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9:5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

第一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中间业务凭借其成本低、风险小、盈利高的特性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找出中间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克服中间业务发展瓶颈,缩小国内外差距,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关键词]银行 中间业务 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界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性质,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由此可见,中间业务的收入性质为非资本性收入,资本占用较小,主要依靠自身的信息及技术优势为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它有着成本低、风险小、盈利高的特性。无论从全球发展的趋势还是从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着力发展中间业务以提高综合竞争力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按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包括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以及其它类中间业务在内的九类中间业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推出了各项中间业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已基本涵盖了以上九大分类,但品种较为单一,创新力度不足。

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角度来看, 200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中国农业银行为15%、中国银行为10%、中国工商银行为9%、中国建设银行为8.95%。而该比重在西方商业银行内平均达到40%,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内甚至超过了利息收入的比重,美国花旗银行在内的20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70%。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低。相对而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分别为:中国农业银行为83%、中国银行为88%、中国工商银行为91%、中国建设银行为92.6%。2007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8.2%,是亚洲300家银行中最高的,相反,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则是最低的。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中间业务所占比重较小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较为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发展显得不够重视,发展较为缓慢。除中国银行因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导致其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较高,其他几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普遍在10%以内。而西方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放在相同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对资产负债业务的重视程度,德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

2、中间业务经营范围单一

在已开展的中间业务中,结算类和代理类中间业务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但产出较低,而对那些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中间业务显得发展不足。虽然目前已经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达到260多个,但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结算和代理类等低附加值的产品上,且主要集中在收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等劳动密集型品种方面,经营范围很窄,结构欠合理,创新动力不足。

3、缺乏专业人才技术支撑

与投入产出比较低的传统中间业务相比,新兴中间业务具有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特点:技术含量高、专业领域强,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这方面的人才供给显得相当匮乏,从产品的设计、销售到管理环节,均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支撑。从硬件而言,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后盾,计算机现有的通讯及网络水平、兼容能力、配套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落后对中间业务的开展都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4、中间业务风险防范不足

虽然中间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小,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证券,保险相关的中间业务,相对于其他中间业务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注意风险控制,尤其要加强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控制,防范风险。以近年来快速发展代理推销寿险业务为例,销售人员片面追求销售量,刻意回避或隐瞒对潜在风险的提示,造成客户对产品的认识存在偏差,由于产品期限较长,短期内不容易暴露,随着产品的到期,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声誉及法律风险。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中间业务所占比较较小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认识上的严重不足,认为中间业务是资产负债业务的派生业务,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产品来开发和推广。部分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提升自身形象,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未能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准确定位,没有从经营战略高度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进行发展。

2、中间业务发展不规范

从机构设置而言,目前各商业银行基本上未单独设立中间业务部,而是把中间业务的职能分散在其他部门,由此呈现了从上到下缺乏总体战略规划,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无标准、无规章制度可循的混乱局面。给协调、统一带来难度,制约中间业务部门的整体功效的发挥。

3、专业人才匮乏

国内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能否顺利开展新兴中间业务的瓶颈因素。中间业务从业人员对知识面和综合能力都要较高的要求,经营理念的落后以及重视程度的不足,使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中间业务专业人才的自发培养机制,引进人才也难以发挥作用,这一因素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制约作用是较为关键的。

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考核已纳入了经营考核指标体系,这对中间业务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正面激励作用,但对考核指标的选取仅注重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的提升,这会对中间业务的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如对代理推销寿险业务的员工仅进行销售考核,而对风险提示、服务质量等潜在因素未作考虑。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把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到资产负债业务的相同层次上来。无论从国外发展的趋势,还是国内的具体现状而言,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是银行业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是面向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潮流的需要,是优化结构、大幅增长业务收入的需要。基于此,各大银行迫切需要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方位和全新的认识,确立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一视同仁的战略思想,尽快实现银行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第二篇: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

素及对策

摘要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已成为银行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业务范围和收费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问题较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宽赢利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分散经营规避风险与其他传统业务相比较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已成为银行间竞争的新领域尤其外资银行进军我国金融市场后它们在开发新兴零售业务方面考虑到机构、人力、成本等诸多因素必然会以中间业务作为“切入点”参与竞争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如何竞争力怎样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常德市中心支行最近对某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显示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业务范围和收费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着规模小、品种少、经营分散、整体效益不高、竞争能力脆弱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和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观念制约一是

银行客户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理财思路阻碍了其对中间业务的认同和接受目前除传统的结算、银行卡和代理业务外大多数银行客户对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甚少中间业务需求市场难以形成虽然该市四家商业银行开办了近百个中间业务品种但是发展状况很不理想相当部分业务品种甚至无人问津二是大部分银行客户习惯于“免费大餐”难以接受“有偿服务”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对银行功能的误解银行客户还没有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看待仍然认为商业银行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行政机关对金融部门实行有偿服务的观念尚未树立;同时由于部分银行在中间业务办理过程中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不收费甚至垫付资金使得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接受中间业务收费的观念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观念上存在偏差没有对业务进行准确定位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由于受传统银行经营理论影响较深普遍只重视存贷业务而没有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支柱业务进行发展有些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将其作为拉存款、抢客户的“赠送品”甚至有的员工对有统一收费规定的项目也不收费而是拿收费送人情没有通过规范服务带动社会公众树立金融有偿消费的意识

(二)政策制约一是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政策依据不足目前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的政策文

件仅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主要侧重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即将商业银行办理的中间业务界定在一定范围内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中间业务否则将受到处罚和制裁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间业务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操作性必然会制约中间业务的创新二是中间业务定价政策也不完善现行中间业务收费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支付结算办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中从其内容来看规定很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可操作性差到目前为止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未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进行系统、明确的规定对中间业务的收费缺乏统一明确的约束三是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没有自主定价权没有形成市场定价机制由于管理体制原因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项目的审批权在国家计委剔除经国家计委批准的中间业务收费项目外其余中间业务收费合法合规性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在纠纷中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且干扰了商业银行业务正常经营活动四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财力有限经费来源紧张加之开支账务无渠道因而难以支付中间业务手续费

(三)管理体制制约一是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制约了中间业务创新目前由于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下的授

权分级管理办法基层行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行授权范围进行经营在中间业务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上级行为了保证产品的统一性、兼容性和控制经营风险严格管理控制必然导致产生以下问题(1)“下热上冷”造成中间业务产品开发、投产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贻误商机据调查该市某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拟开办“联名卡”业务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上报上级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某商业银行由于上级行没有开办“网上银行”也难以开办此项业务(2)“水土不服”导致中间业务产品问津者少市场效果不明显由于各地社会、经济情况千差万别上级行统一开发的产品很难完全适应各地市场的需要二是上级行规定不具体影响中间业务正常开展据调查该市某商业银行经上级行批准2002年开办了企业财务顾问业务按照有关规定在与客户协商基础上收取了40多万元服务费但是由于其上级行没有明确该项收费标准几经请示未见答复此项收入近半年都不能正常入账三是商业银行服务水平跟不上中间业务发展需要2002年该市某地方金融机构委托他行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代理时就因为服务质量差的原因没有选择与其有着历史渊源的一家商业银行而选择了另一家商业银行四是政府部门行政干预过多商业银行穷于应付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本属正常的成本补偿和适当的盈利行为但一些地方物价、工商管理部门却视其为“乱收费”进行干涉

(四)经济环境制约中间业务是新型业务它的发展与社会经

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发育密切相关据调查目前该市社会经济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低网络经济发育不完善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还没有生存的土壤市场需求不足加之银行宣传不到位企业或个人对银行中间业务服务项目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使中间业务市场供大于求中间业务创新困难2001年该市某企业利用银行欧元信用证进口一批设备当时某商业银行经过认真研究汇率市场信息后建议该企业使用远期结售汇规避汇率风险但是由于企业对此认识不够没有采纳此建议待信用证到期后欧元汇率已上涨仅此一单该企业就增加了500多万元的成本支出

