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扶贫多模式助推脱贫攻坚详细流程
金融扶贫多模式助推脱贫攻坚详细流程
模式二:贫困户自贷和非贫困户“1+1”带贫模式(一)贫困户自贷。具体流程为:
1.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往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填写一式四份的《平舆县扶贫到户小额贷款申请表》;
2.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经公示无异议后出具意见,报至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
3.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经公示无异议后出具意见,意见中需标明该贫困户的信用等级,将一式四份申请表报至县扶贫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4.县扶贫办出具意见后转县财政局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5.县财政局出具意见后转县金融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6.县金融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信用等级A级(含)以上的贫困户申请表转人行核查,人行核查通过且公示无异议后交办相关合作银行。其他贫困户的申请直接交办相关合作银行;
7.银行受理审核并出具意见;
8.银行与借款主体签署借款合同,为借款主体发放贷款。
(二)非贫困户“1+1”带贫模式。
该模式由非贫困户申请贷款,政府提供贴息不提供担保。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县财政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贴息。
具体流程为:
1.非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前往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填写经扶贫办审定的带贫协议和《平舆县扶贫到户小额贷款申请表》各一 式五份,并保证贫困户年受益不低于3000元;
2.村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出具意见后,将带贫协议和《平舆县扶贫到户小额贷款申请表》各一式五份报至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
3.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出具意见后,将带贫协议和《平舆县扶贫到户小额贷款申请表》各一式五份报县扶贫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4.县扶贫办出具意见后转县金融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5.县金融办派驻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交办相关合作银行;
6.银行受理审核并出具意见;
7.银行与借款主体签署借款合同,为借款主体发放贷款。
模式三:“四方联动”企业带贫模式
针对带动贫困户的企业(不含房地产行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等采取“四方联动”模式,即“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模式。该模式不设风险补偿金,政府提供贴息不提供担保。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县财政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贴息。
具体流程为:
1.带贫企业前往乡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填写一式两份的《平舆县金融扶贫带贫企业贷款审批表(四方联动、五方联动专用表)》中的申请书、承诺书,审批表按A4标准双面印制;
2.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经公示无异议后出具意见,报至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一份,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存档一份;
3.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转交银行。
4.银行审核通过后,带贫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经县扶贫办审定的带贫协议,按每申请5万元贷款需带动1户贫困户的标准确定,并确保每户年受益不低于3000元; 5.带贫协议签订核实后,银行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并发放贷款。模式四:“五方联动”企业带贫模式
针对我县带动贫困户的主导产业、重点龙头企业,采取“五方联动”模式,即“政府+银行+县担保机构+企业+贫困户”模式。经县专题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后,县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银行按程序进行审核并发放贷款,县担保机构和银行按照80%、20%比例承担风险。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县财政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贴息。
凡与贫困户签订经县扶贫办认可的带贫协议的重点企业,按每获得5万元贷款需带动1户贫困户的标准确定带贫户数,并确保每户年受益不低于3000元。
具体流程为:
1.带贫企业前往乡级金融扶贫服务部填写一式两份的《平舆县金融扶贫带贫企业贷款审批表(四方联动、五方联动专用表)》中的申请书、承诺书,审批表按A4标准双面印制;
2.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出具意见后报至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一份,乡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存档一份;
3.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会同相关单位提交县专题会议研究; 4.经县专题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后,县金融扶贫服务中心转交银行; 5.银行审核通过后,带贫企业与贫困户签订经县扶贫办审定的带贫协议,按每申请5万元贷款需带动1户贫困户的标准确定,并确保每户年受益不低于3000元,县担保机构与企业签订担保协议为企业提供担保;
6.银行与企业签订贷款合同并发放贷款。
第二篇:**镇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
新桥镇扶贫车间助推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来,面对新桥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生态较差、基础薄弱、地窄人稠、贫困程度深的基本镇情,面对产业瓶颈一时难于突破、群众增收路子不宽、老工业基地遗留问题较多、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的工作困惑,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就业工作作为脱贫增收的主要抓手,作为解决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矛盾争纷突出的主要措施,把培育扶贫车间作为就业扶贫的拳头产品、重要平台来打造,紧紧围绕“533”就业扶贫模式,高位推动、精准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全镇共有劳动力 17645人,常年外出务工12191人,全镇转移就业率达69 %。其中,建档立卡户共有劳动力 1012 人,常年外出务工52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51.3 %;除常年外出务工外,还有310名贫困劳动力季节性、短期性就近就地务工,基本上实现了特殊家庭和特殊人员除外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扶贫车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布局扶贫车间。在扶贫车间的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以解决无法输送到外地就业的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为主,另一方面兼顾就业和照管家庭两个现实问题。从这个考虑出发,我们立足贫困人口家庭大多有老弱人员、残疾人和病人需要照顾,出行交通工具匮乏,需要早出晚归等实际,本着就近就地、方便群众原则,并结合全镇的功能分区、产业布局,在公路沿线马厂香草凹选择了蛋托厂、在贫困户集中的中心村选择了云味初相电子商务、在群众科级意识相对较好的南片区选择了有家光伏食用菌、在北边深度贫困地区云龙选择了软籽石榴种植4个扶贫车间进行创建。下步,我们计划在桃苴农产品种植基地、马厂生猪养殖厂再培育发展2个扶贫车间,努力实现农工贸门类齐全、贫困群众5公里范围内有就业渠道的目标。
