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格式
第四部分:公文格式(复习提纲)
报请性公文及公文的报请性功能
报请性公文是上行公文,主要是向上级报告情况、请求事项,其行文对象是上级单位,内容均以摆事实为主,介绍情况,说明过程,少用议论与说理;行文目的是希望上级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或工作开展的情况,或恳请上级对自己的工作予以指示,对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上级给出态度;报请性公文的语言要求委婉、谦和,不宜用强调性语言,不能用指令性语言,更不能在文中指手划脚。
第一节 概述
有些公文,本身就是报请性的,如报告、请示、行政公文的议案,有些公文则具备报请性功能,如上行性意见、部分函。
一、报请性公文的特点
报请性公文具有以下特点:
1.报请性公文的主送对象均为上级机关单位。这里的上级机关单位可能是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单位,可能是业务上的上级机关单位,可能是职级上相当于上级单位而不具备行政隶属关系,也可能是特殊的上级单位。
2.报请性公文的内容均是请求性的或是报告性的,其表达方法以叙述性为主。
3.报请性公文的行文目的都是希望上级肯定自己的工作或对自己的工作给予指导,行文时比较重视摆事实说道理,打动上级机关单位,希望上级给予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表态或答复。
二、具有报请功能的公文及其差异
具有报请性功能的公文事实上包括两类:一类是报请性公文,一类是虽不是报请性的公文,但是在具体类别或功能上具有报请性。
作为报请性公文的主要是请示、报告、议案,而具有报请性功能的公文主要有意见、函等文种。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事项或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作为行政公文,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作为党的公文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党政公文的报告的主要区别是:党的公文在使用功能上比行政公文多“提出建议”。行政公文将“提出建议”归并到意见之中。
在报请功能上,请示是请求性公文,主要用于向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请求给予指示或批准;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主要是将自己正在做或已经做的工作告知上级,也可以反映本机关单位的工作情况。报告的主送对象也是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单位。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党政公文对意见的表述完全一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一条就对意见的使用进行了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当意见作为上行文时,按照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所提意见如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方可行文,如有分歧,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出面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时,主办部门可以列明各方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有关部门会签后报请上级机关决定。”从对意见的解释来看,当意见作为报请性公文时,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意见报请的上级机关是具有直接隶属关系的上级; 二是意见报请上级解决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单位之间对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时的事项,主办机关单位在报请上级给予答复时必须列明各方的理据。也就是说,该类意见要求详细列明各单位的设想、分歧原因,其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见解和处理办法”。
三是意见报请上级解决时即使是某个机关单位,也必须详细列明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行文机关单位对某个事项或某项工作应该经过了深思熟虑,最起码经过了反复论证、多方商讨。
四是作为报请性公文,意见最常使用的是解决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而需要其他单位共同办理、周知、执行的事项,行文的目的主要是报请上级机关单位解决发文的问题。
上行性意见与请示的主要区别在于:请示报请的事项多数是个案,是个别问题,而上行性意见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请示更多的是主动表态性报请,而上行性意见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或主动或被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办法;结构和内容组成上请示主要是原由和事项,而上行性意见则由原由、事项、办法措施组成。
函也是具有报请功能的公文之一。因为函可以“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其中的“询问”、“请求批准”就是公文报请性功能的体现。
函的报请性功能,侧重于“请”,在请求批准功能上,函与请示的区别在于主送机关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明确界定函用于“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这就将“函”与“请示”的差别明确指出了。请示一般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而函用于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上述四种公文是党政机关公用的公文。还有一种具有报请功能的公文“议案”,只在行政机关单位使用。在公文实际中,议案的使用有扩大的趋势。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议事项。“提出审议事项”,可以归入报请性公文,但是行政公文的议案是特殊的文种,行文者一般是人民政府,收文者则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行文机关和收文机关的级别判断,两者构成的是“同级”,这里具有审议权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或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里的代表强调的是“整体”,是法律赋予的权力。
三、报请公文正文写作常见思路
报请类公文中的报告类公文和请求类公文的写作思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报请类公文正文主体写作的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缘由事项型。即首先交代背景、事实、来龙去脉,再写出具体报请事项。这在请示中最为常见。如《××市统计局关于请求拨款的函》:
我局原有132㎡砖瓦结构车库(平房)一处,因年久失修,于今年雨季突然 倒塌,急需修复,经测算,共需资金30万元。因我局除财政拨款外,无任何资金 来源,故恳请拨款,以解决车辆越冬之急需。
这里,先写具体事实,再提出报请事项,理由充分。
2.依据事项型。开头先写出行文的依据,再具体详实地交代请示事项。这种请示主要使用在法定事项或特定事项的请示中。如例文《中国共产党××镇委员会关于召开第×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
3.目的事项型。即首先交代报请的意义、价值、目的,再写出报请的具体事项。这在议案等文体中常常运用。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议案》: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局在总结保护消费者权益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并已经国务院同意,现提请审议。这里先写出提请审议的目的,再写提请审议的事项,干净利落。
4.事实陈述型。主要使用在报告等公文中。全文主要是就某一个或某几项事实的情况、开展过程、主要做法、经验体会等陈述给上级机关,以汇报自身工作,求得上级认同和肯定。可参阅报告。
第二节 请示
一、请示的性质
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公文。下级机关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需要上级机关单位给予答复、解决、帮助、审核、批准,可用请示行文。
二、请示的适用范围
请示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超出本机关单位的职权范围,需要上一级机关单位批准后,才能解决,可用请示;
2.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无章可循或把握不准时,可用请示;
3.有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或涉及全局性的问题,需要上级给予支持时,可用请示; 4.本单位有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机关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的问题,可用请示;
5.本机关单位意见分歧,无法统一,要求上级机关裁决的问题,可用请示;
6.对党和国家的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令不甚了解,有待上级明确批示的问题,可用请示;
7.尽管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但作出的部署安排会牵涉到较大范围和较多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机关单位,这时需要请示具有管辖权的机关。这在首都和各省省会经常会遇到;
8.建立机构、安排人事、增加编制等需要向上级指示和批准的问题,可用请示; 9.其他应当请示的事项。
三、请示的分类
请示的内容繁多,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请示可以分为求复性请示和求转性请示。
1.求复性请示。这是请示最主要的种类,是请求上级机关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或要求对本单位处理具体问题时的原则作出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可以分为事项性请示和原则性请示两类。事项性请示多涉及人事、财务、物资、机构等具体问题,需要获得上级的批复以进行实施和安排。这类请示侧重于对请示事项作出安排、计划、设想。原则性请示主要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政策、指示,请示机关单位在上级机关批复的原则、指示框架、范围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2.求转性请示。这类请示的内容大都是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问题,或者是比较重大、紧急的事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而请示机关单位对所涉及的事项如何办理也不是非常清楚。