(五)科技和人才制约一是中间业务服务的科技含量不高国外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高以美洲银行和大通银行为例美洲银行支付网络发达有45万个间接自动转帐帐户具有多种账户服务其设臵的超级帐户既方便灵活又便于管理1998年存款帐户服务费和其它服务费收入达32亿美元大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支付系统和市场推销能力在银行卡方面获得了巨额的服务费收入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表现在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同城清算系统但这些系统覆盖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各家银行支付系统往往各自为政例如信用卡仅在少数大中城市实现

“联网联合”没有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一卡通”;客户服务系统滞后部分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家庭银行、电话银行业务一直未开展二是高素质管理、营销人员奇缺中间业务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对业务人员的综合知识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国内高素质从业人员不多这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高技术含量品种业务的“瓶颈”比如理财顾问就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有较全面的掌握而这样的综合人才在我国金融界处于奇缺状况

二、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要注重自身内部建设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一是优化人才结构人才是竞争的核心与关键中间业务面临着国内外各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首先商业银行要抓紧培育新型的金融人才使从事中间业务人员的知识全面化、科学化、精通化首先是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加强对现有员工进行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型的综合人才其次要从严把好进人关重要岗位要挑选素质高的人员担任同时要建立一种良好的进人、用人和责任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二是树立效益观念商业银行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的运作程序和管理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目光紧盯市场推行和强化营销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夯实现有的市场基础要摒弃过去那种盲目追求总量扩张、只注重外延发展的粗放型

经营观念在注重外延合理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的有效发展使投入、规模、质量这些综合指标切实与自身整体效益紧密挂起钩来以确立合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子和模式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惩措施和考核办法可以考虑(1)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决策机构要按市场导向重新考虑内部职能机构的设臵从上到下建立独立的中间业务管理组织机构打破以存贷款为中心以产品来设臵职能部门的旧框架并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负责全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制订明确的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定期督导、考核、奖惩中间业务的经营状况协调各部门关系搞好市场调查积极为推行新兴业务创造宽松环境和便利条件在各项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2)对中间业务给予相应的奖励政策进一步提高员工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各商业银行在资源配臵上要实行有保有压的分类实施政策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加强闲臵资产处臵挖掘资金潜力抓好中间业务发展的科技投入确保网络建设、金融服务机构建设的资金需求创造市场需求促进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大创新步伐商业银行必须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围绕自身的业务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满足客户的需求六是提高服务水平尤其是临柜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收费向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益的服务保证引导社会对银行收费的正确理解

(二)社会各界要整体联动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

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必要措施利用一切手段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二是加强舆论导向人民银行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做好正面引导工作使社会大众树立金融有偿服务的意识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适时修订法规建议修改完善《商业银行法》把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有关政策制度和中间业务收费的规定充实进去;同时国家要迅速出台规范中间业务发展的具体法规尤其是制定科学、合理、合法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四是出台鼓励政策国家要迅速出台相关鼓励发展中间业务的政策并且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建议改变现有传统方式即将不能办理的中间业务界定在一个范围内规定商业银行只能在“范围”外开展业务便于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产品开发,实施有效市场营销,优化服务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收费标准,防范市场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近几年,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所能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小,为寻求和扩大盈利空间,各商业银行将目光投向了中间业务。据了解,我国四大银行2002年中间业务占其全部收益比重分别为: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约5%、中国农业银行约4%。但因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发展不快,不仅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而且品种较少,仅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展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余个品种,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帐单、代发工资、银证转帐等业务都不收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绝对收入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低

表1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较 单位:亿元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合计

───────────────────────────────

中间业务

26.16

9.66

52.46

32.28

120.56

营业收入

746.6

496.57

403.59

595.31 2242.07

中间业务

净收入占

3.1.95

15.42 5.38

───────────────────────────────

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中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25.2亿元,建设银行其他营业收支净额(含汇兑损益)为3.2亿元。

从表1中看出,除中国银行因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导致其中间业务的业务收入占比例达13%外,其他几大银行所占比例均较小。据了解,德国商业银行6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美国花旗银行等20家大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在70%以上,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巴莱克银行中间业务的利润弥补全部支出的73%,香港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然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平均收益比重不超过10%。

2.对传统类中间业务依赖较大,创新能力不足

表2 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2001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表

────────────────────────────────────────

总计

结算类

代理类 担保类

银行卡类

房产金融

────────────────────────────────────────

收入占比(%)

24.76

14.12.97

12.23

3.81

────────────────────────────────────────

────────────────────────────

委托贷款

咨询

基金

其他

────────────────────────────

收入占比(%)

15.51

5.37

1.2

20.05

────────────────────────────

从表2中可看出,传统的结算、代理业务收入占比约40%,咨询、基金类业务仅占约6%。而国外银行与我国银行的收入构成明显不同,见表

3表3 大通银行1999年非利差收入

────────────────────────────────────────

总计

投资银行收入

交易收入

证券销售收入

私有权益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

收入(亿元)

802

21136

1938

312

31收入占比(%)100

14.6

24.16

3.89

10.36

────────────────────────────────────────

────────────────────────────────

信托托管投资管理

其他服务收入

其他收入

────────────────────────────────

收入(亿元)

13.7

1983

5收入占比(%)

16.29

24.72

6.42

────────────────────────────────

可见,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业和投资管理业务,而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赖性小。虽然在我国有分业的客观因素,但我国中间业务的层次性较低的实际状况也很明显。

3.中间业务的服务收费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服务收费价格的严重偏低。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7年12月31日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的有关结算收费为例:

表4 商业银行结算收费标准单位:元

──────────────────────────────────

银行

银行承

托收承付

本票

单位主

服务项目

汇兑

汇票

兑汇票

委托收款

支票

动查询

──────────────────────────────────

手续费金额

按票面金

1.00

O.50

1.00

O.60

O.50

(每笔)

额的0.5%

──────────────────────────────────

────────────────────────────────

未在银行开户的个人

汇款和办理银行汇票

符合规定的汇票

服务项目

─────────

退汇

本票支票挂失

<5000

≥5000

────────────────────────────────

手续费金额

票面金额1%

0.5

票面金额的1%

(每笔)

────────────────────────────────

这一标准严重偏低,一笔业务的手续费收入甚至抵不上银行因此而付出的相关费用。显然,收费只是象征性的,不能从中体现出银行经营服务的性质。另外,其他一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没有明确的定价,或者是缺乏行业性的统一规定。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性措施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这也是与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利差幅度较大相统一的。根据2003年5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挂牌利率看: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98%,而一年期的贷款利率为5.31%,利差达3.33%。加上银行吸收的存款有相当一部分为活期存款,其综合利率水平更低,利差也就更大。有了存款,不论是发放贷款还是上存人民银行,就有利润,这就形成了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追求资产规模、以存款立行的经营思想。而发展中间业务,其收益不明显、不直接,造成了基层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自我激励不足。近来各家商业银行虽然对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视,但在经营理念和观念上始终重视传统的存、贷业务,对未来中间业务的发展市场和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战略地位及经济效益性认识不够充分,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辅助性产品让其自然发展,以至中间业务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缺乏整体性及规模性市场营销,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认识要贯穿于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个过程。实现“十个转变”,即在经营理念上从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变;在经营目标上从间接创收向直接和间接创收并重转变;在经营意识上从“副业”向“主业”转变;经营模式上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在经营品种上从传统产品向新兴产品转变;在经营手段上从科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技含量低、单一化向高技术、多样化转变;在服务策略上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在经营态度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在经营机制上从僵化向灵活方式转变;在经营作风上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通过上述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最终在措施和行动上推动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对上级银行推广的中间业务,只强调一个“有”字,零散地分布在对公信贷、个人信贷、国际业务、会计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开展业务存在自发性、随机性特点,各职能部门往往只能各自开发、自成体系,不同业务之间难以衔接,缺乏对中间业务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间业务的管理缺乏统一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在中间业务的拓展上,要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整合中间业务,制定统一的鉴定、核算和综合效益评价体系。首先,各商业银行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算体制,完善各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科目,保证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和完整。其次,建立中间业务初级核算系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第三,督促商业银行健全内部经营机制,各商业银行可考虑改变传统业务部门的职能,新成立一个综合业务部门来统一筹划、协调发展、规范管理各项中间业务。第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保证制度落到实处,确保中间业务得到有效管理和规范发展。第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在央行确定的分类指导费率范围内,商业银行费率要与客户的信用等级和业务风险系统相联系,避免企业经营风险的转嫁,降低信用风险,增加经营效益。