二、细致选择车间专岗。在车间岗位的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是贫困劳动力能够胜任工作,我们针对贫困劳动力普遍存在无一技之长、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不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价值相对低廉、不需要复杂技术、简单体力活为主的岗位作为扶贫车间岗位,比如蛋托厂虽然是工业产品加工,但岗位特征大多以普通体力活为主;云味初相虽然以电子商务为主,但产品包装、装卸仍然是普通劳动力岗位。另一方面是就业过程中能够受到教育、启发和培训,为贫困户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比如光伏食用菌车间,在解决群众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培养了种植技能和发展意识,目前已有3户农户跟随种植食用菌;云龙软籽石榴车间,目前已有10余户群众购买购买苗木跟随种植。
三、精准到人实施培训。始终把培训作为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把建档立卡贫困户零就业家庭作为重点户,把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人,逐户逐人摸排,掌握每一户、每个人的家庭状况、身体情况、特长技能、就业愿望等,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具体培训过程中,一方面整合培训资源,把人社部门的就业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培训、工会的农民工培训、组织部门的党员培训等结合起来,围绕培训需求进行菜单式、定向性培训,2018年以来,全镇共投入培训资金5.8万元,为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580人次。另一方面加大实训力度,把培训办到车间,办到岗位,在有家光伏食用菌扶贫车间建成了全镇的实训基地,在其他扶贫车间开展岗前培训,实现常规培训、专业化培训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培训精准度,实现最大程度就业。
四、实施建管扶全方位服务。在扶贫车间的建设上,我们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做到政府投入与企业投入相结合、培植产业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在有家光伏食用菌扶贫车间投入项目资金307.44万元、在马厂香草凹蛋托厂车间投入
230.5万元,在云味初相电子商务车间投入17.56万元,在云龙软籽石榴种植扶贫车间投入226.85万元。在扶贫车间的管理上,我们一对一动员、组织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工作,对扶贫车间的工资发放等创建业务逐一指导,对在车间就业的贫困人口定期回访教育。在扶贫车间的扶持上,我们一方面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贫困劳动力给予关注;另一方面积极宣传、认真落实扶贫车间的用工补助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促使企业安心用人、放心经营。
通过努力,我镇的扶贫车间已经初具雏形、初见成效,有家光伏建扶贫车间长期使用建档立卡户7人,马厂香草凹蛋托厂长期使用建档立卡户6人,云味初相电子商务长期使用建档立卡户7人、云龙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长期使用建档立卡户11人,4个扶贫车间链接了31名贫困户就业创业,形成了“企业+车间+贫困户+党员实训基地”的党建扶贫相融互促新模式。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部分贫困劳动力的内生动力尚未激发,“等靠要”思想突出,不愿意劳动致富,扶贫车间尚有不少岗位却难以招到贫困劳动力;已经上岗的贫困劳动力缺乏吃苦精神,随意空岗闲赋在家。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培育力度,并对有劳动能力、符合推荐就业条件而不愿意就业的贫困人群设置必要的门槛,采取必要的激励和惩戒措施,促进贫困家庭充分就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新桥镇人民政府
2019年11月5日
第三篇: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理论探究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理论探究
一、金融扶贫与精准扶贫基本关系
(一)基本概念
1.精准扶贫的定义。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的,是指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外部环境、贫困户不同程度的贫困状况,对扶贫对象运用科学的程序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具体操作中,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大量的走访调查和入村入户实地考察找出真正的贫困户。其次,明确已定位贫困户的贫困程度、生产能力等,确定好帮扶措施。最后,将精准管理体现在扶贫的每一个过程,比如资金利用、帮扶效果等。
2.金融扶贫的概念。金融扶贫,顾名思义就是用金融措施和手段进行扶贫。金融扶贫的模式尚未明确定论,但目标却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即政府通过规范制度和政策引导,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农村扶贫工作,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与生产生活相关金融产品并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
(二)内在关系
1.精准扶贫是金融扶贫的一个前提。精准扶贫是对农户现在的生产能力、生活状况以及农村地区自然、社会环境进行调研之后,进行科学判别,最后对帮扶对象实施精准的动态管理,使其最终摆脱贫穷。精准扶贫是进行金融扶贫的一个前提,我们只有做到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细管理后,才能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每个贫困户的特点,制定必要的金融产品和准确的金融措施,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的状态,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作用。