求转性请示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比较多的情况是:上级机关作出了决定部署,但收文机关认为上级机关的决定部署目前不适宜执行,于是提出自己的理由。上级机关在收到来文后,经研究,也认为来文所提请求是合理的,于是采用“批转”形式对来文单位批复。此情形下下级机关单位呈送的请示,即为求转性请示。理由有二:这是针对上级的结论而言的,上级最终“批转”了,下级就形成了求转;如果上级机关不作出批答,请示单位无权自行其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办理。例文一就是此种请示。
求转性请示与呈转意见比较容易混淆。
一般来说,求转性请示的行文者对文中涉及事项不明确、不理解,对如何办理公文不清楚或没有把握,其求转的重点是在现行政策和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但又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上级单位做出答复前,行文者无权、无法办理公文,它重点还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而呈转意见的行文者对如何办理公文内容是清楚的,其行文的内容多是自己在职权范围内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安排等,而这些内容需要其他单位共同执行,自己又无权给相关机关单位下发该类文件,所以,其行文主要目的是希望上级解决发文问题。
四、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行文目的和作用不同。报告是陈述性的公文,重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党的公文还可以向上级提出建议;而请示是请求性的公文,主要希望上级批准,以解决问题为主。
2.行文时限不同。报告在事前、事情进行中或事后都是重要的文种,而请示只能在事前行文,请求上级批复或指示。
3.内容和结构不同。报告的内容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而且综合性的报告比较常见;而请示的内容比较单一,要求一文一事,请求事项明确、具体。
从内容组成来看,报告中不能请示问题,即报告中不能请示事项,但请示可以报告情况、陈述意见、说明理据。请示中通过报告情况,可以使请示理由更为充分,上级对请示的原因了解更为具体。
在写作请示、报告时,一定要将请示与报告分开,即使请示中可以报告情况,也最好将文种仔细区别,将内容分开表述。写作实践中的“申请报告”、“请示报告”等均是将请示与报告混淆的情况,是错误的。
五、请示的写作
请示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附注组成。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不允许出现文种式,一般为完整式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准齐式中的“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式标题罕见于请示中。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且是请示机关的行政或业务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3.正文。请示的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请示原由,是请示开头部分,是请示的主体。一般要写清楚请示原因、请示的背景、请示的目的等。请示原由要充分有据,一般有政策法规的依据原由、事实原因两个方面。前者可略写,后者要详写,从事实的复杂性、详细的数据等方面说明,不能笼统含糊,陈述困难也不能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实。
请示事项,是请示的主要部分,是请示的目的所在。这部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中肯而明确地提出请示事项。要突出关键问题,将需要上级机关审核、批准的事项加以具体细致的分析。请示语气要得体,一般不用“决定”等字样,常用“拟如何如何”。
请示结语,提出肯定的请求。一般使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批复”等,习惯上不使用“可否(当否、妥否),请批准”之类不符合逻辑的结语。
4.落款。即请示机关印章和成文日期。
5.附注。根据我国现行的公文法规,请示必须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请示写作的注意事项
1.请示的内容力求单一具体,一般应该一文一事。切忌把互不相关的几件事写在一份请示里,否则,则会拖延时间,延误时机,贻误工作。
2.请示一般不能同时主送两个以上机关,以免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诿,或领导机关之间批复意见不一致。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上报的请示,应当根据文件内容与工作需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的问题。
3.请示问题一般不得越级。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除迫不得已的原因外,一般应抄送越过的上级机关。
4.请示的公文,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要直接主送领导者个人,要严格按照文件运转传播程序,由领导机关或领导机关办公厅(室)收文。
第三节 报告
一、报告的性质
报告是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党的报告还可以用来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行政公文的“提出建议”归入意见。
报告既是一种常见的公文,也是党政机关尤其是党所倡导和坚持的一种汇报制度。这种报告制度,不仅是实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形式,而且维系着党政机关的日常工作和公务活动。有效地利用公文报告,有利于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主动争取上级机关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工作的失误;也有利于上级机关及时了解所属各机关单位、各部门对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实行科学领导和合理有效的指导。
二、报告的分类
报告的用途广泛,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出各种类型。按照报告的写作范围分,有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报告;按照报告的时间分,有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月份报告等例行定期报告,也有不定期工作报告;按照报告的内容分,有工作报告、会议报告、情况报告、报送物件的报告、答复报告等。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报告:
1.综合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全面汇报本机关单位的工作进程、经验、问题等,它涉及的方面较多,要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应该吸取的教训,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向上级如实汇报和反映。
2.专题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专门汇报某一问题或某一项工作的特定情况,必要时可以主动向上级提出建议,供上级参考。专题报告内容单
一、问题集中,一文一事。
3.工作报告。即例行报告,是人民政府最常用的重要文种之一。是指就某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按照责任制要求,按期向直属上级或某一特定机构所做的报告。它主要是对于政策、法令、法规、指示的贯彻执行结果等情况的汇报。工作报告与综合报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写作上,工作报告更强调特定性。
4.报送物件、文件的报告。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物件、文件时随物随文一起发出的报告,一般内容只写清报送物件、文件的名称、数量等即可。
5.呈报性报告。主要指主动给上级机关单位呈报而不要求上级给予答复、指示的报告。这类报告的行文目的就是让上级了解有关情况。
传统报告中还有一种提出建议和见解,供上级批转的报告,在新的公文法规中,报告的呈转功能已经被意见取代。按照现行的公文法规的要求,过去很多的请求批转、转发的报告现在均为请求上级机关单位批转、转发的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党的公文仍然使用“报告”提出建议。
三、报告的特点
1.汇报性。不论哪一类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使上级机关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以期得到上级的帮助、指导,不管这样的汇报是主动的还是迫不得已的,“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
2.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所以报告的行文多采用叙述笔法,陈述其事。按照行文规则,报告中不得含有请示内容,报告中也不使用祈使、请求等表达方法。
四、报告的一般结构
报告的结构为常见公文结构形式,即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几个部分组成。
报告的内容尤其是综合性工作报告,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情况简述。简明扼要地交待时间、工作内容、背景和条件等,并作总体评价。2.主要成绩。这是报告中较为实在的部分,是整个工作报告的主体,主要是把工作的主要成绩叙述清楚。通常从三个角度加以表述:正面说明,即叙述工作的主要成绩;侧面烘托,即通过上级及有关机关单位或领导的肯定、社会反响、获得的表彰奖励等来强化自己工作的成绩;对比反衬,即通过与相同或相近单位、或与历史同期、与历史最高最低年份等的比较,反衬自己工作的主要成绩。报告中,与主要工作成就关系密切的材料,就详写,反之,则略写。
3.经验体会。这是报告中较为虚化的部分,主要是对工作的经验、感受、体会等进行概括,文字要简练,篇幅不宜太长。这一部分的写作,直接关系到报告的高度,是报告画龙点睛之所在。
在写作实践中,也有将主要成绩和经验体会合在一起写的。从结构安排的角度来说,主要成绩和经验体会“一实一虚”,虚实互补,相得益彰。
4.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说明自己今后如何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在写作时,从接受主体考虑,可适当转换角度,如对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从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压力等角度表现。
五、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1.把握要点,突出中心。对专题报告,最好要一事一报,不要把很多方面的事情都纳入一篇报告中;对综合性工作报告,要把各个方面工作的主要情况,并列地拉开段落,每一段落表述一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做到眉清目秀,有的放矢。这样,报告中心突出,问题集中明确,便于领导掌握情况,指导工作,作出处理。
2.陈述清楚,分析恰当。报告是以陈述性为主的公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都要真实,都要凭事实说话,确切地叙述事实,把工作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汇报清楚。同时,要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判断,对所反映的事情的原委、性质以及基本看法,都要实事求是,报告清楚。写作时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陈词滥调,说一大堆原则道理,而无事实材料,毫无新意,或强词夺理,随意扣帽子、打棍子,或主题先行,观点统帅,;二是摆一大堆事实,举一长串数字,而没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没有分析判断。报告是写给上级机关领导看的,“为什么要汇报?”“要汇报些什么情况?”“自己是怎么看的?”,一定要说清这些内容,直截了当,说得其所。
