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评估自查报告
一、学校简介
怀来县府前小学是由原沙城镇第三小学择址新建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现有27年教学班,学生1600多名,教职工80余人。
二、自查情况
A、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A1、校园网
我校校园网已初具规模,互联网接入带宽为30M光纤,建有20平方米的专用网络中心,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并制度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网络覆盖了所有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多功能厅等。A2、终端
我校目前所有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师机比达到1:1。每个学科教研组配备数字办公设备。现在56台学生用计算机,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要,上课时,一生一机,但达到规定的生机比8:1。A3、多媒体教室
我校所有的教学班都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有相应的教学系统,音乐、美术教室暂时没有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A4、计算机教室
我校目前有一个计算机教室,面积120平方米,56台学生计算机,能满足是常的教学需要,上课时一生一机,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但达不到每10个教学班配备一个计算机教室的标准。A5、录播教室
我校安装有一间专用的录播教室,面积70平方米,支持智能分录播,可通过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对录播资源进行发布、管理、点播、后期编辑等。A6、其他数字化环境
我校有专用的数字化校园广播系统两套,一套用于教学楼,另一套用于操场,数字化校园电视台一套,还配有一套数字化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没有盲区。B、数字资源与应用系统 B1、国家公共教育资源
我们一直是河北省远程教育网的用户,老师们在教学中能把教学资源与课学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一起。B2、校本资源库
配有50平米电子音像室一个,为教育教学购置了大量工具软件和丰富的音像资料;购置了大量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电教教材。我校的校本特色教学资源库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资源库还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资源库正在建设当中。B3、应用系统
教师、家长之间一直使用校讯通作为联系的平台,学生进出校园都有信息发送到家长手机上,每天的作业也是通过校讯通平台布置。人教数字校园经过培训,老师们都能熟练的运用备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还不完善,暂时也没有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C、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C1、专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我们坚持采用定期培训与自修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系统培训。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老师主要使用PPT和FLASH等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与修改。
暂时还没有老师参加中央电教馆、省电教馆主办的相关 C2、信息技术学科专职老师及网管员能力
我校有三名计算机教师,其中一人为计算机本科学历,一名网络管理员,C3 课题研究:
我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今年申报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国家级子课题1个(由副校长李雪平同志负责、综理组组长王海青老师任组长,吕国华等4位教师组成生物课题组);市级1个,由综文组刘巨奎老师任组长,王军秀老师等三位教师组成地理课题组。其核心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目前各课题的研究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实施。
D.教学研究
D1 电教教材研究开发:
学校有教师自制的课件166个,目前尚无成套的电教教材。
D2 研究课题: 承担国家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专题《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子课题1项,即:
A类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海青
承担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1项,其中: A类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组长:刘巨奎课题研究今年刚刚开始,初始资料已准备完成。
D3课题研究规范实施:
课题研究从立项,到写实施方案到实施,我们都本着先培训后实施,务求科学、规范、有效,做到步骤合理,方法科学,监测到位,记录准确。但由于起步晚,研究中的规范问题有待不断深入。
E组织管理
E1机构设置:
我校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成立了由校长杨献平同志任组长,两位副校长任副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并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教务主任赵云平同志主抓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教务处副主任崔新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与学科教研组平行的由 7位成员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由李水廷老师任组长,负责电教在教学及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人员配备整齐且业务能力强,学历均在专科以上。
E2 工作计划:
学校十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和民主管理,每年要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决定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管理、使用和培训等重大事项;每学期学校都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制定培训规划;校领导班子每年都要召开若干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特别是2000年初学校制定了《涉县三中2000——2002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对电教软硬件建设、教师培训内容及发展前景等都作出了详尽的规划,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今年初,学校又提出了《2003——2005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从软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与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已经并且正在探索实施量化管理。
E3 规章制度:
为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开展,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建立和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电教仪器设备使用借阅登记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教职员微机室管理制度》、《涉县三中教科研奖励办法》等20余项项制度及考核办法,并编辑成《涉县三中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汇编》一书,供教师学习使用。所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专人、专室管理,责任到人;软硬件全部分类分组编号,建立台账,专人负责,账目齐全,教导处于去年在制度中出台了“六个一工程”,其中三个一是:每个月到多媒体教室至少上一节电教课,每学期制一件高质量的CAI课件,每学期写一篇电教论文。以此督促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并将此列入教师的常规考核。电子音像室还印制了音像目录,下发到各年级、各教研组,以便老师查用借阅。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教师的编辑组卷、学生成绩管理和上报各类材料,都使用了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在评职、评先、晋级中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承担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任务、研制电教教材计为工作量或科研成果。
E4 经费保障:
虽然学校资金很紧张,但近几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我校始终保持有增无减的态势。2000年,我校兴建交互式校园网,投入资金33万元软件;2001年,兴建150平米多媒体教室,投入10万元,并购置了价值3.8万元的软件;2001年,增建微机房和改造旧机房又投资53万元,并购置软件1.3万元;今年再次投资6.8万元,兴建第二多媒体教室,四年累计投入总数为108.9万元,占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20%,均高于省要求的投入比例。
F工作成效
F1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开设信息教育必修课。现有3名专任教师执教,初一年级每周两课时、初二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能使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每天排满,使用率在90%以上。
E2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丰富广大同学业余生活,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促进我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发展学生特长,培养计算机尖子生,我们面向全校学生,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2001年计算机兴趣小组成员20名。活动内容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时间是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为期一年。2002年计算机兴趣小组30人,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制作贺年卡之类的电脑作品,时间还是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为期一年。去年学校组织了初二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活动,今年4月底还将举办初二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
