决;三是艾滋病、结核病、乙肝、包虫病、大骨节病在我省一些地区依然严重,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保持高度重视和警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卫生事业的认识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处于“巩固回升,向好发展”期,“爬坡上坎,蓄势突破”关键阶段。做好今年各项卫生工作,对于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巩固来之不易的向好发展势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勇于担当,增强紧迫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新形势新挑战,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我们从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很多启示:危机中往往孕育着生机,困境中常常显现着希望。我们正是从一个又一个危机和困境中取得了2009年工作的各项成绩。今年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更加积极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卫生工作。应当看到,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灾区恢复重建为卫生事业跨越发展带来了希望。当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各级政府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卫生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卫生投入的增加,卫生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而且可以逐步扭转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因此,卫生事业发展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卫生工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相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医方式和疾病防治模式,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医疗卫生事业必须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及医德、医风、医技都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价值,必须以做好卫生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前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目前我省医药卫生体制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医药费用个人负担还比较重。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举措,卫生工作已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就是要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我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改革和创新。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很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和决心,精心组织,抓紧推进,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谋划,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事业发展兴旺。

(一)强化政府职责,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是医改的攻坚年,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解决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把卫生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强化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做好各项医改经费测算,提前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到实处。要强化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好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切实履行好统筹规划、督促指导、行业监管的职责。

2010年,随着全省医改的逐步深入,很多任务和经费直接压在地方政府的肩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这里,我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重强调四点。

一是要在新农合扩面提标上下功夫。继续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首先,政策宣传要到位。我省2010年国家筹集的新农合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提高到130元,增加的30元,全部由各级政府承担,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这一点一定要向大家解释清楚,把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使农民心情愉快地自觉参加新农合。其次,保障水平要提高。随着筹资额度的提高,要逐步提高住院报销比例,适当扩大补偿的病种范围,开展好门诊统筹和异地报销,扩大参合农民总体受益程度,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实惠。第三,监管制度要完善。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督管理和内控制度,提高基金使用透明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防止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住院的问题,坚决从严查处违规套取新农合基金等不法行为,切实管好用好农民的“健康钱”、“救命钱”。应当看到,我国的新农合制度以非常低的筹资水平,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风险,效率很高。一定要坚持这一管理体制的优势,通过有效兼顾供需双方的要求,严格控制费用上涨,使新农合基金发挥更大效益,让农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得到实惠。

二是要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政策上下功夫。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的是群众最基本的用药需

求,国家要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第一年的目标是,今年全国“两会”之前,3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到2010年底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这项工作,关键在于落实投入补偿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服务网络的“网底”,是广大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财政补偿能不能同步到位,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最担心的问题,也是推进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补多少,怎么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而且会影响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从全国和全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际加价率远高于15%,医务人员的相当一部分收入和机构的正常运转经费基本上依靠药品加成。所以,对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财政补偿,不能简单地按15%的加价率算账,这个问题魏宏副省长在去年“基本药物制度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会”上反复强调,各级政府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测算、合理解决“补多少”和“怎么补”的问题,确保补偿到位。与此同时,要结合绩效工资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切实调动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稳定基层卫生队伍。

三是要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上下功夫。要切实做好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进一步规范服务内容,保证服务质量。要合理解决乡村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真正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到基层。各地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面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要落实国家免疫规划、重大疾病防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政策,特别要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要加大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防治力度,继续加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艾滋病、大骨节病和包虫病防治等民生工程。要进一步加大对甲型H1N1流感、霍乱、鼠疫等重大疫情的及时有效监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确保处置快速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很多卫生项目,国家和省都有专项经费,要把资金管好、用好,切实见效于民。与此同时,要积极落实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安全监管。要以尘肺病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和农村饮水卫生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区)、卫生村镇活动,进一步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深入开展。