(三)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在推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我国的实际情况,面向广大客户的需要,具体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1.咨询业务。银行的咨询业务范围极为广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项目的投标、合作、建设和生产销售的机会愈来愈多。国有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大力拓展咨询业务,以保证有竞争力的国内优秀企业不会因信息滞后或缺少国内银行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信用签证等原因而错失良机,为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帮助。

2.信息咨询业务。开办信息咨询业务涉及的内容广泛。其中,商业银行应着重发展以下几方面的信息咨询业务。(1)有偿提供可对外公开的金融情报,为客户提供国内外市场动态、外汇、人民币价格走势、信息数据及金融市场方面的服务。(2)开展咨询和市场调查,对企业资信进行评估,对国内外市场动态、贸易政策、关税等进行调研活动。(3)银行受托,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诊断,提供参考。(4)提供中介服务。即银行为客户进行经济合作和商品交易充当中介人,为客户牵线搭桥,促使双方达成协议,收取中间服务费或交易中间费。

3.代理清理债权、债务、国际金融担保等业务。代理清理债权、债务是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付款单位的开户行督促付款单位按契约履行付款职责的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一是信用担保,即用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保证和促使商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二是融资担保,即为融通资金提供担保,如为借款、延期付款、海关免税、保释金、透支和补偿贸易等提供担保。

4.信用卡业务。银行信用卡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挖掘,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业务外,还可大力发展代客买票、预定酒店并预交定金、预定一些消费场所的场地等业务,使得信用卡同时具备一定的IC卡功能。

5.其他业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可以开展一些带有潜在风险的具有信用性和融资性的中间业务,并可逐步向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拓展。如将贷款变为可销售的资产,在贷款形成后采取多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大大提高资产管理的能动性,而且有助于实现充分分散化的贷款组合,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再如可通过提供远期合同业务、货币期货合同业务、货币互换等业务来帮助外贸企业回避外汇风险。

(四)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作为连接产品与市场的桥梁,在竞争中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无论是营销队伍建设,还是宣传费用投入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银行自身对产品缺乏营销,使相当一些中间业务还未被社会认同,真正形成社会需求。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交通银行对太平洋卡的宣传很能说明问题。2001年9月,交通银行实施全行营销太平洋卡活动,仅一个月集中到街上宣传,并随着“一卡通”、“全国通”的使用,太平洋卡在社会的知名度明显提高。因此,要推销中间业务品种和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银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中间业务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基层,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中间业务营销策略。

1.采取差别营销战略

一是采取差别客户营销策略。根据客户对银行收益的不同将客户划分不同的层次,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二是采取差别业务营销策略。要有选择、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高附加值和个性化的业务品种。投入资金构建一定的物资技术基础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如结算业务需要网络系统、信用卡需要微机和POS、ATM等等。因此在投入方面也需要采取差别化策略,选择合理高效的投入结构,向重点客户、重点业务倾斜,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率。

2.根据市场营销机制,建立和完善中间营销机构

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营销机构,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置专门机构来推动、协调和管理中间业务。首先,按业务发展品种设立营销机构。商业银行应调整经营格局,把中间业务切实拿到发展日程上来,转变中间业务战略,一旦找准切入点,就要敢于创新,配置一定数量的既懂银行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员组成机构,实践并推广新业务。其次,加强对中间业务从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中间业务营销人员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形象,也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必须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要将知识层次高、业务熟练的优秀员工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二是要从观念上彻底消除中间业务是银行“副业”的思想,大胆重用年轻干部,使年轻员工乐于从事中间业务;三是要加强中间业务营销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紧跟形势;四是要改善分配制度,建立一套对中间业务营销人员的一整套激励机制,通过调整利益关系,分清责、权、利,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关系营销在中间业务营销中的应用

关系营销是目前国际上新兴的主导营销理念,它是指营销活动以建立和巩固与客户的关系为目的,通过集中关注和连续服务,与客户建立一个互动的长期性关系,以实现企业一段时期利润的最大化。在关系营销中,企业重视的是与客户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交易过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客户的价值让度以争取客户对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关系营销,应强调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各项政策的前提下开展。这不仅是商业银行合法经营的要求,也是确保客户权益的要求。中间业务关系营销的根本目的是在利用商业银行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便利、快捷、安全的服务的同时,不断增进客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客户建立互动的长期关系,使客户成为银行永久的合作伙伴。因此,商业银行应不断在结构、功能、形式等方面入手,规范和优化多种产品,通过不断给客户带来新的利益与需求的满足,提升客户的价值,赢得客户的长期合作。

(五)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电子化建设方面步伐较快,但这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上尤为突出。中间业务,尤其是中高级的中间业务,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中间业务系统,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扩充和叠加就如同搭积木一样。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语音、网络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丰富、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避免每增加一项代理业务都要新开发一套系统。注意与客户的亲近性、方便性;做到系统的独立性和兼容性(独立于主机系统,不影响主机系统的升级,不因主机系统的变化而变化,适应多种银行接口和多种主机);高性能性;安全性。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流程设计要合理,达到前台工作人员操作简单和客户使用方便、安全、快捷的目的。

(六)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较为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能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业务的“瓶颈”。比如理财顾问,就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有较全面的掌握,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金融界非常稀缺。而国外商业银行则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间业务高端人才,其所从事的业务更主要集中在与资本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市场相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中间业务领域。因此,壮大中间业务队伍,一要立足于现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对现有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业务的急需。二要在内部公开选拔,挑选精通业务、年富力强、善于钻研且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并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对他们进行中间业务、外语、计算机、公关艺术等较高层次的知识培训。三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机构等引进一些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中间业务开发队伍中来。四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并辅之以较高的物质待遇,促进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入,为中间业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七)调整并制定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商业银行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以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在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的调整制度上,应坚持收入与支出匹配、风险与收益对等、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原则,坚持以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法定税金和合理利润,并考虑市场状况和客户承受能力。在调整策略上,本币类中间服务收费标准(包括新增收费项目)采取分步调整、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外汇中间业务采取与在华外资银行同类业务收费标准接轨的办法。在收费标准类型的选择上,采用固定价、指导价和市场定价三种形式。在费率制定主体的选择上,在存贷利率完全放开前,可由银监会统一管理,中国银行同业协会协助,在存贷利率放开后可由中国银行同业协会制定基础费率,各商业银行自主浮动。

(八)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中间业务虽然风险较低,但绝不是没有风险。开办任何一种中间业务都会存在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度的大小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从开始就要将风险防范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不能因为强调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

1.严控市场准入关,稳妥谨慎开放中间业务市场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非零性”的特性,监管机构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

首先,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管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中间业务的风险和复杂程度,分类制定不同的风险系数和费率系数。其次,要根据审慎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监测和控制,从市场特点和产品特点出发,适时调整有关风险系数,做到动态监管风险,改善金融监管方法,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第三,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制度,通过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建立可靠的预警体系,提高金融预测及化解风险的能力。第四,随着中间业务广泛深入的开展,商业银行逐步向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实行监管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监管国际化的需要。

3.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增强基层央行监管的可操作性,加大现行分业监管的协调力度,统一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王世豪.大力推进中间业务,拓展收入增长空间[J].城市银行,2002,(3).林之诠,介长利.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N].金融时报,2001-09-01.绕元明,徐音.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问题[J].金融潮,2001,(10).FinancialEnglishTestCommittee,ModelBankingPractices[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AStudyonDevelopmentandStrategiesofCommercialBanks' LIMeng-jue,ZENGXiao-ling

(DepartmentofInformationManagement,HunanBusinessCollege,Changsha,410205,China)

AbstractThoughtheChinesebankshavejustbeguntohandleintermediatebusiness,theyarerequiredtodomoreandmorebecauseofthediversificationofbanks'credit.Moreover,withChina'sentryintoWTO,more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IntermediateBusinessinChina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intensivecompetitionsbetweenthelocalbanksandforeignbanksissooncoming,thustheyshouldtrytheirbestassoonaspossibletofocusonadjustingtheirstrategiesfordoingintermediatebusinessthroughgettingagoodunderstandingofit,improving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s,intensifyingnewproductsdevelopment,strengtheningserviceprograms,buildingmoreeffectivepersonneltrainingmechanisms,increasingtheappl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djustingchargerates,normalizingchaoticcompetition,andavoidingmarketrisks.Keywords Commercialbank;Intermediatebusiness

