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法院关于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
某某法院关于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基层稳,则天下安。人民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可以说是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关键的关键”,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承担的责任特别重大,任务十分艰巨。同时,人民法庭植根基层,既处在司法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的第一线,也处在司法体制改革第一线,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一)人民法庭布局情况
某某法院共设有派出法庭五个,即某某人民法庭、板桥人民法庭、关上人民法庭、金马人民法庭、环城人民法庭,主要受理一审普通民事案件。近三年来,共受理案件8731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55.33%。
某某人民法庭位于某某街道办事处龙马村村口,受理某某、某某、某某三个街道办事处普通民事案件,在某某街道办事处、某某街道办事处各设置了一个巡回审判点;板桥人民法庭位于小板桥街道办事处珥琮社区,受理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小板桥街道办事处、阿拉街道办事处普通民事案件,在大板桥街道办事处设
— 1 — 有一个巡回审判点;关上人民法庭位于关上双桥路371号,受理关上街道办事处普通民事案件,在日新社区设有一个巡回审判点;金马人民法庭位于金马街道办事处金马社区,受理金马街道办事处普通民事案件,在牛街社区设有一个巡回审判点;环城人民法庭位于太和街道办事处昆前路18号某某区司法大楼二楼,受理太和街道办事处、吴井街道办事处以及东二环路以内的部分金马街道办事处地域普通民事案件,在佴家湾社区、永胜路社区各设有一个巡回审判点。
(二)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某某法院下设五个人民法庭中,除环城人民法庭外,某某人民法庭、板桥人民法庭、关上人民法庭、金马人民法庭均有独立办公场所。某某人民法庭办公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6间,审判法庭3个,小型会议室1个,律师阅卷室1间,干警宿舍两间;板桥人民法庭办公面积约48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9间,审判法庭3个;关上人民法庭办公面积约73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5间,审判法庭3个,会议室1个,调解室2个;金马人民法庭办公面积约2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5间,审判法庭2个,调解室2个,值班室1间;环城人民法庭租用某某区司法局办公楼办公,办公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8间,审判法庭1个,调解室1个。
(三)人民法庭人员和设备配置情况
某某人民法庭现有审判人员5名,合同制书记员3名,人民陪审员1名,安保人员2名,审判人员平均年龄40.6岁,年均办理案件约115件;板桥人民法庭现有审判人员6名,合同制书记员4名,人民陪审员1名,安保人员1名,审判人员平均年龄34.5— 2 — 岁,年均办理案件约108 件;关上人民法庭现有审判人员4名,合同制书记员3名,人民陪审员1名,安保人员1名,审判人员平均年龄41.5岁,年均办理案件约125件;金马人民法庭现有审判人员4名,合同制书记员1名,人民陪审员1名,安保人员1名,审判人员平均年龄48岁,年均办理案件约101件;环城人民法庭现有审判人员4名,合同制书记员2名,人民陪审员2名,安保人员1名,审判人员平均年龄40岁,年均办理案件约92件。同时,五个人民法庭均配备了办公电脑、打印机、公务车辆等,基本满足办案办公的需要。
二、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是成立法庭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在院党组领导下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做好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院党组每半年听取法庭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情况,专题研究基建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建立健全资金优先保障工作制度,在各项开支紧张的形势下,制定人民法庭基建资金保障方案,及时解决基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基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案办公条件
一是投入中央、省、市、区各级资金678.07万元,新建某某人民法院,改造板桥人民法庭、关上人民法庭、金马人民法庭,更换陈旧办公设备,增添厨房设备,进一步优化办案办公环境;二是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某某人民法庭安装门禁系统和安保设备,在板桥人民法庭、金马人民法庭安装门禁系统,强化安全检
— 3 — 查,保障审判秩序和人员安全;三是统一安装门楣、名称标牌、路口指示牌等法庭标识,方便民众远距离识别,进一步规范法庭的标准化建设。某某人民法庭在全省法院首家安装法庭标识,成为全省法庭标识示范法庭;四是为某某人民法庭添置乒乓球桌、图书,启动小食堂、小宿舍、小果蔬园、小图书室、小活动室的“五小”法庭建设工程,为创建“全省十佳法庭”奠定物质基础。
(三)实施“三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审判管理网络化,人民法庭与省高院、市中院、区法院实现四级联网,搭建远程电子签章平台,对每一起案件从立案、审理、结案、评查、执行、归档、统计等各个环节均在网上运行,实现对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庭审活动科技化,充分优化和整合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数字化监控体系和现成的网络基础,在某某人民法庭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实现内网庭审网络直播;三是办公无纸化,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各种材料的起草、签发、印制和政务信息以及下发通知、安排任务全部在网上运作、公布,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
三、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法庭人员配置结构性矛盾突出
某某法院五个人民法庭基本实现了两名法官配备一名书记员的“二带一”模式,但受管辖面积过大或受理案件较多等因素影响,人少案多情况仍未有效缓解。同时,五个人民法庭都没有配备法警,仅有某某法庭配备了人员安检机,各法庭均无X光安检机,当事人及群众能随意进出法庭办公区,不仅庭审秩序难以确保,对突发事件也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尤为突出。今年以来,五个人民法庭均发生冲击、扰乱法庭秩序突发事件,出— 4 — 警人员均从院机关调配,延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
(二)法庭规范化建设难以实现
