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时间:2019-05-13 19:2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第一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2002年8月14日,国质检锅[2002]235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的职能,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从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的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级别的设计资格,取得《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见附一)。

第三条 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A类:

1、A1级 系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单层、无缝、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等);

2、A2级 系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

3、A3级 系指球形储罐;

4、A4级 系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二)C类:

1、C1级 系指铁路罐车;

2、C2级 系指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3、C3级 系指罐式集装箱。

(三)D类:

1、D1级 系指第一类压力容器;

2、D2级 系指第二类低、中压容器。

(四)SAD类 系指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详见附二。

二、压力管道设计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 〉1.6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 ≥300 mm 的管道;

(3)输送浆体介质,输送距离≥50km且管道公称直径DN≥150mm的管道;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2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设计压力P≤1.6Mpa的管道;

(2)GA1(2)范围以外的管道;

(3)GA1(3)范围以外的管道。

(二)公用管道为GB类,级别划分为:

1、GB1:燃气管道;

2、GB2:热力管道。

(三)工业管道为GC类,级别划分为: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3)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流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10.0Mpa的管道。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1)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P<4.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第四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批准部门)负责《设计许可证》批准、颁发,并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审批。

第五条 对A类、C 类、SAD类压力容器和GA类、GC1级(含GA类+GB类,GC1级+GB类,GA类+GC类,GA类+GB类+GC类等)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发。对D类压力容器和GB类、GC2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颁发。

第六条 《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当年,持证单位必须按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或未被批准换证,取消设计资格,批准部门注销原《设计许可证》。

第七条 取得《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可按批准的类别、级别、品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设计工作。

第八条 设计单位从事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的批准(或审定)人员、审核人员(以下简称设计审批人员),必须经过规定的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的《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

第九条 设计审批人员的《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由所在设计单位设计许可证批准部门批准、颁发,有效期为4年。

第十条 取得A类或C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的单位和设计审批人员,即分别具备D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D2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的单位和设计审批人员,即分别具备D1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A1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和设计审批人员,即分别具备GA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C1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和设计审批人员,即分别具备GC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设计资格许可的具体审查工作、设计审批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由批准部门委托经备案的审查机构承担。

第十二条 各类气瓶和医用氧舱的设计,按有关规定进行产品设计文件审批,不实行设计资格许可。

第十三条 设计单位必须接受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省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省市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应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设计人员保持应有设计能力,掌握相关的新知识。

第二章

设计单位条件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设计管理制度。

四、有与设计级别相适应的技术法规、标准。

五、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和场所。

六、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应达到100%,具备在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电子邮件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对D 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应达到80%。

七、具有规定数量持有《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的设计审批人员。

八、具有一定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经验,具有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第十五条 设计单位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一、设计A类、C类、SAD类压力容器或GA1级、GC1级压力管道的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10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得少于3名。

二、设计D类压力容器或GB类、GA2级、GC2级压力管道单位的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7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名。

三、同时设计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设计单位,上述相应类别、级别的条件须同时具备。

第十六条 设计单位应建立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切实贯彻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术语和缩写。

二、质量方针。

三、质量体系:

(一)设计组织机构;

(二)各级设计人员;

(三)设计、校准、审核、批准(或审定)人员的职、责、权;

(四)各级设计人员任命书。

四、设计控制:

(一)总则;

(二)工作程序;

(三)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

(四)材料代用;

(五)设计修改;

(六)设计审核修改单。

五、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

六、设计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 设计管理制度是确保设计质量的主要文件,设计管理制度不得违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下列设计管理制度:

一、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

二、各级设计人员的业务考核;

三、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四、设计工作程序;

五、设计条件的编制与审查;

六、设计文件的签署;

七、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审查;

八、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

九、设计文件的管理;

十、设计文件的更改;

十一、设计文件的复用;

十二、设计条件图编制细则;

十三、设计资格印章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八条 申请A1级、A2级、A3级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具备D类压力容器的设计资格或具备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制造资格;申请C类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压力罐车(罐箱)的制造资格;申请SAD类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具备A类设计资格。申请GA1级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具备GA2级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申请GC1级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具备GC2级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

第十九条 各级设计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设计单位技术总负责人。

由设计单位主管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工作的行政负责人或技术总负责人担任。

二、设计批准(或审定)人员(设计单位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负责人):

(一)从事本专业工作,且具有较全面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专业知识;

(二)熟知并能正确运用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能组织、指导各级设计人员正确贯彻执行;

(三)熟知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情况,具有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关键技术问题上能做出正确决断;

(四)具有3年以上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审核经历;

(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六)具有《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

三、审核人员:

(一)熟悉并能指导设计、校核人员正确执行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能解决设计、制造、安装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二)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方针、政策,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较全面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专业技术知识,能保证设计质量;

(三)具有审查计算机设计的能力;

(四)具有3年以上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的校核经历;

(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

(六)具有《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

四、校核人员:

(一)熟悉并能运用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能指导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

(二)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专业知识,有相应的压力容器管道或压力管道设计成果并已投入制造、使用;

(三)熟悉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四)具有3年以上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经历;

(五)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

五、设计人员:

(一)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专业知识;

(二)能较好地贯彻执行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

(三)能在审批人员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并会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四)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

第二十条 下列单位不能申请设计资格:

一、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

二、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

三、各类技术检验或检测性质的单位;

四、与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无关的其他单位。

第三章

审查机构

第二十一条 凡从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审查工作或设计审批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审查机构,必须在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办理备案手续,并接受其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审查机构的职责:

一、根据委托,具体负责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设计资格许可的审查工作;

二、负责组织设计审批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三、协助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完成对设计单位的抽查工作和有关人员的管理工作;

四、接受安全监察机构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三条 审查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社会团体或事业单位,其负责人应有法人代表的委托书,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二、在行政、财务和技术管理上独立于设计单位之外;

三、应具有与审查工作相适应的、持有《设计审批员资格证书》的审查人员;

四、建立和保持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审查工作质量体系;

五、具有必要的办公场所、通迅联络设备、档案资料保管存放条件;

六、拥有与其审查范围相适应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文件;

七、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审查或培训考核业绩。

第二十四条 申请从事设计资格审查的单位,应向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备案书面申请。申请资料应包括:申请文件;法人证书、办公地点证明;审查机构负责人和审查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格证明材料;质量手册和相关程序文件目录;与审查业务相适应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目录。

第二十五条 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收到审查机构的备案申请资料后,经审查同意受理的,应在收到备案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通知书;不受理的应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对同意受理的单位,由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由安全监察机构发函,明确备案同意的审查资格和审查范围,并定期公布备案的审查机构名单。

第四章 设计单位资格许可程序

第二十七条 设计单位资格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资格审查,批准和发证。

第一节

申请、受理

第二十八条 按照本规则第五条分级审批的范围,申请A类、C 类、SAD类压力容器和GA类、GC1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向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提交《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详见附三)。申请D 类压力容器和GB类、GC2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向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提交《申请书》。

第二十九条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申请设计的级别、类别、品种一般不得超出其制造许可范围。

第三十条 申请设计资格的单位应如实完整地填写《申请书》,对《申请书》中项目填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

第三十一条 对符合本规则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申请单位,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在核实后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文件。

第三十二条 对同意受理的申请单位,由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审查机构进行资格审查。

第二节

试设计

第三十三条 对所申请设计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类别、级别,申请设计资格的单位没有相应设计或制造经历的,应先进行试设计。

第三十四条 申请设计资格的单位试设计申请应包括所要设计产品(项目)的名称、级别、类别、品种等内容。申请设计A类、C 类、SAD类压力容器和GA 类、GC1 级压力管道的单位,由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基本条件进行审核。申请设计D类压力容器和GB类、GC2级压力管道的单位,由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基本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受理后,批准其在6个月至12个月内完成规定数量的试设计文件。

