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时间:2019-05-13 19:1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篇: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东南部,占地面积为31640平方米,建筑面积7618平方米,最大建筑物长为44米,宽为20米,高为16米;最高建筑物长为22米,宽为7.5米,高为23米,建筑物主要包括两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楼、两栋学生宿舍楼、一个厕所和一个厨房,学校弱电为两间计算机室、一间中心机房、两间多媒体教室、三间学生实验室和18间教室班班通,学校在校学生640多人,教职工人数为78人(含校园保安和食堂工作人员),学校共有13个教学班。

二、气象灾害危险性分析

学校地处海拨高度较高的山区,易出现暴雪、霜冻、浓雾、道路结冰、大风等天气,给学生的上下学造成严重不便;学校地处两面环山,本镇主要河流流经学校前方,尤其是学校对面山势较为陡峭,学校后边部分山坡曾经发生过整体推移,田径场边的护坡几乎笔直,学校前方河流狭窄,在雷雨季节,容易暴发山洪,极易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由于校园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人群比较集中,易发生雷电事故。

三、防御气象灾害的安全气象设施建设情况 学校已建立或具有的安全气象设备设施情况如下:

1、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楼等避雷针完好。

2、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四、防御气象灾害保障措施

1、有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分管领导及专(兼)职安全气象保障工作人员。

2、定期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3、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掌握气象灾害影响或危及的主要部位、重要设施情况。

4、建立了安全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接收终端(手机短信、计算机网络等)

5、建立了安全气象专兼职人员24小时手机行政值班制度。

6、制定了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定期举行演练,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

7、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8、建立了防御气象灾害工作档案(包括登记接收到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处理措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检查记录等)。

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初级中学校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第三节气象灾害

第三节气象灾害

一、霜冻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副热带纬度,地形复杂,春秋季节天气多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冷空气活动又较频繁。因此,在我国霜冻极易发生,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

(一)霜冻的定义

霜冻是指春、秋植物生长季节里,由于土壤、植物体表面以及近地面气层的温度骤然降低到0℃以下,致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现象。

出现霜冻时,如果空气中水汽饱和,植物表面有霜;如果空气中水汽未达饱和,不出现霜,但温度已降到0℃以下,植物仍受伤害,这种霜冻称“黑霜冻”。

霜冻是出现在春、秋季节的短暂降温现象。春季正值林木发芽期,秋季苗木或新梢尚未全部木质化,这时出现霜冻危害严重。

初霜冻(Early frost injury)

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称初霜冻(又称早霜冻)。

终霜冻(Late frost injury)

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称终霜冻(又称晚霜冻)。

无霜冻期(Frost-free season)

春季终霜冻至秋季初霜冻之间的持续期为无霜冻期。无霜冻期与无霜期不一定相等。霜冻对植物的危害是由低温造成的。一般来说,0℃以下的低温可使细胞之间的水分形成冰晶,它们不断地从邻近细胞中夺取水分并冻结,冰晶逐渐增大,使细胞受到机械压缩,同时也导致原生质的胶体物质凝固,细胞死亡。

不同植物及其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它们对低温的抗御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植物营养器官的抗寒能力比繁殖器官强。花蕾,尤其是雌蕊的抗寒力最弱,气温在0~-2℃即受害。此外植物幼苗期的抗寒力也比较弱。

(二)霜冻类型

在气象上通常按其成因把霜冻分为三类。

1、平流霜冻(advection frost injury)

我国位于北半球冷中心的边缘,冷空气常以冷锋和冷高压的形式向南爆发,侵袭我国。春、秋过渡季节,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每当冷空气爆发南下,使温度急剧下降到0℃以下而出现霜冻,这种霜冻称为平流霜冻。

显然,平流霜冻的强弱、范围与冷空气的强弱和范围有关。一般来说,因为冷空气侵袭的范围较广,霜冻区域及造成灾害的地区也较大,影响也较严重。

2、辐射霜冻(radiation frost injury)

在寒冷、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和植物层表面辐射冷却至0℃以下,也可发生霜冻,称为辐射霜冻。这种霜冻日出后即消散。

3、平流辐射霜冻(frost injury of advective radiation)