近年来,某某法院从财力物力上向人民法庭倾斜,改建扩建了部分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较之相比前三年有了较大改善。但因金马人民法庭、板桥人民法庭办公楼建设较早,环城人民法院系租赁房屋,难以再对其办公场所进行升级改造,不适应当前法院审判工作开展的需求。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除某某人民法庭外,其余四个人民法庭均未配置电子监控、安检设施等设备,未建立数字化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仍比较落后。
(三)人民法庭设置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的需求 某某法院在区划之后,将七个人民法庭撤并成五个人民法庭,审判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法庭管辖人口的增多,人民法庭的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都明显增加,使有限的司法资源显得越发紧张,此现象在某某人民法庭较为突出。同时,由于板桥人民法庭管辖面积较大,加之长水国际机场及周边配套场所的建立,且板桥人民法庭在大板桥街道办公场所被拆迁,使这些相对偏远地区群众的司法需求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环城人民法庭每年需要缴纳水电费1.2万余元,增加了办案办公成本。
四、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人民法庭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法庭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牢固树立加强基层、充实基层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人民法庭工作,强化对法庭建设的领导和指导。人民法庭既承担着立案、审理、执行等司法职能,又承担着综合治理、指导民事调解、诉
— 5 — 调对接等社会职能,其各项工作都与党的农村工作密切相关,他们的工作水平直接体现人民法院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水平;人民法庭的法官与人民群众的接触最广泛、联系最密切,他们的司法行为和司法活动直接关系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整体形象的认识和看法。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就抓住了人民法院工作的主动权。
(二)明确人民法庭建设的重点,加快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是要抓好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及时配足、配强审判力量,切实解决好当前法庭人员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法庭法官的政治、生活待遇,解决好法庭干警职级待遇和法庭人员生活补助等问题,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民法庭法官成长的激励机制。二是要抓好人民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案件数量、区域大小、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有利于审判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情况,决定人民法庭的具体设置、选址和案件管辖范围,争取把人民法庭基本建设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对人民法庭办公条件和设施的改善,保障法庭安全,加强基层法庭文化建设,营造便利、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三是要抓好人民法庭的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严格规范从立案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庭领导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并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坚持重大问题、重大案件向党委、政协和人大通报,保障人民法庭建设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区政协、区人大对人民法庭建设工作的监督,主动向党委、政— 6 — 协和人大汇报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积极争取委员、代表支持帮助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虚心接受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不断改进和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工作。
下一步,某某法院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区政府及社会各届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人民法庭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履行审判职能,为构建平安某某、和谐某某、法治某某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月下旬至*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通过深入实地查看、听取情况汇报、开展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三区四县人民法院下辖共*个人民法庭,现有员额法官*人、法官助理*人、书记员*人、法警*人,本科以上干警占比达*%。全市人民法庭在优化区域布局、服务中心工作、提升司法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效。人民法庭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立足案件审判,服务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
找准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护航企业经营发展的平衡点,着重以调解纷,平等保护多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慎用财产保全措施,通过设置担保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入驻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歙县经济开发区,推行繁简分流、小额速裁、立审执协调配合等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二是护航旅游业发展。在黄山风景区、太平湖风景区、齐云山景区等*家重点景区设立人民法庭,在牯牛降等*家主要景区设立巡回法庭和法官工作室,提供“不打烊”法律服务;选派法官“点对点”包保联系重点景区,快速处理涉旅纠纷。三是守望绿水青山。积极实行环境资源恢复性司法,通过补种复绿、增殖放流等责任形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新安江源头设立生态保护巡回法庭,在新安江中下游设立“轮渡法官调解室”,加强对水源地、重点林区等司法保护。
(二)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一是广泛开展联建共建。