中财精品网,精品资料共享、交换、下载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讨[模版]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讨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整体落后,其原因既有银行内部观念、机制、人才的不适应,也有其他外部环境的制约。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入稳定,受微观经济与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影响较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而与国际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中间业务发展仍相当落后。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1980年就达到了22%,1996年上升到了39%;目前,该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花旗银行竟高达7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各项收入的比重高的约6%一8%,低的不足1%,中间业务收入水平明显偏低。

(一)从内部来看,商业银行观念、机制、人才均不适应

1.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重存贷款业务,轻中间业务。多数商业银行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为了占领信贷市场,采取不收费或少收费,甚至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一些银行为拉存贷款业务,不惜倒贴、不计价格、不计成本,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2.商业银行在实施中间业务收费方面步调不一致。如有的商业银行倡导对信用卡收费,有些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有些行尤其是刚成立不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意,致使收费难以实施。又如代发工资业务数额较大,但绝大部分地区由于商业银行间协商不一致而没有收费,只有个别地区的代发工资业务做到了每人每月一元钱由单位代交。结果表明,银行之间协商一致和对客户宣传到位,并没有发生客户炒银行的现象,反使客户认识到银行收费可以接受。结果当然是所有的银行都收益。

3.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大致有四种情况,第一是成立了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较为完善,能够对全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制定系统的规划;第二是成立了专门机构,但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不系统,即所谓的扎好了架子;第三是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但明确了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只是进行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没有整体的发展规划;第四是既没有成立专门机构,也没有明确主管部门,中间业务自发、零乱地发展。

4.服务品种单一,功能不全,科技含量不高,服务对象层次划分不细。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260多种,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业务,而具有高附加值的融资顾问类业务即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如银行卡业务,从数量上看增长很快,但绝大部分是借记卡,有的行全部是借记卡,并且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卡是死卡。有的商业银行看似开发了不少品种,但量很小,有的甚至仅搭了个架子而已,有的根本不收费,形成有架子无内容,有内容不收费的局面。

5.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缺乏,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开拓中间业务的专门人才,已成为技术含量高的品种发展的障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致使有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务商业银行想开展而难以开

展。如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欲成立投资银行业务部,专门开展兼并重组、基金托管、企业上市、融资顾问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但因人才缺乏,人员不到位,致使该项业务进展缓慢。

(二)从外部来看,市场环境不佳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1.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政策不统一。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给予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空间和动力,然而,我国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政策并不配套,原有收费法规政策缺乏一致性,直至 2003年6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价格管理的真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的规范性,致使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误解与纠纷时有发生。如2003年5月份,某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该市物价局联合发文,为整治企业经营环境而全面清理整顿经营服务性收费,并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如工商、税务、财政、审计、司法、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电力、通信等部门和行业进行重点检查。但物价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却把银行这样的企业纳入了重点检查对象。而银行在中间业务收费中除了支付结算按政府指导价外,其余均按市场调节价执行,表现在银行与客户签订各类协议。而物价局认为银行收费没有依据,要对银行收费进行清理整顿。据反映,物价局要求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实行报批制,重新核定银行的收费标准。而工商部门认为商业银行各网点开办的收费业务在网点的营业执照上并未注明,属于超范围经营,如未注明代理保险等。目前,有的商业银行已被罚款,有的商业银行正就此事与工商部门交涉。有些工商部门还认为银行为鼓励持卡消费对超过一定消费额进行奖励属于不正当竞争。与此同时,手续费退费政策得不到很好地执行。按规定,代扣利息税中的2%作为商业银行的手续费,但有的税务部门不认真执行政策,退费不积极,银行与其多次协商无果,致使退费无限期搁置。以某国有商业银行为例,自1999年11月开征利息税以来至2003年6月份,税务部门应返还该行全省代扣利息税手续费1592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断协商,返还1153万元,还有439万元未收回来。而其总行要求代扣费用进大账,否则视为贪污、挪用,目前该行只能先用营业费用垫支。

2.受传统观念影响,客户付费意识不强。客户认为银行提供无偿服务是应当的,吃惯了免费的午餐,一旦收费,客户抵触情绪很强,出现客户炒银行的现象。如某行对借记卡试着先收取一半即5元的年费,就使该行流失了一批客户;又如,2003年7月份,某省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较上月下降3.83亿元,其中,活期下降5.58亿元,原因主要是该行的总行要求从2003年 7月份开始对异地存款实行收费,致使那些使用此项业务较多的客户清户转行,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二、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认识。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越来越小,利息收入对利润的贡献度将大幅下降。到2005年,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如不未雨绸缪,竞争优势不多。爱立信南京公司转投花旗银行上海分行事件,无疑给中国银行业带来震惊与思考。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转变“中间业务只是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派生业务”的观念,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真正将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收入上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不同金融服务品种的需求。

(二)规范中间业务收费。2003年10月1日,《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将开始实施,《办法》把收费分为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这意味着收费价格混乱的局面即将结束,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的竞争将走向规范,并将从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各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但《办法》中的 20条基本都是原则性的,商业银行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给中间业务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依据。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是加大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既要严格监管,又要给予指导,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为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环境和政策导向;二是应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应由协会牵头,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中间业务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磋商,达成共识,对拖延、拒绝缴纳手续费的单位或变相要价的委托方,商业银行要协商一致,联合行动,让客户“待价而沽”、炒银行的现象不再发生,以创建公平竞争环境;三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加入WTO以后,政府应尽快将条块性的专业市场管理转变到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上来,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各商业银行应成立中间业务管理委员会,负责一切中间业务的有关事宜,制定发展目标、新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中间业务计划,开展中间业务统计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和通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检查监督本系统全省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

(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范中间业务风险。中间业务品种繁多,有的业务存在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如建立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稽核和监督等。

(六)加快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快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是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信誉等于一身的特殊业务,因此,中间业务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员工既要熟悉传统业务,又要具有创新意识;既要熟悉银行业务,又要懂保险、证券、信托、房地产等其他金融与非金融业务;既要懂人民币业务,又要懂外币业务;既要懂财务管理,又要懂市场营销;既要了解国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又要了解国际中间业务发展状况与趋势。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对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中间业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引进人才,培训现有员工,对自学成才或在培训中、在业务中成绩突出的员工实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决策层的领导也要尽快掌握关于中间业务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以提高决策层的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殷平生。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探讨[J].银行与经济,2003,(3)。

[2]陈旭。WTO与外汇中间业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2)。

相关热词: 银行

第五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创新问题研究

摘 要

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空前剧烈,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在整体上呈现出综合化和全能化的显著特征,其中品种繁多的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风险小、空间大、收益高,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逐渐由以存贷款业务为特征的传统业务领域转向以中间业务为特征的现代业务领域。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自身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己经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因此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策略对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介绍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概述,介绍中间业务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位。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案例研究。第五章分析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借鉴。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间业务; 问题; 创新

Abstract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ng in the overall integration and all-round showing of the remarkable features, including a wide variety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assets and liabilities compared to risk, a large space, high income, has become the world's developed countries banks a major source of revenue and profits.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d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inevitable choice.because of its low operating costs, small risk, high income,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and glob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will face more intense competition, so develop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china’s banks becomes the inevitable choice.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become the business and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keep pace with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business.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innovation strategies to accelerate our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has a vit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ese several parts.The first part is preface, introduce this topic’s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the summarize of document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s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status.In the third part, I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 status and problems.In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se.The fifth part analysis the western commercial bank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he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learn.In the sixth part presents the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Finally, sum up the thesis.Key words:

Intermediary Business;Problems;Creative

目 录 绪论............................................................5 3 1.1 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5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6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8 2 中间业务理论概述................................................9 2.1 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点.......................................9 2.1.1 中间业务的定义.......................................9 2.1.2 中间业务的特点.......................................9 2.2 中间业务的分类.............................................9 2.3 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11 2.4 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11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及其存在的问题.......................12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12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13 3.2.1 创新能力弱且品种单一规模有限........................13 3.2.2 中间业务缺乏相关政策支持............................14 3.2.3 缺乏综合性的专业人才................................14 4 交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色.......................................15 4.1 交通银行概况..............................................15 4.2 案例分析:上海浦发银行....................................15 6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策略...........................16 6.1 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16 6.2 明确中间业务战略地位并完善组织体系........................17 6.3 规范中间业务的市场秩序注意风险防范........................17 6.6 注重人才开发战略和加大科技投入............................18 7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致 谢............................................................20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WTO后过渡期是国内银行提高自身实力,迎接外资银行竞争的关键时期。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品种繁多的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风险小、空间大、收益高,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崛起,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等传统业务面临巨大挑战,经营风险加大,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这样的外在环境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同行加入到争夺蛋糕的行列,它们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强大的研发和营销能力,让过度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的中国银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争夺利差收入以外的中间业务是中国银行业必然的出路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己经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商业银行三大支 5 柱业务之一。因此研究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策略对加速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黄兰通过对近几年江苏中资商业银行金融新产品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对当前江苏中资商业银行的金融新产品的发展进行了基本判断: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多,但是收益少;产品层次低,技术含量少;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产品趋同。随后,进行了原因探讨。最后,从商业银行、央行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了几点推动金融新产品发展的建议[8]。

张树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表现为: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规模小、收益低;决策权高度集中,增加了中间业务费用;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合理;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不统一,执行不规范;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综合型、国际性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并在微观层面(如商业银行制度、营销策略等)和宏观方面(如混业经营、提供广阔的政策空间和交易市场、加强央行对中间业务的调控和监管等)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9]。

(2)关于对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策略研究方面

高伟强针对可供操作的中间业务的品种:租赁业务产品创新、对外担保业务产品创新、代理业务产品创新、信托业务产品创新、金融期货市场创新、融资方式证券化创新;以及金融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引导,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同时也要从银行自身出发及客户需转变观念的角度出发共同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10]。谭遥指出了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要,有利于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有利于增加银行收入;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观念落后、品种单

一、规模较少、硬件设施有待提高、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低等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要转换经营观念,提高理论认识,提高品种多样性,加强业务创新,建立金融网络信息系统,重视吸收和培养业务人才,加强业务风险防范和业务监管的对策建议[11]。

(3)关于在中间业务收费方面的研究

王晓晨等从社会大环境、目前我国银行的利润状况、规范市场秩序以及银行的商业化的改革等四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间业务收费的原因,并指出中间业务进行收费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改变对中间业务及收费的旧有观念和态度、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制定合适的价钱、银行应加快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的建设、重视此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12]。

张艳认为中间业务收费应注意:从客户层面改善中间业务收费的外部环境、考虑客户的接受能力、规范中间业务收费等问题[13]。

(4)关于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和防范探讨方面

赵昕、杨翠红等学者认为开展中间业务,要规避来自市场、客户、操作层、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并相应提出风险管理办法[14]。

竺彩华认为中间业务风险主要为: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信誉风险,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政策制定、品种研发、人才培养、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防范措施[15]。

(5)关于在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方面

李向科、涂永红等学者从银行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各家银行拥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探讨了综合成本定价、竞争定价和关系定价,这三种定价策略的思路,约束条件,提出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中间业务产品定价问题的思路, 以及在监管当局实施价格限制,银行规定预期利润或销量的约束条件下求解定价模型的规划问题。为商业银行确立科学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贡献了一点思路[16]。

张丽拉认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需要采取差异化定价的策略,即针对账户、业务、客户、服务的差别定价,同时提出了运用中间业务定价策略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17]。

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大部分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结合企业如银行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探讨则比较少,操作性不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对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介绍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概述,介绍中间业务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位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工商银行的案例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分析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借鉴。

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2 中间业务理论概述

2.1 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2.1.1 中间业务的定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的基础上,利用其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其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而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中间业务由资产负债业务衍生出来,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又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

2.1.2 中间业务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间业务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是从存、贷款业务中衍生出来的,但又有独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有竞争力的主要业务。

第二,中间业务一般不需运用银行自有的资金,主要实现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第三,中间业务服务方式更灵活,服务效率更高,更大程度上要求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撑。

第四,中间业务的范围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2.2 中间业务的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继2001年7月颁布现就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5号)后,于2002年4月发出了《关于落实<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89号)。在这份通知的附件中,列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考分类及定义。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和业务性质,将其分为以下九大类: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主要包括支票结算、汇票结算等。

(2)银行卡业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有关的业务,主要包括信用卡业务、专用设备卡、国际卡等。

(3)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4)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5)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

(6)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如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

(7)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的托管业务。(8)咨询顾问类业务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的需要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现金管理业务。

(9)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

2.3 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

随着中间业务在银行收入中占比的不断的提高,发展中间业务成为银行业竞争的焦点。中间业务对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适应金融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非利息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在20%以上,个别银行甚至高达70%,非利息收入已经成为决定银行整体收入状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据统计,目前非利息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美国和加拿大平均为45%,欧洲国家为44%,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为28%。经济越发达,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越高。

中间业务被称为金融市场上的“黄金”业务,它与资产、负债业务构成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其自身既游离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又与之有一定联系,并以其独有的低成本、低风险,高利润及较强派生性倍受商业银行的青睐。

2.4 我国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低、效益差,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远远低于西方商业银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更好地拓展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加快中间业务的高速发展变得至关重要。中间业务不仅能给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发展带来效益,而且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提高赢利能力,促使其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增强竞争实力,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大力拓展中间业务还有助于满足经济金融高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个人与企业对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需求环境中,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步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在中国加入WTO 组织后,外资银行大量涌入中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视为金融创新工具以及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大银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转型,即由传统业务逐渐转向中间业务。其主要表现在:各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逐步由辅助性业务转向主营业务、由间接效益转变为直接效益,收费意识明显增强,中间业务规模和品种明显增多等。在原有的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用证、信用信托、担保等一系列新型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体系。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相较于国际一流银行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以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JP摩根大通为例:2009,JP摩根大通的非利息收益为49.28亿美元(即中间业务收入),净利息收益为51.15亿美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收入比重的49.1%。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都不高,一般在5%~25%左右, 与世界一流银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品种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已经开办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达到了260多项。各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与此同时,在机构设置,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监控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总体来看,中间业务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创新能力弱且品种单一规模有限

(1)经营品种单一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但因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再加上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不仅业务量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而且品种较少,仅仅限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筹资功能强的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个人理财、期货期权以及衍生工具类等层次较高,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的中间业务才刚刚起步,有的基本没有开展。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己开展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多个品种,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收费的,例如邮寄对账单,代收工资,银证转账等业务都不收费。

(2)创新观念不强,中间业务创新动力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虽然具备创新发展中间业务的想法,但是并没有把创新发展中间业务放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高度,即创新观念有待提高,缺乏创新动力。发展中间业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对银行服务业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将中间业务定位在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上。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向 13 客户大量免费发卡,不仅增加了银行管理和维护成本,而且遏制了其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和动力。

(3)中间业务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现代西方国家用过的中间业务,品种高达2万余种,而我国仅有几百种。[1]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少,范围窄,主要集中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不足,覆盖面不宽,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不强,还有待提高。

3.2.2 中间业务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政策、市场、法律和制度都不完善。中间业务产品很多都是证券、保险和银行业务的混合体,而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限制了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市场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其发展,使银行在中间产品市场竞争中出现了无序的恶性竞争。由于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标准,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在许多中间业务服务中少收费甚至不收费,银行之间行成了“囚徒困境”博弈均衡,严重打击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3.2.3 缺乏综合性的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是知识密集型业务,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精通法律、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来开拓。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缺乏既懂银行业务,又懂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人才、技术装备以及 14 技术手段上,对中间业务的支持力度都不够。因此,从事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服务层次高的中间业务人才十分匮乏,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中间业务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交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色