通过小组活动,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广大同学的知识面,使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今年邯郸市举办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竞赛中,我校杨蕾、田坤两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E3示范作用:由于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本县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我县各校和邻县不少学校都来我校参观学习,对本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开路、导航和辐射、带动的作用。
E4成果统计;
我校在大力加强硬件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三年来,我校教师共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20余篇,自制课件160多个,参加县级以上电教优质课30人次,并申报了国家级子课题和市级课题各1个,目前正在试验研究阶段。
目前,全校90%的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育教学,电教课占总课时的30%以上,使用多媒体教室每学期在400学时以上。
我校教务处每学期都举行各级各类的“评优课”、“交流课”、“汇报课”及“示范课”,要求能充分展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思想。仅近三年来各类校级公开课就达100余节次且听课记录齐全,并且出版了校内刊物:3期《教改信息》、2期《电教优质教案选》和《优秀论文选》。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一致好评。2001年我校经邯郸市电教馆专家组验收达标,成为 “邯郸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又获 “邯郸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杨献平、崔新年两位同志获市“电教先进工作者” 称号,近三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教育技术骨干:王宏琴老师的化学电教课,王成林老师的数学电教课,分别获得市奖励,李井堂老师语文电教课,武富琴老师历史电教课,郝春霞老师地理电教课分别获得县级奖励、李水廷老师、谭树云老师制作的课件,也在县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还积极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辐射空间,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德育工作,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呆板的教育方式,而采取先进的手段、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比如每周利用下午课外时间,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播放一些新闻及教育功能极强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使现代教育技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先进的手段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占领了学生课外思想阵地。
三、规划与展望
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2005年以前,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投资,将学校局域网同宽带接通,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实现教学选择的最优化和个性化;给每位教师配一个笔记本电脑,实现教师全员电子备课;同时,逐步完善软件建设,充实课件制作素材及与新课程配套的各学科教学资源,确保各种硬件发挥宏大效益;增加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比率,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和资源始终在本县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省市先进水平;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校际交流,大搞科研活动,确保我校教师队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信息资源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水平;争创一批省市乃至全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把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第二篇:“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涉县第三中学
“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为了顺利通过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使我校早日跻身“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按照省、市电教馆通知要求,对照“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标准”,我校进行了认真的自评,现分三部分将我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和自评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自评得分情况
第一部分,环境建设。共5项,自评分22分:
第二部分,资源建设。共6项,自评分19分;
第三部分,师资建设。共3项,自评分17分;
第四部分,教学研究,共3项,自评分13分;
第五部分,组织管理。共4项,自评分11分;
第六部分,工作成效。共4项,自评分43分;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是邯郸市涉县一所重点初中,建校于1974年,初名涉县城关中学,1999年更名为涉县第三中学。20多年来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涉县三中由当初仅有几个教学班的镇办学校,发展成为今天拥有26个班,学生总数2300人,教职工105人的国办中学。并逐渐成为涉县的窗口学校,先后获“河北省德育示范校”、“河北省先进业余少年军校”、“邯郸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邯郸市普九先进单位”、“邯郸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涉县十星级学校”、“涉县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示范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尤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动作大,速度快,97年,我们投资十几万元安装了卫星接收系统,装备了闭路电视,实现了“两机一幕”进教室;99年底,由涉县金鸣王电脑公司承建和装备标准较高的计算机室一个,内装50座386学生机,1台教师机及1台服务器,并装空调两个;2000年上半年,又与邯郸市万维网络公司签约,将原21个教学班、实验楼四楼及校长办公室装备了交互式校园网络系统,并在教学楼二楼设主控室一个(内置一个主控台,三台计算机和一面八屏幕的电视墙);下半年,又装备了无线发射与广播系统;2001年9月,学校又与北京贝克特公司签定合同,将原来可容纳200余人上课的电教室改装成具有液晶投影、实物展示、计算机教学等功能的多媒体教室;2002年9月,学校高标准科技楼落成,又投资53万余元新增联想品牌机50台并将旧机房微机改造升级,由原来一个微机室变成了两个,并建了一个30座电子备课室。11月,1
又投资5000多元兴建校校通工程,使我校远程终端教育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年前不久,我校再次投资6.8万元,与北京贝克特公司签约装备了多媒体教室
(二)室,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再次上档升级。这些年来,仅管学校资金捉襟见肘,但在省、市、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按照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环境建设
A1、网络环境:已建成对内连接各教室、各处室、计算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对外连通省远程教育网的交互式校园局域网,我校各处室、校级领导都采用了计算机办公管理,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等,基本上实现了现了教学、行政、办公的网络化。
A2、信息技术教学专用机:我校现有96平米计算机教室2个,共有微机104台,基本达标。
A3、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分别建有96平米150平米多媒体教室2个,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控制台2个、大屏幕液晶投影仪2台、视频展示台2 个、录像机2个、摄像机1个、DVD2个、电视机4台、计算机2 台、音箱4对、无线麦克风2套、功放机1台。
A4、教师备课专用设备:建有60平米30座的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内配打印机1台,另外6个科室及校领导办公全部配备了计算机,配备数为12台。
A5、常规多媒体设备:购置了无线发射系统2套、数码照像机1 台、扫描仪1台、摄像机1台、刻录机1台、DVD影碟机2台、打印机6台、活动硬盘3个等电化教学和电子备课辅助设备。
B、资源建设
配有25平米电子音像室一个,投资近7万元,为教育教学购置了大量工具软件和丰富的音像资料;购置了大量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电教教材。其中:
B1教学软件:教学类应用软件、素材资源库光盘480片,总容量220G。
B2音像资料:录像带160盒、VCD教学光盘60片、VCD影视盘5片、录音磁带350盘,总时数达730小时以上。B3投影教材:投影教材共8套,300多片,每学科一套。
B4软件开发:由于技术原因,虽然尚无人具备开发教学软件能力,但我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已有80℅以上的教师具有运用软件制作课件的能力。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制作的课件获市级奖2项、县级奖8项,学校音像室库存教师制作课件166件。
B5学校管理系统:建有校校通信息平台。
B6现代教育技术刊物:有《中小学电教》、《电脑爱好者》、《电脑校园》、《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5种杂志及《学生计算机世界》、《电脑报》2种报纸。
C师资建设:
以“培训”为途径,以“活动”为手段,创设“激励机制”.加强科研和培训,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核心。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下搞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我们坚持采用定期培训与自修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2000年起,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系统培训。2001年分期分批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PowerPoint课件制作技术及Office办公软件部分内容的培训。之后我校已有超过50%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学校又于2002年组织了两届全校范围的“CAI课件展评活动”,用交流、比赛的形式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同年受涉县文教体局教育科委托,利用我校技术优势还对全县中小学校教导主任进行了学籍计算机管理培训;学校还派部分专职电教人员外出参加市县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培训。校校通开通之后,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上网技术和IE5浏览器知识的系统培训。
为了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并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制度,2000年,我校制定并实施了《教科研奖励办法》,对在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及教具制作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师予以奖励。
C1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共有4位校领导参加各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有2位参加市教委举办的校长短期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教育理论,1位副校长参加了国家举办的信息技术学科研讨会;处室主任中有1人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3个月),并取得合格证书及相关证明。
C2教学人员培训: 2001年以来,先后有8人次参加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均参加涉县教师进修校举办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学习,有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参加了人事部门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培训。目前我校教师已有76人获得计算机职称评定合格证书,其中高级16人,中级45人,初级15人。
C3课题研究:我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今年申报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国家级子课题1个(由副校长李雪平同志负责、综理组组长王海青老师任组长,吕国华等4位教师组成生物课题组);市级1个,由综文组刘巨奎老师任组长,王军秀老师等三位教师组成地理课题组。其核心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研究,目前各课题的研究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实施。
D.教学研究
D1电教教材研究开发:学校有教师自制的课件166个,目前尚无成套的电教教材。
D2研究课题:承担国家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专题《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子课题1项,即:A类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海青
承担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1项,其中:
A类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组长:刘巨奎
课题研究今年刚刚开始,初始资料已准备完成。
D3课题研究规范实施:课题研究从立项,到写实施方案,到实施,我们都本着先培训后实施,务求科学、规范、有效,做到步骤合理,方法科学,监测到位,记录准确。但由于起步晚,研究中的规范问题有待不断深入。
E组织管理
E1机构设置:我校按照《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成立了由校长杨献平同志任组长,两位副校长任副组长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并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教务主任赵云平同志主抓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教务处副主任崔新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与学科教研组平行的由7位成员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由李水廷老师任组长,负责电教在教学及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人员配备整齐且业务能力强,学历均在专科以上。
E2工作计划: 学校十分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和民主管理,每年要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决定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管理、使用和培训等重大事项;每学期学校都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制定培训规划;校领导班子每年都要召开若干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特别是2000年初学校制定了《涉县三中2000——2002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对电教软硬件建设、教师培训内容及发展前景等都作出了详尽的规划,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今年初,学校又提出了《2003——2005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进一步从软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与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已经并且正在探索实施量化管理。
E3规章制度:为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开展,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建立和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电教仪器设备使用借阅登记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教职员微机室管理制度》、《涉县三中教科研奖励办法》等20余项项制度及考核办法,并编辑成《涉县三中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汇编》一书,供教师学习使用。所有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专人、专室管理,责任到人;软硬件全部分类分组编号,建立台账,专人负责,账目齐全,教导处于去年在制度中出台了“六个一工程”,其中三个一是:每个月到多媒体教室至少上一节电教课,每学期制一件高质量的CAI课件,每学期写一篇电教论文。以此督促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并将此列入教师的常规考核。电子音像室还印制了音像目录,下发到各年级、各教研组,以便老师查用借阅。
为了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教师的编辑组卷、学生成绩管理和上报各类材料,都使用了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在评职、评先、晋级中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承担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任务、研制电教教材计为工作量或科研成果。
E4经费保障: 虽然学校资金很紧张,但近几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我校始终保持有增无减的态势。2000年,我校兴建交互式校园网,投入资金33万元软件;2001年,兴建150平米多媒体教室,投入10万元,并购
置了价值3.8万元的软件;2001年,增建微机房和改造旧机房又投资53万元,并购置软件1.3万元;今年再次投资
6.8万元,兴建第二多媒体教室,四年累计投入总数为108.9万元,占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20%,均高于省要求的投入比例。
F工作成效
F1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开设信息教育必修课。现有3名专任教师执教,初一年级每周两课时、初二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能使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上课,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每天排满,使用率在90%以上。
E2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丰富广大同学业余生活,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促进我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发展学生特长,培养计算机尖子生,我们面向全校学生,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2001年计算机兴趣小组成员20名。活动内容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时间是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为期一年。2002年计算机兴趣小组30人,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制作贺年卡之类的电脑作品,时间还是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为期一年。去年学校组织了初二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活动,今年4月底还将举办初二学生计算机知识竞赛。
通过小组活动,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广大同学的知识面,使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今年邯郸市举办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竞赛中,我校杨蕾、田坤两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E3示范作用:由于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本县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我县各校和邻县不少学校都来我校参观学习,对本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开路、导航和辐射、带动的作用。
E4成果统计;
我校在大力加强硬件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三年来,我校教师共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20余篇,自制课件160多个,参加县级以上电教优质课30人次,并申报了国家级子课题和市级课题各1个,目前正在试验研究阶段。