建立完善重点案件会商联处联调机制,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长”为合力的“三长联合”专班;通过司法建议、专项报告等形式服务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二是加强案件源头预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人民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作用,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歙县依托全国人大代表姚顺武设立的“无讼社区服务站”,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年深渡法庭所在的大茂社区实现纠纷“零成讼”;同时充分运用本地乡贤文化资源,成立“乡贤•法官工作室”和“无讼三站”,用群众身边人解群众烦心事。黟县成立“作退一步想”法官工作室,联合司法所、综治中心,充分运用“听、理、劝、借、退、和”六字工作法,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以上。三是注重案件调解前置。对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交往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着重做好思想教育和法治宣传工作,尽力促成案结事了人和。黟县古民居法庭注重提升家事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创新家事审判方式,家事案件调撤率达*%,几年来无上诉案件。(三)强化司法保障,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一是优化司法服务布局。
综合考虑服务旅游景区、企业园区、偏远山区和邻省临界等不同需求,合理安排人民法庭设置。为解决辖区村居分散导致法庭诉讼服务半径过大的问题,各区县法院在全市*个乡镇共设立*个法官工作室、无讼工作站和*个巡回审判点,推动审务进乡镇村落、法官进村组网格。二是提供便捷诉讼服务。探索建立全能型法庭,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收费、退费一站式服务,切实减轻山区群众往返奔波之苦。休宁县法院*个人民法庭坚持立、审、执一体的工作模式,“一揽子”实质性解决群众司法需求。推广应用智慧法院,致力实现诉讼服务便捷高效。坚持开展午间法庭、假日法庭工作,全天候服务群众。三是常态化开展巡回工作。继承和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扎实开展巡回审判、巡回调解、巡回普法等活动,将法庭审理搬至田间地头,将调解工作移至农家舍院,融普法教育于司法服务之中。
二、存在问题
虽然全市人民法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把握新时代人民法庭功能定位、打造专业化法庭、深度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运用智慧化建设成果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积极践行“三个服务”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对标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在工作理念和工作能力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基层法庭人案矛盾的问题较为突出,案件审判及矛盾调处压力繁重,客观上也制约了法庭工作更高质量发展。(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合力有待加强。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等资源未能有效整合。部分基层组织对于参与法官工作室工作的积极性不大、参与度不高,推动纠纷在源头分流、前端化解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三)法庭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法庭工作发展的需要,部分法庭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个别法庭办公用房紧张、办公条件有待提升,个别法庭现有安保力量相对薄弱。队伍建设仍需加强,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庭干警的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培养锻炼、考核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意见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新时代工作理念。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要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原则,把握人民法庭功能定位,深刻认识“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的时代内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二)强化工作合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乡镇党委政府要牵头整合资源、融合功能,探索搭建矛调中心等平台,通过统一窗口受理、共享调解场所、融合调解力量、汇集专家资源等,实现调解资源集约化供给,形成矛盾调处强大合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二是要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平台,及时掌握和研判综治矛盾纠纷信息,发挥网格员、特邀调解员作用,促进基层纠纷源头化解。三是要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政治优势和乡贤、“五老”等群体的经验威望,总结推广“乡贤•法官工作室”、“作退一步想”工作室、“无讼三站”等经验做法,传承古徽州谦和礼让文化传统,引导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四是要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持续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宣判、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活动,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一要优化队伍结构。综合考量案件数量、辖区面积、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的任务量等因素,推动人才资源向办案一线倾斜;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轮岗交流机制,鼓励青年干警优先在基层法庭接受锻炼;探索司法辅助事务外包,适当购买社会服务,缓解基层法庭审判人员的工作压力。二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适当增加诉源治理、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考核内容,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既考核量化次数,又兼顾质量效果。在提拔晋升、入额遴选、评先评优、学习锻炼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干警扎根基层、深耕基层、奉献基层。三要提升业务素养。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学习、院领导下沉基层指导办案等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干警综合能力。(四)强化硬件建设,夯实司法保障基础。