4.1 交通银行概况

交通银行是我国规模较大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规模实力仅次于 “工农建中”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广泛,经营理念独特,在消费者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对公业务是交通银行的强项,其 “客户为先,灵活稳健” 的品牌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青睐,正是这种企业与银行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使得交通银行在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上走在了众多商业银行前列。

“蕴通财富” 是交通银行 “财富银行” 品牌下的一个子品牌,其主要对象为企业客户,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创新的理念以及诚信的服务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公司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蕴通财富” 共及现金管理、贸易服务、投资银行、融资服务、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企业年金、电子银行、离岸银行9大服务领域,配有29项特色服务方案,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中间业务范畴。

4.2 案例分析:上海浦发银行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是一家由上海地方政府投资,主要负责上海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建以及运营的集团公司。由于轨道交通属于公用基础设施,所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如何筹集巨额的建设资金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而在众多融资平台中,商业银行是最为安全的融资选择之一,所以商业银行与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有着广泛的业务往来。本案例着重讲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通过使用交通银行 “蕴通财富” 这一理财产品后所达到的 “双赢” 结果。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在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中需要筹集一笔资金以弥补资本金的不足,但同时又希望能寻找到比市场利率更低的融资产品,显然,传统的贷款产品所要求的利率无法满足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融资要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多次与交通银行交流协商后决定尝试一下交通银行“蕴通财富”中的融资服务类产品。交通银行根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具体情况以及融资要求,提供了一项“融资租赁”的资金筹措方案,方案大体框架为:交通银行获得上海申通地铁集团部分轨道交通车辆10年的所有权,同时以较为优惠的利率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一笔资金,让其弥补建设、运营上的资金不足。方案交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后,经集团董事会审议认为其基本符合自身融资要求,同意使用交通银行这一融资方案。

“融资租赁”并不算一项新的融资服务,但交通银行将其运用到轨道交通这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上海来说还是首次,可以说是交通银行首创。通过这一创新融资方式,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了这笔资金,同时,交通银行也获得了一笔非常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交通银行善于创新,勇于创新,敢做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最终取得了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通过案例,可以看到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加快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创新,产品业务的创新不仅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过程中必要的部分,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客户多样性需求的大势所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策略

以上部分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构造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基本上三足鼎立的局面,确保中间业务的长久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

6.1 加快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其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我 16 国商业银行应加快经营战略转型,应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应将中间业务定位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应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的步伐,尽早改变中间业务过分集中在一些诸如结算类、一般代理类、银行卡类等为数不多的传统项目上的现状。产品开发创新要坚持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各级商业银行应根据主要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避免产品同质化,细分客户群体,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要大力开展针对公司和个人的理财、信用评估、咨询、代理融通及债务互换等盈利能力强的中间业务。同时,商业银行要摆正在市场中的位置,努力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培育和发展新的客户群体,实现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

6.2 明确中间业务战略地位并完善组织体系

监管部门应出台中间业务监管原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制定业务规范,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法规,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加强金融监管、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始终处于规范、有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状态。应借鉴国外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标准、监管手段、风险测量指标体系等,提高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水平。由于中间业务不同品种的风险差异很大,监管部门应据此对中间业务实行分类监管, 对商业银行不动用自身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收付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全面放开,由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和管理,对担保、承诺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类的中间业务,因其可能形成客户对银行的负债,风险较大,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将其纳入授信管理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因此,制定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6.3 规范中间业务的市场秩序注意风险防范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高度发达,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分不开 的。我国直至2001年,第一部中间业务法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才颁布实施,2003年6月26日,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又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对于行业规范、收费指导、业务监督等现实问题这些法规并没有具体说明,致使各商业银行依然没有可以遵循的详细操作依据。此外,中间业务发展分工不详细,管理不集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无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无法统一组织推动中间业务全面开展,造成业务分割、资源浪费,各家银行为争夺客户抢占市场,不计成本盲目竞争,大大削弱了中间业务盈利能力,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使银行在高风险下运行,不利于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和 金融 业稳定。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保证类中间业务难以全面展开,这些均归因于我国法律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6.6 注重人才开发战略和加大科技投入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证明,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家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人才是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人才上。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员工培训机制,为员工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使其能了解中间业务的最新动态并参与到业务创新中来。同时,必须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尽快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 促进优秀员工的不断培养,为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1]。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未来我国在利率政策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如果基准利率这一保护措施发生改变,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外资银行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应对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 18 加快盈利模式的转型,不仅要继续力大发展中间业务规模,增加中间业务收益在所有盈利中的比重,更要努力对中间业务产品进行创新,将中间业务产品从如今简单的结算型,担保型转变为技术含量更高的咨询型、交易型。

不远的未来,传统业务,中间业务会各撑起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半边天,我们尽可拭目以待

当然,文章还是有不少不足的。首先是鉴于自身水平的原因,虽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作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程度不够深,整体文章深度有欠缺,很多分析是比较肤浅的。另外,很多资料来的零散而且很少,也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对策略的研究上,也有欠深入。这些方面的不足将成为作者不断研究的动力,作者将在今后努力弥补。

参考文献

1、[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M].李扬等译.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美]费雷泽等著.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M].康以同等译.第2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9

3、[美]安东尼M.桑托莫罗著.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M].郭斌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James C.Baker.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ment,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M].Pearson Education 2002.

5、Frederic S·Mishkin.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M].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2001.6、Zvi Bodie, Robert C.Merton .finance[M].Pearson Education.2002.

7、刘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创新对策.上海经济研究,2008(10)

8、罗丽敏.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的分析.中国科技博览,2009(17)

9、赵云兰 王学文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28期

10、孟阳 试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姐姐。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姐姐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我有这个机会来到大学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不让爱我的人失望。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个人收入不断提高,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大幅上升,消费、投资意愿及现代理财观念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然而,由于受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和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更加完善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现状分析入手,深入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和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金融业务 市场定位 个人信用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personal

banking business

Abstract: brokerage busines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come for our brokerage , but in 2008, there has been decline in brokerage business brokerage industry ,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broker is to provide investors with homogenization , channel-type service, under floating commission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such as brokerage commissions discount competition necessarily translate low level of competition , the results by price competition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profits broker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Commission levels and prices are highly correlated.Profit declin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uch a low level of competition.In recent years, most brokers have realized the need transformation necessary brokerage business , have done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 bu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formation of yet none of the brokers like Merrill Lynch, or Edward Jones as sustained profitability model.In five years time I will combine the work of brokers , brokerage revenues experienced by the channel-service oriented to investment consulting services , financial services-oriented , and gradually increase service char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revenue , while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based integrated financial services broker to move forward.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ing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 positioning of personal credit

目 录

引言.......................................................4

一、研究的背景................................................51.1 研究目的及意义..............................................5 1.1.1 研究目的.................................................5 1.1.2 研究意义.................................................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6 1.2.1 国外研究现状..............................................6 1.2.2 国内研究现状..............................................8

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1

2.1 个人金融业务的概念................................................11 2.2 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11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13

3.1 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单

一、规模有限......................................13 3.2 技术手段落后,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13 3.3 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13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对策研究...........................................................................14.1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14

4.2 提高自身能力及素质..........................................................................................................16

结论....................................................................................................................................................17 致谢语................................................................................................................................................18 参考文献............................................................................................................................................19

引言

为了顺因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我国的商业银行正在加快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

如今世界上许多的发达国家进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对客户服务理论,服务方式以及客户的管理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蓬勃,尽管国外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的漏洞,但是我国目前在个人金融业务方面还处于起跑阶段,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但是不论从产品的质量与内容还是客户的服务与国外的商业银行仍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过对比,中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产品创新的市场定位不够明确,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滞后,缺乏信用分析和风险控制等问题。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中得出为我国将来的发展的其实与建议。

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与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迫切需要加快产品的创新力度,本着以“客户为重心”的原则,针对不同全体不同类型的人群设计不同的产品,加强银行员工的职业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而且要加快银行电子网络的建设,提供安全高速的网络银行服务。在完善服务和产品的同时,还需要改进现有的个人金融业务体系,做好整合银行内部资源,优化管理结构的工作,加强监管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我国加入WTO时承诺,五年内逐步对外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到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随着一些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开放,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商业银行传统批发业务己经进入微利时代,而对于国内银行业发展零售业务一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任务也迫在眉睫。如果没有个人金融业务的大发展,就不会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是为了获得稳定的收益,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在面对国外一些大型的金融财团进入国内金融市场时,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够先人一步,不至于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另外从个人角度来看,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的总量已经发生质的飞跃,对于能使个人金融资产的保值升值服务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商业银行做大做强个人金融业务是一个共赢的项目。