目前,全校90%的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育教学,电教课占总课时的30%以上,使用多媒体教室每学期在400学时以上。
我校教务处每学期都举行各级各类的“评优课”、“交流课”、“汇报课”及“示范课”,要求能充分展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现代教育思想。仅近三年来各类校级公开课就达100余节次且听课记录齐全,并且出版了校内刊物:3期《教改信息》、2期《电教优质教案选》和《优秀论文选》。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一致好评。2001年我校经邯郸市电教馆专家组验收达标,成为 “邯郸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又获 “邯郸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杨献平、崔新年两位同志获市“电教先进工作者” 称号,近三年来,我校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教育技术骨干:王宏琴
老师的化学电教课,王成林老师的数学电教课,分别获得市奖励,李井堂老师语文电教课,武富琴老师历史电教课,郝春霞老师地理电教课分别获得县级奖励、李水廷老师、谭树云老师制作的课件,也在县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还积极拓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辐射空间,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德育工作,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呆板的教育方式,而采取先进的手段、多彩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比如每周利用下午课外时间,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播放一些新闻及教育功能极强的科普作品或影视作品,使现代教育技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用先进的手段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占领了学生课外思想阵地。
三、规划与展望
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2005年以前,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投资,将学校局域网同宽带接通,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实现教学选择的最优化和个性化;给每位教师配一个笔记本电脑,实现教师全员电子备课;同时,逐步完善软件建设,充实课件制作素材及与新课程配套的各学科教学资源,确保各种硬件发挥宏大效益;增加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比率,确保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和资源始终在本县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省市先进水平;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校际交流,大搞科研活动,确保我校教师队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信息资源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水平;争创一批省市乃至全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把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涉县第三中学
2003年4月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汇报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汇报材料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小学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世纪,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新压力、新挑战、新机遇将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把握好学校发展前进的航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建21世纪现代教育的新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的理念,转变学校的管理,创新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的手段。落实三个代表的精神,以先进文化发展为方向,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行优质教育、特色教育、人文教育、科研促教,把江义小学办成跟上社会前进步伐的现代化学校,这是我们江义小学全体师生的追求。通过多年的打拼,我们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简要汇报如下:
一、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
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打好小学教育坚实基础的总的育人目标为方向,培养“爱祖国
爱人民
爱科学
爱劳动”、“心灵美
语言美
仪表美
行为美”、“自强
自主
自律
自爱”、“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品德高尚的学生。培养具有科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坚实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聪明活泼、自主发展的学生。培养体魄强健、初具技能、追求艺术、个性鲜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通过营造勤奋、灵活、谦逊、进取的学风,业精、技专、慈爱、严谨的教风,博学弘文、强身健体的校风,以抓成功心理,促自主发展为方向,深化教育科研,实现适应社会、人人成才的成功教育。
提出“依托教育科研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为我校现代化教育进行定位。
二、打造一支现代教育先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这支队伍不但体现在高学历上,更重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的精神、以超前的观念,明确引领文化科技前进方向的重任。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技术,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的科研能力。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成为现代教育的强者。
一是抓好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虽然我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已是100%,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就高起点、高要求、有计划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每个教师都制定学习计划、进修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大专、本科率毕业以上的由原来2000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95%,其中本科率由3%提高到12.5%。
二是抓教学研究,抓教学理念,抓教学理论的学习总结。从教学的原则、方法、规律到教材的要求、内涵、发展变化以及纵横联系、“双基培训”、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培养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以级科组为重点,每学期人人都上公开课,进行述课、评课,在教学经验方面施行以老带新,在电化促教方面施行以青促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提高。在教学交流活动中我们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参与教育科研,制订教研专题,提高业务能力。
三是抓教研交流。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型的教研活动,开阔视野,吸取先进经验,比如到佛山九小、大良西山小学、大良实验学校、容桂瑞英小学等听专家讲学,请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校指导,与杏坛、伦教等有关兄弟学校交流,承担勒流镇的教研试验课等,学校多形式多渠道地为教师教育、教学、教研创设最有利的条件。
四是抓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有重点地强化教师信息技术的训练,把电教手段教学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进行岗前培训,把能否运用电教手段教学作为学校教师优质课的评价标准。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学习计算机知识、参加初级、中级的计算机培训,并已取得初级过关率100%,中级过关率达88%,高级计算机技能培训正在进行中。我们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电教教学课件的制作、电教平台的操作、使用方法,进行网络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使教师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优秀教学骨干参与教学科研、学习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等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启动名师工程等共培养了市、区、镇级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16人,占教师人数的35%。
三、采取倾斜政策,加强现代教育的硬件建设。
从江义小学新校的规划建设开始,学校领导班子就以超前的意识,高规格、高档次按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提出学校的建设蓝图,争取村委、政府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兴建了占地面积48亩,生均占地面积34.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8平方米,均超过省一级学校的标准要求的现代化新校。学校现有功能室场分别是:图书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自然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电脑室2个、语音室1个、美术室1个、音乐室1个、风雨活动室(礼堂)1个、体育训练馆1个、队部室1个、科技劳作室1个、软件制作室1个、舞蹈室1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网络主控室1个等。课室与教辅室之比超过1:0.8,常规教学仪器均超过省一类标准要求。为加快信息化进程,2003年至2004年,镇、村两级共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建了18个电教平台,1个电脑室和1个学生电子阅览室,并为每个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005~2006年又增建了6个电教平台,现在按24个教学班的规模配置电教平台。现正计划申请投标新建一个跟上现代化教育进程的电脑室。