2.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个分支。现阶段,虽然对于金融精准扶贫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从精准扶贫的手段來说,金融精准扶贫是由金融机构针对特定扶贫对象的需求及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在金融产品及服务上不断创新满足贫困户需求,并因地制宜,使贫困地区能够持续获得成本较低的优质金融产品及服务。精准扶贫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其中金融扶贫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贫困地区展开金融精准扶贫,使得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加强农村资金的流动,对激活并催化农村金融市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金融扶贫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精准扶贫,金融扶贫无法准确地进行;没有金融扶贫,精准扶贫无法发挥自身最大效用。金融扶贫与财政扶贫不同,财政扶贫一般是提供无偿性资金给贫困户,而金融扶贫是依据贫困地区金融市场运行和服务的特点,结合国家政策性向贫困农户提供信贷资金和保险等服务。资金的帮扶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作为一种支持的手段,激励农户通过自己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重点培育贫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获得金融支持的贫困农户一定是那些愿意生产并且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人群,这就需要精准识别。完全缺乏生产能力的人金融支持效用不大,只能通过财政性资金或者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所以金融扶贫的对象必须明确,精准扶贫才能帮助更好地实现金融扶贫。
精准识别、定位扶贫对象后,怎么帮助其摆脱贫困状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金融扶贫在这之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金融机构具有信息和资金优势,可以在扶贫工作中利用金融平台实现信息互通、高效运作,快速地对农户进行定位,对其投资的项目进行规范的审核及防范,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快速实施、准确实行。
二、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理论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减贫脱贫的研究开始得较早,现阶段理论已经相对完善。主要是从金融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金融减缓贫困的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
1.金融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方面。J.Jalan(2004)在研究中得出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金融扶贫的相关政策、主体责任及相关的金融担保机制。Brun
M
Love
I
(2014)认为在贫困地区,金融环境比较落后,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有所欠缺,贷款的支持力度尚待提升,这些是影响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因素。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影响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因素有金融扶贫的相关政策、金融扶贫主体所面临的责任、相关的担保机制、贷款的支持力度等。
2.金融减缓贫困的运作机制。金融减缓贫困的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运作机制和间接运作机制。直接运作机制是通过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来减缓贫困。Jalilian
和kirkpatrick(2002)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金融中介工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措施来促进贫困的减缓。DFIF(2004)认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信贷来拉高储蓄率,从而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Jeanneney
S.G.和Kpodar(2011)致力于研究金融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并指出贫困群体在商业银行进行储蓄得到的利息可以作为自己收入的来源,金融对于贫困具有减缓作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金融扶贫相关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创新金融扶贫的对策等方面。
1.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方面。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认为我国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地区资本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信用观念缺失、信息不对称等。董翠英(2016)提出抵质押物难以合理处置,融资环节无法正常进行,信用观念的缺失,资金外流严重,供需周期不匹配是金融扶贫面临的难题。
2.创新金融扶贫对策方面。在金融扶贫的对策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集中于改善金融环境、引进优秀人才、完善金融扶贫保险保障机制、发展绿色金融等。陈正源(2018)认为要从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金融创新、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推进金融事业发展等方面改善金融扶贫工作。李海婴(2018)通过研究农村地区金融精准扶贫,认为通过健全精准识别,不断改善金融环境,能够有效解决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帅师(2018)认为商业银行需要一大批优秀人才,以此来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理论研究意义
贫穷问题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如果不加以控制与解决,会造成社会不稳定。许多贫困地区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相重合,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的作用,助推贫困地区如期实现小康,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繁荣。
(一)助推扶贫模式的转变
金融精准扶贫不仅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扶贫项目的建立,帮助贫苦农户养成市场经营意识与责任意识,彻底摒弃以往的“等靠要”思想。金融精准扶贫下的贫困治理机制,将政府、金融市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等各方优势和利益结合了起来,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积极有效的。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合理配置众多市场资源,大多数贫困户在脱贫的过程中有积极寻求扶贫资金的动机,金融精准扶贫正好将两者优势互补,致力于将金融与产业、财政、扶贫政策等无缝对接,带动经济资源向目标产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集中,一改传统扶贫模式的不可持续性的缺点,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二)推动建立贫困地区的诚信体系建设
在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优势,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项目进行贷前资质审查、风险评估、贷后跟踪追查等,往往能精准到贫困地区政府以及贫困户个人,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扶贫中财政资金被挪用的弊端,有助于建立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诚信体系。