3.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事实,是写好报告的关键。报告所用材料要认真筛选,要典型、精到、具有代表性。
4.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六、几种常见报告的写法
1.综合性工作报告。综合性工作报告多用于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就某一阶段内的多方面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机关进行的汇报。这类报告的内容相对比较固定,是比较标准的报告样式。
综合性工作报告就其结构安排而言有两种方法:
一是单项分类法。将所要汇报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按照报告内容的组成逐项写清,每段单独成为一段,并可根据需要加上序号或小标题。如要写一个生产性公司的年度情况报告,可以从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来写。先写生产方面的情况简述、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意见措施,接着再分别从销售、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叙写各项内容,几个部分之间构成并列关系。这种安排方法适宜于不同单位写出分报告后的综合。
二是综合分类写法。即将全部内容综合后再写出情况简述、主要成绩、经验体会、意见措施。如用这种方法写作上面所举公司的年度情况报告,先写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简述,接着写出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主要成绩,再分别写出相关方面的经验体会、意见措施等。这种安排方法适宜于一人执笔的宏观写作。
撰写综合性工作报告,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详与略的关系。成绩经验、体会教训要写深、写透,其余从略;二是点与面的关系。要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所谓重点,就是影响全局的主要工作、工作中的显著成绩、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体会、带倾向性的事物或苗头、工作中的严重困难和突出问题等。报告中既要根据写作意图突出上述重点,又要注意围绕重点反映一般情况,做到点面有机结合。报告有点无面,不能给人总体印象,就不成其为综合性报告;而报告有面无点,又使人抓不住重点,感觉无高度、不具体,缺乏说服力。
综合性工作报告与机关单位的工作总结非常相似。两者的内容组成几乎相同,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
(1)综合性工作报告是主要公文,而工作总结不是公文,如果要将工作总结上报,一般要采用文件式如印发通知形式发送。
(2)综合性工作报告主要是对外、对上的,主送机关是上级单位,要求行文语言平实,直而不曲,客观务实。而工作总结一般是对内、对下的,语言上可以多用一些溢美之辞,语气一般居高临下,可适当带有鼓动性。
(3)综合性工作报告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要求注重对规律的认识,要求内容具有延展性,不能就事论事,就工作谈工作。而工作总结的关注点是已经开展的工作,一般将已经开展的工作的做法、成绩经验、体会教训、缺点不足交代清楚即可,即使是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是针对已经开展工作提出的,对内容延展性要求不严格。
2.几种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是反映某一项工作的情况报告。这类报告的内容单一,文字不太长,常见的有情况报告、检讨性报告、答复报告等。
(1)情况报告。通常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内容常见的有下列事项:严重的灾害、事故、案情;重要的社情、民情,如社会生活中的新动态,上级某项新政策、新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及群众的反映,某个大活动引起的社会反映等;举办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各级各类会议的选举结果、人事安排等;督促办理或检查某项工作的情况,如财务、税收、物价、质量、安全、卫生、社会公共事件等项工作情况的检查结果;其他重要的、特殊的、突发的新情况等。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突发事件、公共灾害的发生比较多。中央明确规定,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的发生单位必须在6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并按照有关程序报送有关上级机关和部门,并对事故、事件及时进行续报。国务院办公厅也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时间、程序和要求等作了严格的规定,认真写好情况报告在现实工作中非常重要。
情况报告的正文结构一般按照“情况、问题、打算”三方面写作。情况要严格按照“五W一H”的要求,写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原因、对象、结果、性质、危害预估等;问题主要写事件暴露出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工作中的疏漏等;打算主要写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已经和正在采取的措施、简要的建议等。有些情况报告如自然灾害等,没有人为因素等可以省略不写。
情况报告不同于综合性工作报告:前者汇报的是偶发性的特殊情况,后者反映的是经常性的常规工作情况;前者的内容多不确定,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后者的内容相对确定;前者的写法灵活多样,后者的写法基本稳定;前者重在叙述说明有关情况,后者有不程度的分析说理;前者往往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出现连续的报告,后者则较为固定而单一。(2)检讨性报告。通常指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检讨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时所用。检讨性报告有两种:主动检讨性报告、被动检讨性报告。主动检讨性报告是对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主动向上级承认而写的报告;被动检讨性报告是指工作中的错误或失误已经被上级发现或正在被查处而向上级写的报告。
检讨性报告的正文结构一般按照“情况、原因、措施”三方面写作。所谓情况,即报告错误或失误的事实,按照“五W一H”的要求,详细写出错误或失误,对错误或失误的性质、程度、危害等的认识,要实事求是地作出回答,既不夸大事实,也不隐瞒事实真相;所谓原因,即对错误或失误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行为原因和体制原因等作出仔细分析。在分析原因时,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抓住本质,不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淡化主要原因。在分析原因时,要分析造成错误或失误的责任在哪儿,有哪些责任者,有哪些主要责任者,有哪些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在哪里; 在分析原因时,要写出自己的认识,有一个比较好的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纠正失误的态度,而不是千方百计推卸责任;所谓措施,即提出改正错误、纠正失误的办法,对已经作出处理的要写清处理情况和处理依据,对未做处理的,要写明处理意见或处理建议,表明愿意接受教训或上级给予的处分。在写出处理意见的同时,还要提出今后改进工作、堵塞漏洞的打算和措施。
检讨性报告和个人检讨是不同的:前者代表的是集体意志,后者代表的只是个人意志;前者的写法要求实事求是,注重从体制、方法上检讨发生错误或失误的原因,后者主要从个人意识、思想、态度上分析错误或失误的原因;前者的措辞比较慎重,定性要准确,语言要实在,后者的语言则充满感性成分,感情色彩比较浓;前者的写法复杂,要求完整全面,后者则相对比较简单。
(3)答复报告。答复性报告是一种被动性文书,是下级机关为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而写的情况性报告。此类报告要有针对性,如实呈报问题或说明情况,不能答非所问,与上级询问问题无关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开头一般要引叙来件,然后根据要求,报告有关内容,结束语一般用“专此报告”。
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突出体现专题、专一性,不要在同一专题报告中反映几件各不相同的事情、事件或问题。
3.递送报告。这类报告在递送物件、文件时使用,因为是下级机关对隶属上级机关行文,习惯上用“报告”而不用“函”。此类报告写法较为简单,只要写清报送材料的名称、数量等基本要素即可,结束语一般用“请查收”、“请审阅”等。
4.呈转报告。这类报告主要用于党的机关和司法机关,针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做出处理安排的事项,向上级汇报并请求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由于现行行政公文中的报告已经删去“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将其归入“意见”,所以行政公文呈转上级批准或批转,不再使用“报告”,而使用“意见”。
党的机关使用的呈转报告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开头概述开展某项工作或作出某项安排的依据、背景和主要目的,一般不要求详细展开,要求简洁扼要。常用“建议做好以下工作”等过渡语转入正文主体。
正文主体详细阐述所安排处理的工作有关规定、措施和方法。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列出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以便有关方面办理。该部分要求具体详尽,涉及范围广、内容多的,可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
结束语根据行文的需要确定。一般写上“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批转各×执行”,也有的呈转报告不加结束语。
第四节 报请功能的函与意见
一、报请功能的函
函具有“询问问题”和“请求批准事项”的功能。也就是说,函在报请功能上有两种使用情况:下级向上级询问问题的问函和请求答复事宜函。
具有报请功能的函在写作结构上与普通商洽性函的变化不大,主要由标题、函的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组成。
具有报请性功能的函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与请求性公文“请示”不同的是,由于请示文种本身含有“请求批示”、“请求批准”之意,在标题中一般不能加入“要求”、“要”、“请求”、“请求批准”、“询问”之类的与“请示”意义重复的词,但函本身不直接含有请示类的意义,故报请性函在标题上往往会加入“请求批准”、“询问”之类的词。如《关于请求批准××市节约能源中心编制的函》、《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询问悬挂国徽等问题的函》。