以上这些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的确为我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去全面落实现代化的管理。
我们以《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构建教育科研平台过程中,我们按《学校德育对策研究》《学科教学对策研究》《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策研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等几大方面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每个专题组做到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研究。廖伟明校长是课题组的主持人和策划者,带头搞科研;曹富信副校长亲抓课题教研工作的落实,对各课题组进行督导,负责课题的档案资料管理;各中层干部分担各专题的组长,落实学校各阶段的教研任务,组织开展各项专题教研活动。我校教师依照课题实施方案规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点滴开始积累教研素材,在教研活动中,交流教改经验,在教研总结中,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顺利完成了《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工作后,在全面总结“十五”规划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课题成果,成功地申报了“十一·五”规划《通过目标评价,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课题,已经区级科研办、教研室批准立项,现已按计划全力推进该课题研究。
《德育目标评价实验可行性研究》经广东省教育厅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正式列入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为:TJW07002,粤教科规办函[2007]4号)。
五、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自我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通过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建立多媒体课件库,为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教师在落实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学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教师在网上交流学习提供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平台。特别数学科组根据教学实际应用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并定期开展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软件应用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其次,在信息技术课中,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和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参与自评与组评相结合,评出优秀的学习小组,不仅掌握一定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也学会了进行协同学习,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参与程度。最后,我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活动及比赛,在活动和比赛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战技能,例如,电子报及电脑绘画的比赛,编程画图的比赛,学科资料搜集活动等。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颁奖,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使学生“乐学”,“好学”,并提高学生如何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现代化教学硕果累累。
1、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为我们确立了“依托教育科研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人才”办学理念
2、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教育科研加快了师资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3、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完善了学校办学设施。
4、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提高了我校的办学品位。
5、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开展德育目标评价实验,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2003、2004年被评为镇德育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创新地制订了《江义小学德育工作管理规范》,经有关专家评价,该规范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面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认可。2005年5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向我校颁发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学校”证书。
6、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课题研究获顺德区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7、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初步构建了我校“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模式。学校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学科的优秀率、合格率连续几年名列镇的前列。
8、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打造了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学校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2003年被评为区、镇的“绿色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艺教集体”和“第五届粤港澳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集体特等奖”;2003、2004、2005、2006、2007年分别获镇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和二等奖;2003、2004、2005、2006年分别获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或第二名;2005年勒流镇英语手抄报比赛获特等奖3名;获镇英语剧汇演一等奖;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获镇环保杯大赛二等奖1名。
9、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促进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廖伟明校长多年来被评为镇优秀校长,2004年荣获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顺德区优秀校长的光荣称号。他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以人为本,民主治校》、《推进集约办学,实现五个转变》、《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分别在《教师报》和《新世纪教育论坛》上发表。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层出不穷,分别在《教师报》、《顺德教育》上发表,一批优秀论文获全国“德才杯”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我们收集了各专题组的论文,编印了《在增强成功体验中,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专题论文集。专题论文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最好案例,最好的素材。
10、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展,为我们塑造出品牌学校的发展蓝图。2005年6月6日、7日我校又顺利通过了国际ISO9001-2000的质量审核认证,使我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依法治教,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得到切实执行。这是我校现代教育走向国际社会迈出的一大步。
综上所述,我校在打造现代教育技术强校的过程中,成绩是应该肯定的。我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教学改革方面要紧紧把握现代教育的契机,大力发展优质教育,扎实推进科研兴校、科研促教,落实广东省教育厅交给我们的“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实验”的任务,努力深化新课标改革,抓好学校“五·三·一·一”工程目标评价实验,继续花大气力落实校本教研,继续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特别在推进信息技术方面,拟申报“信息技术与特色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的研究”,要在信息技术方面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更希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有关专家多多指导。
2007年9月20日
第四篇: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期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
单位地址:广东省四会市县前街72号 邮政编码:526060 联系电话:(0758)3389056 电子邮箱:zcq@21cn.net 网 址:http://shzx.mtops.com 主要负责人:何厚安(校长)
二、单位简介: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是肇庆市重点中学、市一级学校,现在正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现有行政办公大楼一幢、教学大楼4幢、8层科技大楼一幢(包含1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多功能语音室、两个电脑室等)、图书馆一幢、体育馆一幢、标准300米环形塑料跑道的塑料运动场,综合学生宿舍三幢。校园占地面积6749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16平方米。教职工217人,专任教师179,初中学历达标100%,高中学历达标率98.3%,其中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88人。现有58个教学班,学生3174人。1996年被评为肇庆市一级学校。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四会中学学被国家教教育部列为“九五计划全国千所电教学校”之一,历年来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现代化教