第三十五条 试设计文件应覆盖申请设计资格的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具体规定如下:

一、申请设计A1级压力容器的单位,应根据其所申请的结构型式,每种结构型式应有不少于2台的试设计文件;申请设计A2级的,应有不少于6台的试设计文件;申请设计A3级、A4级或C类的,应有不少于3台的试设计文件;申请设计D 类的,应有不少于10台的试设计文件;申请设计SAD类的,应有不少于2台的试设计文件。

二、申请设计各类别、级别压力管道的单位,每种应有不少于两种类型的试设计文件。

第三十六条 试设计文件完成后,由批准部门委托有相应设计资格的试设计审核单位进行试设计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试设计审核报告和试设计文件留待资格审查时进行审查和答辩。

第三十七条 试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所批复的类别、级别和品种进行试设计,试设计文件不得用于制造。

第三节

资格审查

第三十八条 对已确认受理的申请单位,在接受资格审查之前应进行整顿和自查,并向审查机构提交自查综合书面报告。自查综合书面报告应包括:

一、单位的综合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情况);

二、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历史及现状;

三、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转情况及分析;

四、设计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分析;

五、试设计文件及相关材料;

六、设计审批人员的设计经历;

七、执行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情况及分析;

八、对已设计过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九、对仍需恢复使用的原有设计文件的清理及处置情况;

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三十九条 审查机构在收到自查综合书面报告后,经审核确认能够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尽快组织审查,并在资格审查20日前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和批准部门。

第四十条 审查机构应选派具有一定设计水平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审查组,审查组一般不超过4人,其中具有审批人员资格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不少于3名。

第四十一条 审查机构对设计单位进行的资格审查,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可派员监督。

第四十二条 资格审查内容应包括:

一、听取设计单位的基本概况和自查汇报,核对《申请书》内容。

二、核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三、审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是否满足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四、检查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和各项设计管理制度的制定、贯彻执行情况。

五、考核各级设计人员资格和技术素质,对设计、校核人员进行基础知识书面考试。

六、全面审查试设计文件,进行试设计文件答辩;抽查原设计级别的技术文件,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

七、审阅检查制造、安装、使用及实施质量监督检验的检验单位对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

八、检查近几年来主要设计项目的设计质量及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情况。

九、检查设计资格印章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第四十三条 审查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停止审查工作:

一、申请单位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工作场地;

三、各级设计人员不配套,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

四、试设计技术文件不符合法规、标准的要求;

五、未建立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六、主要的设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设计管理混乱;

七、近期设计产品有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已完成的设计产品严重违反现行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

八、申请单位条件与《申请书》不符或有虚假行为。

第四十四条 审查组在完成对申请单位的资格审查后,应及时写出审查报告,内容应包括:

一、审查概况;

二、审查内容;

三、审查结论;

四、整改意见和建议;

五、审查组成员签字名单;

六、申请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表;

七、设计装备和手段资源表;

八、各级设计人员书面考核成绩表。

第四十五条 审查结论意见分为: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基本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和不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3种。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

(一)符合本规则第二章的规定;

(二)设计、校核人员素质考核良好,基本知识笔试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且无不及格者,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三)设计技术文件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技术文件齐全完整。

二、符合下列条件者,为基本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

(一)具有符合本规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性文件。

(二)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初步实际运行考验,运行基本正常;设计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且能执行。

(三)专门的设计机构已经建立,并能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有专门工作场所但需改善。

(四)具有与申请类别、级别、品种范围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各级人员配置数量和资格基本符合要求。

(五)试设计技术文件及抽检的原设计级别技术文件基本齐全完整。

(六)法规、标准基本齐全,并能执行。

(七)设计、校核人员基本知识笔试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八)设计手段较齐全,技术装备基本能满足设计工作需要。

三、不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

不具备本条第二款基本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条件之一的,即为不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

第四十六条 对基本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限期在半年内对资格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向审查机构提交整改报告,审查机构应派审查人员对其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确认是否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对逾期未完成整改工作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者,审查机构应做出不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确认审查结论,并上报批准部门。

第四十七条 对不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审查机构应上报批准部门,并取消本次申请资格,1年之内不再受理设计资格申请。

第四节

批准和发证

第四十八条 对具备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的单位,审查机构应将审查结论、审查组成员情况、审查报告、整改报告等材料,上报批准部门办理批准、发证手续。

第四十九条 《设计许可证》一式四份(一份正本,三份副本)。正本由设计单位悬挂保存。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证的,其《设计许可证》副本由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机构分别存档一份;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发证的,其《设计许可证》副本由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机构分别存档一份,另一份由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第五十条 《设计许可证》由批准部门按照本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刷、统一编号(编号规则见附四)。

第五十一条 设计单位在接到《设计许可证》后应参照设计资格印章格式要求(见附五)刻制设计资格印章,并应加强印章的使用管理。设计资格印章的印模应报送批准部门备案。

第五章

《设计许可证》的增项和变更

第五十二条 获得《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需增加设计类别、级别以及单位名称变化等,应向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增项或变更申请。

第五十三条 对需要增加设计类别、级别的设计单位,按照本规则第五条分级审批的范围,应向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增加设计项目的申请报告。

第五十四条 增项申请报告内容包括:

一、要求增加设计项目的类别、级别、品种以及可行性论证资料;

二、要求增加设计类别、级别、品种的代表性产品名称;

三、承担设计任务人员名单及必要的设计装备;

四、代表性产品的设计方案。

第五十五条 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收到设计单位的增项申请报告后,经审核同意受理的,可批准其试设计符合第三十五条规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产品(项目)。

第五十六条 试设计文件完成后,应按照本规则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的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和批准发证。

第五十七条 设计单位改变名称时,应在法人证书变更后1个月内,携带上级部门批复的文件、更名后的法人证书、原《设计许可证》等材料,办理《设计许可证》更名手续。

第五十八条 设计单位因企业迁址或所有制变更,必须在迁址或变更工作完成后1个月内向批准部门报告,经确认后,办理《设计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五十九条 设计单位变更地址、变更设计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或审批人员,必须在1个月内向批准部门报告。

第六十条 变更设计单位名称或设计单位技术总负责人后,应重新刻制设计资格印章,并按本规则第五十一条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第六章

设计单位《设计许可证》的换证

第六十一条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批准部门提交《更换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申请书》(见附六)。换证单位如逾期未提出申请,即自动放弃设计资格。

第六十二条 换证审查工作由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审查机构组织进行。审查机构应在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3个月前组成换证审查组安排换证审查工作,并应在审查20日前通知换证单位。

第六十三条 换证审查内容包括:

一、听取设计单位基本情况汇报;

二、核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三、审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是否满足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并与所设计级别相适应;

四、检查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实际运转和各项设计管理制度的制定、贯彻执行情况;

五、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变动情况;

六、采取对设计、校核人员进行基础知识书面考核与设计图纸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设计、校核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七、每个级别抽查至少一套有代表性的设计技术文件,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

八、检查《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设计项目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情况;

九、《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设计项目和数量;

十、制造单位、产品使用单位的反馈意见;

十一、核查每年向批准部门所报送的年度综合报告的真实性;

十二、核查上次换证(取证)时审查组所提出意见的整改情况;

十三、设计资格印章的使用与管理。

第六十四条 同意换证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本规则第二章的规定条件;

二、未发生过由于设计原因而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

三、各级设计人员每年变动人数不超过20%;