(三)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归根结底,资金匮乏是农村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然而,现阶段我国财政资金有限。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最好办法,就是要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机制和市场环境形成,搭建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的桥梁。金融精准扶贫不仅可以破解农村改革的资金难题,也让“三权”抵押质押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将农村改革和扶贫问题有机结合,变“被动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发展空间。
第四篇:创新党建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来,巉口镇党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企业力量融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积极探索了
“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建成小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党建+商会建设,创新“四项举措”搭平台。
一是在区工商联巉口分会(巉口民间商会)了成立巉口民间商会党支部。在成立商会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商会党支部,为商会成员搭建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全镇脱贫攻坚增添一支战斗队伍。二是大力发展光彩事业。2017年商会共捐资
9.65
万元,用于捐资助学、优抚等。其中,2017
年
月
日,由镇党委、镇政府主办、工商联承办的“圆梦贫困学子·助力精准脱贫”助学活动上,各会员共同捐资助学考入二本以上学生81
名,发放现金1000
元;2017
年
月
日,欢送应征青年入伍仪式并为
名并
发放锦旗
面。三是加强民间商会协作抱团取暖。通过的商会党支部建立,解决了“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
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加强了对商会党建工作指导,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
用。四是加强商会之间的日常交流。定期组织商会成员开展协商商会企业用工情况,组织输转贫困农户就近就业。
二是党建+主体责任,强化“四个抓手”夯基础。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强化“四个抓手”,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一是抓学习教育常态化。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研究制定了“三个一”(即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一学习,党委中心组每半月一学习、农村党员每月一学习)的长效制度。截止目前,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次,带动各村党支部集中学习
120
次、讲党课
次,通过学习强化了抓脱贫的思想认识。二是抓责任落实具体化。实行书记负责制,层层签订《责
任书》,建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清单”制度。党委会议每月调度
一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贫困村,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强化了抓脱贫的行动自觉。三是抓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定下发《关于
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意
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月报制度,为每名党委委员确
定了党建工作联系点,采取会前审核、会中指导、会后落实的方式,全程参与村级“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效规范
了党内政治生活。四是抓基础保障标准化。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的原则,通过帮扶单位捐助、盘活现有资产、政府筹措补助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
375
万
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
处,打造党建助推脱贫攻
坚示范点
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个。
二、党建+基础建设,狠抓“四个一千”补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镇党委通过狠抓
“四个一千”(即完成1000
人以上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人以上非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
户以上农村供水入户工程、1000
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着力补齐水、电、路、房等基础短板和欠账。一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投资
1.36
亿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个,其中集中安置点
个,插花安置
个。搬迁农户
496
户
2066
人。围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假日休闲经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方案,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二是狠抓危旧房改造。总投资
1906
万元,实施危房改造
865
户,其中
C
级危房
115
户,D
级危房
750
户。三是狠抓农村供水入户工程。总投资
430.8
万元,实施引洮工
程供水入户
1077
户。四是狠抓道路建设。投资
1000
万元,砂化硬化道路
多公里,彻底解决甘林岔、花林等
个撤并村未通水泥路和部分村社之间的“断头路”问题,其中,甘肃中东建设工程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帮扶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为三十里村甘林岔社砂化道路
公里。
三、党建+产业培育,落实“四项措施”促增收。
坚持把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根本任务,落实
“四个一”措施,实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一是每户有一项主导产业。按照“稳洋芋、压玉米、扩牧草、增蔬菜”的思路,鼓励各支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镇共建立商品薯生产基地
3000
亩,种薯繁育基地
2000
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
万
亩;种植优质牧草
万亩,带动养殖牛羊达到
2000
只(100
头);推广高原夏菜
5000
亩。二是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通过观看电教片、邀请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320
场次,培训人员
6300
多人。三是每户有一个输转劳动力。按照外出务工与就近输转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劳务输转基地。同时,依托巉口民间商会党支部,按照各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提供用工计划,各支部对富余劳动力统一组织培训,签订务工协议。组织输转劳动力
7600
多人(次),其中就近输转
2500