育方面的建设都处于肇庆市前茅。
A.工作落实情况
A1机构人员:
我校于2000年4月建立的电教领导小组合以下成员: 组 长:何厚安(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数学)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副组长:文晓鸿(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物理)曾传泉(教研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英语)周世强(教研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数学)组 员:李秀顺(政治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组教师)
杜展萍(高中政治教师)刘 琼(初中政治教师)
李见玉(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陈莲华(中学一级英语教师)姚伙新(电教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物理教师)姜祥瑜(信息技术组组长,计算机)吴昆燕(教育管理教师)
刘宗凡(信息技术教师)A2规划:
我校2000年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有如下几点: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B1教师覆盖率:
我校任课教师人基本上都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占任课教师100% B2学科覆盖率:
我校全部学科均已开展电教,连一些较难开展电教的学科如体育也设立了体育课信息教育的课题研究。学科覆盖率达100%。
B3课时覆盖率:
我校的教学用电脑基本上是满负荷工作,教师都在争着使用电脑上课。学校电脑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采取电教手段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75%。
C.教学环境建设
C1三网:
1、计算机网络:
在市级领导及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由广州网域公司在2000年9月份开始到10月份建成,在我校建造了主干千兆,到点百兆的光纤校园网,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大楼、行政办公大楼之间都是以千兆光纤连接,每个教室、每个教师办公室、每个功能室都有一个到两个接入点,全校共有近200多个接入点。由一台联想万全2300T专用服务器牵引,配置为PIII2.4G,256M内存,120G的SCSI硬盘。另有两个电脑室共122台电脑、一个有61台电脑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1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专用语音室,每间教室都有34英寸彩电、投影机、广播系统终端。这也使我校成为肇庆市电教先进学校。我校所有电脑都接入宽带网络,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校园网的建成使我校从领导的管理方法到教师的教学手段等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教盲信息管理平台
我校在2000年10月份安装了100M光纤专线宽带,学校所有的电脑都可以上网冲浪,查找教育资源,教师们学习和使用电脑的热情空前高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为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的反馈,方便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我校信息技术组,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http://shzx.mtops.net),以
校内服务器为出口,申请域名,可在校内、校外使用,具有教育信息管
理平台的功效,动态显示校园信息、每周工作、通知等,校长和教师都可根据权限发布信息、文章、图片等,并将逐渐完善,加入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邮件收发系统、视听广播系统等,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具有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演播等功能。
C2一站:
卫星地面接收站。1998年2月,我校建起了卫星接收站,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多个教育电视台信号,用于收集教学素材。
C3十五室:
1、学生计算机室
早在l993年,我校便建成了拥有了电脑室,从初一年
级到高二年级均开设电脑课程。该电脑室采用总线星形网络结构的Windows NT系统网,服务器和教师机是当时最先进的386电脑,有30台电脑供学生使用。总造价约30万元。当时的电脑主要用于学生上机学习DOS系统、Pascal语言,也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
学软件(CAI),但不普遍,也没有与其他学科组合,用途较单一。
1999年3月份,我校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信息化教育的迫切需要,而电脑室的旧电脑已不能有效地提供学生学习最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的平台,学校自筹资金三十余万元新建了学生电脑室。新的电脑室服务器(1台)兼教师机是PI11667CPU,128M内存,40G硬盘,15’彩色显示器,带声卡,采用WIN2000 Sever
操作系统,学生机(60台)则是赛扬333,64M内存,3.2G硬盘,15’彩色显示器,带声卡,采用Win98操作系统。为了数据安全和便于维护,每台电脑加装了一个硬盘保护卡。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满足学生上电脑课的需要,2001年9月份,我校又新建了一个电脑室。服务器(1台)兼教师机是PIII1G,256M内存,8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采用Win2000 Sever操作系统,学生机(60台)则赛扬667,2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采用win98操作系统。学生做到一人一机,这样的配置已足够运行目前绝大多数的多媒
体教学软件和应用软件。新的电脑室使学生能真正领略最新电脑科技带来的教育手段更新,同时也使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施行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2、多媒体语音室:
我校为使学生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来学习外语,在1999年建成4个64座的语音室。每个学生15’彩色显示器,联上互联网络。
3、综合电教室
为了配合计算机辅导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我校在2001自筹资金20万余元建成了多媒体个多媒体电教室,配备有1200流明/640*480分辨率/多源输入的液晶投影器,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奔腾2.4G/256M内存/视频输出/15’显示器的多媒体电脑,还有三碟VCD机、录象机、功放、无线麦克风、音响供放等一整套多媒体设备。可方便地应用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这些多媒体设备的配置,足以应付目前及往后几年的应用。
4、视听阅览室
2003年3月,我校把原教师阅览室改建为电于阅览室,有一台服务器配置为:PIII1.3G双CPU,至强Intel主板、1024M内存、120G硬盘,60台阅览专用电脑,配置为:赛扬1.3G,Intel 815E主板,128M内存。整个系统采用无盘工作站,购置安装了
“万卷图书库”系统,拥有电子图书60000余册,让学生及教师可随时方便地浏览浩翰知识海洋。
5、音像教材库:
我校在电教室的空余地方放置了6个立柜,用于存放音像
教材,存有“700部电影”等大量音像、计算机光盘教材。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6、学科电教室
由于综合多媒体电教室使用频繁,已不能满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学校又筹资100多万新建了八个学科多媒体电教室(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政治),配置为:配备有1500流明/800*600分辨率/多源输入的液晶投影器,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奔腾2.4G/256M内存/视频输出/15’显示器的多媒体电脑,还有三碟VCD机、录象机、功放、无线麦克风、音响供放等一整套多媒体设备。并且都联上互联网,有利于教师直接从校园网上下载资料进行教学,这大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学质量。
7.软件制作室
为了满足教师制作的需要,我校于2002年9月在原来软件制作室的基础上新增15台多媒体电脑,配置为:P42.4G,128M内存,6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这大大地方便了教师的课件制作,也可教师在一起共学探讨,相互提高。
C4模式探索:
有一句广告词说:“有了高速公路,还要有车、有货才能发挥作
用。”有了计算机,我校对于如何充实校内计算机软件、素材资源和课件库,来吸引教师学习和使用电脑都一直非常重视,并摸索出使用校园网的路……
1、备课系统
早在多媒体电教室建成不久,我校就购买了一套光盘版的“科利华多媒体教学软件”,让教师能使用其中资源。建成了软件制作室后,又购买了“科利华多媒体备课系统”,并添购了素材库,共70张光盘,总投资约一万元。
建成了校园网后,以把迈达威多媒体备课系统装在服务器上,让教师们随时查找、调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还另外搜集了各种教学软件、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素材,放在服务器上供教师们使用。
2、教师课件制作
有了资源,如何鼓励教师学习、使用电脑,制作课件,便成为学校领导的一个工作要点。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学习电脑,学校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数学处理、PowerPoint课件制作、Authorware课件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并让学校的服务器24小时开通,使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学习电脑,查找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并恰当地奖励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学校掀起一股学电
脑、用电脑的热潮。
在1999~2002三年中,在各级各类课件制作及用课件说课比赛中获进国家级奖励2人,省级奖励7人,市级奖励22人,县级奖励38人。我校
送上广东省教育科研所参选“黄华奖”的课件获得集体三等奖。
3、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校的校务公开、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教师工资等都已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学校的资料在学校任一台电脑都能查阅。学校通知、工作安排等都可在学校网站上查阅,可按权限自行添加相应内容。