一要加强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人民法庭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人民法庭改善办公居住条件、建设完善智慧法庭。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继续完善网上调解、电子送达等功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便利群众参与诉讼、集约处理辅助事务、服务法官专心办案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细化适老诉讼服务举措,帮助老年人群体及时获得优质法律服务。三要加强法庭安保工作。因地制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人民法庭与当地公安派出所的联防联动,适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充实法庭安保力量。第三篇:人民法庭建设
阿瓦提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巡回法庭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汇
报
我院按照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要求对巡回法庭和各基层法庭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共有三个基层人民法庭,分别为:拜什力克镇法庭、乌鲁却勒镇法庭、洋瓦力克乡法庭;法庭的设置也是以设在人口密集,案件较多,纠纷较多的地方;法庭正式在编人员为7人,其中1人为聘用,拜什力克法庭有审判人员2人,书记员1人;乌鲁桥镇法庭有审判人员2人,书记员1人,为聘用。洋瓦力克镇法庭有审判人员1人,书记员1人;以上人员年龄均为30岁以上,年长的已经上45岁,工作时间均已在十年以上,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培训,从年龄结构和学历上看,年龄结构基本上是年轻化的,学历均为大专以上,整体上以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为主,法庭人员也极少有违法违纪的情况。
二、我县没有固定的巡回法庭,一般看案件争议的事实和案发时的具体情况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在巡回法庭审判案件的过程中,一般以调解结案为主,案件的性质也是以民间的邻里纠纷为主,一般巡回法庭的数量不会超过案件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巡回法庭办案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办案场所,均是就地办案,单位出车,并约好当事人,在约好的地方开庭,并及时的处理并解决纠纷,巡回法庭均是采用一个审判人员和一个书记员的配置,采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比较灵活的邀请各类有利于处理纠纷的人员参加巡回法庭的庭审。
三、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里,我院狠抓审判工作,确保基层
1社会政治稳定,由于我县的基层法庭处于审判工作的最前沿,承担着大量的一审民事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是联系群众的纽带。两年来,我县的三个基层人民法庭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在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针对农村工作特点,采取上门立案、审案的方式,及时化解矛盾,消除纷争,共办理各类民事案件上千件。其中各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达100%,缩短一审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我县县法院把调解结案列为了考核基层法庭工作的重要指标,力求调解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各基层法庭对民事案件中的婚姻家庭、债务和相邻纠纷等案件,在依法调解上狠下功夫,通过深入查访、精心调解、协调联动、宽严相济等方法,加大了调解结案的力度,使基层法庭审理的民事案件的调解率达80%以上,基本上达到考核目标,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县县人民法院对基层法庭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程较为重视,狠抓了拜什力克镇法庭的国家标准化法庭建设的基建工作,目前,这个法庭已投入使用。同时,通过积极争取,争取另外两个法庭的建设取得批准。
四、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县法院的法庭和巡回法庭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目前全县基层法庭仅6名法官,与规范相差较大,由于法官人数太少,造成基层法庭的立、审、执不分,基层法庭的管理制度落实较为困难,内部监督机制难以实现,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基层法庭工作的需要,从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庭的执法要求看,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庭的执法要求不只停留在“方便诉讼”上,更重要的是要求严格执法、文明
办案、公正裁判,把案件办得既快又好。但由于审判力量、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等,“关系案”、“人情案”、案件超审限、审判不公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2、极少数干警敬业精神不强,素质不高,原因有二:一是法庭人员少,但工作任务繁重,能用来加强业务学习、进行培训的时间不多,只好停留在原有的法律功底上靠吃老本,业务素质无法提高;其二是人民法庭的人员新手多,业务不熟、而多数法庭工作人员仅是机关“下放”锻炼而已,工作一两年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都往机关钻。所以执法行为时有失范,个别案件在审执过程中有损司法的公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应有的形象。
3、全县绝大部分基层法庭办公设备陈旧,办案车辆一般都是即将报废的摩托车,有个别法庭的电话因缴不出电话费而被停机,不少干警不安心基层工作。按国务院新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正式实施后,基层法庭经费更为困难。与此同时,国家投资基层法庭标准化建设经费也因多种原因出现了较大缺口。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序上直接影响了基层法庭日常工作的开展和专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巡回法庭的情况也是因为经费的不足和人员的配置不够而不能按时保证的顺利派出,导致很多的案件错过了最佳办案调解时机,而且由于下乡巡回法庭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远大于在办公室办公,而且又没有相应的福利和补助措施,所以大部分的人并不想被派出去开庭。
五、我县的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在不断的实践和办案过程中不停的总结经验和探索新的方法,近年来,我县法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应当给予全面、充分地肯定。但是对法庭在建制上、管理上、指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以其在今后使法庭工作有新的突破。所以有以下的建议:
1、我县实行的是大调解机制,是由县委领导挂帅,各部门参与协调的一种调解机制,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大调解机制下,我县的涉诉案件大量减少,许多的纠纷和矛盾都在基层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县法院法庭在这种大调解机制下积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采取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和积极的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在自己作调解工作的时候,采取有针对有面向性的开展,对于农民当事人,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监督,公正判决和强有力的执行措施,树立法律和法庭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另一方面,为方便和促使更多的当事人能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应着力解决基层法庭办公经费,从而落实新收费标准,切实降低农民诉讼负担。此外,人民法庭还应进一步发挥中心法庭的法治宣传功能,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如建立重大典型案件开庭审理公告制度,即有重大典型案件开庭审理,便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新闻媒体来通知更多的群众参加旁听,使非诉讼当事人在这种参与过程中接受具体而生动普法教育,直接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同时,也帮助人民法院以公开促公正,从根本上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作用。
2、我们基层法庭应该进一步重视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以及宗教理念在调解农村民事纠纷中的积极作用。首先,基层法官应附下身子,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了
解当地农民群众在各类常见案件中的价值取向,为更好的调解案件、化解矛盾打下坚实的经验基础。另外,还要积极大胆的将当地的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引入到案件调解过程中,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兼顾。所以我认为,应加大县法院和各中心法庭的巡回办案力度,使之定期化、制度化,从而使乡、村各级基层组织体会到法院工作的积极性和重要性。此外,派出法庭还应尽量在各乡镇特色农业发展密集区、新型工业园区及农村人口居住密度大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巡回办案点,这种固定办案点,既可以作为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又为当地农民群众节约了诉讼成本,可以进一步发挥中心法庭便民利民、方便诉讼的积极作用,不但能更好的保证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3、基层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要依托自身解决社会纠纷的优势和经验,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纠纷调处主体间的合作,采取例会、组织旁听、法律知识传授、调解技能讲座等方式对辖区内调解委员会进行指导和培训,妥善解决社会纠纷,共同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不管是巡回法庭也好还是基层人民法庭也好,都处在司法活动的最前沿,发挥着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同时也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国家司法权威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巡回法庭和基层人民法庭在司法活动中贯彻的是便于人民群众诉讼,便于人民法院审判的“两便原则”,在维护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们
倾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认识巡回法庭和基层人民法庭在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功能,凸现他们的独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他们的优势并未能完全得以发挥。如何使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的设置、建设和管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严肃执法、公正裁判、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公正,落实司法为民、息讼宁人的举措,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已成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四篇:法院人民法庭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法院人民法庭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市中院:
根据省高院、市中院明传要求,我院在各基层法庭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一、2001年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基层法庭队伍建设,逐步选派文化素质高的年轻干警到基层法庭,充实基层法庭的审判力量。我院现有基层法庭3个,正式在编人员5人,聘用人员2人,所管辖人口近19万。从人员配备上看,因法院队伍人员紧缺,所以,逐年减少,但对人员的业务培训,逐年增加。从年龄结构上和学历上看,年龄结构年轻化了,学历均为大学以上,从而提高了法庭队伍的整体素质。法庭人员没有违法违纪情况。
二、基层法庭在审判工作中,认真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切实履行司法为民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具体措施。如法庭采取巡回法庭就地开庭等方式,方便当事人诉讼;对较有影响的案件审理,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旁听,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法庭还积极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加强诉讼调解,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门槛”高,人难进。按照法官法规定的条件选任标准,从学历、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了法官职业准入“门槛”,加上具有一定审判经验的同志退居二线,而导致法院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状况,专业人才普遍紧缺。
2、经费困难,培训少。虽然每年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旧投入一部分资金,积极鼓励法(请登陆政法秘书网)官参加在职学历和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提高现有法官的专业素质。但由于历史原因,法官队伍的总体学历起点偏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法官选任制度不科学,难以在短期内形成高素质的职业化的法官群体。