四、有效期内每一级别的设计文件至少有两项,否则取消该级别的设计资格。

第六十五条 换证审查组审查后应出具《设计换证审查报告》,并提出审查结论性意见。审查组结论性意见分为具备换证条件,应予换证;基本具备换证条件,整改后可予换证;不具备换证条件,不予换证3种。对某一级别应予取消设计资格的,亦应在结论意见中加以说明。

一、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具备换证条件,应予换证:

(一)换证单位符合本规则第六十四条规定的换证的基本条件;

(二)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齐全,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四)设计人员素质考核良好,基本知识笔试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且无不及格者,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五)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良好;

(六)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较好并逐年有所改善;

(七)适合本单位设计项目需要的标准、规范齐全,并具有与设计级别相适应的图书、杂志等设计参考资料;

(八)设计档案资料和各项上报材料记录完整、真实可靠;

(九)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能得到合理安排和及时处理,监检单位和用户对设计质量评价良好;

(十)对上次换证(或取证)时审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全部认真整改。

二、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基本具备换证条件,整改后可予换证:

(一)换证单位符合本规则第六十四条规定的换证的基本条件;

(二)质量保证体系已建立,并开始运行,偶有出现失控现象发生;

(三)各项设计规章制度健全,并能贯彻执行,个别制度贯彻的不认真、不规范;

(四)设计人员素质考核合格,基本知识笔试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五)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六)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能满足当前设计工作需要;

(七)适合本单位设计项目需要的法规、标准齐全,并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杂志等设计参考资料;

(八)设计档案资料、记录和各项上报材料真实可靠,个别的尚不够完整;

(九)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虽已得到重视,但安排和处理的不够及时,监检单位和用户对设计质量无不良反应;

(十)对上次换证(或取证)时审查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基本进行整改。

三、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为不具备换证条件,不予换证:

(一)不具备本条第二款基本具备换证条件的;

(二)审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的。

四、对于设计换证单位提供的设计档案资料,不能覆盖《设计许可证》中的级别时,审查组应查明情况,按规定提出取消未被覆盖的级别的设计资格的建议。

第六十六条 换证审查报告内容同本规则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第六十七条 审查机构应在审查后1个月内将《设计换证审查报告》上报批准部门,办理换证审批、发证手续。

一、对具备换证条件的单位按本规则第四章第四节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审批手续,换发《设计许可证》;

二、换证单位换发《设计许可证》后,应按本规则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办理设计资格印章事宜;

三、对基本具备换证条件的单位,审查机构按本规则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对其提出限期整改建议,并检查整改情况,及时上报批准部门;

四、对不具备换证条件的单位,由批准部门确认后,通知取消其设计资格。

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六十八条 审查机构每年应向所备案的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必要时,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可对审查机构进行工作质量抽查。对抽查存在问题的,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可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取消其资格。

第六十九条 发现审查机构没有严格按照本规则进行审查的,国家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纠正,并通过批评;情节严重的应停止其审查工作。被停止审查工作的审查机构,应在规定期限内对审查工作进行整顿。在整顿期间,不得再承担审查工作。

第七十条 设计单位应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并做到:

一、每年一季度内向批准部门报送年度综合性报告,并抄报审查机构。不按时报送年度综合报告的单位将不予换证。

二、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从事批准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产品设计,不得随意扩大设计范围。不准在外单位设计的图纸上加盖本单位设计资格印章。

三、设计总图(或压力管道平面布置图)上按规定由审批人员签字并加盖本单位设计资格印章,并负责该设计文件在制造加工过程中的修改工作。

四、必须对本单位设计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五、加强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设计人员深入制造、安装、使用现场,结合设计学习有关实践知识,不断提高各级设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落实各级技术人员责任制。

七、建立设计工作档案。

八、设计工作必须遵循有关标准、规章、制度。

九、对于设计和校核人员,每年必须进行有关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及本职工作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资格确认后,方可独立工作。

第七十一条 设计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由批准部门对其做出通报批评或取消设计资格的处理。对于负有相应责任的人员,应由设计单位做出相应的处理。

一、超出《设计许可证》批准的级别、类别或品种范围进行设计。

二、产品设计总图上有下列情况者:

(一)无设计资格印章;

(二)加盖的设计资格印章已作废或为复印形式;

(三)在标题栏为外单位的图样上签字或加盖设计资格印章,或者本单位设计范围之外的设计产品,由外单位人员签字或加盖设计资格印章。

(四)标题栏内未按有关规定履行签字手续。

三、因设计违反现行规程、标准等技术规范,导致重大质量事故或造成产品爆炸事故。

四、涂改《设计许可证》,将《设计许可证》转让或变相转让给其他单位使用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原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设计许可证》及备案的设计资格印章,因设计单位的设计类别、级别发生变化,而改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证的,设计单位应将原《设计许可证》交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后,再核发新证、重新刻制设计资格印章。同时原发证机关应注销其原核发的《设计许可证》及印章的印模。

第七十三条 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省当年颁发或换发的《设计许可证》(副本)报送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将定期统一公布取证和换证的单位名单及其设计类别、级别。

第七十四条 审查机构的收费应按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第七十五条 各审查机构应根据本规则要求,制定具体审查评分细则,报批准部门备案后实施。

第七十六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七十七条 本规则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原劳动部《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

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格式)(略)

二、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略)

三、压力容器管道设计资格申请书(格式)(略)

四、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编号规则、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设计许可证编号规则(略)

五、设计资格印章格式(略)

六、更换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申请书(格式)(略)

第二篇:TSGR1001-2008_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8年1月8日

前言

2004年3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起草任务书。2004年4月、6月,中国特检院成立起草组,分别在无锡、北京召开《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规则》首次会议。2004年7月、10月,起草组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就起草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2004年8月、2005年1月,起草组在北京召开末次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形成了《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规则》草案,同时邀请部分设计院专家对草案进行了讨论。2004年11月、2005年2月,中国特检院向特种设备局上报了《压力管道设计资格许可规则》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规则》的征求意见稿。2005年2月、1 2月,特种设备局分别以质检特函[2005]5号文、[2005]65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2005年4月、2006年7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分别向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专家征求意见。2005年9月、2006年11月,分别将《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规则》报批稿上报特种设备局,特种设备局经研究决定将两规则进行合并。2007年4月,经《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和《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规则》主要起草人员的讨论与修改,最终形成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报批稿。2008年1月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修订的主要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在充分考虑我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现状及其特点的前提下,以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质量为目的,在原《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基础上进行的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计单位条件 第三章

设计许可程序 第四章

增项和变更 第五章

换证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则

附件A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附件C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 附件D 设计单位各级人员基本条件 附件E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模式)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的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例》定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第三条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类别、级别的划分见附件A、附件B。

第四条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以下统称为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单位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设计工作。《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的设计单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应按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或者未被批准换证的,其《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五条

设计许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

压力容器A级、C级和SAD级谈锋鸳瀣黼象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D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压力管道GA类、GC1、GDl级设计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GB类、GC2、GC3、GD2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设计单位同时含有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的项目时,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

第六条

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和批准的人员(以下统称审批人员)、从事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设计能力,并且经过专业考核合格,取得压力容 器相应的审批人员、设计人员资格。

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审核和审定的人员(以下统称审批人员),应当经过压力管道设计鉴定评审机构考核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取得相应审批范围的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审批人员的考核计划每年年初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相关设计人员、审批人员的资格有效期为4年。

第七条

取得A级或者C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D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D2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D1级压力容器设计资

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SA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必须同时具备A级、C级或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和设计审批资格,才能从事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工作。

取得GA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A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C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C2、GC3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D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D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

第八条

从事设计单位许可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按《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以下简称《鉴定评审规则》)开展鉴定评审工作。