多人(次)。四是每户有一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双培双带”和“三链”建设,通过对接龙头
企业、外引示范带动、内育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共培育农民
专业合作社
家、成立农机化服务队
个,吸收贫困户
1500
多户,在具备条件的2
个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构建了“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形成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富群众的发展新格局。
四、党建+制度建设,建立“四项机制”抓落实。
健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评机制,倒逼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大有作为。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全
镇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
个专责工作组,进一步靠实了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制定了《巉口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通报制度》,按照“一
月一通报一督办一反馈”的机制,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
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分领域、形式、范围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深度融合“三
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和省委“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实行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每周一督查、镇党委会议每半月天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和一月一问责的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全镇干部作风的转变。目前,共约谈提醒
人(次),集
体约谈村党支部书记书记
次,通报批评
人(次),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四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精准扶贫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并将脱贫攻坚考核结果、工作成效与干部推荐任用及评先选优挂钩,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埋头苦干、做出突出成绩的,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工
作不力的严格问责,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充分发挥好考核
“指挥棒”作用。
尽管我们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区委的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与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任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是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商会产业还不够强,党员带富帮富的主动性还不强,抓党建促脱贫的措施办法还不多,等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盯抓好党建这个最大政绩,脱贫攻坚这个最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举措,狠抓落实,切实把抓党建促脱贫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努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公文思享」全国公文写作交流平台
做全国最专业的公文资料服务平台,各种资料应有尽有,有述职述廉、计划要点、各类讲话以及靓词金句、写作提纲等专题素材,目前已更新各类专刊(范文、素材、讲话汇编、解析)等1200余期,并将持续更新。平台还有专家不定期更新范文解析、写作教学等资源。加入我们就可以享受所有资源。平台紧扣当前热门工作(如主题教育、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分享相关资料,确保文稿资料的适用性和紧急性。同时我们有专家提供写作咨询、建议参考、文章修改和代写服务等。
加入方式,微信公众号搜索”公文思享“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到我们,也可以直接添加微信3207364716办理会员。
第五篇: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
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来,XX镇党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企业力量融入到脱贫攻坚的行列,积极探索了“党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快建成小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党建+商会建设,创新“四项举措”搭平台。
一是在区工商联XX分会(XX民间商会)了成立XX民间商会党支部。在成立商会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商会党支部,为商会成员搭建了合作发展共赢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全镇脱贫攻坚增添一支战斗队伍。二是大力发展光彩事业。201X年商会共捐资9.65万元,用于捐资助学、优抚等。其中,201X年8月
29日,由镇党委、镇政府主办、工商联承办的“圆梦贫困学子·助力精准脱贫”助学活动上,各会员共同捐资助学考入二本以上学生81名,发放现金1000元;201X年
9月
8日,欢送应征青年入伍仪式并为12名并发放锦旗12面。三是加强民间商会协作抱团取暖。通过的商会党支部建立,解决了“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派驻党建指导员,加强了对商会党建工作指导,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四是加强商会之间的日常交流。定期组织商会成员开展协商商会企业用工情况,组织输转贫困农户就近就业。
二是党建+主体责任,强化“四个抓手”夯基础。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强化“四个抓手”,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一是抓学习教育常态化。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研究制定了“三个一”(即机关党员干部每周一学习,党委中心组每半月一学习、农村党员每月一学习)的长效制度。截止目前,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20次,带动各村党支部集中学习120次、讲党课54次,通过学习强化了抓脱贫的思想认识。二是抓责任落实具体化。实行书记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清单”制度。党委会议每月调度
一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贫困村,干部帮扶贫困户制度,强化了抓脱贫的行动自觉。三是抓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意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月报制度,为每名党委委员确