函的发文字号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即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也有在发文字号中显示“函”字的,但报请性的函多采用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的发文字号。
函的主送机关。报请性的函的主送机关一般为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与其他形式的函不同的是,报请性函一般不多头主送,应该主送一个机关,故此类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报请性函的正文一般由发函原由、报请事项、结束语组成。发函原由一般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报请事项一般为询问问题或提请批准的主要内容;结束语一般比较固定,多为:“现按照规定征求你×意见,请函复”、“我×原则同意,现予上报(转报),请审批(批复)”。
报请性函的用语要平和礼貌,但也要避免阿谀奉承。落款与普通函没有区别。
二、报请性意见
报请性意见就是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报请性意见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请求性的意见,一是呈转性意见。请求性意见,按照请示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呈转性意见,主要是解决发文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
报请性意见写作上与普通公文相同,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组成。报请性意见的标题:
报请性意见的主送机关也应贯彻不多头主送,只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而且是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其他意见可以多头主送甚至没有主送机关。这是报请性意见与其他意见不同的地方。同时,许多行政机关的报请性意见直接主送“人民政府”,而不主送“政府部门”,这是意见与请示主送机关设置较大的区别所在。请示的主送机关既可以是“人民政府”,也可以是“政府部门”,而很多请示必须主送“政府主管部门”。
报请性意见的正文与请示也不相同:对于请求性意见来说,正文包括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建议或设想,而请示建议或设想、安排、初步的方案等,则是报请性意见所独有。有的请求性意见的“意见和建议”比较长,可能设计有许多种方案、设想、安排,并对各种方案、设想、安排等都有详尽的比较分析、得失辨析,行文的侧重点反而从原由部分转移到了最后的意见建议部分,公文的主体发生了转移。而对于呈转性意见,又较请示简单。呈转性意见的正文在简要表述依据、原由的基础上,重点详尽地列出对某项工作的安排、打算等,最后往往以“以上意见如无不妥,建议批转(转发)××××××”执行结束。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建议转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执行”。
报请性意见的落款与普通公文没有差别。
批答性公文及公文的批答功能
批答性公文是上级机关同意、批准、答复下级机关请求、询问等的公文。
批答性公文主要有批复、复函,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主要有报告、通知、决议等。批答性公文的行文方向应体现出多样性。上级机关单位答复下级机关单位的请求、询问是批答性公文,当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询问,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也是批答性公文。也就是说,批答性公文既具备批准、批复、同意的功能,也具备答复的功能。批答性公文既有下行文,也有上行文和平行文,而下行文是批答性公文的主体。
第一节 批答性公文概述
一、批答性公文的主要特点
1.被动性。批答性公文往往是机关单位对某个或某些不明确、不明了事项、问题给予适当的批复、答复或表明某种态度而向另一个或另几个机关单位所发的公文。批答性公文的拟制,是针对报请性公文而言的,如果没有报请性公文,一般则没有批答性公文。被动性是批答性公文的显著特点。
2.针对性。批答性公文的被动性决定了批答性公文的针对性。批答性公文只针对请求、询问的问题、事项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意见、要求,与请求、询问不相关的问题、事项一般不要在批答性公文中出现。
3.简要性。批答性公文的针对性决定了其简要性,批答性公文的文字简明扼要,一般只作原则性、结论性的表态,不作具体分析和阐述。而且,批答性公文采取“一对一”的做法,问什么答什么,非常简洁。
二、批答性公文和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批复是批答性公文中批答特征最明显的文种。《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七条:“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前者强调答复“请示”,后者强调答复“请示事项”,这是与党政职能有关的。党的批复包括答复请示的原则、指示、事项等,行政公文主要是答复具体事项,党的批复的答复性功能广于行政公文的批复。
函也具有“答复问题”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功能,这是“函”中的“复函”,复函具有比较强的批答性。
批复和复函是不同的批答性公文。批复只能作下行文,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而函的行文方向则体现灵活性,既可以是上级机关单位答复下级机关单位,也可以是下级机关单位答复上级机关单位,还可以是平级机关单位的答复。批复和请示一般只在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或指导与被指导的隶属机关单位之间使用,而复函一般在具有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使用。“批复”是针对“请示”的答复,而“复函”是针对以“函”为主请批的公文的答复。
复函中“答复问题”多为下级机关单位针对上级机关单位或平级机关单位之间的询问,“答复审批事项”则为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答复。
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还有:报告、通知、议案等。
报告具有答复性功能。因为报告可以“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在批答性公文中只具备答复性,是下级机关单位答复上级机关单位而使用的。一般来说,不相隶属的上级机关单位询问下级机关单位用“函”,下级机关单位答复上级机关单位也用“函”,即使用“复函”;相隶属的上级机关单位询问下级机关单位用“函”,而下级机关单位答复上级机关单位则使用“报告”。当然,不相隶属的平级机关单位之间和下级机关单位与上级机关单位之间的询问和答复也是“函来函往”。
通知的批答性功能主要是由于其“批转”和“转发”的性质引起的。批转和转发可以由文种“请示”、“意见”引起,即求转性请示可以用“批复”,也可以用“批转”,上行性意见基本上都是用“批转”、“转发”。而“批转”、“转发”性公文只有使用“通知”进行批答。如财政部就“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的管理”这一重要问题向国务院行文《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希望得到国务院的批答。国务院若同意或批准这份公文,就使用“批转通知”,这时的通知就具备了批答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三条规定:“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发文;如需行文,应报请本级政府批转或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转发”,这条规定说明政府批转的公文也可以由政府办公厅(室)转发,即部分“批转通知”也可以转化为“转发通知”,这在公文实践中比较常见。像前面财政部的意见,经国务院批转后,就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给予批答,行文方式为《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由此可见,通知是具有批答性功能的。
对报请性的“议案”的批答则往往使用“决议”或“决定”,以“决议”为常见。但此时的“决议”是人大决议。如1992年3月16日,国务院以“国函〔1992〕24号”的发文字号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有些由会议表决通过的议案,也可以使用决定。
第二节 批 复
一、批复的性质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回复、处理下级机关请示原则和请示事项的一种具有答复和批示性的下行公文。它是与请示互相呼应的一对公文,一般来说,这里的上下级机关单位是具有隶属关系的机关单位。
二、批复的特点
1.针对性。批复只在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原则和请示事项时使用,仅就请示的问题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办法,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批复不会是主动发出的,总是先有请示,后有批复。
2.批示性。批复中提出的处理意见,实际就是对下属机关单位的批示,对受文单位的具体部署,下级机关单位必须贯彻执行。
3.简要性。在批复下属单位的请示时,文字简明扼要。一般只作原则性、结论性的指示和决定、部署和安排,不作具体分析和深刻阐述。
三、批复的分类
批复是应下级机关的请示而发,它的内容随下级机关请示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批复一般有针对具体单位的公务事宜所作的事项性批复和针对方针政策问题所作的政策性批复。有的批复只发给请示机关一家,有的批复则发给许多下级机关贯彻执行。如果答复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的询问或请批,那就不能用批复,而要用函。
四、批复的写作
常用的批复公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标题。批复的标题一般有两种。
一是单介词结构,即不含受文机关单位的。一般为“××××(批复单位)关于××××××(事项)的批复”,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牛玉儒同志活动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南京禄口机场办事处调整为南京禄口海关的批复》;
二是双介词结构,即含受文机关名称的。一般为“××××(批复单位)关于××××××(事项)给××××(请示单位)的批复”,如《国务院关于××市私人建房问题给××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批复》。有人认为《国务院同意北京市政府关于防止“非典”取消2003年“五一”放假的批复》是含受文机关名称的,这里的北京市政府不能是标题中表示受文机关的形式,只是强调取消放假行为的作出者是北京市政府而已。
关于批复的标题中可否加“同意”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多余的,但从现行的批复例文看,多数都加了“同意”,因为对于“请示”事项的“批复”有两种态度可选择:一是同意,一是不同意,在标题上明确态度可以使批复信息更加明确。