第九条

取得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应当对从事设计、审核的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培训。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如果压力容器设计单位50%以上的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参加过压力容器技术机构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并且具有考核合格证明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许可换证时可简化换证鉴定评审程序,不再在鉴定评审时进行人员考核。

经专业考核合格的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在其考核有效期内,如果参加2次以上(含2次)相关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取得考核合格证明的,其有效期届满,可以免除考核,直接换证。

第十条

设计单位和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设计单位条件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分公司性质的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设计、审批人员;

(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设计技术规定(具体要求见附件C);

(五)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注:至少有一套正式版本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六)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

(七)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 00%,具备在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所需的软件和硬件;

(八)有一定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第十二条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人员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A级、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 O名,其中A级或者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A4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根据其实际工作量,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以适当降低;

(二)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三)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专职设计人员,除满足A级、C级或D级设计单位的人员要求外,其中专职分析设计人员一般不少于3名,专职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第十三条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人员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GAI.、GCl、GDl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各级专职设计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设计业绩,总人数不少于1 O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3人;

(二)GB类、GA2、GC2、GC3、GD2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设计业绩,总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

(三)审批人员数额一般不超过总设计人数的30%;

(四)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压力管道选材设计和应力分析校核人员。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各级设计人员条件要求见附件D。

第十五条

以下单位不得申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

(一)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

(二)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

(三)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机构或者单位。

第三章

设计许可程序

第十六条

设计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审批和发证。

第十七条

申请设计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申请前应当对本单位进行自查,并且形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单位的综合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情况);(二)设计历史及其现状;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四)试设计文件及其相关材料;(五)各级设计人员及其设计业绩情况;

(六)执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情况;

(七)设计业绩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八)对复用设计文件的清理及处置情函(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十八条

申请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下统称许可实施机关)提交《设计许可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其格式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一式四份,并且按规定进行网填报。提交《申请书》时,应同时提交以下资料各一份

(一)、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三)、自查报告;

(四)、质量保证手册。

第十九条

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单位,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二十条

申请单位的申请被受理后,应当进行试设计。试设计设计文件应当覆盖所申请设计许可类别、品种范围、级别,并且具有代表性。压力容器每个级别试设计文件数量一般不少于2套,每名从事压力容器设计的人员至少准备1套试设计文件;压力管道每品种至少有1项试设计产品。

试设计文件不能用于制造和安装。

第二十一条

试设计完成后,申请单位应当约请有相应设计鉴定评审资格的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并且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要求,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鉴定评审机构在收到约请后,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确认,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或者在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符合规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评审的工作日程安排,并且与申请单位商定具体的鉴定评审日期。

第二十三条

鉴定评审机构派出鉴定评审组对申请单位进行鉴定评审,许可实施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派相关人员对鉴定评审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

鉴定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取申请单位的基本概况介绍,核对《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

(二)核查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

(三)核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

(四)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情况;

(五)考查各级设计人员的配备情况,对设计人员,包括负责校核工作的设计人员(以下简称校核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书面考试(含异地分支机构的相关人员);

(六)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审查(试)设计文件,进行(试)设计文件答辩。对压力容器申请单位的试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要求设计人员试设计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中,抽取一定比例人员的试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一般不少于设计人员的50%,少于10名设计人员的压力容器申请单位,审查其全部设计人员的试设计文件。

第二十五条

鉴定评审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评审工作:(一)申请单位没有符合要求的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二)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工作场地;(三)没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四)申请单位条件与《申请书》不符,有虚假行为;

(五)原设计产品或者试设计产品有重大隐患或者违反现行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第二十六条 鉴定评审组在完成对申请单位的评审后,应当及时出具鉴定评审工作报告,提出鉴定评审意见。鉴定评审意见分为具备设计许可条件、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和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三种情况。

第二十七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一)符合本规则的第二章规定。

(二)设计、校核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基础知识专业考试平均分不得低于8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三)设计文件符合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设计文件齐全完整,设计质量较好,无重大设计质量事故。

第二十八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一)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施基本正常;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设计技术规定文件比较完善,并且能够执行;

(三)专门的设计机构已经建立,并且能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有专门工作场所但需改善;

(四)具有与申请的设计类别、品种、级别范围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基本符合要求;

(五)试设计文件以及抽查的原设计级别设计文件基本齐全完整;

(六)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基本齐全,并且能够执行;

(七)设计、校核人员基础知识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八)设计手段比较齐全,技术装备基本满足设计工作需要。

不符合上述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中的任一情况者为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第二十九条

鉴定评审意见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的,申请单位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对鉴定评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并且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整改报告。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确认,必要时可以派出鉴定评审人员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对逾期未完成整改工作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者,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做出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的鉴定评审结论。

第三十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按《鉴定评审规则》的规定及时出具鉴定评审报告,鉴定评审报告应当经鉴定评审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鉴定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鉴定评审报告及资料上报相应的许可实施机关。

许可实施机关收到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报告及相应资料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或者不批准手续。对批准的申请单位,在批准后的1 O个工作日内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对未予许可的申请单位,1年之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设计许可申请。

第三十一条

设计单位在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应当刻制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模式见附件E),在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图样(总图)或者压力管道图纸目录和压力管道平面布置图上加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设计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的使用管理制度,对设计许可印章进行管理。

第四章

增项和变更

第三十二条

取得《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需要增加设计许可类别、品种和级别时,应当向相应的许可实施机关提出增项申请。增项许可程序按本规则第三章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设计单位名称、产权(所有制)、主要资源条件或者单位地址等发生变更时,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一)设计单位应当在变更1个月内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特种设备许可(核准)变更申请表》(格式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一式三份),并且提交与变更有关的证明文件;

(二)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确认审查或者直接确认变更,告知设计单位。对资源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一般应当由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确认审查;对单位名称改变、地址变化(一般指整体迁移)等,资源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未发生变化的,许可实施机构可以直接认可办理变更手续。确认审查由设计单位约请鉴定评审机构按本规则第三章相关要求进行,鉴定评审机构针对变更项目上报确认的鉴定评审报告,许可实施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三)变更后需要更换《设计许可证》的,由许可实施机关换发新证;不需要更换《设计许可证》的,许可实施机关在《特种设备许可(核准)变更申请表》上签署意见,一份返回申请单位,一份交许可实施机关下一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五章

第三十四条设计单位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应当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换证《申请书》。换证的申请、受理、鉴定评审程序按照本规则的第三章规定。

第三十五条

受约请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在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2个月前完成评审工作(由于设计单位原因不能完成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

换证鉴定评审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取设计单位的基本概况介绍,核对《申请书》内容;

(二)核查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

(三)核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

(四)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情况;

(五)核查设计工作遵循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情况;

(六)检查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的使用管理情况;

(七)审查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处理情况;

(八)从完整的设计文件清单(台账)中,抽查有效期内设计文件档案,每个级别至少抽查1套有代表性的设计文件,检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超范围设计,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

(九)审阅《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设计项目和数量;

(十)审查设计的审核记录;

(十一)检查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变动情况,人员培训、考核情况,组织设计、校核人员进行专业考试和设计文件答辩(满足本规则第九条要求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可不查该项);

(十二)检查《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设计项目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情况;

(十三)核查每年向许可实施机关所报送的综合报告;

(十四)核查上次换证(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所提意见的整改情况。

第三十七条

换证鉴定评审组完成鉴定评审后,应当出具设计许可换证鉴定评审工级别建议取消设计许可的,应当在换证鉴定评审意见中加以说明。

第三十八条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

(一)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施情况良好;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齐全,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三)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人员变动符合本规则规定,设计、校核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得低三王三8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四)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良好;

(五)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较好并且逐年有所改善;

(六)适合本单位设计许可项目需要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齐全,并且具有与设计级别相适应的图书、杂志设计参考资料;