面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我认为商业银行需要以个人金融业务作为银行业务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来降低风险、稳定收入、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营现状的比较和研究,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

1.1.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断向个人倾斜,个人财富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持续扩大。随着财富的增长,个人不仅需要品种多样的储蓄服务,对各种支付、投资、融资和保障等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的形成,也增加了对个人消费信贷的需求。各种消费贷款,如汽车贷款、家用电器贷款、家庭装演贷款、教育贷款和旅游贷款等将逐步成为个人金融业务的热点。住房制度的改革使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也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投资者拥有的债券、股票、基金、外汇或实物等投资品种越来越多,居民投资意识逐日加强,渴望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家庭和个人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投资与消费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个人金融服务。为了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伴随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与方针,由过去只注重企业金融业务逐渐转向企业与个人金融业务并重,个人金融业务领域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新兴金融业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这些因素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己有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到国内市场环境、银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和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深入剖析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并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个人金融业务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专业性银行还是全能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是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重要的战略选择。纵观国外先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展初级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

个人金融业务初期发展阶段,即传统意义上的储蓄业务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定期、活期储蓄存取款业务、转账业务、汇兑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及贷款业务。当时的私人贷款业务,是以存定贷,存贷利率由银行参照同业标准自定。在经营方式上,实行自由经营,并无确定金融机构监管。基于此,个人金融业务在发展初期受到银行资本不足、印钞种类繁杂及银行信用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银行频繁出现倒闭事件,给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1923一1933年间,美国商业银行共计倒闭10500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受到了储蓄挤兑风暴打击。

(二)崛起阶段(20世纪30年代一80年代)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欧美国家政府于20世纪30年代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银行法,并相继建立了一批重要的银行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建立和运作,为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受到批评,改行利率下调政策,宏观经济基本状况好转,但银行业却陷入了困境。由于高利率吸收的大量存款不会因中央银行调低利率而减少利率支付,而贷款利率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下调。中间业务以其利率低、风险小的优势在银行也陷入困境的时候迅速崛起,成为个人银行业务的“生力军”,为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于是各大银行将业务方向瞄准了中间业务,中间业务迅速崛起。

(三)改革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1、银行卡为龙头的个人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自1915年美国西方联盟公司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以来,银行卡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

2、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创新与发展

针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市场需求的增长,在这个阶段,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家居装修贷款、旅游假期贷款、个人存单(国债)质押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既不限制具体用途的个人消费综合授信贷款,促进了个人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

(四)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这一阶段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电子化和网上银行的发展。金融电子化使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变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和开放型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的出现促使银行的扩张以新建网点和增添人手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发展网络用户来实现。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营销模式的革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银行成本控制提供了条件,个人金融业务领域的生产与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个人金融业务的比较效益得到大幅提高。以个人理财、个人融资为主的个人业务正在成为一些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前的综合性商业银行都把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放在了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上。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金融学术界以及银行界很多学者、银行家从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状况、影响因素和策略以及动因三个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看法。

(一)关于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状况的研究

张方杰、高向艳(2005)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了国内12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多维尺度对个人金融产品以及差异性做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商业银行开发的各类个人金融产品的层次间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产品的服务形式以及相关的功能存在较大的同质性,而且由于个人金融产品都是单一型产品,缺乏为客户提供多项业务交叉式或者捆绑式的服务,从而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国内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管建伟(2006)基于SWOT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外部威胁,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可以做出的策略选择。曾庆海(2010)认为尽管在我国金融机构从制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关改革,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个人金融业务由于其本身具有收益高、占用资本少等优点成为各大银行竞争的焦点。

(二)关于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宏观角度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张庆修、许明朝(2000)人为商业银行自身对网点规划、所提供的服务、利用网点对业务营销和信用卡业务对个人金融业务作用四个方面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幵展个人金融业务。李红光、刘永庆(2010)认为国内商业银行要发展个人金融业务要明确发展重点,主要围绕如何对经营理念、商业银行管理、电子网路技术、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来进行阐述。

国内学者不仅仅是从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部分学者研究了国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状况,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出了借鉴意义。杨天健(2002)从香港的银行业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香港在发展这项业务时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做到了市场客户定位,其次是在产品营销策略方面做到了单一产品与交叉式、捆绑式产品的结合,在分销管理渠道上面做到了网点营销与网络电子营销相结合等。基于上述阐述,作者认为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可以借鉴香港的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经验。寇宏(2007)_论述了汇丰银行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独特经营理念一一做世界当地银行、个性化金融产品、专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以及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规模化。刘超(2008)从整体出发,分析了西方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业务现状,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方式电子网络化程度高、组织机构专业、业务分重点化和层次化以及金融产品个性化。

(三)关于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动因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动因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从两个大的背景来论述,一是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商业银行造成的竞争压力,二是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面临股改压力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人们对个人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兴业银行副行长陈德康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大陆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消费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取得成绩。辛树森(2007)阐述了由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外资金融机构将会全面进入我国个人业务领域,这样对高端客户的争夺将使商业银行面临一定压力。韩建(2001)究了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从客户、产品以及对金融人才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转变落后思想观念,改善经营思路;增加产品多样化以及注意创新;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让职工产生归属感等建议。满玉华(2010)阐述了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开展宏观、微观环境分析,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对象限制,这样无形中给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形成一定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这样压力面前应该釆用什么样的战略。张岭(2007)立足于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实施的一些具体措施,并从营销策略和服务内容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个人金融业务的概念

关于个人金融业务的概念,有一种很通俗的说法叫资金融通,但较为科学的定义是: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密切联系却终归各自独自发展时,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时,则产生了一个有着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一金融。这里的货币应该是指硬通货,不是现在的纸币或者信用货币。现在发行的法定货币--纸币其实就是一种以国家信用为支持的信用货币,它属于金融的范畴。个人金融业务就是金融机构为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总称。从广义讲,个人金融业务领域牵涉到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块。狭义的讲,目前个人金融业务主要是指与银行有关的个人金融业务,是与企业的金融业务相对应,是零售业务与批发业务相对应,主要包括:个人资产业务、个人负债业务、个人中间业务。

2.2 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内任何行业的业务,其开展与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该行业的市场单独进行,而且都与其它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展与发展也自然是基于金融市场这一平台进行的。市场一般都有具体的场地,但由于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金融性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货币和货币资本及其代表资本的证券,所以不一定需要具体的场地和设施,相对于其他的市场有很强的抽象性,我们应该运用抽象思维去理解这个概念。金融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列宁说:商品经济出现时,国内市场就出现了;国内市场是由这种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社会分工的精细程度决定了它的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必然产生信用市场,建立起信用制度,产生多种融资工具和融资形式,也就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形成。一个市场的构成要素通常有供给方、需求方、中间商、交易的商品、交易价格、交易的场所这几个要素。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同样也是由投资方、筹资方、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商品、交易场所构成。金融市场的价格就是利率,金融市场的投资方就是资金的供给方,他们抑制自己现在的消费,将暂时不用的货币资金购买金融工具,以获得一定的收益。这些供给者主要包括企业、个人家庭、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筹资方即资金的需求者,他们由于资金不足,需要通过发行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这些需求者同样主要是企业、个人家庭、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即所有的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他们是投资人和筹资人之间的桥梁,聚集投资人的资金供筹资人使用。目前国内由于严格实行分业经营,所以一般认为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的中介机构,主要办理单位和个人的存贷款业务、票据贴现等。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就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划分: 按金融商品的交易期限来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交易的目的是为满足交易者流动性需要的,划为货币市场的交易;而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投资需要和弥补赤字的需要,则划归资本市场。

按交易的中介来划分,可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者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贷放给资金需求者,这种以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金融市场就是间接金融市场。直接金融市场是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通过直接金融工具的买卖形成的市场。