关于批复标题能否引用请示的原标题问题,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请示〉的批复》,这一标题与“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是不可取的,可改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经济开发区的批复”。一般说来,批复标题中不允许出现完整的请示标题或“请示”字样,必须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批复标题中事由的概括要符合行文的实际。如《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盐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这里,“调整盐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行为是江苏省作出的,事由中的“江苏省”不能缺少。再如前面所举标题,事由是“将南京禄口机场办事处调整为南京禄口海关”,如果写成“设立南京禄口海关”,则意思不完全相同。所以批复标题中的事由拟写必须严格、严谨、严肃。
2.主送机关。主送单位即请示的机关单位。有些批复文件没有批复称呼这一项。3.正文。批复的正文主要有批复根据和批复意见两部分,有的还带有批复要求。(1)批复根据,即批复正文的开头语,一般是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写作《×××××××××××××》(×发〔××××〕×号),假如原文件没有发文字号,如引用办法、条例、一些行政事务文书等,也可只引用标题。批复根据后以“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等承启语过渡到批复意见。
(2)批复意见,是批复的主要部分,要针对请示内容给予具体批示,明确答复。这部分要写得具体、简要、准确、态度鲜明,如果不同意下级机关或单位的意见,一般要简要地说明理由,使下级单位明白原委,以便他们作出相应的安排;如果同意下级机关或单位的意见,就不必写理由,倘有必要,需给予具体指示。有的请示虽为“一文一请”,但其中可能涉及与之相关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审批的结果,有可能是全部同意,有可能是部分同意,也有可能是完全不同意,对此,批复时应分别表态,这是所谓的“一文一事,一事数中心”。
(3)批复要求,是批复的嘱咐和希望,同意下级某项请示和要求后,可写上“希注意总结经验”等字样,这一部分只在必要时才用。
(4)批复结尾用语,一般单独成段,写上“此复”、“特此批复”等惯用语,也可不用惯用语,自然结束。
4.落款。即批复发文机关的名称和日期。
五、批复写作的注意事项
1.及时作出答复,以免贻误工作。答复下级机关单位的请示,是上级机关的职责所在,一般情况下,下级机关单位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写请示的,上级机关无论同意与否,均应迅速表态。
2.下级请示事项是多方面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对请示的答复应有理有据,掌握情况,熟悉政策,答复令人信服。对一些涉及全局性统一步调部署的请示事项,可在条件成熟时统一批复,这时各机关单位请示距批复的时间长短就不完全相同。如国务院同意将南京、成都、杭州、乌鲁木齐四个地方的海关驻机场办事处调整为机场海关的批复时间均为2004年9月16日,而四地请示时间则分别在2000年、2003年、2003年、2003年,如此批复主要是前期条件不成熟,在条件成熟了一并批复。这种“同类项合并”的批复方式在一些大机关单位经常会出现,而其事项的政策性一般均较强。
3.态度明朗,措词恰当,语气肯定,不含糊其词。如果不同意或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要明确表态,对否定的部分,要有必要的思考和研究,作出简要的说明或阐述。如一份批复是这样写的:“你单位《关于添置笔记本电脑的请示》(×字〔2009〕×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购买20台笔记本电脑的申请。但鉴于此属计划外追加项目,经费无法一次性到位,可先购置10台,其余10台待一季度末本年度费用计划调整时一并解决。”该答复明确清晰。
4.若下级不同的机关单位请示的是相同的事项,而批复单位的批复意见是相同的,均为同意,则可以用一篇批复来答复下级机关。若有同意又有不同意,则可将同意事项以一份公文答复,不同意事项分别答复。如总厂接到一、二、三、四分厂的关于各自分厂的选举结果的请示,而总厂均表示同意,则可以用一份批复答复。
5.批复从理论上讲,发文字号可以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也可以编写函号,即“×函〔××××〕×号”,实际使用情况一般为函号,且多使用政府函件格式。[加]
6.做到“两个单一”:主送机关单
一、批复事项单一。即一般情况下主送机关只能是一个(特殊处理方法除外),批复应该一文一事。
第三节 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写作注意事项
批答性公文或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除了批复外,还有复函、报告、通知、决议等。
一、关于复函写作必须注意的事项
复函在写法上与批复非常相似。
1.标题。复函的标题与批复基本相同,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也可以由事由和文种组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复函的标题中的文种一般体现为“复函”。
复函如有发文字号,则为“×函〔××××〕×号”。
2.主送机关。复函的主送机关多为发文机关的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
3.正文。复函的正文也是由依据、批答事项组成。依据一般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也可只引发文字号。复函的承启语一般为“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批答事项即对报请性函的具体答复。与批复相比,复函的批答事项一般比较具体,内容繁琐,不涉及原则、方针,一般不能提出强制性执行要求。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有关问题的复函》,文章在引述发文依据后,以承启语直接过渡到正文,正文写了三点:一是国家对公开发布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由中国气象局管辖的各级气象台(站)负责发布,其他部门、单位及个人未经省级或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同意,均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二是其他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或机构,只负责向本部门发布专业天气预报。三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电话等手段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一定要利用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该复函正文就相关具体事项表述结束后,文稿就自然结束,没有写任何对收文单位的要求。这是复函与批复在正文写作时的最大区别。
4.复函的结束语一般为“此复”或“特此函复”。5.落款。与批复等相同。
二、批答性报告、决议、通知
1.答复性报告。
答复性报告主要用于答复上级机关单位的询问。答复性报告与普通报告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题。答复性报告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的报告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被动的,一个是主动的,但标题写法可以相同,一般为《××××关于×××××情况的报告》或《××××关于×××××情况的答复报告》。
二是在正文的开头,一般表明报告原由时会引述或表述行文原由。如“根据你处下发的《关于统计200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通知》(×字〔2008〕24号)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这种行文方式是答批类公文相同的特点。
三是答复性报告的内容主要针对上级机关单位的询问,针对性强,比较具体,但又具有报告的特性,内容完备,叙写比较详细。这是答复性报告与批复、复函的区别所在。一般来说,上级机关的询问比较笼统概括,多用“通知”或“函”,“通知”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有一定的部署性要求,下级机关单位必须无条件地予以答复,而“函”则带有一定的商洽性下级机关单位可以有条件地答复。一般来说,回答“通知”性询问,下级机关单位的答复详细具体;回答“函”的询问,下级机关单位的答复比较简洁。
四是答复性报告可不用惯用语,如果使用惯用语,则为“特此报告”。2.审批性决议
审批性决议一般用于需经党的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代表会议等法定会议审定的议案等。审批性决议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题。审批性决议的标题一般由会议名称、审批事项、文种组成,如《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标题中不出现“同意”等字样。
二是成文日期。决议的成文日期一般为会议通过日期,置于标题之下,括号括注。三是没有主送机关单位。这类审批尽管针对的是某个具体事项,是具体的决议,但审批后多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布。
四是正文的开头。审批性决议引述报请性事项时一般不引用发文字号,格式为“××××(单位或会议)提交的《×××××××××××》已经×××××(会议)审议通过,××××××(怎样做)”,或“××××会议一致通过×××××(单位或会议)提交的《×××××××××××》,××××××(怎样做)”。
五是审批性意见。一般以“会议认为”、“大会认为”、“大会要求”等提出审批性意见。决议的审批性意见多比较原则,不作具体细致的要求。
六是审批性决议一般不使用结束语,也没有落款。3.批答性通知
(1)批转转发通知
报请性公文如请示、上行性意见等的答批既可能是批复,也可能是批转转发通知。一般来说,请示的结果有两种情况:批复、批转性通知;上行性意见的结果有两种情况:批转通知、转发通知。如:××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文件指出,“同意建立旅游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其部分资金来源于交通建设附加费的分配,并将此分配比例从原来的5%调高到10%。”对此,××市发改委认为:该措施无疑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当初决定征收旅游业交通建设附加费的目的,主要是筹集地铁资金,现要提高旅游专项资金在交通建设附加费中的分配比例,必然减少地铁资金的来源。发文建议在地铁建设期内,暂缓调高旅游专项资金在交通建设附加费中的分配比例。××市委、市政府对市发改委的文稿若表示认可,不使用批复,而使用批转通知。这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已经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发给了相关机关单位,如果使用“批复”,只能对×市发改委的“请示”作出答批,而市发改委一家暂缓执行该决定还不行,其他收文的相关单位也必须执行市委、市政府重新作出的决定,而此时用“批转通知”,既给市发改委的报请做了回答,也给其他相关部门发出了新的通知,作出了新的部署。
批答性通知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题。批答性通知的标题应该使用“批转、转发类通知”的形式。具体可参阅有关章节。
二是主送机关。尽管是批答类的公文,但答批形式的特殊性和执行要求的变化,使主送机关单位与批复、复函一般主送一个机关单位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主送机关单位多为同类型机关单位统称,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三是正文的开头,即引文部分,一般为“×××××同意×××(报请单位)《××××××××××的××》,现批转(或转发)给你们”,或“×××(报请单位)《××××××××××的××》,已经×××××同意,现批转(或转发)给你们”,或“现将×××(报请单位)《××××××××××的××》,批转(或转发)给你们”,引用公文如果有发文字号,须在引文标题后用括号括注。