四是要在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下功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要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把公益性和积极性协调到最佳水平。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将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逐步缩小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差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这一目标。同时,要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改革大潮中来,真正使医改取得实效。公立医院改革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坚持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力度,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改革,促使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上上台阶,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目前,我省已确定南充市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们将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省卫生厅要帮助南充市制订改革方案,相关部门要从政策、工作和经费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其他市(州)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不等待观望,不等靠要,及时跟进,努力争取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探索出好的经验,为全面推开打好基础。

(二)奋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建设。今年是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决胜年,切实抓好卫生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我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队伍综合素质、医疗卫生管理质量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各地要坚持以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

实施,带动我省卫生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一是强化责任管理,加速灾后恢复重建。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恢复重建工程,全世界高度关注,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学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问责制,追责制,做到事事有人负责,钱物有人监管。今年要力争完成规划项目的96%,全面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工程项目要做到既符合项目规划要求,又能满足实际需要,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把我省卫生机构恢复重建工程建成优质工程。

二是狠抓落实,高效规范推进扩大内需卫生项目建设。扩大内需项目建设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对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资金到位、项目管理、项目责任,比一般项目要求严格。在去年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总的来讲项目推进有序有力、管理比较规范、监督检查逗硬、监管措施有效、建设成效明显。但也有一部分项目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存在擅自改变建设性质、建设内容,招投标程序不规范,资金监管有漏洞,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各地要认真领会把握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意义,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建设程序管理,加强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切实落实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加大监督力度,把每一个扩大内需项目建设好,做到建一处工程,留一处精品。

三是加强监管,努力提高资金效益和工程质量。“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我省一系列的有力支持,在全省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卫生项目多,投资数额大。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标准和质量,用好每一分钱,确保资金的投向投量。每个环节都要落实责任制,做到全程监控,努力提高资金效益和工程质量。每个项目要建立监督组,全程跟踪,落实廉政纪律和建设规范,确保每个工程建成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三)科学抓好重大疾病防控,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切实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免疫规划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也是疾病预防控制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各地要在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同时,做好15岁以下人群乙肝、4岁以下人群麻疹等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实现我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要加强脊灰、乙肝等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工作,及时、妥善、有效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坚决杜绝不稳定因素发生。

二是加大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要继续落实藏区民生工程。在包虫病防治方面,要建立省部联合防治包虫病行动工作机制,制订《包虫病综合防治方案》,加强健康教育、犬只管理、疫情监测,对确诊包虫病病人给予免费药物治疗,符合条件的病人实行手术治疗。在大骨节病防治方面,要认真落实《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总体规划(2007-2010年)》,采取综合防治制措施,降低大骨节病的发生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藏区稳定。2008年,我省经过艰苦努力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下一步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三是下大力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我省艾滋病感染者估计约8万余人,从整体上看,我省艾滋病仍呈低流行趋势,但特殊人群和部分地区呈高流行态势,疫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强疫情严重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派出专家加强技术支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艾滋病的防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四是千方百计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现正处于冬春交替季节,甲型H1N1流感也将进入高发时期,防控形势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有效防控大规模出现疫情和聚集性疫情的暴发,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加强临床救治工作,尽量减少死亡病例。要加强监测工作,关注疫情的变化;要强化医护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能;要加快疫苗接种进度,使一些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尽快得到保护;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老百姓自我防范意识,共同铸起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坚实屏障。

(四)统筹兼顾,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卫生队伍。发展卫生事业要坚持统筹兼顾。首先,要把卫生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和实施,统筹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第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调整医、患、保、药四方利益关系,统筹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第三,统筹考虑中医与西医、中药和西药的发展,切实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共同发挥中西医药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此外,还要统筹做好深化医改与其他卫生工作。改革是破解工作的难题,要以改革促进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医务工作是令人尊敬的高尚职业,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要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引导他们自觉端正医德医风、提高医技、改善服务,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中来。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护医务人员的正当利益,提高他们的地位,维护他们的尊严,使他们能够安心从医。要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实行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保证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把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到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上来,真正发挥医改主力军的作用。

今年卫生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肩上的担子很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维护全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建和谐四川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张昌平副省长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