3、编制不合理。法院系统是审判还加执行,任务比过去翻了一番还要多,但编制人员数不能得到合理的增加,很难承受繁重的审判和执行任务。
4、进人困难。由于受编制的制约,1999年至今,我院共进4人(非审判人员),调出1人(审判人员)。
5、法院目前紧缺人才。根据目前的实际审判执行工作的需要,在原有人才的基础上,一是法官人数要增加50,二是法警人数增加100,书记员增加200。
6、基层法庭现代办公室的装备配置,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交通工具等。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四、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院工作的实际需要,法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编制和经费问题。亟待加强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二是进一步明确法院人才队伍建设具体目标,把好入口,侧重培养,科学使用,选拔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充实法庭力量。三是加强法庭基础建设,充实装备,提高法庭干警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法院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第五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水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长期以来,水月产业园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园区发展。
一、现状
(一)规划情况
水月产业园区前身为**年成立的**区水月循环经济实验区,**年9月经省经信委、市编办批复成立园区管委会,**年**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园区原定位为循环经济实验区,《产业发展规划》于**年9月经省经信委批复实施,主要围绕水钢冶金主导产业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加工、化工、建材、矿产开发等循环配套产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市场、食品加工等服务产业。为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园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意见,经充分调查研究,依托交通、区位、市场潜力等优势,将园区功能重新定位为产城一体化的城市拓展区,规划范围为东至瑞安路,南邻贵昆铁路,西至汪水路,北抵月照机场,辖钟山区红岩街道办事处、荷城街道办事处的部分社区和杨柳街道办事处大部分区域和月照乡全部,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1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物流商贸、空港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轻型工业、休闲旅游度假四个组团。目前,规划工作已进入细节论证阶段,拟于今年11月上旬报批。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道Ⅱ级的金水路一期**公里已建成通行,近期完成细沥层铺设。全长1.547公里、宽20米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于今年4月中旬动工,全长2.26公里、宽20米的南北路于今年**月动工,两条路路现正进行基础填挖工程。全长2.3公里的金水路二期在首批建设BT投资方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续建停工后,今年10月重新动工建设,(三)排污排洪方面
排洪排污沟渠修建3千米,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园区排洪排污需要。
(四)水电气配套方面
共完成供水管道安装13千米,铺设排水管道沟渠1.2千米。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安装饮水管道3000米,新铺设排水管道**米,新建220千伏安变电站一座。现有水、电基本能满足现入驻企业、在建项目及居民用水用电需求,二期管道尚未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未定
已完成5.1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与现发展思路不一致,在**年**月12日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未获通过。现市规划局将水月纳入新一轮城市规划范围,市规划、发改部门正委托相关单位对建安组团、空港经济两片区进行控制性规划,与园区的控制性规划重叠。
(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大道作为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横穿园区核心区的主干道,已由水城县完成初步设计,但迟迟未动工建设,严重阻碍园区项目建设。园区内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金水路二期虽在轰轰烈烈建设中,但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一定工期,近期难以通行。原有道路为实现细沥层铺设,且内环快线、机场快线及园区内项目工程运输车辆碾压造成破坏,运输条件差。
(三)排污排洪设施亟待改善
园区内地形地貌复杂,项目建设用地需大量挖填方后方能使土地平整,导致排污排洪压力增大,园区内原有排污排洪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
(四)配套设施不健全
现有水电只能基本满足企业、项目建设和居民生产、建设和生活需要,后续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用电量大,且供气、通讯等设施不健全。
(五)小散乱污染企业清理难
园区起步标准低,开发程序不科学,导致企业分布混乱,尤其是园区内存在多个洗煤厂,呈现小、散、乱的状态,导致脏乱差根源难以消除,大大影响了园区形象和建设发展。虽园区已调查摸底,但清理工作已超出园区管理权限。
(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
园区内基础设施全部由管委会自筹经费建设,但园区起步晚、后劲弱,无固定资产,加之建设用地少等现实问题,导致园区没有融资抵押物,融资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三、建议
(一)强化规划衔接
为统筹园区同步、协调发展,市发改委、规划局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涉及园区规划的建安片区、月照机场周边一带范围,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由园区负责实施,其余范围由园区规划并实施。同时,尽快确定园区法定界线。
(二)完善路网规划和建设
将园区已规划并动工建设的民族风情小镇东明路、南北路和拟规划的其他道路统筹纳入先期城市道路规划,由园区先行建设。把**社区二三组道路、内环快线三块田互通至双坝社区小西湖道路纳入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提高周边土地使用价值。另外,乌蒙大道园区段从月照乡政府前至水钢由园区自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