四是正文批答部分,一般提出比较具体的执行要求。也可只批转、转发文件,不提执行要求。对下级机关单位的执行要求,既可以是遵照执行,也可以是参照执行。
批答性公文和具有批答性功能的公文文种选择的不同,其写作要求就不尽相同,要注意仔细甄别。
(2)批复性通知
批答性通知除了使用批转转发通知外,也可以直接使用通知进行批复。这种批复性通知与批复、复函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其行文的主体是就答批所涉及的事项提出具体的建设性的部署和要求。它比批复要求要明确、延展、完整、具体。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09〕36号)就是这种形式(例文见通知),其写法的前一部分相当于批复,如“你省《关于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的请示》(苏政发〔2008〕×号)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后一部分类似于通知,主要是针对与请示内容相关的问题提出具体部署。
公文格式
1、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2、我国现行公文公布的时间、文种、特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规定文种13种:报告、请示、函、议案、决定、通知、意见、通报、批复、会议纪要、命令(令)、公告、通告;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年5月)规定公文文种14种:报告、请示、函、决定、通知、意见、通报、批复、会议纪要、指示、决议、条例、规定、公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000年4月)
3、我国现行公文公布的背景、特点、要求 现行公文的要素组成、行文规则及注意事项
1、公文要素组成划分为眉首(文头、版头)部分、行文(主体)部分、文尾(版记)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或武文线,主要用于政府函件)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部分;占首页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二。请示类公文的文头天头留空要大于下行文、平行文,以供领导批阅。一般为:117毫米(80+15+18+4)。而其他公文的天头一般为62毫米(25+15+18+4)。置于红色反线(或武文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或行文部分);主体部分的版式一般采用3号仿宋体字,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置于主题词(含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文尾(或版记)。置于第1页或偶数页。
2、眉首要素
A、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B、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C、紧急程度
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D、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区别] 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距离版心上边缘为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距离版心上边缘80毫米。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E、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发文机关标识中人民政府和党委、党委部门用“发”,其他用“字”或不用。如果有签发人,发文字号居左空一格,签发人位于同行右首空一格。联合发文,只标注主办机关单位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除标准形式外,还常使用流水号、期号(或刊号)。F、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关于签发人的资格问题:主要负责人(指单位正职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分管负责人签发;办公厅(室)主任根据授权签发。
3、主体(行文部分)A、公文标题
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B、主送机关
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党政机关公文主送机关确立的原则:文件内容和工作需要、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主送机关单位的设置要:关系明确、需要有效、与正文中的要求完全一致。主送机关确立的顺序:常规(党政军群)、职级(高低)、亲密度(如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C、公文正文
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公文正文引用公文,一般遵守: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如“你单位《关于××××的请示》(×字〔2007〕×号)收悉。” 标示级序必须准确:
一、(一)、1、(1)
公文正文的结构要求完整。在符合文体本身的要求的前提下写出好的结构。
D、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如带序号)。E、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的制订标准:【1】以签发人的签发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一个单位签发人的签发时间为准。【2】会议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时间为准。如许多“会议纪要”、“决定”、“决议”等文体标题下用括号括注的时间就是“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如“二○○八年四月二十日”。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单一印章)、左右各空7字并将成文时间拉开(加盖两个印章)、右空2字(三个及以上印章)。使用3号宋体。F、公文生效标识 ①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采用“骑年压月,上大下小”的原则。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②联合行文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不署机关单位名称。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或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③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④联合行文的上行文或下行文加盖印章的要求不同:联合行文的上行文一般只加盖主办机关单位一个印章;联合行文的下行文需要加盖所有单位的印章。G、附注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如(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登报)
请示在应该在附注处标注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如(联系人:王进;电话:025—81234567)
4、版记 A、主题词
“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主题词标引的依据:通用主题词表、行业主题词表、档案主题词表。
主题词的标引方法:新的通用主题词表即《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对原有的主题词表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主要有:【1】一份文件的标引,除类别词以外最多不超过5个。【2】先标引类别词,后标引类属词。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主题词,再标反映文件形式的主题词。【3】一份文件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如“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先标反映第一个文件内容的类别词“经济管理”,再标类属词“企业”、“破产”;然后标反映第二个文件内容的类别词“劳动”,再标类属词“就业”;最后标“通知”。【4】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别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5】当词表中找不到反映文件内容的类属词时,可以在类别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同时将能够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标在类属词后,并在该词的后面加“△”以便区别。
01 综合经济(77)-----------区域词
01A 计划--------类别词
规划
统计
指标
分配
统配
调拨------类属词 B、抄送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单位的顺序一般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队、法院、检察院、党委部门、政府部门、群众团体、民主党派、事业单位、企业单位。 C、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D、版记中的反线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E、版记的位置:版记置于公文最后一页或偶数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如果要标注页码,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下边缘7毫米。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
其他参考阅读: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
2.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第二篇:最新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
标题(2号小标宋体)
发文对象:(标题下一行顶格,3号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黑体)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一)X X X(楷体)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1)X X X仿宋
X X X X X X X X X X X(正文3号仿宋体字)
附件:1.X X X(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2.X X X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
(联系人:……;联系电话:……)(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一、公文纸张及排版印制要求:
(1)采用国际标准A4型用纸(210mm×297mm)。
(2)正文用3号仿宋体,标题用2号小标宋,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即行距28磅)