(七)设计文件档案和各项上报材料记录完整、真实可靠;

(八)没有发生由于设计原因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能够得到合理安排和及时处理,用户对设计质量评价良好;

(九)对上次换证(或者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全部认真整改。

第三十九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换证件,整改后符合要求的予以换证:

(一)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实,但有缺陷;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其设计技术规定基本齐全且能够贯彻执行,个别 制度贯彻执行不认真、不规范;

(三)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人员变动基本符合规定,设计、校核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得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四)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基本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五)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能够满足当前设计工作的需要;

(六)适合本单位设计许可项目需要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齐全,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杂志等设计参考资料;

(七)设计文件档案和各项上报材料真实可靠,但个别的尚不够完整;

(八)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虽已得到重视,但安排和处理得不够及时,用户对设计质量无不良反映;

(九)对上次换证(或者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基本进行整改。

第四十条

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不予换证:

(一)不具备第三十九条任一款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的;

(二)审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的;

当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档案不能覆盖《设计许可证》的级别时,鉴定评审组应当查明情况,按规定提出取消没有被覆盖级别设计许可的建议。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许可实施机关应当按有关规定对设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设计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并且达到以下要求:

(一)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设计,不得随意扩大设计范围。禁止在外单位设计的图纸上加盖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二)对本单位设计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三)进行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设计人员深入制造、安装、使用现场,结合设计学习有关实践知识,不断提高各级设计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落实各级设计人员责任制;

(五)建立设计工作档案;

(六)按照第四十三条的要求,审批手续完善;

(七)设计工作能够遵循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八)对设计、校核人员、每年进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本职工作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考核,具备相应能力后,方可独立工作;

(九)设计审批人员工作单位搬动时,能够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十)按照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设计工作情况(基本要求见注)。

注:

(1)压力管道每一项工程完成后,在1个月内向工程所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设计竣工告知。告知的内容至少包括压力管道设计项目名称管道类别、级别、设计参数(压力、温度、介质)、管道材质及其规格;

(2)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每年第1季度内商许可实施机关报送上综合报告,并且抄报相应的鉴定评审机构。

第四十三条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审批手续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并且在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程序性文件中规定:

(一)A级、C级、SA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见注)进行设计、校核、审核、批准4级签署,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进行设计、校核、审核3级签署;

(二)GAl、GC 1.、GDl级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见注)进行设计、校核、审核、审定4级签署,GA2级、GB类、GC2、GC3、GD2级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可以进行设计、校核、审核3级签署。注:

(1)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包括总装图、设计计算书、分析设计计算书(仅适用于SAD级)等;

(2)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包括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应力分析计算书等。

第四十四条

设计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由许可实施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

其做出通报批评或者取消设计许可资格的处理,对于负有相应责任的人员,应当由设计单位做出相应的处理:

(一)设计文件超出《设计许可证》批准的类别、品种或者级别范围;

(二)主要设计文件没有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或者加盖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已作废,或者为复印形式;

(三)设计文件有外单位设计审批人员签字,或者标题栏内没有按有关规定履行签字手续;

(四)在外单位的图样上签字或者加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五)因设计违反现行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规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事故;

(六)涂改、转让或者变相转让《设计许可证》。

第七章

第四十五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则自2008年4月30日施行,2002年8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 布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同时废止。

附件A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A1 A级

(1)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注明单层、多层);(2)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指球形储罐;(4)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A2 C级

(1)C 1级,指铁路罐车;

(2)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3)C3级,指罐式集装箱。A3 D级

(1)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2)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A4 SAD级

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注:不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的压力容器,其 设计单位至少应当取得压力容器A级、C级或D级中任一级别的许可。

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B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l级和GA2级。

B1.1 GA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 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B1.2 GA2级

GAl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B2 G 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 1级和GB2级。

B2.1 GB 1.级

城镇燃气管道。

B2.2 GB2级

城镇热力管道。

B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 1.级、GC2级、GC3级。

B3.1 GC 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 1级:

(1)输送GB 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 50160—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 MPa的管道;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C的管道。

B 3.2 GC2级

除本规定B3.3规定的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小于B3.1规定的GC 1级管道。

B 3.3 GC3级

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 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20%但是小于1 85℃的管道。

B 4 G D类(动力管道)

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D1级、GD2级。B 4.1 GD 1级

设计压力大于等于6.3Mpa,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B 4.2 GD2级

设计压力小于6.3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管道。

附件C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

C1 质量保证手册

(1)术语和缩写;

(2)适用范围;

(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的描述。C2 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1)各级设计人员管理制度;

(2)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3)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4)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制度;(5)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规定;(6)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规定;(7)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规定;(8)设计条件图(表)编写制度;(9)设计文件签署及标准化审查制度;

(10)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规定;(11)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及信息反馈管理规定;(12)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使用管理规定;(13)设计工作程序。

C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C4 设计管理、技术有关记录表、卡

附件D

设计单位各级人员基本条件

D1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由设计单位主管设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决定。

D2 压力容器设计批准人员或者压力管道设计审定人员

(1)从事本专业工作,而且具有较全面的相应设计专业技术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且能够组织、指导各级设计人员贯彻执行;

(3)熟知相应设计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情况,具有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关键技术问题上能做出正确决断;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

(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6)经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

D3 审核人员

(1)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方针、政策,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较全面的相应设计专业技术知识,能保证设计质量;

(2)能够指导设计、校核人员正确执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能解决设计、安装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3)具有审查计算机设计的能力;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

(5)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

(6)经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

D4 校核人员

(1)能够运用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指导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

(2)具有相应设计专业知识,有相应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成果并且已投入制造、使用;

(3)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能力;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

(5)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

D5 设计人员

(1)具有一定的相应设计专业知识;

(2)贯彻执行有关规程、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3)能够在审核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并且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4)具有初级(含初级)技术职称和一年以上设计经历。

D6 压力容器SAD级各级设计人员专项条件

(1)具有压力容器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两年以上压力容器常规设计经历;

(3)具有包括有限元法在内的应力分析专业知识:

(4)能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的相应设计、校核工作,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应力分析计算,并能按照标准对分析结果进行评定.

(5)经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或者相应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第三篇:TSGR1001-2008_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R1001—2008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8年1月8日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计单位条件 第三章

设计许可程序 第四章

增项和变更 第五章

换证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则

附件A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附件C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 附件D 设计单位各级人员基本条件 附件E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模式)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的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例》定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第三条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类别、级别的划分见附件A、附件B。

第四条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以下统称为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单位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设计工作。《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的设计单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应按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或者未被批准换证的,其《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五条

设计许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

压力容器A级、C级和SAD级谈锋鸳瀣黼象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D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压力管道GA类、GC1、GDl级设计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GB类、GC2、GC3、GD2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设计单位同时含有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的项目时,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

第六条

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和批准的人员(以下统称审批人员)、从事压力容器 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设计能力,并且经过专业考核合格,取得压力容 器相应的审批人员、设计人员资格。

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审核和审定的人员(以下统称审批人员),应当经过压力管道设计鉴定评审机构考核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取得相应审批范围的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审批人员的考核计划每年年初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相关设计人员、审批人员的资格有效期为4年。

第七条

取得A级或者C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D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D2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D1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SA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必须同时具备A级、C级或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和设计审批资格,才能从事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工作。

取得GA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A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C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C2、GC3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取得GDl级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和审批人员,即具备GD2级中相应品种压力管道的设计资格和设计审批资格。

第八条

从事设计单位许可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按《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以下简称《鉴定评审规则》)开展鉴定评审工作。