定了党建工作联系点,采取会前审核、会中指导、会后落实的方式,全程参与村级“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效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四是抓基础保障标准化。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划转调剂一批”的原则,通过帮扶单位捐助、盘活现有资产、政府筹措补助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375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6处,打造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示范点2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个。
二、党建+基础建设,狠抓“四个一千”补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制约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镇党委通过狠抓“四个一千”(即完成1000人以上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人以上非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1000户以上农村供水入户工程、1000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着力补齐水、电、路、房等基础短板和欠账。一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投资1.36亿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9个,其中集中安置点5个,插花安置14个。搬迁农户
496户
2066人。围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假日休闲经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总体思路,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方案,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二是狠抓危旧房改造。总投资1906万元,实施危房改造865户,其中C级危房115户,D级危房750户。三是狠抓农村供水入户工程。总投资430.8万元,实施引洮工程供水入户1077户。四是狠抓道路建设。投资
1000万元,砂化硬化道路40多公里,彻底解决甘林岔、花林等5个撤并村未通水泥路和部分村社之间的“断头路”问题,其中,甘肃中东建设工程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帮扶XX镇三十里铺村,为三十里村甘林岔社砂化道路6公里。
三、党建+产业培育,落实“四项措施”促增收。
坚持把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根本任务,落实“四个一”措施,实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一是每户有一项主导产业。按照“稳洋芋、压玉米、扩牧草、增蔬菜”的思路,鼓励各支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镇共建立商品薯生产基地3000亩,种薯繁育基地2000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7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带动养殖牛羊达到2000只(100头);推广高原夏菜
5000
亩。二是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通过观看电教片、邀请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0场次,培训人员6300多人。三是每户有一个输转劳动力。按照外出务工与就近输转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劳务输转基地。同时,依托XX民间商会党支部,按照各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提供用工计划,各支部对富余劳动力统一组织培训,签订务工协议。组织输转劳动力
7600
多人(次),就近输转2500
多人(次)。四四是每户有一个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双培双带”和“三链”建设,通过对接龙头企业、外引示范带动、内育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成立农机化服务队4个,吸收贫困户1500多户,在具备条件的2个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构建了“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形成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带富群众的发展新格局。
四、党建+制度建设,建立“四项机制”抓落实。
健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考评机制,倒逼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大有作为。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11个专责工作组,进一步靠实了脱贫攻坚责任。二是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制定了《XX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通报制度》,按照“一月一通报一督办一反馈”的机制,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
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根据进展情况分领域、形式、范围进行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深度融合“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和省委“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实行镇纪委、纪检监察室每周一督查、镇党委会议每半月天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和一月一问责的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全镇干部作风的转变。目前,共约谈提醒
人(次),集体约谈村党支部书记书记
次,通报批评
人(次),有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四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将精准扶贫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并将脱贫攻坚考核结果、工作成效与干部推荐任用及评先选优挂钩,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埋头苦干、做出突出成绩的,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工作不力的严格问责,必要时给予组织处理,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尽管我们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区委的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与当前脱贫攻坚的形势任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是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商会产业还不够强,党员带富帮富的主动性还不强,抓党建促脱贫的措施办法还不多,等等。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盯抓好党建这个最大政绩,脱贫攻坚这个最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举措,狠抓落实,切实把抓党建促脱贫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努力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