按金融资产形式可以划分为: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定期存单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按金融商品交割时间可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交易程序可划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按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对象可划分为个人金融市场与机构法人金融市场。与个人或家庭相关的金融商品交易就划归个人金融市场,包括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机构之间的金融交易;其他的划归机构法人金融市场。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单

一、规模有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仅仅是以储蓄为主体的单一产品形式,与发达国家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另外,就规模上来看,其他个人金融业务指标如收扣代付业务结算量、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此外,在现有的产品构成中,结构也不尽合理。例如,在各项中间业务产品中,成本高、收益低的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占比很大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

3.2 技术手段落后,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电脑网络和电子化服务还很不完善,一些先进的自助银行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电话银行还不普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刚刚起步。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业务中 90%以上仍由柜面人工办理,许多简单的存款支取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完全可以采取机器处理或客户自助的方式解决,却往往集中在柜台办理,一方面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柜台压力、挤占了其他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造成业务处理速度低,营运成本居高不下。

3.3 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个人金融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而一些商业银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无人问津。此外,虽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但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对策研究

4.1 完善金融市场发展 1.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大降低了金融调控的效率。这就不可能达到调节资金供求平衡的目的。因为低存款利率减少银行的资金来源,低贷款利率则刺激贷款需求的扩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还负责部分政策性的贷款,使贷款更难以相应收缩,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难以平衡。在金融调控中要抑制过度投资需求,只得更多的依赖行政手段来控制贷款规模,利率调整之后长期偏离均衡。低利率与信贷控制的作用相互抵消,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大打折扣。大多数国家的利率都经历了从管制利率到市场利率的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虽然与其他国家放松利率管制时面临的环境不同,但从国外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与失败中仍然可以找到较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经验和教训:渐进方式已被证明是一种稳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确保金融安全是决定利率市场化次序的出发点;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和利率市场化以后经济的健康运行;引入一些不受限制的新的金融产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策略:充分管制是市场化利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货币当局保持对利率的控制力是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系统能否健康运行的重要标志;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市场利率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2.稳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坚实的基础,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是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确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也许会增加政策的灵活性,但是在短期内不会跨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道门槛,实行汇率的自由浮动。至于近期中国是否会如市场预期的那样扩大汇率波幅,采取更加灵活宽松的汇率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到多重因素:首先是环境因素。由于东南亚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货币稳步回升,日本经济亦有强劲复苏迹象,人民币贬值的国际阴影己经消失,因此中国调整汇率政策的环境相对宽松。其次是经济因素。一旦市场在汇价形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面临的究竟是升值趋势还是贬值压力,波动的幅度如何,无疑是影响货币当局决策的关键。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经济已摆脱几年来的增速下降趋势,出现重要转机,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国家外汇储备稳定增加,货币当局表现出了对汇率稳定的充足信心。这都为管理层在稳定的基调下适当放宽波幅管制提供了条件。第三是动力问题。一方面,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该成为当局增加汇率制度灵活性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汇率制度并不是改革的攻坚地带,目前尚没有完全放开汇率的压力,因此中国仍可以采取最稳妥的办法推行汇率市场化。最后是市场反应。基于汇率指标的敏感性,中国货币当局在放宽有关管制上会小心处理,慎之又慎。这种谨慎,不仅包括仔细研究上述影响因素,还应该包括认真倾听市场和各方面的反应,小心权衡利弊得失。长远而言,人民币势必由扩大汇率波幅到自由浮动,直至最后实行全面自由兑换。只不过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开放汇率管制过程,政府需要以最小的震荡代价、最适宜的节奏,来让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今后在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第二,统一全国外汇交易总中心及各地分中心的法人关系,明确责权利关系。第三,调整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可考虑将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下限调整为零,允许银行持有零头寸。第四,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使真实的供求关系在结售汇市场得到充分体现。

4.2 积极开拓个人银行新业务,提供技术创新动力

建立有效的金融业务创新机制,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要建立完善金融业务创新的组织机构。业务创新机构设置原则上应体现以市场为向导、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既要考虑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更应该考虑业务创新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按照业务创新流程及业务新产品营销的要求面向市场,全面规划。要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除了明确责权划分,建立部门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以外,还要建立一套鼓励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以利于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加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要加强个人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个人银行业务重点推广和完善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个人电子汇款、个人外汇买卖等为代表的电子网络金融产品;重点开发新柜面系统上线后的各类延伸个人银行新产品;研究和开发储蓄理财新产品;稳步发展新的消费信贷产品和龙卡贷记卡、国际卡,并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要求,做好银行卡的联网。要加强公司业务产品的创新。要对现有公司银行产品进行整合,实现既有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又有业务和服务的产品化。公司业务产品重点推广系统协议存款、人民币银团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买方信贷、境外筹资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贴现业务;重点研究和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与结算业务有关的各种新产品。

积极寻求资本市场上银行业务创新的新突破。面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在资本市场上拓展业务新领域。如加强与证券商的合作,加快发展证券市场上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除了积极开拓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与券商开展银行同业拆借、国债回购,以及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发行企业债券外,还可积极在境外发行金融债券。另外,商业银行可借助网上银行系统,开展资产评估、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收费性业务,从而提高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结论

首先,社会财富格局的改变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资存量增长了 200 倍,年均名义增长率达到 30%,远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在国内个人金融资产这块“蛋糕”中,资产集中化的趋势也已十分明显.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 20%的人掌握着 80%的金融资产,社会财富格局的改变为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地催发市场对个人金融业务的需求。

其次,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面上场需求.在个人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习惯正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者、数量型消费向发展型、质量型、消费型转变,居民正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借款者、投资者和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拥有富裕资产和稳定高收入的个人群体,尤其需要有专业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以确保私人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值,这就为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再次,个人金融业务增长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银行分业管理的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公司类批发业务获利空间逐步降低,信贷风险不断聚集,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拓展零售类个人银行业务去化解。个人银行业务具有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个性化以及收入稳定、附加值高等特点,也是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金融产品创新的重点。

致谢语

在完成本篇论文的过程中,得到教授的多次指导,教授在论文题目审定、文章思路安排和严密性、材料组织上给我以非常认真详细的指导,在此我对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参考文献

[1]Berger,A.N.,UdellG.F.RelationshipLendingandLinesofCreditinSmallFinanee,Journal of Business,1998(68):35一39 [2] Smith,Wendell.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Marketing,1956,21:3一8 [3] 陈曦,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选择,福建金融,2008(9)[4] 叶健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研究--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D].厦门大学.2009 [5] 武振杉.基于商业银行功能视角的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 曾庆海.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研究[J].现代商业,2010,(20):14-15 [7] 张庆修,许明朝.对私人金融业务发展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3):13-14 [8] 刘超.国外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商业现代化,2008,(21):369-370 [9] 任碧云.我国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之探讨[J].金融研究,2001.7. [10] 李恒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3.[11] 〔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l [12] 曼昆:5经济学原理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 张莉莎,聂露,汤翔.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14] 成正邦.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l.金融与经济,1999.[15]谢芸.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探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16] 任碧云.我国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之探讨[J].金融研究,2001-7.

[17] 刘玉华.个人金融服务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 李恒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讨[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3.[19] 王方华.金融营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20]蔡建宁.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金融,2005.[21]张莉莎,聂露,汤翔.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22] 瞿立宏.个人金融产品的特性 不同角度的考察及启示.经济问题,2005

[23] 郝亚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24] 沙振林.国内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面临新的机遇.中国金融,2005

下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银行保险]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张 浩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际上银行发展的战略要......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焦彦涛 2009124061 09级市场营销二班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基于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 2011年上半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达到1.09万亿元,其中中......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

    焦彦涛200912406109级市场营销二班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基于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达到1.09万亿元,其中中间业务......

    55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收入比重低,品种少,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收费不合理。加入WTO后,中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上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完善组织......

    A018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目录 摘要 ...................................................................................................................

    发展商业银行代理中间业务浅谈

    一、发展商业银行代理中间业务的意义 1.发挥潜力,对效益的贡献 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其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超过了利息收入所占比重。据统计,美国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美洲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30%会......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政策性建议 (一)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奉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这也与我国利率由人民银行......