第九条

取得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应当对从事设计、审核的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培训。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如果压力容器设计单位50%以上的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参加过压力容器技术机构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并且具有考核合格证明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许可换证时可简化换证鉴定评审程序,不再在鉴定评审时进行人员考核。

经专业考核合格的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在其考核有效期内,如果参加2次以上(含2次)相关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取得考核合格证明的,其有效期届满,可以免除考核,直接换证。

第十条

设计单位和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接受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设计单位条件

第十一条

设计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分公司性质的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设计、审批人员;

(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设计技术规定(具体要求见附件C);

(五)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注:至少有一套正式版本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六)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

(七)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 00%,具备在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所需的软件和硬件;

(八)有一定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第十二条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人员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A级、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1 O名,其中A级或者C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A4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根据其实际工作量,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以适当降低;

(二)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三)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专职设计人员,除满足A级、C级或D级设计单位的人员要求外,其中专职分析设计人员一般不少于3名,专职SAD级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不少于2名。

第十三条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人员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GAI.、GCl、GDl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各级专职设计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设计业绩,总人数不少于1 O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3人;

(二)GB类、GA2、GC2、GC3、GD2级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专职设计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设计业绩,总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

(三)审批人员数额一般不超过总设计人数的30%;

(四)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压力管道选材设计和应力分析校核人员。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各级设计人员条件要求见附件D。

第十五条

以下单位不得申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

(一)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

(二)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

(三)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机构或者单位。

第三章

设计许可程序

第十六条

设计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审批和发证。

第十七条

申请设计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申请前应当对本单位进行自查,并且形成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单位的综合情况(包括机构设置、人员情况);(二)设计历史及其现状;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四)试设计文件及其相关材料;(五)各级设计人员及其设计业绩情况;

(六)执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情况;(七)设计业绩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八)对复用设计文件的清理及处置情函(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第十八条

申请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下统称许可实施机关)提交《设计许可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其格式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一式四份,并且按规定进行网填报。提交《申请书》时,应同时提交以下资料各一份

(一)、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

(三)、自查报告;

(四)、质量保证手册。

第十九条

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单位,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二十条

申请单位的申请被受理后,应当进行试设计。试设计设计文件应当覆盖所申请设计许可类别、品种范围、级别,并且具有代表性。压力容器每个级别试设计文件数量一般不少于2套,每名从事压力容器设计的人员至少准备1套试设计文件;压力管道每品种至少有1项试设计产品。

试设计文件不能用于制造和安装。

第二十一条

试设计完成后,申请单位应当约请有相应设计鉴定评审资格的鉴定评审机构进行鉴定评审,并且按照《鉴定评审规则》的要求,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鉴定评审机构在收到约请后,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确认,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或者在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符合规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评审的工作日程安排,并且与申请单位商定具体的鉴定评审日期。

第二十三条

鉴定评审机构派出鉴定评审组对申请单位进行鉴定评审,许可实施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派相关人员对鉴定评审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

鉴定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取申请单位的基本概况介绍,核对《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

(二)核查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

(三)核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

(四)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情况;

(五)考查各级设计人员的配备情况,对设计人员,包括负责校核工作的设计人员(以下简称校核人员),进行基础知识的书面考试(含异地分支机构的相关人员);

(六)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审查(试)设计文件,进行(试)设计文件答辩。对压力容器申请单位的试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要求设计人员试设计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中,抽取一定比例人员的试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一般不少于设计人员的50%,少于10名设计人员的压力容器申请单位,审查其全部设计人员的试设计文件。

第二十五条

鉴定评审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评审工作:(一)申请单位没有符合要求的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二)没有专门的设计机构和工作场地;(三)没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四)申请单位条件与《申请书》不符,有虚假行为;

(五)原设计产品或者试设计产品有重大隐患或者违反现行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第二十六条 鉴定评审组在完成对申请单位的评审后,应当及时出具鉴定评审工作报告,提出鉴定评审意见。鉴定评审意见分为具备设计许可条件、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和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三种情况。

第二十七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一)符合本规则的第二章规定。

(二)设计、校核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基础知识专业考试平均分不得低于8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三)设计文件符合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设计文件齐全完整,设计质量较好,无重大设计质量事故。

第二十八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一)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施基本正常;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及其设计技术规定文件比较完善,并且能够执行;

(三)专门的设计机构已经建立,并且能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有专门工作场所但需改善;

(四)具有与申请的设计类别、品种、级别范围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基本符合要求;

(五)试设计文件以及抽查的原设计级别设计文件基本齐全完整;

(六)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基本齐全,并且能够执行;

(七)设计、校核人员基础知识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八)设计手段比较齐全,技术装备基本满足设计工作需要。

不符合上述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中的任一情况者为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

第二十九条

鉴定评审意见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条件的,申请单位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对鉴定评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并且向鉴定评审机构提交整改报告。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确认,必要时可以派出鉴定评审人员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对逾期未完成整改工作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者,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做出不具备设计许可条件的鉴定评审结论。

第三十条

鉴定评审机构应当按《鉴定评审规则》的规定及时出具鉴定评审报告,鉴定评审报告应当经鉴定评审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鉴定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鉴定评审报告及资料上报相应的许可实施机关。

许可实施机关收到鉴定评审机构的鉴定评审报告及相应资料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或者不批准手续。对批准的申请单位,在批准后的1 O个工作日内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

对未予许可的申请单位,1年之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设计许可申请。

第三十一条

设计单位在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应当刻制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模式见附件E),在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图样(总图)或者压力管道图纸目录和压力管道平面布置图上加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设计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的使用管理制度,对设计许可印章进行管理。

第四章

增项和变更

第三十二条

取得《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需要增加设计许可类别、品种和级别时,应当向相应的许可实施机关提出增项申请。增项许可程序按本规则第三章的规定。

第三十三条

设计单位名称、产权(所有制)、主要资源条件或者单位地址等发生变更时,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一)设计单位应当在变更1个月内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特种设备许可(核准)变更申请表》(格式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一式三份),并且提交与变更有关的证明文件;

(二)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确认审查或者直接确认变更,告知设计单位。对资源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一般应当由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确认审查;对单位名称改变、地址变化(一般指整体迁移)等,资源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未发生变化的,许可实施机构可以直接认可办理变更手续。确认审查由设计单位约请鉴定评审机构按本规则第三章相关要求进行,鉴定评审机构针对变更项目上报确认的鉴定评审报告,许可实施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三)变更后需要更换《设计许可证》的,由许可实施机关换发新证;不需要更换《设计许可证》的,许可实施机关在《特种设备许可(核准)变更申请表》上签署意见,一份返回申请单位,一份交许可实施机关下一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第五章

第三十四条设计单位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应当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换证《申请书》。换证的申请、受理、鉴定评审程序按照本规则的第三章规定。

第三十五条

受约请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在设计单位的《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2个月前完成评审工作(由于设计单位原因不能完成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

换证鉴定评审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取设计单位的基本概况介绍,核对《申请书》内容;

(二)核查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原件);

(三)核查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设计手段和设计装备以及技术力量;

(四)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改进情况;

(五)核查设计工作遵循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情况;

(六)检查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的使用管理情况;

(七)审查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处理情况;

(八)从完整的设计文件清单(台账)中,抽查有效期内设计文件档案,每个级别至少抽查1套有代表性的设计文件,检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超范围设计,检查实际设计水平和质量;

(九)审阅《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设计项目和数量;

(十)审查设计的审核记录;

(十一)检查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变动情况,人员培训、考核情况,组织设计、校核人员进行专业考试和设计文件答辩(满足本规则第九条要求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可不查该项);

(十二)检查《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设计项目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情况;

(十三)核查每年向许可实施机关所报送的综合报告;