(3)排版时版面尺寸要标准。
幅面:210mm×297mm 版心:156mm×225mm 上白边(天头)37mm(37mm±1mm)
下白边35mm 左白边28mm(28mm±1mm)
右白边26mm
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主要变化口诀:
☉公文格式新国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 代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主题词儿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
☉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
☉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 ☉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
三、公文要素:
国标将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划分为“版头”(红色反线以上)、“主体”、“版记”三部分。
眉首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组成。
主体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时间、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组成。
版记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要素组成。
四、公文要素—版头部分: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
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是对公文秘密等级时效规定的说明。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紧急程度编排在版心左上角或密级的下一行。公文同时标识密级与紧急程度时,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4.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发文机关按照发文顺序编排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加“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居中排布。发文字号之下4mm 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签发人是在上报的公文中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必须是本机关正职或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依次均与顺排,一般每行两个姓名,下移红色分隔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分隔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五、公文要素—主体部分:
7.标题:即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不应使用长方形或沙漏形。回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
(1)完整结构:发文机关+事由(表明文件主要内容)+文种;发文机关和事由有时可省略,唯一不能省略的是文种。
(2)公文标题要正确选用文种。
(3)“事由”的结构:“关于„..的”,要求准确概括公文内容。(“关于”在发文机关后)。
8.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3号仿宋体字编排,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注:(1)主送机关是指对公文负有处置、答复或执行责任的机关;
(2)顶格,回行仍顶格;
(3)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
9.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正文以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 黑体字。
(1)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原由+事项+结尾。
(2)引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3)日期:要求用阿拉伯数字写明具体的年月日,不能把2005年写“05年”。
(4)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汉字“一”,第二层:汉字加括号“
(一)” 第三层:阿拉伯数字“1.”,第四层: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
(5)公文中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和数字的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符合GB/T 15834计量单位的用法应符合GB 3100、GB3101和GB 3102.1~13数字用法应符合GB/T 15835 10.附件说明: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说明处的标题应与附件本身的标题相一致。11.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12.成文时间: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编排在正文之下,空二行右空四字,用阿拉伯数字标全。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电报则以发出的日期为准。
13.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可以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或附件说明)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最后一个印章居中下压成文日期。党的机关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14.附注:是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公文的发放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方式、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时间下一行。“请示”件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和电话。
15.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六、公文要素—版记部分:
16.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公文如有抄送,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左空一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设在公文末页最后一行。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时间右空一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18.页码:页码就是公文页数顺序号。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认为页脚距边界3cm或28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左空一字。
七、新旧公文区别:
1.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15个文种。
3.在“格式”方面,取消了主题词;行政公文也要署发文机关名称。4.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5.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民意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6.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
第三篇: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格式
发文字号。三号仿宋,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
签发人。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后表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标示签发人姓名。
公文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公文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不少于两行。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结构层次。依次为“
一、”“
(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编排“附件”二字,后面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须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果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公文页面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1.5倍行距,缩进左右各-1.5字符)。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公文的页边距为: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
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距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发文盖章。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公章。
主题词。“主题词”用三号黑体,顶格,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三号小标宋体,词目之间空一字。抄送。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一字,用3号仿宋体标示“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机关之间用顿号,最后一个机关用句号。
印发机关。三号仿宋体,左空一字。印发时期。阿拉伯数字,右空一字。
第四篇:公文格式范本
关于印发厦门市人民政府公文格式样本的通知
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各直属企业:
现将市政府发来的公文格式样本转发给你们,望各单位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参照执行。
厦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二○○一年六月一日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关于×××××××决定
×××××××:
×××××××××××××××××××××××××××××××××××××××××××××××××××××××××××××××。