这种霜冻是受冷空气平流及辐射冷却双重作用产生的。产生这种霜冻时,先是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下降,然后冷锋过后,天气转晴,在晴朗、无风、干燥的冷高压控制下,辐射冷却,使温度再度下降,并达0℃以下时,形成霜冻。每年的初霜冻和终霜冻多属平流辐射霜冻。这类霜冻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植物危害最严重。

(三)影响霜冻形成的因子

1、地形因子

地形对霜冻的形成、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关系。

盆地、洼地和谷地中,地势低洼,冷空气易于下沉堆积。这里的霜冻比较重,尤其是冷空气通道,霜冻更严重,人们常说的“雪打高山霜打洼”就是这个道理。如北疆准噶尔盆地内的霜冻期比周围地区长,每年200天以上。

山坡上的不同部位霜冻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山腰处霜冻最轻,山顶次之,山麓处最重。

如河南省西峡县林科所于1979年引种了沪溪葡萄桐,有的栽植在林科所附近山麓平地上,有的栽植在田关的山坡上,两块试验地相距约2km。1982年春遇晚霜冻后,山麓平地上的葡萄桐幼林遭受危害,已萌动的顶芽冻坏,已展开的幼叶全部冻死呈黑褐色,新梢延迟抽发,当年没有开花结实,而种植在山坡地上的安然无恙,当年获得丰收。

此外,坡向不同,霜冻情况也有差别。北坡上的霜冻重于南坡,东坡和东南坡上的霜冻危害比西坡和西南坡严重。因为日出后,东坡上温度回升快,细胞间的冰晶迅速融化成水,这些水分常被蒸发而未能被细胞所吸收,受冻细胞又来不及从根系吸取水分,造成植物枯萎,乃致死亡。

江湖河海、水库和池塘等水体附近的水汽比较充沛,温度下降时,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调节了气温,因此霜冻出现的机会少。

2、土壤因子

土壤状况对霜冻也有影响。

干燥而疏松的土壤和砂性土壤的热容量、导热率小,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聚集于表土层,夜间土壤表面热量散失极快,地面温度降低剧烈,导致气温和植物体的降温也多,容易出现霜冻,强度也大。潮湿土壤和粘土则相反。

(四)霜冻的预防

预防霜冻的措施按其性质可分两类:一是生物技术方法,另一类是物理方法。

1、生物技术方法

选育耐寒品种,合理布局,改进管理技术,如油桐在其可种植的北界栽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温暖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2、物理方法

(1)熏烟法

这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又被广泛采用的民间传统方法。

在防御霜冻的地区设置若干湿的柴草堆,或用红磷等化合物,点燃后,它们释放大量烟粒,形成烟幕。烟幕成为局部的人工阻挡层,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有效辐射,使地面降温幅度减小;烟粒可促使水汽凝结,释放潜热,使气温上升;另外,燃烧时也直接放出一部分热量。据测定,这种方法可使气温提高1~2℃。熏烟时,要求接近临界温度时才开始点燃烟堆,并持续到日出后两小时左右,烟堆设置在作物上风方向。在逆温天气下,这种方法的效果更好一些。

(2)灌水法

在霜冻来临的前一天下午灌水,灌水量以土壤充分湿透为宜。

灌水后,土壤的导热率和热容量增大,使夜间降温缓和;土壤湿润后,蒸发强,近地面空气较潮湿,水汽易于凝结,释放潜热,增加气温,起了防霜冻作用。据测定,灌水后可增温2~3℃。

近年来,许多地区发展了喷灌,灌水均匀且省水。

(3)喷雾法

当气温接近0℃时,对植物喷雾,雾滴结冰时,放出潜热,可预防霜冻。在结冰过程中,冰的温度保持在0℃。

据试验结果指出,每小时喷3mm左右的水量,可预防-4℃的霜冻。喷雾必须持续到日出,温度上升,植物体上的冰全部溶解为止。过早停止,植物体吸收热量来溶冰,起不了防霜冻效果,反而受害。