(十四)核查上次换证(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所提意见的整改情况。

第三十七条

换证鉴定评审组完成鉴定评审后,应当出具设计许可换证鉴定评审工级别建议取消设计许可的,应当在换证鉴定评审意见中加以说明。

第三十八条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

(一)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实施情况良好;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齐全,并能认真贯彻执行;

(三)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人员变动符合本规则规定,设计、校核人员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得低三王三8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四)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良好;

(五)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较好并且逐年有所改善;

(六)适合本单位设计许可项目需要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齐全,并且具有与设计级别相适应的图书、杂志设计参考资料;

(七)设计文件档案和各项上报材料记录完整、真实可靠;

(八)没有发生由于设计原因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能够得到合理安排和及时处理,用户对设计质量评价良好;

(九)对上次换证(或者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全部认真整改。

第三十九条

符合以下情况者,为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换证件,整改后符合要求的予以换证:

(一)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实,但有缺陷;

(二)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其设计技术规定基本齐全且能够贯彻执行,个别 制度贯彻执行不认真、不规范;

(三)各级设计人员配备及人员变动基本符合规定,设计、校核人员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专业考试平均成绩不得低于70分,答辩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四)没有超越《设计许可证》范围的设计,设计质量基本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五)设计手段和技术装备能够满足当前设计工作的需要;

(六)适合本单位设计许可项目需要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齐全,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杂志等设计参考资料;

(七)设计文件档案和各项上报材料真实可靠,但个别的尚不够完整;

(八)设计回访工作和用户反馈意见虽已得到重视,但安排和处理得不够及时,用户对设计质量无不良反映;

(九)对上次换证(或者取证)时鉴定评审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基本进行整改。

第四十条

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不予换证:

(一)不具备第三十九条任一款基本具备设计许可换证条件的;

(二)审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的;

当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档案不能覆盖《设计许可证》的级别时,鉴定评审组应当查明情况,按规定提出取消没有被覆盖级别设计许可的建议。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许可实施机关应当按有关规定对设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设计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并且达到以下要求:

(一)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从事批准范围内的设计,不得随意扩大设计范围。禁止在外单位设计的图纸上加盖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二)对本单位设计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三)进行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设计人员深入制造、安装、使用现场,结合设计学习有关实践知识,不断提高各级设计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落实各级设计人员责任制;

(五)建立设计工作档案;

(六)按照第四十三条的要求,审批手续完善;

(七)设计工作能够遵循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八)对设计、校核人员、每年进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本职工作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考核,具备相应能力后,方可独立工作;

(九)设计审批人员工作单位搬动时,能够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十)按照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设计工作情况(基本要求见注)。

注:

(1)压力管道每一项工程完成后,在1个月内向工程所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设计竣工告知。告知的内容至少包括压力管道设计项目名称管道类别、级别、设计参数(压力、温度、介质)、管道材质及其规格;

(2)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每年第1季度内商许可实施机关报送上综合报告,并且抄报相应的鉴定评审机构。

第四十三条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审批手续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并且在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程序性文件中规定:

(一)A级、C级、SA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见注)进行设计、校核、审核、批准4级签署,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进行设计、校核、审核3级签署;

(二)GAl、GC 1.、GDl级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见注)进行设计、校核、审核、审定4级签署,GA2级、GB类、GC2、GC3、GD2级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可以进行设计、校核、审核3级签署。注:

(1)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包括总装图、设计计算书、分析设计计算书(仅适用于SAD级)等;

(2)压力管道主要设计文件,包括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应力分析计算书等。

第四十四条

设计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由许可实施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做出通报批评或者取消设计许可资格的处理,对于负有相应责任的人员,应当由设计单位做出相应的处理:

(一)设计文件超出《设计许可证》批准的类别、品种或者级别范围;

(二)主要设计文件没有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或者加盖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已作废,或者为复印形式;

(三)设计文件有外单位设计审批人员签字,或者标题栏内没有按有关规定履行签字手续;

(四)在外单位的图样上签字或者加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五)因设计违反现行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规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事故;

(六)涂改、转让或者变相转让《设计许可证》。

第七章

第四十五条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则自2008年4月30日施行,2002年8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 布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同时废止。附件A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

A1 A级

(1)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注明单层、多层);(2)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指球形储罐;(4)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A2 C级

(1)C 1级,指铁路罐车;

(2)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3)C3级,指罐式集装箱。A3 D级

(1)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2)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A4 SAD级

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注:不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的压力容器,其 设计单位至少应当取得压力容器A级、C级或D级中任一级别的许可。

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

B1 GA类(长输管道)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l级和GA2级。

B1.1 GAl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 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B1.2 GA2级

GAl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B2 G B类(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 1级和GB2级。

B2.1 GB 1.级

城镇燃气管道。

B2.2 GB2级

城镇热力管道。

B3 GC类(工业管道)

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 1.级、GC2级、GC3级。

B3.1 GC 1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 1级:

(1)输送GB 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 50160—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 MPa的管道;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C的管道。

B 3.2 GC2级

除本规定B3.3规定的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险性(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小于B3.1规定的GC 1级管道。

B 3.3 GC3级

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 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20℃但是小于1 85℃的管道。

B 4 G D类(动力管道)

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D1级、GD2级。B 4.1 GD 1级

设计压力大于等于6.3Mpa,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B 4.2 GD2级

设计压力小于6.3Mpa,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管道。附件C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

C1 质量保证手册

(1)术语和缩写;

(2)适用范围;

(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的描述。C2 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1)各级设计人员管理制度;(2)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定;(3)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4)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制度;(5)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规定;(6)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规定;(7)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规定;(8)设计条件图(表)编写制度;(9)设计文件签署及标准化审查制度;

(10)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规定;(11)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及信息反馈管理规定;(12)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使用管理规定;(13)设计工作程序。

C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C4 设计管理、技术有关记录表、卡 附件D

设计单位各级人员基本条件

D1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由设计单位主管设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具有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决定。

D2 压力容器设计批准人员或者压力管道设计审定人员

(1)从事本专业工作,而且具有较全面的相应设计专业技术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且能够组织、指导各级设计人员贯彻执行;

(3)熟知相应设计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情况,具有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关键技术问题上能做出正确决断;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

(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6)经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

D3 审核人员

(1)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方针、政策,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较全面的相应设计专业技术知识,能保证设计质量;

(2)能够指导设计、校核人员正确执行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能解决设计、安装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3)具有审查计算机设计的能力;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

(5)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

(6)经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

D4 校核人员

(1)能够运用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指导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

(2)具有相应设计专业知识,有相应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设计成果并且已投入制造、使用;

(3)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能力;

(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经历;

(5)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技术职称。

D5 设计人员

(1)具有一定的相应设计专业知识;

(2)贯彻执行有关规程、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3)能够在审核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并且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4)具有初级(含初级)技术职称和一年以上设计经历。

D6 压力容器SAD级各级设计人员专项条件

(1)具有压力容器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两年以上压力容器常规设计经历;

(3)具有包括有限元法在内的应力分析专业知识:

(4)能独立完成分析设计的相应设计、校核工作,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应力分析计算,并能按照标准对分析结果进行评定.