D课题研究情况:
我校近三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主要有:
(1)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运用电脑“导游”模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结题,并获四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肇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附件:资料汇编
(2)教育部课题: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购建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已有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政治课“双主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互动”教学模式》获在中学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发表。另外《小荷才露尖尖角》获肇庆市教育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本课题已取得一些成果,还在继续实验。
(3)国家“十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子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双主互动”动态教学,培养学生能学会思善创》,本课刚开题不久,正在进行中。
附件:课题申请书 D1进展情况:见附件 D2成果:
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运用电脑“导游”模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结题,并获四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肇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教育部课题: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购建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已有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政治课“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获在中学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发表。另外《小荷才露尖尖角》获肇庆市教育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本课题已取得一些成果,还在继续实验。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是一个关键的内客。我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到信息教育软件建设方面。
E1购置教材的数量、范围:
近年我校购置的用于信息化教育的软件主要有:
(1)多媒体备课系统:“科利华多媒体教学软件”,让教师能使用其中资源,进行备课、教学。
(2),并添购了素材库,共70张光盘,总投资约一万元。(3)万卷图书系统:2002年,为增强学校图书馆的实力,开拓
发展校园网的资源运用,我校投入4千元购置了“万卷图书系统”,含40G内容,四万余册电子图书,并向全体师生开放,让教师、学生随时能通过校园网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查找资料,阅读图书。
(4)教育信息管理平台:2002年,我校信息技术组设计制
作了一个网站形式的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开放管理、实时更新、信息互动等功能,既可作为我校的宣传阵地,也是一个具有网上办公功能的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正在完善中。
(5)其他:我校每学期都向新华书店、教育书店订购、添置与教学配套的电脑软件及相关音像资料,使我校拥有完整的配套教材、教具。平时我校也注重收集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软件、音像资料,在校园网中建立了素材库,包括声音、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供教学使用。
E2自制教材:
根据教学需要,我校教师也乐于自行制作素材和教具,制作了大量的投影片、录音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带、录像带、CAI课件,并大都经过课堂实践使用,极具实用性。
E3使用效果:
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互相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在教
学中大都能熟练使用各种电化手段,并都喜爱使用校园网的“备课系统”、“教育管理平台”、“万卷图书系统”、素材库等学校网络资源。
学生也非常喜爱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大
大提高。教师只要有机会都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学校多个电教室使用率很高。
F培训情况: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角色,培训教师学习掌握新电脑知识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每学期都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学习班、提高班,每学期进行教师课件制作竞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教师多制作有水平的课件出来参赛学习交流。
F1内容:
(1)基础知识的培训:我校早在1995年已组织教师参加电脑操作培
训,从基础知识开始。很多从未碰过电脑的教师经过学习都能熟练地
操作电脑、打字和制作课件。我校获得计算机操作初级证书的有120人,占中青年教师人数的100%。
(2)多媒体制作的培训:我校利用科组活动时间邀请上级部门、兄弟学校中的专家、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计算机能手,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多媒体课件
制作的理论、技术,尽快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目前我校
教师外出参加对外公开课,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并都取得良好课堂效果,获得好成绩。
(3)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培训:为使校园网得到史充分的利用,我校在校因网中建立资源库,建立管理平台,培训教师使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交流。
(4)上级机关组织的各种培训:我校对区级、市级、省级教育部门
组织的培训都派出教师参加,并尽量把学习内容向全体教师传达。
F2范围:
我校每年都组织各级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如行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平台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备课系统的培训,对电
教人员进行新软件操作的培训等。
F3方式:
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主要采取几种方式:
(1)组织学习班;我校针对近期目标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学习,如网络管理、FLASH软件制作、备课系统使用等。
(2)自主交流;我校鼓励全体教师自制课件并参加有关比赛,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交流活动。
G实验效果:
辛勤的汗水浇出了累累硕果。我校近年多个教研课题、多位教师
在各类学科教研评比中取得好成绩。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学生综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合素质日益提高。
我校作为肇庆市的窗口学校,经常受到上级领导的视察、指导,同区、同市的兄弟学校经常到我校参观学习,外地学校也常常到来交流、学习。参观的领导、教师对我校的信息教育管理的深化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校的旧校面各较小,不利于扩大办学规模,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加强我校在肇庆市的品牌效应,达到国家建立千所示范高中的标准,我市现已投资8000万元建立新的示范性高中,学校改造后划为初中部分校,之将大大推进我市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校多次组织或协办区级、市级、省级的教研、竞赛活动。效果 良好,与会者都交口称赞,起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H今后设想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弃的今天,固守一时的成果,满足目前的得益
不但无益,而又危险。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商界,也适用于教育界。
我国的教育部门一早已重视国际上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育进入常规教学课堂已是必然。为了配合这一趋势,我校有一系列的发展设想:
1、设备和资源再扩充。
我校将每学期拨出专款,用于继续扩充信息化教育的设备和资
源,从硬件到软件上充实学校的信息化教育阵地。计划扩充的信息化系统有:
——校园网管理系统。
——校园视频直播系统;(含广播、对话功能等)
——继续扩充学生电脑室电脑数量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多媒体软件制作室
2、教师再教育。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角色,培训教师学习掌握新电脑知识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将不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讲
座、学习班、提高班,每学期进行教师课件制作竞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教师多制作有水平的深件出外参察学习交流。同时鼓励参加教学科研深题中来,总结经验,多出成果。2003年4月20日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龙岗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评估自评汇报
一、校情简介
学校基本情况的概括介绍,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验学校主要工作与做法