(4)直接加热法

用加热器(各种加热炉)燃烧石油、天然气等,直接加热空气,提高气温。

在0.4hm2的土地上,需放置15-25个加热炉。这种方法多用于果园和苗圃地防霜冻,可使气温提高2℃,缺点是成本高。

(5)送风法(空气混合法)

在逆温情况下,可采用送风法。方法是将螺旋桨送风机安装在约10m高的铁塔上,送风机启动后,螺旋桨使近地层空气上下混合,提高了下层空气的温度,可防御霜冻。一台70马力的送风机,可保护3~4hm2作物地。在国外也有在霜冻到来之时使用直升飞机混合田地里的空气达到预防霜冻的目的。

(6)泡沫法

国外制作了一种“农业泡沫精”,加20倍水稀释,并压缩到泡沫发生器中,与空气混合后,喷到作物上。喷出时质软,过一定时间后变硬,形成一层薄膜包在植株外面,保护作物免受外界低温危害。薄膜可以维持8至24小时,口出后自行崩溃。

(7)覆盖法

用草帘、麦秸、杂草、牛皮纸、塑料薄膜等物覆盖在作物地上,珍贵树木或果树可作单株包扎,这些均属于覆盖措施。在覆盖物保护下,减少了地面或植株的长波辐射热损失,由于植物体与外界隔离,自身温度不会降低,达到了防御霜冻的目的。覆盖法的热效应常比其它方法更好些。

我国北方地区,在苗床上喷洒土面增温剂,也有预防霜冻的作用。

二、低温冷害

在植物生长季节里,温度降低到植物当时所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最低温度以下(高于0℃),使植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或植物某些组织受到危害的现象称为低温冷害或低温寒害或冷害。

如橡胶树的生物学最低温度是5℃,生长季节如果气温降低到4℃,树干基部常因低温而溃烂,即出现烂脚病,使产量减少。因此,在西双版纳种植橡胶,应选择海拔200m以上,经常出现逆温的地段或西南坡中部,在其它坡向上,冬季时则应采用防寒罩、单株包扎等措施防御低温寒害。

三、冻害

冻害是指在严寒季节,越冬作物和果树等,因为温度过低,使根系、茎秆和枝条等被冻坏,以致死亡的现象。在我国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有些林木越冬时容易遭受冻害。例如温州蜜桔,冬季遇-7.0—-9.0℃低温就会严重受害,植株大量死亡。据统计,浙江沿海,大约每隔六年遭受一次冻害。

四、日灼

(一)定义

幼苗或树木因强烈日射和高温而产生的灼伤现象。

(二)分类和预防方法

根据其灼伤部位,可划分为两类。

1、根颈灼伤(干切)

幼嫩苗木与高温表土相接触,使根颈部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被灼伤,造成苗木植株死亡。根颈灼伤的部位在距表土上下2mm之间,形成环状“卡脖”。

根颈灼伤与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土壤水分以及植株受光照的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木质化后细胞壁硬度增厚,对日灼具有一定的抗性;土壤水分较多时,夏季土壤表面温度不致升得很高,常不会发生日灼现象;苗木受光照时间越长,土表温度越高,受灼伤也越严重。

预防方法

喷水降温:喷水的时间应开始于最高温度出现之前一段时间,并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如最高温度出现时才喷水,骤热骤冷会加速苗木死亡。

遮荫:搭建荫棚,插遮荫枝条,遮草和遮灌木树叶等。

适时早播:可以延长苗木的生长期,提高苗木木质化的程度,增加对灼伤的抗性。

2、树皮灼伤

由强烈阳光照射所造成的。阳光灼射高温能引起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作用,使活组织死亡。灼伤树皮常出现斑点状死亡或片状脱落,轻微者的灼伤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严重的灼伤使树叶干枯、凋落,也会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树皮灼伤与树木的种类、年龄、所在林地的位置等有关。光滑的薄皮树种,特别是耐荫性树种,突然暴漏在阳光下受高温辐射,很容易受到灼伤危害。林缘、林墙处地树木以及孤立木也易受到灼伤。