(5)经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或者相应审批人员专业考核合格

第四篇:关于印发《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质技监锅函〔2002〕154号 【发布日期】2002-07-01 【生效日期】2002-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印发《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程序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质技监锅函〔2002〕154号)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现印发《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程序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受理规定(暂行)》(鄂质监锅函〔2001〕38号)同时作废。

二OO二年七月一日

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程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现行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程序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申请、受理、审查、证书的批准颁发及有效期满时的换证程序。

第三条第三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相关机构:

(一)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以下简称省局锅炉处)负责全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二)各市、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当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三)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的审查机构(以下简称委托审查机构)承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单位资格许可现场审查。

第二章 单位资格许可名称

第四条第四条 资格类别

序号 资格许可类别

D级锅炉制造

锅炉安装(含修理、改造)

锅炉化学清洗

锅炉水质监测

第一二类压力容器设计

BR1、BR2、DR5级(第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

压力容器安装(含修理、技术改造)

B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

GB类、GC2、GC3级压力管道安装

电梯、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安装(含维修、保养、改造)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第五条 申请单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委托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营业执照;

(二)具有适应所申请资格类别需要的质量体系;

(三)应具备足够的人员资源、设备资源,人员和设备条件应满足有关现行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

第四章 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六条第六条 申请

(一)申请单位应认真填写“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资格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1),保证所填报“申请书”真实、完整(没有的项目“无此项”)。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在对其审阅的基础上,派人到申请单位现场核查人员、工装设备、机具设施、仪器器具等是否具备申请条件,并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若发现“申请书”填报内容不真实,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应退回其申请。

(二)申请时应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1、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

2、经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审核?quot;申请书“;

3、试制产品参数和规格;

第七条第七条 受理

省局锅炉处在收到申请单位提交的齐备申请资料后,根据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按照有关现行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确定是否受理。对同意受理的,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通知书“(见附件2),对不同意受理的,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不予受理的通知书,说明不受理的理由;受理有效期2个月(从发出”受理通知书“之日起,至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之日止)。

第八条第八条 审查

(一)申请单位收到受理通知书后,迅速约请经委托的审查机构进行现场审查;委托审查机构应及时选派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组成审查组,安排审查日程,制定审查计划并通知受理单位,一周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审查报告。

(二)审查期间,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必须派员现场安全监察,省局锅炉处将不定期派员监督审查工作情况。现场安全监察人员要认真填写”现场安全监察意见书“(见附件3)。

第九条第九条 审批、发证

(一)审查工作结束后,委托审查机构在5日内将审查报告书(含记录、附件、资料等)报送省局锅炉处。

(二)被审查企业在5日内向省局纪检监察室或办公室、锅炉处报送”廉政评价意见反馈单“(见附件4)。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在5日内向省局锅炉处报送”现场安全监察意见“。

(三)省局锅炉处对授权审查机构呈报的审查报告等资料进行综合评审,并报分管局长审批。对评审合格的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发证手续;对评审不合格的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发出不合格通知书,说明不合格理由。

(四)省局不定期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站上公示受理和发证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许可证书“有效期满时的换证

第十条第十条 ”许可证书“有效期满后,持证单位如需继续持有”许可证书",应在有效期满6个月前书面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未提出换证申请的,原证书在有效期满时自动失效,企业自动被取消其原许可资格。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换证申请、受理、审查及批准发证按本办法第四章的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对于原许可级别经过审查不具备换证条件的企业,可另行申请低于原级别的许可。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项目名称: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定。

项目设定依据: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项目收费依据:陕价费调发[2000]23号。

项目审批总时限:30个工作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五十四条)

项目送达总时限:10个工作日。

项目审批程序:

一、受理

1、条件:申请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⑴有法定代表或法定代表委托人;

⑵有相应的设计机构和工作场所;

⑶配备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工具并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

⑷有健全的设计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⑸有压力管道设计范围相适应的技术标准、规范;

⑹必须有能保证设计能力的管理人员,并有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设计人员和审批人员。具体的条件见《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2、工作标准:申请人提交的申办材料真实、齐全、规范、有效。

3、本岗位的责任人:省质监局特设处行政许可负责人。

4、岗位职责及权限:

⑴负责受理申请的安全监察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确定是否予以受理;

⑵对符合申请条件的设计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在申请表上签署同意受理意见,并通知申请单位;

⑶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设计单位,安全监察机构做出不予受理申请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5、受理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受理通知书。

6、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

二、审核、审批

(一)评审

1、申请单位取得同意受理通知后,可持以下材料约请评审机构进行条件评审:

⑴签署了受理申请意见的《申请书》;

⑵申请单位的质量手册。申请单位可在自我评定合格后,与评审机构协商确定现场评审时间,并必须将现场评审时间通报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可指派1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到场,现场监督评审工作质量。

2、现场评审组由评审机构组织,评审组由2位熟悉相应的压力管道设计知识和设计工艺的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工作的专家,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的评审人员及特邀专家组成。

3、评审工作包括对基本条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的考核评审。评审组应按照《评审纪录》的评审项目逐项进行评审,分别给出单项评审结果并填写《评审纪录》。评审组现场评审结束时,应当出具填写了评审组意见的《特种设备制造条件鉴定评审报告》初稿,向申请单位通报并请申请单位在场人员签字。

4、评审机构根据评审组的《评审纪录》和评定意见,经评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给出《评审报告》的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分为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三种:

⑴评审记录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评为具备条件。

⑵评审纪录》适用项目中重要项目全部符合,非重要项目存在不符合和有缺陷项,但认为最长2个月内经整改能够达到要求的,可评为基本具备条件。

⑶达不到基本具备条件要求的,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5、对评为基本具备条件的,申请单位应在2个月内,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提交评审机构组织复评。复评时适用项目全部符合的,应评为具备条件;否则应评为不具备条件。

6、对经评审或复评提出不具备条件评审结论的,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受理机构。

7、评审机构应在完成现场评审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汇总《申请书》,《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以及整改后复审时的《评审纪录》与签署了评审结论的《评审报告》(如果经复审时),报送给受理机构。

(二)审核、审批

1、受理机构接到《评审报告》后,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在14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的决定。审查合格的,应办理核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应分别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⑴评审机构工作程序不符合规定,或者由于评审机构原因导致提供材料不全的,责成相应评审机构在规定其内整合程序或补齐材料后重新审查。出现此类情况,应当同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⑵评审机构工作程序符合规定,申请材料不适用或不能达到本规则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2、工作标准:严格按要求进行审核。

3、岗位职责及权限:经审核后作出准予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4、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特设处许可审批人员。

5、办理时限:14个工作日。

三、制证

1、工作标准:审查合格的,按规定办理核发资格认定证。

2、本岗位责任人:省质监局制证人员。

3、岗位职责及权限:必须按照规定核发合格证,要保证合格证核发质量,不合格的要作废销毁,已发出的要及时追回并免费换发。

4、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

四、送达

1、工作标准:按照规定及时将许可决定送达许可相对人。

2、本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3、岗位职责及权限:按照规定时间,将许可证送达到许可相对人手中。

4、送达时间:10个工作日

五、归档

1、岗位负责人:行政许可负责人

2、工作标准:按照档案归档要求收集整理归档

3、岗位职责及权限:对许可证核发全过程形成的审批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归档。

4、办理时限:根据工作制度要求及具体确定。

下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许可鉴定评审细则(范文)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1 总则 1.1 为了规范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评审工作,依据原劳动部[1996]140号文件《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下称《规定》)和国家......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限容器)习题集 一、承压类综合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由 ( ) 签发公布的。(单选题) A.李鹏B.朱镕基 C.胡锦涛 D.温家宝 2、特种设备安装、改......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超源化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1 为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压力容......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许可工作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许可工作程序 国质检锅(2003)19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工作程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材料管理规范

    材料管理 一、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用管材、板材入场 1、 材料进厂后,检验根据订货合同、质量证明书、发票及入库单规定的名称、规格、材质、型号、数量、尺寸公差、炉批号、......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大全)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质技监局锅发[2000]9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压力管道安装单位(以下简称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工作,保障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根据国务院赋......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安装单位条件 第三章 审查程序 第四章 换证程序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六章 附则 附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2]109号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2]109号) (自2002年10月1日起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