××××××××××××××××××××××××××××××××。
××××××××××××××××××××××××××××××××××××××××××××××××××××××××××××××××××××××××
××××××××××××××××××××××××××××××××××××××××××××××××××××××××××××××××××××××××××× ×××××××××××××××××××××××××××××××××。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决定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关于×××××××通告
×××××××:
×××××××××××××××××××××××××××××××××××××××××××××××××××××××××××××××。
××××××××××××××××××××××××××××××××。
×××××××××××××××××××××××××××××××××××××××××××××××××××××××××××××××××××××××××
×××××××××××××××××××××××××××××××××××××××××××××××××××××××××××××××××××××××××××××××××××××××××××××××××××××××××××××××。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通告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 关于×××××××通报
×××××××:
×××××××××××××××××××××××××××××××××××××××××××××××××××××××××××××××。
××××××××××××××××××××××××××××××××。
×××××××××××××××××××××××××××××××××××××××××××××××××××××××××××××××××××××××××
××××××××××××××××××××××××××××××××××××××××××××××××××××××××××××××××××××××××××× ×××××××××××××××××××××××××××××××××。
(印章)(印章)
二○○一年 × × 月 × × 日
主题词:××
××
××
通报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关于×××××××××的议案
×××××××:
×××××××××××××××××××××××××××××××××××××××××××××××××××××××××××××××。
××××××××××××××××××××××××××××××××。
×××××××××××××××××××××××××××××××××××××××××××××××××××××××××××××××××××××××××
×××××××××××××××××××××××××××××××××××××××××××××××××××××××××××××××××××××××××××××××××××。
×长:(个人签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议案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0001
机密★1年
特
急
厦门市××××文件
×××〔2001〕1号 签发人:×××
×××××××
关于×××××××××的报告
×××××××:
×××××××××××××××××××××××××××××××××××××××××××××××××××××××××××××××。
×××××××××××××××××××××××××××××××。
××××××××××××××××××××××××××××××××××××××××××××××××××××××××××××××××××××××××××。
附件:
1、××××××××××××
2、××××××××××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报告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特 急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签发人: ×××
×××××××
关于×××××××××的请示
×××××××:
×××××××××××××××××××××××××× ×××××××××××××××××××××××××××× ××××××××××××××××。
×××××××××××××××××××××××××× ××××××××。
×××××××××××××××××××××××××× ×××××××××××××××××××××××××××× ×××××××××××××××××××××××××××× ×。
附件:
1、×××××××××××××××××
2、××××××××××××××
(印章)
二○〇一年××月××日
(联系人:××× 电话:×××××)
主题词:×× ×× ×× 请示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关于×××××××批复
×××××××:
×××××××××××××××××××××××××××××××××××××××××××××××××××××××××××××××。
××××××××××××××××××××××××××××××××。
×××××××××××××××××××××××××××××××××××××××××××××××××××××××××××××××××××××××××
××××××××××××××××××××××××××××××××××××。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批复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厦门市××××
×××〔2001〕函×号
×××××××××
关于×××××××××××的复函
×××××××:
×××××××××××××××××××××××××××××××××××××××××××××××××××××××××××××××。
××××××××××××××××××××××××××××××××。
×××××××××××××××××××××××××××××××××××××××××××××××××××××××××××××××××××××××××××××××××××。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复函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厦门市×××× ××会议纪要
〔2001〕×号
关于×××××××××的会议纪要
×××××××××××××××××××××××××××××××××××××××××××××××××××××××××××××××××××××××××××××××××××××××××××××××。
×××××××××××××××××××××××××××××××××××××××××××××××××××××××××××××××××××××××××。
×××××××××××××××××××××××××××××××××××××××××××××××××××××××××××××××××××××××××。
×××××××××××××××××××××××××××××××××××××××××××××××××××××××××××××××××××××××××。
××××××××××××××××××××××××××××××××××××××××××××。
参加会议人员:×××××××××××××××××××××××××××××××××××××××××××××××××××××××××××××××××××××××××××××
记录:×××
主题词:××
××
××
纪要
发:×××、××、××××、××、×××××。×××××××××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秘密★1年
急
件
厦门市××××文件
×××〔2001〕×号
×××××
××××× ×××××
××××× 关于×××××××××××通知
×××、××××、×××××××:
×××××××××××××××××××××××××× ×××××××××××××××××××××××××××× ××××××××××××××××。
×××××××××××××××××××××××××× ×××××××××。
×××××××××××××××××××××××××× ××××××××××××××××××××××××××××
×××××××××××××××××××××××××××× ××××××××××××××××××××××××××××
×××××××××××××××××××××××××××× ×××××××××××××××××××××××××××× ×××××××××××××××××××××××××××× ×××××××××。
附件:
1、××××××××××
2、×××××××××××××××
(印章)(印章)
(印章)(印章)
二○○一年××月××日
(×××××××××)
主题词:××
××
××
通知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厦门市××××文件
×××〔2001〕1号
××××××× 关于×××××××意见
×××××××:
×××××××××××××××××××××××××××××××××××××××××××××××××××××××××××××××。
××××××××××××××××××××××××××××××××。
×××××××××××××××××××××××××××××××××××××××××××××××××××××××××××××××××××××××××
××××××××××××××××××××××××××××××××××××××××××××××××××××××××××××××××××××××××××× ×××××××××××××××××××××××××××××××××。
附件:
1、××××××××××××
2、××××××××××
(印章)
二○○一年××月××日(××××××××××××××)
主题词:××
××
××
意见
抄送:×××、××、××××、×××、×××、×××、×××、××。××××××××× 2001年×月×日印发 — 2 —
0001
机密★1年
厦门市××××文件
签发人:×××
×××〔2001〕×号 ×××
×××××
××××× 关于×××××××××的意见
×××××××:
×××××××××××××××××××××××××××××××××××××××××××××××××××××××××××××××。
×××××××××××××××××××××××××××××××。
××××××××××××××××××××××××××××××××××××××××××××××××××××××××××××××××××××××××××××××××××××××××××××××××××××××××××××××××××××××××××××××××××××××××××××××××××××××××××××××××××××××××××××××××××××××。
附件:
1、××××××××××××
2、×××××××××××××××××
(主办单位印章)二○○一年××月××日(联系人:××× 电话:×××××)
主题词:××
××
××
意见
抄送:×××、×××××、×××、×××××、××、××××、×××、×××。
××××××××× 2001年×月×日印发
第五篇:公文
英林中学校友总会 第八届理监事推荐之构思
1.名誉顾问:
各校友分会把副处级以上的校友(指你分会中)推荐为总会名誉顾问(其他名誉顾问由总会统一聘任)。2.常务顾问:
各分会把历任会长(现任会长除外)推荐为总会常务顾问。3.顾问:
各分会把你分会正科级以上(包括正科级)副处级以下(不包括副处级)的校友推荐为总会顾问(其他顾问由总会统一聘任)。
4.常务副会长:
各分会把现任分会会长推荐为总会常务副会长。5.副会长:
各分会校友乐意捐资人民币壹万元者(超壹万元欢迎)可推荐为总会副会长。欢迎各分会历任会长、副会长、正副理事长、正副监事长、正副秘书长加入到总会副会长行列(凡乐意捐资人民币壹万元的你会校友均可推荐为总会副会长)。6.副理事长:
各分会现任理事长可推荐为总会副理事长。7.副监事长: 各分会现任监事长可推荐为总会副监事长。8.常务理事:
各分会可推荐该会三位校友为总会常务理事。9.理事:
各分会可推荐五位该会校友为总会理事。10.监事:
各分会可推荐该会二位校友为总会监事。副秘书长及各部部长由总会聘任。
以上职务的聘任概不得兼职(即一人不得任二职)。为了提高办事效率,避免人浮于事,请各分会在推荐表填报时注意以上之原则。另外,推荐过程中,要尽量把你会中热心校友会工作,尤其是曾经为校友会工作出钱出力的校友推荐到总会理监事行列中来。
推荐表中的住址、电话、手机一定要准确;推荐之职务一定要填写清楚、明白、字迹不要潦草。以利于总会审核时节省时间,编造通讯录才能准确,利于联系。推荐表不得超过10月20日送达总会办公室。
谢谢各分会支持、合作!
英林中学校友总会第八届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