一、加强组织管理提供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建立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X校长担任,副组长由XXX副校长、XXX副校长担任,根据行政班子分工,由XXX主任分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组长由XXX主任担任,副组长由XXX老师担任、成员有XXX、XXX、XXX及各学科骨干教师。我们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措施,并且在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都有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完善了《软件制作室管理制度》、《电教主控室管理制度》、《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室管理制度》、《广播室管理制度》、《电教教材管理制度》、《电教器材管理制度》、《多媒体电教室管理制度》、《电脑室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语言实验室规则》等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完善设备设施奠定基础
教学设备现代化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前提,2004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充实现代教学设备,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投资400万元建成多媒体校园网,架设学校网站及数字化图书馆。2005年,学校各办公室配备办公电脑人手1台,;有数码摄像机3台,数码印刷机1台。现有计算机室2个,电子阅览室1个,电脑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学平台62个,为每个教室、功能室配备视频展示台和数字投影机,并建立视频网、音频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系统,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配套建设也逐步到位:(1)不断完善校园网站,设置了“学校信息”、“教学科研”、“德育教育”、“学生天地”“校长信箱”等版块,让学校网站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家校沟通的桥梁,学生课余上网的首选。
(2)我们不断丰富图书和音像资料,购置了相当数量的现代技术软件,学校数字化图书馆藏书量由3万册增加至30万册。(3)学校购买了课件制作素材库、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新课标优秀课件以及多部爱国主义影片、科普片、教学所需的各种音像资料等电教教材,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4)我们利用160G+500G的文件服务器平台,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常、大量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制作课件、编制试卷、撰写电子教案和论文等,形成了以教导处、年级组、科组、教师为开发主体,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注重全员培训提高素质
几年来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师资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1、是“走出去”广泛学习。近几年,只要国家、省、市、区电教部门举办的培训,学校就分层选派人员参加培训。还组织行政、骨干教师、实验教师外出参观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学习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学校领导把“学习”和“培训”这两项工作作为老师的“福利”来抓。
2、是“请进来”虚心学习。每学期学校都做出安排,请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如请华师大教授来校作《自主研究性学习》等专题讲座。
3、是“重实践”深入学习。采取“备、说、讲、评、写、用”六字研习法,结合教学实践来培训教师,实在、可行、高效,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每学年学校举行电教论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等评比,其中很多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高度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4、是“抓校本”集中学习。2002年以来,学校还积极加强校内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和老师们的要求,制定授课计划、自编辅导教材、自行主讲和辅导,定期开设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由最初的Windows基本知识、简单的文字处理、课件的设计和到现在的因特网基础知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网站管理、校内办公系统创建及管理等多种专题培训等,重点突出,分步教学。培训结束,还对培训教师进行上机考核。
5、是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先后进行了“如何处理好教师、媒体、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四轮驱动”等专题讨论;通过开展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学术交流及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师在实践探索中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6、是鼓励教师自我提升与发展,提倡教师自行对照有关条件报名参与市区网络资源建设及信息技术的竞赛评比。
7、是抓好三个覆盖率:一是教师电教覆盖率达100%,教师人人懂得计算机操作,掌握校园网的使用方法,进行电子备课,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善于从网上获得信息资源,会使用常规电教设备和多媒体电子教学平台,会改编、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课时覆盖率达80%以上,要求教师绝大部分的课时都使用多媒体软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三是学科覆盖率达100%,各科教学都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四、应用实验与效果
1、信息技术的教学
学校除了每班每周不少于一节课时的同时,还开设各种相关的社团与兴趣小组。如获得省二等奖(初中组)的机器人小组;获区第一名的头脑奥林匹克小组;获区二等奖的网页制作爱好小组;电脑爱好者社团是学校电脑维护的后备力量等。学校每年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各种才华,特别是机器人与Flash小组最吸引学生与家长的眼球。
2、教育教学管理
我校教师备课所用的计算机师机比达到了1:1,而且拥有了功能完备的网络系统,此外,近几年我校引进了大批的年轻教师,这对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无纸化办公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拥有了发布各类对外信息的学校网站及学科教学资源库,为了顺应龙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更是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狠抓培训,目前,全校教职员工都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OA系统,这大大提高了学校办事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的各类办公。
3、教学应用
a、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鲜活教学情境。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鲜活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更深刻。
b、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如数学课的几何面积计算,使用Flash动画的变化来直观体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C、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体验新颖学习方式。如历史与社会课《我国各地风地人情》放到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分组分类在网上查找各种相关资料与新闻。改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变老师定任务,学生找答案的新方式。
7、课题研究:课题承担情况(设立小本课题,承担教育部门
课题)、课题结题(结题情况)、课题保障(管理、激励)。
8、实验成果与示范辐射:对实验学校创建以来所取得教育拘
束累科研成果、教改案例、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反映实验成果。对学校在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进行阐述。
这部分的材料要反映事实、说明措施,尽量用事实和数据来表现实验效果。
三、经验与特色
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要求,提炼学校创建实验学校的经验与特色,要求有问题、有反思、有解决措施、有观点,重点在于提炼机制和策略上的创新点。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
1、存在问题
a、与先进学校存在差距。认识自身的弱点才能更好地去改进不足,我们认识到,我们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得很先进的学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迎面赶上。
b、教师个体应用水平差异。教师的年龄层次结构以及专业知识的不同导致了教师个体之间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差异,我们会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培
训活动,使教师个体之间的操作应用水平缩小,也使我们全校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2、努力方向
a、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
在具备优秀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情况下,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成为了我们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我们会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多种途径去提高这种观念。
b、不强调技术,而是强调技术的合理应用。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方法和途径,所以,我们并不是盲目地追求教师个体的技术,而是去追求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教学之间的最佳结合,否则,盲目只能导致舍本逐末。
c、加强相关课题研究。
我们将会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相关课题的研究,让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应用经验,最后又服务于教育教学。
d、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真正追求的,是以此为契机,让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育、服务教学和造福社会。
联系电话:8955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