张昌平常务副省长在全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1 年 1 月 26 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把它摆在民生之首,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在会前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殷切希望我们在跨越发展中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这既是肯定、鼓励,更是鞭策、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刚才,维平同志作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报告,对明年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很重要,很好。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民生事业成果惠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五年,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五年,也是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较“十五”时期平均增长近一倍,新农保制度覆盖率达到 40%,比全国要求高出 17 个百分点。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比 2005 年翻了一番。五年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 331 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 85 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 230 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 35 万人。五年全省累计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 2.6 万多名,比“十五”时期增加了 2 万名。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全省市、县和部分乡镇、街道建立了三方协商机制和调解组织,妥善化

解了大量的劳动争议。与此同时,体制机制展现新的活力,比如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力量促进就业机制,全省民办就业服务机构达 276家,建立了新农保参保缴费激励机制等。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如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华侨农场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等等。

“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成绩显著、来之不易,凝聚了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大量心血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今天荣获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祝贺,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跨越发展、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分析、准确把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充分认识全省就业与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仅今年新增城镇就业任务达到 60 万人,而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又明显不相适应。同时,伴随我省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变,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现有人力资源素质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技能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大家知道,就业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实现充分就业,对于实现城乡居民今年增收 12%的目

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全国来看,农民收入高于我省的省份,都是工资性收入比例比较高的。我省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超过 40%,贡献率是 53.6%,只有不断将大量农民转入城镇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充分认识全省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它还是促消费、扩内需的基础。只有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才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消除人们对养老、失业和患病的后顾之忧,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城镇化不断加快的重要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不衔接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现在我省城乡的收入比为 2.93∶1,城镇化率达 51%,城乡人口约各占一半,但农村消费(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只占消费总额的 37%。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农村消费。

——充分认识全省劳动关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十二五”时期,影响我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多,我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基础还不稳固,加上安全、环保、能源、技术改造升级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压力增大,劳动者增加工资收入、改善劳动条件、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的诉求明显增加,劳资纠纷呈多发态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难度加大。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继续打好“民生工程战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和稳定就业。当务之急是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及早准确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以人社部门牵头,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各级人社、财政、工会、经贸、外经贸、住建等部门要密切联系,积极联动,以厦、漳、泉为重点,提高用工服务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及时采取对策。要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专场活动,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做好省内农民工工作。既要推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又要鼓励进城务工,继续探索更为直接便捷的方式让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省际之间劳务协作。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做法、渠道,要在跨越发展中发挥得更好。

第二,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首先要建立职业培训需求预测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做好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人社部门牵头及时掌握共通职业培训需求信息,整合职业培训资源,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省政府年初研究紧缺的专业马上就可以开班,免费招生。其次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这是产业升级的基础。要改革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推动职业培训资金直补企业政策落实,加强高技能人才“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建设,莆田的优势产业古典家具面临后继乏人危险,为什么不

向宜兴紫砂产业学习,有几百个高级职称牢牢占领产业制高点。要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对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这次省政协会议上,委员们提出有关社会保障的问题后,钟维平厅长立即赶到听取意见,作出安排,受到了委员们的欢迎。要大刀阔斧,从实际出发,以解决本质问题为目的,把好事办好。

第四,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继续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向乡镇(街道)延伸,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认真研究解决农民工反映的比较普遍、比较集中的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同志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国运,惠及民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习力、强化执行力、激发创造力、维护公信力,在服务跨越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

新春佳节将至,借此机会,向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下载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0218张建欣副省长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省长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午,XX同志对去年全省国税工作作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国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200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了非典疫......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副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xxx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同时举办第三期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这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副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东省副省长 佟星 (2008年3月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省政府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

    副省长在全省房地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同志们: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正确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推动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

    副省长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合集五篇)

    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韩寓群省长亲自为这次会议致信,这对建设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有力的推动。刚才,会议传达了韩省长的致信,表彰了在2004年建设工作中做......

    副省长在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经省政府同意,法制办就组织召开全省政府法制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十五”期间和2005年政府法制工作,研究法制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以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深入......

    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和完成医改近期五项重点任务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年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XXX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客观全面地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