预防方法

注重造林树种的选择

怕灼伤的树木一般为耐荫树种,造林时应与喜光树种混交搭配,其混交方式以带状混交方式为准。以便第一层喜光速生树种为第二层耐荫树种创造遮荫条件。

林缘、林墙树木或孤立木可采用刷白,以降低树皮温度,避免灼伤危害。

第三篇:气象灾害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发生的规律及有效的防御。

教学方法:

及时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气象灾害消息,让学生具体了解其危害;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我国1998年“三江”特大洪涝灾害的影视资料,进行具体分析防御措施。如《挥师三江》。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为了加强我们对灾害的意识,提高对减灾、防灾的认识,我们将气象灾害专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逐步了解其发生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御。

一、台风: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近海可用雷达监视其动向,指导学生识别台风中心位置及移动的路径,做到及时预报,减轻灾害损失。

二、暴雨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暴雨的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b.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c.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三、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农、林、牧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建筑,营造防护要,改进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灾害有:农作物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破坏通信线路,交通受阻等。

对寒潮的防御要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做好准备,将可大大减少损失。

课堂小结:

将几种自然灾害进行对比,了解其主要内容。

课后活动:

让学生及时收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特点。

板书设计:

几种气象灾害对比表

第四篇:西安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西安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2012年10月2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3年1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00号公布 自2013年2月1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陕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根据大气雷电环境、地理地质条件等参数,对防护对象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后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为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的专业技术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

第四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气象主管机构在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安监、民政、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协同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第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民政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雷电灾害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雷电灾害基础数据库,编制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在防雷装置设计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一)国家、省和本市确定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和易燃物品生产、输送、储存工程;

(三)高度超过50米或者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或者群体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20层(不含20层)以上居住建筑;

(四)大型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商场和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

(五)其他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

第七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由建设单位委托防雷减灾专业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进行,并签订服务协议。

第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后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第九条 评估机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气象资料或者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气象资料。

第十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工程概况;

(二)评估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

(三)评估所用数据代表性、可靠性说明;

(四)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雷电环境分析;

(五)雷电灾害风险性分析,极端雷击事件出现概率;

(六)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一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可以采取书面评审或者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由所在地区县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后方可使用。经评审通过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二条 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防雷设计审核时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依据。不能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防雷设计审核申请。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自觉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而拒不评估的,由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并限期责令改正。

第十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工作人员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3年2月11日起施行。

第五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为减少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等有关规定,制定我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方案。

一、防御原则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防御重点

主要是暴风、暴雨、雷电、雪灾以及其他灾害性天气。

三、防御工作

(一)暴风灾害防御

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风抢险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气象协理员要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同时按照暴风预警指令等级组织好灾害的防御,高等级预警的要停止集会、停课、停业及一切危险作业,妥善安排留守人员和转移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一旦发生灾害,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险救灾。

(二)暴雨灾害防御

积极组织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和抢险准备工作。接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灾害预警信号后,要立即组织人员防御,学校、幼 儿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和幼儿安全。要做好镇村道路的疏通和农作物的排水工作,加强危房的检查,对危险地带加强值班和巡逻,同时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三)雷电灾害防御

组织编制左家坞镇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雷电重点防御单位要与防雷检测部门联系,做到定期检测、定期维护。同时,积极做好新、改、扩建工程防雷设施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工程检测以及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装置检测等工作。积极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宣传工作,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四)雪灾灾害防御

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应急和抢险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目标明确,确保各项防御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灾害防御、救灾以及防灾减灾系统监事会建设和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不但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力度

对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及时会同气象部门开展灾情调查,并对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风险评估,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对不符合防御标准的,要制定整改措施,达到防御标准。

(四)提高全民对气象灾害的防范知识

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势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气象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教育教育基地,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面向广大的学生、农民、种养大户以及各农户,提高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能力。

左家坞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日

下载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4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一、气象灾害预警广播概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气候呈逐年变暖趋势,大范围不规则异常天气不断涌现,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蓬安县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五月十八日 1 蓬安县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修订稿) 目 录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一条 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气象灾害预警信......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70号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总......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稿)

    1 总则 五图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1 编制目的 为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

    防御气象灾害规定

    珠海市防御气象灾害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1.总则1.1目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经济......

    气象灾害紧急预案范文大全

    米东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预警、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